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勒的名单音乐赏析

合集下载

《辛德勒的名单》影视音乐鉴赏

《辛德勒的名单》影视音乐鉴赏

《辛德勒的名单》影视音乐鉴赏摘要:好的电影离不开好的影视音乐,好的影视音乐一方面可以优化电影结构另一方面可以奠定电影的基调、诠释电影的主旨。

《辛德勒的名单》——一部荣获过多项奥斯卡大奖的影片当然也有其成功的电影音乐。

本文就将从主题音乐和场景音乐两方面来解析本片的影视音乐特色。

关键词:影视音乐、《辛德勒的名单》、主题音乐、场景音乐、《Theme From Schindler’s List》。

首先我必须要感谢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先生,感谢他给世界带来了这样一部史诗般的影视剧作。

当我在写这篇论文时,我的耳边还回荡着那首经典的曲子——《Theme From Schindler’s List》,这便是本片的主题旋律——最催人泪下,最打动人心。

本片主题音乐的创作者是约翰·威廉姆斯,演奏者是伊兹霍克·帕尔曼。

在我反复回想这首曲子时,我可以联想得到创作者写这首曲子时的心情,我也能联想得到演奏者演奏这首曲子时的神态表情。

因为他们都从这首音乐里流露出来了。

伊兹霍克·帕尔曼——一位流着犹太人血液的小提琴师,他是站在历史上的那一刻,为我们演奏这首曲子的。

不然又怎么会那样真真切切——彷佛历史就在人们面前,一个守望者站在被战火、哭泣、死亡包围的黑色的天空下无语哽咽。

《Theme From Schindler’s List》,本片的主题曲,也是本片背景音乐中篇幅最大的音乐,在整部电影中出现多达七次,而每一次都给人以不同的感受。

主题曲第一次出现在一个人头窜动的镜头。

克拉科夫的犹太人被德国法西斯赶出家园去往集中区。

此刻人们的迷茫、无知,甚至是焦灼的心情都刹那间被主旋律烘托出来。

但是这一切给观众带来的却不是恐惧,不是山崩地裂,相反,是一种滑稽感。

这不是导演的失败之笔,反而在画面和历史真相的对比下更衬托出了杀戮即将到来的气氛。

主题曲第二次出现的镜头是:蕾丝·普曼看到自己的母亲被人接到辛德勒的工厂。

初中音乐_《辛德勒的名单》主题音乐赏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音乐_《辛德勒的名单》主题音乐赏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音乐欣赏《辛德勒的名单》123二、新授:1、再来欣赏一段音乐《辛德勒的名单》主题音乐2、音乐带给你怎么样的感觉?3、请同学们伸出手来,进一步感受旋律4、自己尝试画出最后半条旋律线欣赏作品。

体会音乐情绪伴随着旋律线感受旋律的进行学生听音乐试着画出旋律线旋律线的运用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感受音乐旋律的进行,而且可以让学生感觉很新鲜,很有兴趣。

更加认真仔细的听辨乐音的高低、旋律的进行5、同学们这是一条怎样的旋律线?6、跟琴用“WU”模唱旋律三、在影片中这段旋律分别运用了三种乐器进行演奏,感受音色变化带来的情感表现。

四、揭示影片题目,并介绍影片内容哀婉、跌宕起伏生唱听辨乐器的音色,感受不同的情感表现生听这段旋律不仅是电影的主题音乐,并作为场景音乐在影片中由不同乐器交替演奏,渲染出各种复杂的情绪和情感。

主题音乐、影片的内容图片、老师有感情的讲述,很多学生在这一环节都被深深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对于流行歌曲感兴趣,逻辑思维能力较差而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对于音乐要素的分析能力较弱,对于情感体验能力较强。

因此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用精彩的故事剧情把学生带入事件中,引发学生兴趣,还要主打情感牌,用强烈的情感感染学生、打动学生。

由于音乐非常经典,学生熟悉旋律比较容易,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可能力不从心,所以在教学中应给予学生引导,深入浅出进行分析。

效果分析此次的评测练习主要考察学生对歌曲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对于情感的感受与表达。

