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数学用列表法求概率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5.2用列表法求概率教案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5.2用列表法求概率教案

课题 25.2 用列举法求概率4教学目标及解析会用树形图求出一次试验中涉及3个或更多个因素时,不重不漏地求出所有可能的结果,从而正确地计算问题的概率。

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1. 通过观察列举法的结果是否重复和遗漏,总结列举不重不漏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应用画树形图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正确鉴别一次试验中是否涉及3个或更多个因素。

教学难点;用树形图法求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教学过程环节 问题与设计设计意图温故知新环节一:温故当一个事件要涉及两个因素并且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目较多时,通常采用列表法。

运用列表法求概率的步骤如下:①列表 ;②通过表格计数,确定公式P(A)=中m 和n 的值; ③利用公式P(A)=nm计算事件的概率。

练习:甲口袋中装有2个相同的小球,它们分别写有字母A 和B ;乙口袋中装有3个相同的小球,它们分别写有字母C 、D 和E ;从两个口袋中各随机地取出1个小球。

用列表法写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乙袋A BC DE思考?如果还有丙口袋中装有2个相同的小球,它们分别写有字母H 和I 。

从甲、乙、丙三个口袋中各随机地取出1个小球。

你能写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吗?与你的同伴交流一下。

环节二:知新1、当一次试验涉及两个因素时,且可能出现的结果较多时,为不重复不遗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用列表法。

当一次试验涉及三个因素时,列表法就不方便了,那么为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我们该怎么办呢?带通过检测,能及时反馈旧知识的掌握情况,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能为新知识的学习作好铺垫.学生通过阅读了解课堂学习目标甲袋2、在一个盒子中有质地均匀的3个小球,其中两个小球都涂着红色,另一个小球涂着黑色,则计算以下事件的概率选用哪种方法更方便?(1)、从盒子中取出一个小球,小球是红球(2)、从盒子中每次取出一个小球,取出后再放回,取出两球的颜色相同(3)、从盒子中每次取出一个小球,取出后再放回,连取了三次,三个小球的颜色都相同3、小刚上学的路上要经过三个红绿灯路口。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用列表法求概率》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用列表法求概率》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用列表法求概率》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用列表法求概率》是学生在学习了概率的基本知识后,进一步学习如何利用列表法求解概率的一节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列表法求概率的基本步骤,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概率知识,对概率的基本概念和求法有所了解。

但是,学生在运用列表法求概率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有待提高,需要通过实例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列表法求概率的基本步骤,能够运用列表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列表法解决概率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列表法求概率的基本步骤。

2.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列表法求概率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运用列表法求概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学具:笔记本、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如抛硬币实验,引导学生回顾概率的基本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列表法求解概率。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列表法求解概率。

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几组学生的成果,进行点评和讲解。

同时,给出一些类似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列表法求概率的应用范围有哪些?让学生举例说明,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列表法求概率教案初中

列表法求概率教案初中

列表法求概率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初步学会用列举法(包括列表)计算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2. 使学生能够从实际需要出发判断何时选用列表法或画树形图法求概率更方便。

3. 利用分类思想合理列举随机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提高化复杂问题为简单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的条理性。

教学重点:1. 能够运用列表法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并阐明理由。

2. 利用有序分类思想合理列举随机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教学难点:1. 利用有序分类思想合理列举随机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骰子、卡片等教学道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概率的概念,解释概率是表示一个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的数值。

2. 强调初中阶段只学习可能出现的结果只有有限个,且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的事件的概率。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列表法的概念:当一次试验涉及两个因素(或两步实施)而每一因素又有多种情况时,用列表的方法列举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2. 举例说明列表法的应用:掷两个骰子的可能结果,用列表法列举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并计算某些事件的概率。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择一个具体情境,用列表法计算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2. 引导学生思考何时选用列表法或画树形图法求概率更方便。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对列表法的理解和应用。

2. 引导学生反思在实际问题中如何判断和使用列表法或画树形图法求概率。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分类列举法和树形图法求概率。

2. 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了概率的意义和列表法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何时选用列表法或画树形图法求概率更方便,以及如何利用有序分类思想合理列举随机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九年级数学《用列表法求概率》教学设计

九年级数学《用列表法求概率》教学设计

九年级数学《用列表法求概率》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用列表法计算概率,并通过比较概率大小作出合理的决策。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实验、列表、统计、运算、设计等活动,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分析事件,计算其发生的概率。

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交流成功的经验,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积极思维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习运用列表法计算事件的概率。

教学难点:能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列举,解决较复杂事件概率的计算问题。

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发现新知例5:同时掷两个质地均匀的骰子,计算下列事件的概率:(1) 两个骰子的点数相同;(2) 两个骰子的点数的和是9;(3) 至少有一个骰子的点数为2。

