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对水质的影响

合集下载

桉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桉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桉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桉树是一种高大的乔木,是澳大利亚的特产植物。

它在生态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环境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

桉树的生长和分布范围广泛,它们对土壤、空气、水源等环境元素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桉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桉树对土壤的影响。

桉树的根系深入土壤,可以有效地固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壤不被侵蚀。

桉树的根系还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增加土壤的肥力和透水性。

桉树的落叶也可以为土壤提供有机物质,促进土壤的肥沃度。

桉树对土壤的影响是非常积极的,有利于维护土壤的健康和生态平衡。

桉树对空气的影响。

桉树是一种典型的大叶树种,它的叶片广阔,可以大量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据研究表明,桉树一年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对减缓全球气候变暖起到了一定的帮助。

桉树的挥发性气味物质还可以杀灭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起到一定的消毒作用。

桉树对空气质量的改善是非常明显的,有利于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桉树对水资源的影响。

桉树的根系可以渗透到地下水层深处,吸收地下水中的养分和水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节地下水位。

桉树的叶片和树干可以有效地拦截雨水,减缓雨水的冲刷速度,降低洪水的发生概率。

桉树还可以净化水质,减少水污染,使水质更加清澈和洁净。

桉树对水资源的影响也是非常显著的,有利于维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平衡。

桉树还对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和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桉树的花朵和果实可以为蜜蜂和其他昆虫提供丰富的花蜜和食物,促进了植物和昆虫的相互依存关系,有利于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

桉树也为许多动物提供了栖息地和食物,丰富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桉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在物质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还在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和生态平衡的调节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桉树在生态环境中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它对土壤、空气、水源等环境元素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多样性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桉树人工林对林区地表水的影响

桉树人工林对林区地表水的影响

桉树人工林对林区地表水的影响桉树人工林对林区地表水的影响摘要:本文通过对桉树人工林对林区地表水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揭示了桉树人工林对林区地表水的负面影响和可能的对策。

研究结果表明,桉树人工林的种植会引起林区地表水位下降、水源减少、水质恶化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强桉树人工林的生态环境建设,实施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并促进林下生态系统的恢复和调节。

本研究对于优化桉树人工林的管理和维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桉树人工林;地表水;水位下降;水质恶化;水土保持1. 引言桉树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林木,由于其生长快、木材可用性高以及适应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引种广泛种植于各地。

然而,在桉树人工林的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尤其是对林区地表水的影响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桉树人工林对林区地表水的影响进行研究,为进一步优化桉树人工林的管理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2. 桉树人工林的特点2.1 快速生长桉树具有快速生长的特点,短短几年内就能达到商业伐收的标准。

这使得桉树成为了一种非常受欢迎的经济树种。

2.2 木材可用性高桉树的木材耐腐蚀,抗虫,且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

因此,桉树木材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造纸等领域。

2.3 适应性强桉树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可以在不同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下生长。

这使得桉树可以广泛种植于各地。

3. 桉树人工林对地表水的影响3.1 地表水位下降桉树人工林的广泛种植导致了大量的地表水被树木吸收并蒸腾,从而导致地表水位下降。

特别是在干旱季节,地表水位的下降更加显著。

3.2 水源减少由于桉树根系发达,吸收了大量的地下水,导致林区水源减少。

这对于周边的农田灌溉和自然生态系统的水源供应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3.3 水质恶化桉树根系的吸水功能较强,会吸取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和化学物质。

如果施用肥料和农药等化学物质,将进一步导致地表水质的恶化。

4. 桉树人工林对地表水的对策4.1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为了减少桉树人工林对地表水的影响,应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林区地下水的补给和保持水源的稳定。

桉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桉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桉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桉树(Eucalyptus)是一种生长迅速的植物,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和南美洲。

由于其
生长速度快、肯长达数十米高,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树种,被广泛种植于全球各地的
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但是,桉树的大规模种植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
的影响。

首先,桉树对土壤的影响是显著的。

桉树的落叶和树皮富含有机质,会逐渐堆积在地
面上形成厚厚的一层枯枝败叶,这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和水分渗透性。

