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复习课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化学方程式(PPT课件(初中科学)11张)

化学方程式(PPT课件(初中科学)11张)
以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反应为例

左 (短线连接) 右
反应物化学式
生成物化学式
P + O2
P2O5
配 配平根据 质量守恒定律
配平过程 化学式前面上适当的化学
计量数使左右两边的每一种元素的原子 总数相等
配平方法 最小公倍数法、视察法、 奇偶法等
4P + 502
2P2O5
注 注明反应条件,生成物状态
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1、表示什么物质反应生成什么物质。
2、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原子、分子个数
之比。
3、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以 4P + 5O2 点燃 2P2O5 为例
124 160
284
(1)表示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2)表示反应物中磷原子、氧分子和生成物中五氧化
二磷分子的个数比为4∶5∶2
条件:点燃、加热(△) 状态符号:气体 沉淀
催化剂等
4P + 502 点燃 2P205
等 将短线改为等号
4P + 502 点燃 2P205
查 检查化学式是否写错,化学方程式是否配
平,条件和物质状态标注是否标了,标了是 否恰当
课堂练习1
1、铁+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3Fe + O2 点燃 Fe3O4
1、1、2化学方程式
用文字表达式来表示化学反应:
A、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碳+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氢气+氧气 点燃 水
文字表达式不能表示? 化学方程式的定义: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C + O2 点燃 CO2

第一节化学方程式PPT课件(初中科学)

第一节化学方程式PPT课件(初中科学)

(2)、2CO
+
O2
点燃
======
CO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2H2↑ + O2↑
2H2O
化学方程式练习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⑴ 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S + O2 点燃 SO2
⑵ 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⑶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4)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注意气体的生成
挑战练习
NH4HCO3
NH3 +H2O + CO2
Cu2(OH)2CO3
绿色的碱式碳酸铜
CuO + H2O + CO2
黑色的氧化铜
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1、化学方程式必须以客观事实为根据 2、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各种原
子的数目必须相等。
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写、 配、 等、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 1。宏观意义: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
生成什么物质。 • 2。微观意义:表示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生成
物各物质之间的原子分子个数比。 • 3。质量意义: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彼此
之间的质量比。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1.什么物质和什么物质在什么条件下反应生成什么 和什么物质。
日文 酸素 + 水素 → 水
22HH2 2++OO2 2→点→点燃燃22HH2O2O
化学方程式: 用元素符号和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H2 + O2 →点燃 2H2O 化学方程式

人教版化学方程式复习课件

人教版化学方程式复习课件

(选填“含有”、“不含有”、“可能含有”)。
(2)4.6g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 CO2和 5.4gH2O,通过计算,该物质 含有 碳元素, 含有氢元素, _含_有__氧元素。(以上三空选填“含有”、“不含有”、
“可能含有”)。其中碳元素 2.4 g,氢元素0.6 g,氧元
素 1.6 g。
“一个可能变”:
分子的总数目可能变。
2H2+O2 2H2O H2+Cl2 2HCl
【例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L氢气和1L氧气反应生成2L水。
( ×)
(2)10g水蒸发变成10g水蒸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3)蜡烛完全燃烧后,蜡烛没有了,这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8
【练习2】根据2CH3OH+3X+4NaOH=2Na2CO3+6H20, 推求X的化学式为( A )
A.O2
B.CO
C.CO2
D.H2
【练习3】a克过氧化氢溶液和b克二氧化锰混合, 待完
全反应后得c克残余物,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B )
A. (a-c)克
三、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计算依据 ①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质 量总和;
②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分 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乘积之比
2.计算步骤:“设、方、关、比、算、答”。
【例7】已知化学反应:2A+B=2C+D,当10gA 和8g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6gC。如果要得到
注意:
①反应物无气体,而生成物有 气体的,需要在生成物气体物质的化 学式右边标“↑”。②在溶液中的反 应,如果反应物没有固体,生成物有 固体,需要在生成物固体物质的化学 式右边标“↓”。③配平化学方程式 时不能改动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

人教版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复习专题课件(共29张PPT)

人教版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复习专题课件(共29张PPT)

