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设计与民族元素

合集下载

包装设计与民族化创新

包装设计与民族化创新

包装设计与民族化创新近年来,随着民族文化的崛起和国家对民族文化的重视,包装设计也逐渐向着民族化创新方向发展。

在包装设计中加入民族元素,不仅能够增加产品的文化内涵,也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目光,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民族化包装设计中最常见的就是加入民族图案或者是文字。

比如中国红、中国元素、吉祥物等,都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元素。

在包装设计中,巧妙地运用这些元素,可以让消费者在看到产品时,就能够感受到产品所代表的民族文化氛围。

针对不同的产品,民族化创新的包装设计也有不同的形式。

对于酒类产品,可以在包装设计上体现中国传统的酒文化和酒文化传承的精神,比如使用书法、国画等古代艺术形式来表现包装的艺术性和文化性,或者在包装设计中加入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比如红色、龙、凤、鹰等,以此来诠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寓意。

当然,民族化包装设计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在与其他国家产品品牌竞争时,中国的民族化包装设计需要细心考虑如何吸引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看上去产品。

该如何突出民族文化,让消费者对中国民族文化产生兴趣,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不断探索的问题。

不过,从品牌营销的角度来看,将产品与民族文化相结合,有助于打造出一种独特的产品品牌形象。

同时,民族化包装设计也具有品质的保证,能够表现出产品的质量和诚信。

这样的品牌形象为企业打造了一种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是产品与品牌附加值的强有力体现。

总之,包装设计与民族化创新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民族化设计对包装设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未来的品牌竞争中,具有民族特色的包装设计将会更加受到重视,成为品牌价值的核心之一。

民族风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民族风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民族风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随着消费者对产品包装要求的不断提高,各种风格的包装设计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这民族风的包装设计因其独特的文化氛围和浓厚的地域特色,成为了市场上的一种热门选择。

民族风包装设计不仅能够赋予产品独特的文化内涵,还能够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本文将对民族风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其特点、优势和发展趋势。

一、民族风包装设计的特点1. 文化内涵浓厚民族风包装设计的最大特点在于其浓厚的文化内涵。

不同的民族拥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因此所衍生出的包装设计也充满了浓厚的历史和文化元素。

比如中国的汉服、唐卡,印度的麦地那风情,非洲的部落图腾等等,这些元素都成为了民族风包装设计的灵感来源,为产品注入了独特的文化氛围。

2. 色彩丰富多样民族风包装设计的色彩常常是绚丽多彩的,充满了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自然的热爱。

比如中国的红色与黄色、印度的紫色与橙色,都是极具代表性的民族色彩。

这些色彩不仅能够增添包装的吸引力,还能够传递出民族特有的情感和价值观。

3. 图案与符号丰富在民族包装设计中,图案与符号的运用也是非常丰富与多样的。

比如中国的龙、凤、麒麟,印度的印度教象征图案,非洲的部落图腾等等,这些图案和符号都承载了民族的信仰和文化。

在包装设计中灵活运用这些图案和符号,不仅能够增加包装的视觉效果,还能够传达出产品背后的深层含义。

1. 突出产品特色民族风包装设计常常能够突出产品的特色,提升产品的识别度和辨识度。

通过对民族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包装设计的巧妙运用,产品可以呈现出更为独特的外观和内涵,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2. 增强品牌情感民族风包装设计所具有的浓厚文化内涵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能够增强产品的品牌情感。

消费者在接触到这种包装设计时,会产生一种与民族文化的情感共鸣,从而加深对产品的情感认同,提升对品牌的忠诚度。

3. 拓展市场空间由于民族风包装设计所具有的独特魅力,能够吸引更多的目标消费群体。

民族风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民族风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民族风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1.1 借鉴民族文化元素民族文化是各个民族的精神财富,它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风格特色。

在产品包装设计中,可以借鉴不同民族的文化元素,如中国的汉服、印度的图腾、非洲的土著图案等,将这些元素融入到包装设计中,使产品的包装富有浓厚的民族风格。

1.2 体现民族传统工艺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工艺,如中国的中国结、蒙古的刺绣、日本的和服等。