从学生的表现来看,对于音乐主题旋律基本掌握,能够较为准确并带有情感地进行演唱。

但是并没有达到我课前预想的突出效果,在情感的表达上还是稍有欠缺,情绪达不到爆发,这与教师的引导有关。

教材分析及教学目标的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初中一年级下册的一节欣赏课,也是《影视金曲》这一单元的重点欣赏曲目。

《辛德勒的名单》是美国电影配乐大师约翰威廉姆斯为美国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创作的主题音乐。

乐曲中小提琴分三次奏出了主题音乐,前两次在d小调上,表现出哀而不伤的情感,充满了省思和缅怀。

辛德勒的名单音乐赏析

辛德勒的名单音乐赏析

那些残酷而又温暖的旋律Simply by just knowing the history ,and feeling the history, and indirectly being the victim of the history.这是著名小提琴家伊扎尔·帕尔曼在演奏《Theme From Schindler》时说的一句话。

这句话表达出他作为《辛德勒的名单》的配乐演奏者对这部作品的领悟,同时诠释出这段音乐的情感灵魂。

《辛德勒的名单》这部作品,无论是在艺术上还是故事上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被誉为斯皮尔伯格的成功转型之作。

而这部影片的配乐同样以其穿透人心的震撼力让人感悟到地狱与天堂,残酷与圣洁,黑暗与光辉。

影片将近一小时的配乐多为提琴独奏。

大提琴沉郁哀婉的厚重,小提琴如泣如诉的穿透,旋律在不经意间渗入内心的每个角落,笼罩在你的周围,温和细腻,挥之不去。

影片的开头是牧师的吟唱,桌上燃烧的白蜡发出的袅袅的炊烟带人回到一个似乎久远的时代。

黑白的影像中,纳粹人开始对犹太人进行分区统治,一无所知的犹太人在配合着这纷乱的行动。

然后,《黑色星期日》的音乐响起,画面切到主人公辛德勒的家中,主人公在穿着打扮中出场。

他风流倜傥,出入舞会,交际高官,一切的目的都只有一个——赢得美女与金钱。

因此,在与影片主旋律不同的带些欢快音乐的伴奏下,辛德勒开始了他的选秘行动,他的好色在这一段带着挑逗气息的音乐中显露无疑。

然而,当开始隔离犹太人时,高了八度的音乐响起,让人预见到危险的气息。

果然,接着就是令人愤怒到结舌的大屠杀。

纳粹军官杀人魔王发表完“改变历史”的宣言后,军队开始行动。

军队跑步前行的声音,枪声与犹太人喊叫的声音交织,共同容纳在类似军歌的配乐中,传达出一种紧张的气氛。

辛德勒骑马立在山头俯视着这种暴力,以一种上帝的视角看着万恶的世界。

这时,穿着红衣的小女孩出现,单薄的身影与温和的童声合唱似乎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却又确实存在在那里。

辛德勒的名单电影音乐欣赏

辛德勒的名单电影音乐欣赏

第一段(红衣小女孩)
引纳粹军官发表完“改变历史”的宣言后,
军队开始行动。军队跑步前行的声音,枪声与 犹太人喊叫的声音交织,共同容纳在类似军歌 的配乐中,传达出一种紧张的气氛。

辛德勒看见一名红 衣女孩,无助可怜 的穿过街道消失在 视线中,这时出现 的一段音乐却是明 快而又纯净,俨然 与影片中的画面形 成了鲜明的对比, 让我们产生了十分 强烈的视听对比。 德国党卫军的残暴 与杀戮在哀婉的旋 律衬托下,越发地 显明,穿红衣的小 女孩走在充满血腥 的大街上,深深刺 激了辛德勒,也为 他以后帮助犹太人 埋下伏笔。

