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标点符号知识精华 必考考点解析、例题、答案

合集下载

标点符号中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标点符号中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标点符号中考真题及答案解析是书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能够给语言以合理的停顿和节奏,更好地表达语义和情感。

对于的正确使用,不仅是语言表达能力的体现,也是中学生中考考试的必考点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针对近年来中考真题中出现的题目进行解析,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的应用。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道典型的题目:------------下面是一位作者对生活不细心的思考:爸爸问小明:“孩子,你的成绩是在考试之前定好的呢?把问题简化一下,你是在久违的回家之前:满怀希望,何来失望?”小明沉默不语。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这道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对的正确使用和理解,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使用了引号、逗号和冒号三种。

下面我们逐个解析它们的用法。

首先是引号。

在这道题目中,引号的作用是引用爸爸对小明的提问。

在书写中,引号常用来引用他人的话语,用以表示直接引述或者强调。

在中文中,引号通常使用全角的双引号“”表示,例如:“他说:‘我很喜欢这本书。

’”。

而在英文中,则常用单引号' '或者双引号" "表示。

接下来是逗号的使用。

逗号在句子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连接并列成分、分隔并列的词语、分隔插入语等。

在这道题目中,逗号用于分隔爸爸的提问和小明的回答。

“爸爸问小明”和“小明沉默不语”都是两个并列的动作,所以它们之间需要用逗号隔开。

相比于其他来说,逗号的使用是比较常见也比较容易掌握的。

最后是冒号。

在这道题目中,冒号用于引导或者引出后面的解释、举例或者总结性的内容。

这句话中的冒号起到了引起思考和反思的作用,它引导我们思考小明的成绩和希望的关系。

冒号在引导列举、对话、解释说明等场景中常见,熟练掌握它的用法对于提高写作水平至关重要。

通过对这道题目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出,在表达中起到了连接、引用、分隔和引导的作用。

合理运用,可以使文章的表达更加准确、流畅、生动。

在中考中,掌握的正确用法将有助于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的得分。

中考专题4标点符号辨析(难点)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划重点(部编版解析版)

中考专题4标点符号辨析(难点)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划重点(部编版解析版)

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划重点专题04 标点符号辨析(难点)专题概述和解题方法指导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标点符号共有十六种,包括七种点号: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九种标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是语言运用的一项基本功,我们发现“标点符号的运用”这个考点在题中具体表现为判断标点运用是否正确,常考的标点符号分别是问号、冒号、破折号、逗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分号、引号等。

标点符号的使用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初中阶段主要考查学生对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及其作用的掌握情况。

因此,解答此类试题时要做到:1.准确掌握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和作用。

2.在正确感知句意、段意的基础上,弄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以便准确判断、合理使用标点符号。

3.认真审读题干,准确捕捉有关标点的考查信息,揣摩命题者的设计意图和规律。

4.平时要总结、积累标点符号使用的特点,并运用它们去解决相关的问题,还要注重在语境中准确把握各种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附:标点符号使用规则问号: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

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才用问。

第三注意连续问,每句末尾都用问。

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感叹号: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

顿号: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

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

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

分号: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

冒号: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引号: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

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

括号:注释局部紧贴着,注释整体隔开着。

常见标点符号及其用法一、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哪怕找不到大海,也要迈出寻觅的脚步;哪怕脚印被掩埋,也请珍惜走过的路。

B.在电子产品充斥生活的当下,纸质图书会在电子书的冲击下淡出我们的生活吗? C.孩子,你要懂得“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别总抱怨时间不够。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标点符号专题》精讲精练(含答案解析)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标点符号专题》精讲精练(含答案解析)

标点符号专题一、要点梳理(一)常用标点符号标点符号分为两大类:点号(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语句的停顿、结构关系和语气)和标号(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

1.点号①句末点号:句号、问号、叹号②句内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2.标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连接号、分隔号。

(二)常用的标点符号用法1234二、方法点拨(一)常见错误1.非疑问句误用问号例: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2.选择问句,中间的停顿误用问号例: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是拿不定主意。

