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浙教版中考科学二轮复习题——运动和力(试题)
2020浙教版中考科学二轮复习题——运动和力(答案)

浙教版中考科学难点专题精析系列专题一运动与力1、风洞实验室中可以产生方向水平、速度大小可调节的风,用来研究处在流动气体中物体的受力情况.将一个套有木球的细直杆放入风洞实验室,球受到的重力为G.球在杆上运动时,球与杆之间的滑动摩擦力跟它们之间的压力成正比,比例系数是k.如图甲所示,将杆沿平行风速的方向固定,调节风速的大小,使球恰能沿杆匀速运动.再将杆沿竖直方向固定,如图乙所示,将球从杆的上端由静止释放,保持球下滑过程中所受风力与杆处于水平方向时受到的风力大小相同.则球下滑过程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答案】k2G.【解析】当杆水平放置时的压力等于重力,摩擦力为:f水平=kG;由于小球匀速滑动,所以风力大小等于摩擦力,即风力为kG;当杆竖直放置时,风力大小不变,仍为kG,所以此时压力为kG,根据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可知此时摩擦力为f竖直=k×kG=k2G.2、如图所示,甲、乙两根相同的轻弹簧,分别与物块的上下表面相连接,乙弹簧的下端与地面连接。
起初甲弹簧处于自由长度,乙弹簧的压缩长度为△L.现用手将甲弹簧缓慢上提,使乙弹簧承受物重的32,乙弹簧仍处于压缩状态,那么,甲弹簧的A端应向上提起的距离为 .【答案】L∆32【解析】(1)乙弹簧,一开始,重物压在乙上,乙形变△L,当压力为重物G的32时,根据胡克定律得:LLGG∆∆='32,所以△L′=32△L,乙弹簧相对于原来的位置上升了△h乙=△L−△L′=31△L.(2)对于甲弹簧,开始甲弹簧拉力为零,由于乙弹簧原来受压力为G ,后来受压力为32G ,则甲弹簧的拉力为31G , 所以甲弹簧上端升高了△h 甲=31△L . (3)甲弹簧的A 端应向上提起的距离为△h =△h 甲+△h 乙=31△L +31△L =32△L . 3、如图运动传感器由发射器和接收器组成,发射器内装有红外线和超声波发射装置,接收器内装有红外线和超声波接收装置。
其测量的原理是:固定在小车上的发射器向接收器同时发射一个红外线信号和一个超声波信号,接收器在接收到红外线信号时开始计时,在接收到超声波信号时停止计时,计算机根据两者到达的时间差△t 和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 ,计算出发射信号时小车和接收器之间的距离。
浙教版科学2020年中考二轮复习 经典(物理)力学实验 (含答案)

力学重点实验专题突破实验一:测量物质的密度(温州2012.31,台州2考)1. 小明在课外探究活动中要测量5角硬币的密度,他选取了16枚相同的5角硬币,天平、砝码、量筒。
(1)小明先调节好天平,左盘放入16枚相同的5角硬币,右盘放入一些砝码后,指针指向分度盘右边,接下来他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天平平衡后,所用砝码与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16枚硬币的质量为________g;(2)把16枚硬币放入盛水的量筒中,浸没后水面由30 cm3上涨到38 cm3;计算出硬币的密度为________g/cm3;(3)小芳看到小明的试验后问道:“你为什么不用1枚硬币做呢,找16枚硬币多麻烦啊?”请问小芳的说法是否合理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019哈尔滨)“创新”小组在某次实践活动中,采集了一块矿石(矿石不吸水),测量它的密度。
(1)在测量之前,要观察量筒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测量过程的情景如图,正确且合理测量质量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测出矿石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3)永深同学继续如下操作:①将矿石从量筒中取出,直接放在天平上测质量记为m测,并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的刻度值V3。
①测量体积时,才发现矿石有变化了,将它处理复原后,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此时水面的刻度值V4。
从而求出矿石的体积并算出密度。
这样的操作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请你写出产生的影响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2019徐州)小华用弹簧测力计、烧杯、水、薄塑料袋测量酱油的密度。
(1)测量前,应检查弹簧测力计指针是否指在________刻度线上。
(2)把适量的酱油装入塑料袋,排出空气后扎紧口,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重力为3.6 N;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提着塑料袋浸没在水中,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_______N。
2020届浙江中考科学总复习:高分作业(易错专项突破)-- 专题二 力和运动、几种常见的力

专题二力与运动、几种常见的力[学生用书P94]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物体在阻力相同的情况下,速度大的不容易停下来,所以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B.推动地面上静止的物体比维持这个物体做匀速运动所需的力大,所以静止的物体惯性大C.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D.物体的惯性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物体所处的位置无关2.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壁上。
