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重阳节手抄报图片大全
手抄报重阳节图片大全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手抄报重阳节图片大全篇一:重阳节手抄报内容大全“重阳节手抄报内容大全”下载方法:在图片上面点击右键,选择“图片另存为”即可。
重阳节手抄报作品一重阳节手抄报作品二重阳节手抄报作品三重阳节手抄报内容大全:一、关于重阳节的起源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
《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
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
”“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
”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
”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
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
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
《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
”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
”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二、关于重阳节的资料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春天,我们又一次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到敬老院看望那些为社会操劳大半辈子的老爷爷们,为他们送上节日的祝福,和他们谈心。
我进入会议室,迎接我的是3位老爷爷,他们用快乐的笑容热烈欢迎我的到来。
我为爷爷送上一首抗日的老歌,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随后,我陪老爷爷看了很多精彩的节目。
“该互动了”我急忙跑出去,为每个爷爷都送上精致特别的礼物,“爷爷,祝您节日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爷爷满脸微笑地对我说:“谢谢”握着爷爷长满老茧的手,我的心情万分激动。
互动完毕,我们跑出去,站在爷爷后面,和他们一起合了张影。
篇二:重阳节手抄报(精华版)重阳节手抄报(精华版)重阳节手抄报内容:重阳节起源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
《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
简单好看的重阳节手抄报内容

简单好看的重阳节手抄报内容重阳节征文又到了重阳节,那个属于老人们的节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每每想起这首古诗,都会感叹重阳节特殊的意义。
这天,秋高气爽,精神好似被它感染,我的心情也随之变好。
放完学疲惫的我正想去小息一下,却在半路被母亲拦下,她生气地说:“你难道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我看了一眼母亲,继而打了个哈欠才说道:“今天是重阳节,我应该为奶奶他们做点事情。
”母亲点点头,说:“那就去吧,没做完不许回家。
”最终,我还是被母亲“请”到了奶奶家。
敲了敲门,里面立即传出匆忙的脚步声。
而后大门便开了。
望着奶奶那饱经风霜的脸,我突然后悔自己为什么不多来看看她、陪她说说话也好。
我沉默了一会儿,才说道:“奶奶,祝您节日快乐。
”奶奶高兴地拉起我的手,乐呵呵地说:“孙女儿,陪奶奶吃顿饭吧,爷爷有事回不来了,奶奶寂寞。
”我被奶奶拉到餐桌前,什么都来不及说就被她硬塞坐到椅子上,没办法只好吃了。
在吃饭的时候,我询问了奶奶最近的生活状况,奶奶都从一回答。
最后,到快吃完了饭时,我笑着说:“奶奶,我陪您散步吧,让您能够好好消化肚子里的食物。
”我们便这样出了门,黄昏那缕强光照耀着我的眼睛,让我有些睁不开眼……我静静地陪奶奶走完了路,坐在草地上看日落,那挂在天上的太阳就斜斜地落下去,过程很美轮美奂。
傍晚,我陪奶奶重新踏上那条回家的璐,伴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不知不觉回到了奶奶家。
本来这个时间,我应该在家中逍遥。
但是面对奶奶不舍的目光,我终是狠不下心告别。
“孙女儿,有空多来看看奶奶。
”我的心瞬间因为这句话而涌出无数泪水,此时此刻我才真正明白奶奶那颗寂寞的心灵。
奶奶对我说:“今年,是我过得最快乐的重阳节。
”我紧紧地抱住了奶奶,久久才松开。
世间最暖的言语比不过我想你;世间最美的感情比不过亲情;世间最远的距离比不过时间。
人生就像一列通往坟墓的列车,在途中会有很多人下车,但是我们要笑着和他们说再见。
重阳节的手抄报精选简单模板5张