这些传统工艺可以通过包装设计来展现出来,不仅可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还可以让消费者领略到不同民族的独特魅力。

1.3 强调地域特色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格也各具特色,如西藏的藏族风情、云南的少数民族风情、新疆的维吾尔族风情等。

在产品包装设计中,可以通过地域特色来展现出民族风格,这样不仅可以吸引本地消费者的注意,还可以吸引其他地区消费者的兴趣。

1.4 融合现代元素在借鉴传统民族元素的基础上,还可以将现代元素融入到包装设计中,使产品包装更加符合现代消费者的审美观念。

比如可以将民族图腾与现代图案相结合,通过创新的设计手法,使产品包装既有民族风格,又不失现代气息。

二、民族风包装设计对产品推广和文化传播的作用2.1 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传统的包装设计往往过于普通和单调,难以打动消费者的心。

而民族风格的包装设计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增加产品的曝光度。

2.2 增加产品的竞争力在同类产品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民族风格的包装设计可以使产品脱颖而出,增加产品的竞争力。

消费者在众多产品中会更加倾向于购买具有民族风格的产品,因为这样的产品通常具有独特的魅力和认同感。

2.3 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民族风格的包装设计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使产品更具有文化内涵。

消费者在购买产品的也可以感受到产品背后的文化价值,增加购买欲望和购买满足感。

2.4 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播通过民族风格的包装设计,不仅可以促进产品的销售,还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播。

消费者在购买产品的同时也会了解到产品所代表的民族文化,增加对不同民族的了解和认知。

民俗文化元素与产品包装设计的融合

民俗文化元素与产品包装设计的融合

民俗文化元素与产品包装设计的融合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独特的精神财富,是其历史、传统、习俗、信仰、语言等方方面面的集合。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民俗文化逐渐被商业化和市场化,成为了许多产品和服务的重要基础,其中不乏包装设计这一重要领域。

本文将探讨民俗文化元素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融合,及其意义和应用。

在产品包装设计中加入民俗文化元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

1、色彩元素民俗文化中,各种色彩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将这些色彩融入到包装设计中,可以起到突出产品特色和文化传承的作用。

比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代表喜庆和热情,黄色代表官方和尊贵,绿色代表自然和健康等等,这些颜色可以十分巧妙地运用到产品包装设计当中。

2、造型元素民俗文化以其特有的造型和样式,呈现出不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将这些造型和样式融入包装设计中,可以为产品赋予独特的文化魅力。

比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美好的祝愿经常以“龙凤呈祥”、“鱼跃龙门”等造型表达,这些形象可以巧妙地运用到产品包装设计当中。

3、图案元素1、传承文化民俗文化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许多历史、价值和思想。

将这些元素融入到产品包装设计中,不仅可以传承文化,同时也有助于民族自信心的强化。

2、突出特色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色,而将这些特色融入到产品包装设计中,则可以使产品具有更为本土化的特色,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

3、标识品牌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识别品牌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而民俗文化元素的融合,则可以为产品和品牌标识注入独特的文化内涵,提高产品和品牌的知名度和认可度。

1、食品包装在食品包装设计中,将民俗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可以让产品更容易被顾客认可和接受。

比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和金色常被用来突出食品的高贵和美味,将这些颜色融入到包装设计中,可以提高食品的吸引力和售卖量。

2、美妆包装在礼品包装设计中,将民俗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可以让礼品更富有价值和传统内涵。

民俗文化元素与产品包装设计的融合

民俗文化元素与产品包装设计的融合

民俗文化元素与产品包装设计的融合随着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民俗文化元素与产品包装设计的融合已成为当今设计界的一大趋势。

包装设计作为商品的“外衣”,不仅要满足商品保护、传达信息等基本功能,更需要具备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和情感共鸣。

民俗文化元素作为包装设计的一种重要资源,不仅可以为商品赋予独特的文化特色,更可以为文化传统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1. 传承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每个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它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内涵和民族精神。