当水平力减小为F/2时,物体恰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
此时物体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B)图1A.减小为原来的1/2B.和原来一样C.增大为原来的2倍D.无法判断【解析】物体静止和匀速下滑,都是平衡状态,所受平衡力为重力和摩擦力,根据平衡力特点可知,摩擦力等于重力,而重力不变,所以两次摩擦力不变。
3.如图所示,当传送带静止不动时,物体从静止开始滑动,沿传送带从上端A 点滑到下端B点所需时间为5min;当皮带轮转动,传送带斜向上匀速运动时,物体从静止开始滑动,沿传送带从上端A点滑到下端B点所需时间为(A)图2A.5minB.大于5minC.小于5minD.无法确定【解析】物体两次受到的都是滑动摩擦力,无论物体与传输带相对速度是多大,只要滑动起来,摩擦力就不变,也就是两次受力相同,运动过程也相同,因此从A点滑到B点仍用5min的时间。
4.“悬空的磁环”实验中,若所用的磁环都一样,中间的塑料管是光滑的。
当甲、乙两个磁环处于静止状态时,它们之间的距离为h1,如图所示。
再往乙的正上方套入丙磁环,当丙悬空并静止后,甲、乙之间的距离变为h2,乙、丙之间的距离为h3。
已知磁环间的斥力随它们距离的减小而增大,则h1、h2、h3之间的大小关系满足(B)图3A.h1>h2,h2>h3B.h1>h2,h2<h3C.h1<h2,h2=h3D.h1<h2,h2<h3【解析】设每个磁环的重力为G,则当甲、乙两磁环处于静止状态时,甲、乙之间的力大小为G,此时所对应的距离为h1;当丙磁环套在乙的正上方,甲、乙、丙都处于静止状态时,乙、丙之间力的大小为G,对应的距离为h3,甲、乙之间力的大小为2G,对应的距离为h2,根据磁环间的斥力随距离的减小而增大的原理可知,h1=h3>h2,即h1>h2,h2<h3。
浙江省2020-2021年中考科学试题分类——专题10 运动和力(含解析)

2020-2021年浙江省中考科学试题分类——专题10运动和力一、单选题1.(2020·台州)某同学步行的速度约为1.2米/秒,他从家步行到校门口所需的时间约10分钟,他家到校门口的路程约为()A.12米 B.72米 C.720米 D.1200米2.(2020·湖州)2020年5月27日11时,我国珠峰测量队8名队员全部登顶成功。
再过一段时间,我们就可以知道珠峰的最新“身高”了。
若队员在珠峰顶做图示实验,测得的结果会比在同纬度低海拔地区小,原因是( )A.重物质量变小 B.气压变小 C.地球的吸引作用变小 D.温度变低3.(2021·湖州)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了超过2千克的月球岩石及土壤样本,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月球岩石带回地球后质量变大 B.月球岩石带回地球后受到的重力不变C.月球土壤带回地球后密度变大 D.月球土壤和地球土壤相比不含空气4.(2021·湖州)传统的漂流需要筑坝蓄水,受降雨变化影响很大。
近期各大景区都推出了新型玻璃栈道漂流,此漂流只需在玻璃栈道内加入少量水,就可以让橡皮艇在玻璃栈道内快速滑下(见下图)。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玻璃栈道内加人少量水主要是为了减小下滑时橡皮艇受到的摩擦力B.橡皮艇加速下滑,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以下滑时的橡皮艇为参照物,旁边的树木是静止的D.人坐在橡皮艇上,橡皮艇凹陷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5.(2021·丽水)科学研究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该实验说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B.乙图:用黄豆和芝麻混合实验证明了分子间有空腺C.丙图:通过该实验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D.丁图:该实验说明浮力大小随物体浸没深度的增大而增大6.(2021·丽水)我市各县(市)在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容市貌越来越好。
浙教版科学2020年中考压轴题专题09 力与运动探究(解析版)

专题09力与运动探究【考点1】摩擦力探究【例1-1】.用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摩擦力跟压力大小的关系。
(1)实验时,拉动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摩擦力的大小,因为这时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________力。
(2)某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1所示,它的示数是________N。
(3)改变木块上所加钩码的个数进行多次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2中画出摩擦力随压力大小变化的关系图像。
实验次数12345压力F/N34567摩擦力f/N0.60.81.01.21.4(4)分析图像可知: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摩擦力跟压力的大小成________。
(5)实验结束后,小丽同学想探究摩擦力是否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她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摩擦力,然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锯掉一半,测得摩擦力的大小也变为原来的一半。
她由此得出: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面越小,摩擦力越小。
