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导线计算程序

合集下载

闭合导线测量坐标计算的步骤

闭合导线测量坐标计算的步骤

闭合导线测量坐标计算的步骤
闭合导线测量坐标计算的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开始测量点和结束测量点,并记录它们的坐标。

2. 按照设立基准点的要求,安放好基准点,并记录其坐标。

3. 在开始测量点和结束测量点之间,按照一定的测量间距,设立一系列测量点,并记录它们的坐标。

4. 通过测量仪器(比如全站仪或者GPS仪器)测量每个测量点的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并记录测量结果。

5. 计算每个测量点的坐标,可以使用三角测量或者距离平差等方法,并将计算结果记录下来。

6. 检查计算结果的精度,进行误差控制和精度评定。

7. 根据需要,将测量结果进行处理,如计算测量线的全长、坐标增减量、线型等。

8. 生成闭合导线测量坐标计算表格或绘制坐标图,最终得到闭合导线的测量坐标。

以上步骤仅为一般的测量流程,具体的测量方法和计算方法可能会有所差异,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操作。

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精度控制和误差分析,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论述闭合导线计算的主要步骤

论述闭合导线计算的主要步骤

论述闭合导线计算的主要步骤《闭合导线计算的主要步骤》导线计算是电力系统设计和安装中的重要环节,而闭合导线计算是其中的一项关键工作。

闭合导线是指将电流源供电的导线形成一个闭合电路,如回路、环路或网路。

对于闭合导线的计算,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以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第一步,确定导线的电流。

根据实际需求和电流负载情况,确定闭合导线中电流的数值。

这一步需要考虑导线的电压等级、运行条件以及负载的类型和功率等因素。

第二步,计算导线的截面积。

根据导线所承载的电流大小,选择合适的截面积来满足电流的传输。

根据导线所在环境的温度和电流密度要求,利用导线的电阻、截面积和电导率等参数来进行计算。

第三步,确定导线的长度。

根据闭合导线的具体布置和路径,确定导线的长度。

这一步需要精确测量或估计导线的实际长度,以便后续的计算。

第四步,计算导线的电阻。

利用电阻公式以及导线的长度、截面积和电导率等参数,计算导线的电阻。

电阻是导线传输电流时产生的损耗,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以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负载的安全性。

第五步,考虑导线的电压降。

根据电流传输的距离和导线电阻,计算导线中的电压降。

这一步可以帮助判断闭合导线的功率损耗和电压稳定性,以便后续调整和改进。

第六步,验证导线的选择。

将前面计算得到的结果与导线的额定电流和耐压等指标进行比较,以验证所选择的导线是否符合要求。

如果不符合,需要重新选择或调整导线的截面积和长度等参数。

第七步,校验闭合导线的热稳定性和短路能力。

根据闭合导线的设计标准和要求,对导线的热稳定性和短路能力进行校验。

这需要考虑导线材料的特性、负载条件和电气设备的性能等因素。

通过以上步骤的计算和验证,能够得到闭合导线计算的主要结果,以便进行电力系统的设计和施工。

这些结果可以帮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进行合理的导线选择,保证电流的传输和供电的安全性,同时提高电力系统的效能和可靠性。

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步骤

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步骤

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步骤5)计算各测段的改正后的高差 6)计算各点的高程值4)检查闭合差是否分配完12)判断闭合差是否超限3)计算各测段观测高差的改正数ii i v h h +=ˆ3221211ˆ;ˆˆh H H h H H h H H B A +=+=+=;理论值=∑h ˆ导线内业计算步骤1. 闭合导线内业计算1)、绘制计算草图,在图上填写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

2)、角度闭合差(angle closing error)的计算与调整。

(1)计算角度闭合差: ƒβ=∑β测-∑β理 = ∑β测-(n-2)⨯180o (2)计算限差:当f β≤f β容时,可将闭合差反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角中,每个角度的改正值检核: 改正后角值调整后的内角总和应等于∑β理 , 即检核: 3)、按新的角值,推算各边坐标方位角。