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传统文化日益受到冲击和侵蚀,因此将民俗文化元素融入产品包装设计中,不仅可以将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更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民俗文化,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增强产品的文化气息在同质化严重的市场竞争中,产品包装设计的独特性和个性化成为吸引消费者的关键。

而融入民俗文化元素的包装设计不仅可以赋予产品独特的文化氛围,更可以增强产品的文化品味和内涵,使产品在市场中脱颖而出,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3. 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民俗文化元素不仅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更具有丰富的艺术魅力。

将民俗文化元素融入产品包装设计中,可以为产品注入更多的艺术和人文价值,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形象,从而实现产品的文化升级和品牌价值的提升。

1. 图案设计图案是民俗文化元素中最具有辨识度和表现力的载体之一。

在产品包装设计中,可以选择民俗文化中的图腾、花纹、装饰等图案元素,融入到包装设计中。

例如在食品包装设计中,可以选用民俗文化中传统的节日元素或美食元素进行图案设计;在服装包装设计中,可以选择民俗服饰或传统纺织工艺的图案元素进行设计。

2. 色彩运用色彩是民俗文化元素中的重要表现手段,不同的色彩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意义。

在产品包装设计中,可以运用民俗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色彩,如中国红、藏青、土耳其蓝等,来打造独特的包装色彩搭配。

这样不仅可以赋予产品包装更多的文化氛围,更可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和情感共鸣。

民俗文化元素与产品包装设计的融合

民俗文化元素与产品包装设计的融合

民俗文化元素与产品包装设计的融合1.图案与色彩融合在产品包装设计中融入民俗文化元素,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过图案与色彩的融合。

比如中国的传统剪纸艺术、传统绘画、非遗技艺等,都可以成为产品包装设计的灵感来源。

通过将这些图案或色彩元素融入到包装设计中,不仅可以增强产品的文化气息,还可以提升包装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2.材质与工艺融合民俗文化元素的融合还可以体现在包装材质和工艺上。

比如在包装设计中运用传统的手工艺制作技术,使用传统的纸张、织物等材料,结合传统的刻画、绣花、扎染等工艺,来打造具有民俗文化特色的产品包装。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可以为产品赋予更多的历史和民族感。

3.故事与情感融合融入民俗文化元素的产品包装设计也可以通过讲述故事和传递情感来实现。

比如在包装上加入民间故事的插图或文字介绍,通过产品包装向消费者传递民俗文化的内涵和情感,让消费者在购买产品的同时产生共鸣和情感共鸣,增强产品的亲和力和认同感。

1.传承文化融合民俗文化元素的产品包装设计可以有效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传统文化,促进文化的传统和发展。

2.提升产品形象通过融合民俗文化元素的产品包装设计,可以为产品增添独特的文化韵味和艺术氛围,提升产品的形象和品质感,吸引更多消费者的注意和购买欲望。

3.增加产品附加值民俗文化元素的融合可以赋予产品更高的附加值,让产品具有更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通过独特的包装设计,产品不仅可以吸引国内消费者,还可以吸引更多国外消费者的关注和喜爱。

4.促进产业发展透过民俗文化元素融入产品包装设计,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民间手工艺品、传统纺织业等,通过与产品包装设计的结合,可以为这些传统行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需求。

1.个性化定制随着消费者对个性化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未来民俗文化元素与产品包装设计的融合将更多地体现在个性化定制上。

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将被巧妙地运用到产品包装设计中,让产品更贴合消费者的需求和审美。

包装设计中的民族文化如何体现

包装设计中的民族文化如何体现

包装设计中的民族文化如何体现在包装设计中,民族文化的体现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展示,通过包装的设计元素、图案、颜色、材料等来表现特定民族的传统、历史和价值观。

下面是一些在包装设计中体现民族文化的方法:1.传统图案和符号:包装设计中可以加入特定民族的传统图案和符号,这些图案和符号通常具有特殊的含义和象征,能够代表民族的传统文化。

