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大树的故事》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十五课《大树的故事》 人美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十五课《大树的故事》 人美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十五课《大树的故事》人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树的生长过程、大树与人类的关系,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2. 培养学生观察、表现大树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线条、色彩等美术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二、教学内容1. 大树的生长过程、大树与人类的关系。

2. 大树的表现方法,如线条、色彩等。

3. 大树故事的创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大树的表现方法,如线条、色彩等。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表现大树,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大树图片、PPT、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大树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大树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大树的生长过程、大树与人类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大树的重要性。

3. 示范与讲解:教师示范如何用线条、色彩表现大树,讲解绘画技巧。

4.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独立完成一幅大树的作品。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建议。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大树与人类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六、板书设计1. 《大树的故事》2. 内容:大树的生长过程、大树与人类的关系、大树的表现方法、大树故事的创作。

七、作业设计1. 画一幅大树的作品,要求用线条、色彩表现大树的特点。

2. 写一篇关于大树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八、课后反思1. 本节课通过观察、表现大树,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技能。

2. 学生在创作大树故事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想象力,提高了创造力。

3.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4. 今后教学中,可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总之,本节课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严谨的用词,流畅的段落衔接,全面培养了学生的美术素养,提高了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15大树的故事》 (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

《15大树的故事》 (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

《15大树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树的基本特征,学会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大树。

2.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大树的基本特征2. 大树的绘画技巧3. 大树的故事创编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大树的基本特征和绘画技巧。

2. 教学难点:大树的故事创编和团队协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大树的基本特征和绘画技巧。

2. 演示法:示范大树的绘画过程。

3.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大树的故事创编和绘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大树的基本特征,激发他们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大树的基本特征和绘画技巧,示范绘画过程。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大树的故事创编和绘画。

4. 交流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大树的故事。

5. 总结评价: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六、作业布置1. 画一棵你喜欢的大树,并用文字描述它的特点。

2. 与家人或朋友分享你创编的大树故事。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大树的基本特征和绘画技巧,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引导他们积极参与,鼓励他们大胆创新。

同时,教师要及时点评学生的作品,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更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利用多媒体、实物观察等,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大树,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亲身体验大树的魅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总之,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美术,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美术的世界里茁壮成长。

重点关注的细节:大树的故事创编大树的故事创编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环节。

人美版美术二上《大树的故事》标准教案

人美版美术二上《大树的故事》标准教案

大树的故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结构,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儿童创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气氛中,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围绕大树的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

难点:画面构图和组织。

【教学资源准备】课件、彩色纸板、水彩笔、油画棒。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1.故事导入,课件播放,教师朗诵。

(课件1---2)2.提问,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从前有棵大树,她好爱一个小男孩,每天男孩都会跑来,收集她的叶子。

)师:大家说的非常好,树是人类的朋友,她无私的向我们人类奉献她的一切!一年四季树给我们带来的感觉都是不同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大树的故事。

(课件3---4)二.内容研讨(一)探究室各种姿态的树。

看一看,找一找。

1.这些大树的生长姿态有什么不同?(课件5---13)A、比较松树和双叶芦荟的树枝生长方向有什么不同?B、比较枣椰与胡杨的色彩有什么不同?C、比较椰树和枫树在外形上有什么不同?小结: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无论是从他的大小、高矮、粗细。

还是生长姿势,叶子形状,树干花纹等,我们都仔细的比较了一番,发现他们都是不一样的。

D、你还知道其他的大树吗?3.想一想大树可以分几部分?(二)交流屋1.展开想象参考下面图片编一个大树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课件14---18)2.探索发现(课件19---20)A、对比下面两幅画,分别画的是大树的什么部分?B、你想画大树的哪个部分?(课件21)C、这两棵大树哪棵姿态美?(课件22---23)D、比较这两幅画的构图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个,为什么?(课件24---27)E、画出大树的故事,看谁的最有趣!!!(件29)(三)电视厅1.欣赏学生作业课件30---382.欣赏名家作品。

