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天气图分析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天气学分析——天气图综合分析

天气学分析——天气图综合分析

这就是说,在一定高度以上,气压梯度或 位势梯度的方向,将由原在底层中从冷区指 向暖区而变为从暖区指向冷区。于是,原来 在底层是高压的区域到高层对应位置的上空 将变成低压区域。因此,到达一定高度处, 高压区便与暖区近乎重合,而低压区便与冷 区近乎重合。
根据温压场的配置情况的不同,气压系统可分为三类。
下面,根据第一种分类法对锋进行讨论。
1、冷锋:锋面在移动过程中,冷空气起主导 作用,推动锋面向暖气团一侧移动,这种锋 面称为冷锋。 2、暖锋:锋面在移动过程中,暖空气起主导 作用,推动锋面向冷气团一侧移动,这种锋 面称为暖锋。 3、准静止锋当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移动 很少时,称为准静止锋。
实际工作中,一般把6小时内(连续两张图上),锋面位置无大变化的锋 定为准静止锋,简称静止锋。
由于温压场的不对称,使得气压系统中心轴线发生 倾斜,高压中向暖区倾斜,低压中向冷区倾斜。
中纬度地区,多数系统(如锋面气旋等)都是 温压场不对称系统,其轴线大都倾斜。这样,地 面等压线闭合的高、低压,到高空变成为槽脊形 式,并且温度槽(脊)常落后于气压槽(脊), 而地面低(高)压处于高空槽(脊)的前部,使 低压上空为暖平流,高压上空为冷平流,有利于 地面气旋与反气旋的发生、发展。
锋是两个性质不同的气团之间的过渡带,在 此过渡带内,气象要素与天气将发生急剧的变 化。下面我们将对锋附近的温度、气压、变压、 风场以及锋面天气等分布分别进行讨论。
一、锋面附近温度场的特征
1、水平方向上温度场特征 锋区内温度水平梯度远比其两侧气团中大。 等压面图上等温线的分布可以指示锋区及锋线的特
点: ①高空锋区走向与等温线基本平行; ②地面锋线与高空锋区基本平行; ③锋区随高度向冷区倾斜;
天气学分析

2024年《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2024年《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2024年《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高中地理教材《常见的天气系统》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及特点;气旋、反气旋的判定与天气影响;锋面系统的形成与天气现象;高低气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及特点;2. 学会判断气旋、反气旋,并分析其对天气的影响;3. 了解锋面系统的形成过程,能解释其对应的天气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及特点;气旋、反气旋的判定与天气影响。

难点:锋面系统的形成过程及其天气现象的解释。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地球仪、气压计、风向仪;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近期我国各地的天气现象,引发学生对天气系统的关注,提出问题:“为什么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天气差异这么大?”2. 新课导入:介绍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及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3. 案例分析:讲解气旋、反气旋的判定方法,分析其对天气的影响,举例说明。

4. 实践操作:分组讨论,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教材中的实例。

5.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及特点2. 气旋、反气旋的判定与天气影响3. 锋面系统的形成与天气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天气系统的概念、分类及特点;(2)判断下列天气图中的气旋、反气旋,并分析其对天气的影响;(3)解释锋面系统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应的天气现象。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天气系统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气旋、反气旋的判定和锋面系统形成过程的掌握情况。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气候变化,了解全球气候变暖对天气系统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中天气系统的分类及特点;2. 教学目标中学会判断气旋、反气旋,并分析其对天气的影响;3. 教学难点与重点中锋面系统的形成过程及其天气现象的解释;4. 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和随堂练习;5.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设置及答案解析。

天气学分析

天气学分析

气压场的基本型式
特殊等压线--地形等压线的绘制
在山地区域,有时由于冷空气在山的一侧堆积,造 成山的两侧气压差异很大,使画出来的等压线有明 显的变形或突然密集,但是在这一带并无很大的风 速与此相适应。为了说明这种现象是由于山脉所造 成的,将这里的等压线画成锯齿形,并称这样的等
压线为地形等压线。
我国最常见的地形等压线是天山地形等压线。当冷 空气从天山以北下来时,受天山阻挡大量聚集在天 山以北,而不能立即到达天山以南地区,故天山南 北两侧气压差别很大,在地面图上即可分析出地形 等压线。我国常出现地形等压线的地区还有帕米尔、 祁连山、长白山和台湾等地。
T24 T24 Tx Tx Tx 或 TnTnTn 或 TgTgTg TTT WW VV TdTdTd
1.0 cm
CH
P24 P24
CM N CLNh h
PPPP (或 P0P0P0P0) aPPP W1W2 RRR R24R24R24R24 SpSpspsp
测站信息