当桉树过于密集栽
种时,树干之间的竞争会让树木根系向着浅表土壤,导致非常脆弱的土壤结构。

其次,桉树的大量种植也对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由于其喜欢潮湿
的环境,会带走更多的水分,导致当地地表水的消失,此外桉树的种植还导致当地土壤的
水分质量被严重污染。

除此之外,桉树对于生态环境还存在其他的一些威胁,比如在火灾等自然灾害来临时,易于爆发火灾,加重了局势,在一些严重恶化的生态环境中如果种植桉树,容易导致生态
系统的崩溃。

此外,桉树不仅是一种强烈的日照植物,还是许多虫害和病毒病菌的食物来源,对于当地的生态平衡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需要注意,当地政府应该对桉树的选择和种植密度进行严格管制,确保桉树种
植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保持当地的生态平衡。

同时,也要优先考虑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在一些敏感、受损地区过度种植桉树,为可持续的环保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桉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桉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桉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桉树,又称尤加利树,是一种生长迅速的树种,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地。

由于其独特的香气和良好的适应性,桉树已经被引种到许多国家,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桉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桉树对土壤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桉树的根系发育良好,能够深入土壤深层,并释放出一种叫做“丝光假丝酵母”的物质,这种物质具有抗菌作用,有一定的防治土壤病害的作用。

桉树的根系也会占据大量的土壤空间和养分,导致土壤其他植物的生长受到抑制。

桉树的落叶也会改变土壤的营养成分,使得土壤中的硝态氮和硫酸盐含量增加,这会对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影响。

桉树对水资源的利用也是一大特点。

桉树生长迅速,对水分需求大,它能够通过蒸腾作用将土壤中的水分吸收到树体中,并释放到大气中。

尤加利树林往往会对周边的土壤水分造成竞争,降低周边植被的生存空间。

桉树的枯叶、落叶等有机物也会影响水体的水质,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桉树对当地的生态系统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桉树的生长速度快,树高状况好,并且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可以在较恶劣的环境中生存。

这使得桉树有一定的侵略性,往往取代了原有的植被,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一定影响。

桉树具有一种叫做“桉油”的挥发性物质,这种物质对一些植物的生长会产生抑制作用,降低了周围植被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

与此桉树也对当地的气候产生了影响。

由于桉树的蒸腾作用和释放氧气的作用,会增加局部的湿度和降雨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地的气候环境。

桉树也会在大量数量下造成局部的生态平衡被破坏,使得一些本地植物和动物的生存环境遭受到影响。

桉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复杂多样的,它既可以改善当地的气候环境,也可以对土壤、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造成一定影响,这种影响需要在桉树引种过程中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今后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桉树引种活动中,需要对桉树的生态效应进行充分的评估和监测,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避免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过大的影响。

桉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桉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桉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桉树(eucalyptus)是一种常见的树种,原产于澳大利亚。

随着人们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引种,并大规模种植,桉树在生态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桉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桉树对土壤的改善有重要作用。

桉树的根系发达且具有深入土壤的能力,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和减少沙漠化的风险。

其树根还能吸收土壤中的过多水分,解决水资源过剩的问题。

桉树叶和根系中含有多种有机酸和挥发性化合物,这些物质能够降解土壤中的有害物质,提高土壤肥力。

桉树在水循环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由于桉树叶片表面积大,其蒸腾率较高,所以其蒸腾作用对地表水量有显著影响。

桉树在地表水量循环中能够吸收地表水分并释放到空气中,从而缓解洪涝和水土流失的风险。

桉树树干中含有大量水分,这些水分在干旱时可以被释放出来,滋润周围的生态环境。

桉树在气候调节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它的大叶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缓解全球变暖的问题。

桉树叶片的表面能够反射阳光,减少地表的热量吸收,起到降温作用。

这对于城市地区来说尤为重要,可以改善城市热岛效应,并提供清凉的遮荫。

桉树还对空气质量有正面影响。

它的挥发性化合物释放到空气中,可以吸附和分解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净化空气。

这些化合物还具有抗菌和抗虫的作用,可以预防疾病和害虫的传播。

桉树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由于其快速生长和强大的竞争力,桉树在一些地区会形成单一的桉树林,导致生物多样性的缺失。

桉树还具有较高的水需求量,如果大规模种植且没有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可能会导致水源枯竭和其他植被的死亡。