你认为她的结论正确吗?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答案】(1)平衡(2)1.6(3)解:如图(4)正比(5)不正确;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解析】【分析】(1)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相互平衡;(2)根据弹簧测力计上所标的刻度值和分度值读数;(3)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用描点法绘图;(4)分析图像特征,得出摩擦力跟拉力的关系;(5)探究摩擦力跟接触面大小的关系时,应控制接触面和粗糙程度不变,压力不变。
【解答】(1)拉动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的拉力和摩擦力作用在同一物体(木块)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它们是一对平衡力;(2)弹簧测力计分度值为0.2N,此时的示数为1.6N;(3)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用描点法绘图:;(4)由图像可知,接触面的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也越大,即:接触面的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摩擦跟压力的大小成正比;(5)探究摩擦力跟接触面大小的关系时,应控制接触面和粗糙程度不变,压力不变,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2024年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二轮复习:运动和力专项练习

2024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二轮复习运动和力专项练习一、选择题1.小球A静止放在车厢光滑的底板上(设车厢底板足够长),如图所示。
当车厢受到水平向右的力F 的作用时,车厢从静止开始在水平地面上做速度越来越大的直线运动,则小球A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是()A.做匀速直线运动B.做与车厢相同方向、速度越来越大的直线运动C.处于静止状态D.做与车厢反方向、速度越来越大的直线运动2.摄影师抓拍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所示: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B.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老鹰是运动的D.乌鸦和老鹰的速度相同,它们相对静止3.小明同学想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了提高测量的精确度,用力传感器显示拉力F的大小。
如图所示,让驱动装置带动传送带顺时针运行,木块保持静止不动。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受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作用B.若力传感器的示数为F,则传送带受到大小为F、水平向右的摩擦力C.若传送带运行的速度变大,则力传感器的示数仍保持不变D.若将同样大小的铁块置于木块上方,则力传感器的示数仍保持不变4.将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后,每隔0.1秒的位置如图所示。
假设小球运动至甲处时,所受所有外力都消失,则推测小球从甲处开始,其运动情况及每隔0.1秒的位置正确的是()A.A B.B C.C D.D5.如图所示为某汽车通过某一平直公路时的s-t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t1时间内汽车做加速运动B.t1~t2时间内汽车做匀速运动C.t1~t2时间内汽车处于静止状态D.t2~t3时间内汽车做减速运动6.关于乒乓球比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只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B.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只改变了球的形状C.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同时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和球的形状D.击球时,球拍对球有力的作用,球对球拍没有力的作用7.用橡皮筋、回形针、棉线、小瓶盖、牙膏盒、铁丝、钩码和刻度尺等,做一个如图所示的橡皮筋测力计。
2020-2021学年浙江科学中考专项二轮集训3 力和运动(含解析)

专项集训3 力和运动一、单选题1.某同学步行的速度约为1.2米/秒,他从家步行到校门口所需的时间约10分钟,他家到校门口的路程约为 ( )A.12米B.72米C.720米D.1200米2.2020年5月27日11时,我国珠峰测量队8名队员全部登顶成功。
再过一段时间,我们就可以知道珠峰的最新“身高”了。
若队员在珠峰顶做图示实验,测得的结果会比在同纬度低海拔地区小,原因是 ( )A.重物质量变小B.气压变小C.地球的吸引作用变小D.温度变低3.健身者在没有其它辅助的情况下,下列姿势不可能在水平地面上保持的是 ( )A. B. C. D.4.自行车既是环保的交通工具也是很好的健身器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给车胎充气增加了车胎内气体的压强B.地面对自行车的摩擦力总是阻碍车前进C.刹车时自行车受到惯性的作用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D.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第4题图第5题图5.小明家的窗外有条公路。
