内分泌科操作

内分泌科操作
内分泌科操作

血糖检测

【目的】

快速、方便的监测血糖,为控制血糖提供依据。

【操作准备】

1、病人准备:病人双手手指皮肤颜色、温度、污染及感染情况,合作程度

2、用物准备:血糖仪(安装电池并经过密码设置)、血糖试条(必须与血糖仪型号相同)、

一次性采血针、75%乙醇棉球、干棉球。

【操作要点】

1、确认血糖仪密码条与试纸一致

2、酒精棉球消毒,待干

3、快速针刺,正确采血

4、正确读数,告知患者

5、及时处理采血针,及试纸条

【关键注意点】

1、在测试前确认血糖仪显示的代码与试纸盒的代码一致。

2、取血部位酒精消毒后,须等酒精挥发后再采血,以免酒精与试纸条接触导致检测值不准

确。

3、不能挤压,按揉手指,但可以从指端向指尖压血,无须弃掉第一滴血。

4、指导患者干棉球按压采血处。

血糖检测操作规程

自身准备,自我介绍。

抄医嘱,双人核对

评估病人病人双手手指皮肤颜色、温度、污染及感染情况,合作程度

(口述:治疗台,治疗车,治疗盘清洁,可以使用。)

洗手,戴口罩。

血糖仪(安装电池并经过密码设置)。

备齐用物血糖试条(必须与血糖仪型号相同)。

一次性采血针、75%乙醇棉球、干棉球。

核对,解释

病人准备

取舒适体位

部位选择:用75%乙醇棉球消毒指尖皮肤,待干燥。

插入试纸条,屏幕显示密码数字,与试纸筒上密码数字一致。

拧开针帽,核对床号、姓名。

血糖测试用力将采血针按压在手指尖一侧皮肤,按下针身,血液自然流出。

弃针

将血滴在测试区

用干棉球按压伤口,以免感染。

持续约5秒(根据不同机型而定),显示屏出现测试结果,口头报测试结果。

将使用过的试纸条拔出后放入污物杯。

核对床号姓名

洗手,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洗手,脱口罩,记录。

胰岛素笔使用

【目的】

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

【操作准备】

用物准备:胰岛素笔、胰岛素笔芯、针头、安尔碘棉签、干棉签、锐器盒

【操作要点】

1、选择合适的部位注射

2、正确安装笔芯和针头

3、排气完全

4、正确调节剂量

5、注射后停留10秒,待药液全部进入皮下

6、及时处理针头

【关键注意点】

1、针头一次性使用。

2、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3、使用前药液要混合均匀。

4、小心存放胰岛素笔芯,每次注射后即刻取下针头,以免气温变化导致药液从针孔处逸出,

如是混合型胰岛可导致药物浓度发生变化。

胰岛素笔使用规程

自身准备、自我介绍

评估(患者注射部位皮肤情况,有无感染、硬结、出血点等,病人的合作程度)

抄医嘱、双人核对(口述:治疗台、治疗车、治疗盘清洁,可以使用)

洗手、戴口罩。

准备用物:胰岛素笔、干棉签、锐器盒、安尔碘棉签、笔芯、针

推车到床旁,核对、解释,取舒适体位,暴露注射部位

注射部位常规消毒、待干

安装笔芯和针头:安装前再次检查笔芯是否完好,有无裂缝;笔芯中药液的颜色、性状有无异常,有无絮状物或结晶沉淀;笔芯有效期。确认无误,扭开笔芯架,

装入笔芯,酒精消毒笔芯前端橡皮膜,安装针头。

排气:将笔垂直竖起,使笔芯中的气泡聚集在上部,把剂量调节旋钮拨至“2”

处,之后按压注射键使之归零,反复操作直至有一滴胰岛素从针头处逸

出,即表示笔芯内气泡已排尽。

剂量选择:旋转剂量调节旋钮,调至所需注射单位数。

注射:左手拇指、食指捏起腹部脂肪层,右手握笔垂直快速进针,右拇指按注射键注射,注射完毕后继续在皮下停留10秒后快速拔针。干棉签按压进

针点片刻。

取下针头,套好笔帽。

安置患者、洗手

用物处理

洗手、脱口罩、记录

胰岛素泵使用

【目的】

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

【操作准备】

用物准备:输液盘、3M透明敷贴、胰岛素泵、输注管路、胰岛素笔芯、酒精棉球、污物杯。【操作要点】

1、胰岛素提前半小时从冰箱内取出。

2、正确输入基础胰岛素量。

3、排气完全。

4、选择合适注入部位

5、固定牢固

【关键注意点】

1、告知患者不能随意触碰胰岛素泵的任何按钮。

2、避免腰带、束缚带等物品压在植入患者腹部的针头上,以免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

3、为防止针头移位或脱落,应避免在检查时间里进行高强度、大幅度的运动。

4、患者可以洗澡,考虑泵的高度精密性能,在洗浴、游泳时通过临时分离器断开胰岛素泵

进行过水行为。

5、勿在治疗期间携带该设备进入或接近高磁场环境(如X光、CT、核磁共振等)