桉树在某些区域可能会对土壤酸化,并降低土壤肥力。

桉树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

它可以改善土壤质量、调节水循环、缓解气候问题和净化空气。

它也需要合理管理,以避免负面影响。

在种植桉树时,应该考虑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桉树人工林对自然生态的影响及对策

桉树人工林对自然生态的影响及对策

桉树人工林对自然生态的影响及对策摘要:桉树是我国重要的速生树种,由于其生速快且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所以在我国园林、医药、土木、环保等领域有广泛的用途,具有较高的种植经济价值,所以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始了大规模的桉树种植。

桉树的大面积种植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林木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随着人类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大面积营造桉树人工林,它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问题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主要对象,对于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的利弊权衡,引起了一些争论。

对此,本文结合当前的桉树人工林对自然生态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关键词:桉树;人工林;生态影响;对策桉树原产地位于澳大利亚,属于桃金娘树种,桉树在中国种植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由于其生长速高,生长环境的适应性强,种植回收期短,所以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逐渐成为我国南方人工林种植主要树种之一。

一直以来,虽然桉树的种植经济效益显著,但是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植树造林、护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极大的提高。

在一方面既要持续发展经济,另一方面也注重对环境的保护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对桉树种植的管理和进一步缩小桉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一、当前桉树人工林的种植规模桉树是我国从澳大利亚进行的人工林树种之一,是属于桃金娘科。

因其生长快,适应性强,可以在干旱和贫瘠的土壤下生长,而且回收的周期短,用途广,经济效益高。

所以在世界各地被广泛种植,成为世界四大速生造林物种之一。

据联合国农业组织不完全统计,在2005年全世界的桉树人工林面积已达1000万公顷,且每年以40%的速度在增长,已占世界人工林面积的1/4。

中国是引进桉树较早的国家之一,从1890年开始,桉树已开始被我国引入并大量种植,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主要是用于木片的生产和出口。

由于桉树具有适应性强,抗耐性好,经济收益性高,在南方各地区得到大面积的广泛种植,尤其是在华南和西南南部地区的两广及海南、云南和福建一带等共17个省(区)。

桉树有什么用途价值?种植桉树会对生态造成什么危害?

桉树有什么用途价值?种植桉树会对生态造成什么危害?

桉树有什么用途价值?种植桉树会对生态造成什么危害?桉树是一种多用途的树种,具有广泛的用途和经济价值,但是种植桉树可能会对生态环境带来一些危害,尤其是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不加以适当管理和监管,水源和植物会受到危害,那桉树有什么用途价值?种植桉树会对生态造成什么危害?一、桉树有什么用途价值?1、木材生产:桉树是一种快速生长的树种,木材质地坚硬,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抗腐蚀性。

这使得桉树木材在建筑、家具制造和木制品生产等领域非常有价值。

桉树木材通常用于制作复合板,这是一种常用于家具、地板和装修的材料。

根据您提供的数据,桉树种植能够创造可观的利润,增加农民的收入。

2、造纸业:桉树的纤维素含量较高,适用于造纸生产。

其树尾和小枝条等部分可以用来制作纸浆,用于生产纸张和纸制品。

这为纸浆工业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来源,有助于满足不断增长的纸张需求。

3、能源生产:桉树也可用作生物质能源的原料。

木材废料和树枝可以被转化为木屑、木片或木质颗粒,用于发电和供暖。

这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有助于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有益于环境。

4、药用价值:桉树的叶片中含有桉油,是一种具有抗菌和抗炎症作用的天然物质。

桉油被用于制作药膏、药剂和口香糖等药用和保健品。

二、种植桉树会对生态造成什么危害?1、本地植物减少:桉树通常是外来物种,当引入并广泛种植时,它们可能会竞争本地植物资源,导致本地植物减少。

这可能破坏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影响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和食物链。

2、本地水源减少:桉树生长迅速,耗水量相对较高。

大规模种植桉树可能导致地下水位下降,降低了本地水源的可利用性。

这可能对周边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的水资源供应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导致水源匮乏问题。