53.倒装句中问号、叹号前置之误用例:到底怎么办?这件事。

4.概数误用顿号例:一天才走五、六里。

这次运动会二、三班从的同学都要参加。

5.连词前误用顿号例: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6.分句之间误用顿号例:他留给我的印象依然如故:天真中透示着纯真、活泼中蕴含着稚气。

7.联合词组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误用顿号例: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湖北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8.句中未用逗号径直用分号例:任弼时同志一生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烦人;三怕多用钱。

9.句中已用句号再用分号例:学习贵在自觉。

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学习贵在刻苦。

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10.冒号提示范围不清例:毛泽东有两句诗:"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我从中感受到了坚持不懈、不畏艰难的精神。

11.同一句中用两个冒号例:昨天开大会,王厂长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一是持证上岗,二是下岗分流。

12.某某说,在引用的话中间,误用冒号例:“这样做对不对?我看,”刘主任大声说:“不对。

”13.引语中句末点号误置例1:王局长说:“咱不能把功劳当资本,向党和人民捞好处”。

例2: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614.省略号和“等”“等等”同时使用之误例:一起去的有十七八个人,有我姐姐、表弟、表妹、同学……等。

考点四 标点符号(重难讲义)-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统编版全国通用)(解析版)

考点四 标点符号(重难讲义)-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统编版全国通用)(解析版)

考点四标点符号栏目设置:考点解读—考点剖析—备考整合●课标解读《新课程标准》要求熟悉标点符号的功能,能正确书写和使用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这个考点:一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分类,掌握并正确使用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等常用标点符号;二要掌握标点符号书写的位置;三要会体会常用标点在句子中的作用。

●考情分析考点分值题型标点符号2/3①辨析选择②修改或添加标点●命题趋势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因此要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必须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灵活运用。

中考考查的重点是标点符号的综合运用,试题的难点往往在于标点易混处和标号、点号连用的处理;标点符号试题的特点是把标点符号的运用规则和正确表达文章结合起来考证。

标点符号考点主要着眼于常用标点符号的规范使用。

客观题以选择题为主,主观题以填空题主。

客观题的考查形式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命题。

基本表述为:选出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全部正确(或有误)的一项。

主观题的考查形式基本表述为:给划线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实际上,在众多中考试卷中,许多考查点并不是孤立的,有时候会综合考查多个考点,需要我们答题时注意。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常考题型展现】题型一辨析选择题型二修改或添加标点※【经典考题回放】(2023·四川雅安·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B.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C.一群野生亚洲象,一路穿森林啊,跨红河啊,越农田啊……开启了它们的漫长旅程。

D.2023年5月12日是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A.“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是问句,后面用问号;B.“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属于完整引用,感叹号在下引号前;D.“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是活动主题,用引号;故选C。

部编人教版中考标点符号常见考点

部编人教版中考标点符号常见考点

二、引号与其他标点号的位置
(1)后引号与句末标点的位置关系。
• 如果是直接引用,引者把所引用的话作为完整独立 的话来用,句末的标点应放在引号之内;如果是间接 引用,引者只是把所引用的话作为自己所说话的一个 组成部分,末标点则需放在引号外面。 • 例1:英国诗人雪莱在他著名的《西风颂》里写 道:“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直接引用) • 例2:快乐固妹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 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 美丽的“黄昏”。 (间接引用,只是说话的一部分)
9.C
• 【解析】试题分析:A引号应改为书名号。 B第一个句号应放到后引号内。D等与省略 号不能同时使用。
10.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 项是( )
• A.昆曲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戏曲剧种。她雍容典 雅,仪态万方;她影响深广,美名远扬。 • B.“春雨惊春清谷天”,点出了春天有立春、 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的节气。 • C.对联——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通常用毛笔 竖着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 D.古人题咏枫桥,除《枫桥夜泊》外,杜牧也 写过“长洲茂苑草萧萧,暮烟秋雨过枫桥”。
标点符号专项练习
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 一项是( )
• A.人生在世,是追求纸醉金迷的物质享受? 还是追求宁静淡泊的精神境界? • B.歌曲“最炫民族风”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和民族特色,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 • C.“我本来是没有计划使用林书豪的,但这 家伙每天都在努力。”主教练说:“是他 站出来抓住了机会。” • D.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却 道“山不在名,有泉则灵”。

