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保护意识教案

合集下载

《红树林》教案及教学反思

《红树林》教案及教学反思

《红树林》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红树林的生态特征、种类和分布情况;(2)培养学生对红树林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红树林图片,分析红树林的生态特征;(2)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红树林的种类和分布情况;(3)开展小组讨论,探讨红树林的保护措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2)提高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红树林的生态特征:(1)介绍红树林的生长环境、植被特点;(2)分析红树林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红树林的种类:(1)介绍我国红树林的主要种类;(2)展示红树林图片,让学生认识不同种类的红树林。

3. 红树林的分布情况:(1)介绍我国红树林的分布区域;(2)分析红树林分布的影响因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红树林的生态特征;(2)红树林的种类和分布情况。

2. 教学难点:(1)红树林的生态功能;(2)红树林的保护措施。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红树林图片、相关资料。

2. 场地:教室。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红树林风光视频,引起学生兴趣;(2)提问:“你们对红树林了解多少?”引导学生思考。

2. 授课:(1)介绍红树林的生态特征,分析红树林的生态功能;(2)展示红树林图片,让学生认识不同种类的红树林;(3)介绍我国红树林的分布情况,分析影响分布的因素。

3. 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红树林的保护措施;(2)引导学生思考红树林保护的重要性,提出保护建议。

5. 课后作业:(1)收集有关红树林的资料,进行深入了解;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具,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红树林的生态特征、种类和分布情况。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红树林保护措施。

但教学中仍存在不足之处,如对红树林生态功能的讲解不够深入,部分学生对红树林的保护意识仍需加强。

大班科学教案红树林

大班科学教案红树林

大班科学教案红树林【大班科学教案:红树林】一、引言科学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实践能力。

本篇教案将介绍如何在大班幼儿园中开展一堂有关红树林的科学课,通过亲身参与和探索,引发幼儿对自然环境的兴趣,增强他们对生态保护的关注。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红树林的认知,了解红树林的特点和重要性;2. 提高幼儿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培养他们对自然环境的敏感性;3. 引导幼儿爱护自然环境,培养环保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幼儿园附近的自然公园图片、红树林动植物的图片、红树林栖息地的石头、树叶、小动物模型等;2. 实践准备:选择一个附近有红树林的地方进行课外实践,准备好带领幼儿观察并探索红树林的各个方面。

四、教学过程1. 激发兴趣(5分钟)首先,教师可以用幼儿园附近自然公园的图片向幼儿展示红树林的美丽景色,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引导幼儿参与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猜测,并引导他们了解红树林。

2. 探索红树林(30分钟)带领幼儿进行一次红树林探险之旅。

在实践前,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红树林的特点,引导幼儿思考一些问题:“为什么红树林叫红树林?”、“红树林中有哪些动植物?”、“红树林为什么重要?”等等。

在探险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幼儿提供一些任务,比如观察并记录红树林中的动植物,收集红树林栖息地的石头、树叶等。

同时,教师要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和思考,及时指导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

3. 分享和讨论(20分钟)回到教室后,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实践过程,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感受。

教师可以分组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收集到的石头、树叶等,并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描述,分享他们对红树林的了解。

通过幼儿的分享和讨论,教师可以进一步解答他们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对红树林的重要性进行强调。

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幼儿思考如何保护红树林,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

4. 总结与展示(10分钟)最后,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总结课堂的内容,让幼儿回顾这节科学课学到的知识和体验。

《红树林》语文教案设计

《红树林》语文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红树林的特点和生态价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访问等方式,搜集有关红树林的相关信息。

(3)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3)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了解红树林的特点和生态价值。

3. 通过讨论、访问等方式,搜集有关红树林的相关信息。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 对红树林生态价值的深入理解。

3. 运用思维导图梳理课文内容。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红树林图片、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4. 思维导图模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红树林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红树林的了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感受红树林的美丽和神秘。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学生齐读课文,加强记忆。

3. 讨论与分享:(1)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红树林的特点和生态价值。

(2)分享成果: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4.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课文内容。

(2)学生展示思维导图,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5. 作业布置:(1)回家后,让学生向家人分享课文内容,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2)观察身边的自然环境,拍摄一张图片,并写一段话描述图片中的景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写作能力。

6. 板书设计:课题:《红树林》教学内容:1. 红树林的特点2. 红树林的生态价值3. 保护红树林意识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