3、本地水源污染:桉树通常在种植过程中使用化肥和农药,以提高生长速度和防治害虫。

这些化学物质可能渗入土壤和水体中,导致本地水源污染。

水质污染可能对水生生物和周边生态系统造成危害,还可能对人类饮用水产生负面影响。

4、生态多样性下降:桉树通常形成单一树种的林地,这可能降低生态多样性。

桉树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桉树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桉树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首先,桉树种植对土壤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土壤的贫瘠化和坡面侵蚀。

由于桉树生长迅速,种植密度较大,不到10年时间就可采伐,因此其对土壤的养分的需求较高,使得土壤中养分被耗尽,导致土壤贫瘠化。

此外,桉树生根深度较浅,根系分布不
均匀,容易导致土壤版块的坍塌和水土流失现象。

另外,在坡度较大的区域,人工种植桉
树常常伴随着大规模的砍伐和整地,进一步破坏了土地的生态环境。

其次,桉树种植对当地的水资源产生了负面影响。

桉树在生长过程中对水的需求量较大,很容易导致当地水资源的过度消耗。

而因桉树生根深度不够,根系分布不均匀,时常
会导致土壤水分流失,造成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现象。

此外,桉树在生长过程中释放大量
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这些化合物进入水源地后,会给水质带来一定的污染压力。

最后,桉树产业在砍伐、运输、加工等环节可能产生大量的污染物。

木材作为桉树产
业的主要产品之一,在采伐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有害气体、废气、废水、垃圾等,给周围的
土地和水源带来一定的污染风险。

另外,在加工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渣等固体
废物,大量的有害物质进入土壤、水源中,加剧了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

综上所述,桉树产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对于土地、水资源和空气质量等方面的影响都
不容忽视。

因此,在桉树种植过程中,需要采取科学规划、合理利用资源的方式,减少桉
树种植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提高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桉树对水质的影响
1 、桉树是“抽水机”:桉树是速生丰产林,桉树还有很强的蒸腾作用,对土壤的水分需求极大,大面积引种桉树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严重影响到水土保持,时间长了,土地表面板结,还出现土地沙化现象。

2 、桉树是“抽肥机”:桉树对土壤的肥料和养分需求极大,而且桉树枯枝落叶少,不利于土地肥力的恢复,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凡种植了桉树的,土地肥力下降乃至枯竭,原始植被因为得不到足够的肥料和养分而受到严重破坏,引发土地退化,水土保持情况恶化,土地贫瘠,到时再引种其他植物根本无法存活。

土壤强度侵蚀比例逐年升高,山体滑坡和洪涝灾害增多。

3 、桉树是“霸王树”:桉树对当地乡土的、原产、原生的物种有极大的抑制性。

它生长了,其他物种就不能生长,而且会慢慢地退缩,最后造成桉树林都是地表光秃秃的,地被上没有草、灌木(如家乡俗称的当泥树、牛奶根、鸡屎藤、金银花等),也没有小乔木及各种中草药材等。

其他物种不能和它一起生存。

原生物种衰减、退化,植物种类极为单一,无法给大多数动物提供食物或适宜的栖息环境,林中动物十分稀少甚至绝迹,生物多样性水平极低,生物食物链断裂,生态十分脆弱,缺少天敌对虫害进行控制,很易感染虫灾,造成大面积损害,砍伐天然林种植大片树木种类单一、树龄相近且十分密集的人工林,会导致“绿色沙漠”;干燥且易形成火灾;还会导致小气候变化等严重的生态危机。

生态将遭受颠覆性的破坏,且难以恢复。

而且不一定在两三年内显现出来。

4 、桉树施用的化工产品毒性强、毒效长,桉树气体有刺激和毒害作用种植桉树时将施用某些毒性强、毒效长的化工产品,该产品一旦施加在土地里,将很难清除干净,对水质污染极大,人畜饮用后将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

5、关于桉树林建植对于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一直以来是人们研究和关注的重点。

目前,多数研究结果表明桉树林的种植或多代连栽均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降低,这可能是由于物种替代效应、竞争效应、化感效应和继发性人为干扰效应等原因所引起的。

但也有研究认为桉树林生物多样性降低可能是由于人为干扰过多引起的,而且在其他人工林中也存在这种现象。

6、桉树林下土壤容重提高,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下降,引起土壤水分渗透速率下降,进而导致最大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减少。

