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课程设计说明书
制冷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样本)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制冷技术在食品冷藏、空调、数据 中心冷却等领域的需求不断增长,对制冷技术的性能、效率和环保性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目的和意义
培养学生掌握制冷技术的 基本原理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深入了解制冷技术的 基本原理,掌握制冷循环的工作过程以及各 部件的作用和性能要求。
系统效率
优化系统设计,提高制冷效率 ,降低能耗。
设计流程与步骤安排
需求分析
明确设计任务和要求,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
方案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提出多种可行的设计方案,并进行初 步评估。
详细设计
对选定的方案进行详细设计,包括制冷循环设计、关 键部件选型、控制系统设计等。
设计流程与步骤安排
建模与仿真
利用专业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和仿真分析,验 证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在仿真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完善模型细节,提高仿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验证方面,可以增加更多对照组实验,以更全面地评估所设计制冷系 统的性能。
07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与建议
心得体会分享
理论与实践结合
通过课程设计,我深刻体会到制冷技术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才能更 好地理解和掌握制冷技术的核心原理。
对未来学习的展望和建议
深入学习制冷技术原理
在未来的学习中,我将更加深入地学习制冷技术的原理和 理论知识,以便更好地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关注新技术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制冷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我将关注 最新的制冷技术动态,学习并掌握新的技术和方法。
提高实践能力
通过参加实验课程、实习和项目实践等方式,提高自己的 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以便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 工作中。
空调用制冷课程设计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理工类)目录目录 (1)第一章绪论 (3)1.1 设计题目:立方手表厂装配大楼空调系统冷冻站 (3)1.2 原始资料 (3)第二章制冷工况的确定 (4)2.1确定制冷剂种类及冷凝器、蒸发器的类型 (4)2.2 确定系统运行中各参数t k、t o、t l、t ch和冷却水温 (4)2.3制冷剂运行工况的绘制 (5)第三章压缩机及电动机的选择 (7)3.1系统压焓图 (7)3.2选择压缩机 (7)3.3 校核电动机 (9)第四章冷凝器的选择及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冷凝器的热负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确定传热系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对数平均温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冷凝器的传热面积 (12)4.5冷却水流量 (13)4.6冷凝器阻力计算 (13)第五章选择蒸发器 (14)5.1确定传热系数 (14)5.2计算蒸发器平均传热温差 (15)5.3 计算蒸发器的传热面积 (15)5.4 选择蒸发器 (16)5.5载冷剂流量计算 (16)第六章其他辅助设备的选择 (16)6.1 贮液器 (16)6.2 油离分离器 (18)6.3 集油器 (18)6.4 空气分离器 (18)6.5 过滤器 (19)6.6 冷却塔 (19)6.7 冷却水泵 (21)6.8 紧急泄氨器 (22)6.9 氨液分离器 (22)6.10氨泵选型 (22)第七章布置制冷机房7.1 制冷设备的布置原则 (23)7.2 确定制冷剂管路及管径 (24)7.3 提出安全保护方案 (24)第八章机房布置及管路管道的确定 (25)8.1 制冷机房的设备布置 (25)8.2 确定制冷剂管路的管径 (26)符号表 (30)参考文献 (32)第一章绪论1.1 设计题目:老历史手表厂装配大楼空调系统冷冻站1.2 原始资料1. 厂址:沈阳2. 空调负荷总计:420kw3. 要求供应的载冷温度:冷冻水供回水温度8 / 12℃4. 冷却剂条件:循环水(补充自来水),开式系统5. 要求载冷剂系统:闭式系统6. 冷冻站平面图:108㎡,层高6m第二章 制冷工况的确定2.1确定制冷剂种类及冷凝器、蒸发器的类型本设计采用氨制冷剂,冷凝器采用水冷式冷凝器中的立式壳管式冷凝器。
