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治疗静脉曲张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中西医治疗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中西医治疗原发性浅静脉曲张系指小隐、大隐静脉异常扩张及延长的病变,同时不伴有深静脉病变,主要由先天静脉管壁薄弱、瓣膜功能不全及各种因素下浅静脉高压引起。
若曲张静脉迁延失治,静脉壁严重变形后可因代谢产物堆积易遭受缺氧、炎性损害和慢性感染,进而诱发浅血栓性静脉炎(SuperficialThrombophlebitis,STP),同时血栓又可进一步破坏静脉瓣膜,两者的发病互为因果。
据夏玉双等统计,STP在人群中发病率为3%〜11%,其中有4%〜59%的STP继发于下肢静脉曲张,由于统计主要依靠临床查体,一部分隐匿性STP可能被忽略,需要超声进一步诊断支持,因此STP发病率或许更高。
虽然本病呈良性、自限性发展,但血栓性静脉炎可因血栓蔓延累及深静脉而致病致残,甚而有肺动脉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致死的风险,老年患者因血液流变学改变更易形成静脉血栓,应引起一定重视。
目前病理学机制研究发现STP发病初起以白细胞浸润为主,并与滋养血管密度增高有关,静脉管壁的通透性增强,炎性因子逐渐延展至周围,复发多次的STP,可能引起皮肤及皮下发生轻度的蜂窝织炎,形成皮肤硬结与色素沉着。
依其发病形态,本病属中医学“青蛇毒”“恶月底”等范畴,病机主要为多种内邪因素下致筋脉不和,气血运行不畅,血壅于下,久则瘀热互结,恶血积聚不散,热不去则瘀不除,故沿筋脉循行出现红、肿、热、痛,可触及痛性条索状或串珠样结节。
目前,本病的国内外文献获取量较少,且以回顾性研究为主,缺乏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的评价报道,现将中西医正在发展和研究的疗法综述如下。
1西医手术治疗1.1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加浅静脉剥脱取栓术1.1.1常规手术联合术前术后辅助治疗邓汝淇等对47例患者术前采取2〜5d活血化瘀治疗联合早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除术治疗,麻醉恢复后鼓励早期活动,并继续活血化瘀治疗2〜4d,出院后口服迈之灵,拆线后改穿医用弹力袜6个月以上。
火针疗法

火针疗法火针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操作简单,见效迅速。
火针刺法是将特制的金属针烧红,迅速刺入一定部位、腧穴,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是针灸的一种。
古称“燔针”。
火针刺法称为“焠刺”。
火针原理火针疗法借火之力而取效,集毫针激发经气,艾灸温阳散寒的功效于一身,临床常有事半功倍之效。
其原理,可概括为:1.借火助阳:借助火热,通过穴位、经络,激发经气,温壮阳气,是火针治疗之本。
2.开门祛邪:即通过灼烙腠理腧穴开启经络之外门,给邪以去路,使脓毒、瘀血、水湿、痰浊及六淫之邪外出,而祛除病因,是治本去根。
3.以热引热:借火开外门,使毒外泄,乃治病求本。
通过以上作用达到温壮阳气、生肌敛疮、散寒除湿、祛风止痒、祛瘀除腐排脓、散结消肿、止痛缓急除麻木、止咳定喘、清热泻火解毒目的。
针具针具多选用能耐高温不变软的钨锰合金材料制作,针柄以耐热导热差的非金属材料制成。
针体较粗,针头较钝。
作为针具,以高温下针体硬度高、针柄不宜导热为优。
常用的有单头火针、三头火针。
单头火针又有粗细不同,可分为细火针(针身直径约0.5mm)和粗火针(针身直径约1.2mm)。
亦可用30~28号(直径0.28~0.38mm)的毫针,创伤较小,治疗范围广,患者较易接受。
操作方法1.选穴与消毒:①选穴:取穴原则:辨证取穴、辨病取穴、阿是穴与局部取穴相结合,与毫针选穴基本相同,但选穴宜少,多以局部穴位为主。