例:你参加了《翰墨飘香》主题书法大 赛了吗? (该句中应将书名号改为引号)
②书名号内还有书名时,外用双书名 号,内用单书名号。

中考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知识点归纳 含解析

中考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知识点归纳 含解析

中考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知识点归纳含解析一、初中语文试卷标点符号及使用1.按要求完成文后1-3题。

①对联是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

②它有很多种类,在春节期间张贴的,称为春联。

③如“一元复始,听爆竹声声辞旧岁,万象更新,看梅花点点迎新春”,就是一副年味儿浓郁的春联。

④春联在寥寥数语中寄托着人们对新春佳节的美好祝愿,可谓寓意吉祥、语言简洁。

(1)请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改写第②句画线部分,使表达更生动。

(2)第③句中有一处标点使用有误,你认为应该怎样修改?(3)第④句中的语句前后不呼应,请写出修改建议。

2.端午节来临之际,学校组织了“端午季·家国情”主题活动。

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资料,准备作为展板的序言。

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各题。

“一年一度又端阳,汨水悠悠屈子殇。

”两千多年前的汨罗河畔,面对国破家亡,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悲愤交加,纵身一跃,化作了汨罗河畔的一缕诗魂。

他就是屈原。

屈原是一个伟大的诗人。

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屈原豪情满怀(甲)竭忠尽智。

他提倡“美政”,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后虽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却痴心不改,体现了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

在长期的流放生活中,屈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借以表达内心集聚的深挚悲痛和深切忧患。

屈原使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创作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乙)“楚辞”,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了一片新天地。

在榴花似火的五月,一个民族以节日的名义年年祭奠你,岁岁凭吊你。

每到中华民族危难之际,我们都会用你的精神来互相鼓舞,共抵外侮!“国亡生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屈原,你的诗文永远滋养着我们这个诗歌的国度,你的精神永远烛照着我们这个奋进的民族!(1)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汉字和给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开(辟)痴心不改(zhī)B.开(僻)痴心不改(chī)C.开(僻)痴心不改(zhī)D.开(辟)痴心不改(chī)(2)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A.(甲)顿号(乙)冒号B.(甲)逗号(乙)冒号C.(甲)逗号(乙)破折号D.(甲)顿号(乙)破折号(3)画线的句子作为这段文字的总括句,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

中考语文标点符号基础整理(含训练题和答案)

中考语文标点符号基础整理(含训练题和答案)

标点符号一、考点概览复习标点符号,要掌握各个符号的用法,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

平时写作时经常注意些,应该很快就会熟练应用的。

1.标点符号分点号和标号两大类:点号主要是表停顿和语气,标号主要是表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

2.标点符号用法:(1)顿号、逗号、分号:三者都表示句子内部停顿。

顿号用于并列词语或短语之间;分号用于并列分句之间。

(2)句号、问号、感叹号:三者都用于句末,分别表示陈述、疑问、感叹语气。

(3)冒号:用在提示性话语之后表提示下文,或用在总括性话语之前表总结上文。

(4)引号:表实际引用;表特定称谓;表着重指出或有特定含义,表讽刺反语。

(5)括号:表括号内的文字是对前文的注释或补充说明。

(6)破折号:表对前文的解释或补充说明;表语意的跳跃或转折;表语音的中断或延长。

(7)连接号:表时间、地点、数目等的起止;表人或事物的内在联系。

(8)省略号:表文中省略;表语未说完或语意未尽;表说话断续。

(9)着重号:用来标出要读者注意的主要词语。

(10)间隔号:表文字间的间隔;表外国人的名字和姓氏的音界。

(11)书名号:表书籍、文章、报刊、歌曲、剧作等名称。

3.引号和书名号的单双使用规则:先用双引号或双书名号,若内部仍需使用引用或书名号时,则用单引号或单书名号。

4.破折号与括号都有注释作用,两者的区别在于:括号内的话不是句子的一部分,而破折号引出的话是句子的一部分。

二、题型例举1.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B.生活教我认识了桥——与水形影不离的过河的建筑。

