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肱指数简介
踝肱指数在下肢动脉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及 文 献 荟 萃 分 析 显 示 是 多 普 勒 辅 助 下 测 定 踝 肱 指 数 (n 1— a ke bahaidx AB ) 降 低 是 心 、 血 管 事 件 的 独 立 危 险 因 rc i n e , I 的 l 脑
素 , 是 血 管 早 期 病 变 的 强 预 测 因 子 口 。本 试 验 通 过 测 定 还 ] 10例 具 有 下 肢 动 脉 疾 病 高 危 因 素 的 患 者 的 AB , 究 踝 肱 1 I研 指 数 在 下肢 动脉 疾 病 早 期 诊 断 中 的价 值 。
_]第 四军 医大 学 学 报 ,0 6 2 (2 : 7 —20 3 j, 20 ,7 2 ) 20 1 7
好 的静 脉 用 药 。但 不 同病 人 间对 此 种 给 药方 法 及 剂 量 存 在 较 大个 体 差 异 , 此应 根 据 病 人 情 况 进 行 用 药 量 调 整 。此 种 方 因
法 应 加 强 呼 吸管 理 及 监 测 , 防止 由 呼 吸 抑 制 所 到 高 碳 酸 血 症
或低氧血症 。
作 者 单 位 : 龙 江 省 大 庆油 田总 医 院 超声 心 动室 ( 欣 、 红 )心 胸 外 黑 李 金 , 科( 庆志) 李 邮 编 1 3 0 601 收稿 日期 2 1 —0 — 1 02 1 1
检 查 的 分 组情 况 测 定 AB 。采 用 P L P E 3多 普 勒 血 流 I HI I SI 3 探 测 仪 测 定 A I按 心血 管病 和介 入 放 射 治疗 协 会 20 B( 0 2年 的
~
注 : 分 患 者 同 时 具 备多 种 危 险 因 素 。 部
0 8为 中 度 缺 血 , 能 发 生 间 歇 性 跛行 , O 5为重 度 缺 血 , . 可 < .
踝肱指数风险评估及应急预案

一、背景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是一种非侵入性、简便易行的检查方法,用于评估下肢动脉狭窄程度。
踝肱指数是踝部动脉收缩压与同侧肱动脉收缩压的比值,正常范围为0.9~1.3。
踝肱指数降低是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早期表现,可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为了提高对踝肱指数风险评估的认识,制定应急预案,本文将对踝肱指数风险评估及应急预案进行阐述。
二、踝肱指数风险评估1. 评估目的(1)早期发现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2)评估心脑血管事件风险;(3)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2. 评估方法(1)患者准备:患者取坐位,暴露双下肢,放松肌肉;(2)测量踝部动脉收缩压(踝压)和肱动脉收缩压(肱压);(3)计算踝肱指数:踝肱指数=踝压/肱压;(4)根据踝肱指数评估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3. 评估标准(1)踝肱指数正常:0.9~1.3,无心脑血管事件风险;(2)踝肱指数降低:0.4~0.9,存在心脑血管事件风险;(3)踝肱指数严重降低:≤0.4,高度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三、应急预案1. 早期干预(1)对踝肱指数降低的患者,及时进行药物治疗,如抗血小板聚集、降脂、控制血压等;(2)加强生活方式干预,如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3)定期复查踝肱指数,监测病情变化。
2. 介入治疗(1)对于踝肱指数严重降低的患者,考虑进行介入治疗,如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术等;(2)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血管再狭窄情况。
3. 术后并发症处理(1)血管再狭窄:根据病情选择再次介入治疗或药物治疗;(2)出血:给予止血、抗凝等治疗;(3)血栓形成:给予抗凝、溶栓等治疗。
4. 心脑血管事件预防(1)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2)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聚集、降脂、抗凝等药物;(3)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四、总结踝肱指数风险评估对于早期发现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评估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踝臂指数

