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孔府孔庙孔林被野蛮水洗

合集下载

曲阜孔庙孔林孔府简单介绍

曲阜孔庙孔林孔府简单介绍

曲阜孔庙孔林孔府简单介绍
曲阜孔庙、孔府和孔林是中国山东省曲阜市的三个主要景点,被认为是儒家文化的重要象征。

曲阜孔庙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庙,始建于公元478年,是为了纪念孔子而建立的。

孔庙是孔子的祭祀和教育场所,也是全国各地学子进行科举考试和学习儒家经典的地方。

孔庙建筑布局严谨,包括正殿、后殿、斋宫、博物馆等。

孔庙内的壁画、彩绘和石刻等艺术品都非常精美。

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孔府是孔子的后裔孔氏世居之地,也是中国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封建家庭建筑群之一。

孔府建于北宋时期,占地面积大约为240亩,由内城、外城和后院组成。

内城是孔府的主体,其中包括神道、明堂、家庙、学宫、书院、祭坛等建筑,展示了中国传统的家庭文化和孔子后裔的生活方式。

孔林是孔庙和孔府的陵园,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墓地,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

孔林占地约为1870亩,内有13位孔子后裔的陵墓,由石制的牌坊和石雕组成。

孔林的建设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封建礼制和儒家文化的精髓。

曲阜孔庙、孔府和孔林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每年都有来自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由“水冲三孔”事件看文物保护

由“水冲三孔”事件看文物保护

由“水冲三孔”事件看文物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东曲阜孔府、孔庙等曾连续发生过文物损坏事件。

2000年11月,孔庙内一通元代石碑“御赐尚醖释奠之记碑”,被“三孔”的管理机构曲阜孔子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保卫科职工庞斌违规在孔庙内驾驶汽车撞毁,损失已无法弥补;2000年月12月,曲阜孔子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布置在“三孔”内进行卫生大扫除,又发生了以水直接冲洗或擦拭古建筑和碑刻的罕见事件,造成油漆彩画的直接损失与古建筑、碑刻的隐患。

虽然事情已经过去12年了,但这一惨痛的教训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思。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中国人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于是,旅游业应运而生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中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板块,面朝世界上最大的海洋,物质资源丰富,生物种类繁多,自然风光奇特,从西北部的大沙漠到东南部的海滨,绮丽的风光,秀美的山川,无一不是旅游的圣地。

当然,除此之外,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是唯一一个未曾中断的的文明,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当属中国旅游业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的确给我们的旅游业带来了极大的生机与竞争力,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这些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正面临着许多潜在的威胁和无法修复的破坏。

“水冲三孔”事件中,我们为文物的破坏而惋惜,可是惋惜的背后,我们更应该反思和采取行动。

过度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将“三孔”的管理权直接租赁给新的旅游公司,缺乏必要的管理保护措施,这是酿成“三孔”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孔”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不仅仅是我们国家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更是世界文明中的宝贵财富。

而反观对它的保护措施和开发措施,我们不得不担心。

的确,开发旅游业,可以充分发挥以“三孔”为代表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但如果保护不好,又何谈开发利用其价值了?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我们的旅游文物体制改革还有待完善。

“三孔”文化遗产论文

“三孔”文化遗产论文

对曲阜“三孔”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探讨摘要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的瑰宝,世界遗产是历史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它们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珍贵的资源。

随着世界经济与科学文化的发展,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旅游的项目开发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文化遗产旅游的合理开发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

如何在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进行适度的旅游开发,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关系,促进遗产地经济的繁荣和历史文化的继承发展,寻求适宜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已经成为当代学者面临的重大问题。

遗产保护和发展旅游之间存在怎样的一种关系,在现实中如何协调处理二者之间的这种关系,二者能否达成双赢的局面,如何有效合理的开展文化遗产旅游等问题一直是当今学者普遍关注的课题。

文化遗产按照形态可以分为物质性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性文化遗产。

本文以曲阜“三孔”为例对其现有旅游模式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文化遗产地旅游开发的一些建议;并就文化遗产地如何开展可持续的旅游开发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

针对曲阜的旅游资源价值,旅游产品开发的现状,对其旅游开发的成功与不足进行了分析。

文章的最后结语部分总结了曲阜“三孔”为什么是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成功案例。

关键词:三孔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儒学引言:孔庙是历朝历代祭祀孔子的地方,孔府是孔子嫡亲后裔居住和办公的地方,孔林是孔子后裔死后安葬的地方,“三孔”位于曲阜城正中,是一组具有东方建筑特色、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古建筑群,被古建筑学家称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唯一的孤例”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

“三孔”形成了人们纪念孔子的物质载体。

1961年被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2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曲阜市于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逐渐成为世人向往的神圣之地。