胰岛素泵操作流程

用物准备:输液盘、3M透明敷贴、胰岛素泵、输注管路、胰岛素笔芯、酒精棉球、污物杯抄医嘱、核对

评估患者:核对口述:XX,您的血糖波动大,现在根据医嘱给您安装一个胰岛素泵

在您的腹部,他是模拟人体胰岛释放胰岛素的生理规律持续注入胰

岛素,从而调节您的血糖。让我看一看您的腹部皮肤情况好吗?(观

察有无硬结、红肿、感染等。)我先去准备,等会儿过来。

回治疗室报告评估结果: X床XX,糖尿病,患者血糖不稳定,遵医嘱予置胰岛素泵,患者腹

部皮肤无感染、硬结、红肿,神志清,目前未进行其他治疗,可以

配合操作。

洗手、戴口罩

准备用物提前半小时从冰箱中取出胰岛素恢复至室温,以减少使用中气泡的产生。

取出胰岛素泵,校准时间、日期

输入患者基础胰岛素量

检查胰岛素,储液器抽药,排气,连接输注管路

马达复位

将储药器装入泵内进行手动充盈,确认输注管路内没有气泡

再次核对无误后放入注射盘中

携至患者床边

患者准备再次核对、解释

嘱患者暴露腹部皮肤,注意保暖,保护隐私

消毒选择置入部位,避开肚脐周围5CM

用酒精棉球消毒,待干

置入拇指和食指抓起皮肤,从鼓起的皮肤半腰处呈35°扎针,偏瘦者适当减少置入角度

用手固定输注管的双翼稍作运动,询问患者输注部位是否有不适

用透明敷贴固定好输注管与注射部位

再次核对

安置患者、注意观察询问患者反应,交待注意事项:XX,胰岛素泵已为您安装好,泵的参数

是根据您的血糖水平遵照医嘱设置的,请您不要随意调

节。请注意输注部位不要过分受压,洗澡时保护输注部

位,如有任何不适或仪器发出任何报警请及时通知打铃

通知我们。

洗手、用物处理

洗手、脱口罩,记录

简易呼吸器

【目的】

可以用来代替、控制或改变人体的自主呼吸运动,用于急救。

【操作准备】

1、环境准备安静、整洁。

2、用物准备清洁手套、弯盘、简易呼吸器、氧气装置。

【关键注意点】

1、吸氧管氧气连接点是否松懈,氧流量是否足够,以保证储氧袋充满氧气。

2、无氧源的情况下请将储氧阀、储氧袋卸下,以免影响简易呼吸器压缩次数。

3、如病人使用气管插管,请将面罩卸下,直接与气管插管连接使用。

4、选择合适面罩。

5、如果病人有自主呼吸,要与病人呼吸同步。

6、如果呕吐物等污染,用力挤压球体数次,将污物清除干净再用,必要时更换。

7、挤压呼吸囊握力与节律要稳定,潮气量男性600ml,女性400ml。

8、呼吸频率为成人12-16次/分,儿童16-20次/分,按压时使球体下陷1/2-2/3,吸呼比

为1:2。

简易呼吸器操作规程

用物准备:方盘:简易呼吸器、面罩、氧气连接管、弯盘、湿化瓶(空)、手套

自身准备,自我介绍

评估判断患者有无意识、呼吸、颈动脉搏动

1、判断患者意识:呼叫患者、轻拍患者肩部、确认患者意识丧失、立即

呼救

2、判断患者呼吸:通过眼看、面感、耳听三步骤来完成

眼看:胸部有无起伏;面感:有无气流;耳听:有无呼吸音

3、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用食指及中指指尖触及气管正中部位(相当于

喉结部位),然后向旁滑移2-3cm,在气管旁软组织处触摸颈动脉搏动,

判断时间5-10秒

安装湿化瓶,与简易呼吸器相连,流量调至最大

解衣领,戴手套(右手)

清除口、鼻腔分泌物,脱手套将分泌物包裹于手套内,放置于弯盘内

安置体位,去枕

开放气道(举颏、抬颈、拉颌)

放置、固定呼吸器面罩,防止漏气,站于病人右侧,右手固定面罩

按压复苏球左手挤压球囊,球囊下陷1/3-1/2,将气体有规律送入肺部

频率:成人12-16次/分,小儿16-20次/分; 捏:松=1:2 观察,评估口述:呼吸器活塞阀运作好,面罩观察窗内有可见气雾状,病人

胸廓起伏规律,口唇与面部转红润,患者神志转清,自主

呼吸恢复

撤去简易呼吸器,继续给与氧气

关心病人,做好解释,整理床单位

物品处理一次性物品弃于医用废弃物,复苏球及面罩用75%酒精擦拭洗手,记录

心电监护仪

【目的】

1、监护病人的生命体征。

2、为评估病情及治疗、护理提供依据。

【操作准备】

1、自身准备洗手、戴口罩。

2、患者准备皮肤准备,体位舒适。

3、环境准备整洁,有电源及插座。

4、用物准备心电监护仪及模块、导联线、配套血压计袖带、氧饱和传感器、电源转换器、

电极片、酒精棉球、监护记录单。

【关键注意点】

1、正确安放电极位置:

(1)三电极(综合Ⅱ导联)

负极(红):右锁骨中点下缘;

正极(黄):左锁骨中点下缘;

接地电极(黑):剑突下偏右。

(2)五电极

右上(RA):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右下(RL):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中间(C):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左上(LA):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左下(LL):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2、定期更换电极片安放位置,防止皮肤过敏和破溃。

3、报警系统应始终保持打开,出现报警时应及时正确处理。

4、安放监护电极时,必须留出一定范围的心前区,以不影响在除颤时放置电极板。

5、对需要频繁测量血压的病人应定时松解袖带片刻,以减少因频繁充气对肢体血液循环造

成的影响和不适感。必要时应更换测量部位。

心电监护仪操作规程

自身准备,自我介绍

抄医嘱,核对

评估

洗手,戴口罩

准备用物(心电监护仪一套,电极片一包,酒精棉球,污物杯)

打开监护仪开关,检查机器性能

核对病人,解释,安置体位,拉围帘

无创血压测量

1、绑血压机袖带口述:袖带下缘距肘窝2-3cm,松紧以一指为宜

2、按测量键(NIBP-START)

3、设定测量间隔时间(TIME INTERVAL)

心电监测

1、正确定位并用酒精棉球在相应部位皮肤口述:右上RA(R)-右锁骨中

线外紧靠锁骨下

去脂并贴电极片左上LA(L)-左锁骨中

线外紧靠锁骨下

2、连接心电导联线右下RL(N)-右肋弓外

侧紧靠肋缘上

3、选择P、QRS、T波显示较清晰的导联左下LL(F)-左肋弓外

侧紧靠肋缘上

4、调节振幅胸导C—胸骨左缘第

三肋间

氧饱和度监测

正确安置氧饱和度探头

设定各项报警上下限,打开报警系统

1、EKG H:120次/分,L:50次/分

2、NIBP 收缩压H:140mmHg,L:90mmHg 舒张压 H:90mmHg, L:60mmHg

3、氧饱和度 H:100% L:95%

调节至主屏

安置病人,解释,搞去围帘

洗手,用物处理

洗手,脱口罩,记录

c++实现图的操作

c++实现图的基本操作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char VertexType; #include "Graph.h" #include "UDGraph.h" #include "UNGraph.h" #include "DGraph.h" #include "DNGraph.h" void ShowMainMenu() { cout<<"\n"; cout<<" ***************图的基本操作及应用******************\n"; cout<<" * 1 无向图的基本操作及应用*\n"; cout<<" * 2 无向网的基本操作及应用*\n"; cout<<" * 3 有向图的基本操作及应用*\n"; cout<<" * 4 有向网的基本操作及应用*\n"; cout<<" * 5 退出*\n"; cout<<" ***************************************************\n"; } void UDG() { MGraph MG; ALGraph ALG; int n; do { cout<<"\n"; cout<<" ***************无向图的基本操作及应用***************\n"; cout<<" * 1 创建无向图的邻接矩阵*\n"; cout<<" * 2 创建无向图的邻接表*\n";

cout<<" * 3 无向图的深度优先遍历*\n"; cout<<" * 4 无向图的广度优先遍历*\n"; cout<<" * 5 退出*\n"; cout<<" *************************************************\n"; cin>>n; switch(n){ case 1: CreatUDG_M(MG); break; case 2: CreatUDG_ALG(ALG); dispgraph(ALG); break; case 3: CreatUDG_ALG(ALG); dfstraverse(ALG); break; case 4: CreatUDG_M(MG); BFSTraver(MG); break; default: if (n!=5) cout<<"错误,重新输入\n"; } }while(n!=5); } void UDN() { MGraph MG; ALGraph ALG; int n;