重阳节的手抄报精选简单模板5张重阳,重阳,重在孝心一片,重在美好新愿,重在亲友挚爱的纯真,重在你是实际行动,快去回家问候父母,无论多繁忙,也不要忘记他们的养育之恩。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重阳节的手抄报,供大家参考。
重阳节的手抄报1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如约而至。
在这个老人节里,我们该为家里的老人做些什么呢?班级家委会的妈妈们贴心地组织了重阳节手工活动——做糕点。
瞧!班的同学们正伸长了脖子等待糕点师傅们的到来,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下午第一节课的铃声一响,糕点师傅们手里拎着,怀里抱着糕点的材料走进教室,同学们一阵欢呼。
“安静啦!活动马上就要开始啦!”班主任陈老师一声令下,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大家仔细听着师傅们的讲解。
师傅们讲解完做糕点的步骤,我们终于可以动手啦!看,平时喜欢手工制作的黄诗淇已经按照师傅们的方法做了一大半啦!看来她是一个有天赋的糕点师。
啊!我的天!贪吃的武柏霖同学,你的材料怎么少了这么多?忽然我发现了她嘴角的奶油,想来是没有经受住美食的诱惑,先尝了味道! 我再看看旁边的黄爱米正在用心地装饰着小蛋糕,也动起手来。
刚开始,由于手里用力过猛,我的奶油挤多了,木糠也铺的不均匀,有一点小失败。
我用我的聪明脑袋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吃掉它!重新制作!于是我拿起蛋糕杯,在底部重新铺上一层木糠,再覆盖上一层奶油,这次我非常认真,并且用力均匀。
这样重复三次以后,加上奥利奥碎末,最后再挑选了三颗巧克力碎石来装饰,并配上薄荷叶,一杯盆栽蛋糕完美出炉。
看着我的作品,我已经想象出爷爷奶奶那灿烂的笑容! 小朋友们纷纷完成了作品,互相欣赏,糕点师傅们还给老人们精心准备了桂花糕,老人们收到一定会很开心的。
看着精美的糕点,再看看小花猫一样的同学们的脸,老师也露出了开心的笑脸。
这样的节日,带着礼物,怀着一颗敬老地的心,同学们高高兴兴地结束了活动!重阳节的手抄报2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到了,妈妈拎着补品,带着我去看望公公婆婆。
2020重阳节手抄报内容简短好画

2020重阳节手抄报内容简短好画传承至今,重阳节已经演变成为了一个活动丰富、情趣盎然的佳节,各地人们通过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活动来欢度这个历史悠久的节日。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重阳节手抄报内容简短好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重阳节手抄报内容简短好画重阳节作文今天是重阳节,你们打算干什么呢?对多数人来说,可能对重阳节没什么纪念意义性吧。
回答是不是的,重阳节不但是有纪念性也是有意义性的。
接下来我就说说重阳节的起源吧:“中秋过后又重阳”,起源于汉初的重阳节有着悠久的历史。
要说重阳节的来历,那可不是一个轻松的活儿!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
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的。
古代,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
唐人登高诗很多,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
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
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重阳节还要赏菊饮菊花酒,起源于陶渊明。
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
旧时士大夫,还多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
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很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种。
清代以后,赏菊之俗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
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
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
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
1~6年级一等奖重阳节手抄报精选

1~6年级一等奖重阳节手抄报精选1~6年级一等奖重阳节手抄报重阳节的起源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
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所以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
同时,我国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取九月九日有“久久”长寿之意。
2006年国务院又将“重阳节”确定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据史料考证,重阳节始于远古,形成于春秋战国,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
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
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
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
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节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
重阳正式被定为节日是始于唐代。
也许这就是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的原因。
咏唱重阳节的诗章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是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其一,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
《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
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
”“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
”可见当时已有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的活动。
这是远古时期,重阳节作为一种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汉代《西京杂记》就有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
”相传自此时起,有了求寿的习俗。
这是受古代巫师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
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的宴会发展来的。
三年级重阳节手抄报