加入黄铜样品质量
20g
24g
20g
充分反应后,烧杯+剩余物质质量 158.8g 152.8g 148.8g
(1) 丙同学取用的稀盐酸和样品恰好完全反应,他制取的氢气的质
量是
0。.2g
Zn + 2HCl = ZnCl2 + H2↑
(2)计算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2)解:设黄铜样品中参加反应锌的质量为x
S+O2
点燃
SO2
32 32
64
1.下列关于S+O2 点燃 SO2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B )
A.表示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B.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是2∶1 1∶1
C.反应前后硫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
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1∶1
2.根据化学方程式2H2O 通电 2H2↑+O2↑,无法获取的信息是( D ) A.反应所需条件 B.生成物的状态 C.参加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D.氧气可助燃
所得K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1)混合物样品中KCl的质量分数为50%。 (2)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58
149
5.8 g
y
样品中KCl的质量分数为 所得K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解:设混合物样品中MgCl2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KCl的质量为y。
MgCl2+2KOH
Mg(OH)2↓+2KCl
95
58
149
x
5.8 g
y
样品中KCl的质量分数为
九年级化学复习专题

《化学方程式》单元复习课件

《化学方程式》单元复习课件

(配平方法见后)
田径赛场上随着发令枪的响声,会产生一缕烟. 试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4P+ 5O2——2P2O5
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状态↑或↓。 三注:
点燃
常用的反应条件有:
点燃、加热(常用 )、通电、催化剂、光等。 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条件,一般把加热的符 号写在“等号”的下方。
状态符号标注方法:
铜原子
下列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
点燃
4Fe+3O2===2Fe2O3
不尊重客观事实
点燃
H2+O2===H2O
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一、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 两个原则:
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尊重客观事实,绝不能凭空臆造
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Fe32O 4Fe+3O2=== 2FeO43
点燃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
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相等。4Fe+3O2=== Fe3O4 3Fe+2O2
点燃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
H 2 O2 H 2 O
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如何配平?
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田径赛场上随着发令枪的响声,会产生一缕白 烟.试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点燃 红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
请同学们分A,B两组算一算下面两个化学方程式 中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你会发现什么?
点燃
A组 3Fe + 2O2 = Fe3O4
(
168
)
(
64
)
(
232
)
B组 2NaOH + CuSO4 = Na2SO4+Cu(OH)2 ↓

《化学方程式》ppt教用课件人教版初中化学

《化学方程式》ppt教用课件人教版初中化学

2.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实际,去 真切地 感悟这 种人间 真情, 并让学 生体会 爱的伟 大,从 而也能 奉献爱 心。
3.该组散文诗短小精巧,富含诗意哲 理,把 纷繁的 事物经 过高度 浓缩, 使之呈 现出简 洁美, 给人以 启迪, 令人从 中品味 出诗意 。
4.诗人柯蓝没有用长者身份灌输自己 的想法 ,而是 以孩子 的口吻 ,从孩 子的视 角去观 察生活 ,认识 生活, 想象生 活,感 怀生活 ,拉近 了沟通 的距离 ,增强 了亲切 感。
7.这篇文章诗意盎然的优美散文,文 辞优美 ,字里 行间透 着灵气 ,迸发 出勃发 向上的 追求与 热情, 展示了 作者与 众不同 的个性 。要在 反复"读"中用心 去体会 。
8.学习本文,不光要了解文章的内容 ,分析 其结构 ;更重 要的是 要认识 文学作 品对青 少年成 长的意 义,从 而养成 自觉主 动地阅 读优秀 文学作 品的习 惯。培 养热爱 大自然 、热爱 生活、 热爱祖 国的思 想感情
③“注”:在“等号”上方用文字或符号注明必要 的反应条件[点燃、加热(常用“△”表示)、光照、 通电、高温],并注明必要的“↑”或“↓”符号。 注: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常用方法: (1)奇数配偶法; (2)最小公倍数法; (3)观察法;
[课堂练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
(1)用过氧化氢制氧气 (2)铁在氧气中燃烧 (3)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 (4)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一、学前指导:
(1)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 (2)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3)培养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 重点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及配平方法
二、自主学习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复习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复习课件


点燃
【例2】关于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的描述正确的
是 A.(甲C烷)加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1个甲烷和2个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二氧化碳和2个水 C.每1个甲烷分子和2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和2个 水分子D.1g甲烷和2g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g二氧化碳和2g 水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小结与复习
书写原则
质量守恒定律
意义

