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合集下载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目录目录 (1)设计任务书 (2)设计说明书 (3)一、制冷机组的类型及条件 (3)二、热力计算 (6)三、制冷压缩机型号及台数的确定 (7)四、冷凝器的选择计算 (8)五、蒸发器的选择计算 (12)六、冷却水系统的选择 (14)七、冷冻水系统的选择 (14)八、管径的确定 (14)九、其它辅助设备的选择计算 (15)十、制冷机组与管道的保温 (17)十一、设备清单 (18)十二、参考文献 (18)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题目:本市某空调用制冷机房二、原始数据1.制冷系统采用空冷式直接制冷,空调制冷量定为100KW。

2.制冷剂为:氨(R717)。

3.冷却水进出口温度为:28℃/31℃。

4.大连市空调设计干球温度为28.4℃,湿球温度为25℃。

三、设计内容1.确定设计方案根据制冷剂为:氨(R717)确定制冷系统型式。

2.根据冷冻水、冷却水的要求和条件,确定制冷工况并用压焓图来表示。

3.确定压缩机型号、台数、校核制冷量等参数。

4.根据蒸发温度、冷凝温度选择蒸发器(卧式壳管)冷凝器(水冷或空冷),并做其中一个设备(蒸发器或冷凝器)的传热计算。

5.确定辅助设备并选型6.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一、制冷机组的类型及条件1、初参数1)、制冷系统主要提供空调用冷冻水,供水与回水温度为:7℃/12℃,空调制冷量定为100KW 。

2)、制冷剂为:氨(R717)。

3)、冷却水进出口温度为:28℃/31℃。

4)、大连市空调设计干球温度为28.4℃,湿球温度为25℃。

2、确定制冷剂种类和系统形式根据设计的要求,本制冷系统为100KW 的氨制冷系统,一般用于小型冷库,该制冷机房应设单独机房且远离被制冷建筑物。

因为制冷总负荷为100KW,所以可选双螺杆制冷压缩机来满足制冷量要求(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P48)。

冷却水系统选用冷却塔使用循环水,冷凝器使用立式壳管式冷凝器,蒸发器使用强制循环对流直接蒸发式空气冷却器(即末端制冷设备)。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题目:空调用制冷机房设计二、原始数据1.制冷系统主要提供空调用冷冻水,供水与回水温度为:7℃/12℃,空调冷负荷1200kW。

2.制冷剂为:氟利昂(R22)。

3.冷却水进出口温度为:26.5℃/35.1℃。

4.某市空调设计干球温度为28.4℃,湿球温度为25℃。

三、设计内容1.确定设计方案根据制冷剂为:氟利昂(R22)确定制冷系统型式。

2.根据冷冻水、冷却水的要求和条件,确定制冷工况并用压焓图来表示。

3.确定压缩机型号、台数,校核制冷量等参数。

4.根据蒸发温度、冷凝温度选择蒸发器、冷凝器(水冷或空冷),并做其中一个设备(蒸发器或冷凝器)的传热计算。

5.确定辅助设备并选型。

6.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一、确定设计方案 (1)二、确定制冷工况并用压焓图表示 (1)三、确定压缩机型号、台数,并校核制冷量和电动机 (3)四、冷凝器的选择与传热计算 (4)五、蒸发器的选择与传热计算 (8)六、辅助设备选型 (9)七、管径的计算 (10)八、水泵系统 (12)九、保温层 (12)十、噪声控制 (12)十一、所选设备汇总表 (14)十二、参考资料 (14)一、确定设计方案本制冷系统制冷剂为氟利昂(R22)。

