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牛顿哲学思想
牛顿科学革命及其哲学意义

牛顿科学革命及其哲学意义
牛顿科学革命是指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牛顿所创立的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等物理学理论的推动和应用,标志着现代科学的诞生。
牛顿的贡献不仅仅在于发现了宇宙的运行规律,更重要的是他提出了一种新的科学方法,即归纳法和演绎法的结合,即通过实验证实和理论推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科学研究。
牛顿科学革命对哲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首先,牛顿科学革命推翻了以前的世界观,尤其是亚理士多德的古典哲学和托勒密的地心说。
牛顿的理论表明,宇宙是运行有规律的,可以通过科学方法来理解和解释。
这一观点打破了传统的神秘主义和信仰体系,给人们提供了一种以理性和实证为基础的认识世界的方法。
其次,牛顿科学革命拓展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范围。
牛顿的力学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物质运动和交互作用的规律,使人们对宇宙的结构和运行方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种认识使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从以往的直观和表面现象扩展到更深层次的本质规律。
最重要的是,牛顿科学革命奠定了现代科学的基础和方法,即实验验证和理论推演相结合的科学方法。
这种方法强调观察、实验和数学模型的应用,使科学研究更加精确和可靠。
此外,牛顿的定律和引力理论也为后来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框架,不仅在物理学领域有深远的影响,还对其他学科如天文学、工程学和生物学等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总之,牛顿科学革命不仅推动了物理学和其他学科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它的哲学意义在于打破了传统观念,提出了以理性和实证为基础的科学方法,为人类认识世界提供了新的范式。
这一革命为后来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并对人们的世界观和科学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牛顿自然哲学是经典物理学的灵魂

-1-
复旦大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络教育学院
了剑桥大学第二任卢卡斯教授。 1667 年牛顿曾发明第一架反射望远镜, 1671 年应皇家学会的要求又做了一架较大 的反射望远镜。由于这一贡献于这一年被选入英国皇家学会候补会员,1671 年 2 月又 被选为正式会员。牛顿在剑桥的教授生涯持续了 26 年。1696 年牛顿进英国造币局任 督办,运用自己的冶金知识,对当时英国十分混乱的制币技术和币制进行了改革,获得 政府好评。1701 年牛顿正式辞去剑桥卢卡斯教授职位,就任英国造币厂厂长。牛顿正 式出版的主要科学著作有: 1687 年出版的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704 年出版的 , 《光 学》 。其他正式出版的还有科学著作 6 本,年代学著作 2 本,宗教著作 4 本。牛顿未发 表的著作和研究手稿很多,有人估计总字数约为 2000-2500 万字。牛顿不愿把任何不 符合自己高标准的著作公诸于世,都被他自己封存在箱子里,不让他人发表。 牛顿于 1688-1698 年和 1701-1702 年曾两度作为大学代表参加英国议会。1703 年牛顿继胡克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直到他去世。1705 年英国女王为奖励牛顿改革币制 有功,封牛顿为爵士。 牛顿在中学读书时, 曾对一位同时寄宿在克拉克家中的一位女同学有过超出一般同 学的情谊, 但后来那位女同学嫁了他人。 牛顿以后不再与其他女性有过恋情, 终生未娶。 1727 年 3 月 20 日牛顿病逝于伦敦郊外的私宅中,终年 85 岁。女皇为牛顿举行了 国葬。在英国伟人的墓地威斯敏斯特教堂公墓牛顿的墓碑上刻着: “伊萨克•牛顿爵士 安葬在这里。他以超乎常人的智慧,第一个证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形状,彗星的轨道与海 洋的潮汐。他孜孜不倦地研究光线的各种不同的折射角,颜色所产生的种种性质。对于 自然历史和圣经,他是一个勤勉、敏锐而忠实的诠释者。他以自己的哲学证明了上帝的 庄严,并在他的举止中表现了福音的纯朴。让人类欢呼:曾经存在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类 之光。 ”至于牛顿对自己的评价,后人常引用他给胡克信中一句话: “如果我曾经看得远 一些,那是因为站在巨人们的肩上的缘故。 最后引用一句 18 世纪英国诗人蒲柏的一 ” 句名诗作为本节结束语: 自然和自然规律隐匿在黑暗之中 上帝说:让牛顿降生吧,则一切就有光明! (二)牛顿在《原理》中阐述的物质观、时空观、运动观 1、 物质观 在欧洲,从古希腊到牛顿时代,占统治地位的物质观是亚里士多德的物质观。但到 了牛顿时代,在欧洲大陆,占主导地位的物质观是笛卡尔在 1634 年发表的《宇宙论》 中所提出的观点,认为宇宙间的一切物质都是以太作涡漩运动凝聚而成。但在英国,英