第15课大树的故事(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下册

第15课大树的故事(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下册

第15课大树的故事(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树的结构和特点,学会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大树的美。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大树的结构和特点2. 大树的绘画技巧3. 大树与环境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大树的结构和绘画技巧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大树的美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大树图片、教学PPT、绘画工具2. 学具:画纸、铅笔、橡皮、水彩笔、调色板、画刷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大树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大树的结构和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 教学新课:(1)讲解大树的结构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大树的生长过程。

(2)示范大树绘画技巧,教授学生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大树的美。

(3)引导学生关注大树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3.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动手绘制大树,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大树的结构和特点2. 大树的绘画技巧3. 大树与环境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画一棵你最喜欢的大树,要求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实践、评价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大树的结构、绘画技巧和环境关系。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同时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一、大树的结构1. 大树的组成部分:大树由树干、树枝、树叶等部分组成。

树干是大树的主要支撑部分,树枝负责扩展树冠,树叶则是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

2. 大树的生长特点:大树的生长过程中,树干会逐年增粗,形成年轮;树枝会不断生长,形成繁茂的树冠;树叶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生长、凋落。

二、大树的绘画技巧1. 线条运用:在绘制大树时,线条的运用至关重要。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大树的故事》人美版(2023秋)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大树的故事》人美版(2023秋)
2.大树的故事创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以大树为主角创作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并结合绘画表达故事情节。
3.大树的美化与环境意义:引导学生关注大树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培养环保意识,通过绘画表现大树美化环境的意义。
4.优秀作品欣赏:赏析一些描绘大树的经典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本章节内容既与教材紧密相关,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环保意识,符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和特征。大树是由树干、树枝、树叶等组成的,它们有着独特的形状和色彩。大树不仅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还能为我们提供氧气,调节气候,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些描绘大树的美术作品,分析它们是如何通过线条、形状和色彩来表现大树的美。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大树的故事》人美版(2023秋)
一、教学内容
《大树的故事》为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选自人美版教材(2023秋)。本章节内容紧密围绕大树的主题,旨在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表现能力。具体内容包括:
1.大树的观察与描绘:指导学生观察大树的外形、树叶、树干等特征,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描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观察大树的方法和绘画技巧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空间关系和色彩搭配,我会通过实际演示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关于大树的问题,如大树的外形特征、生长环境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绘画实践,尝试用画笔和颜料来描绘我们心目中的大树。
-想象力激发: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局限,创作出独特且有趣的大树故事。
举例:
-在绘画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难以表现树干和树枝的穿插关系,教师需要指导他们如何观察和表现。

《大树的故事》(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小学二年级上册人美版

《大树的故事》(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小学二年级上册人美版

《大树的故事》(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小学二年级上册人美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大树,了解大树的结构特点,学会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大树。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表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大树的结构特点:树干、树枝、树叶、树根等。

2. 大树的生长环境:土壤、水分、阳光等。

3. 大树与人类的关系:提供氧气、美化环境、制作家具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观察大树的结构特点,学会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大树。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大树的美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大树图片、绘画工具、PPT等。

2. 学具:画纸、铅笔、彩色笔、水粉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大树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大树的结构特点,引发学生对大树的兴趣。

2. 新课讲解:讲解大树的结构特点,示范如何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大树。

3.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大树。

4. 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5.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保护环境。

六、板书设计1. 大树的结构特点:树干、树枝、树叶、树根等。

2. 大树的生长环境:土壤、水分、阳光等。

3. 大树与人类的关系:提供氧气、美化环境、制作家具等。

七、作业设计1. 画一棵你喜欢的大树,要求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大树的结构特点。

2. 收集与大树相关的资料,了解大树与人类的关系。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大树,让学生了解大树的结构特点,学会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大树。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保护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在《大树的故事》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观察、分析、表现能力,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保护环境。

大树的故事美术教案

大树的故事美术教案

大树的故事美术教案教案标题:大树的故事美术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大自然中的大树,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发展学生的美术创造力和表现力。