制冷课程设计说明书

前言本次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对《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进行巩固,通过前期上课的理论学习,进行实践。
具体内容是针对乌鲁木齐地区,设计其适合的空调用冷冻站的。
首先通过查阅当地的各项原始资料,然后,确定制冷机的工作工况,通过提供的冷负荷资料选定压缩机的型号和台数。
综合冷负荷、工作工况、当地的水质和环境情况,选择合适的冷凝器和蒸发器。
再根据已有的设备资料,结合设计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辅助设备:油分离器、高压贮液器、集油器、氨液分离器、紧急泄氨器、空气分离器、过滤器、阀门等。
最后由工厂发展规划资料初步确定工厂尺寸,将设备进行合理的布局。
以求做到最经济合理的布置。
并根据设备布局确定管道的布局,计算管道的直径,给管道配置相应的阀门。
以上即是此次设计的流程,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统筹兼顾,有理有据。
目录一设计题目-----------------------------------------------------------------------------------4 二设计目的-----------------------------------------------------------------------------------4 三原始资料---------------------------------------------------------------------------=------4 四设计内容-----------------------------------------------------------------------------------4 1制冷压缩机的型号与台数的选择------------------------------------------------------41.1冷冻站的冷负荷的确定--------------------------------------------------------------41.3 制冷工况的确定及理论计算-------------------------------------------------------51.4 制冷压缩机的型号及台数的确定------------------------------------------------6 2冷凝器的选择------------------------------------------------------------------------------72.1冷凝负荷的确定-----------------------------------------------------------------------72.2传热温差--------------------------------------------------------------------------------82.3确定冷凝器的型号--------------------------------------------------------------------7 3蒸发器的选择------------------------------------------------------------------------------94 油分离器的选择-------------------------------------------------------------------------105 贮液器的选择--------------------------------------------------------------------------106油器的选择-------------------------------------------------------------------------------11 7空气分离器的选择--------------------------------------------------------------------11 8 急泄氨器的选择----------------------------------------------------------------------11 9过滤器的选择------------------------------------------------------------------------------11 10冷冻站设备及管路的平面布置-------------------------------------------------------12 10.1冷冻站房的设计--------------------------------------------------------------------12 10.2制冷设备的布置--------------------------------------------------------------------13 11管路和阀件的选择计算-----------------------------------------------------------------14 11.1管路计算------------------------------------------------------------------------------14 11.2排气管道----------------------------------------------------------------------------16 