软组织伤及各种疼痛疾病,以阿是穴及阳性反应点为治疗点。
选定穴后,用棉签在穴上按压一凹陷标志以利进针。
②消毒:火针治疗应严格无菌操作,针刺前穴位局部皮肤应严格消毒,与毫针刺法消毒相同。
2.烧针与针刺:①烧针:是使用火针的关键步骤。
《针灸大成·火针》明确指出:“灯上烧,令通红,用方有功。
若不红,不能去病,反损于人。
”因此,在使用火针前必须将针烧红,可先烧针身,后烧针尖。
火针烧灼的程度:需烧至白亮,否则不宜刺入,也不宜拔出,而且剧痛。
②针刺:可用左手拿点燃的酒精灯,右手持针,尽量靠近施治部位,烧针后对准穴位垂直点刺,快进速退。
中医特色康复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特色康复技术操作规范毫针刺法是一种传统的康复技术,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腧穴,达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
下面介绍毫针刺法的操作规程。
首先,需要准备治疗盘、毫针盒(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0.5%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
进针方法有四种:指切进针法、夹持进针法、舒张进针法和提捏进针法。
不同的进针方法适用于不同的腧穴和针长。
进针时,需要注意进针角度和深度。
直刺、斜刺和平刺是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构成的夹角不同的三种方法。
深度则需要根据患者体质、年龄、病情及针刺部位而定。
行针基本手法有提插法,即在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提到浅层,再由浅层插到深层,以加大刺激量,使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
毫针刺法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是一种有效的康复技术。
3.2 捻转法:在刺入穴位一定深度后,将针身大幅度捻转,幅度愈大,频率愈快,刺激量也就愈大。
当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时,术者手下也会有沉、紧、涩的感觉,即为“得气”,说明针刺起到了作用。
4.补泻手法4.1 补法:进针慢而浅,提插轻,捻转幅度小,留针后不捻转,出针后多揉按针孔。
多用于虚证。
4.2 泻法:进针快而深,提插重,捻转幅度大,留针时间长,并反复捻转,出针后不按针孔。
多用于实证。
4.3 平补平泻法:进针深浅适中,刺激强度适宜,提插和捻转的幅度中等,进针和出针用力均匀。
适用于一般患者。
四)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协助患者松开衣着,按针刺部位,取合理体位。
3.选好腧穴后,先用拇指按压穴位,并询问患者有无感觉。
4.消毒进针部位后,按腧穴深浅和患者胖瘦,选取合适的毫针,同时检查针柄是否松动,针身和针尖是否弯曲或带钩,术者消毒手指。
5.根据针刺部位,选择相应进针方法,正确进针。
6.当刺入一定深度时,患者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或向远处传导,即为“得气”。
得气后调节针感,一般留针10~20分钟。
火针治疗静脉曲张

火针治疗静脉曲张贺氏火针治疗静脉曲张贺氏三通法是著名针灸学家贺普仁教授提出的针灸治疗疾病3种基本方法.既微通法、温通法、强通法。
静脉曲张中医称之为筋聚。
静脉壁软弱,静脉瓣缺陷以及浅静脉内压升高,是引起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其表现主要为下肢浅静脉蜿蜒,扩张迂曲。