小学三年级重阳节手抄报【篇一:小学重阳节手抄报总结】实验小学展开“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手抄报评选活动总结阴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
为了进一步指引学生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优异氛围,如宫里镇中心小学展开了“重阳节——孝心敬老”手抄报评选活动。
在学校仔细组织和精心指导下,学生积极参加,宽泛采集资料,达成了一幅幅设计精巧、主题鲜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作品。
本次手抄报评选共收到参赛作品 30 多件,此中分别评出一等奖 6 名,二等奖 8 名,三等奖 10 名,优异奖若干名。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经过手抄报评选这样的活动宣传,学生的才艺获得进一步的展现,素质获得进一步的提高,同时深刻意会到孝顺尊长要从自我做起,从小事抓起,懂得用实质行动促使家庭幸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睦。
实验小学【篇二:重阳节手抄报内容大全】“重阳节手抄报内容大全”下载方法:在图片上边点击右键,选择“图片另存为”即可。
重阳节手抄报作品一重阳节手抄报作品二重阳节手抄报作品三重阳节手抄报内容大全:一、对于重阳节的发源重阳的源泉,可追忆到先秦以前。
《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
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
”“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
”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产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先人恩惠的活动。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
”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
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
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产之宴饮发展而来的。
《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
”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
”求长寿及饮宴,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二、对于重阳节的资料在这个阳光明朗的春季,我们又一次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 ---- 重阳节,在这个特其他日子里,我到敬老院探望那些为社会操劳大部分辈子的老爷爷们,为他们奉上节日的祝愿,和他们谈心。
重阳节手抄报简单好看精选图片大全

重阳节手抄报简单好看精选图片大全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
重阳节已有千余年历史,那么大家知道重阳节的手抄报怎么画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重阳节手抄报简单好看精选图片大全,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重阳节手抄报重阳节的由来重阳节的源头,早在《吕氏春秋》中就有记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
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
”、“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
”由此可见,在当时,就已经有了以庆祝丰收为名的祭祀天地神灵、祖宗的活动,用来感谢天地、祖先的馈赠。
到了汉朝,《西京杂记》中就有记载,在重阳节这天佩戴茱萸、饮菊花酒,以求长寿的习俗。
与此同时,还有各种大型的宴会,这都是先秦时期庆祝丰收的祭祀活动演变发展而来的,这便是早期的重阳节的雏形。
纵观整个重阳节的发展历史,庆祝重阳节的活动最开始只是宫廷或者是官方的庆祝活动。
直到唐朝,重阳节被定为正式的节日之后,宫廷和民间开始一同庆祝,在节日期间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
宋朝的重阳节最为热闹,《武林旧事》一书中详细记载南宋宫廷“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以便第二天隆重玩乐一番。
明清时期则是沿袭了传统,并且从农历九月初一就开始吃花糕庆祝,九月九日重阳节当天,帝王还要登高揽胜。
重阳节的传统习俗登高望远为了镇压凶气、战胜凶气,重阳节的的主要仪式活动就是登高,其他的都属于附加活动。
此风俗始于东汉。
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
登高所到之处,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也就是到野外去登山,这就是躲避,离开平日生活的环境,躲避凶气的捕捉。
相传这一天里会有瘟气降临,人们要离开自己的家,尽可能到高处去,才能平安。
费长房与弟子桓景的传奇故事,形象地说明了九月初九之毒之凶,必须登高才能_。
插茱萸重阳节的另一个仪式是在头上插茱萸。
茱萸是一种中草药,和艾草一样具有消毒的作用,也不乏伪装的意义。
它强调的是全家躲避,要数一数是不是丢下了一个人,丢下者就会被瘟神捉走。
2022六年级重阳节手抄报图片8张