制冷系统主要提供空调用冷冻水,空调冷负荷1200kW 。

冷冻水供水温度为7℃,回水温度为12℃。

冷却水进口温度为26.5℃,出口温度为35.1℃。

大连市空调设计干球温度为28.4℃,湿球温度为25℃。

即:℃71=z t ℃122=z t ℃5.261=l t ℃1.352=l t kW Q 1200=二、确定制冷工况并用压焓图表示2.1确定蒸发温度0t :蒸发温度0t 比冷冻水供水温度℃71=z t 低3℃,即:℃4 37 310=-=-=z t t 2.2 确定冷凝温度k t :冷凝温度k t 比冷却水出口温度℃1.352=l t 高3.5℃,即:℃6.38 5.31.35 5.32=+=+=l k t t2.3 确定吸气温度吸t :过热度一般为5~8℃,选取6℃,即:℃吸10 64 60=+=+=t t 2.4 确定过冷温度过冷t :再冷度一般为3~5℃,选取5℃,即:℃过冷6.33 56.38 5=-=-=k t t 2.5查R22的压焓图根据℃40=t 、℃6.38=k t 、℃吸10=t 、℃过冷6.33=t 查R22的压焓图得: kg kJ h /5.4111= kg kJ h /8.4061=' kg kJ h /0.4372= kg kJ h /8.2414=kg dm v /4231=' kg dm v /4331= kg dm v /2.1832= kg dm v /880.033=MPa p 568.00= MPa p k 5.1=2.5.1 单位质量制冷量0q :kg kJ h h q /1658.2418.406410=-=-=' 2.5.2 单位容积制冷量v q :kg kJ v q q v /21.3837043.016510=== 2.5.3冷负荷的计算0Q :间接冷却系统附加系数为7%~15%,取附加系数10%,则制冷系统的制冷量为:kW Q Q 132012001.10=⨯==ϕ2.5.4制冷剂的质量流量r M :s kg q Q M r /8165132000===2.5.5制冷剂的体积流量r V :s m v M V r r /344.0043.0831=⨯==三、确定压缩机型号、台数,并校核制冷量和电动机3.1根据℃40=t 、℃6.38=k t 查8FS12.5型活塞式压缩机性能曲线图得:该工况下的制冷量g Q :kW Q g 475=; 该工况下的轴功率e N :kW N e 115=。

制冷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样本)

制冷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样本)
当前制冷技术的市场需求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制冷技术在食品冷藏、空调、数据 中心冷却等领域的需求不断增长,对制冷技术的性能、效率和环保性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目的和意义
培养学生掌握制冷技术的 基本原理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深入了解制冷技术的 基本原理,掌握制冷循环的工作过程以及各 部件的作用和性能要求。
系统效率
优化系统设计,提高制冷效率 ,降低能耗。
设计流程与步骤安排
需求分析
明确设计任务和要求,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
方案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提出多种可行的设计方案,并进行初 步评估。
详细设计
对选定的方案进行详细设计,包括制冷循环设计、关 键部件选型、控制系统设计等。
设计流程与步骤安排
建模与仿真
利用专业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和仿真分析,验 证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在仿真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完善模型细节,提高仿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验证方面,可以增加更多对照组实验,以更全面地评估所设计制冷系 统的性能。
07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与建议
心得体会分享
理论与实践结合
通过课程设计,我深刻体会到制冷技术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才能更 好地理解和掌握制冷技术的核心原理。
对未来学习的展望和建议
深入学习制冷技术原理
在未来的学习中,我将更加深入地学习制冷技术的原理和 理论知识,以便更好地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关注新技术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制冷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我将关注 最新的制冷技术动态,学习并掌握新的技术和方法。
提高实践能力
通过参加实验课程、实习和项目实践等方式,提高自己的 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以便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 工作中。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名称:“空调冷热源—制冷”课程设计专业班级: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1201班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王军陈雁课程设计地点:32518课程设计时间: 2015.12.25至2016.1.7目录课程设计任务书 (2)设计题目与原始条件 (4)方案设计 (4)冷负荷的计算 (4)制冷机组的选择 (4)水力计算 (5)设备选择 (6)设计总结 (9)参考文献 (9)“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说明书一、设计题目与原始条件鹤壁市完达中学公寓空气调节用制冷机房设计。

本工程为鹤壁市完达中学公寓空调用冷源——制冷机房设计,公寓楼共五层,建筑面积5026.41m2,所供应的冷冻水温度为7/12℃。

二、方案设计该机房制冷系统为四管制系统,即冷却水供/回水管、冷冻水供/回水管系统。

经冷水机组制冷后的7℃的冷冻水公寓楼的各个区域,经过空调机组的12℃的冷冻水回水由冷冻水回水管返回冷水机组,通过冷水机组中的蒸发器实现降温过程。

从冷水机组出来的37℃的冷却水经冷却水供水管到达冷却塔,经冷却塔冷却后返回冷水机组,如此循环往复。

考虑到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系统中配备补水系统,软化水系统,水处理系统等附属系统。