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这么丰富的文物,是每一个曲阜人的责任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

如何在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进行适度的旅游开发,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关系,促进遗产地经济的繁荣和历史文化的继承发展,寻求适宜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是很多学者思考的问题。

山东孔府孔庙孔林简介

山东孔府孔庙孔林简介

山东孔府孔庙孔林简介
山东孔府孔庙孔林是中国古代祭祀孔子的场所,也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城南3公里的曲阜城内,始建于公元前478年。

其建筑规模宏大,布局严谨,自南向北依次为内城、外城、城湖和外城护城河。

现存建筑有府门、大堂、三堂、内宅、东房、西房等,共有房屋773间。

孔林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家族墓地,占地面积417公顷,林外有林,林内有林,森林茂密,古树参天,是我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瑰宝。

内城又称“内城”,是孔子及其子孙居住的地方。

外城又称“外郭城”,是官府和百姓的居住之地。

内城和外城之间有一条长约2公里的护城河环绕。

内城的建筑格局为长方形。

孔府孔庙孔林均建在内城之中。

内城周长约4公里,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

孔子去世后,他的子孙在其坟墓周围又先后建立了五座祖坟。

孔子的子孙除“衍圣公”孔端友外,其他人都葬在曲阜城内的南墙外。

—— 1 —1 —。

“五孔不入”

“五孔不入”

“五孔不⼊”今年的正⽉初四,全家⼈陪⽗母去曲⾩孔庙祭拜祖先,⼜去了位于曲⾩城北的孔林祭奠。

当踏⼊这座有着2500年历史,占地3000亩的中国规模最⼤、持续年代最长、保存最完整的孔⽒家族墓地时。

我被眼前的古⽊参天,碑碣林⽴,⽯蚁成群的景象所震撼。

孔林不仅埋葬着孔⼦、孔鲤、孔伋祖孙三代,还埋葬着76位衍圣公和孔⽒家族后裔15万⼈。

其中历史上成名记载的就有:秦末陈胜军师孔鲋、西汉经典⼤师孔安国、汉末“建安七⼦”之⼀、四岁让梨的孔融、东晋学者孔衍、唐代五状元、宋时学者孔宗翰、清代剧作家孔尚任等。

孔林⾥有⼀座建造精美的于夫⼈坊,在孔林中最为豪华壮观。

这位于夫⼈就是清朝乾隆帝的⼥⼉。

乾隆把⼥⼉嫁给了孔⼦第72代嫡孙孔宪培,这说明乾隆对孔⼦家族后代的极⼤尊崇,对儒家思想⽂化的极⼤崇拜。

孔林⼀直为孔⽒后裔所延⽤。

现在的孔⽒后裔去世后,只要不属于“五孔不⼊”范围的⼈,向孔林管理部门缴纳⼏百元的⼟地使⽤费,就可以在孔林埋葬50年,这次在孔林祭奠时就看到⼀些刚堆砌的新坟茔。

五孔不⼊:⼀、孔家的⼥⼉死后不能⼊孔林——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孔家男性未婚者(夭男、光棍)死后不能⼊孔林——孔⼦讲不孝有三⽆后为⼤,既然未婚,可谓之⼤不孝也;三、孔家的出家⼈死后不能⼊孔林;四、孔家的犯罪判刑之⼈死后不能⼊孔林;五、随母改嫁易姓或者是⼊赘赐姓孔的⼈不能⼊孔林。

这“五孔不⼊”的规矩两千多年来,还没⼀个⼈敢破例过。

孔林中墓冢累累,这⾥的墓碑除去⼀批著名的汉代⽯碑被移⼊孔庙之外,尚存有李东阳、严嵩、翁⽅刚何绍基、康有为等历代⼤书法家的亲笔题碑,故⽽孔林⼜有碑林的美名,堪称书法艺术的宝库。

墓古千年在,林深五⽉寒”,孔林内现已有树10万多株。

相传孔⼦死后,“弟⼦各以四⽅奇⽊来植,故多异树,鲁⼈世世代代⽆能名者”,时⾄今⽇孔林内的⼀些树株⼈们仍叫不出它们的名字。

其中柏、桧、柞、榆、槐、楷、朴、枫、杨、柳、檀雒离、⼥贞、五味、等各类⼤树,盘根错节,枝繁叶茂。

曲阜的孔庙、孔林、孔府等10篇

曲阜的孔庙、孔林、孔府等10篇

曲阜的孔庙、孔林、孔府等10篇作者:暂无来源:《新长征·党建版》 2013年第9期曲阜的孔庙、孔林、孔府孔庙、孔林、孔府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又被合称为“三孔”,于1994年12月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三孔”是包括孔子及其后裔的宗庙、墓地和宅邸在内,总占地面积约3500余亩,拥有近千间建筑的庞大建筑群。