3. 学习使用不同的美术材料和技巧,表达大树的形象和特点。

教学内容:1. 大树的特点和形象。

2. 大树在大自然中的重要性。

3. 使用不同的美术材料和技巧表达大树的形象。

教学准备:1. 大树的图片和插图。

2. 美术材料:彩色纸、颜料、画笔、剪刀、胶水等。

3. 教学投影仪或黑板。

教学步骤:引入:1. 展示大树的图片和插图,引起学生对大树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大树的特点和形象,鼓励他们表达自己对大树的感受和想法。

探究:1. 向学生介绍大树在大自然中的重要性,如提供氧气、防止土壤侵蚀等。

2. 给学生展示不同的美术作品,以大树为主题,让他们观察、分析和欣赏。

3. 引导学生探索使用不同的美术材料和技巧,如剪纸、绘画等,表达大树的形象和特点。

实践:1.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选择合适的美术材料和技巧,创作自己的大树作品。

2. 鼓励学生在作品中表达对大树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学生完成作品后,互相展示和欣赏,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总结: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强调大树在大自然中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继续观察和探索大自然,用美术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关注。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家中或校园中观察大树,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2.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或展览,进一步欣赏和学习大树相关的艺术作品。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

2. 评价学生的创作作品,包括创意、技巧运用和表达能力。

教学延伸:1. 结合语文课程,让学生阅读和讨论与大树相关的文学作品,如《大树》、《大树下的小屋》等。

2. 结合科学课程,深入学习大树的生长过程和结构特点。

注意事项:1. 确保教室环境安全,使用美术材料时注意防护措施。

2. 鼓励学生尊重他人的作品,互相欣赏和分享创作过程中的经验和困难。

一年级美术下册《大树的故事》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美术下册《大树的故事》教案、教学设计
-引导学生观察大树的不同部位,理解其生长特点;
-教授学生如何运用线条、形状、颜色等元素进行绘画表达;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他们在画作中融入故事情节。
2.难点:克服学生在绘画技能上的个体差异,提升每个学生的绘画表现力和创造力。
-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绘画任务,使学生在各自水平上得到提升;
1.教学活动: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一幅大树绘画作品。
2.教师指导:教师巡回辅导,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指导,解决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生创作: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大树的故事融入画作中。
4.教学意图: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造力。
(五)总结归纳
-通过小组合作和同伴互助,促进学生之间的技能交流和共同进步。
(二)教学设想
1.教学策略: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讲述大树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灵感;
-运用观察法和实践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大树的美,并通过绘画实践来表现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强调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中的大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体验法:让学生亲身感受大树的质感和生长环境,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
-创作法:指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创作出富有个性与故事性的作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大树的故事》,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态环境的情感。
一年级美术下册《大树的故事》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树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

大树底下是学生从小就喜欢玩耍的地方,
所以他们对大树有着特殊的感情。

引导学生通过对大树上下小鸟的生活、大树洞里小动物的生活,大树下小朋友做游戏、老爷爷下棋,树根下面
小蚂蚁辛勤的劳动等情景,进行丰富的联想,还可以通过大树被砍伐后的情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本课内容既可培养学生
的造型表现能力,理解画面的大小关系,以线和色彩为主表现,引
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目标】
(壱)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结构及其颜色、种类等特点。

学习表现大与
小的关系,用绘画或剪贴的方法表现有关大树的故事。

2.过程与方法
在回忆、观察、体验中,感悟大树的结构及美感,想象出大树的相关
故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氛围中,相互交流。

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
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

(弐)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大树的结构、外形、颜色等特点,利用大与小的关
系表现大树与人、大树与动物之间的故事。

2.教学难点:画面构思和组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壱、启发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听:春天披绿装,夏至好乘凉,秋天黄衣裳,冬天挂雪霜。

(大树)同学们从小就喜欢在大树底下玩耍、乘凉。

树上的鸟儿,树下的蚂蚁和小动物们,它们和大树都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第十五课:大树的故事(粘贴课题)
【设计意图】从猜谜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弐、新知探究:
大屏幕出示课件
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到美国画家杰斯.艾伦画的菩提树下,瞧:⑴
这课菩提树漂亮吗?跟真实的菩提树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交流,从外形颜色分析)⑵菩提树有哪些好朋友?(让学生观察回答)⑶同学们你觉得这课菩提树高大吗,画家是如何表现菩提树的高大?(学生观察后讨论回答)
师总结:画家的菩提树在彩云、动物和奇花异草的衬托下,更显得枝繁叶茂,高大无比,长颈鹿很高,可是跟菩提树比,可就矮多了。