11.3冷凝器到贮液器液体管道----------------------------------------------------------18 11.4贮液器到蒸发器液体管道----------------------------------------------------------2012参考文献------------------------------------------------------------------------------------一设计题目空调用冷冻站的设计二设计目的课程设计是“制冷技术”的主要教学环节之一,通过这一环节来达到了解冷冻站设计的内容、程序和基本原则的目的,学习设计计算的步骤和方法,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知识,以培养我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的能力。
制冷课程设计指导书

制冷课程设计一、目的1、了解冷冻站设计的内容、程序和基本原则;2、学习设计计算的步骤和方法;3、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任务市某厂空调楼,空调系统总冷负荷 kW ,末端装置为风机盘管,要求冷冻水供水温度7℃,回水温度11℃,制冷系统以氨为制冷剂。
三、其它原始资料1.水源:自来水,利用冷却塔实现冷却水循环使用。
2.室外气象参数:冷冻站所在城市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湿球温度。
3.土建资料:制冷机房、休息室、操作间的面积、高度等具体尺寸由学生自行确定,并提资料给土建专业进行设计。
四、设计内容及要求(一)制冷压缩机型号、台数的确定 1.确定制冷系统的总制冷量Q A Q )1(0+=式中 Q 0——制冷系统的总制冷量(kW); Q ——用户实际所需要的制冷量(kW);A ——冷损失附加系数,由于制冷设备、制冷剂、载冷剂管路等的冷损失而带来的附加系数。
一般对于间接供冷系统,空调冷负荷小于174kW 时,A =0.15~0.20; 空调冷负荷为174~1744kW 时,A =0.10~0.15; 空调冷负荷大于1744kW 时,A =0.05~0.07。
对于直接供冷系统,A =0.05~0.07。
《制冷技术》,《制冷设计规范》。
2.确定制冷剂种类和系统型式活塞式制冷系统,氨为制冷剂。
系统型式:多机组并联系统。
3.确定制冷系统的设计工况根据空调系统对冷冻水温度的要求及当地冷却水源、水质、水温、气象条件,确定蒸发温度te 、冷凝温度tc ,吸气温度t1、过冷温度tg 。
在压-焓图上绘制出制冷机的运行工况。
(1)蒸发温度t e 的确定其值取决于所采用的冷媒种类及蒸发器的形式。
① 以水或盐水为载冷剂,当采用卧式壳管蒸发器时,蒸发温度按对数平均温差计算,即:1212lnl l m l e l et t t t t -∆=-式中 m t ∆——对数平均温差(℃),对于介质为氨-水的卧式壳管蒸发器取4~6℃;1l t ——蒸发器入口载冷剂温度(℃); 2l t ——蒸发器出口载冷剂温度(℃); e t ——制冷剂的蒸发温度(℃)。
制冷课程设计设计

瘦鱼生产冷库设计
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李芃
2014年6月14日
1.工程概述
1.1建库地点:西安,纬度:34º18’;
1.2此冷库属鱼类生产性冷库,其生产能力如下:
1结物冷藏间为250吨;
1.3制冷剂工质:氨
冷却设备负荷和机械负荷并不等于库房耗冷量(即库房各类热量)的总和,因为还要考虑到库房各类热量的特性,比如维护结构传入热与通风换气耗冷量随季节和昼夜大气温度而变化,食品冷加工放热量则随加工过程而变化,操作管理耗冷量则受管理的合理程度影响等等。
4.6.1.库房冷却设备负荷
库房冷却设备负荷即蒸发器负荷,其计算的原则是要保证即使各种不利的因素同时出现,库房冷却设备也能及时带走各种热源产生的热量,以便维持库房所需的工况,确保冷加工食品的质量。由于在实际上货物在冷加工过程中其放热过程是不均衡的,比如,对于肉类冻结间,食品在冻结第二阶段的单位时间放热量要比冻结全过程平均放热量达1.2~1.4倍。由于在计算 的时候是按均衡放热来考虑的,所以必须对 进行修正,即:
----各层材料的热阻,
---各层材料的蓄热系数,
经过计算,各个围护结构的热惰性指标D都大于4;
然后,查下表可得围护结构两侧温度差修正系数。
具体的计算结果如下表:
a)冷藏间2
b)冻结间1
4.2.货物耗冷量
一般,食品进库时的温度比库内的温度要高,对于活性食品,在冷加工贮藏过程中还要不断进行需氧呼吸(为放热反应),这就形成食品向周围空气不断地传递热量,这种在单位时间内食品向库内空气放出的热量就叫货物放热量。
——包装材料或运载工具在冷间内降温终止时的温度,一般为库房设计温度, ;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制冷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题目名称: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系别:城建系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班级:热专1学号: 2011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曲职称:副教授2013年 1月10日一设计对象 (1)二原始资料 (1)三设计内容及要求 (1)Ⅰ确定制冷系统总制冷量……………………………………………………1Ⅱ.确定制冷剂种类和系统形式………………………………………………1Ⅲ.确定制冷系统设计工况 (3)Ⅳ选择压缩机和电机功率 (5)Ⅴ选择蒸发器 (8)Ⅵ选择冷凝器 (8)Ⅶ选择系统辅助设备并计算制冷剂充灌量 (9)Ⅷ确定系统调节控制方案 (12)四附录 (13)五参考文献 (17)制冷课程设计一.设计对象:某校空调实验室改建,原有冷源已不能满足要求,拟定重建一单元制冷系统,供给空调实验台合格的冷冻水(喷雾室和水冷式空气冷却器)。