症状重者可出现肿胀,皮肤色素沉着,皮肤和皮下组织硬结,甚至出现湿疹和溃疡。
西医一般采取穿弹力袜或用绷带,使曲张的静脉处于萎瘪状态,或直接采用手术治疗。
中医认为本病是因长久站立或行走,下肢气血不能畅达于止,血行缓慢,脉络滞塞不通所致,其病机多为气滞血瘀,火针点刺曲张的静脉,可直接使恶血出尽,祛瘀而生新,血脉畅通,临床效果颇佳。
临床资料46例病人均为近2年在特需门诊采集的病例,其中男6例,女40例,年龄最小34岁,最大68岁,平均51岁,病程最长30年,患者常感下肢酸胀疼痛,行走时间长和站立久时便觉症状加重,查体主要是外形的改变,大隐静脉曲张的患者,肢体外形表现主要是蜿蜒,扩张而突出于皮肤的静脉,大多出现于小腿前内侧和后面,小隐静脉受累时,曲张的静脉往往分布于小腿的后而靠下部,可延伸至踝的外侧和足背,而小腿的上部未见静脉曲张。
治疗方法与结果采用温通法,<火针>取静脉曲张部位为阿是穴,将直径0.5cm,长5cm的钨锰合金火针的前中段烧红,对准穴位,速刺疾出,刺破曲张的静脉,勿用干棉球按压,使血自然流出,血变而止,待血止后,用干棉球擦拭针孔.经上述方法治疗后,其中40例全愈,患肢静脉曲张消失,无肿胀疼痛不适.4例好转,患肢静脉不在怒张,但时有肿胀疼痛感,2例患肢静脉仍明显曲张,行走时肿胀疼痛同前,总有效率百分之9.6,即便严重者都会有很好的改善.5 贺老曾用三棱针放血治疗静脉曲张,取得明显疗效.但近年广泛应用火针放血治疗此病,将温通法与强通法有机结合,发现其疗效更为显著,可使疗程明显缩短,大大减少患者痛苦.贺氏三通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且疗效显著,不易复发,值得推广。
静脉曲张,中医针灸护理如何做?

静脉曲张,中医针灸护理如何做?静脉曲张的中医药疗法主要包括中医内服、针灸、中药泡洗足浴及内外治法。
其中针灸主要通过放血疗法,达到祛瘀生新的治疗效果。
相关研究表明,中医针灸护理可以有效减轻静脉曲张症状,改善病患身体状况,提高病患生活质量。
而且中医针灸护理对于静脉曲张治疗具有疗程短、疗效快、副作用少等特点。
一、什么是静脉曲张静脉曲张是指静脉迂曲或者扩张的一种身体异常现象。
静脉曲张可以在身体很多部位发生,但是大多数都发生在下肢。
常见的静脉曲张有痔疮、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等。
另外,静脉曲张大多数情况下是其它病变的继发表现,如果静脉曲张没有得到合理处理、任其发展,可能会加剧病变,造成身体危害。
静脉曲张主要由血液瘀滞、静脉管壁薄弱等因素产生。
静脉曲张也有许多很明显的临床表现,人们可以根据这些表现形式判断是否患有静脉曲张,进而进行一些基础医治。
首先,静脉曲张发生部位表层血管会像蚯蚓一样曲张,呈现出明显的皮肤突出,曲张呈团状或结节状。
其次,下肢静脉曲张会产生酸胀感,皮肤色素沉暗、瘙痒、脱屑、水肿等症状。
此外,还会有一些针刺感、灼烧感、麻木感、瘙痒感等不适。
症状严重的会产生局部坏疽、溃疡。
所以,对于静脉曲张要及早预防和及时医治。
二、静脉曲张的中医针灸护理随着大城市生产生活节奏加快,城市居民的压力急剧加大,为了增加家庭收入,很多人每天做多份兼职或者对自身工作及其投入。
然而,每天疲于奔波劳碌,对自己身体护养也不甚上心,最终在不知不觉中患上静脉曲张。
因此,伴随着静脉曲张治疗需求的上升,中医针灸护理也随之兴盛发展。
中医针灸护理是指中医医生使用专用针灸针,按照人体穴位及经络进行行针,随着针灸针在各个穴位扎入,体内经络得到疏通,进而达到治疗静脉曲张疾病的功效。
中医所用的针灸针是由一种特定的特殊的钢材制作而成的,长短大小按照针灸部位、针灸对象、针灸疗效等而不一。
平常常见的针灸针一般是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的,因为不锈钢材料韧性好、强度高,所以其制成的针灸针也就具有耐腐蚀、挺直、不生锈等特性,因而不锈钢材料的针灸针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针灸针,并得到中医针灸界的广泛使用。
什么是中医电火针治疗?中医电火针有什么优势?