检核: 4)、按坐标正算公式,计算各边坐标增量。

5)、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与调整 (1)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 因为闭合导线:∑△X 理=0 ∑△Y 理=0)("40图根级允n f ±=βnf V i /β-=βf V -=∑iV ˆ+=测ββ() 1802ˆ⨯-=∑n β右后前左后前βααβααˆ180ˆ180-+=+-= 理论值推算值αα=⎩⎨⎧⋅=∆⋅=∆ii i i i i D y D x ααsin cos ∑∑∑∑∑∑∆=∆-∆=∆=∆-∆=测理测测理测y yy f x x x f y x导线全长闭合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2)分配坐标增量闭合差若K<1/2000(图根级),则将fx 、fy 以相反符号,按边长成正比分配到各坐标增量上去。

并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检核:改正后坐标增量为 检核:6)、坐标计算 检核:2.附合导线内业计算附合导线与闭合导线的计算步骤基本相同。

但由于几何条件不同,只是角度闭合差和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方法有所不同,现叙述如下。

以下图为例说明:22yx D ff f +=200011/1≤=∑=∑=N f D Df K D D i x X D Df V i ∑-=∆iy Y D Df V i ∑-=∆YY X X f V f V -=∑-=∑∆∆YiiiXii i V Y YV X X ∆∆+∆=∆+∆=∆ˆˆ0ˆ0ˆ=∆∑=∆∑iiYX i i i i i i Y Y Y X X X ˆˆ∆+=∆+=后前后前理论值推算值理论值推算值Y Y X ==X(1) 计算角度闭合差: (2)(2)附合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为fx = Σ△X 测- Σ△X 理=Σ△X 测 - (X 终-X 始)fy = Σ△Y 测 - Σ△Y 理 =Σ△Y 测 -(Y 终- Y 始)AD()()∑∑⨯---=⨯---=180180n f n f 终始右测始终左测ααβααβββWelcome To 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闭合导线测量内业计算步骤

闭合导线测量内业计算步骤

闭合导线测量内业计算步骤闭合导线测量内业计算就像是一场有趣的数字解谜游戏呢。

一、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咱先算出角度闭合差呀。

理论上来说,闭合导线的内角和是有个固定值的,就像数学里的公式一样,根据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 - 2)×180°(n是边数)算出来理论内角和。