呼吸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呼吸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为加强呼吸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与管理,规范呼吸内镜临床诊疗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呼吸内镜诊疗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所称的呼吸内镜诊疗技术主要包括可弯曲支气管镜、硬质气管/支气管镜、内科胸腔镜等诊疗技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呼吸内镜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相关专业诊疗科目,有与开展呼吸内镜诊疗技术相关的科室和设备,并满足下列要求: 1.呼吸内镜工作室。 (1)满足呼吸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工作要求,包括术前准备室、内镜诊疗室和术后观察室等。开展内科胸腔镜诊疗技术的医疗机构应具备满足无菌手术条件的内镜诊疗室或手术室。 (2)具备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满足呼吸内镜诊疗操作的内镜设备和医疗器械。 (3)配备心电监护仪(含血氧饱和度监测功能)、除颤仪、吸氧装备、简易呼吸器等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 (4)有符合卫生行政部门要求的内镜消毒灭菌设施和医院感染管理系统。 2.开展全身麻醉(含基础麻醉)下呼吸内镜诊疗技术的医疗机构,设有麻醉科或具有麻醉专业医师,具备呼吸内镜相关的麻醉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并发症的综合处理和抢救能力。 (三)有具备呼吸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执业医师,有经过呼吸内镜诊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的、与开展呼吸内镜诊疗操作相适应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四)拟开展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参照四级手术管理的呼吸内镜诊疗技术(见附件)的医疗机构,在满足以上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还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1.三级医院,开展呼吸系统疾病诊疗工作至少10年,收治呼吸疾病患者的实际开放床位数至少60张,近5年内累计完成呼吸内镜诊疗操作至少1000例次,开展参照四级手术管理的呼吸内镜诊疗累计至少100例次。

静脉输液技术操作规程

静脉输液技术操作规程 一、目得 1、补充水与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 2.补充营养,供给热量、 3、输入药物,治疗疾病。 4.增加血容量,维持血压,改善微循环。 二、评估 1.治疗方案:评估输液目得、疗程、速度与药物性质。 2、患者情况:患者得年龄、性别、病情、意识状态、心理状态、心肺功能、自理能力、合作程度及有无药物过敏史。 3.穿刺部位:评估皮肤情况、静脉能见度、静脉壁得弹性、静脉直径与长短、有无静脉瓣以及穿刺得难易程度。 三、用物 基础治疗盘(碘伏、棉签、弯盘);输液器具及相关用品(一次性无菌输液器、持物钳、无菌棉球、止血带、胶布、剪刀、瓶套、输液架);医嘱单与药液;快速手消毒剂与止血带容器;利器盒、必要时备夹板及绷带。 四、操作步骤 1.洗手、戴口罩。 2.按医嘱备药,认真检查 (1)核对药液:检查药名、浓度、剂量、用法与有效期等、 (2)检查药液:瓶口有无松动;瓶身有无裂纹;将瓶倒置,检查药液就是否混浊、有无沉淀 或絮状物。注意配伍禁忌,确保剂量准确、 (3)在瓶体上贴标有患者床号、姓名、药物名称、浓度、剂量得输液贴。 (4)须做过敏试验得药物,输液贴上应标明皮试结果。 (5)认真查对,严格无菌操作,加药后贴瓶口贴。 (6)加药护士签名及配药时间、 (7)双人核对无误后丢弃加药安瓿。 3.用物准备齐全,携至床旁。 4。按医嘱,查对患者床号、姓名及腕带。 5.查对输液瓶上得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检查液体质量与失效期。

6.解释输液目得及用药情况。 7.询问患者就是否需要排便。 8、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选血管,放好输液架、 9.消毒瓶口,取输液器、检查质量及失效期。 10、将输液器针头全部插入瓶塞内,用手折住滴管下端并将输液瓶倒置挂于输液架上,倒置滴管,松开反折,待滴管内液平面达2/3时,翻转滴管,松开下端,将针头端导管缓慢下移,待液体流至输液管下段得2/3或4/5处关闭调节夹,检查气泡将针头挂于输液管上段叉口处、 11、将一次性垫巾垫于穿刺部位下、 12、碘伏消毒皮肤,准备胶布,扎止血带,碘伏再次消毒、 13。取下头皮针护针帽,针头朝下,排液于弯盘内并再次检查有无气泡,再次查对,进行穿刺。 14.穿刺成功后,松止血带与调节夹,固定胶布。 15。根据病情、年龄、药物性质调节输液速度。 16、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操作后查对,交待注意事项。 17. 整理用物。洗手,签名。 静脉输液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Photoshop基本操作介绍(图文介绍)

第一课:工具的使用 一、Photoshop 简介: Adobe 公司出品的Photoshop 是目前最广泛的图像处理软件,常用于广告、艺术、平面设计等创作。也广泛用于网页设计和三维效果图的后期处理,对于业余图像爱好者,也可将自己的照片扫描到计算机,做出精美的效果。总之,Photoshop 是一个功能强大、用途广泛的软件,总能做出惊心动魄的作品。 二、认识工具栏 1、 选框工具:用于选取需要的区域 ----选择一个像素的横向区域 ----选择一个像素的竖向区域

属性栏: 注:按shift 键+ 框选,可画出正方形或正圆形区域 2、 移动工具 : -----用于移动图层或选区里的图像 3、套索工具: ----用于套索出选区 ----用于套索出多边形选区 ----可根据颜色的区别而自动产生套索选区 4、魔术棒工具: ----根据颜色相似原理,选择颜色相近的区域。 注:“容差”,定义可抹除的颜色范围,高容差会抹除范围更广的像素。 5、修复工具: 且是 ----类似于“仿制图工具”,但有智能修复功能。 ----用于大面积的修复 一新 ----用采样点的颜色替换原图像的颜色 注:Alt+鼠标单击,可拾取采样点。 6、仿制图章工具----仿制图章工具从图像中取样,然后您可将样本应用到其它图像或同一图像的其它部分。 ----仿制图章工具从图像中取样,然后将样本应用到其它图像或同 一图像的其它部分(按Alt键,拾取采样点)。 ----可先自定义一个图案,然后把图案复制到图像的其它区域或其它图像上。

三、小技巧: ①、取消选区:【Ctrl +D 】 ②、反选选区:【Shif+F7】 ③、复位调板:窗口—工作区—复位调板位置。 ④、ctrl+[+、-]=图像的缩放 ⑤空格键:抓手工具 ⑥Atl+Delete = 用前景色填充 Ctrl+Delete = 用背景色填充 第二课:工具的使用二 一、工具栏 自由变换工具:【 Ctrl +T 】 2、使用框选工具的时候,按【Shift 】后再框选,则框选出正圆或正方形。 按【Alt 】后再框选,则选区以鼠标点为中心

肾内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肾脏病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肾内科编著 吕梁市人民医院

目录 第一章经皮肾活检术 (1) 第二章导尿术 (29) 第三章膀胱穿刺术 (32) 第四章中心静脉临时及长期导管置管术 (34) 第一节颈内静脉临时导管置管术 (34) 第二节股静脉临时导管置管术 (38) 第三节锁骨下静脉临时导管置管术 (40) 第四节中心静脉长期导管置管术 (41) 第五章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 (45) 第六章血管通路远期并发症的处理及其功能监测和评估 (52) 第七章单纯超滤 (62) 第八章血液透析 (68) 第一节血液透析原理、适应证及禁忌证 (68) 第二节血液透析操作方法及程序 (69) 第三节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 (73) 第九章血液滤过 (80) 第十章血液透析滤过 (86) 第十一章血液灌流 (90) 第十二章血浆置换 (95) 第十三章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102) 第十四章血液净化的抗凝方案 (108) 第十五章腹膜透析管置管术 (115) 第十六章腹膜透析疗法 (124) 第十七章肾脏疾病尿标本的留取 (134) 第一章经皮肾活检术