三、冷负荷的计算1.面积冷指标q=150W/m22.根据面积热指标计算冷负荷Q=A×q=150×5026.41=753961.5w(1--1)四、制冷机组的选择根据标准,宜取制冷机组2台,而且2台机组的容量相同。

所以每台制冷机组制冷量Q’=Q/2=754/2=377Kw(1--2)根据制冷量选取HX系列螺杆式制冷机,型号为HX110,性能参数如表1所示。

制冷机组性能参数表1--1表1-1 续五、水力计算(一)冷冻循环水的管路水力估算假定冷冻水的流速为2.5m/s 1.根据公式d=103(1--3)L=66×2=132m 3/s,两台机组总管d 1=137mm,取150mm,则管段流速为v=2.10m/s ,满足流速要求。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完整资料).doc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是《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通过课程设计了解空调用制冷站工艺设计的内容、程序和基本原则,学习设计计算方法和步骤,提高运算和制图能力,增强对制冷站中所应用的冷水机组、水泵、冷却塔等设备的认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

并学习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工程问题。

二、设计内容和要求1.制冷站总负荷计算制冷站总负荷应包括用户实际所需制冷量以及制冷系统本身和供冷系统的冷损2.制冷机组类型及台数的选择根据装机容量、运行工况、节能环保、以及负荷变化情况和运行调节要求等因素确定。

一般选择同型号2—3台的机组。

3.水系统设计(1)确定冷冻水和冷却水系统形式,进行水管路设计,计算并确定管径,拟定系统草图(2)选择冷冻水泵的规格和台数(3)冷却水泵和冷却塔的规格和台数(4)使用分、集水器时,决定分、集水器直径。

(5)选择主要阀门4.制冷机房设备工艺布置机房内的设备布置应保证操作维修的方便,同时尽可能是设备布置紧凑以节省建筑面积(1)制冷机组设备布置。

(2)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和冷却塔布置(3)主要汽水管道布置。

(4)绘制布置简图。

5.制冷机控制安全保护6.采用溴化锂制冷机时能源供应系统设计7.编写设计说明书说明书按设计程序编写,包括方案确定、设计计算、设备选择和设计简图等全部内容;计算部分可用表格形式。

(1)设计成果:包括课程设计说明书、计算书、图纸(2)课程设计说明书的要求:①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内容一般包括冷水机组选型计算及方案比较;主要设备选型;包括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等设备型号及台数的选型计算;制冷站内水力计算;等几个部分。

②课程设计说明书文字要通顺、层次清楚、工艺方案选择合理、选定的参数要有依据、计算正确、各种符号应注有文字说明、必要时列出计算数据表格;8.图纸要求(1)图纸要求课程设计图纸绘制要符合现行的制图和空调工程设计相关标准和规范,达到工艺图要求;图纸量一般不少于2张,出图图幅大小根据具体要求确定;课程设计图纸采用CAD制图或手工绘图。