然后把我们实际测量的那些内角加起来,一减就得到角度闭合差啦。

这个差值可不能太大哦,如果太大就说明测量的时候可能出了些小问题。

得到这个闭合差后呢,就把它平均分配到每个观测角上,这样就调整好角度啦。

二、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接下来就是坐标方位角的推算啦。

这就像是在给每个边确定一个方向呢。

从已知的起始边方位角开始,按照调整后的角度,依次推算出其他边的坐标方位角。

这个过程就像是沿着导线一步步走,每到一个转角就根据角度的变化来确定下一段路的方向,可有意思啦。

三、坐标增量的计算。

然后呢,我们要计算坐标增量。

根据坐标方位角和边长,就像根据方向和距离来确定位置的变化一样。

用边长乘以这个边的坐标方位角的正弦或者余弦值,就能得到纵坐标增量和横坐标增量啦。

这里要特别细心哦,正弦对应纵坐标,余弦对应横坐标,可别搞混啦。

四、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算出坐标增量之后,就该算坐标增量闭合差了。

理论上,闭合导线的坐标增量总和应该是零呀,因为绕一圈最后要回到原点嘛。

但是实际测量计算出来的往往不是零,这个差值就是坐标增量闭合差。

这个闭合差也得调整呢,按照边长的比例把这个差值分配到各个坐标增量上。

五、坐标计算。

最后就是计算各点的坐标啦。

从已知点的坐标开始,加上调整后的坐标增量,就像走一步算一步的位置一样,这样就可以算出闭合导线上各个点的坐标啦。

整个闭合导线测量内业计算就完成啦,就像完成了一次有趣的数字旅程呢。

闭合导线内业计算

闭合导线内业计算

闭合导线内业计算闭合导线必须满足的条件:一是多边形的内角和条件,二是坐标条件。

闭合导线按下述步骤进行计算。

(1) 角度闭合差计算与调整。

12边形内角和理论值为∑理β= ()180212⨯-º = 1800º由于测角误差的影响,使观测所得的内角和∑测β不等于理论值∑理β,二者之差称为角度闭合差,用ƒβ表示ƒβ=∑测β—∑理β= 1800º01′37″—(12—2)⨯180º= 1′37″ 对于图根导线,角度闭合差容许值一般为ƒ允β= ±≈''1206208″≥ƒβ= 97″当角度闭合差ƒβ≤ ƒ允β时,将角度闭合差以相反的符号平均分配给各观测角,即在每个角度观测值上加一个改正数υ= -12βf = -1279''= -8″余 -1″ 65→D Θ=73.138 最小∴将余数-1″调整到∠6上 即 改正后各角值为∠1=48º51′35″ ∠2=219º56′39″ ∠3=95º08′58″ ∠4=194º04′54″ ∠5=230º07′02″ ∠6=122º04′39″ ∠7=93º21′05″ ∠8=111º52′05″ ∠9=234º49′32″ ∠10=107º20′29″ ∠11=91º30′55″ ∠12=250º52′07″检验:∑改β=∠1+ …… +∠12=1800º=∑理β(2)导线各边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角度闭合差调整好后,用改正后的角值从第一边的已知方位角开始依次推算出其他各边的方位角。

已知第一条边的方位角1α= 0º 其他方位角的计算式:2α= 0º+180º+219º56′39″- 360º=39º56′39″ 3α=39º56′39″+180º+95º08′58″=315º05′37″4α=315º05′37″-180º+194º04′54″=329º10′31″5α=329º10′31″-180º+230º07′02″-360º=19º17′33″6α=19º17′33″+180º+122º04′39″=321º22′12″ 7α=321º22′12″-180º+93º21′05″=234º43′17″ 8α=234º43′17″-180º111º52′05″=166º35′22″ 9α=166º35′22″+180º+234º49′32″-360º=211º24′51″10α=211º24′51″-180º+107º20′29″=148º45′23″11α=148º45′23″+180º+91º30′55″-360º=60º16′18″ 12α=60º16′18″+180º+250º52′07″-360º=131º08′25″ 1α=131º08′25″+180º+48º51′35″-360º=0º(3)坐标增量及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闭合及附合导线测量内业计算方法

闭合及附合导线测量内业计算方法

闭合及附合导线测量内业计算方法(好东西)1. 导线方位角计算公式当β为左角时α前=α后+β左—180°当β为右角时α前=α后-β右+180°2. 角度闭合差计算fβ=(α始—α终)+∑β左—n*180°fβ=(α始-α终)-∑β右+n*180°3. 观测角改正数计算公式Vβ=±fβ/ n若观察角为左角,应以与闭合差相反的符合分配角度闭合差,若观察角为右角,应以与闭合差相同的符合分配角度闭合差。

4. 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X=X终—X始∑△Y= Y终-Y始Fx=∑△X测-∑△XFY=∑△Y测-∑△Y5。

坐标增量改正数计算公式VX=—Fx/∑D³DiVY=—FY/∑D³Di² ²所以: ∑VX= - Fx ∑VY= - FY6. 导线全长绝对闭合差F=SQR(FX^2+FY^2)7.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K=F/∑D=1/∑D/F8. 坐标增量计算导线测量的内业方法本人不才悉心整理出来的望能给同行业人士提供点资料(一)闭合导线内业计算已知A点的坐标XA=450.000米,YA=450。

000米,导线各边长,各内角和起始边AB 的方位角αAB如图所示,试计算B、C、D、E各点的坐标。

1角度闭合差:图6—8 闭合导线算例草图角度的改正数△β为:2、导线边方位角的推算BC边的方位角CD边的方位角AB边的方位角右角推算方位角的公式:(校核)3、坐标增量计算设D12、α12为已知,则12边的坐标增量为:4、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因为闭合导线是一闭合多边形,其坐标增量的代数和在理论上应等于零,即:但由于测定导线边长和观测内角过程中存在误差,所以实际上坐标增量之和往往不等于零而产生一个差值,这个差值称为坐标增量闭合差。