踝臂指数(ABI)在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中的诊断价值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Lower Extremity Atherosclerotic Disease,LEAD) 是指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狭窄甚至闭塞,使下肢组织出现慢性或急性缺血症状的疾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
ABI是目前诊断LEAD最常用、最普遍的无创性辅助检查,低ABI值(<0.9)对评估LEAD的病变程度、病程进展、预后判断均具有重要价值。
ABI测定意义1.1判断从心脏到踝部之间是否存在严重循环阻塞性疾病;1.2对阻塞严重程度提供初步评估的依据;1.3有助于鉴别诊断,如患者存在其他原因引起的下肢疼痛,则ABI可以正常或踝部动脉压力与症状不符;1.4可用于预测肢体存活程度,伤口愈合情况和患者生存率;1.5可用于检测无症状肢体的血管病变。
2ABI的诊断标准2.11988年Fowkes FGR制定的一个详细的ABI诊断标准2.1.1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0.9~1.1是正常;2.1.2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0.7~0.89是轻中度动脉度动脉硬化狭窄;2.1.3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小于0.7提示中重度狭窄。
2.21993年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心脏学会(ACC/AHA)指南推荐ABI<0.90作为诊断外周动脉疾病的界值标准其判断标准为:2.2.10.9<ABI<1.3为正常;2.2.2ABI≤0.9为有动脉阻塞的可能性;2.2.3ABI≤0.8为动脉阻塞的可能性极高;2.2.40.5≤ABI<0.8为至少有一处动脉阻塞;2.2.5ABI<0.5为有多处动脉阻塞存在;2.2.6ABI≥1.3为血管有疑似钙化。
2.32007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诊治中国专家建议》中,ABI的诊断标准:2.3.1静息ABI<0.9:通常可确诊LEAD,其检出血管造影阳性的周围动脉疾病的敏感性为90%左右,特异性约95%;2.3.2ABI;0.4~0.9:提示轻一中度周围动脉疾病;2.3.3ABI<0.4:提示重度周围动脉疾病;2.3.4ABI>1.3:需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周围动脉疾病,如用二维超声或血管功能仪检查;2.3.5ABI0.9~1.3:属临界值,需行平板运动试验。
踝肱指数、彩超、慈共振在评价糖尿病下肢血管的作用

主髂动脉或股浅动脉的孤立性病变易于辨认,但肢体多节段病变则不易判断。例如,主髂动脉病变合并股浅动脉闭塞可能无异常的压力差,股浅动脉病变合并髂动脉狭窄时不易鉴别,股浅动脉闭塞时膝下的病变易被误诊。
(一)目的分别探讨踝/肱指数(ABI)、下肢血管彩色超声、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在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5例怀疑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分别进行各项无创性检查,并与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得到的患肢分级及各段相应血管的分级结果相比较。结果(1)将各无创检查按有无病变分级,并与DSA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各无创检查与DSA结果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其中ABI的准确度85.00%,敏感度85.29%,特异度83.33%;下肢彩色超声检查的准确度80.34%,敏感度82.56%,特异度74.19%;MRA的准确度92.38%,敏感度93.33%,特异度88.89%。(2)将ABI、彩色超声、MRA检查结果精确分级后,与DSA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62.50%、70.09%和83.33%。结论通过ABI、彩色超声、MRA检查,可基本确定病变性质、部位及严重程度,是诊断下肢血管病变的重要手段,ABI与彩色超声结果结合可减低误诊率,但ABI无法显示病变的具体部位,彩色超声存在低估病变的缺陷,MRA有高估病变的不足,均不能完全取代DSA检查。 (共4页)
2.压力差(PressureGradients)
正常下肢任何两个邻近节段的压力差一般不超过20-30mmHg。压力差大于30 mmHg,表示该段动脉有明显的闭塞性病变。Rutherford发现上股-膝上15mmHg的压力差可将有股浅动脉闭塞的肢体与无闭塞的肢体区别开。膝上-膝下、膝下-踝部同样的压力差,需怀疑胭动脉和膝下动脉的病变。