,一方面是由于人为抚育过程,压紧表层土壤,同时加速地表有机残余物与土壤的混合以及有机物的分解,导致了土壤容重的增加和土壤结构性状的下降驯;另一方面人工林生物多样性较低,直接影响到植物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和数量以及林下凋落层的组成和数量,从而影响着土壤的孔隙发育和土壤持水性能。

7、桉树取代马尾松造林是我国南方典型土地利用变化类型之一。

桉树取代马尾松造林后,土壤全碳、易分解碳库、中等易分解碳库、难分解碳库、全氮和碱解氮含量显著降低,但速效磷显著增加,这可能是由于桉树林施肥和磷素在土壤中移动性弱导致;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蛋白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

树种变化、桉树林轮伐期短、林下植被差、炼山、翻耕等可能是土壤养分、微生物和酶活性降低的驱动因子;施肥有助于缓解土壤养分降低。

(一)、桉树纯林结构单一,生态稳定性差
人工林的生态效益不如天然林的生态效益,短轮伐期的速生林会存在一定的生态隐患。

营造大面积的纸浆用材林基地,容易出现造林树种单一,结构简单,消耗地力过多的问题。

多数研究认为,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失衡,是地力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人工林特别是短轮伐期人工林,常使土壤肥力下降。

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在幼龄林中,边材与心材的比例比老龄林高,树冠生物量与干材生物量的比例亦随年龄变化而增大。

轮伐期短,意味着采伐取走物质中边材比例大,树冠生物量也大。

据估计,将桉树在轮伐期由57年缩短到18年时,每单位木材取走的P数量增加70%,桉树7年生时便开始形成心材,此后木材中高达90%的养分
贮存在边材和韧皮部可移动的鞘中,所以7年生以上的树木,边材相对较少,单位体积的养分含量逐渐下降,因此林木生长年限越长,砍伐时从林地移走的养分就相对越少。

而广西速生桉林的采伐周期为五年,所以对地力消耗很大,使土壤肥力下降。

(二)、生物多样性的减弱
造林树种单一大大不利于物种多样性的保持,即人工林破坏了生物多样性,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失衡。

由于人工林群落结构简单,生物多样性减少,其生态稳定性降低,以致对某些病害、虫害等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降低。

生物多样性还包括动物和微生物,人工林的特殊群落结构形成了独特的林下生态环境,由于凋落物成分和林下植被的减少,其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也相应减少,反过来影响了凋落物的分解速率。

土壤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在物质循环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它的组成和数量的变化影响到营养元素循环中的凋落物分解过程,从而对营养元素生物再循环产生深刻影响。

(三)、加剧土壤侵蚀
桉树林过度消耗水分,减少生物多样性使林地雨水通透量和径流量达到很高水平(降水量的75%--90%),这意味着林地土壤流失的可能性大,同时桉树林地土壤不易湿润性和疏水性导致土壤流失加剧。

土壤是养分的载体,土壤泥沙的流失必然引起养分的流失,使土壤肥力下降、生产力降低。

(四)、不合理的种植和经营模式的影响
在我国90年代中期以前的桉树种植过程中采用①全垦整地。

以前桉树种植时主要选择平地或缓坡地,然后进行机耕,有时进行2次机耕。

机耕破坏了原有的土壤剖面结构,减少了地表的凋落物和林下植物覆盖,导致土壤水分向下渗透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土壤和养分流失严重,林分的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效果降低。

根据我们在阳西的监测,全垦后第一年土壤流失量为13吨/公顷·年左右。

②全树收获和早期种植的桉树品种不利于土壤肥力维持。

早期种植的窿缘桉和柠檬桉凋落物少。

不利于养分循环。

同时,一般都进行全树收获,除砍伐木材外,还收获树叶、树枝、树皮,树根。

这样的收获方式加大了养分流出生态系统的数量,必须进行人工施肥进行补充。

③施肥少和不能平衡施肥,导致土壤肥力降低。

早期种植桉树时,很少施肥,即使有施肥,也是施一次基肥。

施肥时,只施含N、P、K的复合肥。

由于机耕整地养分流失多和全树收获养分损失多,少量补充不能形成养分在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地力衰退。

部分地区由于缺少微量元素,长期得不到补充,造成地力衰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