肾活检进行组织病理检查是肾脏疾病最常用的诊断手段。它不仅用于自体肾或移植肾的病理诊断,而且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为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更多的信息。此外,它还是临床研究的一个重要途径。 活体获取肾组织的方法经历了开放式肾活检(open renal biopsy)、直视下负压式肾活检及经皮肾活检(percutaneous renal biopsy)等阶段。目前,临床常用的肾活检方法为经皮肾活检术。经典的经皮肾活检方法为负压吸引法,这一方法是在肝穿刺活检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1951年,Iversen首次报道运用该法进行肾活检取得成功。此后Kark和Muchrake等将其进一步改进。近20年来,经皮肾活检技术更加进步完善,实时超声波引导能更准确的定位肾脏穿刺点以及肾活检进针途径的改良使出血等并发症大幅度减少,半自动穿刺枪的发明使这一技术更易掌握和便于临床推广应用。然而肾活检依然是一项创伤性的检查手段,取材仍有局限性,不同的病程阶段肾活检的价值也不同,因此,在临床上应严格掌握肾活检适应证。 【适应证】 凡有弥漫性肾实质损害,包括原发或继发性的肾小球疾病、小管间质疾病、肾血管性疾病等,其病因、病变程度、治疗和预后等问题尚未解决或不明确者,均为肾活检的适应证。 1、肾病综合征。 2、肾炎综合征。 3.急进性肾炎综合征。 4.各类持续性无症状尿检异常[蛋白尿和(或)镜下血尿]。 5.非单纯肾后(梗阻)因素导致的急性肾功能减退。

医疗技术操作规程【最新版】

医疗技术操作规程 一、一般诊疗技术操作注意事项 诊疗操作规则 一切诊疗操作,都要从有利于患者的诊断、治疗出发,严格掌握适应症与禁忌症。对有创性检查,应慎重考虑,由主治医师决定后方可进行。新开展的诊疗操作,应经过必要的试验,做好充分的准备并报请上级批准后方可进行。 操作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1.除急症及特殊情况外,操作应安排在适当时间进行,医师应事先开出医嘱,以便准备必要的用物及配备助手(医师或护士)。 2.操作者及助手,必须熟悉患者的具体情况,明确操作目的,掌握操作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对该项操作生疏或初次进行者,应有上级医师在场指导。 3.操作前必须认真核对医嘱与患者床位、姓名、操作种

类、部位。 4.向患者说明操作目的、意义,以消除思想顾虑。有明显危险或新开展的操作,应事先向家属或单位负责人说明,以取得合作。精神紧张患者或儿童患者,必要时,可给予小剂量镇静药。 5.某些操作应预先选择适当部位(如胸腔穿刺术等),必要时可用1%甲紫做标记,并做好发生意外时的抢救准备工作。操作前术者应戴好口罩。 6.清洁盘的准备:搪瓷盘一只,内盛20%碘酊及75%乙醇各一小瓶(约10-20ml,敷料罐一只(内盛小纱布、棉球)、短镊一把(浸于0 1%苯扎溴铵即新洁尔灭及0、5%亚硝酸钠溶液瓶内)弯盘一只,胶布、棉签一包,必要时另加治疗巾及橡皮巾各一条,无菌手套一副,酒精灯、火柴。 操作要求 1.患者体位:助手应根据操作目的、要求及患者的情况,

安排适当体位,既要方便操作,又要注意患者的舒适。操作中应固定好操作部位,必要时适当约束患者,但不可强制或强迫患者,以防意外。 2.常规皮肤消毒:(1)操作部位必要时先用肥皂水洗净,剃净毛发。(2)用2%碘酊以穿刺(或注射、切开)点为中心,由内向外作环形涂擦,待完全干后,用75%乙醇以同样方式拭去碘酊,即可开始操作,消毒面积按操作要求决定,消毒后如有污染,应依上法重新消毒。 3.某些操作必须戴无菌手套,铺盖无菌洞巾或治疗巾,以保证操作部位不受污染。洞巾规格,可因操作种类及要求不同而异,操作时应注意无菌洞巾的固定。 4.需局部麻醉时,用2-10ml注射器接5号或6号针头,根据手术种类及方法之不同,抽吸一定量的1-2%普鲁卡因,先在穿刺(或切口)中心点皮内注射02ml形成小丘,然后将针头由小丘中央垂直刺透皮肤,边刺入边注射(应先抽吸,无回血者方可注射,直达预定深度为止,麻醉范围,依手术种类与要求决定。拔出针头后,应用手按压1-2min后即可开始进行操作。

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操作规范及流程

二、密闭式静脉(留置针)输液技术操作规范及流程 一、操作流程 二、注意事项 一、操作流程 1、核对医嘱——持执行单与医嘱进行核对,准确无误。 2、操作前评估——(1)患者病情、年龄、意识状态、心肺功能、自理能力、合作程度、药物性质、用药史、过敏史等。(2)观察穿刺的部位、皮肤及血管状况。 3、操作前指导——(1)告知患者静脉输液的目的、注意事项、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及配合要点。(2)如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要告知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目的、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4、准备——(1)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2)用物准备治疗车上层:治疗盘(常规皮肤消毒用物一套)、输液器、液体、输液贴、(留置针、透明贴膜、管道标识)、止血带、一次性垫巾、执行单、手消毒液;治疗车下层:利器盒、医疗垃圾、(*)利器盒、医疗垃圾桶、生活垃圾桶。 (3)环境准备安静、整洁、光线充足。 1、配液——(1)药品核对液体配制前将药液、药品分别与执行单核对。(2)抽吸药品前抽吸药品前进行一次查对包括液体及药品的名称、剂量、浓度、性质、时间、批号、有效期、给药方法以及有无配伍禁忌。(3)抽吸药品时二次核对药物的名称、剂量、浓度等。(4)抽吸药品后进行第三次查对药物的名称、剂量等。(5)加药查对无误后,药品加入液体后摇匀,再次检查液体有无浑浊、沉淀,贴输液瓶签,注明输液时间,签全名。(6)查对并链接输液器检查输液器的型号、效期、完整性,并连接液体。 2、静脉输液——(1)核对携带用物至床旁,持执行单核对床号、床头卡,询问患者姓名。核对药品名称、剂量、浓度、时间等准确无误。(2)挂液查对执行单与患者姓名、液体瓶签上的药品名称、剂量、浓度、时间准确无误后将液体挂于输液架上(连接留置针),初次排气。(3)消毒准备好输液贴(或透明贴膜),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选择血管,在穿刺肢体下方垫一次性治疗巾;在穿刺处上方约6cm处扎止血带,常规消毒皮肤,范围5*5cm(如使用留置针,消毒范围8*8cm)待干。(4)核对、排气再次核对,排尽空气。(5)穿刺固定头皮针穿刺,嘱患者握拳,一手绷紧皮肤,另一手持针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5—30°进针,见回血后,再进入少许,松止血带、嘱患者松拳,打开调节器,用输液贴妥善固定。留置针穿刺取下护针帽,松动留置针针芯,调整针头斜面,嘱患者握拳,一手绷紧皮肤,另一手持针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5—30°进针,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为10°左右,再将留置针推进约0.5cm,保证外套管在静脉内。回撤针芯约0.5cm,将套管针全部送入静脉内,抽出针芯,放于利器盒内,松止血带、嘱患者松拳,打开调节器,用透明胶贴妥善固定,注明置管时间。(6)调节滴数再次核对确认药品与执行单各项内容相符后执行人签字。根据病情、年龄、药物性质、医嘱调节速度,一般成人40—60滴/min,老人、儿童20—40滴/min。 3、整理—(1)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2)处理用物、分类放置。(3)洗手、记录。 4、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注意穿刺部位的保护,肢体避免用力过度或剧烈活动,避免肢体下垂。(2)不可抓挠输液贴(透明贴膜)或自行拔针,不可随意调节滴数,穿刺部位如有红、肿、热、痛等感觉及时告知护士。(3)嘱患者如有不适及时呼叫护理人员。 三、注意事项(请调整次序,调整后如下,增加及改动内容见第五版基础护理学) 1、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过敏史、静脉治疗方案、药物性质等,选择合适的静脉治疗途径和静脉治疗工具。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查对制度,预防感染及差错事故的发生。 3、根据病情需要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并根据治疗原则,按急、缓及药物半衰期等情况合理分配药物。