分别用表示:缺口AA′的长度称为导线全长闭合差,以f表示。

由图可知:图6-9 闭合导线全长闭合差导线相对闭合差。

闭合导线内业计算步骤及公式

闭合导线内业计算步骤及公式

闭合导线内业计算步骤及公式要计算闭合导线内的磁场,我们需要使用安培环路定理和比奥-萨伐尔定律。

以下是计算步骤和公式:步骤1:确定闭合导线形状和电流方向。

首先,确定闭合导线的形状和尺寸。

然后,确定电流的方向,这将影响磁场的方向。

步骤2:选择一个闭合导线上一个点作为分析点。

选择一个点来计算其产生的磁场。

步骤3:确定闭合导线内该点到电流元之间的距离和角度。

测量该点到电流元的平行距离和垂直距离。

然后,计算角度,该角度是平行距离与电流元之间的夹角。

步骤4:计算该点处的磁场贡献。

使用比奥-萨伐尔定律计算电流元对该点产生的磁场贡献。

这个公式是:dB = (μ₀ / 4π) * (I * dl * sinθ) / r²其中,dB是磁场强度的微小增量,μ₀是真空中的磁导率(4π x10^-7 T·m/A),I是电流,dl是电流元的长度(在计算中应考虑电流元的长度),θ是电流元与观察点之间的夹角,r是观察点到电流元的距离。

步骤5:将所有电流元的磁场贡献相加。

对于闭合导线,我们将重复步骤3和4,对每个电流元进行计算,然后将它们的磁场贡献相加,得到闭合导线内特定点的总磁场。

步骤6:重复步骤2至5以计算闭合导线内不同点的磁场。

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的观察点,并将相应的电流元的磁场贡献相加。

步骤7:在平面或空间中绘制磁场图。

根据计算结果,在一个平面上或在空间中,以箭头和等高线的形式显示磁场的强度和方向。

在进行这些计算时,有一些注意事项:1.电流元的长度:电流元的长度在计算中是很重要的,因为它影响到磁场的贡献。

对于无限长的直导线,或者在计算中忽略电流元的长度问题时,我们通常使用无限长直导线的结果。

对于有限长的导线,需要考虑电流元的长度,这可能需要进行积分。

2.电流方向:确保在计算中考虑电流的方向。

电流的方向将决定磁场的方向。

正向电流(顺时针方向)将产生一个向内的磁场,负向电流(逆时针方向)将产生一个向外的磁场。

闭合导线内业计算步骤及公式

闭合导线内业计算步骤及公式

闭合导线内业计算步骤及公式闭合导线内业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其计算步骤及公式对于电力工程师来说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闭合导线内业的计算步骤及公式。

一、计算步骤:1. 确定导线参数:包括导线的电阻、电感和电容等参数。

这些参数可以通过实测或者查阅导线参数手册获得。

2. 计算导线的等效电路:根据导线的参数,将其抽象为等效电路,通常为串联的电阻、电感和电容。

3. 计算导线的阻抗:根据导线的等效电路,使用电路分析方法(如复数法或相量法)计算导线的阻抗。

4. 计算导线的电流分布:根据导线的阻抗和外部电源的电压,使用电流分布计算公式计算导线上各点的电流分布。

5. 计算导线的电压降:根据导线的电流分布和导线的电阻,使用电压降计算公式计算导线上各段的电压降。

6. 计算导线的功率损耗:根据导线的电流分布和导线的电阻,使用功率损耗计算公式计算导线的功率损耗。

二、公式:1. 导线的等效电路:导线的等效电路通常为串联的电阻、电感和电容,其阻抗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Z = R + jωL + 1/(jωC)其中,Z为导线的阻抗,R为导线的电阻,ω为角频率,L为导线的电感,C为导线的电容。

2. 导线的电流分布:导线的电流分布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I(x) = I0 * e^(-αx) * cos(βx + φ)其中,I(x)为导线上距离起点为x处的电流,I0为导线起点处的电流,α为衰减系数,β为相位常数,φ为相位角。

3. 导线的电压降:导线的电压降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ΔV(x) = I(x) * R其中,ΔV(x)为导线上距离起点为x处的电压降,I(x)为导线上距离起点为x处的电流,R为导线的电阻。

4. 导线的功率损耗:导线的功率损耗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P(x) = I(x)^2 * R其中,P(x)为导线上距离起点为x处的功率损耗,I(x)为导线上距离起点为x处的电流,R为导线的电阻。

