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辐射传输
大气气溶胶对太阳辐射传输的影响分析

大气气溶胶对太阳辐射传输的影响分析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能量来源,它对于维持地球气候和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大气气溶胶作为大气中的微小颗粒物质,对太阳辐射的传输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将对大气气溶胶对太阳辐射传输的影响进行分析。
首先,大气气溶胶能够直接散射和吸收太阳辐射。
当太阳辐射进入地球大气层时,它会与大气气溶胶发生相互作用,其中一部分太阳辐射会被散射到各个方向。
这种散射会导致太阳辐射的分散和变弱,进而减少地面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总能量。
此外,大气气溶胶也会吸收一部分太阳辐射能量,使其转化为热能,从而影响地球大气层的温度分布。
其次,大气气溶胶还对太阳辐射的透过率产生影响。
大气气溶胶的存在使得大气层中的空气颗粒浓度增加,从而导致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透过率减小。
这主要是由于气溶胶颗粒的吸收和散射作用,使得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传输路径变长,辐射强度逐渐减小。
透过率的降低不仅直接影响到太阳辐射能量的到达地表,还可能影响到植物光合作用的进行和空气质量的健康。
此外,大气气溶胶还会对太阳辐射的波长分布产生影响。
大气气溶胶中的颗粒物质多种多样,其粒径和化学成分的不同使其对不同波长的太阳辐射有着不同的散射和吸收特性。
比如,细小的气溶胶颗粒更容易散射短波长的太阳辐射,而较大的气溶胶颗粒更容易散射长波长的太阳辐射。
这种波长依赖性的散射和吸收作用使得太阳辐射的波长分布发生变化,对地球气候和生态系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最后,大气气溶胶的季节变化和区域差异也对太阳辐射传输产生了显著影响。
不同地区和季节的大气气溶胶特征有所不同,比如颗粒物质的类型、浓度和分布等。
这些差异会导致太阳辐射的传输特性在不同地区和季节出现明显的变化。
例如,污染较为严重的城市地区常常伴有较高浓度的大气气溶胶,从而导致太阳辐射的散射和吸收作用增加,太阳辐射能量的到达地表减少。
综上所述,大气气溶胶作为地球大气层中的微小颗粒物质,对太阳辐射传输有着重要的影响。
大气辐射传输

大气辐射传输
大气辐射传输是指大气层对太阳辐射和地球辐射的吸收、散射和透过过程。
辐射传输对于地球的能量平衡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太阳辐射传输是指太阳光在大气层中的传播过程。
太阳光包括可见光、紫外线和红外线等各个波长的辐射。
当太阳辐射进入大气层时,一部分被大气层直接吸收,一部分会被大气层散射和透过。
其中散射是指太阳辐射在大气层中发生方向改变的现象,散射过程会使太阳光在任意方向上均有可能被观测到。
透过是指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到达地表的过程。
太阳辐射的传输过程受到大气层中各种气体、云、气溶胶和地表的影响,不同波长的辐射在大气层中的传输特征也各不相同。
地球辐射传输是指地球表面发出的热辐射在大气层中的传播过程。
地球表面主要发出的是长波红外辐射,包括地球的地表辐射和大气层内的辐射。
在地球辐射传输过程中,大气层的主要作用是散射和吸收地球辐射。
一部分地球辐射能够直接透过大气层达到太空,一部分被大气层吸收后被重新辐射到太空中,形成热辐射平衡。
大气辐射传输对于地球能量平衡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太阳辐射传输直接影响到地球的能量收入,地球辐射传输则决定了地球的能量输出。
其中,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散射会影响到地球的能量收入量,而大气层对地球辐射的吸收和透过则影响到地球的能量输出量。
这些能量的变化对大气层和地表的温度、气候和天气现象产生影响。
因此,对大气辐射传输过
程的研究对于了解地球的能量平衡和气候变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简述太阳辐射到达地球的传播路径

简述太阳辐射到达地球的传播路径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太阳辐射到达地球的传播路径1. 太阳辐射的基本概念。
《卫星气象学》第3章-2

