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科诊疗项目
超声在各个临床科室的应用

超声在各个临床科室的应用超声波技术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具有安全、快速、准确等优点,因此在临床医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下面将介绍超声在各个临床科室的应用情况。
一、内科在内科领域,超声检查常用于心脏、肝脏、肾脏等脏器的检查。
通过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检测心脏瓣膜功能是否正常;对肝脏和胆囊结石、肿瘤等疾病有很高的诊断敏感性;对肾脏结石、囊肿、肿瘤等病变也可以清晰显示,帮助医生做出准确诊断。
二、外科在外科中,超声检查主要用于腹部和甲状腺等部位的检查。
超声可以帮助医生检测腹部脏器的肿块、积液、包块等病变情况,对内脏器官的病变有很高的分辨率;同时,在甲状腺结节、囊肿、肿物等方面也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
三、妇产科在妇产科中,超声检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检查手段。
超声可以用于孕妇的产前检查,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胎位、胎心等指标;对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等疾病的诊断也有很高的准确性。
四、儿科在儿科领域,超声检查常用于儿童腹部、头部等部位的检查。
通过超声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婴儿生长发育异常、脑部疾病、肾脏疾病等问题,对儿童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急诊科在急诊科中,超声检查也是一项常用的辅助检查手段。
超声可以在急诊情况下快速确定腹部脏器是否有破裂、出血等情况,对创伤、腹痛等病情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定位胸部、心脏、血管等疾病。
总结:超声在各个临床科室的应用范围广泛,能够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帮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超声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将愈发重要,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健康服务。
超声科是什么科室

超声科是什么科室超声科是医学领域中的一个科室,主要负责使用超声波技术进行诊断和治疗。
超声波技术是一种基于声波传播的无创检测技术,通过高频声波在人体内部的传播和反射来得到图像和数据。
超声科的医生在检查病人时会使用一种叫做超声探头的设备,将其放置在病人身体表面,通过控制仪器发出超声波,并通过仪器接收反射回来的声波信号。
通过对这些声波信号的处理和分析,医生就可以获得人体内部的图像和信息。
超声波技术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对于诊断病变有很大帮助。
例如,在检测妇科疾病时,超声波可以帮助医生观察子宫、卵巢和其他妇科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诊断各种妇科疾病。
此外,超声波技术还可帮助医生进行实时的引导和监控。
例如,对于手术操作来说,医生可以使用超声波来引导手术刀具的位置和方向,以更加精确地进行手术。
超声波还可以在手术过程中监测血流量、血压和心功能等生理指标,帮助医生实时了解患者的状况。
此外,超声波技术还可以用于治疗一些疾病。
例如,超声波聚焦技术(HIFU)可以对肿瘤进行非侵入性的治疗。
医生可以使用超声波来集中能量,将其精确地聚焦在肿瘤部位,以破坏并杀死肿瘤细胞。
这种治疗方式对患者来说具有较小的创伤和较少的并发症。
超声科的医生需要具备扎实的医学和超声波技术的知识。
他们需要了解人体解剖学和疾病的发展机理,以及超声技术的操作和应用。
在进行超声检查时,医生还需要和患者进行沟通,解释检查的目的和过程,并让患者保持合作和放松,以获得更好的检查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超声波技术在医学领域有很多优势,但它也有一些局限性。
例如,超声波在穿透骨骼和空气等组织时的成像效果较差,所以不能用于检测骨折和肺部疾病等。
此外,超声波也无法提供高分辨率的血管成像,对于一些血管病变的检测可能不够准确。
总之,超声科作为一门医学科室,运用超声波技术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超声波技术,医生可以获得高分辨率的图像和数据,用于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
超声科诊疗项目范文

