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婚俗
大理白族民间仪式

大理白族民间仪式
大理白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其传统文化和民间仪式有着独特的魅力。
下面介绍几种大理白族的民间仪式。
1. 水陆婚礼
水陆婚礼是大理白族传统的结婚仪式,它融合了舞蹈、歌唱、宴席等形式,具有浪漫独特的风格。
在水陆婚礼中,新娘和新郎先要在水中相遇,然后再到岸上进行结婚仪式。
这个过程极富戏剧性和娱乐性,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2. 接百家宴
接百家宴是白族族群中一项非常盛大的民间仪式,也是白族近代各种婚礼仪式中不可少的环节。
在接百家宴中,婚礼当事人要聘请许多周围的村庄的家庭为婚宴贡献菜品,以达到大规模的聚餐目的,这样的婚礼仪式比较重视集体意识和群体表现,其礼仪和仪式都较为复杂。
3. 白族侗族踩山会
白族侗族踩山会是大理白族非常重要的民间仪式之一,它是白族和侗族两种族群的文化活动。
该仪式一般在夏季举行,以畜耕文化、农耕文化和自然崇拜为主要内容,通过情景演绎来纪念祖先和感谢大地的恩赐。
该仪式虽然历史悠久,但在现代社会中仍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每年都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看。
4. 民间乐舞
民间乐舞是大理白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蝴蝶舞、达望花舞、牛灯舞等,反映了当地百姓的生活和民俗文化。
白族的蝴蝶舞表达的是爱情和美好生活的愿望,而达望花舞则颂扬着勤劳和自尊心。
这些民间乐舞常常在节假日或者传统节日时演出,在白族民间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总之,大理白族民间仪式多种多样,每一种仪式都有着其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这些民间仪式反映了白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丰富内涵,也为我们传承并发扬民间文化提供了契机。
大理白族民间仪式

大理白族民间仪式大理白族民间仪式是大理白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白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民间仪式体现了白族人民的宗教、信仰、习俗和生活方式。
下面将介绍一些典型的大理白族民间仪式。
第一个仪式是白族传统婚礼。
白族婚礼有许多独特的仪式,比如“求亲”、“纳彩”、“嫁妆”、“儿鞭”等。
在求亲仪式中,男方家长会带着礼物前去女方家中正式向女方提亲。
纳彩仪式是女方家庭寻找日子开展准备嫁妆的活动,同时男方还要送纳彩礼物给女方家庭。
在嫁妆仪式中,女方家庭会准备许多财产(如布匹、金银首饰等)给女儿带走,这是婚姻的象征。
而儿鞭则是新婚夫妇在新婚之夜进行的一种祈福仪式,用以保佑夫妇的幸福和健康。
第二个仪式是白族葬礼。
白族的葬礼比较庄重,有一套完整的仪式程序和礼仪。
通常在葬礼开始前,亲友会到医院产房接孩子翻案,用来哀悼和追忆去世的人。
然后,将逝者遗体装入木棺并置于出殡车上,全体亲友会随着车队前往墓地。
在墓地,进行一系列的仪式,包括燃烧纸钱、撒酒祭祀、守夜等。
葬礼结束后,家人和亲友还要安排丧服、各种吊挂物等,以示对逝者的尊重和哀悼。