③等值线不能相交,不能分枝,不能 在图中中断。 ④相邻两根等值线的数值必须是连 续的,即其数值或者相等,或只差 一个间隔。这是因为各种要素场的 分布是连续的。在高值区和低值区 之间,相邻等值线的数值是顺序递 减的,两者只差一个间隔。
作为等值线的一种特 殊形式的等压线,在 分析的时候,除了应 符合以上分析原则外, 还必须遵循地转风关 系,即等压线和风向 平行。在北半球,观 测者“背风而立,低 压在左,高hPa
850hPa
(1) 天气图底图


用来填写各地气象站观测记录的特种空白地图: 绘有经纬度、海陆分布、河流、湖泊、山脉等 地形信息,并标有气象区、站号以及主要的城 市名称。 有不同投影方式、比例尺和范围的天气图底图, 根据天气分析内容、预报时效和季节等选用。

天气图解

天气图解
一般地面天氣圖上是利用等壓線作分析。但大氣層是有三維 空間的,大氣層的其他高度的天氣圖(即高空天氣圖,upper-air weather chart),則用其他方法分析,有等高線(contour)或流 線(streamline)等。香港天文台是採用流線分析高空圖。
流線上的任何一點是平衡於該點的風向的,很大程度顯示氣 流的流向。在流線圖上,北半球的低渦附近的氣流按逆時針 轉動如下圖,故稱氣旋;高壓附近的氣流按順時針轉動如下 圖,故稱反氣旋。
絕對不穩定 Absolute Instability
絕對穩定 Absolutely Stablility
圖一 : 大氣穩定度
天氣圖解讀及天氣預報基礎課程 / 第 6 頁
圖二 : 溫熵圖
天氣圖解讀及天氣預報基礎課程 / 第 7 頁
輻合(convergence)及輻散(divergence):空氣移動的方向和速 度常常是不一致的。有時移動方向相同而速度快慢不同,有 時速度相同而方向各異,也有方向與速度都不相同。這樣, 就可能引起空氣在某些地方堆積起來,而在另一些區域流散 開去。圖三 a、c 表示了各點的空氣都背著同一點或一線散 開,這種現象稱為水平輻散。圖三 b、d 表示各點空氣向著
同一點或一線聚集,這種現象則稱為水平輻合。
圖三 a 水平輻散
圖三 c
圖三 b 水平輻合
圖三 d
天氣圖解讀及天氣預報基礎課程 / 第 8 頁
實際大氣中,空氣的水平輻合輻散的分布是比較複雜的,有 時下層輻合,上層輻散;有時下層軸散,上層輻合。在大多 數的情況下,上下輻散、輻合交互重疊,非常複雜。從圖 2 可見,當對流層上層有水平輻合、下層有水平輻散的區域必 然會有下沉運動;反之,則會出現上升運動。
Note : 1m/s = 3.6km/h

地理天气预报教学设计

地理天气预报教学设计

地理天气预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获取天气预报的常见方法。

2、学会看天气预报3、学会看天气图,掌握天气图上重要的天气系统。

4、利用天气图判断天气状况,并能做简单的天气预报。

重点:怎样看天气预报;天气图上的常见天气系统;天气图和天气形势;难点:天气图上的等压线和天气系统;简单的天气预报。

[教学过程]引言:老师一直想去哈尔滨看冰雕,那同学们认为老师要出行前要注意点什么,或者要带点什么东西呢?预设:多带点衣服评价:也就是说老师要注意一下那边的天气和我们这里不太一样对吧。

追问:那么老师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哈尔滨的天气情况呢?评价:你们了解的真多!我们看 PPT: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121 电话查询、开通手机短消息等方式。

不同的方式,天气预报的特点也不一样,有的听声音(广播、电话查询),有的看文字(手机、报纸),有的图、文、声并茂。

其中,我们接触较多的一般是电视天气预报。

一:怎样看天气预报: 你知道天气预报用语的含意吗?海盐某日天气预报:今明两天多云到阴,有时有小雨,降水概率15%,偏南风2-3 级,15℃--23℃。

提问:从中你获取到哪些天气知识?预设:知道了温度,会下小雨过渡:那么很多信息我们是不了解的,比如降水概率、多云、阴是怎么区分的,大家一起来看ppt1.云量:阴”指天空的总云量在8/10 以上,“多云”指天空总云量在5/10 到7/10,5/10 到3/10 为少云,3/10 以下为晴。