超声科诊疗项目范文超声科作为临床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诊疗项目涵盖了广泛的内容。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超声科诊疗项目。
1.常规超声检查:常规超声检查是超声科最常见的诊疗项目之一、它包括对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超声波扫描,如腹部超声、甲状腺超声、乳腺超声、心脏超声等。
通过超声波在人体组织内的传播与反射,可以观察到器官的形态、大小、质地等信息,从而确定器官是否存在异常。
常规超声检查对于许多疾病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
2.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活检: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活检是一种侵入性的操作,在超声的引导下进行组织或液体的取样,以进一步明确病变的性质。
常见的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活检包括肝脏穿刺活检、甲状腺穿刺活检、乳腺穿刺活检等。
3.超声造影检查:超声造影检查是通过注射含有超声造影剂的药物,使其在体内聚集,从而增强图像的对比度和分辨率。
超声造影剂一般是一种微小气泡的悬浮液,它能够反射超声波,从而提高器官的显示效果。
超声造影检查主要应用于肝脏、胰腺、肾脏等脏器的检查。
4.超声在妇产科中的应用:超声在妇产科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孕前超声、孕中超声、孕后超声等。
孕前超声主要用于判断子宫结构、了解卵巢功能等。
孕中超声可观察胚胎腔、胎盘、羊水、胎儿发育等。
孕后超声主要用于产后子宫恢复、乳腺检查等。
5.超声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超声心动图是一种常见的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检测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可以了解心脏的大小、形态、壁运动、心腔内腔大小等。
超声心动图对于心脏瓣膜病变、心肌病、心包积液等疾病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6.超声在骨科中的应用:超声在骨科中的主要应用是对骨和关节的检查,如超声骨密度测定、超声关节检查等。
超声骨密度测定可以评估骨质疏松的程度,判断骨折的愈合情况。
超声关节检查可以观察关节囊、关节腔、关节韧带等结构的情况,辅助判断关节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除了以上介绍的常见超声科诊疗项目外,还有许多其他特殊项目,如经皮肝穿刺超声引导消融术、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等。
最新超声科诊疗项目知识讲解

超声科诊疗项目现开展项目:1.心脏、腹部、泌尿系、妇科、产科、胃肠道、外周血管、浅表器官的常规超声检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2.胎儿系统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3.腔内超声检查。
4.肌肉、骨关节的常规超声诊断及超声引导下穿刺。
5.胸腔常规检查及超声引导下穿刺。
待开展项目:1.经颅TCD多普勒。
2.盆底超声检查。
3.介入穿刺治疗。
附件:餐厅考核细则为进一步加强对公司员工食堂的管理,维护公司正常的餐饮秩序,为公司员工营造温馨、卫生、干净、整洁的就餐环境,提供优质、周到的餐饮服务,推动公司快速发展,特拟定如下员工食堂承包考核细则。
一、卫生管理制度(一)食品加工卫生1、认真挑选,去尽黄叶和杂物。
2、瓜果去皮彻底,芽眼挑尽。
3、肉类去净残毛、污垢。
4、家禽等去净残毛、内脏、尾翘等物。
5、干货按正规操作涨发。
6、食材洗涤须一浸、二洗、三清、四进筐。
7、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容器分开使用,干货、瓜果蔬菜、肉类食品的清洗分开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8、用于盛装瓜果青菜等半成品的胶筐使用前后必须清洗干净,放置在指定区域并明确标示,严禁直接放置于地面。
9、粗加工操作间在加工食品时不能将垃圾直接丢在地面或下水道内,应直接入垃圾桶,粗加工操作期间在使用完毕后必须保持干爽清洁。
(二)餐具卫生1、打饭的勺子、汤勺、菜勺、铲子不能直接放在台面上,应放置在干净的桶内或盆子里,须有区域标识。
2、使用后的饭碗、汤碗、菜碟、筷子等餐具必须经过开水清水加洗洁精清洗、清水漂洗、高温消毒四道程序的处理,保证餐具内外干净、干燥、无饭菜渣、无油迹、无洗洁精泡沫、无异味方可投入使用。
每天每餐经消毒的餐具必须有人检查,经检查符合卫生标准的方可投入使用,每次餐具检查的合格率不能低于97%。
已消毒后与未消毒的餐具分开存放,且有明显标志方便区分。
3、随时保持地面、台面、水沟、门窗等干净整洁。
4、注意切配前、切配中、切配后卫生的维护与清扫。
(三)个人卫生。
超声科特殊诊疗科目和服务项目的批文