他看到窗外的情景由图甲变为图乙,判断轿车是运动的。
他选择的参照物不可能是 ( )A.房子的窗户B.路边的灯杆C.行驶的卡车 D.轿车的司机6.将静电球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未通电时,多只锡碗叠放在静电球上(图甲),通电后,锡碗依次向上飞起(图乙),最后落到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静止的锡碗受到惯性的作用B.图乙中,以空中的锡碗为参照物,静电球是运动的C.图甲中,锡碗受到自身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D.图乙中,锡碗能飞起来是由于同种电荷相互吸引7.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才有惯性B.物体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C.静止或匀速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D.物体受力或不受力时都具有惯性8.如图所示,内部均装有磁铁的两块清洁器M和N隔着窗玻璃总能合在一起移动,这让玻璃清洁变得安全高效。
关于清洁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两块清洁器能合在一起的原理是异名磁极相互吸引B.N受到的重力和M对N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C.玻璃对N的支持力和M对N的吸引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移动M时,N也能跟着一起移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第8题图第9题图第10题图9.甲、乙两物体运动时,路程与时间关系的s-t图像如图所示。
第3章《运动和力》综合训练(解析版)——2020-2021学年科学七年级下册讲练测(浙教版)

第3章《运动和力》综合训练一.选择题(共20小题)1.机械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下列关于机械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与参照物的选择无关,对任何参照物而言结果都是相同的B.参照物就是假定静止不动的物体,以它作为研究其他物体运动的标准C.自然界无所谓运动和静止D.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往往以地球为参照物,因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解答】解:A、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当选择的参照物发生变化时,对于物体运动状态的结论也可能发生变化,故A错误。
B、一个物体在被选作参照物的同时就已经被假定为静止了,故B正确。
C、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故C错误。
D、地球在做着公转和自转,而不是静止的,故D错误。
故选:B。
2.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铅球被推出离开手后,仍然向前运动,是因为铅球受到惯性的作用B.汽车行驶时具有惯性,停车后没有惯性C.网球被竖直向上抛出后,由于它具有惯性而继续向上运动D.坐车时系上安全带,能减少汽车紧急刹车时的惯性【解答】解:A、铅球被推出离开手后,仍然向前运动,是因为铅球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故A错误;B、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运动状态无关;故B错误;C、网球被竖直向上抛出后,由于它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继续向上运动;故C正确;D、安全带的作用主要是防止由于惯性而造成的伤害,不能减少惯性;故D错误。
故选:C。
3.如图所示,两手食指同时摁住铅笔的两侧,我们可以观察到右手食指的凹陷更深一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右手食指凹陷更深说明右手食指受到的压力更大B.这种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C.这个实验说明了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有关D.这个现象可以解释为什么火车的轨道要铺在枕木上【解答】解:铅笔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两手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相等。
右手食指凹陷更深,是因为右手指的受力面积更小,右手食指受到的压强更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中考科学难点专题精析系列 专题一 运动与力
1、风洞实验室中可以产生方向水平、速度大小可调节的风,用来研究处在流动气体中物体的受力情况.将一个套有木球的细直杆放入风洞实验室,球受到的重力为G .球在杆上运动时,球与杆之间的滑动摩擦力跟它们之间的压力成正比,比例系数是k .如图甲所示,将杆沿平行风速的方向固定,调节风速的大小,使球恰能沿杆匀速运动.再将杆沿竖直方向固定,如图乙所示,将球从杆的上端由静止释放,保持球下滑过程中所受风力与杆处于水平方向时受到的风力大小相同.则球下滑过程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
2、如图所示,甲、乙两根相同的轻弹簧,分别与物块的上下表面相连接,乙弹簧的下端与地面连接。
起初甲弹簧处于自由长度,乙弹簧的压缩长度为△L .现用手将甲弹簧缓慢上提,使乙弹簧承受物重的3
2,乙弹簧仍处于压缩状态,那么,甲弹簧的A 端应向上提起的距离为 .