皮肤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71252

斑贴试验技术 向就医者交待检查的目的、意义、 方法及注意事项用75%乙醇消毒背部皮肤。 【操作要点】 1 ?基本设备及试剂市售斑试器、低敏胶布、记号笔、市售专用标准筛变应原。 2 ?方法 (1)准备试剂:将标准变应原从注射器或小瓶内挤出,置斑试器内,量以能够使变应原接触到皮肤又不溢 出斑试器为度。液体变应原需先在斑试器内放置一滤纸片,然后滴加1或2滴变应原。 (2)贴敷:受试者坐直,上背部皮肤消毒,待自然干燥后,将已加变应原的斑试器贴敷于上背部,压紧 后,用低敏胶布粘贴,用记号笔作好标记。 (3)结果判读:采用用两次判读法。在贴敷后48h,去除斑拭器,20~30min后,做第1次 判读;18~96h后,做第2次判读。 斑拭试验的结果制定及记录方法见 【注意事项】 1 ?本试验应由经过专门训练的医护人员起家行。 2 ?变应原低温、密闭保存,但不可冰冻。 3 ?容易引起反应的变应原,应分开置放,不可集中在一起。 4 ?测试部位首选上背部,也可选上臂外侧,勿选前臂。 5 ?贴敷后应告知就医者勿抓、勿洗澡、勿做剧烈运动以减少出汗。 6 ?如贴敷过程中有疼痛或烧灼感,应立即就医。 7 ?皮炎急性期不宜测试。 &孕妇不宜做测试。 9 ?就医者如内服或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应在停药2周以上方可做本试验。 10. 抗组胺类药物应停用3d以上方可做实验(如服用阿司咪咪则需停用3周)。 11. 就医者曝晒后4周内勿做本试验。 12 ?非标准变应原的斑贴试验应慎重。其浓度选择必须参照已有文献进行。无文献可参考者,一般可自0.1% 浓度开始,在密切观察下测定。

糖皮质激素皮损内注射 【适应证】瘢痕疙瘩、肥厚性瘢痕、囊肿性痤疮,环状肉芽肿、结节性痒疹、盘状红斑狼疮、顽固性肥厚性湿疹、硬斑病及玟秃等小面积皮肤损害。 【禁忌证】 1.对糖皮质激素过敏者 2.对局部麻药过敏都。 3.皮肤局部有感染者。 4.全身感染性疾病患者。 5.糖尿病、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等不宜用糖皮质激素者。 【术前准备】向就医者交待治疗的目的、方法、讲清可能出现的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溃疡或脓肿等不良反应,用75%乙醇消毒局部皮肤。 【操作要点】 1. 制剂 2.5%醋酸氢化可的松混悬液(25mg/ml )或2.5%醋酸泼尼松龙混悬液(25mg/ml)或1%曲 安奈德混悬液(10mg/ml)等;2%利多卡因注射液. 2. 方法使用前将药液混合均匀1~2cm 直径皮损可取2.5%醋酸氢化可的松混悬液 (25mg/ml)每次05~1 ml或2.5%醋酸泼尼松龙混悬液第次0.3~0.5 ml或1%曲安奈 德混悬液每次0.3~0.5 ml,加2%^J多卡因注射液2~5 ml混匀,在皮损内做点状注射(使注射处皮肤形 成皮丘)或做病灶下封闭,每1~2 周1 次,共4~8 次。 【注意事项】 1. 一次注射药物勿超过40 mg,注射次数不应过频。 2. 斑状秃发不应作首选治疗。

数字化填图中数字剖面制作方法研究

~ AutoCad 辅助MapGis 绘制剖面图方法研究 [摘要]:MapGis绘制剖面图,在细节处理上存在较为繁琐的机械操作,费时费力,借助AutoCad,两个软件之间功能上的互补,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完成各类剖面图的制作。[关键词]:地质剖面图、MapGis、AutoCad、工作效率 正文: MapGis软件制作各类剖面图时,因自身功能不完善,在许多细节处理上费时费力,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经工作中不断总结学习,摸索出一套较为便捷的方法,介绍如下: MapGis矢量化地形线: 添加地质信息: 组内还需绘制层理线,填花纹。 MapGis中“阵列复制线”绘制层理线很方便,但超出地形线部分的层

~ 理线需要修剪时,MapGis则需要一根 一根地剪断: 如上图所示,重复的机械操作, 遇上很长的剖面图,需要两三天才能 完成。借助AutoCad,这一问题将迎 刃而解。但两个软件需要通过转换, 才能实现成果共享。步骤如下: 1、MapGis转AutoCad 在“图形处理”主选单下找到“文 件转换”子菜单,点击进入 “文件转换”窗口如下: 将需要转化的剖面图相关的 点、线、面文件逐一装入“文件 转换”子菜单 确认装入的文件准确无误后,进 入下一步,转换为AutoCad能够识别 的文件格式。 在“输出”子菜单下有一选项“Gis 数据方式输出DXF”

~ 选中后会出现以下画面: 选择确定后,会出现如下窗口: 选择保存路径及命名,点击“保 存”后,会出现如下界面: “高程字段”的选择对转换后的 DXF文件没有影响,选择“ID”、“长 度”或者不选择,均可以。点击确定, 就把MapGis中的点、线、面文件转 换成了AutoCad能够识别的DXF文 件,才能进行细节处理。 2、AutoCad中打开转换过来的DXF 文件 启动AutoCad软件后,从“文件”

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规范

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2012.7 为规范综合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范所称的综合介入诊疗技术是指除神经血管介入、心血管介入和外周血管介入以外其他介入诊疗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对非血管疾病和肿瘤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介入技术。其中,非血管介入疾病诊疗技术是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经皮穿刺或经体表孔道途径对非血管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技术;肿瘤介入诊疗技术是指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经血管或非血管途径对肿瘤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技术。综合介入诊疗手术分为四级(见附件)。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综合介入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医学影像科和与开展的综合介入诊疗相适应的诊疗科目,有与开展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相关的辅助科室和设备。 (三)介入手术室(造影室)。