二.原始资料:1.本制冷系统主要为供给实验室教学和科研用冷冻水,冷冻水温度t=5~7℃。
空调设计工况冷冻水温度t=5℃,空调回水t=11℃。
2.空调冷负荷Q0=53.5KW。
最低负荷Qmin=37KW。
3.实验室水源为本校自来水网供给的16℃深井水。
4.室外气象参数:夏季通风室外干球温度30℃,湿球温度26.5℃,风速1.9米/秒,大气压P=751mmHg;5.实验室现有设备规格:(1)4F-10氟利昂制冷压缩-冷凝机组一台,标准制冷量为28000千卡/时,空调制冷量60000千卡/时,配用压缩机4F10;转数960转/分;配用电机型号JO2-72-6,功率22KW,电压380V,转数970转/分;配冷凝器,卧式壳管式,面积14.4m2(武冷产品)。
(2)FW-30型满液式壳管式蒸发器一台,冷却面积30m2,筒外径Φ=400mm; 管板间长度1800mm,冷却管径Φ18×2.5mm,管根数138;水通程10;进液管38mm,回气管Dg50mm。
(3)玻璃钢逆流式冷却塔一台,型号BNL-20型,冷却水量M W在水温降Δt=5℃时为19.3m3/h,M W 在水温降Δt=6℃时为15.9m3/h,风机风量变11400m3/h,转速n=930转/分,功率P=0.8KW,塔高2030mm,直径1350mm,进水直径65mm,出水直径80mm,最大直径为1470mm填料高720mm.三.设计内容和要求:Ⅰ.确定制冷系统总制冷量制冷系统总制冷量包括空调冷负荷和制冷系统的冷量损失,其中空调冷负荷Q0max=53.5KW制冷系统总制冷量可表示为空调冷负荷乘以一个系数Φ0=A·Q0max式中A=1.05~1.15,直接连接时系统冷损失小,A可取小值1.05;间接连接时系统冷失大,A应取大值1.15。
制冷课程设计设计

2.可保证均匀供液,且不会出现湿压缩。
1.设置氨泵系统是制冷剂的动力消耗增加。
系统采用氨泵供液,能保证供液稳定且效率较高;氨液进入冷却设备选择采用“下进上出”式,主要由于“上进下出”式的系统很难做到均匀分配。
融霜采用热氨-水融霜。冷却水系统选用循环水系统,以自来水做补水。
3)冷间设计温度
冻结间:tn=-23℃
冻结物冷藏间:tn=-18℃
常温穿堂:tc= 30℃
4)进货温度及出货温度
计算货物耗冷量时需确定进货温度。进货温度按下列规则选取:
a)未经冷却的鲜肉温度按35℃,经冷却的按4℃计算。
b)冻肉:从库外调入的为-8℃~-10℃;非外库调入的按该冷库冻结间终止降温时货物的温度(肉体中心温度按15℃)计算。
总的热阻为: =2.643 ;
墙体③
该墙及穿堂相邻,墙体热阻为:4.242 ,
=12 / , =8.14 /
总的热阻为: =4.448
顶棚
热阻为 =6.235 , =12 / , =8.14 /
总的热阻为 =6.436
地坪
热阻为 =3.002 , =8.14 /
总的热阻为 =3.125
b) 冻结间1
c)新鲜鱼虾按整理鱼虾用水的水温计算;冰鲜鱼虾整理后的温度按15℃计算。
货物的出货温度根据冷库的规模、产品品种以及产品冷加工工艺要求等来确定,无具体要求时下列数据可参考:肉类从冷却间出库时温度可按+4℃计,肉类鱼类从冻结间出库时的温度可按15℃计,冷却物冷藏间出库温度可按0℃计,冻结物冷藏间出库温度可按-18℃计。
冷间无送风的冷却设备时: =8.14 / , =0.1229 ;
制冷课程设计说明书

制冷课程设计说明书瘦鱼生产冷库设计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李芃2014年6月14日目录1.工程概述 (3)2.设计依据 (3)3.制冷系统方案的设计 (4)4. 库房耗冷量 (6)5.主要设备的选型 (16)6辅助设备的选型 (25)7.系统流程框图 (28)1.工程概述1.1建库地点:西安.纬度:34º18’;1.2此冷库属鱼类生产性冷库.其生产能力如下:1)冻结能力:按每昼夜二次计.30吨/日;2)冷藏库容量:冻结物冷藏间为250吨;1.3制冷剂工质:氨1.4冷库概况本冷库采用的是氨制冷系统.设有冻结间、冻结物冷藏间、制冰间、冰库和穿堂及制冷压缩机房、变配电间等.主要功能室对鱼类的冻结加工与储藏;2.设计依据2.1储存食品:鱼类(瘦鱼)2.2.设计参数1)室外设计参数根据需要.查《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2)邻室计算温度若对两个库房之间或库房与其它建筑物之间进行传热计算时.则应以邻室计算温度代替室外温度。
若邻间是冷藏间时.则按其设计库温来计算;若邻间为冷却间或冻结间时.则应该取该冷间空库保温的温度.即:冷却间按10℃.冻结间按-10℃计算;若该冷间地坪下设有通风加热装置时.其外侧温度按1℃~2℃计算。
对于两用间的计算温度可这样确定.进行本房间热量计算时.室内温度取低库温值;作为其他库房的邻室时.则取高库温值。
3)冷间设计温度冻结间:t n=-23℃冻结物冷藏间:t n=-18℃常温穿堂:t c= 30℃4)进货温度与出货温度计算货物耗冷量时需确定进货温度。
进货温度按下列规则选取:a)未经冷却的鲜肉温度按35℃.经冷却的按4℃计算。
b)冻肉:从库外调入的为-8℃~-10℃;非外库调入的按该冷库冻结间终止降温时货物的温度(肉体中心温度按15℃)计算。
c)新鲜鱼虾按整理鱼虾用水的水温计算;冰鲜鱼虾整理后的温度按15℃计算。
货物的出货温度根据冷库的规模、产品品种以及产品冷加工工艺要求等来确定.无具体要求时下列数据可参考:肉类从冷却间出库时温度可按+4℃计.肉类鱼类从冻结间出库时的温度可按15℃计.冷却物冷藏间出库温度可按0℃计.冻结物冷藏间出库温度可按-18℃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本次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对《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进行巩固,通过前期上课的理论学习,进行实践。
