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介绍
100种鱼类的名字

100种鱼类的名字鱼类,是水中的精灵,它们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生活在江河湖海的各个角落。
下面就为您介绍 100 种常见或独特的鱼类:首先是淡水鱼,比如草鱼,这是我国重要的养殖鱼类,肉质鲜嫩。
鲫鱼,适应性强,是许多钓鱼爱好者常钓的品种。
鲤鱼,体态优美,常出现在池塘和湖泊中。
鳙鱼,也就是胖头鱼,其头部硕大,是做剁椒鱼头的好食材。
鲢鱼,能净化水质,在水产养殖中颇受欢迎。
鳜鱼,肉质鲜美,是餐桌上的佳肴。
黑鱼,生性凶猛,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
鲶鱼,周身光滑,口大须长。
黄颡鱼,又叫黄辣丁,身上有刺,烹饪后味道鲜美。
泥鳅,滑溜溜的,营养价值高。
鳝鱼,身体细长,适合爆炒。
罗非鱼,原产非洲,如今在我国多地都有养殖。
鲮鱼,耐寒性差,多分布在南方水域。
麦穗鱼,个体小巧,常见于溪流和池塘。
马口鱼,嘴巴形似马口,是溪流中的活跃分子。
鳑鲏鱼,色彩艳丽,具有观赏价值。
棒花鱼,喜欢栖息在水底。
再来说说海鱼,金枪鱼,是海洋中的游泳健将,其肉质深受人们喜爱。
三文鱼,通常被制成生鱼片。
鳕鱼,肉质洁白,营养丰富。
带鱼,身体扁长,银光闪闪。
黄花鱼,分为大黄花和小黄花,味道鲜美。
鲳鱼,体型圆润,是常见的海产。
鲅鱼,肉质紧实,常被用来包饺子。
秋刀鱼,细长的身形,烧烤后别有一番风味。
石斑鱼,种类繁多,价格较高。
多宝鱼,学名大菱鲆,是优质的食用鱼。
比目鱼,两只眼睛长在一侧,十分奇特。
鳗鱼,滑溜溜的,可做成鳗鱼饭。
鲷鱼,颜色鲜艳,口感鲜美。
鳎目鱼,肉质细嫩,适合多种烹饪方式。
鮟鱇鱼,长相丑陋但味道不错。
还有一些热带鱼也很迷人,比如孔雀鱼,色彩绚丽,如同孔雀开屏。
神仙鱼,姿态优雅,宛如水中仙子。
红绿灯鱼,身上的颜色如同信号灯。
虎皮鱼,身上有虎皮状的条纹。
斗鱼,雄性斗鱼好斗,观赏性强。
龙鱼,外形威武,极具观赏价值。
地图鱼,身上的图案像地图一样。
罗汉鱼,头部隆起,颇具特色。
接吻鱼,喜欢相互“接吻”,十分有趣。
红箭鱼,尾巴像箭一样。
黑玛丽鱼,通体黑色,神秘而美丽。
鱼类名称大全

鱼类名称大全鱼类是一类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是水生动物中最为丰富多样的一类。
它们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生活习性也各不相同。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鱼类名称,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生活在水中的小伙伴们吧!1. 金鱼。
金鱼是一种古老的观赏鱼类,起源于中国。
它们有着美丽的鳞片和多样的体色,是人们喜爱的观赏鱼之一。
金鱼的种类繁多,有红色、橙色、黑色、白色等多种颜色,形态也各异,有着短尾、长尾、双尾等不同的品种。
2. 锦鲤。
锦鲤是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鱼类,它们身上的鳞片呈现出五彩斑斓的色彩,非常美丽。
在东方文化中,锦鲤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备受人们的喜爱。
它们的体色有红色、白色、黑色等,形态优美,是人们养鱼观赏的首选之一。
3. 斗鱼。
斗鱼是一种活泼好动的观赏鱼类,它们的体色鲜艳,活泼可爱。
斗鱼的种类繁多,有着红色、蓝色、绿色等多种颜色,形态各异。
它们的游动姿态非常优美,备受人们喜爱。
4. 七彩神仙鱼。
七彩神仙鱼是一种热带观赏鱼类,它们的体色非常艳丽,有着红色、蓝色、黄色等多种颜色,非常美丽。
七彩神仙鱼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是人们养鱼观赏的热门选择之一。
5. 红鲫鱼。
红鲫鱼是一种常见的经济鱼类,它们生活在淡水中,是人们常见的食用鱼类之一。