第三个仪式是白族年节祭祀。
白族有很多传统的年节,如白族新年、祭天节、过水节等。
在这些节日里,白族人民会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以祈求平安、丰收和幸福。
祭天节是白族人民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他们会在公祭日前一天提前准备祭品,如鸡、鸭、鱼、肉等,然后安排舞狮、舞龙、打铜鼓、跳神。
在祭天节当天,人们会前往宗祠或者公共广场集会,在祭祀师的带领下,将祭品奉献给上天,表达对天神的崇敬和感谢。
大理白族的民间仪式是其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的重要表现形式,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通过这些仪式,不仅可以了解白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也能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承。
这些仪式的举行,不仅是一种传统的仪式,更是白族人民对美好生活和幸福的向往和期盼。
白族结婚风俗礼仪

白族结婚风俗礼仪白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和丽江市等地。
白族婚姻是白族文化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其婚姻风俗礼仪独特而庄重,深受白族人民的喜爱。
下面将详细介绍白族结婚的风俗礼仪。
白族结婚通常是由父母之间商定,双方家庭进行婚姻联谊。
如果双方家庭认为适合,就会进行下一步的准备工作。
在婚姻准备阶段,男方家庭会准备嫁妆,包括金银珠宝、衣物、布匹等。
女方家庭则会准备一些礼品,以表示对男方家庭的尊重。
白族结婚的第一步是纳彩礼。
彩礼包括金银珠宝、布料、茶叶、糖果等物品,一般由男方家人亲自送到女方家中。
女方家人在这个时候会准备一些酒水和小吃,以表示欢迎和感谢。
男方家人则会带着礼物坐在主家的堂屋里,女方家人会在内室为男方家人准备一些饭菜。
这一过程中,男方家人可以向女方家人提出一些要求,比如让女方洗脚、敬茶等。
如果双方家庭对彼此满意,就会继续进行下一步的婚礼准备。
白族的结婚仪式通常在农历的其中一天进行。
在婚礼当天,男方家人会提早赶到女方家中,准备接新娘和宴请客人。
接新娘的仪式非常隆重,男方家人和一些亲属会穿上白族传统服饰,手持花草迎接新娘。
新娘从内室走出时,会佩戴着白色绣花头巾,手臂上还绑着彩线。
在接新娘的过程中,男方家人会用白手巾披在新娘的头上,象征蒙面。
接过新娘后,男方家人会把新娘抬起,象征带回男方家庭。
婚礼进行中,男方家人会为客人准备一些传统食物和酒水,男方家人和女方家人会一起坐在堂屋里享用这些食物。
在饮酒过程中,男方家人会向女方家人祝福,女方家人则会敬酒致谢。
这个过程会持续一段时间,直到客人们吃完饭、喝过酒,才会进入下一个环节。
白族的婚礼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发财糕。
男方家人会在婚礼进行到一半时,将发财糕送给女方家人。
发财糕是一种由糯米制成的特殊食品,寓意着新娘新家的富裕和发达。
女方家人会仔细观察发财糕的形状和色泽,如果觉得糕点形状完整、颜色鲜亮,则表示新家将会富有,并且会收下这个礼物。
白族结婚风俗礼仪