这个例题难度较大,事件可能出现的结果有36种。

若首先就拿这个例题给学生讲解,大多数学生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

所以在这里,我将新课的引入方式改为了一个有实际背景的转盘游戏(前一课已有例2作基础)。

(1)创设情景引例:为活跃联欢晚会的气氛,组织者设计了以下转盘游戏:A、B两个带指针的转盘分别被分成三个面积相等的扇形,转盘A上的数字分别是1,6,8,转盘B上的数字分别是4,5,7(两个转盘除表面数字不同外,其他完全相同)。

每次选择2名同学分别拨动A、B两个转盘上的指针,使之产生旋转,指针停止后所指数字较大的一方为获胜者,负者则表演一个节目(若箭头恰好停留在分界线上,则重转一次)。

作为游戏者,你会选择哪个装置呢?并请说明理由。

16 8457【设计意图】选用这个引例,是基于以下考虑:以贴近学生生活的联欢晚会为背景,创设转盘游戏引入,能在最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高度的注意力,进入情境。

(2)学生分组讨论,探索交流在这个环节里,首先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探索交流。

然后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即:“停止转动后,哪个转盘指针所指数字较大的可能性更大呢?”由于事件的随机性,我们必须考虑事件发生概率的大小。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5.2用列表法求概率教案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5.2用列表法求概率教案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列表法解决概率问题的能力,提高数据分析与处理的核心素养;
2.培养学生通过列表法进行逻辑推理,提升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列表法进行问题求解,增强数学建模和数学应用的核心素养;
4.培养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探讨概率问题,发展团队合作和沟通表达的能力;
5.引导学生体会概率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培养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的意识,增强数学兴趣和求知欲。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列表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展示如何将问题转化为列表法适用的形式,例如在掷骰子游戏中,列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点数组合,并计算特定组合的概率。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用列表法求概率》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计算可能性大小的情况?”(如抛硬币、抽奖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概率的奥秘。
-解决实际问题时列表法的应用:学生可能难以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列表法能够处理的形式,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予以引导。
举例解释:
-在构建列表时,指导学生如何通过分类讨论的方式,确保列表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对于概率计算的理解,通过具体例子解释加法规则和乘法规则的适用场景,如独立事件的概率计算使用乘法规则,互斥事件的概率计算使用加法规则。

九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25.2用列举法求概率第1课时用列表法求概率教学设计

九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25.2用列举法求概率第1课时用列表法求概率教学设计
1.列表法的关键是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确保不重复、不遗漏。
2.在列出列表后,如何统计各种结果的数量,以及如何根据数量计算概率。
3.列表法适用于哪些类型的概率问题,以及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讲授新知之后,我会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我会给出几个不同难度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如何使用列表法求概率。在这个过程中,我会鼓励学生们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8.教学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调整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本节课开始时,我将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来导入新课。我会问学生们:“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抽奖的活动吗?当你们参加这样的活动时,是否想过自己中奖的概率是多少?”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们思考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然后,我会拿出一个提前准备好的抽奖箱,里面装有一些彩球,每个球上写有不同的数字。
1.学生对列表法概念的理解:部分学生可能对列表法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讲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列表法的内涵。
2.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思维定势:学生在解决概率问题时,容易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局限于某一种解法。教师应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培养其灵活运用列表法的能力。
3.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在小组讨论中,部分学生可能表现出不积极参与、沟通不畅等问题。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发现列表法求概率的方法。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5.2第1课时 用列表法求概率 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5.2第1课时 用列表法求概率 教案