1.符合放射防护及无菌操作条件。有菌区、缓冲区及无菌区分界清晰,有单独的更衣洗手区域。 2.配备有数字减影功能的血管造影机,配备心电监护。 3.具备存放导管、导丝、造影剂、栓塞剂以及其他物品、药品的存放柜,有专人负责登记保管。 (四)有经过正规培训、具备综合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在职医师,有经过综合介入诊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的、与开展的综合介入诊疗相适应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五)开展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手术的医疗机构,在满足以上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还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医疗机构基本条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三级医院,有独立的医学影像科(介入放射)或者与开展综合介入诊疗工作相适应的临床科室,开展综合介入诊疗工作5年以上,5年内累计完成综合介入诊疗手术病例不少于2000例,其中开展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手术不少于1000例,综合介入技术水平在本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2)二级医院,有相对固定的医学影像科或者与开展综合介入诊疗工作相适应的临床科室,开展综合介入诊疗工作5年以上,5年内累计完成综合介入诊疗手术病例不少于1500例,其中开展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手术不少于800

肾内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肾内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肾内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编制 二零二零年四月

目录 经皮肾活检术——3 膀胱穿刺术——8 颈内静脉临时导管置入术——10 股静脉临时导管置入术——13 血液透析技术——14 血液灌流技术——20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技术——24 经皮肾活检术 肾活检进行组织病理检查是肾脏疾病最常用的诊断手段。它不仅用于自体肾或移植肾的病理诊断,而且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为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更多的信息。此外,它还是临床研究的一个重要途径。 【适应证】 凡有弥漫性肾实质损害,包括原发或继发性的肾小球疾病、小管间质疾病、肾血管性疾病等,其病因、病变程度、治疗和预后等问题尚未解决或不明确者,均为肾活检的适应证。 1、肾病综合征。 2、肾炎综合征。 3、急进性肾炎综合征。 4、各类持续性无症状尿检异常[蛋白尿和(或)镜下血尿]。 5、非单纯肾后(梗阻)因素导致的急性肾功能减退。 6、非单纯肾后(梗阻)因素导致的慢性肾功能减退,且肾体积未完全萎缩(超声波测量肾长径:男性≥90mm,女性≥85mm),且正常肾结构未完全消失。 7、移植肾肾活检:各类非外科因素导致的移植肾肾功能减退、肾功能延迟恢复并疑有肾小管坏死、药物性肾中毒、慢性排异反应以及复发、新生或带入的肾小球疾病。 【禁忌证】 1.明显出血倾向和(或)凝血功能障碍者。 2.活动性感染性疾病:急性肾孟肾炎、肾脓肿、肾结核等。 3.多囊肾。 4.孤立肾。 5.较大的肾肿瘤。 6.肾萎缩的慢性肾功能不全。

7.大量腹水。 8.未能控制的高血压或低血压。 9.未纠正的严重贫血(血红蛋白≤80g/L)。 10.精神疾病或不能配合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患者准备 (1)明确肾活检适应证后,应向患者解释肾活检的必要性及安全性,并简要说明操作过程,消除其顾虑,争取最佳配合。 (2)同时向患者和(或)亲人或监护人说明肾活检的必要性和可能引起的各类并发症,交待相关注意事项,必须取得书面同意。 (3)术前检查包括两次以上的血压测定,已有高血压者积极控制血压;仔细检查全身皮肤黏膜出血倾向及所选择进针部位的局部皮肤,多体毛者应做常规备皮处理。血常规、出血时间、凝血时间(试管法)、凝血酶原时间、血块收缩时间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是出凝血功能的常规检查项目,出凝血功能的检查是术前检查的重点。 (4)术前已用抗凝治疗者应停用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以及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至少停用3d以上,并复查凝血指标。 (5)术前进行双肾超声波检查以了解肾脏图像、穿刺部位及进针途径。 (6)要求受检患者尽可能在术前12~24h内排大便。 (7)术前无任何原因引起的剧烈性咳嗽、腹痛及腹泻者,应推迟肾活检。 (8)非急诊肾活检的女性患者应尽量避开月经期。 (9)严重肾衰竭者术前应加强透析(常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并将血压控制在相对正常范围。 (10)焦虑者及不能合作者可酌情应用镇静药。 (11)预计发生出血性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大的患者术前使用维生素K及止血药物。 2.器械及药品准备 (1)穿刺针的选择:国内多采用负压吸引法,所用的肾活检穿刺针一般为18号负压穿刺针(Menghini肾活检穿刺针),根据超声波所测的皮肾距离选择肾活检针的长度型号,另须准备负压吸引法所需的负压吸引装置(20ml一次性注射器、连接管、针卡)、深度固定卡、长度测量尺等,除负压吸引装置外的上述其他器械均须采用灭菌法(高温高压或高压蒸汽)消毒。其他活检针有ranklin—Vim-silverance针或Tru-cut针。视操作者及其单位的经验而确定是否选用半自动或全自动穿刺枪。 (2)超声波探头的选用及穿刺针固定器:探头可选用矩阵式或扇形式,通常选用相匹配的穿刺针固定器,要求固定器能将进针途径调整至合适的角度,术前应对超声波探头及固定器进行消毒。由于超声波的准确定位及深度测定,现在均无须采用探测针预定位。 (3)选用常规的皮肤消毒液,局麻药可选1%普鲁卡因或2%利多卡因。 (4)术中所需的铺巾及敷料应打包高温高压消毒,注射器可选用一次性注射器,通常无须皮肤切口及皮肤缝合。 (5)穿刺针不得重复使用。 3.操作步骤 (1)体位:受检患者取俯卧位,腹部肋缘下(相当于肾区位置)垫以5~l0cm高的棉枕以减少肾脏移动。双上肢置于两侧,头偏向一侧。嘱患者平静呼吸,特殊情况下可采用侧卧位。 (2)皮肤消毒:通常采用1%聚维酮碘(碘伏)消毒至少2遍或以上,消毒范围包括上至肩胛下线,下至髂后上棘连线,两侧至腋后线,然后铺巾。

皮肤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第 1 页 共 6 页 斑贴试验技术 【适应证】 1. 用于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诊断,查找可疑接触变应原。 2. 用于化妆品皮肤的诊断并查找可疑致敏化妆品或其可疑过敏成分。 3. 用于新化妆品使用前的安全性测试。 4. 高倍镜观察时注意保护镜头,勿使镜头接触氢氧化钾溶液。 【术前准备】 向就医者交待检查的目的、意义、 方法及注意事项用75%乙醇消毒背部皮肤。 【操作要点】 1. 基本设备及试剂 市售斑试器、低敏胶布、记号笔、市售专用标准筛变应原。 2. 方法 (1) 准备试剂:将标准变应原从注射器或小瓶内挤出,置斑试器内,量以能够使变 应原接触到皮肤又不溢出斑试器为度。液体变应原需先在斑试器内放置一滤纸 片,然后滴加1或2滴变应原。 (2) 贴敷:受试者坐直,上背部皮肤消毒,待自然干燥后,将已加变应原的斑试器 贴敷于上背部,压紧后,用低敏胶布粘贴,用记号笔作好标记。 (3) 结果判读:采用用两次判读法。在贴敷后48h ,去除斑拭器,20~30min 后,做 第1次判读;18~96h 后,做第2次判读。 斑拭试验的结果制定及记录方法见 【注意事项】 1. 本试验应由经过专门训练的医护人员起家行。 2. 变应原低温、密闭保存,但不可冰冻。 3. 容易引起反应的变应原,应分开置放,不可集中在一起。 4. 测试部位首选上背部,也可选上臂外侧,勿选前臂。 5. 贴敷后应告知就医者勿抓、勿洗澡、勿做剧烈运动以减少出汗。 6. 如贴敷过程中有疼痛或烧灼感,应立即就医。 7. 皮炎急性期不宜测试。 8. 孕妇不宜做测试。 9. 就医者如内服或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应在停药2周以上方可做本试验。 10. 抗组胺类药物应停用3d 以上方可做实验(如服用阿司咪咪则需停用3周)。 11.就医者曝晒后4周内勿做本试验。 12.非标准变应原的斑贴试验应慎重。其浓度选择必须参照已有文献进行。无文献可参 考者,一般可自0.1%浓度开始,在密切观察下测定。 代号 中文含义 皮肤表现 - ± + ++ +++ IR NT 阴性 可疑 弱阳性 阳性 强阳性 刺激性反应 未试验 无任何反应 仅有轻度红斑 红斑、浸润、可有少量丘疹 红斑、浸润、丘疹、水疱 红斑、浸润明显、大疱