在辛德勒与他的犹太人分 手这一场景的配乐中,音 乐在段落上却恰如其分地 与画面保持了同步,伴随 情节的发展准确地烘托着 画面的气氛,达到了催人 泪下的艺术效果。随着辛 德勒在犹太人簇拥下一边 缓步走向汽车,所有犹太 人都脱帽向他致敬。他一 边向会计施泰恩交代最后 一些事宜,在温暖的弦乐 背景上,长笛、单簧管、 英国管先后形象地吹奏出 了人声对话般的亲切旋律。 在犹太长老向辛德勒递交 那张所有被救者签了字的 证明书时,弦乐再次以温 暖的音色奏出了一个充满 深情的主题变奏。

然而他觉得自己 做的不够,他开 始忏悔,明明可 以救更多一点的 人却没有去做, 他认为自己做的 还不够,他伤心 得哭了,许多犹 太人一起围着他, 给他安慰 ,此情 此景催人泪下…
电影音乐欣赏
前言影片开头由牧师的吟唱,桌上燃烧
的白蜡发出的袅袅的炊烟带人回到一个似乎 久远的时代。回到了那个纳粹人对犹太人统 治的时代。这部影片的配乐以其穿透人心的 震撼力让人感悟到地狱与天堂,残酷与圣洁, 黑暗与光辉。配乐多为提琴独奏。大提琴沉 郁哀婉的厚重,小提琴如泣如诉的穿透,旋 律在不经意间渗入内心的每个角落,笼罩在 你的周围,温和细腻,挥之不去。

《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欣赏教学与课堂反思

《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欣赏教学与课堂反思

《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欣赏教学与课堂反思《辛德勒的名单》是由美国作曲家John Williams为同名电影创作的主题曲。

这首音乐深情优美,充满情感,成为了电影的代表性音乐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展示如何欣赏《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并分享一些关于它的课堂反思。

让我们一起欣赏这首主题曲。

开始时,音乐以柔和的钢琴声和轻柔的弦乐奏出简单的旋律,给人一种安静而庄重的感觉。

随着曲子的发展,一些木管和铜管乐器加入,增添了音乐的厚度和力度。

整个乐曲始终保持着一种悠扬的节奏和旋律,让人们感受到一种宁静而温暖的情感。

这首音乐通过简单而动人的旋律,折射出电影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故事的情感。

它也强调了电影的主题和意义。

《辛德勒的名单》讲述了一位德国商人奥斯卡·辛德勒在纳粹德国时期,利用自己的财富和影响力拯救了超过一千名犹太人的故事。

这首主题曲在音乐中传达了对人性善良和勇气的讴歌,充满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希望的追逐。

它的旋律与情感相结合,让观众和听众深受触动。

在课堂中,我们可以通过欣赏和分析《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培养学生对音乐欣赏和表达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可以进行的教学活动和课堂反思。

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一段主题曲的音乐片段并让他们进行欣赏。

在欣赏过程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和感受音乐中的旋律、节奏、和弦以及乐器的运用。

通过集体讨论,让学生表达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接下来,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主题曲中的情感和意义。

通过提问,让学生深入思考音乐如何传递电影的主题和情感。

我们可以问学生在音乐中听到了哪些情感,他们觉得这首音乐与电影中的故事有什么联系等等。

在课堂中,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选择并配乐一段电影情节。

学生可以借鉴《辛德勒的名单》中主题曲的特点,用自己的音乐想象力创作出适合情节的音乐,来表达故事中的情感和意义。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音乐才能,还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电影音乐的作用和表达手法。

赏析《希德勒的名单》音乐鉴赏

赏析《希德勒的名单》音乐鉴赏

理工学院降士谦化工与制药专业143班《辛德勒的名单》的音乐赏析《辛德勒的名单》这部影片是改编自澳大利亚的著名作家托马斯·肯纳利的同名小说,于1993年出品。

这部影片的主要内容是对二战时期犹太人的悲惨遭遇进行揭示,为了营造沉重的气氛与感觉,导演斯皮尔伯格主要采用了黑白摄影这种拍摄方法。

影片的作曲是名副其实的好莱坞的大师级艺术家约翰·威廉姆斯。

本文从主题音乐的多重演绎、对位手法的巧妙运用、对人文主义情怀的体现等方面对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的配乐进行分析。