2022六年级重阳节手抄报图片8张重阳节韶关矿山公园绿草茵茵、依山而建,是人们休闲、登山的好地方。
重阳节那天正好是星期六,妈妈带着我一起去矿山公园爬芙蓉山。
下午四点多,我们来到了矿山公园,只见公园门前的公路两边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小轿车、摩托车。
公园里人山人海,车水马龙,热闹极了。
草坪上、石凳上到处坐满了人。
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花枝招展的姑娘,有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还有活泼可爱的小孩子。
有的手拉着手在散步,有的三五成群坐在一起谈笑风生,还有的躺在绿茵茵的草坪上听着音乐……我和妈妈沿着石阶慢慢地走着,忽然听见有人远远地叫着我的.名字:"晖晖!晖晖!"我抬头一看,哎呦,竟然是我最最亲爱的表哥。
我俩又惊又喜,相互抱在一起,妈妈和舅妈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我们聊了一会,哥哥就和舅妈走了。
告别了哥哥,我和妈妈就开始爬山了。
我们有说有笑地往上走,一路上登山的人络绎不绝。
我们正拾级而上,忽然,我又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噢,可不是,那不是我们的班主任杨老师吗?我惊讶地说:"杨老师,你也来爬山呀?""是呀,真巧呦。
"妈妈和杨老师又热烈地聊了起来。
过了一会,我们告别杨老师,继续我们的爬山之行。
我们穿过一片竹林,就到了芙蓉山的半山腰,我和妈妈都累得气喘吁吁,腰酸腿软。
妈妈眨眨眼睛,故意逗我说:"儿子,我们还要往上爬吗?"我抹了一把汗,斩钉截铁地说:"一定要!我们不能前功尽弃,半途而废!"妈妈说:"好!我们一定要爬到山顶!"我嘴里喊着:"GO!GO!GO!"于是,我们吃力地往上爬,越到山顶,道路就越陡,正是"山高路陡,非常难走"。
山路两旁长着一些郁郁葱葱的松树,还有一些不知名的野花野草,以及许多高高的芦苇。
大约走了半个小时,我们终于爬上了芙蓉山顶,看到了山顶的气象站。
站在山顶上,整个韶城尽收眼底,我的脑海里不由得浮现出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句:"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啊!山上的景色多美呀!我看到了美丽的夕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重阳节手抄报图片大全
重阳节手抄报图片大全
【重阳节的习俗150字】
赏菊
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
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登高
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
在东晋时,有着名的“龙山落帽”故事。
据《晋书》中
《孟嘉传》载,九月重阳这天,晋朝大司马桓温及参军大将孟嘉等
人登上龙山(今湖北江陵县西北的一座山),孟嘉观赏山景,连帽被
风吹走也不知道。
桓温叫人作文笑他,他也不示弱,作文答辩,一
时传为佳话。
佩茱萸
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
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
民间认为九月九日也是逢凶
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
茱
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喝菊花酒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我国酿制菊花酒,早在汉魏时期就已盛行。
据《西京杂记》载称“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为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
”
吃重阳糕
重阳节吃糕的风俗始于东汉,《西京杂记》说戚夫人被吕后残害死后,其使女贾佩兰离开皇宫,宫中每年九月九日吃重阳糕的风俗传至民间。
“糕”、“高”象征成事皆高,“吃糕”也就被赋予“登高”的含义了。
敬老
重阳文化之乡——河南开封
自1983年起,河南开封每年举行一次中国开封菊花花会。
清丰县儿童于重阳节放纸鸢为戏。
2005年12月4日,该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重阳文化之乡"。
2006年3月,上蔡重阳习俗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1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中过重阳】
【唐】朱庆馀
一岁重阳至,羁游在异乡。
登高思旧友,满目是穷荒。
草际飞云片,天涯落雁行。
故山篱畔菊,今日为谁黄。
【阳日陪韦卿宴】
【唐】朱湾
何必龙山好,南亭赏不暌。
清规陈侯事,雅兴谢公题。
入座青峰近,当轩远树齐。
仙家自有月,莫叹夕阳西。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唐】樊忱
十地祥云合,三天瑞景开。
秋风词更远,窃抃乐康哉。
【九日登巴台】
【唐】白居易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
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
去年重阳日,漂泊湓城隈。
今岁重阳日,萧条巴子台。
旅鬓寻已白,乡书久不来。
临觞一搔首,座客亦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