空调用制冷课程设计

空调用制冷课程设计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理工类)目录目录 (1)第一章绪论 (3)1.1 设计题目:立方手表厂装配大楼空调系统冷冻站 (3)1.2 原始资料 (3)第二章制冷工况的确定 (4)2.1确定制冷剂种类及冷凝器、蒸发器的类型 (4)2.2 确定系统运行中各参数t k、t o、t l、t ch和冷却水温 (4)2.3制冷剂运行工况的绘制 (5)第三章压缩机及电动机的选择 (7)3.1系统压焓图 (7)3.2选择压缩机 (7)3.3 校核电动机 (9)第四章冷凝器的选择及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冷凝器的热负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确定传热系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对数平均温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冷凝器的传热面积 (12)4.5冷却水流量 (13)4.6冷凝器阻力计算 (13)第五章选择蒸发器 (14)5.1确定传热系数 (14)5.2计算蒸发器平均传热温差 (15)5.3 计算蒸发器的传热面积 (15)5.4 选择蒸发器 (16)5.5载冷剂流量计算 (16)第六章其他辅助设备的选择 (16)6.1 贮液器 (16)6.2 油离分离器 (18)6.3 集油器 (18)6.4 空气分离器 (18)6.5 过滤器 (19)6.6 冷却塔 (19)6.7 冷却水泵 (21)6.8 紧急泄氨器 (22)6.9 氨液分离器 (22)6.10氨泵选型 (22)第七章布置制冷机房7.1 制冷设备的布置原则 (23)7.2 确定制冷剂管路及管径 (24)7.3 提出安全保护方案 (24)第八章机房布置及管路管道的确定 (25)8.1 制冷机房的设备布置 (25)8.2 确定制冷剂管路的管径 (26)符号表 (30)参考文献 (32)第一章绪论1.1 设计题目:老历史手表厂装配大楼空调系统冷冻站1.2 原始资料1. 厂址:沈阳2. 空调负荷总计:420kw3. 要求供应的载冷温度:冷冻水供回水温度8 / 12℃4. 冷却剂条件:循环水(补充自来水),开式系统5. 要求载冷剂系统:闭式系统6. 冷冻站平面图:108㎡,层高6m第二章 制冷工况的确定2.1确定制冷剂种类及冷凝器、蒸发器的类型本设计采用氨制冷剂,冷凝器采用水冷式冷凝器中的立式壳管式冷凝器。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课程名称: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介绍空调用制冷技术的基本原理、工作过程以及应用。

学生将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掌握空调用制冷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为将来从事相关行业或领域的工作做好准备。

课程目标:1. 理解空调用制冷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2. 掌握空调用制冷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各种制冷设备的工作原理;3. 学习空调用制冷系统的设计、安装、维护和故障排除方法;4. 培养实践操作能力,能够进行空调用制冷系统的实验操作和调试。

课程大纲:第一单元:制冷基础知识- 制冷循环过程与热力学基础- 制冷剂的选择和性质- 制冷设备的分类与选择第二单元:空调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 空调系统的分类与应用领域- 制冷机组、风机盘管和空气处理机组的工作原理- 蒸发器、冷凝器和节能装置的原理第三单元:空调系统的设计与安装- 空调系统的设计要点与计算方法- 空调系统的安装与调试技术- 空调系统的质量检测与验收方法第四单元:空调系统的维护与故障排除- 空调系统的维护与保养方法- 空调系统的常见故障和排除方法- 空调系统的判断与故障分析技巧第五单元:实践操作与实验设计- 空调系统的实验操作与调试方法- 空调系统的故障排除与维修实践- 空调系统的设计与组装实践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介绍空调用制冷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

2. 实验操作:设置实验室实践操作环节,学生将学习空调用制冷系统的实验操作和调试。

3. 实践项目:安排实践项目,学生参与空调系统的设计、组装和调试。

4. 讨论与案例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评估方式:1. 学生平时表现:出勤率、课堂参与度等。

2. 实验报告:对实验操作过程和结果的撰写。

3. 期末考试:对课程内容的综合考核。

4. 实践项目评估:对学生在实践项目中的表现和成果评估。

空调用制冷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

空调用制冷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空调用制冷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名称:编写教师:专业:班级:设计日期: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教研室一、设计题目1.某手表厂装配大楼空调冷源设计2.某药厂低温空调系统冷源设计二、原始资料1.厂址:根据学生原籍所在地选定。

2.空调负荷总计:a)1500KWb)2500KWc)3500KW3.要求供应的载冷剂温度:a)冷冻水供水温度5℃;b)冷冻水供水温度8℃;c)冷冻水供水温度7℃;4.制冷剂种类:a)R22 b)R123 c)R134a5.冷却介质:采用循环水(补充自来水)6.冷冻站平面图(见附图另发,层高6米)三、设计任务1. 确定制冷剂种类及冷凝器、蒸发器的类型。