2 S0 rearth S0 Q 2 4 rearth 4
3
地球截获的太阳辐射
大气顶处的太阳辐射
地球轨道偏心率平均为 0.017,变化很小;日地平均距离的平方对其平均值的变化为 3.3%。考虑这些因素,达到大气顶的辐射通量密度可表示为:
F S0
被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与物体的反照率和太阳高度角有关
20
①
地面反照率(地面及其覆盖物)
物体的反照率随波长、地面颜色、干湿度、粗糙度而变。
21
因子 裸地 土壤粒子
土壤水分
影响 土壤粒子的减小会导致地面反照率的增大
一般来讲,湿度增加,反照率减小;当湿度达到一定 值时,反照率将缓慢减小;当土壤达到吸湿极限时, 反照率几乎不变。 谱段(可见光谱段、近红外谱段及中红外区)不同, 反照率也有明显的不同 积雪的反照率在可见光波段(0.6~0.7μm)接近100%, 大约从0.8μm开始直到红外波段(1.5~2.0μm)降到几乎 0。 新的雪要比陈的雪有更大的反照率。因此在其他条件 相同的情况下,可以由积雪的亮度估算积雪的时间。 对于深度小于20cm的积雪,地表降低雪的反照率,雪 越薄越明显。可利用该点区别积雪区的深度。
加热作用 吸收紫外线转化为热能加热大气
温室气体的作用 对流层上部和平流层底部,臭氧减少会产生地面 气温下降的动力
15
南极臭氧层空洞: 1985年,英国南极考察队在60°S地区观测发现 臭氧层空洞,引起世界各国极大关注 。 1986年,美国宇航局(NASA)观测到南极臭 氧层空洞。 破环机理: 极地平流层云(PSCs)对南极臭氧层空洞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 南极特殊的环境(高山)和气候状况,造成了南极冬季的极地旋涡, 极地旋涡内的持续低温使凝结的水蒸气和 HNO3滞留形成 PSCs,使 得ClONO2和HCl等物质(氟氯烃)不断积聚其中。当春季来临(9月
太阳辐射到地球的能量

太阳辐射到地球的能量太阳是地球上的主要能源来源,它通过辐射将能量传输到地球。
这个过程被称为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的能量对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和气候变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太阳辐射是指太阳从核反应中释放出来的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到地球。
这些辐射主要包括可见光、紫外线和红外线。
其中,可见光占据了太阳辐射的大部分,约占总辐射能量的47%。
紫外线和红外线则分别占据约7%和46%的辐射能量。
太阳辐射到达地球的能量量非常庞大。
据科学家的估计,太阳每秒钟向地球释放的能量相当于3.8×10^26焦耳。
这个数字相当于地球上全年能源消耗的100万倍。
太阳辐射对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气候和气候变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太阳辐射对地球上的生态系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物的重要能源来源,它依赖于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
光合作用通过将太阳能转化为植物的化学能,从而为整个食物链提供能量。
太阳辐射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光合作用的效率,进而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太阳辐射也是地球上气候变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太阳辐射的变化会导致地球的温度变化,进而影响到大气循环和气候系统。
例如,太阳辐射的增加会导致地球变暖,而太阳辐射的减少会导致地球变冷。
这些变化会进一步引发气候的变化,如降水模式、风向和强度的改变等。
为了更好地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科学家们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他们使用各种仪器和观测技术来测量和监测太阳辐射的特征和变化。
通过这些研究,科学家们能够更好地预测太阳辐射的变化,并对地球生态系统和气候变化的趋势做出更准确的预测。
太阳辐射也被广泛应用于能源利用。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可以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辐射转化为电能。
这种能源形式对环境友好,且能源供应相对稳定。
太阳能的利用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推广,被视为解决能源危机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手段。
总的来说,太阳辐射是地球上的主要能源来源之一。
它对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气候和气候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简述太阳能的原理和作用