《辛德勒的名单》;配乐分析一、主题音乐的多重演绎影片当中,主题音乐首次出现的画面是犹太人第一次被大规模地驱逐的场景,开场由圆号的独奏开始,不仅十分直白而且十分简单,既给人以凄楚的感觉又让人不乏苍凉之感,仿佛是在为犹太人的苦难揭开序幕,带领观众进入到这段悲惨的历史当中。

主题音乐的第一次出现,就很好地区别于之前辛德勒等人舞曲风格所标识的群体形象,十分自然地成为代表整个犹太群体的最佳音乐形象。

主题音乐第二次出现的场景为辛德勒为了帮助一个犹太女子,从德国军队的集中营当中解救其父母并让他们在其工厂当中工作的场景。

这段主题音乐主要由吉他伴奏,在音乐蒙太奇手法的作用下,将犹太夫妇被营救与辛德勒内心的心理斗争过程进行了交叉的展现。

在此处之前,对辛德勒人物形象的塑造大多是舞曲风格的音乐,而这里却不再沿用,而是选择了代表犹太人群体形象的这一主题音乐进行辛德勒人物形象的塑造。

这一音乐形象表达的转变,十分自然地暗示了辛德勒关于犹太人问题的前后态度的转变。

吉他的琴弦被轻轻地拨动,音量十分轻微,速度也十分缓慢,第一乐句每一个单音的完成都是那样的艰难,接着,分解和弦的停顿则是辛德勒内心的停顿,其对自我行为的犹豫与挣扎都可以从这个停顿当中体会出来。

停顿过后,辛德勒的自我挣扎也告一段落,仿佛是破茧后的蝶一般放松自在,此时的旋律开始逐渐恢复缓慢的节奏,并愈加流畅,在犹太夫妇被解救成功一同走进辛德勒的工厂的时候,音乐的节奏不仅恢复正常,而且还加入了一些弦乐,让原本停顿、缓慢的音乐变得完整与流畅了起来。

辛德勒的名单音乐赏析

辛德勒的名单音乐赏析

辛德勒的名单音乐赏析辛德勒的名单音乐赏析引言:《辛德勒的名单》是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电影,该片于1993年上映。

这部影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奥斯卡·辛德勒如何利用他的工厂来拯救一千多名犹太人免遭纳粹屠杀的故事。

影片通过精彩的故事情节和感人的音乐,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善良的力量。

本文将对《辛德勒的名单》中的音乐进行赏析。

第一章:主题曲《Theme from Schindler's List》主题曲《Theme from Schindler's List》是由作曲家约翰·威廉姆斯创作的。

这首音乐通过悲伤而优美的小提琴旋律,表达了电影中犹太人遭受苦难和辛德勒拯救犹太人的主题。

这段旋律充满了情感和深情,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电影中的故事情节。

第二章:插曲《I Could Have Done More》插曲《I Could Have Done More》表达了辛德勒对自己无法拯救更多犹太人感到内疚的情感。

这首音乐悲伤而平静,反映了辛德勒内心的挣扎和痛苦。

音乐通过深情的弦乐和温柔的钢琴旋律,引发观众对辛德勒的同情和共鸣。

第三章:配乐《Liquidation of the Ghetto》配乐《Liquidation of the Ghetto》在电影中描述了犹太人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和工厂的场景。

这段音乐通过紧张的弦乐和重复的鼓点,传递了紧迫感和恐惧感。

音乐的节奏逐渐加快,表达了犹太人面临死亡威胁的绝望和绝望。

第四章:插曲《Making the List》插曲《Making the List》是影片中描述辛德勒开始制作名单的场景的音乐。

这首音乐通过轻快的小提琴和优美的钢琴旋律,表达了辛德勒的决心和善良。

音乐充满了希望和乐观情绪,传递了辛德勒对犹太人未来的信心。

结尾:通过对《辛德勒的名单》中的音乐进行赏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电影的情感和主题。

这些音乐通过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演奏,为观众营造了一个感人而难忘的影视体验。