1687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

1687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1687年,以艾萨克·牛顿为首的科学界迎来了一场革命性的时刻,牛顿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问世,这部作品彻底改变了人类对自然界运行规律的认识。
在这部著作中,牛顿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观点和理论,深刻影响了后世的科学发展。
牛顿的自然哲学理论简介
牛顿的自然哲学以数学为基础,认为自然界的运行规律可以用数学方程式表示。
其中最著名的便是经典力学中的三大定律:惯性定律、动量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
通过这些定律,人类可以理解物体的运动和相互影响。
牛顿的引力理论
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牛顿提出了引力理论,即地球上所有物体都会
受到地球引力的吸引。
这一理论不仅解释了天体运动的规律,还为后来的宇宙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牛顿对光学的贡献
除了力学方面的贡献,牛顿还在光学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通过实验发现白
光是由各种颜色光线组成的,提出了光的色散理论,并设计了第一个反射望远镜。
牛顿的影响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出版后,很快在科学界引起了轰动。
牛顿的理论
和发现深刻影响了当时的科学家,推动了科学革命的进程。
他开创的牛顿力学体系成为了近代物理学的基石,为后来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和方法。
结语
1687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出版标志着科学界迈向了一个新的
时代,他的理论和方法为后人提供了无尽的启发。
这部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而且对现代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牛顿用他的智慧和勤奋揭示了自然界的奥秘,为人类认识宇宙的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牛顿哲学原理

牛顿哲学原理书中第一定律,称为惯性定律:一切物体都会保持不变的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除非受到外力作用。
这意味着,如果没有任何力控制,物体将继续做它正在做的事情,而速度、方向和状态都不会改变。
第二定律,称为运动定律: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于该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这意味着,增加物体的质量会降低其加速度,而增加作用力将增加加速度。
第三定律,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对于每个作用力,总有一个与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作用于作用力的来源。
这意味着,每个物体都会在受到作用力的同时产生一个反作用力,这对于保证平衡非常重要。
牛顿哲学原理提出了力、质量和运动之间的关系,并指出物理学可以解释宇宙中的所有现象。
这种方法成为了现代科学的基石,并激发了许多物理学家的兴趣和探索。
虽然牛顿哲学原理在今天看来似乎有些过于简单,但它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础之一。
牛顿的计算方法和公式可以用于解释许多现象,如万有引力、行星运动和力学。
他的后继者继续在此基础上开发,创造出了更多现代物理学的概念和理论。
牛顿哲学原理提供了自然界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在今天仍然被用于解释和预测许多现象。
它不仅在物理学中发挥了作用,而且在其他学科中也有广泛应用,如工程学、化学、天文学等。
牛顿哲学原理是物理学史上的里程碑,也是科学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现代物理学在牛顿哲学原理的基础上开创了新的领域。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这两个领域无法用牛顿力学完全解释。
相对论在高速运动下修正了牛顿的运动定律,而量子力学则解释了微观粒子的奇异行为。