2.降水量:12 小时内降水小于5 毫米为小雨,5-15 毫米为中雨,大于15 毫米为大雨?3.降水概率:表示降水的可能性大小。

小于30%降水基本不会发生。

4.气温:前者表示最低气温,后者表示最高气温的。

5.风向和风速6. 空气质量指数有时候,我们天气预报上会出现一些天气符号,我们来认识一下。

天气预报我们能看懂了,那么每天的天气预报是怎么做出来的呢?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下天气图二、天气图--用来表示天气形势,是一种可以表现不同地方气象信息的地图。

第一章天气图基本分析方法课件

第一章天气图基本分析方法课件
在风速大的地区,等压线可分析得密集一些; 风速小的地区,等压线可分析得稀疏一些。
4. 根据梯度风的原则,
在低压区,等压线可分析得密集一些; 在高压区,分析得稀疏些,在高压中心附近基本
其表示法主要有: 1. 比例式
如 1:10000000 即地图上的1cm相当于 实际100km。
2. 图解式 3. 斜线图解尺 或称复式图解尺
如图1.7所示
24
二、地图比例尺(续)
由于兰勃特正形圆锥投影图在各纬 度上放大率是不同的,故需用复式 图解尺表示其缩尺。
其特点就是对不同的纬度用不同的缩尺来表 示,使用时必须注意与纬度配合,才能正确 表示出实际距离。
关于底图范围大小的选择,主要视预报 的时效和季节而定,
如用作中长期天气预报的底图范围就应该大一些, 甚至需要整个北半球天气图。
在冬半年,
高纬大气活动(如寒潮的侵袭)对我国影响较大,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图范围应包括极地或极地的一部分;
在夏半年,
低纬度和太平洋上的大气活动(如台风、副热带高 压)对我国影响较大,故底图上低纬度和太平洋区 域应多占些面积。
26
二、地图比例尺(续)
我国目前所用的
东亚天气图的缩尺为1:10000000,即图上 1cm相当于实际100km;
欧亚天气图的缩尺为1:20000000,即图上 1cm相当于实际200km;
北半球天气图的缩尺为1:30000000,即图 上1cm相当于实际300km。
27
二、地图比例尺(续)
44
(一) 等值线分析原则(续)
以上这四条规则是绘制等值线的基 本规则,必须严格遵守,在任何时 候不能违反,否则将犯原则性错误, 因此必须反复练习,熟练掌握。

天气图分析标准(最终版)

天气图分析标准(最终版)

中或大雨夹雪 (或中浓毛毛 雨夹雪)
70
连续性大 雪
冰针(或伴 有雾)
米雪(或伴 有雾)
孤立的星 状雪晶(或 伴有雾)
冰粒
80
小阵雪
中或大阵 雪
小阵性霰 或伴有雨 或雨夹雪
中或大阵 性霰或伴 有雨或雨 夹雪
小冰雹或伴有 雨或雨夹雪
90
观测时有 雷暴伴有 雨或雪或 雨夹雪
观测时有 雷暴和冰 雹或霰
观测时有 大雷暴和 雨或雪或 雨夹雪
色同等值线颜色; (3) 闭合等值线中心数值标注在闭合等值线或环流中心近最值附近。 3、 错误记录:记录有误时,在错误记录(数字或符号)上划一条短横线,温度用红色笔划,
其它用黑色笔划。 二、等值线分析要求 2、 地面天气图
(1) 等值线以黑笔分析; (2) 等压线间隔 2.5hPa,热带气旋在 1000hPa 以下时等压线间隔可取 5 或 10hPa。 (3) 等△P3 线应分析出正负变压极值区,间隔可取 1、2、3、4 或 5hPa(间隔宜相等),
雪、阵性雨夹雪、雪丸、米雪和冰
符号;
丸)加注基本天气现象符号。
2、 其他降水,测站画斜线。
3、 降水区内有无降水区,圈出范围,
该圈内不画绿色斜线。
圈出范围,区域中心标注冻雨基本天符 1、 测站左侧标注相应填图符号;
号。
2、 电码 56~57 和 66~67 均为冻雨天气现
象。
圈出范围,区域中心标注雷暴基本天符 1、 测站左侧标注相应填图符号;
天气图分析标准
一、一般要求 1、 等值线分析范围
(1) 03Z、06Z、09Z、18Z 、21Z 地面天气图,等压线分析至图边; (2) 00Z、12Z 地面天气图,等压线右端分析至 150E°,另外三端分析至图边; (3) 高空天气图等高线右端分析至 160E°,上端分析至 70N°,另外两端分析至图边。 2、 标注 (1) 标注的等值线数值、天气现象及系统中心符号与当地纬度线平行; (2) 等值线的数值标注在闭合等值线最北端的开口处,或非闭合等值线的两端,标注颜