白族结婚风俗礼仪习俗“算八字”白族人民讲究命理,男女自由恋爱后确定结婚,双方家庭都会拿着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去找专门人士卜算,一来看双方八字是否相冲,未来的婚姻生活是否顺利;二来算一个吉利的日子举行婚礼!提亲白族有早婚的习惯,双方订婚后,在结婚前一年,男方必须托媒人到女方家求亲,给女方以准备妆奁的时间。
除制备各色粗细领挂、全部铺陈帐盖外,单鞋子一件就要做数十双到上百双,以备结婚时送公婆、弟妹、哥嫂、子侄等为见面礼及婚后自穿。
看家男方提亲后,女方带着自己家的至亲女眷去男方家,称为“看家”。
目的是去摸摸男方家底,顺便看看男方家人是否好相处。
看房结束,男方还得给女方来看房的所有人包红包,数额不限,一般都会取个吉利的数字。
看房回来后跟女方家长汇报情况,让家长心里留底。
下聘下聘即订婚。
男方家去女方家下聘,顺便定下结婚日子。
下聘的彩礼很有讲究,糖、藕、粉丝、干竹笋、钱、金银首饰等这些是必带的而且所有物品必须成双成对,以讨吉利。
随行中,除了媒人和亲眷,男方还得带上两个没有结过婚的年轻男子陪同,所有交接均由媒人完成,亲戚朋友捧场当劳力。
白族订婚后,可以解除婚约,但主动方要受到舆论的谴责。
若男方提出退婚,女方可以不退还水礼,若女方提出退婚,则必须退还水礼。
婚礼白族的婚礼一般是四天。
第一天搭彩棚、迎喜神,晚上贺新人。
届时新郎要拜“喜匾”,由家长取字、号为喜名,婚后通用。
贺新娘则全村小姐妹与新娘坐在彩棚下,青松铺地,红烛高照,吃着糖果,恭贺新娘。
第二天迎亲,新郎坐轿前往女方家,迎亲的及伴郎十数人,加上骑马“押礼”的小孩十多人及到女方会亲的至亲亲戚,沿途浩浩荡荡。
到女家后,则大门紧闭,要等唢呐声三起三歇表明诚意,才开门迎入,设席款待,新郎则座上,设独席招待。
红日西下,经媒人再三催请,新娘才哭着由兄长抱上轿,盖上“开脸红”,新郎由女方父辈敬上马杯,并在其左手膀上扎一朵锦红大花“蔫花红”。
到男家后,门前早摆下牲醴一套,有斗、尺、秤、剪、香、腊、纸、烛之类,由端公仗剑执法,退去车马,将新人拥入洞房。
云南大理白族婚俗

(十)吃生饭。
• 指结婚正喜的头一天,男方家族“五服” 之内、媒人、提调、厨师、帮忙的亲朋好 友都要到位。这一天的主要任务是,杀猪 做菜,将准备的衣物和水礼(一对鱼、两 把粉丝、两合红糖、两瓶酒、茶叶两斤, 猪肉36斤等)送到女方家。
(十一)压床、压箱底、安喜床。
• 在男女双方结婚的头天晚上,也就是“吃生饭”这一天晚 上,要请新郎的上辈(家庭和睦、多子多孙的婶婶或大妈) 帮助钉被子,还要找一个小男孩(选择家境比较好,子孩 又聪明的)与新郎在新制作的婚床上睡一夜,称为压床。 压箱底则是女方家,在女儿出嫁的头天晚上,叔伯父母, 哥哥嫂子,姐姐等要给出嫁的姑娘装嫁装,并给一些钱, 钱的多少视各家的经济状况而定,所给的钱要压在新娘的 红箱子里,称为压箱底。安喜床则在结婚的当日早上。具 体安床的时间,床的朝向都要按命相师所算的办,而且安 床要由家族内德高望重的老太太来办理,之前要在新房内 点上七星灯,焚香为新婚男女祈祷早生贵子。
(二)合八字。
• 媒人获取了女方的八字帖后,交由男方父 母,男方父母即可持儿子的生辰“八字” 和女方的“八字”帖请算命先生按天干地 支、五行的相生相克原理进行测算,推算 出这桩婚事的吉凶祸福,若男女“八字” 无相克,说明婚姻关系可以继续发展,算 命先生填好合婚单交给男方父母。
(三)订亲。
• 男女“八字”如合得来,男方父母择日请 媒人将合“八字”的情况告知女方父母, 男方父母在媒人的陪同下,亲自到女方家 请求确立亲家关系,女方父母一经答应, 亲家关系就算成立。
(一)说媳妇。