什么是中医电火针治疗?中医电火针有什么优势?火针疗法是将特制的针具,在火上烧红后迅速插入人体一定穴位或部位,以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特殊针刺治疗方法。
现在改良型第四代中医电火针横空出世,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简单安全高效的治病.什么是中医电火针治疗?中医电火针有什么优势?接下来,就带你了解一下吧!中医电火针相比传统火针的优势明显中医电火针通电后36秒针能烧红,针红亮长度达20mm,温度达1000度左右,针身长度可以在1——20mm,一秒内自由转换,它集合了传统火针、针灸、刺血笔、圆利针的优点,针身1000的高温自动消毒无交叉感染的可能,前端定位盘采用医用材料易于消毒也不会藏污纳垢干净卫生,发热管采用注瓷磁窑一次烧制成型经久耐用,内部机构采用简单弹簧机械式不会出现故障,设有开关、随时开关,整体高端大气上档次,不见明火患者不畏惧易于接受,火与针加灸的结合秒杀慢性疼痛当场见效,特别对顽固的偏瘫、颈椎病、腰痛、腰间盘突出、肩周炎、膝关节增生、乳腺增生、网球肘痉挛性疼痛、痛风、腱鞘囊肿、静脉曲张、受风、寒、湿、凉引起的一切的疾病针后配合火罐效果特效,早拥有早拓展门诊患者量,实现自身价值中医电火针拥有国家多项专利技术,温度深度随临床需要能快速调节、高温达1000左右度左右、(不用担心火针温度低.针烧不红.烧不透)三点定位、针具定位、(针刺更精准)换针简单快捷、针具直径0.3-1.2mm、针具耗材,可用传统的酒精灯烧的手工火针或普通园利针、针灸针替代。
经多年临床换代改进、性能更加的精准安全、医者必备顺手工具、适合临床医师使用!火针是一种创伤性物理刺激,利用高温针具刺入体内,造成组织点状深部烙伤,使局部蛋白质变性,细胞崩解、炭化,导致机体产生某些内源性生物活性物质释放,如溶酶体释放的介质以及T淋巴细胞产生的多种淋巴因子等趋向病变区,诱导机体对病变组织的免疫作用,促进病灶的消散、吸收、修复、重建。
中医把火针称为“燔针劫刺”,用其热和针刺的双重作用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使机体恢复健康。
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由于长时间站立引起。
2、静脉曲张的发生认为和久站,感染,血栓等有关,影响下肢血液循环。
3、是由于先天性血管壁膜比较薄弱或长时间维持相同姿势很少改变,血液蓄积下肢,在日积月累的情况下破坏静脉瓣膜而产生静脉压过高,是血管突出皮肤表面的症状。
因为腿部静脉中的血液回到心脏,需要从低处流到高处,这种违反物理学原则的流法,全靠静脉中许多形状像小口袋似的瓣膜。
它的作用像阀门一样,当血液向心脏方向流动时,容许通过,但阻挡血液反方向流动。
静脉曲张的症状静脉曲张多发生在人体下肢,腿部皮肤冒出红色或蓝色、像是蜘蛛网、蚯蚓的扭曲血管,或者像树瘤般的硬块结节,静脉发生异常的扩大肿胀和曲张。
静脉曲张早期会出现小腿皮肤痒、腿部肿胀、酸痛、疲劳、腿部有沉重感等症状。
站立时,可见小腿静脉隆起,如果把脚抬高就会比较舒服。
而且下肢静脉曲张越严重,疼痛表现的就越明显,甚至会发生脚部血液淤积、脚踝发紫等症状。
更严重者可发生皮肤色素沉淀,出现淤积性皮炎、溃疡(老烂腿)、或静脉破裂出血等。
另外,静脉曲张患者血管内往往会伴有血栓形成情况,此时如一旦发生血栓脱落情况,就有可能导致肺栓塞致死的可能。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早、中、晚期三期症状,具体症状表现如下:1、早期:可无症状,仅有下肢浅静脉迂曲、扩张、彭出体表,似蚯蚓样或葡萄球样。
2、中期:下肢皮肤色素沉着,皮肤痒疼、肿胀、久站或行走时有下肢坠胀或酸痛感。
3、晚期:大量的淤血使局部皮肤变黑或呈黑褐色,皮肤粗燥,下肢肿胀明显,局部特痛,可形成溃疡,反复发作,久治不愈。