牛顿哲学原理仍然在今天的物理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仍然被广泛用于解释行星之间的相互作用、天文学现象、地球上物体的重力等。
牛顿的运动定律在运动学和动力学的研究中也有广泛应用。
汽车工程师可以用牛顿的运动定律计算汽车的动态性能。
牛顿哲学原理对工程、科技和社会的影响也非常深远。
它促使人们思考物理学和数学之间的关系,并为今天的科学进程提供了初步的框架。
牛顿的观点

艾萨克-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他认为空间与身体是不同的,时间的流逝是均匀的,与世界上是否发生了任何事情无关。
出于这个原因,他谈到了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以便将这些实体与我们测量它们的各种方式(他称之为相对空间和相对时间)区分开。
从古代到十八世纪,否认空间和时间是真实实体的相反观点认为,世界必然是一个物质集合体。
关于空间,他们认为空的概念是一种概念上的不可能。
空间只不过是一个抽象概念,我们用它来比较构成质体的不同安排。
关于时间,他们坚持认为,没有变化的地方就不可能有时间的流逝。
时间只是对世界内部变化周期的一种衡量。
与这些关于空间和时间的本体论地位的问题相关的是真正运动的性质问题。
牛顿将一个物体的真正运动定义为它在绝对空间的运动。
那些在牛顿之前或之后不久拒绝空间的真实性的人,不一定否认有一个关于任何特定物体的真实运动状态的事实存在。
他们认为,真正运动的概念可以从相对运动的具体细节或其原因方面进行分析。
这样做的困难对牛顿来说构成了绝对空间存在的有力论据。
在最近的文献中,牛顿关于空间和时间的本体论的论点被称为实体主义,与关系主义相对。
不过,牛顿并没有把空间和时间视为真正的物质(就像典型的身体和思想一样),而是视为真实的实体,有其自身的存在方式,这是上帝的存在(更具体地说,他的无所不在和永恒性)所必需的。
今天,牛顿最著名的是作为一名物理学家,他最大的贡献是在他的《自然哲学原理》中提出了经典力学和引力理论,该书首次出版于1687年,现在通常被简单称为 "牛顿原理"。
牛顿关于空间、时间和运动的观点不仅为这部巨著提供了运动学基础,从而为整个古典物理学提供了基础,直到20世纪初,而且在牛顿的一般哲学和神学体系中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由于牛顿从未起草过关于这一总体体系的论文,甚至是摘要,他作为17世纪,甚至是所有时代的伟大哲学家之一的地位不再受到广泛重视。
在《原理》的开头,插在 "定义 "和 "运动定律 "之间的 "学说",阐述了牛顿对时间、空间、地点和运动的看法。
牛顿哲学的推理原则

牛顿哲学的推理原则牛顿哲学是指英国科学家牛顿在17世纪创立的一种哲学体系。
在牛顿哲学中,推理原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牛顿哲学的推理原则包括经验主义原则、归纳推理原则、演绎推理原则等。
下面将分别简要介绍这三个原则。
一、经验主义原则经验主义原则是指知识的来源必须基于经验,即只有通过感官、经验才能认识到客观世界的真实本质。
这个原则也可以被称为经验主义原理。
牛顿哲学强调,只有经过实际事实的验证,才能使我们获得有意义的认识。
通过切身的经验和实践,人们才能真正掌握客观世界的本质规律。
因此,这一原则是牛顿哲学的核心。
二、归纳推理原则归纳推理原则是指,通过观察和实验,从个别的事实和现象中概括出普遍的规律性结论。
在牛顿哲学中,科学家需要不断地进行观察和实验,将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尝试抽象出一般规律性的结论,这一过程就是归纳推理。
通过归纳推理,科学家们可以发现规律,从而理解自然界的行为和本质。
归纳推理是科学研究的基础。
它可以使我们由个别的观察和实验,发掘出自然界的共性,进而把它们进一步提升为高度概括性的理论或规律。
演绎推理原则是指,通过已知的基本原理和事实,推导出新的结论和规律。
这一过程是由一系列的概念、定义、前提和逻辑推理,最终得出一个严密的结论。
在牛顿哲学中,演绎推理是研究过程中最难以做到的部分,因为演绎过程必须是合理、正确、严密的。
在演绎推理中,一旦有一条认为正确的前提是错误的,那么整个推理就会出现错误。
演绎推理在科学研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可以将科学理论从普及到具体,从概念到结论。
具有演绎推理的研究结果可以提高科学研究的可预测性和精确性,让科学更加严谨和有说服力。
总之,经验主义原则、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原则是牛顿哲学中的三大推理原则。
它们为科学家提供了进行科学实验、发现科学规律和解释天然现象的重要方法。
这些原则也是现代科学的基石,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独特的哲学基础。
牛顿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牛顿,这位科学史上的巨擘,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就如同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人类探索自然的道路。
你能想象吗?在牛顿之前,人们对于自然现象的理解还充满了迷雾和困惑。
而牛顿,就像一位无畏的勇士,用他的智慧和勇气,劈开了这团迷雾。