例如,在中国,龙、凤凰、麒麟等传统图案可以用于包装设计中,体现中华文化的独特之处。

2.色彩与意义:不同民族对颜色的理解和运用有所不同,在包装设计中可以运用特定民族喜爱和象征意义强烈的颜色。

例如,在印度,红色被认为是吉祥和繁荣的象征,可以在包装设计中大量运用;而在日本,红色代表危险,不适合于包装设计。

因此,对颜色的选择要根据特定民族的文化习惯和意义进行合理运用。

3.运用传统材料:包装设计中可以使用特定民族传统的材料,如丝绸、竹制品、陶瓷等,来展示特定民族的传统工艺和农耕文化。

这些材料不仅可以提升包装的触感和质感,还能够唤起人们对特定民族文化的联想和认同。

4.显示民族风情:包装设计中可以通过图像、插画和摄影等方式,展示特定民族的风情和习俗,将包装设计与民族文化紧密结合。

例如,在巴西的包装设计中,可以通过图像展示当地的热情洋溢、音乐舞蹈、热带植物等元素,营造出独特的巴西风情。

5.传递民族价值观:包装设计可以通过文字、标语和故事等方式,传递特定民族的价值观和信仰体系。

例如,在西方国家的包装设计中常常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与当地的环保意识和价值观紧密相连。

总之,在包装设计中体现民族文化是一种尊重和传承的表现,可以通过图案、颜色、材料、形象等多种手法,将民族的传统与现代包装设计融合,向人们传达民族文化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浅析中国现代包装中民族化设计的运用

浅析中国现代包装中民族化设计的运用

浅析中国现代包装中民族化设计的运用近年来,中国的包装设计领域发展迅猛,民族化设计成为一个重要的设计趋势。

所谓民族化设计,即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包装设计相结合,旨在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独特性。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浅析中国现代包装中民族化设计的运用。

民族化的包装设计在图案和色彩上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传统文化为包装设计提供了宝贵的图案和色彩资源,如中国的传统绘画、剪纸、刺绣等艺术形式。

这些传统艺术形式中的图案和色彩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能够让包装设计快速与中国传统文化建立起联系。

这些图案和色彩也能够为产品赋予独特的品牌魅力和辨识度,在市场竞争中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民族化的包装设计能够通过形式和结构的创新提升产品的实用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工艺技巧,这些可以被灵活运用到包装设计中。

传统的盒子结构可以被重新设计为现代的纸盒或塑料盒,以适应现代包装要求的同时保留传统的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独特形式也可以被融入到包装设计中,例如以红包为灵感的包装设计,既能够传递中国传统的吉祥寓意,又能够提升产品的礼品性和附加值。

民族化的包装设计能够强化品牌的国际认可度和文化表达力。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民族化设计可以为中国品牌树立独特的形象和文化标识,提升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通过包装设计中的民族化表达,产品可以更好地传递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吸引国际消费者的注意和喜爱。

中国传统茶叶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不仅能够展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魅力,还能够引起国际消费者对中国茶文化的兴趣和购买欲望。

中国现代包装中民族化设计的运用,在图案和色彩上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在形式和结构上提升了产品的实用价值,在国际市场上增强了品牌的认可度和文化表达力,同时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这一设计趋势的发展为中国包装设计的创新和国际化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推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言包装设计是对社会总体文化的一种反映,每一件艺术作品都属于它的时代和它的民族。

民族元素经历了历史的积淀,深植于每个人的心中,不管我们承认与否,它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很多优秀的包装设计作品经历了很多年仍然被人所牢记,原因就是因为设计者抓住了消费者的内心需求,能够打动对方。

一件好的产品包装,要想引人入胜,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品味内涵。

中国传统民族元素中不重“写实”重“传神”,不重“再现”重“表现”,追求的是意境,强调的是神似;追求抽象的形式美,强调对事物本质的揭示,以“神”达“意”,讲究“离形取意,得意而忘形”。