天气图分析标准(最终版)

天气图分析标准(最终版)
电码 19 为龙卷风。
测站左侧标注相应填图符号。
表 3 基本天气现象符号





天冻

雨冰 丸 米 冰


大龙



(尘


气雨

夹 雹 (霰 雪 粒


风卷

)暴


)


表 4 天气现象的填图符号及电码
WW
0
1
2
3
4
00

10
轻雾
散片浅雾
浅雾
闪电
视区内有降水 未及地
20
观测前有 毛毛雨
观测前有 雨
0 值等△P3 线可不分析; (4) 地形等压线进出线数及数值应一一对应,只分析一条波状线; (5) 00、12Z 地面天气图,等压线以间断线通过高原区; (6) 无闭合等压线但有明显的气旋或反气旋环流,须绘制环流圈。 3、 高空天气图 (1) 等高线和等△H24 线以黑笔分析,等温线以红笔分析; (2) 等高线和等温线起始或终止于同一条经线; (3) 等高线间隔:4 位势什米,10 月 1 日至次年 3 月 31 日 500 hPa 图间隔 8 位势什米; (4) 等温线间隔 4℃; (5) 等△H24 线间隔 4 位势什米,0 值等△H24 线不分析; (6) 无闭合等高线但有明显的气旋或反气旋环流,须绘制环流圈; 三、天气系统分析要求 1、 地面图 (1) 高压中心标注蓝色“H”,低压中心标注红色“L”,热带气旋中心标注红色“ ”,
3、 大风区和沙(尘)暴区重合,只圈
象;
一个范围。
3、 大风在测站左侧标注基本天气符号,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值天气预报图(特殊天气图)
3类地图投影法
在地图投影中,通常按照下列三个方面的要 求来选择地图投影法:
① 正形:指在地图上保持地球表面小区域 原有的形状,任一地点微分线段的比例尺不因方 向而异。其最明显的特征是,在地图上各处经度 和纬度都相交成直角。此类投影又叫等角投影。
② 等积:是地图中任何部分的面积与地球 表面上相应部位的实际面积的比例都相等。
基本天气图分析
2014年11月25日
基本天气图分析
➢ 天气图分析是天气预报的一项基础性工 作,是预报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 基本天气图的分析,主要包括等值线、 天气系统及天气现象的分析等。
➢ 正确的天气图分析,有助于天气预报准 确率的提高,也有利于预报员认识天气 变化的基本规律。
➢ 基本天气图的分析,是一门动手能力强 的课程,重点在于实际天气图分析。
③ 正向:指地图上从投影中心到其它任何 地点的方向都与地球表面的实际方向一致。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地图投 影法,都不可能既保持形状的正 确,同时又保持面积的正确。
在天气图分析中,主要要求 保持图形形状和方向的正确,即 满足正形、正向的要求,使图上 所填的风向和所显示的气压系统 的形状及移动方向符合实际情况。
正、负涡度。同时,上升绝热冷却气柱收缩, 高、低压减弱,气压梯度力减小;当涡旋流 场的科氏力抵消高、低的压气压梯度力时, 地转平衡恢复。 *次级环流的作用使温度平流也造成流场的
变化,并恢复地转平衡
倾向方程反映地转平衡恢复后的 局地温度变 化总是 小于平流变化。
暖平流
绝热冷却
*次级环流的作用:恢复地转平衡,流场和
江淮地区:淮河至长江间所含河南、湖北 、安徽、江苏四省地区;
江南地区:长江至南岭间所含的湖北、湖 南、江西、浙江、安徽、江苏、上海和福 建北部(从南岭向东延伸)等地;
江汉地区:江淮、黄淮以西的河南、湖北 其余地区;
华南地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四省 (区)和福建南部、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 特别行政区;
天气底图—3种地图投影法
光源、投影平面和被照射物是 地图投影三要素。地图投影的方法, 因光源位置和投影面的形状、位置 不同可分为许多种。天气图底图常 用的正形投影法有极射赤面投影法、 兰勃脱圆锥投影法和麦卡托圆柱投 影法三种。
Micpas兰勃托投影的—天气图底图
Micpas极射赤面(北半球)投影的—天气图底图
西南地区: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四省 (区、市);
西藏地区:西藏自治区
第二节பைடு நூலகம்地面天气图分析
陆地站
船舶站
地面报观测报分为:陆地报和船舶报, 而填图形式也分为陆地和船舶填图模式
过去天气::
总云量的图形表示方法
CH、CM和CL的填图符号与云状对照表 (分别代表高云云状、中云云状和低云云状)
地图投影的
中国气象常用区域划分
一级区划中,将我国划分为 十一个大区,分别为:
西北地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 疆五省(区);
华北地区:山西、河北二省,北京、天津 二市和河南、山东两省黄河以北地区;
内蒙古地区:内蒙古自治区;
东北地区: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
黄淮地区:黄河至淮河间所含的河南、山 东、安徽、江苏四省地区;
三、绘制天气现象的技术规定
➢用规定的彩色铅笔勾划出天气区
四、锋面(后面有专题讲)
第三节 高空图分析