踝肱指数检测在糖尿病足护理中的指导意义

踝肱指数检测在糖尿病足护理中的指导意义随着糖尿病人口的不断增加,其并发症的足部问题也日益突出。
糖尿病足病变包括神经病变、血管病变以及感染性病变等多种情况,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截肢或死亡。
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护理,足踝肱指数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足踝肱指数(ABI)是一项常用的检测下肢动脉狭窄和闭塞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测量肱动脉和踝动脉的收缩压,计算出其比值。
在糖尿病足护理中,ABI检测可用于以下方面的指导:1. 神经病变的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往往会出现神经病变,导致足部感觉异常、疼痛以及运动功能受损等问题。
ABI检测可早期发现下肢动脉供血不足的情况,从而提醒医护人员密切关注神经病变的情况。
对于已经出现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在足踝肱指数检测中发现下肢动脉供血不足时,可以通过足部按摩、按摩板、热敷、冷敷等方法来改善足部血液循环,缓解足部神经病变的症状。
2. 血管病变的监测糖尿病患者的足部往往会出现动脉硬化或闭塞等问题,导致下肢血流受阻。
ABI检测可用于监测糖尿病患者的足部血管状况,及时发现血管病变的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对于已经出现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可以根据ABI检测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包括运动、足部按摩、物理疗法以及手术等治疗措施,以缓解足部血管病变的症状。
3. 评估体运动能力足踝肱指数检测是一种快速、简便且非侵入性的检测方法,可以评估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状况以及运动能力。
通过ABI检测,医护人员可以了解糖尿病患者的运动能力,从而制定适宜的康复治疗方案。
对于运动能力差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采用针灸、理疗、中医按摩等物理治疗方法,帮助其恢复运动能力,缓解糖尿病足的症状。
总之,足踝肱指数检测在糖尿病足护理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该项检测,可以早期发现下肢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为糖尿病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提供有力的依据。
因此,在进行糖尿病足护理时,医护人员应充分发挥ABI检测的作用,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康复效果,降低截肢率和死亡率。
糖尿病并发症筛查

预测糖尿病足溃疡风险 0-15V ---- 低风险 16-24V ----中度风险 >25V ------高风险
仪器设备
主要针对糖尿病视 网膜病变(DR),利用高 感光的原理,使用较弱 光线(此时瞳孔较大) 对眼底进行照相,在计 算机上进行观察和分析, 大大方便了需要做眼底 检查的病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表现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筛查 (专科检查检验)
内容
踝肱指数(ABI)检查 震动感觉阈值(VPT)检查 无散瞳眼底照相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测定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踝肱指数
仪器设备
踝肱指数( ABI )是踝 部动脉的收缩压与上臂肱 动脉收缩压的比值。主要 用于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 的筛查;是诊断糖尿病 PAD的基本方法。
床旁糖化血红蛋白
检查报告
反映取血前8-12周血糖的总水平 HbA1c: 4.3-6.2%
谢谢!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仪器设备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 是用于监测尿蛋白排除情况 的一种可靠方法,是早期诊 断糖尿病肾病( DN )的一 项敏感且可靠的指标。用它 来检测慢性并发症微小血管 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对发现 早期肾病并及时逆转病变有 重要的临床意义。