例如京剧中没有复杂的舞台布置,而是用简捷,概括的形式来表现真实事物,再如中国画中,寥寥几笔,便可把事物表现的淋漓尽致。

本文以民间蜡染艺术和“吉祥”寓意为例,论述将特定的民族审美价值合理运用于包装设计之中,使之与现代包装设计理念完美结合,可以提高包装设计在色彩和造型等方面市场效能。

1 蜡染艺术的特征与影响1.1 蜡染艺术的用色特点和图案特点色彩,作为客观世界的物质状态,早在人类诞生之前就已存在。

缤纷的色彩组成了美丽的大千世界,它们以不同的方式组合,形成不同的风格,表现不同的情感。

如以红、黑为主的瑶绣、侗族同胞的白头巾、色彩绚丽的壮锦等,体现了各民族同胞不同的色彩审美倾向和色彩文化观。

在贵州苗族民间艺术的色彩世界里,特别推崇蓝色、红色、黄色、绿色、黑色、白色等几种主色调。

这其中,蓝(青)色尤其得到推崇,表现在苗族同胞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苗族同胞居住的环境里,四周是青绿的山林与树木,屋顶上盖的是小青瓦。

青瓦在苗族同胞的文化意蕴里象征着吉利与平安。

尽管蜡染在其后的技艺传承中,发展有红、黄、绿、黑等多种颜色,但苗族同胞一直喜欢蓝靛染品。

尚蓝情节与古苗族的生活居住环境不无关系,是远古苗民生存经验的结晶。

古气象学的研究证明,在夏商之前,远古苗民居住的我国中原地区地多沼泽、莽林遍野,气候湿热多雨,经常淫雨不止,洪水泛滥,后又东迁南移,所居住的山林地带也是瘴气密布,蜡染中蓝色的染料系土靛,即植物板蓝根,苗族认为其有防病、避虫的效用,因而蓝靛染品特别受到推崇。

蜡染图案造型在写实的基础上,对自然具象的描拟进行大胆地变化与夸张,其艺术语言质朴、天真而又粗犷,具无穷的魅力,有的沿用古代铜鼓的花纹和民间传说中的题材,有的是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花、鸟、虫、鱼或者几何图案。

蜡染图案的艺术语言还有其独特的性格特征——冰纹,冰纹的形成,是蜡画胚布在不断的翻卷侵染中,因蜡自然龟裂,染液便随着裂缝侵透在白布上,留下了人工难以摹绘的天然花纹,象冰花和龟纹,清新而又自然,妙不可言,尤具魅力。

1.2 苗族蜡染用色及图案与中国传统审美观念汉语中的“蓝”原指一年生草本植物蓼蓝,《诗经》便有“终朝采蓝,不盈一。

五日为期,六日不詹。

”的记载。

靛蓝色即古代五色观中的青色,《尔雅》云:春为青阳,谓万物生也。

青色象征着生机勃发的春天。

汉代立春有祭青龙的活动,旗帜上便有青龙纹样。

我国古代儒生皆著蓝衣,唐高宗起,深青色为八品官服,浅青色为九品官服,清代官服一律为蓝色。

由此可见,蓝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一定的重要地位。

在明代服饰文化中曾流行宝蓝色,而在2008年的今天,我们也正在流行宝蓝色时装。

苗族蜡染中的蓝靛染品清新秀丽,蓝(青)白相间,其用色与中国传统审美观念不谋而合。

如李白《送友人》的“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开头便展现了一幅寥廓秀丽的山水画卷,青翠的山峦横卧于北城之外,绕城的河水像一条白练汩汩东流。

“青山”与“白水”,色彩鲜明,青山“横”、白水“绕”,一静一动,对偶工丽,相映成趣。

杜甫《绝句二首》的“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碧波荡漾,水鸟雪白,掠翅江面,满山青翠欲滴,鲜花红艳无比,青色与白色相映生晖、相得益彰,景象清新旖旎、令人赏心悦目。