外形颜色更加夸张。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及评述能力,了解画面中大与小
的关系。

2.生活中同学们认识了许多树,现在来个“眼力大考察”,你认识这
些树吗?请你说一说它们都是什么树?(学生纷纷发言,说出树的名字)
3.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那么,大树是有哪几部分组成的呢?(树
冠、树枝、树干、树根)细心地小朋友还发现了树洞。

4.不同的大树有着不同的外形特点和生长姿态,接下来我们比一比,
看这些树有什么不同⑴ 柳树婀娜多姿,它的枝条是低垂生长。

⑵椰子树高大挺拔,向上生长。

⑶松树苍劲有力,是向两侧生长。

师小结:每棵树的生长特点不同,我们要抓住树的外形特点来表现(板书:外形)
5.大树随着季节的变化,不仅仅只有绿色,还有哪些颜色呢?(生:
观察说出其它色彩)
师小结:大树的颜色可真丰富,把大树衬托的更美丽,大自然真奇
妙啊!(板书:颜色)
【设计意图】了解大树的种类及基本结构,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感悟自然的美。

6.大树是人类的朋友,有了大树,我们的城市才能生机盎然,我们
的环境也会更美。

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师边讲解,学生观察。

春天,马路旁的花树五彩缤纷,令人心旷神怡;夏天,大树给我们带来一片片阴凉,帮我们驱除炎热;秋天到了,满树金黄,犹如彩蝶飞舞;冬天,银装素裹,别有一番景象。


师小结:大树不仅是我们的好朋友,枝繁叶茂的大树也带给了小动物无尽的快乐。

大树说:‘在森林里,动物是我的好朋友,我们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想不想去看看?(屏幕出生图片欣赏)。

师:大树和小动物发生了那么多有趣的故事,也为我们做了很多,让我们的空气更好,环境更美。

无论在古老的森林,幽静的公园,还是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要爱护大树,保护它们(屏幕出示爷爷在大树下下棋、奶奶阿姨们在树下晨练、小朋友在树下玩耍的图片)。

【设计意图】感受大树的给人和动物带来的好处,初步感受人与大树、动物与大树的关系,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参、欣赏学生作品
小朋友们特别喜欢大树,他们创作了许多大树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屏幕出示课件,学生作品分析观察,可以让学生自己看着作品讲一个故事,观察不同的表现方法以及构图的饱满),重点讲解分析第二幅作品的局部和整体的画面,让学生观察讲故事,师:“想一想,树上树下,树洞内外都会发生什么故事?”
同学们自己跟大树也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吧?师:“谁能讲一个你跟大树的有趣故事呢?”(让学生自己也讲一个大树的故事,利于创作)。

同学们也想自己创作大树的故事啦,有点迫不及待了呢,(出示作
业提示和要求),那么让我们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开始创作吧!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小朋友的作品,拓宽学生的思维,讲故事的
叙述,引导学生构思。

四、学生动手实践
教师巡视指导,辅导要点:
构思是否新颖,构图是否合理,能否体现大小关系,画面是否有趣。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伍、展评作品
同学们画的真快,短短的时间里,这么多的作品都粘贴到展览区了。

欣赏评价一下,看谁的作品把大树的故事描绘的生动又有趣?(学生评价、师评价、让学生上台讲一下作品的故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拓展
今天我们同学们画的真棒,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面呈现在我们面前。

大树不仅小朋友喜欢,大画家也喜欢表现树呢,欣赏大画家关山月、东山魁夷的作品(拓宽学生思维)
【设计意图】欣赏大画家的对大树不同形式的表现,拓宽学生的思
维和视野。

师总结:大树是我们的好朋友,有了树我们的家园会更美,才有了美丽的地球。

我们要爱护它、保护它,不能乱砍乱伐,把我们的家园建设的更美好!
七、板书设计
外形颜色
课题:《大树的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