这本书可不简单,它是牛顿对力学和宇宙体系的深刻思考和总结。
里面的数学原理,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自然奥秘的大门。
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你说神奇不神奇?世间万物,大到天体,小到尘埃,都被这看不见的引力所牵引。
这难道不是大自然的魔法吗?就好比我们扔出一个球,它会沿着一定的轨迹落下。
为什么呢?牛顿告诉我们,这是因为地球对它有引力呀!这看似简单的现象背后,隐藏着如此深刻的道理。
再说牛顿的运动定律,那简直是给物体的运动制定了一套“规则手册”。
第一定律说,物体如果不受力,就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这就好像一个懒人,如果没人推他,他就会一直躺着不动。
而第二定律呢,力和加速度的关系,就像是拉车和车跑的快慢一样。
你用力越大,车跑得就越快,这不是很直观吗?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就像你打墙一拳,墙也会给你一个同样大小的反作用力,是不是很有趣?《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的这些理论,不仅改变了我们对自然的认识,还对后来的科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没有牛顿的这些发现,我们可能还在黑暗中摸索,不知道为什么苹果会落地,不知道天体是如何运行的。
这本书,是牛顿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智慧的宝藏。
它让我们看到,人类的思维可以如此深邃,如此强大,能够揭开大自然神秘的面纱。
总之,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和探索。
它让我们明白,人类对于自然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只要我们有像牛顿那样的好奇心和勇气,就能不断地开拓新的知识领域,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论牛顿的研究方法及其哲学思考

论牛顿的研究方法及其哲学思考牛顿是17世纪最著名的数学家、哲学家和科学家。
他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运动学三定律,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石。
同时,他还和莱布尼茨各自独立地从不同的出发点发明了微积分,为数学分析这一数学分支的发展做出伟大的贡献。
当然,牛顿对人类的贡献不止这两方面,他在光学、热学、天文学和哲学等方面都有着杰出的成就。
牛顿在伽利略等人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出了物体运动的三个基本定律(牛顿三定律)。
这三个非常简单的物体运动定律,为力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对其他学科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一定律的内容伽利略曾提出过,后来R.笛卡儿作过形式上的改进,伽利略也曾非正式地提到第二定律的内容。
第三定律的内容则是牛顿在总结C·雷恩、J·沃利斯和C·惠更斯等人的结果之后得出的。
牛顿是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者。
在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以及其他人的研究成果上,他用数学方法导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把地球上物体的力学和天体力学统一到一个基本的力学体系中,创立了经典力学理论体系。
正确地反映了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宏观运动规律,实现了自然科学的第一次大统一。
这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一次飞跃。
除此之外,牛顿在声的速度以及流体运动方面也有着不小的贡献。
在数学方面,牛顿从物体运动的角度出发,创建了微积分学(1684年莱布尼兹从对曲线的切线研究中也创建了微积分学),而且在1767年公布了它发明的二项式定理,并用来计算面积、积分、解方程等。
最重要的是,他把数学运用到他所有的研究领域中。
牛顿用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对光学进行研究。
1666年,牛顿在家休假期间,得到了三棱镜,他用来进行了著名的色散试验。
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几种颜色的光谱带,牛顿再用一块带狭缝的挡板把其他颜色的光挡住,只让一种颜色的光在通过第二个三棱镜,结果出来的只是同样颜色的光。
这样,他就发现了白光是由各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这是第一大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牛顿哲学思想