糖尿病肾病的表现
肾脏早期损害 微量的蛋白尿
无症状
视力逐渐减退
失明
视物模糊、减 退、闪光感
眼底出血、微 血管瘤、渗出
眼前黑影,眼 底黄斑受损
双眼视野缩小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按眼底改变可分为六期:
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
Ⅰ期:有微动脉瘤或小出血点 Ⅱ期:有硬性渗出或并有出血斑 Ⅲ期:有软性渗出或并有出血斑
浅谈踝臂指数的临床应用及研究

浅谈踝臂指数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踝臂指数( ankle-brachial index,ABI),又称踝肱指数或踝肱压力指数,是踝动脉(胫后动脉或足背动脉)与肱动脉收缩压的比值。
ABI在国外已被广泛接受,国内应用尚不多。
现对ABI及其在临床的应用、主要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标签:踝臂指数;临床应用1ABI的测量ABI测算方法不够统一,容易导致结果的偏倚,AHA公布了他们推荐的测算方法:先测量双侧肱动脉收缩期血压并取其平均值,若两侧血压差值大于10mmHg则以高值作为肱动脉收缩压;再测同侧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取其中的高值作为踝部收缩压;最后用选定的踝部收缩压除以选定的肱动脉收缩压,所得的值即这一侧的ABI。
双侧下肢的ABI均需测量,选择较低的ABI值用于预测临床疾病风险。
ABI测量可以用听诊器、光传感器或带血管探头的多普勒(Doppler)超声探测仪等多种仪器测量,但以Doppler法最为简便和准确,是测量ABI的金标准。
Doppler测量血压的具体方法是:患者取仰卧位,休息至少5min,选择宽度为所缚肢体直径1.5倍的袖带缚于所测肢体(测踝部动脉收缩压时,袖带缚于小腿远端靠近踝关节处),Doppler探头置于动脉搏动处,调整探头直到清晰闻及动脉音,不断打气,在动脉音消失后再将水银面提高20~30mmHg,然后以2~4mmHg/s的下降速度放气,再次听到动脉音时的血压即为收缩压。
2ABI判定标准及影响因素目前临床和科研上进行测量的主要是静息状态下的,正常值应大于 1.0;0.8~0.9为可疑下肢动脉狭窄;0.5~0.8为中度缺血,可能发生间歇性跛行;0.8为正常,<0.8为严重动脉狭窄。
临床怀疑下肢动脉疾病,但因为血管僵硬而检测不可靠的患者(通常是糖尿病史多年或高龄),进行趾臂指数(TBI)检查。
3踝臂指数的临床应用荟萃3.1在糖尿病中的应用糖尿病合并外周血管病变发生率较高,且严重,其病理学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但因其早期无症状,临床表现不如心脑血管病变突出,而易被医务人员和病人所忽视,从而丧失早期诊断和干预的机会。
糖尿病患者踝肱指数临床研究

例,年龄42~67岁,酮症2例,空腹血糖10~2112mmol/L ,糖化血红蛋白715%~1213%,体重指数2114~3210kg/m 2,无严重感染、肝肾病患、心功能不全、酮症酸中毒,皆符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1999年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2 治疗方法 诺和锐30特充以012~014u/kg /d,从小剂量开始,按2B 1分配在早、晚2次餐前注射,口服二甲双胍015~115g/d,有酮症(无酸中毒)者待酮体消失后再加服二甲双胍,根据血糖的变化调整诺和锐特充的用量,同时配合饮食和运动疗法,直至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9mmol/L 范围,继续予胰岛素治疗4~12周后逐步停用,改口服二甲双胍或二甲双胍加其它降糖药,随访半年,所有的病例在胰岛素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低血糖事件。
3 检测方法 所有病例在诊断、停用胰岛素及随访半年时间均采用静脉抽血查空腹血糖,再进食140g 馒头,吃第一口馒头即开始计时间,5分钟吃完,喝100ml 开水,2小时查餐后2h 血糖,诊断与随访半年时抽静脉血查HbA 1c,平时监测则采用美国诺康全电子感应(ACCU -CHZK )血糖仪测手指血糖。
4 结果 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的变化见表。
定量结果采用 x ?s 表示,差异性分析采用t 检验进行。
表1项 目治疗前治疗后半年后FBG(mmol/L)1212?11937134?132514?0182HPG(mmol/L)20128?21361014?11538156?1131HbA 1c812?11546113?10154所有P 值均<0105。
5 讨论 2型糖尿病是一种缓慢进展性疾病,B 细胞功能进行性下降是2型糖尿病发病和病情进展的基础,而高血糖又是引起B 细胞功能持续减退的重要原因。