C.无名战士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一,二,三,四……”D.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答案】D解析:上例三个句子都出现了冒号,A、C、D三个句子内部有引号,应从冒号和引号的用法上去思考。

D项中《诫子书》是诸葛亮的一篇文章,应该使用书名号,而不能作用引号。

中考语文基础考点专题复习 标点符号(解析版)

中考语文基础考点专题复习 标点符号(解析版)

专题09 标点符号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什么地方我曾经看见这样一棵苍老的枸杞树呢?是在某处的山里吗?是在另一个地方的花园里吗?B.活得洒脱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拘谨的人,容易烦恼。

C.近期上映的国庆档电影《我和我的家乡》讲述了五个故事,从《北京好人》到《神笔马良》,从城市到山区到高原……等,一幕幕剧情无不勾起回忆,催人泪下。

D.“都到齐了吗,同学们?”老师说,“到齐了我们就可以出发了。

”【答案】C【详解】C.“……等”中省略号后不能加“等”。

故选C。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央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成为观众津津乐道的话题______没有大牌明星的登场,只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生______没有声嘶力竭的喊叫,只有安安静静地书写。

节目开播以来,全国刮起了一股汉字听写风潮,还催生了一批“听写族______A.,;”。

B.。

;。

”C.,,”。

D.。

,。

”【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标点符号的正确应用。

第二小句语意紧承上句,所以第一处用逗号隔开。

“没有大牌明星的登场,只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生”和“没有声嘶力竭的喊叫,只有安安静静地书写”之间是一个并列的分句,结构相似,中间用分号隔开。

“听写族”是个特定称谓,句号表示全句的结束,所以句号要放在引号外面。

3.一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由陈传兴执导的纪录片□掬水月在手□9日在上海率先点映。

该片讲述了96 岁古典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的传奇人生□用如诗如歌的影像将叶嘉莹的个人生命历程与唐诗宋词的□史诗□融为一片月色溶溶的精神河流。

A.《》;“ ”B.“ ” ,《》C.“ ” ;《》D.《》,“ ”【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了解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引号标示语段中直接引用的内容或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书名号标示书名、卷名、篇名、刊物名、报纸名、文件名等,标示电影、电视、音乐、诗歌、雕塑等各类用文字、声音、图像等表现的作品的名称,“掬水月在手”是纪录片的名称,用书名号,不用引号;“史诗”是语段中直接引用的内容,用引号,不用书名号;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关系分句之间的停顿,以及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中第一层分句之间的停顿,逗号表示句子或语段内部的一般性停顿,第二个分句和第三个分句是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用逗号;故选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标点符号专项知识点复习标点符号分为标号和点号两大类。

点号包括句中点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和句末点号句号、问号、叹号共7种;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

标号主要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

标号的作用是表明句子或词语的性质和作用的。

几种特别容易出错的标点符号(一)顿号1.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但表确数的地方必须有顿号。

a.学校距这里二三里。

(表概数)b.今天做值日的是四、五组。

(表确数)2.太短的并列成分间(尤其是约定俗成的词语),无须停顿也不会产生歧义,可不用顿号。

例如:中小学生省市领导德智体美劳工农兵3.并列词语之间有了"和"、"与"、"跟"、"及"等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

例如:我国科学、文化、艺术、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

(将顿号去掉)4.较长的并列成分间可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例如: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大雁的歌唱,使年轻人深深陶醉了。

5. 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和回收,标志着我国科技的发展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6.并列的成分后有语气词时,“啊”“哇”“呀”“啦”并列成分间使用逗号,不用顿号。