• 男女青年到了成人阶段,就开始寻找自己的对象。找对 象的形式大至分为:1、在生产生活中,男女双方认识并 产生相爱之情,再告知父母并通过媒人前去说亲。2、在 庙会中通过对调子,以歌传情到相互认识、相互了解后建 立感情,再通过媒人说亲。3、另外就是父母包办,通过 媒人说合。不管是那种形式的找对象,男方都要择日子请 媒人到女方家向女方父母提亲,一般提亲不是一次就能应 允,如一两次就应允,会让别人认为自家的女儿不值钱, 也会显得女方父母对自己女儿不负责任,再则要对男方的 人品、家境、家庭成员的组成等方面进行调查了解,若没 有大的问题,媒人可向女方父母索要女方的生辰“八字”, 即女方的出生年月日时辰,俗称讨“八字”,如女方父母 将女方生辰“八字”告诉媒人,说明这一事情可以深入向 下发展。
白族结婚风俗

白族结婚风俗
白族结婚风俗
白族是云南省最大的少数民族之一,它们自古以来就注重结婚风俗。
白族的婚礼就特别丰富多彩,大多以宗教文化的方式来进行,以表达对于感情
的珍重和尊重。
在白族的婚礼上,新郎新娘要向宗教代表结婚,这个步骤是婚礼正式步骤。
然后双方通常会共同进行所谓的“蝴蝶仪式”,即由新人们在家中表演,随后向双方父母表示对双方家庭的尊重。
此外,新郎新娘还要一起在宗教庙宇或者仪式当中举行的“行山仪式”,这也是证明他们夫妻关系的主要步骤。
此外,白族的婚礼还有一种特别传统的家庭习俗,即“甩物儿”,新郎新娘双
方各自把礼物送到对方家中,表达双方家庭父母的爱意和支持,对对方新家的尊重。
结婚也意味着白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它不仅是新郎新娘之间建立夫妻关系,也
将双方家庭传统文化及新家庭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
白族人民为结婚风俗精心设计,千姿百态,婚礼浪漫的气氛,令人难忘。
大理白族民间仪式

大理白族民间仪式大理白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其民间文化源远流长,包括许多丰富多彩的民间仪式。
这些仪式在大理白族民间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代表着他们对生命、自然和宗教的尊重与崇敬。
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一些大理白族的民间仪式。
一、婚礼仪式在大理白族的传统文化中,婚礼仪式是非常重要的民间仪式之一。
大理白族的婚姻一般是由父母和老一辈的人牵线搭桥,经过一番磋商和商议,确定双方结婚的事宜。
在婚礼仪式上,首先会进行结亲礼,由男方家长代表到女方家中送聘礼,并商议婚事。
然后双方家长商议好喜事的时间,双方亲友便开始准备结婚仪式。
正式的婚礼仪式一般在清晨举行,首先是新郎和他的家人和亲友到新娘家接亲。
接亲的队伍会鸣响锣鼓,敲响门铃,以示喜庆。
接亲队伍到了新娘家后,新娘父母在门口燃放烟花,迎接新郎和他的家人。
接着进行迎亲仪式,由两家长辈互相敬献酒水,象征着双方家庭的和睦相处。
接着进行交杯酒仪式,新郎和新娘同时喝酒以示祝福。
最后进行敲锣击鼓送嫁仪式,新娘由新郎扶领出门,经过祭拜天地的仪式后,由新郎护送新娘回到他的家。
在这一系列的民间仪式中,呈现了大理白族传统的婚姻观念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婚礼仪式不仅是两个家庭的联姻,更是对祖先和先人的敬仰和祝福。
二、寺庙祭祀仪式大理白族通常信奉佛教和道教,在日常生活中会进行各种寺庙祭祀仪式,以示对神灵和祖先的尊敬与崇拜。
每年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大理白族会前往寺庙举行祭祀仪式,祈求神灵庇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寺庙祭祀仪式通常包括诵经礼、献花烧香、供品祭祀等环节,参与者们心诚祷告,以此获得神灵的护佑和祝福。