苗族蜡染中的蓝(青)白色搭配是自然清新的色彩,与中国传统审美体验不期而合。

中国的古典神话故事和文学作品赋予了青色特殊的文化意蕴和内涵。

《左传·昭公十七年》载:“青鸟氏,司启者也”。

唐朝诗人白居易《忆江南》中的“春来江水绿如蓝”令人神往江南,李商隐<无题》中的“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让青鸟成了恋人间爱的传递者。

蜡染图案中天然而成的冰花和龟纹,符合人们追求自然、素朴与返璞归真的时尚。

此外,苗族蜡染图案的许多造型还符合中国传统的吉祥心理需求,其中如花鸟鱼虫等。

鱼暗喻“年年有余”、龙有“龙飞凤舞”等。

1.3 蜡染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自全球化以来,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包装设计亦是如此,只有有意识地彰显民族特色,才能体现与众不同的独特个性和地域特色,也才能更好地被世界各地的消费者所认同和接受。

如,在东京98世界包装设计评比中,获得包装设计最高成就奖“世界之星”和“亚洲之星”大奖的一套火柴包装设计就是成功地将民间刺绣艺术与现代思潮完美结合。

可见,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对民族民间传统艺术的合理运用是有例可循的。

中国古人认为五行是产生自然万物本源的五种元素,一切事物的来源都是如此,在此基础上,古人将色彩与天道自然运动的五行法则建立关系。

古人还根据春夏秋冬自然万象之变而据五行说选择服饰、食物、车马、住所的变化。

先秦时期,中国古代色彩象征呈现多元化发展的倾向,孔子出于对周礼的维护,把黄、青、白、红、黑定为“正色”、“上色”,这其中的青便是纯正的蓝色。

现代包装设计中对正色的恰当使用,可以传达出色彩的独特魅力,从而使设计成功。

茅台酒包装设计的主要色调只有属于正色的大红色、黑色、白色,这几种简单的正色,将“国酒”的至尊地位体现了出来。

蓝(青)白相间的贵州蜡染艺术是蓝色与白色两种正色的绝妙搭配,典雅而又古朴,具备中国人特定的审美价值。

在现代语境里,“蓝色”一词意象丰富,它有“纯净”、“祥和”与“美好”等意,给人以一种愉悦、舒畅的感觉,在繁闹喧嚣的都市,常带给人心灵的安逸与视觉的轻松,能使人重拾田园的纯净与宁静。

在包装设计中,可以截取蜡染片断,运用现代高科技技术,镶嵌于包装设计之中,形成靓丽的点缀。

需要说明的是,将传统蜡染艺术融入现代包装设计,并不仅仅是简单地在设计作品中镶嵌几样蜡染图案或纹样就行了,因为包装设计创作还受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产品物质特性、消费观念以及社会效益等,我们必须综合考虑。

因此,还可以根据包装内容的具体需要,借助电脑、摄影等手段,使用蜡染蓝(青)白相间的意蕴及其典雅、古朴的色彩、纹样及图案素材,重构和重组,创造既符合主题、具有时代气息,又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作品,从而使得现代包装设计理念与民族艺术完美交融与结合。

2 “吉祥”寓意产生与应用2.1 “吉祥”观念的起源和发展长期以来,我国人民始终追求吉祥美满的生活方式,古时以祭祀为“吉事”祭祀之礼为“吉礼”,称善者贤人为“吉人”,帝王卜居之地为“吉土”,好日子为“吉日”、“吉月”等。

某些动物、植物以及图样被约定俗成地作为美好意义的象征或符号,于是这些纹样便包含了相应的吉祥观念。

吉祥观念主要包括:纳福迎祥、驱邪避恶、多子长寿、升官发财及喜庆如意等。

中国传统中的吉祥之物繁多,有各种龟、鹤、鹿、象、龙、凤之类的吉祥动物;有松、竹、梅、桂、石榴、合欢、茱萸之类的吉祥植物;还有如意、银锭、寿石、礼器之类的器物。

表现形式最多的是以图案、纹样形式出现的吉祥图案、纹样、图式,表达了人们追求的各种美好愿望,以至于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吉祥的观念应该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