25.2用列举法求概率第1课时用列表法求概率教学目标1.会用列举法(直接列举、列表法)求简单事件的概率,进一步培养随机观念.2.感受分步分析对思考较复杂问题时起到的作用.教学重点用列表法求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难点如何使用列表法.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设计者:)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1.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有几种可能的结果?它们的可能性相等吗?正面向上的概率是多少?2.“把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改为“同时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有几种可能的结果?它们的可能性相等吗?两个硬币全部正面向上的概率是多少?问题2与问题1相比,条件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何解答?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1.自读教材第136至137页.2.学习至此:请完成学生用书“课前预习”部分.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探究点一用列举法求概率活动一:出示教材第136页例1,思考下列问题:(1)使用两枚硬币作抛掷硬币试验,理解“所有可能的结果共有4种,并且这4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2)“正反”与“反正”是相同的结果吗?(3)随机事件“一枚硬币正面朝上,一枚硬币反面朝上”包含哪几种结果?【展示点评】当第一枚硬币正面向上,第二枚硬币有正、反两种情况;同理,第一枚硬币为反面的情况下,第二枚有正、反两种情况,所有的结果共有4个,并且这4个结果的可能性相等.【小组讨论】两枚硬币可以编上序号以示区分,再完成例2中的3个问题,看与例2解答有何区别?【反思小结】“同时掷两枚硬币”与“先掷一枚硬币再掷一枚硬币”这两种试验所出现的结果是一样的.有的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可以转化成与之发生概率相同的随机事件进行研究.【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当堂练习”知识点一探究点二用列表法求概率活动二:出示教材第136页例2,思考下列问题:(1)当一次试验要涉及两个因素(例如掷两个骰子)并且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目较多时,为不重复不遗漏地列举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用什么办法?(2)例2中的表左边的一列表示第二个骰子的点数共有几种等可能的结果?上边一行表示第一个骰子的点数共有几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他部分像(1,6)这样的单元格共有多少种情况?【展示点评】由表可以得到:两个骰子点数相同的结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骰子点数和是9的结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有一个骰子点数为2的结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组讨论】如果把例2中的“同时掷两个骰子”改为“把一个骰子掷两次”,所得到的结果共有多少种?试用列表法分析.【反思小结】用列表法求概率的前提是一次试验涉及的因素只有两个,并且各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求符合列表法求概率的等可能随机事件的概率的几个基本步骤:一列表;二描述表中可能出现的结果的总数n及各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三统计满足某种随机事件发生的结果的数目m,并列举出来;四用公式P=m,n计算概率.【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当堂练习”知识点二四、总结梳理内化目标1.在一次试验中,当可能出现的结果只有________个,且各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大小________时,我们可以用________试验结果的方法,求出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2.列举法求概率目前学到两种方法:一是直接列举法;二是通过表格列举法.3.用表格列举法求概率的步骤:(1)列表;(2)分析表中的结果的特征:有多少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并且各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3)计算概率:用公式P=m,n计算.五、达标检测反思目标1.李进有红、黄、白3件运动上衣和白、黑2条运动短裤,若任意组合穿着,则穿着“衣裤同色”的概率是__1,6__.2.(2015·衡阳)某校学生会正筹备一个“庆毕业”文艺汇演活动,现准备从4名(其中两男两女)节目主持候选人中,随机选取两人担任节目主持人,求选出的两名主持人“恰好为一男一女”的概率__2,3__.3.从1,2,3,4这四个数字中,任意抽取两个不同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则这个两位数能被3整除的概率是( A )A.1,3 B.1,4 C.1,6 D.2,12六、布置作业巩固目标1.上交作业:教材第140页第3,5,7题.2.课后作业:见学生用书的“课后作业”部分.教学反思。

九年级数学上册《用列举法求概率》教案

九年级数学上册《用列举法求概率》教案

九年级数学上册《用列举法求概率》第1课时教学设计课题第1课时运用直接列举或列表法求概率单元第二十五章学科数学年级九年级上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探究事件的概率,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良好的动脑习惯。

能力目标经历实验、列举等活动,学习在具体情境中分析事件,计算其发生的概率,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1.用列举法求较复杂事件的概率.2.理解“包含两步并且每一步的结果为有限多个情形〞的意义.3.用列表法求概率.重点正确理解事件的有限等可能性。

能用列举法求事件的概率。

难点正确分析和准确计算概率。

教法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的学习方法。

把教学过程转化为观察、猜测、实验、论证、表述、归纳的过程,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轻松愉快的气氛习新知。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一、温故知新答复以下问题,并说明理由.(1)掷一枚硬币,正面向上的概率是_______;(2)袋子中装有 5 个红球,3 个绿球,这些球除了颜色外都相同,从袋子中随机摸出一个球,它是红色的概率为________;(3)掷一个骰子,观察向上一面的点数,点数大于 4 的概率为______.做游戏:向空中抛掷两枚同样的一元硬币,如果落地后一正一反,老师赢;如果落地后两面一样,你们赢请问,你们觉得这个游戏公平吗?回忆旧知引导学生回忆复习上节课概率的含义和计算概率的内容。