简述太阳能的原理和作用太阳能是指通过太阳光的辐射产生的能量,包括太阳辐射能和太阳热能。
在太阳能中,辐射太阳能是最为常见和普遍的形式,因此本文将主要探讨太阳能辐射的原理和作用。
太阳能辐射的原理:太阳辐射能是太阳处于高温状态下产生的能量,通过太阳辐射能的转换和利用,人类可以获取电力和热能。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包括可见光、紫外线和红外线,其中光能是太阳能中传输能量最多的一部分,也是人类最为广泛利用的太阳能形式。
太阳能辐射能通过以下三个基本过程起作用:吸收、传输和转换。
一、吸收:太阳光辐射进入地球大气层和地表后,会被大气中的气体、颗粒、云等吸收一部分,但大部分会直接照射到地面。
地表或物体对太阳光的吸收程度取决于物体的性质、颜色和表面特性等。
黑色物体吸收光线的能力最强,而白色物体则反射光线较多。
二、传输:吸收后的太阳辐射能会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等方式向周围传输。
其中,传导是指太阳辐射能在物体内部通过直接接触的方式传递,对流是指太阳辐射能在流体中通过流动传输,而辐射是指太阳辐射能在光线的形式下传输。
三、转换:当太阳光辐射能到达地表或物体后,会被转化为不同形式的能量,包括热能和光能。
热能是太阳辐射最大的转换形式,当太阳辐射能被物体吸收后,有一部分能量会引发分子和原子的振动,进而导致物体温度上升。
而光能是指太阳辐射能被光敏物质吸收后,激发电子跃迁,从而产生电能。
太阳能的作用: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作用。
一、发电作用:太阳能通过光伏发电系统可以将太阳光辐射能转化为电能。
光伏发电系统由太阳能电池组成,当太阳光照射到太阳能电池上时,光能变成电能,通过电流的传输和转换,最终输出为直流电或交流电。
光伏发电系统具有环保、安全、可靠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家庭、工业、农业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
二、热能利用作用:太阳能热能通过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泵等系统,将太阳光辐射能转换为热能,并用于加热水源、供暖等方面。
太阳大气地球之间的辐射能量交换过程

太阳大气地球之间的辐射能量交换过程太阳是我们的能源之源,它通过辐射能量向地球传输能量。
这个过程涉及到太阳、地球以及它们之间的大气层之间的辐射能量交换。
让我们来探索一下这种能量交换的过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太阳向地球辐射能量的形式。
太阳主要通过电磁波(光)向地球辐射能量。
这些电磁波包括可见光、紫外线和红外线等不同波长的辐射。
其中,可见光是我们能够看到的光线,而紫外线和红外线则是我们肉眼无法感知的。
太阳的辐射能量穿过大气层时会发生一系列的过程。
首先,部分太阳辐射会被大气层直接反射或散射回太空。
可见光的一部分会被大气层中的气体和云层反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蓝天和白云的原因。
然后,大气层吸收部分太阳辐射能量。
特别是地球的地表和大气层中的气体可以吸收来自太阳的红外线辐射。
这些吸收的辐射能量会引起大气层分子的振动和转动,并转化为热能。
一部分能量会在大气层的不同层次中传播,而另一部分则被地表吸收。
大气层中的某些气体,如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还能够吸收地表向上发出的红外线辐射。
这种吸收会增加大气层中的温度,并导致增温效应,即所谓的温室效应。
除了吸收和反射,太阳辐射也会通过大气层传输到达地球表面。
特别是太阳的可见光能够穿透大气层,并达到地球的表面。
这些太阳辐射能量被地表吸收后,会引起地表的加热,使地球变暖。
地球表面受到太阳辐射加热后,会释放出红外线辐射。
这些红外线会传输到大气层,其中部分被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再次吸收。
这种再次吸收使得大气层温度升高,并保持了地球的平均温度。
此外,大气层中的水循环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水蒸气在大气层中形成云和降水,并进一步影响能量的交换过程。
云层可以反射、散射和吸收来自太阳的辐射,同时也可以阻止地表红外线辐射的传播。
总而言之,太阳大气地球之间的辐射能量交换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太阳辐射、反射、吸收、传输以及大气层中的温室效应等多个因素。
正是由于这种能量交换的平衡,地球才能维持可适宜的温度范围,适合生物生存。
大气科学探索大气层中的辐射传输和散射