原始初民们对生活和生存充满了热望,作为吉事的祭祀和卜筮活动就是这种吉祥观念的具体行为。

卜筮活动主要是占问凶吉的活动,卜用甲骨上常记有吉、大吉之类的卜辞或灵验记录。

李砚祖先生认为:“从纹的形式而言,吉祥图案的起源与原古先民观物取象的观察方式以及在卜筮活动中察看纹象的认识有直接关系”吉祥符号的出现源于吉祥意识的产生。

有人类的地方,就有人追求美好幸福,祈望吉祥平安。

吉祥意识的产生来源于古人对生活的不安定感。

先民们对人类自身疾病、瘟疫和死亡充满迷惑和畏惧,以为是魔鬼侵入体内作怪,需要借助某一物或神帮助他们向妖魔发起进攻,驱鬼逐妖,消灾灭害,保佑平安。

因此,他们举行宏大的舞蹈,创造出他们认为魔鬼们害怕的形象,作为他们家庭、氏族的保护神。

于是,图腾出现了。

图腾的实体是某种动物、植物、无生物或自然现象,甚至是人为创造出来的形象,原始人最初将图腾当作祖先崇拜。

再后来将图腾认作保护神。

因此,图腾是宗族的祖先,同时也是保护神。

继而有了自己的图腾圣地、图腾仪式、图腾物、图腾色彩、图腾音乐、符号图形等。

这一点与当今现代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内容,企业精神、行为规范、企业标志、吉祥物、标准色、象征图形等在形式上是多么接近!与现代企业所追求的企业内部员工凝聚力和互助精神以及追求品牌个性也是一致的。

原始社会时期,彩陶中那些有意味的纹样已包含了一种广义的“吉祥”寓意在内,原始初民在陶器等物品上刻划符号和绘制纹饰,绝不仅是为了美观,而是为了与生存相关的神圣目的,是带着对兆纹吉相的信任和希冀而精心刻画的,他们相信,由纹样装饰的器物具有神性,能给自己带来好运。

彩陶纹饰中的人面鱼纹、鱼纹、蛙纹、鸟纹以及其它一些纹样,无论是出于巫术、祭祀、图腾还是希求多子、生殖繁衍的目的,无不体现着希求吉祥的意义,是初民渴求吉祥观念的古老形式。

在夏、商、周的青铜器装饰中,吉祥主题使礼器规范下的装饰开始呈现出世俗的生活形式,如欢愉生动的凤鸟纹、鱼纹等都蕴含着吉祥的生命。

秦汉之际宗教神学是哲学的主流,谶纬作为社会思潮成为汉代神学经学的一部分,强调天人感应,在宗教迷信的外衣下包裹着对人的生存的更多追求和肯定,如追求长寿、富贵,以及厚葬之风盛行,因而装饰也表现出了同样的生命和生活的内容,一切都有寓意、都希求祥瑞,如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四神纹”,长宜子孙的“大吉羊”等。

装饰纹样以吉祥为主题是在汉唐兴盛起来的,汉代是吉祥图案发展的集成时期,也是装饰整体上脱离夏、商、周三代天命神学的严谨规范进入世俗化的一个转变时期。

此后千百年来,“吉祥”一直成为中国装饰艺术的主题,唐代盛行的对鸟、对兽图案纹样中,便明显有喻和美、完美之意。

至明清为高峰,凡事必求吉祥如意,吉祥几乎成为装饰的唯一内容,这是淡化其宗教神秘性而将生命保障的形式世俗化、表象化的结果。

2.2 “吉祥”观念在包装设计中的体现中国吉祥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一处独特景观和宝贵财富,它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流传久远,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它那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正熠熠生辉。

当然,继承并不意味着拘泥,在设计中单纯地奉行“拿来主义”,没有推陈出新,将会导致民族传统艺术发展的停滞,最终也会使我们的设计成为大批没有时代精神的古董拷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