同时还是微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和大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U K PDS 研究,当2型糖尿病诊断时,胰岛素功能下降50%左右,其后B 细胞功能逐渐衰竭至丧失,血糖控制会越来越差,目前的2DM 的阶梯治疗方案并不合理,U KP DS 结果显示了6年内单独饮食治疗使265名患者的胰腺功能降低了50%,随着胰岛B 细胞功能的进一步减退和胰岛素分泌的不足,要达到理想控制血糖的目标,大部分患者需要启动胰岛素治疗,新诊断的2DM 尚残存有胰岛素分泌的功能,如何保护残存的B 细胞在2DM 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早期使用胰岛素治疗,使胰岛素B 细胞保持于休整状态,减轻B 细胞的压力并促进其修复,同时加用二甲双胍,能控制体重的增加,能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血糖得到理想控制,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踝肱指数(ABI)简介
1.踝肱指数(ABI)的定义
踝部动脉的收缩压与上臂肱动脉收缩压之比。
踝部动脉一般选择胫前或胫后动脉。
正常情况下,踝部动脉的收缩压应该几乎等于或高于肱动脉收缩压,静息状态下ABI应该>~。
的准确性
ABI是目前最有效、最准确和可行的周围动脉疾病(PAD)的检出方法。
它快速、简便、无创,且经济有效。
德国ABI流行病学试验(GET-ABI试验)显示,ABI可以检出与有症状PAD同样危险的无症状PAD。
这项流行病学研究于2001年发起,目的是检验ABI的准确性。
研究包括6880名非选择性患者,年龄65岁及以上,均来自德国344个初级保健诊所。
研究发现,ABI≤(胫前或胫后动脉BP/肱动脉BP)识别PAD的敏感度为95%,特异度为50%。
研究者说,这比乳房钼靶摄影用于乳腺癌或PSA用于前列腺癌的效果还要好。
与心血管风险
ABI协作组从MEDLINE和EMBASE数据库查找PAD与心血管事件关系的随机对照研究,共入选16项研究,随访480325人*年,发现ABI与死亡风险“J”形相关,ABI位于之间,心血管风险最低,当ABI<时,ABI越低则死亡风险越大。
男性患者ABI≤时,10年心血管病死率为%,而正常ABI者为%;女性患者ABI≤时,10年心血管病死率为%,而正常ABI者为%。
ABI预测心血管事件的价值也在中国人群中得到证实。
一项研究对3047例高血压患者进行ABI检测,随访13个月,在Cox回归模型中,与未合并PAD患者相比,合并PAD后全因死亡率增加62%,心血管病病死率增加145%。
对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项研究亦证实,
低ABI增加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病病死率,风险比(HR)分别为、。
2013年欧洲高血压学会(ESH)/欧洲心脏病学会(ESC)高血压管理指南、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均指出检测ABI有助于发现心血管病高危的高血压患者。
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的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指南强调,老年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卒中应进行ABI筛查。
临床医生应提高对PAD的重视,积极开展高危人群的ABI筛查,尤其是心血管病患者,做到早筛查、早干预,以改善PAD患者的预后。
的测量方法
测量踝肱指数需要一个超声多普勒血流探测仪(分普通探头和可以直接夹在脚趾、手指上的探头)和一个袖带型血压计,测量下肢动脉收缩压时,将血压袖带绑在有问题的动脉近端(即靠近心脏侧)的部位,用超声多普勒探头探及动脉搏动,将血压袖带充气直到动脉的搏动停止。
然后血压袖带慢慢放气,当超声多普勒探头重新检测到动脉搏动时,这时候得到的血压数值就是所测动脉的收缩压。
的数值分析
ABI≥正常
轻度
中度
≤重度或踝部压力<40-50mmHg表明严重的动脉疾病
的局限性
ABI对存在严重动脉中层钙化的患者测量结果不可靠,严重的动脉钙化常见于糖尿病、
肾病终末期和重度吸烟患者。
由于血压袖带不能完全压闭动脉。
导致踝部压力测量值虚假的升高,甚至>220mmHg,导致结果不准确。
在这些病例,ABI不能用来做为诊断依据,可以通过脉搏曲线或完全的多普勒扫描来评估,另外也可用足趾袖带,测量足趾部动脉压力。
另一种ABI不可信的情况是患者伴有远端腹主动脉或髂总动脉的狭窄或闭塞。
在这些患者,ABI在休息时可能是正常的,运动后的ABI测量可以鉴别此类患者。
还有一些锁骨下动脉狭窄闭塞等疾病的患者,本身上肢肱动脉压力不准确,测量出ABI没有什么意义。
随着技术的革新,目前市面上已经有测量下肢和上臂血压的专门校准示波模块,对上下肢血压值进行同步读数,通过示波系统来测量踝肱指数,规范了踝肱指数的测量方法并使得所有医生都可以更简便、准确的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