普通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普通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2013年版) 为加强普通外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与管理,规范普通外科内镜临床诊疗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普通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所称的普通外科内镜诊疗技术包括腹腔镜技术、十二指肠镜技术、胆道镜技术、甲状腺腔镜技术、乳腺腔镜技术、经肛内镜微创技术(TEM)等诊疗技术。 普通外科涉及十二指肠镜、胃镜、结肠镜等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参照《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执行。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普通外科内镜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与开展普通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相适应的诊疗科目,有与开展普通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相关的辅助科室和设备,并满足下列要求: 1.临床科室。 医疗机构外科设有普通外科病区或专业组,每年收治普通外科患者不少于500例,完成普通外科手术不少于200例。 2.手术室条件要求。 (1)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2)有满足普通外科内镜诊疗工作需要的内镜设备和相关器械、耗材。 (3)配备心电监护仪(含血氧饱和度监测功能)、除颤仪、简易呼吸器等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 3.设有麻醉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等专业科室或专业医师,有满足普通外科内镜麻醉必须的设备、设施,具备普通外科内镜麻醉技术临床应用能力以及并发症综合处理和抢救能力。 (三)有经过普通外科内镜诊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具备普通外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执业医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四)有内镜消毒灭菌设施,医院感染管理符合要求。 (五)拟开展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普通外科内镜手术(附件1)的医疗机构,在满足以上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1.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开展普通外科诊疗工作不少于5年,普通外科病房开放床位数不少于60张,近5年累计完成普通外科内镜手术不少于1000例,其中开展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普通外科内镜手术不少于150例,技术水平在本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2.具备满足危重患者救治要求的重症监护室。 3.具备满足实施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普通外科内镜手

静脉输液操作规范解读培训试题

科室:姓名:能级:成绩:日期: 一、填空题(每空5分,总分30分) 1、一般成人输液速度:滴/分,儿童输液速度:滴/分. 2、补钾四不宜:不宜、不宜、不宜过快、不宜过早。 3、常见输液故障有液体不滴、滴管内液面或、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 二、判断题(每空5分,总分25分) 1、静脉输液原则是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宁酸勿碱、见尿补钾。() 2、液体不滴的常见原因是针头滑出血管外、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针头阻塞、压力过高、静脉痉挛。() 3、发热反应的常见原因是输入致热物质、输入的溶液有刺激性、输入药物制品不纯、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彻底、输入液体温度过低。() 4、发热反应的常见原因有输入致热物质、输入的溶液有刺激性、输入药物制品不纯。() 5、对输液病人巡视时应观察的内容包括有无输液反应,有无液体外渗,液体是否滴完,针头有无脱出、阻塞或移位,橡胶管有无扭曲、受压。() 三、单选题(每空5分,总分45分) 1.空气栓塞时应采取的卧位是() A.半卧位 B.端坐位 C.右侧卧位,头低足高位 D.左侧卧位,头低足高位 E.左侧卧位,头高足低位 2.与输液发热反应原因无关的是:() A.输入药物不纯 B.药物含致敏物质 C.药液灭菌不彻底 D.药物刺激性强 3.静脉补钾的浓度一般不超过() A.0.2% B.0.3% C.0.4% D.0.5% E.0.6% 4.下列输液所致的发热反应的处理措施,哪一项是错误的() A.出现反应,立即停止输液 B.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C.寒战者给予保温处理 D.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 E.及时应用抗过敏药物 5.配制过敏试验液的溶媒是:() A、0、9%氯化钠液 B、注射用水 C、5%葡萄糖液 D、1、2%氯化钠液 6.皮肤过敏试验阳性,常用脱敏注射的药物是:() A、青霉素 B、细胞色素C C、链霉素 D、TAT 7.静脉输液的目的不包括 ( ) A.补充营养,维持热量 B.输入药物治疗疾病 C.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 D.增加血红蛋白,纠正贫血 8.一病人输液过程中出现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呼吸急促,大汗淋漓。此病人可能出现了下列哪种情况() A.发热反应 B.过敏反应 C.心脏负荷过重的反应 D.空气栓塞 E.细菌污染反应 9.病人输液过程中出现急性肺水肿,护士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A.立即通知医生 B.给病人吸氧 C.安慰病人 D.立即停止输液 E.协助病人取端坐卧位,两腿下垂

Photoshop基本操作介绍(图文介绍)

第一课:工具的使用 、 Photoshop 简介: Adobe 公司出品的 Photoshop 是目前最广泛的图像处理软件,常用于广告、艺术、平面 设计等创作。也广泛用于网页设计和三维效果图的后期处理,对于业余图像爱好者,也 可将自己的照片扫描到计算机,做出精美的效果。总之, Photoshop 是一个功能强大、 用途广泛的软件,总能做出惊心动魄的作品。 、认识工具栏 1、 选框工具 :用于选取需要的区域 选择一个像素的横向区域 选择一个像素的竖向区域

注:按 shift 键 +框选,可画出正方形或正圆形区域 可根据颜色的区别而自动产生套索选区 根据颜色相似原理,选择颜色相近的区域。 5、 修复工具 : 类似于“仿制图工具” ,但有智能修复功能。 用于大面积的修复 用采样点的颜色替换原图像的颜色 注: Alt+ 鼠标单击,可拾取采样点。 6、仿制图章工具 仿制图章工具从图像中取样, 然后您可将样本应用到其它图像或同一 图像的其它部分。 - 仿制图章工具从图像中取样,然后将样本应用到其它图像或同 一图像的其它部分(按 Alt 键,拾取采样点) 。 区域或其 它图像上。 2、 移动工具 : 3、 套索工具 : 用于移动图层或选区里的图像 - - 用于套索出选区 用于套索出多边形选 区 属性栏: 选区相交 单个选区 选区相加 选区相减 4、魔术棒工具 ,定义可抹除的颜色范围,高容差会抹除范围更广的像素。 且是 --------- -

三、小技巧: ①、取消选 区: 【Ctrl +D】 ②、反选选 区: 【Shif+F7 】 ③、 复位调 板: 窗口—工作区—复位调板位置。 ④、 ctrl+[+ 、 -]= 图像的缩放 ⑤空格键:抓手工具 ⑥ Atl+Delete = 用前景色填充 Ctrl+Delete = 用背景色填充 第二课:工具的使用二 模1、糊自工由具变换工具:【Ctrl +T】减淡工具 模糊工具 2、使用框选工具的时候,按【Shift 】后再框选,则框选出正圆或正方形。

