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颈椎病有哪些类型
常见颈椎病的分型

常见颈椎病的分型
颈椎病是指颈椎区域的疾病,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肩部疼痛、头痛、颈部僵硬等症状。
根据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颈椎劳损型: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僵硬、肩周疼痛和头痛等,多数是由于长期坐姿不当、劳累、睡眠不足等因素导致。
2. 颈椎退行性病变型:主要表现为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神经根受压等症状,多数是由于年龄增长、生活习惯不良等因素导致。
3. 颈椎间盘突出型: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肩部疼痛、上肢麻木、力量减退等症状,多数是由于颈椎间盘向后突出压迫神经根所致。
4. 颈椎炎症型:主要表现为颈部肿胀、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多数是由于感染、风湿性疾病等因素导致。
5. 颈椎神经根型: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上肢麻木、力量减退等症状,多数是由于颈椎神经根受压所致。
以上是部分常见的颈椎病分型,不同类型的颈椎病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同时,注意加强颈部锻炼、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睡姿、避免颈部受伤等措施也能有助于预防颈椎病的发生。
- 1 -。
颈椎病的类型

颈椎病主要是由于颈椎的劳损、退行性变、长期一个姿势,不同的原因造成的颈椎病的不同的,颈椎病分哪几种类型呢?专家介绍颈椎病主要分为中央型颈椎间盘突出、侧方型颈椎间盘突出、旁中央型颈椎间盘突出等,请看下文具体介绍。
颈椎病的针灸治疗穴位有哪些第一,侧方型颈椎间盘突出
该类型主要病症表现为:颈痛、僵硬。
活动受限。
过伸或咳嗽时疼痛加剧并放射至肩胛或枕部。
受温热时疼痛会减轻。
第二,旁中央型颈椎间盘突出
该病症除有侧方型症状、体征外,尚有小间程度的单侧脊髓受压症状即Brown-Sequard 综合征。
常因剧烈根性疼痛掩盖脊髓压迫症,因此,在诊断时一定要注意辨别以免误诊。
第三,中央型颈椎间盘突出
该类型的颈椎间盘突出其症状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僵硬少。
可有下肢无力,行走不稳症状,严重者瘫痪。
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髌阵挛、踝阵挛、病理征阳性。
患部感觉受累、痛、温觉丧失少,但是,在不同的患者中间,这些症状表现不同。
颈椎病专题

颈椎病专题颈椎病分为六类:(一)颈型颈椎病此类型最常见,急性发作时俗称“落枕”,多因睡眠时位置不当、受寒或者颈部突然扭转等原因而诱发。
临床特点颈型颈椎病突出的特点是颈部疼痛。
疼痛性质:一般为持续性酸痛或钻痛,头颈部为强迫体位,活动时疼痛加重。
疼痛部位深,常可累及颈项部、肩及上背部,但无根性放射性疼痛。
慢性病程者头转动时刻发出异响。
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急性期应注意卧床休息,配合局部热敷、颈固定。
(2)物理治疗:可采用微波治疗、超微波照射疗法。
等(3)针灸或韩式穴位电刺激仪HANS治疗。
(4)药物治疗:常选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扶他林、安定;急性期可加用糖皮质激素。
(5)局部阻滞疗法:在压痛最明显处用局麻药和/或地塞米松进行局部浸润阻滞(二)神经根型颈椎病该型颈椎病也较多见,主要是由于颈脊神经根受压或受刺激所致。
临床特点表现为颈部及神经根痛。
其性质为钻痛或刀割样疼痛,或是持续性隐痛或酸痛,并向肩、臂、前臂乃至手指放射。
多位于一侧上肢,常伴有上肢沉重乏力。
部分手指麻木或蚁行感。
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理疗、电刺激、药物疗法与颈型颈椎病相同。
(2)颈椎牵引治疗:牵引重量健壮或肌肉发达者一般为8~10kg,体质较弱者为6~8kg,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10次为一个疗程。
(3)神经阻滞疗法可采用椎旁神经阻滞、椎间孔阻滞、星状神经节阻滞及及颈部硬膜外腔阻滞等方法,均能起到满意的止痛效果。
(三)脊髓型颈椎病该型颈椎病发病率比较低,居于其他各型颈椎病之后,但是症状较重,其主要病理改变为颈椎体后方骨赘、椎间盘突出。
黄韧带肥厚及反应性硬脊膜炎等改变对脊髓构成的直接的机械压迫,或使椎动脉受损而间接影响脊髓。
临床特点该病发病缓慢,其主要特征为缓慢进行的双下肢麻木、发冷、疼痛和肌无力;步态不稳,易摔跤。
多为双侧脊髓受压,单侧脊髓受压较少见。
治疗原则该型颈椎病不宜进行牵引及按摩,多主张尽早采取手术治疗。
(四)椎动脉型颈椎病由于颈椎骨质退变,压迫椎动脉或刺激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从,使椎动脉痉挛,管腔狭窄,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一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常见颈椎病的分型