3、如图运动传感器由发射器和接收器组成,发射器内装有红外线和超声波发射装置,接收器内装有红外线和超声波接收装置。
其测量的原理是:固定在小车上的发射器向接收器同时发射一个红外线信号和一个超声波信号,接收器在接收到红外线信号时开始计时,在接收到超声波信号时停止计时,计算机根据两者到达的时间差△t 和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 ,计算出发射信号时小车和接收器之间的距离。
(1)已知超声波的传播速度v =340m /s ,红外线的传播速度v ′=3×108m /s .在某次测量中,小车和接收器之间的距离为0.9m ,请分别算出超声波和红外线在两者间传播所需的时间t 和t ′.并简要说明计算机在计算小车和接收器之间的距离S 时,可以忽略红外线传播时间的原因。
(2)请写出计算机计算小车和接收器之间距离S 的公式(用字母符号表示).
1、车站上并排着停着待发的甲、乙两列火车,在甲火车上的人从窗口看到乙火车正向东运动,从车厢的另一侧窗口看到田野上的树木也向东运动,但比乙火车运动得要慢些。
若以大地为参照物,则上述的现象表明( )
A. 甲、乙两火车同时开始运动,都在向西运动
B. 甲火车开始向西运动,乙火车末动
C. 甲、乙两列火车同时开始运动,甲火车向东运动,乙火车向西运动
D. 甲、乙两火车同时开始运动,甲火车向西运动,乙火车向东运动
2、一运输机参加某次抗震救灾时,在沿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间隔相同时间先后从飞机上静止释放三个相同的物资。
若不计空气阻力,且地面水平,那么,在地面上看,能正确表示物资在空中的排列情况和着地位置的图示组合是( )
A. ①⑥
B. ②⑤
C. ③④
D. ①④
3、在匀速运动的列车车厢里有一水平桌面,桌上有一静止小球,小球突然沿图中虚线所示路线由A运动到B,如图,这是列车正在()
A. 减速行驶,向南转弯
B. 减速行驶,向北转弯
C. 加速行驶,向南转弯
D. 加速行驶,向北转弯
4、在某停车场,甲、乙两辆同型号的车发生了碰撞事故。
甲车司机背部受伤,乙车司机胸部受伤。
根据两位司机的伤情可以判定,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甲车车头撞了静止的乙车车尾或甲车倒车时车尾撞了静止的乙车车头
B. 甲车车头撞了静止的乙车车尾或乙车倒车时车尾撞了静止的甲车车头
C. 乙车车头撞了静止的甲车车尾或甲车倒车时车尾撞了静止的乙车车头
D. 乙车车头撞了静止的甲车车尾或乙车倒车时车尾撞了静止的甲车车头
5、在有些地区,人们常在小河边洗衣服。
如图所示,人们先把脏衣服浸泡在河水里,然后提出来放在石板上,用木棒捶打,水花四溅…,如此反复多次,直到衣服被洗净为止。
这里,用木棒捶打的主要目的是( )
A. 把衣服上的灰尘打碎,以便于洗涤
B. 增大木棒与灰尘之间的摩擦,将灰尘带走
C. 迫使湿衣服里面的水从衣服纤维之间的缝隙中高速喷出,利用高速水流将灰尘冲洗掉
D. 木棒捶打,使衣服突然运动起来,而衣服上的灰尘由于具有惯性仍然静止,从而使灰尘脱离衣服
6、汽车驾驶室有一面平面镜做成的观后镜,当汽车以h km /50的速度在公路上向前行驶时,看到后面以h km /40向前行驶的汽车向镜后运动的速度应是( )
A.h km /50
B.h km /40
C.h km /10
D.h km /20
7、如图所示,斜面上的重物在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减速运动。
假设在运动过程的某一时刻重力突然消失,物体将 ( )
A. 继续沿斜面向上做减速运动直到停止
B. 在支持力和摩擦力作用下做曲线运动
C. 沿斜面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D. 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8、甲乙二人同时从A 地赶往B 地,甲先骑自行车到中点后改为跑步,而乙则是先跑步,到中点后改为骑自行车,最后二人同时到达B 地,甲乙两人骑自行车速度都大于各自跑步速度,又知甲骑自行车比乙骑自行车的速度快。
若某人离开A 地的距离S 与所用时间t 的函数用图象表示如下,则在下列给出的四个函数中
甲乙二人的图象只可能( )
A. 甲是图①,乙是图②
B. 甲是图①,乙是图④
C. 甲是图③,乙是图②
D. 甲是图③,乙是图④
9、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两个静止且相互接触的球状物体,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它们之间一定有力的作用