具体内容是针对乌鲁木齐地区,设计其适合的空调用冷冻站的。
首先通过查阅当地的各项原始资料,然后,确定制冷机的工作工况,通过提供的冷负荷资料选定压缩机的型号和台数。
综合冷负荷、工作工况、当地的水质和环境情况,选择合适的冷凝器和蒸发器。
再根据已有的设备资料,结合设计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辅助设备:油分离器、高压贮液器、集油器、氨液分离器、紧急泄氨器、空气分离器、过滤器、阀门等。
最后由工厂发展规划资料初步确定工厂尺寸,将设备进行合理的布局。
以求做到最经济合理的布置。
并根据设备布局确定管道的布局,计算管道的直径,给管道配置相应的阀门。
以上即是此次设计的流程,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统筹兼顾,有理有据。
目录一设计题目-----------------------------------------------------------------------------------4 二设计目的-----------------------------------------------------------------------------------4 三原始资料---------------------------------------------------------------------------=------4 四设计内容-----------------------------------------------------------------------------------4 1制冷压缩机的型号与台数的选择------------------------------------------------------41.1冷冻站的冷负荷的确定--------------------------------------------------------------4 1.2制冷装置型式的选择-----------------------------------------------------------------4 1.3 制冷工况的确定及理论计算-------------------------------------------------------5 1.4 制冷压缩机的型号及台数的确定------------------------------------------------6 2冷凝器的选择------------------------------------------------------------------------------72.1冷凝负荷的确定-----------------------------------------------------------------------7 2.2传热温差--------------------------------------------------------------------------------8 2.3确定冷凝器的型号--------------------------------------------------------------------7 3蒸发器的选择------------------------------------------------------------------------------94 油分离器的选择-------------------------------------------------------------------------105 贮液器的选择--------------------------------------------------------------------------10 6油器的选择-------------------------------------------------------------------------------11 7空气分离器的选择--------------------------------------------------------------------11 8 急泄氨器的选择----------------------------------------------------------------------119过滤器的选择------------------------------------------------------------------------------11 10冷冻站设备及管路的平面布置-------------------------------------------------------12 10.1冷冻站房的设计--------------------------------------------------------------------12 10.2制冷设备的布置--------------------------------------------------------------------13 11管路和阀件的选择计算-----------------------------------------------------------------14 11.1管路计算------------------------------------------------------------------------------14 11.2排气管道----------------------------------------------------------------------------16 