2. 确定系统运行中各参数:h s c r k t t t t ..0;;;等。

3. 选择冷水机组。

4. 校核电机功率及各设备。

5. 选择其它辅助设备(冷却水塔及水泵等)。

6.布置制冷机房确定水管路系统(冷冻水及冷却水)。

四、设计步骤及建议进度1.确定制冷系统的类型,选取制冷压缩机的种类。

(0.5天)2.进行制冷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选取或校核制冷设备。

(0.5天)3.选取其它辅助设备。

(0.5天)4.布置制冷机房确定水系统。

(1天)5.绘制施工图。

(2天)6.整理说明书。

(0.5天)五、成果要求1.说明书应包括全部计算内容、方案论证或说明。

16开纸15—20页左右,统一封面。

2.图纸应包括制冷机房平、剖面图(2号图),制冷机房系统图(2号图),水系统原理图(2号图)。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空调用制冷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题目名称:编写教师:专业:班级:设计日期: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教研室一、冷负荷的确定通常制冷站房负荷包括生产工艺用和空调用两种。

当生产工艺用或空调用单独存在时,冷负荷一般作为原始资料提供。

当没有提供时,可根据需要提供的冷量的建筑物面积指标估算冷负荷或依据生产工艺用冷量估算冷负荷的大小。

如果既有生产工艺用又有空调用时,应计算出冷冻站设计的最大计算冷负荷、平均小时冷负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 o m m e r c i a l u s e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一、|二、三、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是《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通过课程设计了解空调用制冷站工艺设计的内容、程序和基本原则,学习设计计算方法和步骤,提高运算和制图能力,增强对制冷站中所应用的冷水机组、水泵、冷却塔等设备的认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

并学习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工程问题。

四、五、设计内容和要求,1.制冷站总负荷计算制冷站总负荷应包括用户实际所需制冷量以及制冷系统本身和供冷系统的冷损2.制冷机组类型及台数的选择根据装机容量、运行工况、节能环保、以及负荷变化情况和运行调节要求等因素确定。

一般选择同型号2—3台的机组。

《3.水系统设计(1)确定冷冻水和冷却水系统形式,进行水管路设计,计算并确定管径,拟定系统草图(2)选择冷冻水泵的规格和台数(3)冷却水泵和冷却塔的规格和台数](4)使用分、集水器时,决定分、集水器直径。

(5)选择主要阀门4.制冷机房设备工艺布置机房内的设备布置应保证操作维修的方便,同时尽可能是设备布置紧凑以节省建筑面积((1)制冷机组设备布置。

(2)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和冷却塔布置(3)主要汽水管道布置。

(4)绘制布置简图。

《5.制冷机控制安全保护6.采用溴化锂制冷机时能源供应系统设计7.编写设计说明书说明书按设计程序编写,包括方案确定、设计计算、设备选择和设计简图等全部内容;计算部分可用表格形式。

【(1)设计成果:包括课程设计说明书、计算书、图纸(2)课程设计说明书的要求:①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内容一般包括冷水机组选型计算及方案比较;主要设备选型;包括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等设备型号及台数的选型计算;制冷站内水力计算;等几个部分。

②课程设计说明书文字要通顺、层次清楚、工艺方案选择合理、选定的参数要有依据、计算正确、各种符号应注有文字说明、必要时列出计算数据表格;*8.图纸要求(1)图纸要求课程设计图纸绘制要符合现行的制图和空调工程设计相关标准和规范,达到工艺图要求;图纸量一般不少于2张,出图图幅大小根据具体要求确定;课程设计图纸采用CAD制图或手工绘图。

(2)图纸要求①工艺流程图一张图中应附有图例、设备表,并标出设备编号及选定的管径,仪表阀门等应标准图例画出,并表明介质流向。

`②平面布置图一张图中制冷机、水泵等主要设备按比例绘制,设备注明编号,从制冷机至水泵、冷却塔、分、集水器的水管也相应绘出。

制冷站建筑图应表明建筑外形和结构形式,各功能房间以及所有门窗位置。

应标注柱距、跨度、分隔间等主要尺寸。

#六、七、设计方法与步骤(一)冷源方案的确定和冷水机主的选型1、冷负荷的计算/制冷站总负荷应包括用户实际所需制冷量以及制冷系统本身和供冷系统的冷损失,用户实际所需制冷量应由空调、生产工艺给出,冷损失一般用附加值计算直接供冷系统一般附加5%—7%,间接供冷系统一般附加7%—15%。