伊萨克·牛顿(1642-1727)是近代首屈一指的英国物理学家,他继承了开卜勒和伽利略对天上和地上的运动成果,经过长期的实验研究和数学演算,总结出了机械运动的三条物理学基本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整理了动力学整个体系,创立了反映宏观低速运动的牛顿力学(也称经典力学)。
任何自然科学家在其从事科学研究过程中,都要受到一定哲学思想的支配,牛顿也一样。
恩格斯指出:“许许多多自然科学的范围内,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但是在这以外就不仅是唯心主义者,而且甚至是虔诚的宗教教徒。
”这也是对牛顿哲学思想的总的写照。
牛顿的唯物主义思想是不彻底的,其根本缺陷在于它的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经验论性质。
对牛顿的哲学思想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坚定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批判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观点。
牛顿的哲学思想是极其丰富的,首先表现在他具有自发的唯物主义思想。
自然科学本质上是唯物主义的,即自然科学研究必须以承认自然界及其发展规律的客观实在性为前提,牛顿在其从事的科学研究领域中,他承认物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存在,并提出了独立于人的感觉之外的“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的观念;他承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并且能被我们所认识,另外牛顿关于“质量”概念的提出,也是以唯物主义的原子假说为基础的。
牛顿在《原理》第三编的开头写出了“哲学中的推理法则”其内容是:“除那些真实而得已足够说明其现象者外,不必须去寻求自然界事物的其他原因。
”
“对于自然界中同一类结果,必须尽可能归之于同一种原因。
”
“物体之属性,凡既不能增强也不能减弱者,又为我们实验所能及的范围内的一切物体所具有者,就应视为所有物体的普遍属性。
”
“物体的属性只有通过实验才能为我们所了解,……在实验哲学中,我们必须把那些从各种现象中运用一般归纳而导出的命题看作是完全正确的,或者是非常接近于正确的。
”
这些推理法则中,第一条表明:牛顿承认物质的基本属性是物体所固有的;第二、三条表明牛顿坚信自然界的统一性;第四条表明牛顿对于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归纳而得出自然规律这一方法的信念。
这些信念鲜明地表现出唯物主义的特征是牛顿在自然科学研究中获得重大成果的根本前提,这对于当时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但是牛顿的自然观也带着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和经验性的特点。
牛顿把整个宇宙看成一幅图象,符合机械运动的因果公式,即根据初始条件,就可以准确地确定体系以往和未来某一时刻的运动状态。
但是却由此提出了一个机械决定论的命题,认为一切自然现象“均与某项力有关”,都服从力学原理,即都只能按照机械的必然性发生和进行。
实际上,自然界的运动形式是复杂的、多样的,虽然一切运动中都包含着机械运动,但是机械运动并没有把所有的不同质的运动形式包括无遗。
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不仅大大缩小于各门自然科学的研究领域,阻碍了科学的发展,而且为唯心主义开辟了道路。
形而上学的根本特点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待世界,牛顿自然观的形而上学性,首先表现在他把空间和时间与物体和运动中分离出来,而且还把空间和时间也相互
分割开来,找出了所谓的“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的观念。
他指出:“绝对的,真正的数学的时间自身在流逝着,而且由于基本性而在均匀的、与任何其他外界事物无关地流逝着”;“绝对的空间,就基本性而言,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而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由此牛顿又作出了以“水桶”实验为佐证的“绝对运动”的假说。
相对论的产生,不仅提出了时间与空间的密切联系,而且揭示了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状态的密切联系,从而给牛顿“绝对运动”以致命的打击。
当然,在宇宙的局部范围内,对于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从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出发,不仅会简化研究,而且也可得出正确的物理规律,从而有效地指导人们在这个范围内的实践活动。
牛顿自然观的形而上学性,还表现在他把物质和运动割裂开来,牛顿力学的两个基本概念,“质量”和“力”的产生,就是他把统一的运动着的物质分解为两种东西来实现的。