11.3冷凝器到贮液器液体管道----------------------------------------------------------18 11.4贮液器到蒸发器液体管道----------------------------------------------------------20 11.5阀件的选择----------------------------------------------------------------------------22 12参考文献------------------------------------------------------------------------------------一设计题目空调用冷冻站的设计二设计目的课程设计是“制冷技术”的主要教学环节之一,通过这一环节来达到了解冷冻站设计的内容、程序和基本原则的目的,学习设计计算的步骤和方法,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知识,以培养我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的能力。
三原始资料1 基本资料:已知某厂空调楼所需总耗冷量为680kw,以喷淋室为末端装置,要求冷冻水温为7℃,空调回水温度为12℃,制冷系统以氨为制冷剂。
2 设计地点:石家庄3 水源:由于地区水源紧张,冷却水系统必须选用冷却塔使用循环水。
4 室外气象资料:夏季空调干球温度为34.1℃,湿球温度为18.5℃。
四设计内容1 制冷压缩机的型号与台数的选择1.1 冷冻站的冷负荷的确定Q T=(1+A)Q y;式中: Q T——制冷系统的总制冷量(KW);Q y——用户实际所需要的制冷量(KW);A——冷损失附加系数;对于间接式制冷系统,A=0.1~0.15。
本课程设计属于此类,取A=0.11Q=(1+0.11)×550=610.5kwT1.2 制冷装置型式的选择本冷冻站设计采用活塞式制冷机,氨制冷剂,单级压缩1.3 制冷工况的确定及理论计算1.3.1蒸发温度to当采用喷淋室处理空气,即冷冻水喷淋室使用时,宜采用水箱式蒸发器(包括直立管式蒸发器和螺旋管式蒸发器)。
对于直立管式和螺旋管式蒸发器,蒸发温度宜比冷冻水出口干球 温度低4~6℃。
所以 o t =6℃—(4~6℃)=4℃1.3.2 冷凝温度K t采用水冷式冷凝器时,冷凝温度K t 可用下式计算:)7~5(221++=s s K t t t ℃式中 1s t ——冷却水进冷凝器的温度,℃;2s t ——冷却水出冷凝器的温度,℃。
对于使用冷却塔的循环水系统,冷却水进水温度可按下式计算:s s s t t t ∆+=1=18.5℃+(4~3)℃=21.5℃式中 s t ——当地夏季室外平均每年不保证50小时的湿球温度,℃s t ∆——安全值。
选用机械通风冷却塔,4~3=∆s t ℃。
立式壳管式冷凝器进、出水温差2~4℃ 2s t =21.5+3=24.5℃)7~5(221++=s s K t t t =)7~5(25.245.21++=28℃ 1.3.3 压缩机的吸汽温度1t压缩机的吸汽温度一般与压缩机吸汽管的长短和保温情况有关,通常以氨为制冷剂时,吸汽温度1t 与蒸发温度0t 的差值不大于5~8℃。
即 1t = o t +5=4+3=7℃1.3.4再冷温度t r.c对于立式壳管式冷凝器,均不考虑再冷。
以上工况确定以后,就可在lgP ——h 图上确定整个制冷的理论循环;并进行循环的理论计算。
1.3.5 lgP-h 上理论循环的计算1根据绘制的lgP-h 图查表求得各状态参数:图中点1为压缩机吸入状态点(t 1=t 0=3.5℃);1-1’为过热过程(t 1’=8.5℃);2’为制冷剂出压缩机时状态点(由过1’的等熵线和压力为P k 的等压线来确定);4为制冷剂出冷凝器的状态点(t 4=t k =35℃)2确定压力:P 1= P 0=489.178kpa ;P 4=P k =1353.146kpa ;确定焓值:h 1=1460.250kJ/kg ;h 1’=1472.635kJ/kg ;h 2’=1621.733kJ/kg ;h 4=367.188kJ/kg;比容:v 1=0.272135m 3/kg ;v 2’=0.118135 m 3/kg ;3制冷系统热力计算单位质量制冷量q 0的计算:q 0=h 1’-h 4=1472.635-365.188=1105.477kJ/kg ;单位容积制冷量q v 的计算:q v =q 0/v 1’=1105.477/0.272135= 4062.237kJ/kg ;制冷剂质量流量q m 的计算:q m =Q T /q 0=1042/1105.477=0.9426kg/s ;单位理论压缩功w 0的计算:w 0=h 2’-h 1’=1621.733-1472.635=149.098kJ/kg ;压缩机所需的理论功率P 0的计算:P 0=q m w 0=0.9426×149.098=140.540kJ/kg ;压缩机吸入制冷剂蒸汽的体积流量q v 的计算:q v =q m v 1’=0.9426×0.272135=0.25651m 3/s ; 制冷系数ε0的计算: ε0=q 0/w 0=1105.477/149.095=7.415;单位冷凝负荷q k 的计算:q k =h 2’-h 1’=1621.733-367.188=1254.545kJ/kg ;冷凝器热负荷Q k 的计算:Q k =q m q k =0.9426×1254.545=1182.534kW ;逆卡诺循环制冷系数:εc=T c /(T k-T c )=(3.5+273)/(35-3.5)=8.778;热力完善度η=ε0/εc =7.415/8.778=0.845;1.4 制冷压缩机的型号及台数的确定择制冷压缩机时,台数一般选2~4台,且系列应相同,方便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