孔庙——位于曲阜市南门内,是奉祀孔子的庙宇。

据称孔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最初仅“庙屋三间”,后来经过历代的不断兴建,发展成为拥有各种建筑100余座、460余间、占地面积约95000平方米的庞大建筑群。

孔庙是中国现存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堪称中国古代大型祠庙建筑的典范。

整个建筑群前后共9进院落,布局严谨,左右对称。

庙内保存有大量历代塑像、绘画和石刻,这些是研究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珍贵史料。

孔林——又称“至圣林”,位于曲阜城北1公里,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家族墓地,前后延续使用了约2500年,共计有孔氏子孙墓10余万座。

孔林占地约2平方公里,四周有长7公里的砖砌围墙环绕。

林内树木丰茂,保存有自汉代以来的墓碑和谒陵题记石刻等共5000余通。

孔林是世界上延续年代最久远、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家族墓地,其墓葬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是十分罕见的。

孔府——又称“衍圣公府”,位于曲阜东华门大街1号孔庙的东侧,是孔子嫡长孙居住的府第。

孔府始建于宋金时期(公元12~13世纪),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建府于今址。

孔府是典型的封建贵族地主庄园,占地面积约4.9万平方米,有各类楼房厅堂共480余间。

孔府在布局上很有特色,前部为处理公务的场所,后部为日常生活场所。

堂厅的建筑布置具有典型明清时期(公元14~19世纪)衙署建筑的风格。

孔府内藏有大量珍贵的历史档案和历代服饰、用具等历史价值极高的文物。

孔庙、孔林、孔府不仅是名闻天下、内涵丰富的文化类遗产,同时还拥有大量有价值的自然遗产。

“三孔”内生长的17000余株古树名木不仅见证了“三孔”的发展历史,同时也是研究古代物候学、气候学和生态学的宝贵素材。

历史悠久的“东方圣城”曲阜孔庙、孔府及孔林

历史悠久的“东方圣城”曲阜孔庙、孔府及孔林

走逬文代遗存Izouji nwenhuayicun/z也史他久的、"<X[——曲阜孔庙.孔府及孔林)◊zdi shand6ngsh6ng de xT ndn bu you yf gd kdng xing「On kdu fei chang在山东省的西南部,有一个孔姓人口非常dud de xidn ji shi ta jiu shi ydu zhe dud nidn li shT de dbngfang多的县级市,它就是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东方she n gch©n g qu fu qu fu shi she n g「Q n kdng zT ji qi zi sCin s he n g hu6—曲阜。

曲阜是圣人孔子及其子孙生活圣城”—de di fang bdi shi「On zOnchdngwQi shi jid san da shengchdngzhi yi ling wdi的地方,被世人尊崇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另外lidng zudshdngchGngfOn biQ shi ye lu sa l©ng h©mai jia zhd IT zui fu两座圣城分别是耶路撒冷和麦加)。

这里最负shdngnning de ydo shu kbng miao kdng fu h6kdng lin tdngcheng sdn kdng盛名的要数孔庙、孔府和孔林,统称“三孔”。

nidn sdn kdng bei lidn hd gu6jiao ke wQn zu zhi lie ru shi jie 1994年,“三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yi chdnrhing lu遗产名录》。

kbngmiao shT jidn yCi gbngyudnqidn nidn shi ji-si wo guo gu dai孔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是祭祀我国古代zhu ming si xidng jia jiao yu jia kong zT de ci miao xi hdn yT lai li 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

“文革”初期,曲阜三孔”遭遇空前劫难始末

“文革”初期,曲阜三孔”遭遇空前劫难始末

孔子是世界上最知名的哲学家之一,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在2000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也是整个东方文化的基石。

山东曲阜的孔庙、孔府、孔林并称“三孔”,是人们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象征,因其在中国历史和世界东方文化中的显著地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曲阜也被世人尊崇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

千百年来,“三孔”一直受到统治者和民间的有力保护。

然而,在文革”初期的1966年,“三孔”却遭遇了一场空前浩劫。

“破除几千年来一切剥削阶级所造成的毒害人民的旧思想惯”的口号,即破“四旧”,这是1966年8月,破“四旧”了一种巨大的压力,因为他们治下的曲阜县是中国古代文化代表和象征的孔子的故乡。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迹。