写 写

书 写

注骤
化学方程式
计标 算


2KClO3=M=n=O=2 2KCl+3O2↑ ∆


考点一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___质__量___ 总和,__等__于____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解释:化学反应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参加反应的 各物质所含的_原__子___重新组合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 因此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_____没有改变,原子 的_____没有增减,原子的__种__类_也没有改变(原子 三不数变目),所以物质的总质量质在量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2)步骤
写、配、注、等
书写
通电
配平方法
写配 步
2 H2O——— 2H2+↑ O2↑ 最小公倍数法
骤注
点燃
C3H8+O52——— 4 H2O+ 3 CO2 定“1”法

8Al+Fe3O4——一--定-F条e件+A9l2O3 4
练 一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

______2K__C_l_O_3_—__—M__nKO_2_C2_l+__O_2___3____↑_

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复习【课件】(正式稿)

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复习【课件】(正式稿)
磷燃烧前后锥形瓶的质量。如下图所示。
实验2:把一定质量的铁钉放在装有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 液的烧杯中,用天平称量前后烧杯的质量。 [实验现象] 实验1:红磷燃烧,生成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 实验2: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
色。
[实验结论] 实验1:待锥形瓶冷却后,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天平仍 然平衡,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 实验2:将烧杯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天平仍然平衡,反 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
二、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化学式 1.概念:用__________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2.书写 客观事实 (1)原则:①必须以______________为依据,绝不能凭空臆造; 质量守恒定律 ②遵守________________,即化学方程式两边各种原子的总数 要相等。 (2)步骤:“写、配、等、注”。即正确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 化学式→配平→中间用等号连接→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状态。 3.意义 (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2)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3)表示各物质粒子之间的数目比。
[注意] ①当反应物中有气体或固体时,生成物中的气体或 沉淀就不要标“↑”或“↓”。 ②物质发生燃烧时,在反应条件上要写成“点燃”。
[典例1]指出下列化学方程式的错误所在,并写出正确的化
学方程式。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2Fe+O2 3Fe+2O2 Fe3O4 ___________________。
点燃
2FeO。
(2)磷在氧气中燃烧:2P2O5
4P+5O2 2P2O5 __________________。
点燃
4P+5O2。
(3)氢气在氧气中燃烧:4H2↑+2O2↑ 2H2+O2 点燃 2H2O 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能力。
44
1、“化学方程式” 命题较稳,但考查力度呈 逐年加大趋势。
一方面,“化学方程式”命题比较稳定,基本上考查了 实验室制取氧气或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氢氧化 钙)的反应、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或四氧化三铁)、有机 物的燃烧、碳酸钠与氯化钙的反应、碳酸钠(碳酸氢钠)与 盐酸的反应、氧化铁与盐酸(硫酸)的反应、锌(铁)与盐 酸(硫酸)的反应、锌(铁)与硫酸铜(硝酸银)的反应、 氢氧化钠与盐酸(硫酸)等反应,只是在试题创设情景和考 查角度上稍作改变。但考查数量呈逐年加大趋势,2015年为 18个,2016年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21个,而 2017年直接或间 接涉及的化学方程式达30个。
HCl+NaOH=NaCl+H2O
Cu+2AgNO3 = Cu(NO3)2+2Ag
2HCl+ Na2CO3 =2NaCl+CO2↑+H2O CaCl2+Na2CO3= CaCO3↓+2NaCl
2017年(34)
3
近年来河南省中考命题特点