常见颈椎病的分型
颈椎病是指颈椎部位发生的各种疾病,病因复杂、症状多样。
对于颈椎病的治疗和管理,首先需要对其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
目前,常见的颈椎病可分为以下几类:
1.颈椎退行性病变型:主要表现为椎间盘突出、颈椎骨质增生、颈椎关节磨损等。
患者常有颈部疼痛、肩背部酸痛、上肢放射性疼痛、手麻等症状。
2.颈椎劳损型:这是一种由颈部长期不良姿势引起的颈椎疾病,表现为颈部疼痛、僵硬、肩部疲劳、头晕等。
劳损型颈椎病多见于办公室白领、司机等长期保持同一姿势的人群。
3.颈椎炎症型:这是一种由感染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颈椎疾病,如颈椎结核、强直性脊柱炎等。
患者常有发热、颈部疼痛、僵硬、肩背部酸痛等症状。
4.颈椎神经根型:主要表现为颈椎神经根受压引起的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如颈椎间盘突出、颈椎管狭窄等。
患者常有颈部疼痛、肩背部酸痛、上肢放射性疼痛等症状。
5.颈椎肌肉型:这是一种由颈部肌肉疲劳或痉挛引起的颈椎疾病,表现为颈部疼痛、僵硬、肩部酸痛等。
常见于长时间抬头看手机、电脑等造成的肌肉疲劳。
以上是常见的颈椎病的分类。
针对不同类型的颈椎病,治疗和管理方法也有所不同。
因此,在治疗和预防颈椎疾病时,应根据病情和
病因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颈椎病分为哪几型?

颈椎病分为哪几型?
颈椎病根据其发病和表现的不同分为6种类型。
(1)颈型表现是颈部酸痛、沉紧,尤其是长时间伏案工作后更加明显。
颈后可有压痛点以及硬结、索条样反应物。
此型是颈椎病中最轻的,如及时治疗可痊愈。
(2)神经根型表现是从颈肩沿上臂到手指有麻窜感(“过电样”感),同时伴有颈型颈椎病的感觉。
检查者一手牵拉患臂,另一手顶于患侧头颞部,双手相对牵拉,患者出现患侧上肢麻患感或疼痛感觉。
或患者采取坐位,用手叩击其头顶,或将头推向患侧,患者诉患侧上肢麻窜感。
(3)交感型有头晕、头痛、眼花、耳鸣等表现,常与其他类型合并存在。
(4)椎动脉型经常出现发作性眩晕,可伴随恶心、呕吐,重者可在姿势突然改变得情况下发生猝倒。
(5)脊髓型多有下肢麻木、软弱无力,大小便失禁,以及消化道症状等。
(6)混合型同时存在上述两型或两型以上的各种症状,最为常见。
颈椎病常见类型

颈椎病常见类型引言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退行性病变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包括颈部疼痛、肩背疼痛、颈椎活动受限等。
在临床上,根据颈椎病的病理变化和症状表现,可将其分为以下常见类型。
1. 颈椎退行性变1.1 骨质增生型这是最常见的颈椎退行性病变类型,主要表现为颈椎椎体骨质增生、增厚。
当颈椎间隙变窄时,可引起椎间盘退变和神经根受压,导致局部疼痛、肩颈部僵硬、放射痛等症状。
1.2 椎间盘突出椎间盘突出是指椎间盘的纤维环断裂,椎间盘物质突出并压迫周围神经结构。
这种类型的颈椎病常见于椎间盘退变或损伤,症状表现为颈部疼痛、上肢放射痛、肌力下降等。
1.3 颈椎关节退行性病变颈椎关节退行性病变主要是指颈椎小关节的关节软骨退变和骨赘形成。
这种类型的颈椎病常见于年长者,症状包括颈部疼痛、活动受限、颈部僵硬等。
2. 颈椎损伤2.1 颈椎骨折颈椎骨折是指颈椎骨折断裂,通常由于剧烈的外力引起,例如交通事故或高坠伤等。
颈椎骨折可引起严重的骨髓损伤、脊髓损伤,甚至导致瘫痪。
临床表现包括颈部疼痛、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异常等。
2.2 颈椎扭伤颈椎扭伤通常由突然的颈部旋转或过度伸展引起,例如运动伤害或突发性颈部意外。
颈椎扭伤常导致软组织拉伤、肌肉痉挛等症状,严重者可伴有神经损伤。
3. 颈椎感染颈椎感染是指颈椎骨结核或其他细菌感染引起颈椎部位的感染。
这种类型的颈椎病常见于免疫力低下、有长期严重感染病史的患者。
症状包括局部疼痛、红肿、发热等,并可能导致脊柱畸形。
4. 颈椎肿瘤颈椎肿瘤是指原发于颈椎的肿瘤或其他部位肿瘤转移至颈椎。
肿瘤的压迫和侵蚀可导致颈椎病变和神经损伤,症状根据肿瘤类型和位置而异,包括颈部疼痛、肌力下降、脊髓压迫等。
5. 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炎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炎是指由于颈椎关节退行性病变引起的关节炎。
这种类型的颈椎病通常发生在中老年人,表现为颈部疼痛、局限性肿胀、关节活动受限等。
结论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类型多样,常见类型包括颈椎退行性变、颈椎损伤、颈椎感染、颈椎肿瘤和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炎等。
颈椎病 ppt课件