红鲫鱼的体色鲜艳,肉质鲜美,备受人们喜爱。
6. 银鲫鱼。
银鲫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它们生活在江河湖泊中,是人们常见的食用鱼类之一。
银鲫鱼的体色银白,肉质鲜美,是人们喜爱的食材之一。
7. 鲈鱼。
鲈鱼是一种常见的海水鱼类,它们生活在海洋中,是人们常见的食用鱼类之一。
鲈鱼的体形修长,肉质鲜美,是人们喜爱的海鲜之一。
8. 鳕鱼。
鳕鱼是一种常见的海水鱼类,它们生活在北大西洋中,是人们常见的食用鱼类之一。
鳕鱼的体形修长,肉质鲜美,是人们喜爱的食材之一。
9. 鲑鱼。
鲑鱼是一种常见的海水鱼类,它们生活在北大西洋和太平洋中,是人们常见的食用鱼类之一。
鲑鱼的体形修长,肉质鲜美,是人们喜爱的食材之一。
全国五十种淡水鱼类介绍

全国五十种淡水鱼类图文介绍~ZT< 一> 大眼红鲌鲤科 Erythroculter hypselonotus (Lin) (大眼、凹颈、翘鼻)体侧扁,头背面平,头后背部显著隆起。
腹棱自腹鳍基至肛门。
口上位,下颚突出并上翘,口裂与体纵轴近垂直。
眼大,头长约位眼径的3倍。
无须。
侧线微下弯,侧线鳞60-66。
背鳍硬刺光滑、粗壮;臀鳍基部甚长。
栖息在江河缓流的中上层。
性凶猛,以小鱼为食。
分布于珠江水系。
<二>尖鳍鲤鲤科 Cyprinus acutidorsalis Wang (海鲤)体极高,背部显著隆起,而后急剧下斜。
头短。
口端位。
须两对,吻须甚短。
必、臀鳍具带锯齿的强刺。
背鳍外缘明显内凹,起点位置后于腹鳍基部;胸鳍末端不达腹鳍。
尾柄长高相等。
中下层鱼类。
栖息于江河口。
主食底栖生物。
2-3月产卵,粘附于水草上孵化。
常见体重0.5Kg。
肉肥嫩,味佳,为群众喜爱的上等鱼。
分布于海南岛各水系及广西钦江的下游。
<三>乌原鲤鲤科 Procypris merus Lin (乌鲤、乌钩、墨鲤、黑鲤)体侧扁,成长菱形,背部隆起身高。
头较小。
口端位。
唇很厚,具明显小乳突。
须两对,较长。
背、臀鳍硬刺强壮,后缘带锯齿。
背鳍外缘明显内凹;胸鳍末端超过腹鳍起点。
中下层鱼类。
栖息于江河深潭。
杂食,以底栖生物为主。
生殖期11月至年1月,分批产卵。
常见体重0.5-1Kg,最大7Kg.肉鲜美可口,为上等食用鱼类。
分布于西江水系。
<三>裸腹重唇鱼鲤科Diptychus Kaznakovi (Nikolsky)(花鱼)体长,近圆筒形。
头锥形,吻突出。
口下位,马蹄形。
下颌无锐利角质。
唇极发达,下唇侧叶极宽厚,前部相连,唇后沟连续。
须一对,位于口角,末端达前鳃盖骨。
体被细鳞,胸腹部裸露,侧线上鳞30枚左右。
具臀鳞。
被鳍不分枝鳍条为光滑软刺;腹鳍起点在背鳍基部中央的下方。
以水生无脊椎动物为食。
体中等大,为产区重要经济鱼类。
鱼类介绍

第十四章 鱼类(Pisces)
概况:
终生生活于水中, 高度适应水生生 活。具上下颌, 具偶鳍,具脊柱, 鼻孔成对。
第一节 基本特征
一、外形
1. 外部区分:身体分头、躯干、尾三部分。 2.鳍:奇鳍(背鳍、尾鳍、臀鳍)、偶鳍(胸鳍、腹
鳍)。 3.基本体形:纺锤形、平扁型、侧扁型、棍棒型(圆
(2)硬鳞:低等硬骨鱼类所拥有的原始鳞片, 由真皮演化形成,见于鲟鱼和雀鳝。
(3)骨鳞:绝大多数硬骨鱼类所拥有的鳞片, 由真皮演化形成。
梅花鲨及 其盾鳞
雀鳝的硬鳞
骨 鳞
第一节 基本特征
三、骨骼
1. 由软骨和硬骨组成。 2. 结构(以硬骨鱼类为例): 中轴骨:脊柱(躯椎、尾椎)、头骨(脑颅、
十、生殖
1. 软骨鱼类:雄性:精巢一对——输精管— —贮精囊——泄殖腔——鳍脚;
雌性:卵巢一对、输卵管——泄殖腔——泄 殖孔。
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或卵胎生。 2. 硬骨鱼类: 雄性:精巢一对——输精管——体外; 雌性:卵巢一对——输卵管——体外;
第二节 分类
鱼类是脊椎动物中种 类最多的类群,总种数 在2万种以上,通常将 其分为两个纲或两个系。
二、硬骨鱼纲
(二) 辐鳍亚纲
鳍由辐射状鳍条支持,无内鼻孔,无泄殖腔。 分3个总目:
1. 软骨硬鳞总目
原始而古老:终生具脊索,骨骼为软骨,心脏具 动脉圆锥,体被硬鳞,肠内有螺旋瓣,原型尾或 歪型尾,多有喷水孔。古鳍鱼类