我省近几年中招命题的基本思路,秉承“稳中求 变,变中求新”的指导思想,注重试题与社会实际和 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情况,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在具体情境中的综合
(2015) 10.除去粗盐水中CaCl2和Na2SO4杂质的操作有: ①加过量BaCl2溶液;②过滤;③加过量Na2CO3溶液;④蒸 发结晶;⑤加适量盐酸。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 A.③①②⑤④ B.①⑤③②④ C.①③⑤④② D.①③②⑤④
12
(2013) 9.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将锌粒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锌粒表 面有紫红色物质析出,还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的“异常”现象。推测该 气体可能是【 】
CO2+Ca(OH)2=CaCO3↓+H2O
CO2+2NaOH=Na2CO3+H2O
3CO +Fe2O点3燃
2Fe+3CO2
CH4 +通2电O2 === CO2 +2H2O
2H2O == 2H2 ↑+O2 ↑
CaO+H2O=Ca(OH)2
Fe+H2SO4=FeSO4+H2↑
Fe2O3+6HCl = 2FeCl3+3H2O
然后向其中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 过滤,蒸发结晶. ③以上方案还需完善,请说明原因并加以补充。
(4)LiOH和NaOH的化学性质相似。“神舟”飞船内,可用盛有LiOH的
过滤网吸收航天员呼出的气体,以降低CO2含量。请计算:用LiOH完全 吸收176 g CO2生成Li2CO3和H2O,理论上至少需要LiOH的质量是多少?
解答信息迁移题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给陌生信息,然后迁移 搭桥,将题中所给的陌生物质、原理与所熟悉物质的性质或原 理进行联想、类比得出共性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主要考查学生的信息处理与迁移能力,体现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7
共同特点——
“新” 情景新
信息迁移有哪些题型?
8
1、情景型迁移:情景可以是最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 是知识在日常生活的应用,也可以是一些重大的社会事件。 不过,题目的解答往往与新情景无关,情景仅仅是赋予考 题生活色彩、时代特色,增强亲和力 。
1133
(2014)15.食盐水中含有杂质CaCl2和Na2SO4,依次加入过 量BaCl2和Na2CO3溶液后过滤,滤液中溶质为_________; 向食盐水中通NH3和CO2可制得小苏打和一种氮肥,该氮肥 的化学式为_____ 。 (提示:BaSO4、BaCO3难溶于水)
特点:“照猫画虎”
(2013)16.“神舟七号”飞船的太空舱里,航天员出舱
行走所穿航天服中的CO2可用LiOH来吸收,已知LiOH与 NaOH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1
4、隐蔽型迁移:信息不是直接给出, 而是隐蔽在题意中,需要对所给信息进 行挖掘、分析、推理,找到答案。
特点:火眼金睛
特点:“沙里淘金”
(2015)23(5)钛和钛合金性能优良,广泛用于航空 、造船和化学工业中。工业上常用钠来制取钛,在高温 时,钠与四氯化钛(TiCl4)反应生成氯化钠和钛。若要 用该方法制取2.4 kg钛,理论上需要钠的质量是多少?
10
3、拓展型迁移 :解答此类题,可采用类比的方法。先确 定一个原型(这种原型往往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知识或者题 目已经给出的知识),然后找出问题与原型之间的相似之 处,对比异同,找出规律,实现知识的迁移即可。即“比 葫芦画瓢”。
化学方程式
1
(一)化学方程式近三年考点
2
考点1:历年中考涉及的主要化学方程式
年份及数量 2014年(18)
2016年(21)
近3年中 考中主要 涉及到的 15个化学 方程式
2H2O2
=M=n=O2
2KMnO4 == K2MnO4+ MnO2+O2↑
CaCO3+2HCl=CaCl2+CO2↑+H2O
特点:“虚张声势”
(2013) 13.Cl2常作自来水消毒剂,其实验室制法为:MnO2 +4HCl(浓)△ X+Cl2↑+2H2O,X的化学式为 。
9
2、阅读型迁移:所给材料篇幅长、陌生,从上到下读 完不仅费时耗力、主次不分,而且常常前看后忘。对 于这种题目,建议先看问题,后看正文,提炼、筛选 出有价值的信息。
55
另一方面加大对化学反应的考查力度。 在这三年中,重点考查:金属与酸或盐溶液 的置换反应,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以 及信息迁移类化学反应,每年都占10分左右。
66
信息迁移题是以所学内容为基础,将其与题目中的新信息 搭建联系平台,考查学生对熟悉物质和陌生物质性质的类比及 分析能力。信息迁移题具有情境新颖、陌生度高、构思精巧、 设问灵活等特点。
A.氢气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13.Cl2常作自来水消毒剂,其实验室制法为:MnO2+4HCl(浓)△ X+
Cl2↑+2H2O,X的化学式为

15.(3)氯碱工业中电解食盐水得到烧碱和两种气体,一种是最轻的气体,
另一种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1.(3)“粗盐提纯”指除去NaCl中的泥沙和MgCl2、CaCl2、Na2SO4等 杂质。某同学设计了除去三种可溶性杂质的实验方案:先将固体溶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