美容牙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新版】

美容牙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目录 第1章美容牙科的一般性操作规范 第2章牙齿修复美容技术 第一节洁治术 第二节牙齿修形术 第三节牙齿漂白术 第四节复合树脂粘结修复技术 第五节瓷贴面修复技术 第六节桩冠修复技术 第七节烤瓷熔附金属修复体技术

第八节全瓷冠技术 第九节自凝丙烯酸树脂临时冠技术 第十节可摘局部义齿美容修复技术 第十一节全口义齿美容修复技术 第十二节即刻义齿美容修复技术 第十三节植牙美容修复术 第十四节粘结铸造固定桥美容修复技术第十五节柔性义龈美容修复技术 第十六节隐形义齿美容修复技术 第十七节套筒冠义齿美容修复技术 第3章牙周美容技术操作

第一节牙龈切除术 第二节牙龈成形术 第三节牙冠延长术 第四节牙周骨手术 第五节根尖向复位瓣术 第六节侧向转位瓣术 第七节双乳头瓣移位术 第八节冠向复位瓣术 第九节自体游离龈瓣移植术第十节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术第十一节牙槽骨修整术

第4章牙牙合畸形美容矫治技术 第一节机械性活动矫治器矫治技术 第二节功能性矫治器矫治技术 第三节固定矫治技术 第1章美容牙科的一般性操作规范 美容牙科技术的目的是增进和改善牙齿的外形和外观。手术实施对象是牙齿及其周围组织。手术所有步骤都是为了矫正患者的畸形,所有治疗都必须考虑美观因素,很多情况下,美观是唯一目标。像口腔医学其他专业一样,在行美容牙科美容手术前,必须有完整的病历、检查、诊断和治疗计划。美学手术的效果有赖于病例选择、手术质量和患者的期望。 美学畸形或对美的需求是非常主观的。许多手术是不可逆的,如果不能满足患者的初始美学目标时不超越患者的生理极限。医患的充分沟通有助于手术的主客观评价和手术的选择,同时也会降低风险/利益比率。

规范静脉输液操作流程

规范静脉输液操作流程(修订稿) 1.操作前对病人的评估: 护士在输液前应评估患者的全身及血管情况:至病室评估患者应包括医疗诊断、护理问题、内/外科病史、药敏史、血管穿刺史、病人对血管穿刺工具的类型及穿刺部位选择的喜好和必要时长期静脉输液的计划。 护士沟通语言:XX先生您好,我一会儿将为您进行静脉输液,您因患肺内感染,根据医嘱给您应用头胞噻肟钠,它有抗炎的作用,您或家人曾经有过青霉素或头胞类药物过敏史吗?我们刚刚做的试敏显示您不过敏。您需要输液5天,是希望用普通静脉输液针还是静脉留置针(讲解各自优缺点)啊,您是想用普通输液针;您这条血管没有硬结、红肿适合穿刺,您这条血管疼吗?那好,我现在回去准备一下用品,如您想去卫生间,现在可以去,我们一会儿见。 2 .治疗室配药: 1).洗手,戴口罩:检查药液名称、浓度、剂量、使用方法、有效期;药液有无沉淀、混浊、变色、絮状物:瓶身有无裂缝,瓶口有无松动(软包装应挤压,查有无渗漏);查输液器有效期、有无漏气;查棉签有效期、有无漏气或幵封日期 2).铝盖中心部分打幵,(瓶装输液套上网套),常规消毒瓶口,(软包装可省略消毒瓶口) 3).按医嘱再次查对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患者姓名、床号;抽吸药液加入所需药物.加药后再查对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患者姓名、床号,保留加药安瓿于固定盒内 4).标签空白处或治疗单上填写病人的床号、姓名,所加药物的名称、剂量、加药时间,配药者 5).消毒瓶口(软包装应消毒塑料管)。取输液器,打幵输液器将针头插于输液瓶口内。 6).将输液用物及用药放于治疗车上,整理用物。推车至病室 3 .为病人输液: 1) .携所需物品推车至病床旁,核对床头卡,到病人身边:“X床XX,对吗?现在 我要给您做输液处置,您去卫生间了吗?”“去过了。”“您还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了”,“那好,现在我协助您躺好:这样您舒服吗?” 2).持输液架至床旁(轨道式应调好输液架位置),调整好适当高度,将治疗车放于妥当位置(便于操作取物) 3)关调节夹,挂瓶,第一次排气(头皮针不拿出输液袋)一次排气成功(要求液面 在莫菲滴管的| /3 一l /2,自液面下管内无气体。接头处无液体溢出) 4) .铺治疗巾,选静脉(扎止血带,选择穿刺点,松止血带),备胶布,放置于治疗车上 5).消毒皮肤,直径>5cm,待干 6).系止血带(距穿刺处>6cm),取下输液管,再次检查管道内有无气泡,排尽针头

皮肤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皮肤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斑贴试验技术 【适应证】Array 1.用于变应性 接触性皮炎的诊 断,查找可疑接 触变应原。 2.用于化妆品 皮肤的诊断并查 找可疑致敏化妆 品或其可疑过敏 成分。 3.用于新化妆 品使用前的安全 性测试。 4.高倍镜观察 时注意保护镜头,勿使镜头接触氢氧化钾溶 液。 【术前准备】 向就医者交待检查的目的、意义、方法及注 意事项用75%乙醇消毒背部皮肤。 【操作要点】

1.

2.可集中在一起。 3.测试部位首选上背部,也可选上臂外侧,勿选前臂。 4.贴敷后应告知就医者勿抓、勿洗澡、勿做 剧烈运动以减少出汗。 5.如贴敷过程中有疼痛或烧灼感,应立即就 医。 6.皮炎急性期不宜测试。 7.孕妇不宜做测试。 8.就医者如内服或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应在停药2周以上方可做本试验。 10. 抗组胺类药物应停用3d以上方可做实验(如服用阿司咪咪则需停用3周)。 11.就医者曝晒后4周内勿做本试验。 12.非标准变应原的斑贴试验应慎重。其浓度选择必须参照已有文献进行。无文献 可参考者,一般可自0.1%浓度开始,在 密切观察下测定。

糖皮质激素皮损内注射 【适应证】 瘢痕疙瘩、肥厚性瘢痕、囊肿性痤疮,环状肉芽肿、结节性痒疹、盘状红斑狼疮、顽固性肥厚性湿疹、硬斑病及玟秃等小面积皮肤损害。 【禁忌证】 1.对糖皮质激素过敏者 2.对局部麻药过敏都。 3.皮肤局部有感染者。 4.全身感染性疾病患者。 5.糖尿病、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等不宜用糖 皮质激素者。 【术前准备】 向就医者交待治疗的目的、方法、讲清可能出现的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溃疡或脓肿等不良反应,用75%乙醇消毒局部皮肤。 【操作要点】 1.制剂 2.5%醋酸氢化可的松混悬液 (25mg/ml)或 2.5%醋酸泼尼松龙混悬液 (25mg/ml)或1%曲安奈德混悬液(10mg/ml)等;2%利多卡因注射液. 2.方法使用前将药液混合均匀1~2cm直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