生活于淡水中,少数种类河海洄游。代表动物: 多鳍鱼(非洲)、鲟鱼(北美洲、亚洲)。
多鳍鱼
二、硬骨鱼纲
2. 全骨总目(硬骨硬鳞总目)
各种鱼类外形特征相关知识

各种鱼类外形特征相关知识各种鱼类的外形特征是多种多样的,这与它们的生活环境和习性密切相关。
以下是一些常见鱼类外形特征的介绍:1.黄颡鱼:黄颡鱼体延长,稍粗壮,吻端向背鳍上斜,后部侧扁。
头略大而纵扁,头背大部裸露。
吻部背视钝圆。
口大。
眼中等大。
鼻须位于后鼻孔前缘,伸达或超过眼后缘。
鳃孔大,向前伸至眼中部垂直下方腹面。
背鳍较小,具骨质硬刺,前缘光滑。
臀鳍基底长,起点位于脂鳍起点垂直下方之前。
胸鳍侧下位,骨质硬刺前缘锯齿细小而多。
腹鳍短,末端伸达臀鳍。
尾鳍深分叉,末端圆。
活体背部黑褐色,至腹部渐浅黄色。
沿侧线上下各有一狭窄的黄色纵带,约在腹鳍与臀鳍上方各有一黄色横带,交错形成断续的暗色纵斑块。
尾鳍两叶中部各有一暗色纵条纹。
2.草鱼:草鱼体长形,吻略钝,下咽齿2行,呈梳形。
3.鲫鱼:鲫鱼体侧扁而高,体型较小,背部暗淡,腹部发白色浅,不过也因鱼产地的不同体色呈现出差异,但多呈黑色并带有金属光泽。
4.鲤鱼:鲤鱼身体侧扁而腹部圆,口呈马蹄形,须2对。
吻短而圆钝。
5.鳗鲡:鳗鲡体细长呈圆筒状,前部近圆筒形,后部稍侧扁。
头中等大,较尖。
吻短而钝。
下颌稍长于上颌。
上枕骨向后延伸至背鳍基底部。
胸鳍较小,侧下位。
腹鳍短小,距胸鳍基较远。
背鳍起点在胸鳍与臀鳍基部的中点或稍前上方。
身体无鳞,皮肤光滑。
体背侧及鳍均为暗灰褐色,腹侧为白色。
此外,还有一些鱼类呈现特殊的体型:带形、球形、箱形、海马形、翻车鱼形、箭形、不对称形等等。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同鱼类的外形特征也有一定的差异。
100种鱼类的名字

100种鱼类的名字在世界上环境有限的海洋、湖泊和河流中,存在着丰富多样的鱼类。
根据国际渔业组织(FAO)的统计,现今海洋生物种类中有大约34000种鱼类,它们分布于全球的海洋及淡水生境中,在数量上远超过其他的动物种类。
下面将介绍常见的100种鱼类的名字。
一、鲑形目鱼类1、马可罗鱼(Salmon):是一种游泳能力强的多色鱼类,常见于海洋,可以抵达江河及湖泊淡水地带进行繁衍。
2、鳕鱼(Cod):外形似硬果的深海鱼类,全身覆盖着碎片状的鳞,是世界海洋渔业重要的商业鱼种。
3、大西洋比目鱼(Atlantic Halibut):是一种生长在大西洋、北太平洋的深海鱼类,全身呈灰白色及灰蓝色。
4、斑马鱼(Zebrafish):是淡水鱼类,原产于印度河流域及中国东南部,被多数生物学家用于实验研究。
5、鲤鱼(Carp):是一种古老的热带淡水鱼类,被认为是世界上流行最广泛的淡水鱼类之一。
二、丝鳍鱼类1、金枪鱼(Tuna):是一种大型热带鱼类,生活在温带及热带海洋中,是世界海洋商业捕捞的重要目标物种。
2、鲽鱼(Flatfish):又称比目鱼,属于淡水鱼类,拥有一条拱起的排异的身体,膨大的眼睛和大嘴巴。
3、鳙鱼(Anchovy):是温带及热带海洋的鱼类,外形较小,常见的分布于欧洲的太平洋海域。
4、旗鱼(Marlin):是一种大型的游泳型鱼类,它们可以飞快地移动,且非常适应于热带海洋环境。
5、马鲛鱼(Mackerel):是一种温带及热带海洋中常见的鱼类,具有鲜艳的银蓝色,体色有紫色点状斑纹。
三、鲆鲽目鱼类1、鱼(Sturgeon):是一种长寿的、大型的淡水鱼类,常见于欧洲及西伯利亚的河流。
2、太阳鱼(Sunfish):是一种外形类似椭圆的海洋鱼类,有着大红色的身体和夸张的后肢。
3、红(Red Snapper):是一种常见的深海鱼类,外形似鱼的西餐的热门菜肴,具有颜色鲜艳、肉质鲜美的特点。
4、海鲈鱼(Sea Bass):是一种常见的海洋鱼类,外形长而灵活,十分适应深海环境,是欧洲著名的海洋食材。
淡水五大鱼类介绍

淡水五大鱼类介绍
淡水五大鱼类一般是指草鱼、鲤鱼、鲫鱼、鳊鱼和鲮鱼。
1. 草鱼:草鱼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是一种性格活泼、游泳速度快的鱼类。
它们通常以水草、藻类、昆虫等为食,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2. 鲤鱼:鲤鱼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身体呈流线型,善于在水中穿梭。