静脉曲张早期除了外观上的青筋突出,一般没有症状。
早期症状比较轻,一般不影响正常生活,是最佳治疗时机,容易被患者所忽视,病情恶化到中晚期时症状比较重,治疗也就相当困难了。
随着病情的进展(一般要经过数年至十年不等),其危害渐渐显现。
部分病人可以在曲张的浅静脉内形成血栓,表现为局部红肿痛,硬块形成,疼痛影响行走。
中医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方法集锦

中医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方法集锦小腿静脉曲张是我们常见的疾病之一,病发的几率非常高。
尤其是到了夏天,爱美或是怕热的人都爱穿短裙或短裤,却发现不少人小腿上出现“蚯蚓状”的纹路,很不美观,这些蚯蚓状的纹路就是静脉曲张。
“蚯蚓纹”的危害不仅仅是不好看,它还有可能发展出现致命的危险。
“有一部分病人曲张的浅静脉内血流缓慢,或皮肤软组织感染导致静脉炎后,容易形成血栓,血栓一旦脱落,顺静脉血回流到肺动脉并堵塞,就会就会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甚至出现休克等,严重者可发生猝死!”什么是静脉曲张?肢静脉曲张是指下肢浅静脉瓣膜关闭不全,使静脉内血液流倒流,远端静脉血液淤滞,继而病变静脉壁扩张、变性、出现不规则膨出和扭曲。
多发于从事持久站立工作,强体力劳动,或久坐少动的人员。
下肢静脉曲张有什么表现?1.表层血管像蚯蚓一样曲张,明显凸出皮肤,曲张呈团状或结节状;2.腿部有酸胀感,皮肤有色素沉着、脱屑、瘙痒,足踝水肿;3.肢体有异样的感觉,针刺感、奇痒感、麻木感、灼热感;4.表皮温度升高,有疼痛和压痛感;5.局部坏疽和溃疡。
若为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一般临床症状较轻,进展较慢,多表现为单纯曲张,少数情况可有血栓性静脉炎、静脉溃疡等情况;若为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甚至深静脉回流受阻情况,则病情相对较重,小腿站立时有沉重感,易疲劳,甚至下肢的肿胀及胀破性疼痛,后期则发生皮肤营养性变化,脱屑、萎缩、色素沉着、湿疹溃疡的形成。
静脉曲张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3种严重后果:1.静脉曲张会引起血栓脱落。
一旦血栓经静脉回流到肺部和心脏,会有危险,严重者会危及到生命。
2.会引起腿部溃烂,也就是“老烂腿”。
长期不治疗,患者会感到腿部沉重乏累,严重的话会导致截肢。
患者会感到先痒后痛,最后痛痒交加,难以忍受。
“老烂腿”还将会引发各类并发症。
3.就是静脉曲张会导致皮肤变薄,破裂出血,夜间极容易病发,致死。
因为夜间出血,伤口没有疼痛感,失血量过大会导致患者因为失血而休克,在睡眠中悄悄死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针治疗静脉曲张
xx火针治疗静脉曲张
贺氏三通法是著名针灸学家贺普仁教授提出的针灸治疗疾病3种基本方法.既微通法、温通法、强通法。
静脉曲张中医称之为筋聚。
静脉壁软弱,静脉瓣缺陷以及浅静脉内压升高,是引起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其表现主要为下肢浅静脉蜿蜒,扩张迂曲。
症状重者可出现肿胀,皮肤色素沉着,皮肤和皮下组织硬结,甚至出现湿疹和溃疡。
西医一般采取穿弹力袜或用绷带,使曲张的静脉处于萎瘪状态,或直接采用手术治疗。
中医认为本病是因长久站立或行走,下肢气血不能畅达于止,血行缓慢,脉络滞塞不通所致,其病机多为气滞血瘀,火针点刺曲张的静脉,可直接使恶血出尽,祛瘀而生新,血脉畅通,临床效果颇佳。
临床资料