超声科特殊诊疗科目和服务项目的批文1. 简介超声科作为医学诊断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侵入性、无辐射、易操作和实时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
超声科特殊诊疗科目和服务项目旨在提供超声科技术下的特殊诊断和治疗服务,以满足患者个性化和高水平医疗需求。
本文将围绕超声科特殊诊疗科目和服务项目展开,包括其背景、设备要求、专业人员要求、服务范围、操作流程、质量控制及其价值和前景。
2. 背景超声科技术自诞生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完善和创新,已经成为医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超声科技有助于对人体内部器官和组织进行准确无创的观察和评估,为医疗机构提供了更准确、便捷和可靠的诊疗手段。
然而,由于人体个体差异,一些特殊病例或疑难病例需要更高水平的超声科技诊疗服务。
因此,超声科特殊诊疗科目和服务项目应运而生。
3. 设备要求为提供超声科特殊诊疗科目和服务项目,医疗机构应当配备符合相关标准的超声设备。
这些超声设备应具备以下要求:•高分辨率: 能够提供清晰的影像细节,以便医生准确评估病变。
•多频率探头:根据不同部位和需要,提供适宜的探头和频率。
•多种模式:包括彩色多普勒、动态增强、超声弹性成像等模式,以提供更全面的诊疗服务。
•数据存储与传输:能够进行超声数据的存储、管理和远程传输,以便医生日后复查或进行专家远程会诊。
•安全性:满足医疗器械安全规范,避免对患者身体的不适或伤害。
4. 专业人员要求超声科特殊诊疗科目和服务项目需要进行专业操作和解读,因此需要配备专业的医护人员。
这些人员应满足以下要求:•超声科医师: 具备相关学历和专业培训背景,掌握超声科诊疗原理、技术和操作规范。
•护理人员: 接受超声科诊疗相关的护理培训,能够熟练操作超声设备并配合医生的操作要求。
•技术支持人员: 能够对超声设备进行维护和修理,并解决设备操作中的技术问题。
•管理人员: 负责科室的管理和协调,确保诊疗流程的顺利进行。
5. 服务范围超声科特殊诊疗科目和服务项目涵盖广泛,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产前筛查:通过超声技术对胎儿进行准确评估,帮助早期发现一些遗传性疾病或胎儿异常,为孕妇提供合适的产前干预方案。
超声科服务项目

彩色多普勒关节超声检查
17
彩色多普勒其他部位超声检查
18
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
19
门静脉系彩色多普勒超声
20
胸腺部大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
21
四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
22
双肾及肾血管多普勒超声
23
左肾静脉“胡桃夹”综合征检查
24
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包括经阴道、经直肠
25
临床操作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
26
超声科服务项目一览表
序号
检查项目
项目内涵
1
彩色多普勒胸部超声检查
含肺、纵隔
2
彩色多普勒腹部超声检查
含肝、胆、胰、脾
3
彩色多普勒胃肠道超声检查
4
彩色多普勒泌尿系超声检查
含双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
5
彩色多普勒妇科超声检查
含子宫、附件、膀胱及周围组织
6
彩色多普勒产科超声检查
含胎儿、宫腔
7
浅表器官彩色多普勤超声检查
36
膀胱残余尿量测定
37
B超膀胱残余尿道测定
38
彩色多普勒膀胱残余尿量超声测定
39
彩色多普勒超声(床旁)
40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术中)
41
彩色多彩色多普勒超声
含各腔及大血管血流显象
27
左心功能测定
28
组织多普勒显象(TDI)
29
室壁运动分析
30
黑白热敏打印照片
31
彩色打印照片
32
超声计算机彩色图文报告
含计算机图文处理、储存及彩色图文报告。
33
胃充盈及排空功能检查
指造影法
超声介入诊疗手术分级目录(1)