它们通常以昆虫、小鱼、虾等为食,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3. 鲫鱼:鲫鱼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身体扁平,鳞片较大。
它们通常以底栖生物、藻类、昆虫等为食,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4. 鳊鱼:鳊鱼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身体呈菱形,鳞片细小。
它们通常以浮游生物、昆虫等为食,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
5. 鲮鱼:鲮鱼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身体细长,鳞片较大。
它们通常以藻类、昆虫等为食,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这五种鱼类在淡水生态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仅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还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
同时,它们也是人类的重要食用鱼类之一,在养殖和捕捞方面都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鱼类介绍

• 学名: • Liobagrus formosanus • 科名:鮰科
鱼类介绍
• 短臀鮠
• 學名:Pseudobagrus brevianalis brevianalis • 科名:鮠科
鱼类介绍
• 鲶
• 學名:Silurus asotus
• 科名:鲶科
鱼类介绍
• 琵琶鼠
• 學名:Pterygoplichthys sp. • 科名:棘甲鲶科
鱼类介绍
• 高体四须魮
• 学名: Hypsibarbus pierrei • 科名:鲤科
鱼类介绍
• 泥鳅
• 学名: 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 科名:鳅科
鱼类介绍
• 埔里中华爬岩鳅 • 学名:
Sinogastromyzon puliensis • 科名:平鳍鳅科
鱼类介绍
鱼类介绍
• 长颔棱鳀
• 學名:Thryssa setirostris • 科类: 鳀科
鱼类介绍
• 虱目鱼
• 學名:Chanos chanos • 科类: 虱目鱼科
鱼类介绍
• 青鱼
• 学名: Mylopharyngodon piceus • 科名:鲤科
鱼类介绍
• 鲴鱼
• 學名:Onychostoma barbatula
鱼类介绍
• 海鲢
• 学名:Elops machnata • 科类:海鲢科
鱼类介绍
• 北鱼
• 學名:Albula glossodonta • 科类:北梭鱼科
鱼类介绍
• 鲈鳗
• 學名:Anguilla marmorata • 科类:鳗鲡科
鱼类介绍
• 顶蛇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类词尾
-formes -oidei或oidea -oidae -idae -inae或ini
第二节 种的命名法
每一种生物的学名都有一个属名和一个种名组 成:双名法。学名通常都是用拉丁文名称。 属名的第一个字母一定要大写,而种名一律小写。 在学名的后面要写上定种名者的姓。若种名由人名而 来,可大写或小写,男性字尾加i,女性加ae。 亚属名:用括号写在属名后面。 亚种名:写在种名后面,如鲔Euthynnus affinis yaito Kishinouye。 未知种:属名 sp. 表示多种:属名 spp. 新 种:学名后加nov. 属名有时可省略表示。
12 - 19