课文《红树林》教案范文

课文《红树林》教案范文

课文《红树林》教案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特点和价值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作品欣赏能力1.2 教学内容课文《红树林》的阅读与理解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介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讨论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课文《红树林》的阅读与理解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特点和价值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讨论2.2 教学难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作用和功能环境保护的实际操作方法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基本知识阅读法: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红树林》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3.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展示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图片和视频课文《红树林》:提供阅读材料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活动4.1 教学步骤引入:介绍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特点阅读:学生阅读课文《红树林》讲解:讲解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作用和功能讨论:组织学生讨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4.2 教学活动观看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图片和视频学生分享对课文《红树林》的理解和感受小组讨论环境保护的实际操作方法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估学生讨论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评估学生对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的评估5.2 教学反馈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反馈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建议第六章:教学拓展与延伸6.1 教学拓展组织学生进行红树林实地考察,增强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直观认识。

邀请环境保护专家进行讲座,分享实际环境保护经验和案例。

6.2 教学延伸开展红树林保护主题活动,如绘画、写作、演讲比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参与社区环保志愿服务活动,将学习转化为实际行动。

第七章:教学资源与材料7.1 教学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搜集更多关于红树林的资料,如学术论文、新闻报道等,以丰富教学内容。

制作红树林保护宣传海报,用于课堂展示和社区宣传。

7.2 教学材料提供相关书籍和文章,供学生课后阅读,进一步深入了解红树林生态系统。

课文《红树林》教案范文

课文《红树林》教案范文

课文《红树林》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红树林》。

1.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红树林的特点及其生态价值。

1.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红树林的相关知识。

2.2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红树林的图片和视频,增强直观感受。

2.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2培养学生关注生态平衡,关爱生物多样性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红树林的特点及其生态价值。

1.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2.1理解红树林的生态功能和保护意义。

2.2运用课文中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1.1教师播放一段关于红树林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红树林。

1.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红树林知识。

2.课文朗读与理解2.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理解生字词。

2.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2.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魅力。

3.生字词学习3.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进行讲解。

3.2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巩固所学。

4.课堂讨论4.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红树林的特点及其生态价值。

4.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5.课堂小结5.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1.1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

1.2学生分享自己预习课文《红树林》的感悟。

2.课文深入学习2.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红树林的生态功能。

2.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红树林的保护现状。

3.小组合作活动3.1教师布置小组合作任务,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提出保护红树林的建议。

4.课堂展示4.1各小组代表展示本组的建议书,分享保护红树林的方法。

4.2教师对学生的建议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红树林》教案及教学反思

《红树林》教案及教学反思

《红树林》教案及教学反思1.1 设计意图:1.1.1 通过引入红树林这一独特的生态环境,引发学生对自然环境保护的关注和兴趣。

1.1.2 借助多媒体展示红树林的美丽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1.3 结合我国环保政策的背景,强调保护红树林的重要性。

二、知识点讲解2.1 红树林的概念与特征:2.1.1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沿海泥滩上的特殊森林生态系统。

2.1.2 红树林具有耐盐碱、耐水淹、根系发达等特点。

2.1.3 红树林生态系统具有很高的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

2.2 红树林的生态功能:2.2.1 保护海岸线,减缓海浪侵蚀。

2.2.2 净化水质,吸收污染物。

2.2.3 为多种生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

2.3 红树林的保护与利用:2.3.1 国家政策对红树林保护的重视。

2.3.2 提高公众对红树林保护的认识和参与。

2.3.3 合理开发红树林资源,如旅游、科研等。

三、教学内容3.1 教学文本:《红树林》课文3.1.1 通过阅读课文,了解红树林的生态环境、生态功能以及保护红树林的重要性。

3.1.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1.3 结合课文内容,讨论红树林保护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4.1.1 掌握红树林的概念、特征和生态功能。

4.1.2 了解红树林的保护政策和利用方式。

4.1.3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关爱自然的情感。

4.2 过程与方法:4.2.1 通过阅读、讨论、调查等方法,深入探究红树林的相关知识。

4.2.2 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2.3 学会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

4.3 情感态度价值观:4.3.1 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心,树立环保意识。

4.3.2 培养学生关爱红树林、关爱家园的情感。

4.3.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为保护红树林贡献力量。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重点:5.1.1 掌握红树林的概念、特征和生态功能。

《红树林》教案及教学反思

《红树林》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案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红树林的概念、特点和生态环境,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1.2 教学重点红树林的概念、特点和生态环境。

1.3 教学难点红树林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1.4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

1.5 教学准备PPT、案例资料、讨论问题。

1.6 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红树林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有什么特别之处?环节二:讲授(15分钟)教师讲解红树林的概念、特点和生态环境,引导学生了解红树林的基本知识。