绘制等压面图的技术规定
➢1.1 等高线用黑色铅笔以平滑实线绘制。 ➢1.2 各等压面上的等高线均每隔4dgpm画一条。在 每条线的两端均需标明位势米的千位,百位和十位数, 并规定: 在AT850图上画等高线……,144,148,152,……; 在AT700图上画等高线……,296,300,304,……; 在AT500图上画等高线……,496,500,504,……,
➢ 在进行天气图分析前,先简单有关的一 些基本概念。
基本天气图分析
主要内容
➢1、了解地图投影 ➢2、掌握地面天气图分析 ➢3、掌握高空天气图分析
第一节 天气图与地图投影
什么是天气图?
就是把同一时刻各地气象台(站) 观测记录填写在特种地图(底图)上, 所得到的这张图就称为天气图。
它描述了某一瞬间某一区域的天 气情况。
等温线分析的技术规定
①等温线用红色铅笔细实线绘 制。以0℃为基准,每隔4℃画一 条等温线,如-4℃,0℃,4℃, 8℃等。所有等温线两端须标明温 度数值。
②温度场的暖、冷中心,分别 用红色铅笔标注“N”和蓝色铅笔 标注“L”。
等比湿线技术规定
①为了表示湿度场,AT850图上应绘制 等比湿线。但不必在全图范围内绘制, 而只在国内和国外有关地区绘制即可。 也可用等露点线来代替等比湿线(每隔 2℃绘一条线) ②等比湿线用绿色铅笔平滑绘制。规定 绘制0.5、1、2、4、6等线(2以上每隔 2g/kg 画一条),并在每条线上表明数 值。 ③在比湿最大和最小区域用绿色铅笔标 注“Sh”和“Gn” 。
与温度平流 相联系的准地转过程 地转平衡的破坏: 中层暖平流中心引起高层等压面升高,
低层等压面下降 (温度平流引起高度场 的变化) ;气压梯度力加大引起高层 辐散,低层辐合;中层上升运动。
*温度平流引起高低空等压面变化和次级环流
地转平衡的恢复:
气压梯度变小
(流场向高度场的适应过程) 高空辐合、低空辐散在柯氏力作用下转变为
在冬半年(10月至来年3月)每隔8dgpm画一根,如
496,504,512等; 在AT100图上画等高线……,1640,1648,1656 , …… ; 在AT925图上画等高线……,960,970,980,…… 。
➢2.1在AT图上,高位势区中心以蓝 色铅笔标注“G”,低位势中心以红 色铅笔标注“D”,且与纬线平行。 ➢2.2 如等高线是闭合的,则在等高 线的上端开一小缺口,在缺口中间标 注百帕数值,这数值要标注得与纬线 平行。
温度场相互作用,联结高低空
初始状态
不平衡状态 平衡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