亚纲2:辐鳍亚纲Actinopterygii 总目1:硬磷总目Ganoidomorpha 总目Ⅱ:鲱形总目Clupeomorpha 总目Ⅲ:骨舌总目 总目Ⅳ:鳗鲡总目Anguillomorpha 总目V:鲤形总目 总目Ⅵ:银汉鱼总目 总目Ⅶ:鲑鲈(副鲈形)总目 总目Ⅷ:鲈形总目Percomorpha 总目Ⅸ:蟾鱼总目Batrachoidomorpha
12 - 18
拉斯系统
纲 I:软骨鱼纲Chondrichthyes 亚纲1:板鳃亚纲Elasmobranchii 总目 I:侧孔总目Pleurotremata(鲨形总目Selachomorpha) 总目Ⅱ:下孔总目Hypolremata(鳐形总目Batomorpha) 亚纲2:全头亚纲 Holocephali 纲Ⅱ:硬骨鱼纲Osteichyes 亚纲1:内鼻孔亚纲Choanichthyes(肉鳍亚纲Sarcopterygii) 总目 I;总鳍总目 总目Ⅱ:肺鱼总目Dioneustovmorpha
优点:在于每对特征都互相紧靠,便于比较。 缺点:是各单元的关系并不明显。
12 - 15
双歧括号检索表
东海鲷科属的检索表
1( 2)上下颌两侧无臼齿,前鳃盖骨被鳞………黄鲷属Taius 2(1)上下颌两侧具臼齿。前鳃盖骨无鳞 3(8)体红色。上下颌两侧臼齿2列。后鼻孔椭圆形 4(5)背鳍无延长鳍棘………………………真鲷属Chrysophrys 5(4)背鳍具延长鳍棘 6(7)背鳍第3—4鳍棘延长呈丝状………二长棘鲷属Parargyrops 7(6)背鳍第2一5鳍棘延长呈丝状…………四长棘鲷属Argyrops 8(3)体黑色。上下颌两侧具臼齿3列。后鼻孔裂缝状 9(10)头钝。背鳍鳍条13—14。…………平鲷属Rhabdosargus 10(9)头尖。背鳍鳍条11。……………………鲷属Sparus
12 - 14
对选并靠检索表
南海鲱科亚科的检索表
1. 腹部圆,无棱鳞………………圆腹鲱亚科Dussumieriinae 腹部通常侧扁,有棱鳞………………………………见 2 2. 臀鳍条 15—28…………………………………………见3 臀鳍条30以上………………………鳓亚科Pristigasterinae 3. 3 口前位。辅上颌骨2块。胃不为砂囊状………………见4 2 ……………… 4 口下位。辅上颌骨1块。胃呈砂囊状…鰶亚科Dorosomatinae 4 上颌中间无显著的缺口……………………………鲱亚科CluPeinae 上颌中间有显著的缺口……………………………鲥亚科Alosinae
12 - 5
优先律:同物异名、异物同名。 同物异名:先定同物异名、次定同物异名。绝对 的同物异名、条件同物异名或主观同物异名。 异物同名:两个相同的种名可以允许存在于不同 属之间。
12 - 6
以下学名书写方式是否正确? (1) Pagrosomus Major (2) Plectorhinchus. cinctus (3) Lateolabrax japocicus (Cuvier et Valenciennes) (4) Raja hollandi (Jordan et Richardson) (5) Euthynnus affinis yaito Kishinouye (6目。 缺点:对选特征相隔较远。
12 - 16
退格检索表
南海真鲨属(Carcharhinus)种的检索
la.体侧无暗色云状斑纹和白色小斑 2a.体侧从胸鳍基底至腹鳍基底上方无白色纵条 3a.吻背视三角形,前端钝尖。口宽约与口前吻长相等 4a.第二背鳍小于臀鳍,起点后于臀鳍起点…沙拉真鲨C. sorrah 4b.第二背鳍与臀鳍等大,起点与臀鳍起点相对……黑印真鲨 3b.吻背视广弧形,前缘广圆…………乌翅真鲨C. melanopterus 2b.体侧从胸鳍基点至腹鳍基部上方有一白色纵条—……侧条真鲨 1b.体侧具暗色云状斑纹和白色小斑。… 小眼真鲨C. Microphthalmus 优点:与双歧括号检索表类似,各不同单元的关系明显醒目; 缺点:在于对选性状相隔较远,尤其是冗长的检索表,比较浪费 篇幅。这种检索表较适用于短的检索表。
12 - 7
第三节 鱼类分类的主要性状和术语
分类的形态特征: 可数性状:如鳃耙、背鳍和臀鳍鳍条、侧线鳞 等数目。 可量性状:计算诸如体长与体高、体长与头长、 头长与吻长、头长与眼径、尾柄长与尾柄高等比值, 以反映该鱼的体形等特征; 外部和内部构造的某些特征:如口的位置和形 状、须的有无、腹部棱突的有无、齿的形状等等。 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