大理白族还会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举行盛大的“赛摊”活动,是一个供奉神灵的传统祭祀仪式。
这一天,全族人民都会来到寺庙,参与祭祀活动,祭祀仪式一般包括祈求五谷丰登、人民安康、国泰民安等内容,整个活动充满了虔诚和神秘的氛围。
在寺庙祭祀仪式中,大理白族人们表达着对信仰的虔诚和对神灵的敬畏,这种宗教仪式不仅是一种宗教活动,更是一种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
白族结婚风俗

白族结婚风俗
白族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也是当今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白族社会,婚姻是最重要的事情,同时也是维系关系、传承后代的重要纽带。
白族在婚姻仪式上有许多不同的风俗。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白族结婚风俗。
首先,白族的婚礼有一个特殊的叫法,叫做“胡芦”,它意味着
父母从一方接受给另一方传递着祝福的用意。
此外,根据白族传统,在结婚仪式上,最重要的是鸡、鸭、猪、牛,这几种受邀的动物。
在结婚仪式上,还会邀请祖先的灵位,代表着未来新人的幸福。
白族的新人在婚礼前有一个特殊的风俗,也叫“芦芦婚”。
它的
含义是让新郎和新娘来到芦芦婚的场所,在那里迎接双方家庭的祝福。
同时,新娘也要把自己妆扮得漂漂亮亮,以示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白族在结婚仪式上有一种传统,叫做“挑拨”,主要是新郎新娘
要挑拨双方父母或亲友彼此爱护的情感。
在这个环节,新郎新娘要把礼物拿到来,以此表示他们尊重双方家庭,感激他们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
结婚仪式之后,有一种特殊的习俗叫做“送女儿”,即新婚夫妇
由新郎的家庭成员把新娘送到新娘家中,以此表达对新婚双方未来的祝福。
同时,新郎家中的人也会在新娘抵达之前把礼物放在门口,用来表达他们尊重新娘家中的每一位成员。
白族的结婚风俗在很大程度上维系着双方家庭的联系,体现着双方家人的爱意,也是一个弘扬祝福的重要环节。
古训有云:“婚姻情
是两家的事,结婚后才能获得幸福。
”蓝花白族在结婚仪式上用自己
的风俗和传统体现了这一美好的精神,给双方家庭的未来带来了福祉,也祝愿新人未来美满幸福,携手共同走向美好的明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七)回门。
• 新娘、新郎成婚大喜的第二天,新娘家即 安排兄弟或姐妹到接郎家接新娘回门,并 邀请新娘家父母、兄弟姐妹一起到新娘家 吃饭,吃完饭新郎新娘需在日落之前返回 家。
(十八)出街。
• 大理地区的街子有龙街、狗街、沙坪街、 大理街、三月街、渔潭会等,除三月街, 渔潭会外,一般为七天一街。新郎、新娘 成婚后,若未出过街,是不允许到其他家 办事和串门子,否则会认为不吉利。逢街 天,新娘在姐妹和新郎的陪同下,背着竹 制的小花蓝,梳装打扮后前去起街子。赶 街购物对新娘是一件非常考究的事,所购 物品是检验将来是否会当家理财的证明, 因此,新娘赶街购物都十分谨慎。
(十)吃生饭。
• 指结婚正喜的头一天,男方家族“五服” 之内、媒人、提调、厨师、帮忙的亲朋好 友都要到位。这一天的主要任务是,杀猪 做菜,将准备的衣物和水礼(一对鱼、两 把粉丝、两合红糖、两瓶酒、茶叶两斤, 猪肉36斤等)送到女方家。