环节三:案例分析(15分钟)教师展示红树林案例资料,引导学生分析红树林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环节四:小组讨论(10分钟)教师提出讨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环节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红树林生态环境。

二、教学反思2.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红树林的基本知识,对生态环境保护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2.2 教学改进在案例分析环节,可以增加更多实际案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红树林的生态环境。

在小组讨论环节,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分析红树林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2.3 学生反馈学生对红树林的知识兴趣浓厚,认为课堂内容丰富且实用,希望能有更多类似的教学活动。

三、教学设计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红树林的概念、特点和生态环境,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3.2 教学重点红树林的概念、特点和生态环境。

3.3 教学难点红树林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3.4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

3.5 教学准备PPT、案例资料、讨论问题。

3.6 教学过程导入、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总结与反思。

四、教学评价4.1 评价目标学生对红树林知识的掌握程度、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

4.2 评价方法课堂问答、小组讨论、课后作业。

4.3 评价结果学生课堂参与度高,对红树林知识掌握良好,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得到提高。

《红树林》教案及教学反思

《红树林》教案及教学反思

《红树林》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红树林的定义、特点和生态功能;(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自然现象的能力;(3)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2)运用观察、调研等方法,让学生深入了解红树林;(3)运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2)培养学生对社会、对国家负责的责任感;(3)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红树林的定义与特点;2. 红树林的生态功能;3. 红树林的保护意义;4. 我国红树林资源的现状与问题;5. 红树林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红树林的定义、特点、生态功能及保护意义;2. 教学难点:红树林的生态功能及其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红树林的概念;(2)学生分享对红树林的了解和印象。

2. 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红树林的特点;(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红树林的生态功能;(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红树林的保护意义。

3.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红树林的生态功能及其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2)学生认真听讲,记录重点内容。

4.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我国红树林资源现状与问题的案例;(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解决方案。

5. 小组合作:(2)各组展示计划,互相评价、交流。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3)教师提出改进措施,为后续教学做好准备。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2. 学生作业、测试成绩;3. 学生对红树林保护意识的提高;4. 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充分掌握红树林的相关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树林保护意识教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
近40年,特别是最近10多年来,由于围海造田、围海养殖、砍伐等人为因素,不少地区的红树林面积锐减,甚至已经消失,保护红树林已经是当前比较棘手的问题,所以要加强人们保护环境意识,尤其是中小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本章的内容主要是介绍有关红树林保护区的一些基本情况,以及加强学生保护环境意识。

二.学生情况分析:
目前,学生保护环境意识薄弱,且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认为保护环境会影响自身的利益(因为林业主管部门禁止当地居民在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狩猎,炸鱼等一些违法活动,所以与当地居民有一些代沟)。

利用这节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保护环境意识,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红树林保护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保护环境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学理念:
教学中通过提问关于红树林基本知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通过提问教学促进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有利于刺激学生主动学习环境保护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环境保护意识。

四.教学方法:
l、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同学互动;并且更多的运用图表和结构图表给概括出来使内容变得更加的通俗易懂;后面的小游戏可以让同学们回顾我们刚才学到的知识刺激让他们加深印象,这样学的也就更加的牢固;很好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及环保意识。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l、重点:了解红树林保护区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2、难点: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自觉的去保护环境。

六.教学目标与要求:
1、了解红树林保护区的基本情况。

2、了解保护红树林的重要性。

3、学生有自觉的去保护环境意识及有自觉去保护环境的行为。

七.道德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团结的精神。

2、培养学生关心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

3、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素质。

八.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前提条件学校有投影仪,能够放映ppt,板书解说,游戏。

新课引入:
l、提出问题;”我们对红树林了解多少?”(给3分钟来让学生来回答问题。

)总结学生的回答来说出红树林基本情况(2分钟)(海南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位于东北部的东寨港,绵延50公里,面积4000多公顷,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红树林保护区。

是以保护红树林湿地为主的北热带边缘河口港湾和海洋滩涂生态系统及越冬鸟类栖息的重要自然保护区。

其中有红树林植物19科35种,鸟类194种,鱼类103种等多种生物。

目前,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是中国最大的红树林保护区)
2、先提问同学知道为什么叫红树林和什么是红树林?后并简单的概括一下,导出主体教学内容(课时4分钟)为什么叫红树林:
1、种类组成以红树科植物为主
2、树皮富含单宁(和氧气反应会变成红色)(并带图片讲解)图片如下:
什么是红树林:(带图讲解)
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海岸潮间带滩涂上生长的木本植物群落称为红树林。