(1)我们的院子里种了一些菊花啦,月季啦,山竹啦,美人蕉等好多花。

(2)这里的山啊,水啊,草啊,都是我从小熟悉的。

7、并列词语做谓语、补语时,并列成分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1)萝卜切得纤细,均匀。

(作补语)(2)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做谓语)(二)分号1、分号和逗号都可以用于复句内部的分句之间,不同之处在于分号常常用在并列分句之间,它表示的停顿大于逗号。

例:(1)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2)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2、在复句中,如果分句之间没有逗号,不可以直接使用分号。

(句中无逗号不能直接用分号)如:张家界石峰林立,峭壁万仞;天子山居高临下,气势磅礴;索溪峪群峰环抱,粗壮雄峻。

(2)成才的关键有三条:一是身体健康;二是作风塌实;三是耐得住寂寞。

(将分号改为逗号)(三)冒号1、用在总括性的句子后或前,表示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

(1)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2)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3)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将最后一个逗号改为冒号,表示总结上文)2、冒号一般管到句末,若只管到句子的中间,不能管到句末则不能用冒号。

例如:(1)记者在一些家庭采访,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作业多,作业时间长,有时做作业到深夜,这些情况在全国多处学校都存在。

(冒号改为破折号)(2)本市文坛的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

(冒号改为破折号)3.转述的话不能用冒号。

例如:老师说,他今天不舒服,不来给同学们上课了。

4.没有比较大的停顿不用冒号。

例如: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

(删去冒号)5.同一句中不能用两个冒号。

例如: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

(将其中一个冒号改为逗号)6、冒号不能和表示提示性的词同时使用。

这位老“巴尔干”同意本报记者的看法:即协议虽签,维和部队开始“维和”,但科索沃的危机并没有消除。

(删去冒号或即)(四)问号1.在选择问中,在句末用问号,句中用逗号。

(选择问的句式:是……还是……)a.这是临比赛胆怯呢,还是身体不舒服?b.这次培训,是你去,是他去,还是你们一起去?2.主谓倒装句,问号放在句末,谓语后用逗号。

a.安排工作了吗,这些新来的同志?b.你就去吗,小栓的爹? C 怎么了,你?3.有的句子虽含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样等),但并非真正发问,而是表达了一个陈述语气,因而应用句号。

a.我们应该研究一下,这件事究竟应该怎么办。

b.谁也说不清他到底是什么人。

4.连续问句,每个问句句末都要用问号。

A.除了他去,谁还能去?你吗?你能去吗?B.那醉人的绿啊,我将拿什么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的出呢?(五)感叹号1.如果有成分倒置,感叹号用在句末。

例如:多美呀,秋天的北京!2.两个叹词连用,一般前一个用逗号,后一个用叹号。

例如:啊,啊!又到生机勃勃的春天了。

(六)引号1.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

例如: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2)我联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3)这令我想到一则名言:“所谓的‘大人物’,使每个人觉得自己渺小;真正的大人物,使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伟大。

”(4)陆游诗云:“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2.引文不完整或者引文作为行文的一部分,这时,点号放在后引号的外面。

如果引文末尾是问号或叹号,问号、叹号永远放到引号里面。

例如: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2)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许多评论家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就是说,做学问必须要勤奋。

(4)我们的口号是“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5)他听见一声“救人啊!”就冲出去了!3.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倘若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那又要用双引号,依次类推。

例如: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的'紊'是什么意思?”4、表示放在引号里的话是有特殊意味的,如意义突出的,不照字面理解而别有含义的,作者不同意或者怀疑这种说法的,以及讽刺、反语等。

例:白日的亮光把犯罪者的“成绩”完全暴露出来了。

(反语)5、需要指出的词语以及专名、术语、成语之类有时候也用引号。

例:这就是“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的由来。

例:好就好在它点出了南郭先生的要害,在于一个“充”字。

(七)破折号:破折号用法:破折号是标号中的重点。

它有多种用途,主要有下边两种。

1、表示它后边是解释或补充说明的话。

例:①我在生活中的第一件艺术品——就是小屋。

②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行文中通常用一个破折号引出解释或补充说明的话,如上二例。