(十一)压床、压箱底、安喜床。
• 在男女双方结婚的头天晚上,也就是“吃生饭”这一天晚 上,要请新郎的上辈(家庭和睦、多子多孙的婶婶或大妈) 帮助钉被子,还要找一个小男孩(选择家境比较好,子孩 又聪明的)与新郎在新制作的婚床上睡一夜,称为压床。 压箱底则是女方家,在女儿出嫁的头天晚上,叔伯父母, 哥哥嫂子,姐姐等要给出嫁的姑娘装嫁装,并给一些钱, 钱的多少视各家的经济状况而定,所给的钱要压在新娘的 红箱子里,称为压箱底。安喜床则在结婚的当日早上。具 体安床的时间,床的朝向都要按命相师所算的办,而且安 床要由家族内德高望重的老太太来办理,之前要在新房内 点上七星灯,焚香为新婚男女祈祷早生贵子。
(五)追节。
• 男女双方的婚姻关系一经确定,男方每逢 节日(春节、端午节、火把节、中秋节、 冬至节)须送给女方家礼物,一般都送节 日所常食用的物品。如:春节、火把节送 猪肉、红糖、白酒,端午节送粽子,中秋 节送月饼,冬至节送糍粑。此外,还要请 女方到男方家吃饭,并送给女方衣
• 订婚后男方若要求结婚,可请求媒人到女 方家与女方父母议订结婚事宜,俗称求媒。 求媒须选在双月双日。求媒一般要求四、 五次,特殊的连续求几年。求媒应允之后, 男方需请命相师择定结婚吉日,并写成书 信样式,俗称“通信柬”、“佳期书”, 请媒人送给女方家,于是双方可各自筹备 结婚事宜。
(七)开剪。
(十二)正喜日。
• 即迎亲待客日。迎亲时间一般是“巳时发轿,午 时进门,未时交杯”。过去迎新,要用轿子四顶, 新郎新娘各一顶,其他伴随迎亲的送亲的或骑马、 或走路,陪男有的挑柜子、背箱子和其它陪嫁物 品。正喜之日,新娘梳装须按命相师事先确定的 朝向端坐,头戴满插红花的头囊,穿男方准备的 红衣服,戴墨眼镜,胸前挂一面镜了,穿红色的 绣花鞋。红色的头囊、红色的衣服、红色的绣花 鞋寓意喜庆。戴墨镜则新娘子主要为了遮羞,胸 前挂的镜子则为了避邪。
(二)合八字。
• 媒人获取了女方的八字帖后,交由男方父 母,男方父母即可持儿子的生辰“八字” 和女方的“八字”帖请算命先生按天干地 支、五行的相生相克原理进行测算,推算 出这桩婚事的吉凶祸福,若男女“八字” 无相克,说明婚姻关系可以继续发展,算 命先生填好合婚单交给男方父母。
(三)订亲。
• 男女“八字”如合得来,男方父母择日请 媒人将合“八字”的情况告知女方父母, 男方父母在媒人的陪同下,亲自到女方家 请求确立亲家关系,女方父母一经答应, 亲家关系就算成立。
(十四)掐新娘。
• 锁呐师奏着迎新曲在前引道,新娘在新郎 和伴娘的陪同下走出家门,一路上陪郎们 借机一把把掐新娘,新娘只有靠伴娘们来 保护。在日落之前,必须把新娘接到新郎 家,若新娘未按到家,一般男方家不能开 席待客。新娘接到家门,新郎家上年纪的 长辈要到门前点香,并安排童男、童女迎 接新郎新娘进门,进门后新娘要跨过事先 准备的火盆,意为将来做事红红火火。
• 结婚的日期一经确定,男方可择日请裁缝 师傅缝衣服,俗称开剪。缝纫的衣服多为 儿媳妇和双方老人的,一般在六到十套, 其中有一件是结婚之日新媳妇必须要穿的 红衣服。要是衣服做得多,缝纫的时间有 的达到个把月。现在,白族的衣着形式发 生了变化,随处都可买到结婚所需要的衣 服。因此,开剪这一习俗也逐渐消失。
(十六)吃团圆饭。
• 待客结束后,最后新郎爷爷、奶奶、父亲、 母新、叔父伯母、兄弟、姐妹、祝娌等都 要在一起吃饭,称为团圆饭。厨师们借此 机会要戏弄新娘,故意不上菜,等新娘拿 着好烟好酒一次次请求厨师,厨师才慢条 斯理地一道道给上菜。在吃饭过程中,新 郎逐一地向新娘介绍家庭的所有成员,团 圆饭吃完,即可进入闹洞房。
(十五)镜镜筛。