对于空调系统也可以建筑冷指标计算方法计算,冷指标选取可参阅有关设计手册。

用该负荷直接进行冷水机组选型,不需附加冷量。

2、冷源方案的确定根据计算的冷负荷值,综合考虑建筑物用途、负荷分布情况、能源供应情况、环境资源,经济性、环保要求等因素,比较一次投资和全年运行费用确定制冷机组类型提倡新技术和节能环保措施的应用。

通过方案比较,选择满足适应建筑冷负荷变化要求及最为经济的方案的冷源方案。

方案比较时应考虑:①本建筑对于冷源的要求设计两种以上方案,并说明各种方案的特点;:②通过年设备费用、年运行费用;最经济有效的方案;③冷水机组机型选择根据用户使用要求、冷负荷及全年负荷变化、当地能源供应情况,毕竟制冷机房一次投资和全年运行费用,确定机组类型,包括制冷方式、制冷机种类、冷凝器冷却方式等。

从单位制冷量一次能源消耗的角度来看,电力驱动蒸气压缩式制冷机组比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能耗要低。

若当地电力能源供应紧张,或有热源可以利用,特别是由余热废热可以利用的场合应优先选用吸收式制冷机组。

/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制冷机组可以采用热泵机组。

从能耗、单机容量和运行调节等方面考虑,选择空调用蒸气压缩实在论机组时,单机名义工况制冷量大于1758kW时宜选用离心式;制冷量在1054kW—1758kW时宜选用螺杆式或离心式;制冷量在700kW —1504kW时宜选用螺杆式;制冷量在116kW—700kW时宜选用螺杆式或往复式;制冷量小于116kW时宜选用蜗旋式。

风冷冷水机组干球温度较低或昼夜温差较大,缺乏水源地区的中小型空调系统。

如果冬季还需要供热的中小型系统,也可以考虑空气源热泵。

空气源热泵最低室外温度使用范围分别为3℃、-5℃、-7℃、-15℃,适用不同地区的要求。

空气源热泵在选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选择热泵机组时,除了将名牌上标准工况(干球温度7℃,湿球温度6℃)下制热量,变为使用工况下制热量外,还应考虑使用工况下结霜除霜的热损失。

②按最佳平衡点温度(热泵供热量等于建筑物耗热量时的室外计算温度)来选择热泵机组的辅助热源。

,③对于供热负荷远小于供冷负荷的场合,供热负荷相应的冷负荷部分,有热泵机组承担,其余的冷量由COP值较高的制冷机组供给。

④对于又同时供热供冷场合,可选热会收式制冷机组或水环热泵系统。

在峰谷电价差加大的地区,利用低谷电价时段蓄冷有显著经济效益时,可以采用蓄冷系统。

蓄冷系统与一般常规系统比较,一次投资有所增加必须经过技术经济比较。

采用蓄冷系统的一般条件是,建筑物逐时冷负荷峰谷差悬殊,采用常规空调会使制冷机组容量过大,系统经常处于部分负荷下运行;空调负荷高峰与电网高峰时段重合,且点高位低谷时段负荷又小的场合。

对于制冷剂的采用,一般,对直接供冷系统或对卫生安全要求较高的用户应采用氟利昂;而大中型制冷系统对卫生安全要求并不十分严格或间接供冷系统,可以采用氨。

目前氨制冷剂主要用于食品冷冻冷藏,空调制冷机组主要采用氟利昂制冷剂。

在选用氟利昂制冷剂时,应考虑其对大气臭氧层的危害和禁用时间表。

?在选定制冷机组时应校核所选机组名义工况下的COP值,不应低于国家现行的《正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工商业用和类似用途冷水(热泵)机组》(GB/—2001)标准规定,同时还应考虑部分负荷COP值,或采用部分负荷综合值IPLV来衡量全年的综合效益。

IPLV=0.01A++0.45C+式中 A——100%负荷工况点时COPB——75%负荷工况点时COP.C——50%负荷工况点时COPD——25%负荷工况点时COP3.确定冷水机组的型号及台数(1)制冷机组选型要熟悉机组的性能、特点,才能林海冷水机组主要性能比较机组的性能主要包括:制冷量范围性能系数、调节特点等,空调工程中常用的冷水机组的机型有::①往复式冷水机组单机组最大制冷量约为1160kW,一般配以多台压缩机,机组制冷效率较其他电动型机组低,往复式冷水机组制冷量调节是靠调节压缩机台数来完成,是有级调节。