超声介入诊疗手术分级目录(1)
以下是超声介入诊疗手术分级目录,包括一级到四级手术。
一级手术包括腹腔穿刺术、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胸腔穿刺术和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术。
二级手术包括超声引导经皮涎腺穿刺活检、经皮乳腺穿刺活检、经皮浅表组织穿剌活检术、经皮浅表组织肿瘤内注药术、经皮心包穿刺术、肝囊肿穿刺引流+硬化术、肾囊肿穿刺引流
+硬化术、羊膜穿刺术、输卵管超声造影、再通术和经皮一般
血管畸形硬化术。
三级手术包括经皮甲状腺穿刺活检、经皮胸壁/胸膜穿刺
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经皮纵膈穿刺活检、经皮腹膜穿刺活检、经皮肝穿刺活检术、经皮胰腺穿刺活检术、经皮肾穿刺活检、经皮前列腺穿刺活检、经皮腹膜后等其它特殊部位穿刺活检术、经皮胆囊、胆管穿刺引流术、肾盂穿刺造瘘术、穿刺肝肿瘤化学消融治疗术、穿刺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术(甲状腺、肝、脾、肾、肾上腺等)、穿刺肿瘤微波消融治疗术(甲状腺、肝、
脾、肾、肾上腺等)、穿刺肿瘤氩氦冷冻治疗术、肝脓肿(置管)穿刺引流术、胰腺囊肿引流术、胰腺脓肿引流术、肾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膈下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前列腺脓肿穿刺引流术、宫外孕介入治疗术、脐带血取样、绒毛穿刺术、妇科疾病穿刺活检和盆腔囊肿穿刺治疗。
四级手术暂无。
超声科检查标准及其操作规程

超声科检查标准及其操作规程超声科检查标准及操作规程一、一般超声检查操作规程1、腹部超声检查【适应证】1.肝脏的形态、大小、位置及占位性病变、弥漫性损害及外伤。
2.胆道系统结石、炎症、蛔虫及梗阻性黄疸的鉴别。
3.胰腺的炎症、肿瘤、囊性病变、外伤和周围组织病变的鉴别。
4.脾脏的弥漫性肿大、外伤及占位性病变。
5.肾脏的发育异常、占位、结石、积水、创伤、肾动脉狭窄及移植肾的并发症。
6.胃肠道占位、幽门狭窄、炎症、溃疡、肠间隙及阑尾脓肿、梗阻及胃肠腔扩张和异常充盈。
7、腹膜后间隙液性或实性占位病变,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疾病。
【检查方法】l.凸阵或线阵探头,频率2.5~5.0MHz或8~12MHz。
检查前一般不需特殊准备。
肝硬化、腹部气体较多者可在饮水500~800ml后检查。
2.受检者常取平卧位,根据需要变换体位。
平静均匀呼吸。
3.检测脏器大小、位置,显示内部组织结果及血流。
4.对脏器内异常病灶,声束需从三个方位确认,以排除伪像干扰。
5.检测脏器与毗邻器官、周围组织的关系。
6.胆系检查时患者须禁食8h以上,早晨空腹检查较为适宜。
必要要时饮水300~500ml有利于肝外胆管显示。
胃肠道气体干扰明显者,宜适当加压,或排气后复查。
7.对于较胖体型者,胰腺显像不理想者,可在患者饮水500~600ml 后在坐位和右侧卧位下检查。
8.饮水并充盈膀胱,有助于同时显示肾盂、输尿管和膀胱。
9.胃肠超声检查前一日晚餐进流食,其后禁食,查前4h内禁水,检查前排净大便。
准备好胃肠道充盈剂。
经腹壁的乙状结肠和直肠检查应使膀胱良好充盈。
需灌肠再行超声检查者,检查前一日晚餐进流食,睡前服轻泻剂.晨起排便,清洗灌肠。
10.腹膜后间隙超声检查受检者应空腹,即检查前禁食8~12h。
检查中可适量饮水以充盈胃腔。
对位于下腹腔的病变,必要时充盈膀胱后再检查。
【检查内容】1.观察脏器的大小、形态、轮廓、边缘、被膜光整及连续性,相邻器官关系。
2.观察实质脏器内部回声的均匀程度,有无局灶性或弥漫性的增强、衰减、透声性增强或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