这两种东西:一是丧失了运动的物质,二是物质以外的运动,而这种运动的源泉就是从外面作用于物质的力。
说丧失了运动的物质,联系到牛顿的“绝对时空”观,也就是承认了孤立的、绝对的、静止的存在,这是根本违背物质运动现实的,本来客观世界的一切物体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因而正如恩格斯所说:“物质的不动的状态,是最空洞的和最荒唐的观念之一,是纯粹的热昏的胡话。
”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
对于我们所考察的相互作用的机械体系来说,力不是存在其外,而是存在其内,这正是事物内矛盾性的表现。
而牛顿把力看成是存在于物体之外的,是使物体由静到动以及发生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片面的。
当不是着眼于对整个机械体系进行研究而是着眼于机械体系某局部时,就可以把矛盾的另一方面的作用看成外因。
在认识论上,牛顿是一个经验论者。
他在给科茨的一封信中说:“任何不是从现象中推论出来的说法都应称之为假说,而这样一种假说,无论是形而上学的或者是物理学的,无论是属于隐藏性质的或者力学性质的,在实验哲学中都没有它们的地位。
在实验哲学中,命题都从现象推出,然后通过归纳使之成为一般。
”他把假说和理论思维与形而上学联系在一起,轻视假说和理论思维,过分强调感性和归纳的作用,由此可见他是一个十足的经验论者。
恩斯格说:“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如果要等待构成定律的材料纯化起来,那么这就是在比以前要把运用思维的研究停止下来,而定律也就永远不会出现。
”可见假说和理论思维的重要性。
而经验论者虽然也一般地承认感性经验是认识基础,是知识的来源,但却片面的夸大了感性经验的意义,而贬低了假说和理论思维的作用,从而使自然科学停滞不前。
作为从个别事实或经验中概括出一般原理的思维方法——归纳方法,它虽然是一种扩大知识,发现真理的方法,但往往是一种不严密的,或然性的推理,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归纳和演绎是互为条件,互相渗透的,因而过分重视感性和经验,往往会歪曲了事物的本来面目。
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阻碍科学的发展。
牛顿既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又是一位虔诚宗教教徒。
正是他自然观的机械性,形而上学和经验论性质,使他投入了神学的怀抱,滑入了唯心主义的泥坑。
牛顿认为上帝是一个永恒、无限、绝对完美的主宰者,全智全能,无所不在,无时不在,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并且他从天体力学中寻找到了上帝存在的论据。
牛顿的机械决定论告诉我们,所有物体运动变化的原因都在物质外部,这就使得牛顿不可能以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姿态出现,从事物内部的矛盾中去解释天体运动的起源。
他认为:神创立了各个天体和星系,并且是神力的作用,使星体、星系不会因引力的作用最后落到中央那个系统上去。
现在天体之所以能均匀地散布于空中,全靠神力的维持,由此断定了神的存在;而行星之所以能围绕恒星作圆周运动,除了引力以外,还必须有一个横向运动。
“没有神力之助,我不知道自然界中还有什么力量竟能促成这种横向运动。
”因此,牛顿把这种横向运动产生的原因归结为“神的第一次推动”,“引力可以使行星运动,但是没有神的力量就决不能使它们作现在这样绕太阳而转的圆周运动。
”这样,牛顿就以机械性、形而上学和经验论在自然科学和神学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由自发唯物主义跌入唯心主义的深渊,“哥白尼在这一时期的开端给神学写了挑战书”,牛顿却以关于“神的第一次推动”的假说结束了这个时期,使自然科学又深深地禁锢在神学之中。
牛顿虽然以自发的唯物主义进行科学研究工作,但他在他的哲学思想中确认了上帝的庄严,他不仅为有神论者提供了各种“科学论据”,而且晚年从事神学研究,曾用不少时间研究炼金术和注释圣经,基本上再没有什么科研成就。
当然造成他这样的原因不仅有着当时复杂的历史条件而且有着极为深厚的社会阶级根源,我们要给予批判。
然而,牛顿由于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而创立了科学的天文学,由于进行了光的分解而创立了科学的光学,由于创立了二项式定理和无限理论而创立了科学的数学,由于认识了力的本性而创立了科学的力学,因而牛顿仍不愧是一位伟大的力学家、光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是科学史上的一个时代的杰出代表。
主要参考文献
①申先甲等:《物理学史教程》,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②林德宏:《科学思想史》,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版。
③杨世珍等:《自然科学概论》,天津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④《自然辩证法讲义》编写组:《自然辩证法讲义》(初稿),高等教育版社197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