辛德勒的名单 音乐鉴赏

辛德勒的名单 音乐鉴赏

辛德勒的名单主题音乐听后感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班级1201新闻班学号1230230020姓名:何安娜想起《辛德勒的名单》,耳畔就开始萦绕着那段将悲伤与绝望表达的淋漓尽致的旋律,也许在上小提琴鉴赏课之前,我并不熟悉《辛德勒的名单》这部电影的具体情节,并不了解导演斯皮尔伯格是犹太人血统,也并不了解小提琴家帕尔曼,然而现在因为那一段小提琴的乐段已经让我深深的记住了他们。

一部影视作品如果没有配乐的渲染,我想它一定是没有生命力的,一直以来我认为最能让人产生共鸣,能够震撼人心的音乐,一定是音乐之王钢琴和音乐之后小提琴的演奏,虽然我从小并没有机会学习乐器,没有听过多少名曲,但我对它们的喜欢一分不减,也许那就是当音乐一响起的时候,就会让我感受到一种置身世外的感觉,走进一个故事,品味一种悲伤,分享一份喜悦,聆听一份感动。

就像《辛德勒的名单》,帕尔曼演奏的这段优美抒情的小提琴旋律被放在了这部反映二战时期法西斯迫害犹太人的电影中,当犹太人一个接着一个被夺走了生命,当那些到处躲藏的犹太人被搜杀的灯光照亮而绝望的举起双手,当那到处寻找藏身之处的孩子跳进井下的脏水却被其他孩子用嘘声驱赶,小提琴如泣如诉地表达了犹太人已经近乎麻木的悲伤,细致地刻画了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饱受煎熬的心理历程。

这部影片这段旋律让我们深切体会到了这一位在身体中流着犹太人血液的导演在创作此片时沉重、凄凉的心情,也只有他拥有这份深之入骨的民族的感受,才能导演出这部无与伦比的影片。

帕尔曼,这位著名小提琴家,也是一位犹太人,“Simply just knowing the history,and为feeling the history,and indirectly being the victim of the history.”这是他在为《辛德勒的名单》演奏时说的一句话,也是让我最为感动的一句。

作为一个犹太人,他对历史的领悟,对这部影片的领悟以及他演奏的诠释了他的情感灵魂的乐曲的领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些残酷而又温暖的旋律
Simply by just knowing the history ,and feeling the history, and indirectly being the victim of the history.
这是著名小提琴家伊扎尔·帕尔曼在演奏《Theme From Schindler》时说的一句话。

这句话表达出他作为《辛德勒的名单》的配乐演奏者对这部作品的领悟,同时诠释出这段音乐的情感灵魂。

《辛德勒的名单》这部作品,无论是在艺术上还是故事上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被誉为斯皮尔伯格的成功转型之作。

而这部影片的配乐同样以其穿透人心的震撼力让人感悟到地狱与天堂,残酷与圣洁,黑暗与光辉。

影片将近一小时的配乐多为提琴独奏。

大提琴沉郁哀婉的厚重,小提琴如泣如诉的穿透,旋律在不经意间渗入内心的每个角落,笼罩在你的周围,温和细腻,挥之不去。

影片的开头是牧师的吟唱,桌上燃烧的白蜡发出的袅袅的炊烟带人回到一个似乎久远的时代。

黑白的影像中,纳粹人开始对犹太人进行分区统治,一无所知的犹太人在配合着这纷乱的行动。

然后,《黑色星期日》的音乐响起,画面切到主人公辛德勒的家中,主人公在穿着打扮中出场。

他风流倜傥,出入舞会,交际高官,一切的目的都只有一个——赢得美女与金钱。

因此,在与影片主旋律不同的带些欢快音乐的伴奏下,辛德勒开始了他的选秘行动,他的好色在这一段带着挑逗气息的音乐中显露无疑。

然而,当开始隔离犹太人时,高了八度的音乐响起,让人预见到危险的气息。

果然,接着就是令人愤怒到结舌的大屠杀。

纳粹军官杀人魔王发表完“改变历史”的宣言后,军队开始行动。

军队跑步前行的声音,枪声与犹太人喊叫的声音交织,共同容纳在类似军歌的配乐中,传达出一种紧张的气氛。

辛德勒骑马立在山头俯视着这种暴力,以一种上帝的视角看着万恶的世界。

这时,穿着红衣的小女孩出现,单薄的身影与温和的童声合唱似乎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却又确实
存在在那里。