46例病人均为近2年在特需门诊采集的病例,其中男6例,女40例,年龄最小34岁,最大68岁,平均51岁,病程最长30年,患者常感下肢酸胀疼痛,行走时间长和站立久时便觉症状加重,查体主要是外形的改变,大隐静脉曲张的患者,肢体外形表现主要是蜿蜒,扩张而突出于皮肤的静脉,大多出现于小腿前内侧和后面,小隐静脉受累时,曲张的静脉往往分布于小腿的后而靠下部,可延伸至踝的外侧和足背,而小腿的上部未见静脉曲张。
治疗方法与结果
采用温通法,火针取静脉曲张部位为阿是穴,将直径0.5cm,长5cm的钨锰合金火针的前中段烧红,对准穴位,速刺疾出,刺破曲张的静脉,勿用干棉球按压,使血自然流出,血变而止,待血止后,用干棉球擦拭针孔.经上述方法治疗后,其中40例全愈,患肢静脉曲张消失,无肿胀疼痛不适.4例好转,患肢静脉不
在怒张,但时有肿胀疼痛感,2例患肢静脉仍明显曲张,行走时肿胀疼痛同前,总有效率百分之9.6,即便严重者都会有很好的改善.
5贺老曾用三棱针放血治疗静脉曲张,取得明显疗效.但近年广泛应用火针放血治疗此病,将温通法与强通法有机结合,发现其疗效更为显著,可使疗程明显缩
短,大大减少患者痛苦.贺氏三通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且疗效显著,不易复发,值得推广。
火针疗法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疗效,火针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其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目前,火针针具已经发展到电火针、电热针,治疗范围则扩展至内科、外科、妇科、皮肤科、肿瘤科、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等各个方面。
火针因为疗效显著,近年来逐渐被用来诊疗各种疑难杂症,本科室用火针治疗静脉曲张8例的临床观察情况,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女性,发病以下肢沉重、紧张、易疲倦、小腿隐痛、憋胀、站立或走路多后上症加重为主症,
2治疗方法:
针具选用贺氏特制的盘龙中粗火针,病人取坐位或卧位。
常规消毒后,点燃酒精灯,左手持灯靠近针刺部位,右手以握笔式持针,将针尖、针体伸入火外焰烧红,对准屈曲增粗之血管垂直快速进针,随即出针,令其出血。
再以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
轻者每周1次,重者每周2次。
3疗效观察:
八例全部有效。
其中痊愈四例,好转四例。
治疗时间最短者四次,最长者十次。
4讨论:
下肢静脉曲张中医称为筋瘤。
《灵枢·刺节真邪》中描述:
“筋曲不得伸,邪气居其间而不返,发为筋瘤”,这与国医大师贺普任一贯提倡的疾病的主要病机是“气血癖滞”的观点是相吻合的。
在治疗上我们认为应“以通为顺”。
并指出“通”有二种含义:
一是通其经络,二是调其气血。
在治疗上不仅以中粗之针“刺而泻之”,同时加用火力。
中粗针刺破浅表静脉血管,放出适量血液,可祛癖生新,以血调
气,再配以火针来增强其温通经络,活血通脉的功用,进而达到通其经脉、调其血气之目的,从而使疾病得到治疗。
火针疗法从古至今经历了数千年的积淀,已经形成鲜明的特色,具备确切的疗效。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我们不仅要很好地继承古人火针疗法的经验,而且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使其得到发展,并赋予它新的内涵,从而使这一古老而独特的针灸疗法更加适应社会发展与人类健康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