发病原因
颈椎退行性变 外伤因素 慢性劳损 其他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间盘会逐渐退行性变,包括颈椎间盘突 出、骨质增生等,从而压迫神经根、脊髓等组织,引发颈椎病
。
外伤是颈椎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如颈椎骨折、脱位等,这些外 伤会导致颈椎结构不稳定,从而诱发颈椎病。
长期低头工作、不良姿势等慢性劳损也会导致颈椎结构发生变 化,进而引发颈椎病。
颈椎病患者需要增加钙质的摄入,以增强 骨骼和肌肉的支撑作用。富含钙质的食物 有牛奶、豆制品、鱼虾等。
控制盐分摄入
增加维生素摄入
颈椎病患者应控制盐分的摄入,以减轻颈 部肌肉的紧张程度。高盐食物包括腌制品 、加工食品等,应尽量避免。
颈椎病患者需要增加维生素的摄入,尤其 是维生素C和维生素B族。富含维生素的食 物包括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等。
推荐食物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温热性质的食物
颈椎病患者需要摄入足够的蛋 白质,以维持肌肉和骨骼的健 康。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鱼、 瘦肉、蛋类、豆制品等。
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血脂 、软化血管,对颈椎病的预防 和康复有益。富含不饱和脂肪 酸的食物有深海鱼、坚果、橄 榄油等。
颈椎病 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颈椎病概述 • 颈椎病类型与特点 • 颈椎病的治疗方法 • 颈椎病的预防与保健 • 颈椎病患者的饮食调养 • 颈椎病问答
01
颈椎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 致脊髓、神经血管损害而表现的相应症状和体征。根据病因和 临床表现,颈椎病主要分为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等。
颈椎病的类型和非手术治疗