小女孩的形象和童声合唱是一种圣洁的洗礼,在暴力残酷的世界里似乎像是天使,给辛德勒带来了心灵的震颤。

夜幕的降临意味着真正黑暗的开始。

那些躲在楼下的纳粹士兵等待着漏网的犹太人,他们想把他们斩尽杀绝。

那个躲在钢琴里的钢琴家,在面对死亡时镇静娴熟地弹奏一曲象征着愤怒与尊严的曲子,没有死亡的恐惧,听不到外界的喧嚣,钢琴的旋律与人融为一体,人去琴声在,人去精神在。

因此,钢琴家被射杀后钢琴的旋律依旧不停,有声源音乐转为无声源音乐,强有力的钢琴节奏与此起彼伏的枪声和在黑暗中显得异常刺眼的火光结合,感官的刺激让人更加体验到这场大屠杀的残酷与真实。

多少生命就在这样的真实中逝去。

犹太人的尸体日益堆积如山,辛德勒人性的光辉与黑暗也开始在天平上开始摇摆。

从前坚持的大发战争财的想法似乎被良心所动摇,辛德勒的工厂开始不自觉地成为了一个犹太人的避难所。

辛德勒对自己所做的一切也开始怀疑。

然而,在他和斯特恩关于生命与金钱的争吵之后,他开始了自己真正的改变。

他真正开始自觉地营救那些能够营救的人,并为此付出金钱的代价。

这时,钢琴与提琴的合奏既让人觉得悲伤,又让人觉得温暖,它似乎传达出绝望中的一丁点光明与希望。

在纳粹的集中营里,给犹太囚犯检查身体时的配乐采用声画对位的方式让人感到一种强烈的讽刺。

宗教音乐的空灵与平和与犹太人的苦难与恐惧同时展现,让人在相异的两极对立中产生对纳粹的愤恨与对犹太人的怜悯。

还有那群将要被送走的小孩子,他们天真无邪地手牵手唱着歌,怀着儿童的快乐的心情排着队走向死亡,这种对比更是对战争的强烈控诉。

接着令我印象深刻的音乐则是焚烧尸体时的那段音乐。

那些纷飞的烟灰,让我一开始以为是美好的雪花。

然而,堆积如山的尸体被从地下挖出,放在传送带上抛进焚烧炉,安魂曲的旋律响起,它在呼呼的风中与杂乱的叫喊声中显得是那么的无力,那么的悲哀,死者如何安息?那个穿着红衣的小女孩的尸体闯进辛德勒与观众的眼帘,曾经那么圣洁鲜活的生命成为运尸车上一动也不动的物体——这种震撼穿透了辛德勒的内心,这种超现实的真实的幻境进一步点亮了他人性的光辉,他对犹太人的营救从此变得更加主动,营救犹太人和从前的大发战争财
一样,成为辛德勒的人生目标。

而最令人感动的一段“我还可以做更多”更是完成了辛德勒由凡人成为一个圣人的升华。

战争结束,那些幸存的犹太人终于获得了和平。

然而他们的拯救者辛德勒却成为战犯而不得不逃离。

感恩的犹太人打造了一枚金戒指送给他,告诉他“救一个人就等于救了一个世界”。

主题音乐在这里响起,伴随着辛德勒对没有救出更多人的悔恨与被营救的犹太人对他的感激,更让我们看到战争中个人力量的渺小与弥足珍贵。

终于,终于等到了战争结束。

自由的犹太人踏上了重建家园的道路。

他们排成一线向希望的方向走去,自然声唱出的《金城耶路撒冷》结束了那段血腥的历史,代表着充满新生的未来。

时过境迁。

但是,辛德勒永远不会被他的犹太人所遗忘。

墓碑上的小石块代表着大家对他的尊敬与爱戴。

静谧的钢琴和舒缓的弦乐在人心静静流淌,带走了战争的黑暗与残酷,给人留下淡淡的感伤与温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