②螺杆式冷水机组该机型在我国制冷空调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典型冷量范围是700kW—1000kW。

机组制冷效率高于往复式冷水机组。

机组的冷量主要有压缩机能量调节机构来实现,调节范围为10%—100%无机调节;多机头机组的能量调节还可由改变压缩机的运行台数来实现。

:③离心式冷水机组离心式冷水机组是大中型工程中用的最多的机型,尤其当单机制冷量在1000kW以上时,设计以优先选用离心机组,它具有比螺杆机更高的性能系数。

(2)选用制冷机组时台数不宜过多,一般为2—4台,不考虑备用。

多机头机组可以选用单台。

当采用多台型号相同的机组时,单机容量调节下限常冷量大于最小负荷时,应选用一台小型机组来适应低负荷需要。

确定制冷机组型号后,应记录冷水机组的主要性能参数参数,如下:名义冷量;名义耗功率;名义工况性能系数;冷冻水、冷却水压力损失及水流量,以及机组的外形尺寸运行重量等,为后续设计收集资料。

—(二)空调冷冻水系统的设计及水泵的选择空调冷冻水系统一般选用开式膨胀水箱定压的闭式循环系统。

根据空调系统具体情况决定采用一次泵或二次泵系统,二次泵宜设置变频调速装置,冷源侧宜采用定流量运行,负荷侧为变流量系统。

一次泵的台数应按冷水机组的台数一对一设置,一般不设备用泵。

二次冷水泵台数应根据冷冻水泵大小、各并联环路压力损失的差异程度、使用条件和调节要求,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1、冷冻水泵的选择空调冷冻水泵宜选用低比转数的单级离心泵。

一般选用端吸泵流量大于500m3/h宜选用双吸泵。

!1)冷冻水泵的流量一次泵的流量,应为所对应的冷水机组的冷冻水流量;二次泵的流量,应为该区冷负荷综合最大值计算出的流量。

计算流量应附加5%—10%的裕量。

2)冷冻水泵的扬程采用闭式循环一次泵系统冷冻水泵的扬程为管路及管件阻力(可以通过估算)、冷水机组蒸发器阻力和末端设备表冷器阻力之和。

计算阻力应附加10%的安全系数。

@例如:一幢100m高的高层建筑空调水系统的压力损失的估算冷水机组的阻力:取80kPa;管路阻力:取制冷站内的除污器、分、集水器及管路等的阻力为50 kPa;取空调水系统管路沿程阻力约60 kPa;局部阻力为沿程阻力的50%即30 kPa,则空调水系统管路阻力为:60+30+50=140 kPa;空调末端装置阻力:组合式空调器的阻力取45,空调机组取30 kPa;~二通调节阀的阻力:取40 kPa;水泵扬程:(80+140+45+40)ⅹ=335 kPa =2、水系统补水:空调水系统的补水应经软化处理;仅夏季供冷的系统开采用电子除垢仪进行水处理;补水量为系统水容量的2%;补水点应设在循环水泵的吸入段,补水泵流量取补水量的—5倍,扬程附加30—50 kPa。

设备用补水泵。

(三)冷水机组冷凝器冷却方式及冷却水系统的设计及冷却水设备的选择@1、冷水机组冷凝器冷却方式水源充足的地区应采用水冷冷凝器,由冷却塔循环供水;湿球温度较低、缺乏水源的地区可采用蒸发式冷凝器;干球温度较低、缺乏水源的地区,或不便采用水冷却的中小型系统,可采用风冷式冷凝器。

2、冷却塔选型与布置蒸气压缩式制冷机组一般采用低温降逆流式玻璃钢冷却塔或横流式冷却塔。

,3.冷却水泵的选型(四)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设计1.当热源为低于或低于150℃热水时,宜采用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当热源为大于或高于150℃热水时,宜采用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夏季可同时供冷和生活热水,冬季可供暖和卫生热水。

一般额定供热量是额定供冷量的80%,冬季供热负荷不能满足时可以增大高压发生器,提高机组供热量;当生活热水热负荷很大时,宜另设其他热源供应生活热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