以上就是闭合导线内业计算的步骤及公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号
°


观测左角(°)
角度改正数(″)
改正后的角(°)
坐标方位角(°)
距离(m)
起点N1
0596160165.6272.6166667
N20596160165.6258.2166667N30596160165.6243.8166667N40596160165.6229.4166667N50596160165.6215.0166667N60596160165.6200.6166667N70596160165.6186.2166667N80596160165.6171.8166667N90596160165.6157.4166667N100596160165.6143.0166667N110596160165.6128.6166667N120596160165.6114.2166667N130596160165.699.81666667N140596160165.685.41666667N150596160165.671.01666667N160596160165.656.61666667N170596160165.642.21666667N180596160165.627.81666667N190596160165.613.41666667N200596160165.6359.0166667N210596160165.6344.6166667N220596160165.6330.2166667N230596160165.6315.8166667N240596160165.6301.4166667N250596160165.6287.0166667

——————
149040004140
——
0已知α1=
272370
272.6166667
025
-149040000
100
1/
5、该表中第1个点为已知坐标点,“α1”为该已知点至下一导线点的坐标方位角。

“已知边数n”为闭角度闭合差限差(″)=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K=
使用说明:
1、使用此程序时,要将闭合环导线点进行“逆时针编号”,输入水平角时,要输入左角且7、此程序为图根级导线的计算程序,其他等级导线的计算,其“角度闭合差限差”计算公式及“导线全8、制作:王劲松 2004-06-15
2、使用时,先将此页复制,再在复制页上进行修改——先将“蓝色”字体项删除,再按实
3、当导线点较多或较少时,按实际点数插入或删除行数。

并注意检查计算公式是否正确。

4、“蓝色”字体表示计算时,需要输入的项目。

6、该表中各点号所对应的“角度”、“坐标”为该点的夹角和坐标,各点号所对应的“方
闭合导线(逆时针编号,输入左内角)坐标
已知边数n=
角度闭合差('')=导线全长闭合差f (m)=坐标增量闭合差fx (m)=
ΔX(m)
ΔY(m)
改正后ΔX(m)
改正后ΔY(m)
X(m)
Y(m)
BM
00#DIV/0!#DIV/0!2468295000#DIV/0!#DIV/0!#DIV/0!#DIV/0!00#DIV/0!#DIV/0!#DIV/0!#DIV/0!00#DIV/0!#DIV/0!#DIV/0!#DIV/0!00#DIV/0!#DIV/0!#DIV/0!#DIV/0!00#DIV/0!#DIV/0!#DIV/0!#DIV/0!00#DIV/0!#DIV/0!#DIV/0!#DIV/0!00#DIV/0!#DIV/0!#DIV/0!#DIV/0!00#DIV/0!#DIV/0!#DIV/0!#DIV/0!00#DIV/0!#DIV/0!#DIV/0!#DIV/0!00#DIV/0!#DIV/0!#DIV/0!#DIV/0!00#DIV/0!#DIV/0!#DIV/0!#DIV/0!00#DIV/0!#DIV/0!#DIV/0!#DIV/0!00#DIV/0!#DIV/0!#DIV/0!#DIV/0!00#DIV/0!#DIV/0!#DIV/0!#DIV/0!00#DIV/0!#DIV/0!#DIV/0!#DIV/0!00#DIV/0!#DIV/0!#DIV/0!#DIV/0!00#DIV/0!#DIV/0!#DIV/0!#DIV/0!00#DIV/0!#DIV/0!#DIV/0!#DIV/0!00#DIV/0!#DIV/0!#DIV/0!#DIV/0!00#DIV/0!#DIV/0!#DIV/0!#DIV/0!00#DIV/0!#DIV/0!#DIV/0!#DIV/0!00#DIV/0!#DIV/0!#DIV/0!#DIV/0!00#DIV/0!#DIV/0!#DIV/0!#DIV/0!00#DIV/0!#DIV/0!#DIV/0!#DIV/0!00#DIV/0!#DIV/0!#DIV/0!#DIV/0!
#DIV/0!<
1/2000
方位角。

“已知边数n”为闭合导线的边数。

左角且为内角。

差限差”计算公式及“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数值要修改。

再按实际数据进行填写。

正确。

的“方位角”、“距离”为该点至下一点的方位角及平距。

,输入左内角)坐标计算表
坐标增量闭合差fy (m)=
108.0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