按照红卫兵的逻辑,这些都是8月下旬,曲阜县委书记李秀先后接到报告卫兵要来砸“三孔”。

县委立即分头向县直各机关单位及学校布置防范措施全县干部群众的多日严防死守李秀等人暗自庆幸。

他们绝对没有想到,两个多月后“文化大革命”的中心,率领一队人马杀向曲阜谭厚兰,1937年生于湖南进入北京师范大学政教系。

“大学的聂元梓、北京航空学院的韩爱晶和北京地质学院的王大宾统称为北京造反派的五大领袖,领导、参与了1966年10月上旬,谭厚兰原来打算到大庆油田去造反孔庙All Rights Reserved.都应该愚红卫兵背诵的几条短短的语谭厚兰和红卫兵在县委办公室干部他们翻出了国民党的青天这张,进而,一个更加惊人的消息在曲阜迅速流传———“红卫兵要烧孔府孔庙啦!”县委领导被这个消息吓得坐立不安,决定立即向中央汇报。

11月12日凌晨2时,县委接到“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组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陈伯达发来的指示:“孔庙、孔府、孔林不要烧掉,留作封建制度、孔家地主的博物馆,像收租院那样。

孔坟可以挖掉。

”谭厚兰在11日晚23点就接到了陈伯达的指示,比县委早了两个多小时。

她马上意识到曲阜县委向中央文革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曲阜孔府孔庙孔林被野蛮水洗文物损失难以估量
2001年2月2日解放日报
解放日报北京2月1日专电:世界和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山东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日前惨遭“水洗”,至使古建筑木结构进水,壁画、殿堂彩绘、金箔脱落,石碑的石隔内渗水,展室文物字画和金属器物的安全造成潜在威胁等等。

曲阜“三孔”文物遭到大面积破坏记者从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处了解到,去年12月中旬,曲阜“三孔”管理部门为了以新面貌迎接中国孔子国际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对孔府、孔庙、孔林进行全面卫生大扫除,买来升降机、水管、水桶等工具,对文物用水管从上至下直接喷冲,或以其他工具直接擦拭,至使“三孔”古建筑彩绘大面积模糊不清。

据曲阜文物管理委员会的报告称,在旅游公司租赁的景区内,古建筑均有不同程度的油漆彩绘脱漆现象。

其中孔庙最为严重,损害严重的有大中门、同文门、奎文阁两侧掖门、东西庑、大成殿、寝宫等。

孔府内重光门“恩赐重光”匾的金箔全部脱落,前后堂楼走廊天花已露出部分原木底。

颜庙内复圣殿内部分彩绘脱落,天花顶损坏较为严重。

据目击者证实,孔庙大成殿后檐打扫时,地上落了一层油漆彩绘片。

文管会在庑廊下拾零到散落的漆片、彩绘和金箔等物,大者直径竟接近5厘米。

由于用水管直接冲洗,使孔庙、孔府建筑木质内大面积渗水,造成的漆层拱起,还将会进一步脱落,其潜在危害不可估量。

此外,由于展室内大量用水擦洗,致使室内湿度增大,对室内陈列的文物安全也造成威胁,现孔府内部分字画已有起皮现象。

曲阜文管会在调换展室文物时,发现大成殿部分铜豆、簋、等器物内有较多积水。

曾子、子思神龛前的青铜供器内,至12月19日检查时仍有积水。

孔庙内大多数石碑也用水冲刷过,一旦石隔内渗水,遇冷结冰后,石碑将会裂缝断开。

碑亭中有些石碑的鱼脚和碑文也被冲掉,大成殿雇外边的农民利用升降梯从上往下冲刷,把孔子像都冲坏了。

据说曲阜文管会已于12月11日向市孔子旅游集团书面发函要求制止用水冲刷文物,但在12月12日检查时,发现十三碑亭内仍用水管直
接喷冲石碑,被检查人员当场制止才罢手。

而在此之前不足一个月,“三孔”就已发生过严重毁坏文物的事件。

11月22日下午,孔子国际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保卫科职工庞斌,未经批准私自开着汽车到孔庙拉引火柴时,撞上了院内元代的“御赐尚释奠之记”碑,将该碑拦腰撞成6大块和若干粉碎小块,致使这块高1.75
米的元代记事碑已无法复原。

一封举报信表明,“三孔”遭“水洗”完全是有人不懂文物保护,又一意孤行造成的。

有人在全体职工大会上要求大家“尽管用大水冲,有事我担着。

”“不好好干都开除回家。

”然后由领导批款,购买了升降梯、水管等设备,冲刷时间达十几天。

而在事发后,又将升降梯、水管水桶等工具夜间偷运回自己家里,并下达了“不管谁问,都不要承认用大水冲刷文物”的命令。

国家文物局在接到曲阜“三孔”遭“水洗”的举报后,立刻派出检查组赴曲阜。

尽管管理“三孔”的旅游公司并不承认“水洗”文物的现实,但文物部门当场取证证明,“三孔”确实曾惨遭“水
洗”,现已将详尽的调查报告上报给国务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