B. 它们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C. 两个物体可能都发生了形变
D. 两个物体都受到摩擦力作用
10、某滑翔伞基地三面环山,有充足的气流用于起飞和滑行。
当滑翔爱好者利用滑翔伞距离山坡一定高度沿着山坡方向匀速飞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滑翔伞沿山坡向下飞行时,空气对滑翔伞的力的方向为沿山坡向下
B. 若滑翔伞沿山坡向上飞行时,空气对滑翔伞的力的方向为沿山坡向上
C. 若滑翔伞沿山坡向下飞行时,空气对滑翔伞的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下
D. 若滑翔伞沿山坡向上飞行时,空气对滑翔伞的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上
11、如图所示,当传送带静止不动时,物体从静止开始滑动,沿传送带从上端A点滑到下端B点所需时间为5分钟;则当皮带轮转动,传送带斜向上匀速运动时,物体从静止开始滑动,沿传送带从上端A点滑到下端B点所需时间为( )
A. 5分钟
B. 大于5分钟
C. 小于5分钟
D. 无法确定
12、杂技演员在进行“顶杆”表演时,用的是一根长直竹竿(假设不计其质量),竹竿被站在地面上的演员乙用肩部竖直顶起,演员甲在竹竿上表演.在竹竿底部与演员乙肩部之间装有一传感器(一种能测出肩部受力大小的装置),传感器显示演员乙肩部的受力情况.若质量为30千克的演员甲自竹竿顶部由静止开始沿竹竿下滑到竿底的过程中,传感器显示的受力情况如右图所示,则()
A. 0~3s内演员甲受到摩擦力大于重力
B. 0~ls内演员甲受到摩擦力小于重力,1~3s内演员甲受到摩擦力大于重力
C. 0~1s内演员甲受到摩擦力大于重力,1~3s内演员甲受到摩擦力小于重力
D. 0~3s内演员甲受到摩擦力小于重力
13、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来测定物体的位置和速度的设备,它可以向一定方向发射不连续的电磁波脉冲,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
雷达在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时,荧光屏上分别会呈现出一个尖形波。
某防空雷达发射相邻两次电磁波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5×10−4s.它跟踪一个匀速移动的目标过程中,某时刻在监视屏上显示的雷达波形如左图所示,30s后在同一方向上监视屏上显示的雷达波形如右图所示。
已知雷达监视屏上相邻刻线间表示的时间为10−4s,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108m/s,则被监视目标的移动速度最接近()
A. 1200m/s
B. 900m/s
C. 500m/s
D. 300m/s
14、某探空气球(包括其下方的吊篮)与其下方吊篮中物体的质量之比为1:2.吊篮所受的浮力和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气球所受的空气阻力与速度成正比,所受浮力始终保持不变,此时气球以1米/秒的速度竖直向下运动。
若吊篮中物体的质量减少一半,经过一段时间后,气球恰好以1米/秒的速度竖直向上运动。
若去掉吊篮中所有的物体,气球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 )
A. 2米/秒
B. 3米/秒
C. 4米/秒
D. 5米/秒
【答案】B
【解析】(1)气球在空气中受到重力、阻力和浮力的作用,当匀速下降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2)气球在空气中受到重力、阻力和浮力的作用,当匀速上升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3)气球在上升和下降时,所受阻力的方向是不同的,阻力的方向总是与运动方向相反.
由平衡条件列方程求解.
15、一条小河与一条公路平行,河水流速为2km/h.某人甲划船沿河在两地之间往返一次。
某人乙沿公路行走,在这两地之间往返一次。
如果甲乘小船在静水中的划速和乙在公路上行走速度都是4km/h,那么他们在这两地之间往返一次所用的时间相比较,则()
A. t甲:t乙=4:3
B. t甲:t乙=3:4
C. t甲:t乙=1:1
D. 无法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