颈椎病的类型和非手术治疗在现代社会,由于长时间用眼和不良的坐姿习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出现颈椎病的问题。
颈椎作为支持头部并保护神经的重要部位,一旦出现问题,无疑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很大影响。
针对颈椎病问题,本文将介绍颈椎病的类型以及非手术治疗方法。
一、颈椎病的类型1. 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间盘突出是指由于长时间不良坐姿或劳累过度等原因导致颈椎间盘向后或侧方突出,压迫到周围神经根或脊髓。
常见症状包括颈部及上肢放射性疼痛、肌力减退、感觉异常等。
在饮食方面,可以适量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B和D、具有抗氧化作用的食物来减缓颈椎间盘突出带来的不适。
2. 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骨质增生是指由于退行性改变或关节炎等原因导致颈椎椎体边缘出现骨赘,逐渐形成刺状结构。
常见症状包括颈部后伸受限、颈肩部疼痛以及上肢放射性疼痛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低头或过度用眼,并加强锻炼颈部和背部肌肉,以减缓并预防颈椎骨质增生。
3. 颈椎脊髓型颈椎脊髓型是指由于颈椎间盘突出或骨质增生导致脊髓受压,产生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
严重的颈椎脊髓型可能会引起手臂无力、感觉丧失以及大小便功能障碍。
治疗方面,早期可采取非手术治疗方法进行康复训练来缓解相关症状。
二、非手术治疗方法1. 牵拉治疗牵拉治疗是指通过使用牵引装置或应用特殊的按摩和推拿手法,来减轻颈椎压力并改善颈椎的弹性。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缓解颈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引起的不适,并提高脊柱的稳定性。
2. 物理疗法物理疗法包括冷热敷、超声波治疗、电疗等多种手段。
冷敷可以帮助减轻发炎和肌肉紧张,而热敷则有助于放松颈部肌肉并促进血液循环。
超声波治疗和电疗能够刺激局部组织,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以及废物的排除,从而加速恢复过程。
3. 运动治疗适当的运动对于预防和改善颈椎问题非常重要。
一些针对颈椎问题设计的运动可以通过增强颈部周围肌肉及关节灵活性来缓解不适。
例如:旋转头部、上下倾斜头部、侧屈头部等运动可以帮助锻炼颈椎肌肉和增加关节运动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颈椎病有哪些类型
颈椎病患者各自的症状、体征不尽相同,有的是以脖子僵硬、活动受限、颈肩部疼痛为主;有的是以上肢无力、手指麻木为主;有的是以眩晕、头痛、恶心为主;还有的甚至以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耳鸣、耳聋为主;也有的是上面几种症状兼而有之。
颈椎病患者之所以有这些不同的临床症状,主要是因为颈椎具有相对复杂的解剖特点和颈椎病具有较多的病理改变所致。
我在临床上根据患者的表现给予不同的分型。
颈椎病分型有中医分型和西医分型,二者是相对应的,为了方便易懂我从西医的角度来给大家说一说。
颈椎病分为脊神经根型,交感、副交感神经型,椎动脉型,脊髓型4种类型。
脊神经根型颈椎病
这种类型的颈椎病在中医里叫经络型颈椎病。
由于椎间盘退化,颈椎椎间关节错位,造成对颈神经根的刺激或压迫而引起以头、颈、五官、心、肺、肩、臂、指的疼痛。
多发生于第4~7颈椎,一般来说30~50岁的人最容易发生此类型的颈椎病。
刚开始得这种病时,只是感觉脖子疼痛或有些发僵、发板,因为不明显,很多人只是以为有些劳累过度所致,所以很容易被忽视。
这种情况到了后期就会出现上肢放射性痛麻,主要是颈枕部、肩背部或手臂、手指有放射性疼痛或同时伴有感觉异常(其中以手指、前臂的
麻木、串痛多见)。
一般来说,晚上睡觉时或早晨起床时加重,时好时坏,反复发作。
我们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得了这种颈椎病呢?很简单,只要我们感觉颈部疼痛的同时,还有上肢(包括手指)放射性疼痛和/或麻木,就可以往脊神经根型颈椎病方面考虑。
交感、副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此类型的颈椎病在中医里叫脏腑型颈椎病。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同属自主神经,而自主神经主要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在维持人体不受意识支配的不随意活动中起重要作用。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是自主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脊髓发出的神经纤维到交感神经节,再由此发出纤维分布到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当交感神经受到刺激时,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于是出现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消化活动受抑制。
副交感神经受到刺激时,交感神经相对受抑制,因而出现心跳减慢,血压下降,消化活动增强。
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功能相反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处于相互平衡制约中。
在这两个神经系统中,当一方起正作用时,另一方则起负作用,很好地平衡协调和控制身体的生理活动。
如果自主神经系统的平衡被打破,那么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功能障碍。
当一个人的颈椎椎间盘发生了变性,椎间关节发生错位,椎间孔
变小,就会直接刺激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末梢,引起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的异常兴奋或抑制,即会出现头痛、头晕伴恶心、呕吐,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眼后部胀痛;耳鸣、听力下降;眼花、流泪,眼睑下垂,心律不齐、心跳加速或心动过缓,心前区痛及血压升高或下降;面部或某一肢体多汗,无汗、畏寒或发热等症状。
同时伴有后颈部疼痛,用手向上牵引头颈可减轻。
此型颈椎病因为症状很少单独出现,自我诊断上是有一定困难的。
凡有上述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失调症状,症状紊乱或病因不清,同时伴有颈肩疼痛、手臂麻木或眩晕、头昏、头痛等症状时,我们可以拍颈部刁氏标准X光片,这样诊断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椎动脉型颈椎病
此类型颈椎病在中医里属于营卫型颈椎病。
由于椎动脉受到外来的压迫或刺激,引起供血、供氧不足而产生一系列症状。
此型发病突然,约半数以上病人是突然发病的,开始之前没有什么症状,也没有什么先兆。
只是颈部向某个方向转动一下,当即出现眩晕,甚至感到天昏地暗,天旋地转;有时会感觉大腿发软而摔倒;有时候也会出现肢体麻木、感觉异常。
如何进行自我检查呢?我们可在闭眼时,向左右旋转头颈,如果感觉偏头痛或眩晕,大多是椎动脉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
此型颈椎病在中医里称为督脉型颈椎病。
主要是因为椎间盘退化,以及后纵韧带骨化、黄韧带肥厚或钙化,造成椎管狭窄,形成对脊髓的直接压迫所致。
它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量变型,虽然已经造成椎管狭窄,压迫到硬膜囊,但还没有压迫到神经根,没有脊髓病变症状;另一种是质变型,由于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确实已经压迫到了神经根,并且已经出现脊髓病变症状。
一般来说,40~60岁的人最容易患上脊髓型颈椎病,因外伤、过劳引起的较多。
当脊髓型颈椎病由量变发展到质变时,最明显的症状就是走路时双脚就像是踩棉花一样,大小便失禁,半身麻木。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我们也要多考虑是不是患了脊髓型颈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