老师操作游戏,由评判小组判别输赢,最后学生试看看问通过回忆上节课的有关知识,复习稳固概率的含义及算法,同时也把概率的计算方法做以比拟。

通过游戏吸引学生注意力,在一次试验中,如果可能出现的结果只有有限个,且各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大小相等,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列举试验结果的方法,求出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这种求概率的方法叫列举法. 题:你们觉得这个游戏公平吗?引导学生思考,用概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讲授新课二、探究新知1.用直接列举法求概率活动1:请同学们同时掷两枚硬币,试求以下事件的概率:(1)两枚两面一样;(2)一枚硬币正面朝上,一枚硬币反面朝上;“掷两枚硬币〞所有结果如下:总结归纳:把事件可能出现的结果一一列出,这种列举法我们称为直接列举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2用列举法求概率
第1课时用列表法求概率
【知识与技能】
初步掌握直接列举法计算一些简单事件的概率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用列举法求简单事件的概率的学习,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分析事件.计算其发生的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
体会概率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直接列举法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
正确理解和区分一次试验中包含两步或两个因素的试验.
【教学难点】
能不重不漏而又简洁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1.复习回顾①概率的意义;②对于试验结果是有限等可能的事件的概率的求法.
2.多媒体展示扫雷游戏,引入课题.
二、典例精析,掌握新知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用掷硬币的方式来决定游戏的胜负,下列请同学们思考下面的这种游戏规则是否公平.
例老师向空中抛掷两枚同样的硬币,如果落地后一反一正,老师赢;如果落地后都只正面时,同学们赢,请问你们觉得这个游戏公平吗?
【教学说明】对“游戏是否公平”实际是看两方出现的概率大小如何.所以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分别计算出“一正一反”与“都是正面”的概率各是多少并比较,这里教师要引导学生条理清楚地列举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学生思考交流.
解:我们利用表格的形式,列举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这游戏不公平.
问:“同时掷两枚硬币”与“先后掷一枚硬币”这两种试验的所有可能一样吗?
答案:一样.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在“幸运52”栏目中,曾有一种竞猜游戏,游戏规则是:20个商标牌中,有5个商标牌背面注明了一定的奖金,其余商标牌的背面是一张“哭脸”,若翻到“哭脸”就不获奖,参与这个游戏的观众有三次翻牌的机会,且翻过的牌不能再翻,有一位观众已翻牌两次,一次获奖,一次不获奖,那么这位观众第三次翻牌获奖的概率是()
2.从甲、乙、丙三人中任意选两名代表参加会议,甲被选中的概率为()
3.在一个布袋里装有红、白、黑三种颜色的玻璃球各一个,它们除颜色外,没有其他区别,先从布袋中取出一个球,放回袋中并搅匀,再从袋中取一个球,则两次取出的恰好都是红球的概率是_____.
4.袋子中装有红、绿各一个小球,除颜色外无其他差别,随机摸出1个小球后放回,再随机摸出一个.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第一次摸到红球,第二次摸到绿球;
(2)两次都摸到相同颜色的小球;
(3)两次摸到的球中有一个绿球和一个红球.
5.在“妙手推推推”的游戏中,主持人出示了一个9位数:258396417,让
参与者猜商品价格,被猜的价格是一个4位数,也就是这个9位数中从左到右连在一起的某4个数字.如果参与者不知道商品的价格,从这些连在一起的所有4位数中,任意猜一个,求他猜中该商品的概率.
【教学说明】本练习着重演练用列举法求简单事件的概率,可先让学生自主完成,再选派几名学生作答,教师再予以评点.
【答案】1.B【解析】所有剩下的商标共20-2=18个,其中有奖的有5-1=4个,所以它第三次翻牌获奖的概率为4/18=2/9.
2.C【解析】分析所有的可能结果为(甲、乙),(甲,丙),(乙,甲),(乙,丙),(丙,甲),(丙,乙).事件A包含的结果为(甲、乙),(甲,丙),(乙,甲),(丙,甲)共4个,故P(A)=4/6=2/
3.
3.1/9【解析】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有(红,红)、(红,白)、(红,黑)、(白,红)、(白,白)、(白,黑)、(黑,红)、(黑,白)、(黑,黑)共有9种,所以P (都是红球)=1/9.
4.(1)1/4(2)1/2(3)1/2
5.所有可能结果有:2583,5839,8396,3964,9641,6417,其中只有一种是该商品的价格,所以猜中该商品的概率为1/
6.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1.本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
2.你能不重不漏地列举出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吗?
3.你能正确求出P(A)=m/n吗?
【教学说明】围绕上述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归纳.用列举法求简单事件概率的一般步骤,重点是要让学生掌握方法.
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25.2”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的“课后作业”部分.
1.本节课通过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扫雷、掷硬币等游戏为载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将学生摆在了真正的主体位置上,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让学生在趣味中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生活中有许多有关概率的问题,本节课
的学习亦能让学生尝试用概率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体会到概率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2.本节课还通过普通列举法与列表法,对找出包含两个因素的试验结果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到列表法的作用与长处,使学生易于接受知识.
3.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归纳知识点,看学生能否会不重不漏地列举出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能否找出事件A中包含几种可能的结果,并能求P(A),教学时要重点突出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