12 - 1
第一节 分类的基本单位和分类阶元
一、种的定义
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是分类上最重要的阶元,是进化单 元。种是形态结构上彼此相似、而且在生理方面也相似的类群。 形态结构是分类鉴定的主要依据,要求特征分明、固定。 生理方面,指在自然状态下,能够(或可能的)相互配育 的自然种群的类群,这些类群与其他这样的类群在生殖上是相 互隔离的。同种能自行交配繁殖,而且其产生的后代具有繁殖 能力,并把其固有的特征传给后代。
一、标本的采集和保存 二、标本鉴定步骤
1.目和科的检索 2.属和种的检索
3.文献查阅 三、检索表的编制和应用
1. 对选并靠检索表 2. 双歧括号检索表 3. 退格检索表
12 - 13
文献查阅
《中国软骨鱼类志》 《中国鲤科鱼类志》 《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 《南海鱼类志》 《东海鱼类志》 《中国鱼类系统检索》 各省区、地区的鱼类志。 《中国鱼类索引》 邻近国家或邻近海域有关国家的文献著作。 《动物学记录》(Zoological Record) 《生物学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
12 - 8
鲨类(板鳃亚纲侧孔总目) 鲨类(板鳃亚纲侧孔总目)的分类性状
12 - 9
鳐类(板鳃亚纲下孔总目) 鳐类(板鳃亚纲下孔总目)的分类性状
12 - 10
真骨鱼类的的分类性状( 真骨鱼类的的分类性状(一)
12 - 11
真骨鱼类的的分类性状( 真骨鱼类的的分类性状(二)
12 - 12
第四节 分类鉴定的基本方法
第二篇 鱼类的系统分类
第十二章 鱼类分类的基本概念
世界鱼类:2万余种(尼尔逊),其中圆口类 约73种,软骨鱼类近800种,硬骨鱼类约20850余种。 大约有13300余种生活在海洋中,有8400余种生活在 淡水中。 我国海淡水鱼类:总共约有三千种左右,海水 鱼占三分之二,淡水鱼占三分之一弱,约八百余种。
12 - 17
第五节 鱼类的分类系统
缪勒(J.Muller,1814) 黎根(Regan,1906,1929) 乔登(Jordan,1923)——Classification of fishes 贝尔格(Bepr,1940、 1955)——Classification of fish,both recent and fossil. 格林伍德、罗逊、魏兹迈和梅厄斯(1966) ——Phyletic studies of teleostean fishes,with a provisional classification of living forms. 拉斯和林德贝尔格(1971)——Modern concepts of the natural system of recent fishes. 尼尔逊(J.S.Nelson)分类系统(1984) ——Fishes of the world.
12 - 2
亚种——是种内繁殖单元。地理宗、生态宗。 种群:是生活在同一地点、属于同一物种的所有 个体的总和,这些种群在形态、生理和生态特征方面 都有一定的特点,特别在产卵习性、洄游等方面有所 差异。
12 - 3
二、分类阶元
界 门 亚门 纲 亚纲 总目 目 亚目 总科 科 亚科 属 亚属 种 亚种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脊椎动物亚门 硬骨鱼纲 辐鳍亚纲 鲈形总目 鲻形目 鲻亚目 鲻科 鲻属 鲻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脊椎动物亚门 硬骨鱼纲 辐鳍亚纲 鲈形总目 鲈形目 Perciformes 鲈亚目 Percoidei 鲈总科 Percoidae 鮨科 Serranidae 常鲈亚科 Oligorinae 花鲈属 鲈
12 - 20
Next chapter Qu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