• 新娘进了家门后不能急于进洞房,要等吹 打师将事先准备好避邪的镜镜筛(红色的 小筛子中心部位用红丝线扎一面小镜子和 一对箭),钉在洞房的门头上,新郎、新 娘才能抡着进洞房(意为谁先进洞房,将 来谁当家)。新房内一般都放有一个小火 盆,盆内装有辣子面和花椒呛得新郎、新 娘咳嗽不止,(辣子、花椒白语意为亲亲 热热,富富贵贵)。新郎、新娘入了洞房 之后,即可拜堂待客。
(一)说媳妇。
• 男女青年到了成人阶段,就开始寻找自己的对象。找对 象的形式大至分为:1、在生产生活中,男女双方认识并 产生相爱之情,再告知父母并通过媒人前去说亲。2、在 庙会中通过对调子,以歌传情到相互认识、相互了解后建 立感情,再通过媒人说亲。3、另外就是父母包办,通过 媒人说合。不管是那种形式的找对象,男方都要择日子请 媒人到女方家向女方父母提亲,一般提亲不是一次就能应 允,如一两次就应允,会让别人认为自家的女儿不值钱, 也会显得女方父母对自己女儿不负责任,再则要对男方的 人品、家境、家庭成员的组成等方面进行调查了解,若没 有大的问题,媒人可向女方父母索要女方的生辰“八字”, 即女方的出生年月日时辰,俗称讨“八字”,如女方父母 将女方生辰“八字”告诉媒人,说明这一事情可以深入向 下发展。
(四)订婚。
• 白族把订婚叫“发红帖”、“送水礼”“吃小酒”。女方 父母把女儿的生辰八字书写在红纸柬帖上,交由男方收执, 作为婚姻的凭证。过水礼,即由男方叔伯父母带上红糖六 合、白酒六瓶、茶叶六斤、新鲜猪肉16斤、26斤不等、红 色的公鸡一只和礼钱360元、460元、660元不等(上世纪 50、60年代),到女方家去订亲,男方所送的礼钱和礼物 必带六或双数,意为有福有禄和成双成对。在正式过礼前, 男方接受女方的“三道茶”,饭后正式交接水礼。一般常 规,女方要返回男方礼钱20元、40元、60元不等。礼过 后,男女双方的婚姻关系才算正式确立。男女双方也就此 改口称对方父母爹妈。
(八)红箱子、红柜子。
• 男女双方确定了结婚日期后,女方家陪嫁 必须要准备一对红色油漆木柜和一对木箱, 以备女儿成婚后,装粮食和衣服。在结婚 之日,由男方的陪男挑着柜子、箱子和迎 新队伍一起游街。随着社会的发展,红柜 子、红箱子等陪嫁物品逐渐被家用电器所 代替。
(九)赶街子。
• 男女结婚日期确定后,男方须为女方准备 一只玉手镯、一只银钮丝手镯和一串胸前 挂的银链子(八到十股)等首饰。一般选择街 子天、渔潭会、三月街,男女双方在男方 母亲、嫂子和姐姐的陪同下一起去购买。 女方一经选定,就由男方母亲付款。银链 子、银手镯一般很难买到女方合意的,多 数为专门定做。
白族婚俗
• 大理白族和全国其他民族一样,经历了群婚、对 偶婚几个阶段。现在的白族家庭组织形式为一夫 一妻制,在对近亲结婚不利于后代健康的认识比 较低的时代,同胞姐弟和哥妹的子女可以通婚, 同宗不能通婚,除此之外可以与其它任何民族通 婚。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婚姻关系实行封建 的父母包办制,现在已经向自由恋爱发展。 • 白族虽然分布较广,婚俗因地域关系存在一定的 差别,但总的来看大同小异,在此仅以大理地区 有代表性的进行介绍。
(十三)上马席、饰花红。
• 当男方迎亲队伍到达新娘家,新娘家紧闭家门, 新郎三呼九叩,新娘家出诗,陪男们答对之后, 新娘家打开大门,陪男们进门后满堂敬给女方家 客人香烟,烟过数轮,女方家出一桌酒席给陪男 们,称为“上马席”,酒席过后,即可开始迎亲 的仪式。陪男们将女方家族的上辈请到客堂,先 由女方父母跪拜祖宗,再由新郎新娘拜天地、拜 祖宗、拜父母和上辈,在拜的过程中新郎新娘分 别要给受拜的敬上糖和酒,之后由父母分别给新 郎新娘戴上红花,称为“饰花红”。仪式结束后, 新娘即可哭别父母、兄弟、姐妹,走上出嫁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