如果这类语句插在一个句子的当中,往往前后两处都用破折号。

例:作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的喜悦……2、破折号有时也可用于总括前文。

例:革命和革命战争是进攻的,但是也有防御和后退,——这种说法才是完全正确的。

3、破折号的作用有:①表解释说明;②表意思递进;③表话题转换;④表声音延长;⑤表语音较大的停顿或中断;⑥表语意的跳跃或转折;⑦表总结上文;⑧用在副标题前;⑨表事项的列举分承(八)括号括号有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两种。

注释句中某一部分的叫句内括号,注释整个句子的叫句外括号。

1.句内括号要紧贴被注释内容之后,注意标点。

如:推行“三证”(即机手合格证、机具检验证、供油证)供油制度,阻塞了油料漏洞。

(2)、避讳之风可谓源远流长,“其俗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其历史垂二千年”(陈垣《史讳举例•序》)。

(3)、1861年以后,那拉氏曾经在这里搞所谓"垂帘听政",(这是那拉氏直接掌管政权的一种形式。

)1861年以后,那拉氏曾经在这里搞所谓"垂帘听政"(这是那拉氏直接掌管政权的一种形式)。

(这句话中括号里的内容是对"垂帘听政"做的注释,属句内括号,因此括号前的逗号应删去,括号里的句号应放到括号外)2.句外括号是注解整个句子的,所以括号放在句末标点之后。

如果句外括号内是句子,那么后括号前应保留句末点号;如果句外括号内不是句子,那么后括号前则不用标点。

例如:a.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子搞"即兴"。

(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有"即兴"。

)b.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九)三种标点符号区别:1、破折号和冒号的区分:(1)分说部分是总说部分的分项叙述,应用冒号;如果分说部分是对总说的部分注释,则应用破折号。

如:这次职工代表大会有三项议程:审议奖惩条例,通过三年规划,选举职工代表大会理事。

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

(2)凡是用破折号表示注释的,可以把注释删去,句子的内容与形式仍是完整的;而用冒号的则不行。

如上面的第二个例子可以说成:我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

而第一个则不能省去,否则意思就不明确了。

2、破折号和括号的区分:双破折号的作用与句内括号的作用基本相同,都是在句中插入解释或补充;但句内括号中的内容在读时不读出来,而两个破折号之间的部分是正文的一部分,必须要读出。

(重要不重要)(十)书名号的使用1、书名号是用于标明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名、歌曲名、图画名等的标点符号,亦用于歌曲、电影、电视剧等与书面媒介紧密相关的文艺作品。

示例:《三国演义》‖《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2.法律、规章、规定、合同等文书的标题,用书名号标示。

示例:《新闻出版统计管理办法》‖《汉语拼音方案》。

3.文化产品(电影、戏剧、绘画、歌曲、舞蹈、摄影、邮票等)的题目,用书名号标示。

示例: 《仙剑奇侠传》。

4.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的栏目与板块名称,用书名号标示。

示例:该报《人民子弟兵》专栏副刊《笔会》‖中央电视台专题节目《体育沙龙》北京文艺台《周末三人谈》节目。

5.专题名、丛书、单位等名称、以……主题、举办……活动等要用引号,不能使用书名号。

如: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将书名号改为引号)如:1933年到1934年间,鲁迅先生经常在《申报副刊》的《自由谈》上写稿,攻击时弊。

(“《申报副刊》”应改为“《申报》副刊”)6.书名号内还有书名时,外用双书名号,内用单书名号。

如:《读〈石钟山记〉有感》(十一)省略号的使用1、省略号不能与“等、等等”连用。

如:第二代无绳电话采用了数字技术,主要有泛欧数字无绳电话、个人便携式电话、个人接入通信系统……等,具有双向互呼和越区切换性能。

(删去省略号或等其中一个)2、一般情况下,句末的省略号连同标点符号一同省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