红树不是一种植物,而是多种植物的总称,它们有很多相似的生境及生理生态特征。

涨潮时红树林被海水部分或全部淹没,退潮后则露出水面,所以被形象的称为“海上森林”或“海底深林”。

3、提出问题:红树林保护区有哪些作用?(给3分钟来让学生来回答问题。


4、给学生展示几张红树林保护区照片,总结学生的回答来说出红树林的作用。

(3分
钟)
鱼护岸卫士——低于风浪,促淤保滩,巩固海岸,红树林是一道天然屏障。

虾粮仓——红树林为海洋动物提供丰富的饵料,许多海洋动物就在红树林内定居。

鸟类天堂——红树林湿地是鸟类良好的栖息觅食地。

中药宝库——有些红树具有药用价值。

科教基地及旅游胜地——树形奇特,生境特殊,景色优美,被誉为“海底森林奇观”。

是中小学生及公众亲近大自然的好去处。

5、总结一下红树林的作用:

6、先提出问题,同学们,红树林保护区的风景会一直美丽下去吗?它给我们人类带来的利益会是永远的吗?展示几张红树林保护区遭到破坏的照片,说明红树林现在所面临的威胁。

(5分钟)
7、展示一些红树林违规工具及养鸭场对环境的破坏的图片,并且说明其中的危害。

(1分钟)
8、提出问题;为了红树林,我们该怎么做。

(给3分钟来让学生来回答问题。


回答学生问题:
a、积极参与保护红树林的活动,建立红树林基因保存库,
b、在红树林分布区内控制捕捞,
c、在沿海滩涂积极开展引种造林,扩大红树林生长面积,恢复红树林生态系统,加强原地保护。

d、尽量去除人为因素对红树林生境的干扰,全方位保护现有红树植物的栖息地,使
得现存红树植物健康发展,
e、进一步完法律法规,加强法律法规的实施,
f、同时禁止非法砍伐红树林,
g、禁止在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和保护林带内猎捕鸟类等野生动物、捡拾鸟卵和雏鸟、
毁巢,禁止以鸣笛、追赶等方式惊吓野生水禽,干扰鸟类觅食、繁殖。

h、禁止在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和保护林带内炸鱼、毒鱼、电鱼。

i、禁止在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和保护林带内毁林挖塘、填海造地、围堤、采矿、采砂、
取土及其他毁坏红树林资源的行为。

j、禁止非法占用或者征收红树林用地。

禁止在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和保护林带内排放有毒有害物质或者倾倒固体、液体废弃物,设置排污口。

9、说明当前任务。

(这些年来,对于红树林是红树林遭受严重破坏,不能简单地用环保意识差、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或法制观念不强等原因来解释,更深刻的原因,就是急功近利盲目追求局部、短期的经济利益,让生态给经济让路。

一边恢复一边破坏,只是破坏的势头有所减缓。

但边恢复边破坏的做法绝对是得不偿失。

当务之急是要保护好现有的红树林。

)(课时3分钟)
.
八、游戏环节(课时10分钟)
一、游戏的准备:
1、准备好10个小礼物、ppt出题和答案
二、游戏的具体步骤:
1、导出幻灯片向同学介绍游戏的规则,确定同学明白后开始我们的游戏。

规则:(我
们相应的在幻灯片上出题,当老师念完后老师说开始抢答问题。

同学们就可以举手抢答问题,谁举手的快谁就可以回答问题,不正确的轮到第二个举手的同学,以此类推直到得出答案。

如果抢答到并回答正确可以获得我们精心准备的小礼品哦!)
2、先导出我们的题目,由老师念完后老师说开始回答,同学开始进行举手回答。

其他
环教成员看清学生举手的顺序。

题目和答案:
No1、红树林的全称是什么?答案: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
No2、红树林是一棵树的名字吗?答案:不是!它是很多树的总称
No3、海南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在哪里?答案:琼山区东北部的东寨港
NO4、因为这个作用:“低于风浪,促淤保滩,巩固海岸,红树林是一道天然屏障。


故红树林也被称为什么?答案:护岸卫士
NO5、因为有这个作用:“红树林湿地是鸟类良好的栖息觅食地。

”故它也被称为什么呢?答案:鸟类的天堂
No6、红树林面临的威胁有哪些?(只要答对三个或三个以上就算答对了)
答案:1、养殖鸭
2、放牧
3、电击鱼
4、过度捕捞
5、垃圾的排放
6、抓鱼抓鸟
No7、那么为了保护红树林,我们该做什么呢?(只要答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就可以)答案:1、我们不要去抓鱼、电鱼、用太小的渔网捕鱼
2、我们应该正确的排放我们的垃圾
3、不应该过度的放牧
4、不应该过度的在海岸养殖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