大气科学探索大气层中的辐射传输和散射大气科学:探索大气层中的辐射传输和散射当我们仰望天空,无论是那湛蓝的晴空还是绚丽的晚霞,都离不开大气层中奇妙的物理过程——辐射传输和散射。
这两个看似晦涩难懂的概念,实际上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地球的气候以及众多科学领域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让我们先从辐射传输说起。
辐射,简单来讲,就是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
太阳就是一个巨大的辐射源,不断向地球发送着各种波长的电磁波。
这些电磁波包括我们熟悉的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等等。
当这些辐射从太阳穿越太空抵达地球大气层时,它们的旅程才刚刚开始变得有趣。
大气层就像一个复杂的过滤器和传输通道。
一些波长的辐射能够相对轻松地穿透大气层,直达地面,比如可见光。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白天能够看到周围的物体,感受到光明。
然而,另一些波长的辐射,比如大部分的紫外线,会被大气层中的气体分子、臭氧等吸收或者散射,从而减少了它们到达地面的强度。
这对于地球上的生命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过多的紫外线辐射对生物是有害的。
在辐射传输的过程中,大气层中的各种成分都会对辐射产生影响。
比如,水蒸气能够吸收和散射特定波长的红外线,从而影响地球的能量平衡和气候。
而大气中的气溶胶,如灰尘、烟雾等微小颗粒,也会与辐射相互作用,改变辐射的传输方向和强度。
接下来,我们谈谈散射。
散射可以理解为辐射在传播过程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想象一下,一束阳光穿过窗户照进房间,我们可以看到空气中的灰尘颗粒在光线中闪烁。
这就是因为阳光被灰尘颗粒散射了,使得我们能够看到光线的路径。
在大气层中,散射现象无处不在。
当阳光照射到大气分子时,会发生瑞利散射。
由于大气分子的尺寸远远小于辐射的波长,散射的强度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
这就导致了波长较短的蓝光比波长较长的红光更容易被散射,所以我们看到的天空是蓝色的。
而当辐射遇到较大的颗粒,如气溶胶颗粒时,会发生米氏散射。
这种散射的特点与瑞利散射不同,其强度与波长的关系相对较弱,而且散射的方向更加复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大气外界太阳光谱及太阳常数
太阳辐射谱的观测,关心3个问题: 大气外界太阳辐射的谱分布、总谱 能量或太阳常数和太阳辐射随时间 的变化。 观测简史 ① 在20世纪初即已开始,地面测量; ② 50年代利用火箭观测了太阳的紫外 辐射; ③ 60年代利用飞机和高空气球对太阳 辐射谱作了仔细的观测研究; ④ 70年代又利用火箭和卫星以及新的 主动腔体辐射表观测了太阳辐射的 总谱能量。
① 均匀混合气体相对大气质量,平面平行无折射均质大气:
δ λ (θ ) (θ ) = m = δλ ( 0 )
θd z ∫ kλ ( z ) sec= ∫ kλ ( z ) dz
2. 相对大气质量
• 大气质量数是倾斜路径的光学厚度与垂直路径光学厚度之比:
δ λ (θ ) = m (θ ) = δλ ( 0 )
∫ ∫
∞
0 ∞ 0
kλ ρ d l kλ ρdz
• 日光倾斜入射时与自天顶入射时的光学质量之比:
∫ m (θ ) = ∫
∞
0 ∞ 0
ρd l ρdz
2. 相对大气质量
5.4 太阳辐射在地球大气中的传输
• • • • •
重点: 太阳辐射光谱 太阳常数 大气上界辐射能分布 太阳辐射在地气系统中的传输
大犬座VY(VYCMa ,全名称为VY Canis Majoris)是一颗位于大犬座的红色的特超巨 星,距离地球5000光年,视星等7.95。据推测,其质量约为30~40倍太阳质量,直径 约有1800~2100倍太阳直径,超越土星轨道,是目前已知的恒星中最大的。大犬座VY 不仅巨大,光度也有太阳的50万倍之多(绝对星等约-9.6),但由于星际尘埃阻挡,所 以用肉眼是见不到它的。因此也被归为特超巨星。大犬座VY处於恒星演化阶段的末期, 正以庞大的速率喷出大量的气体。未来也许会引发超新星爆炸。
入射到大气上界水平面上的太阳辐照度
S0 ' = S0 cos θ S0 d
2 m
( sin ϕ sin δ + cos ϕ cos δ cos ω )
2.水平面上太阳辐射通量的计算
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日总量
' Qd ( ϕ , λ , D ) = ∫ S0 dt t1 t2
∫
t2
t1
2 dm S0 (sin ϕ sin δ + cos ϕ cos δ cos ω ) d t 2 m
5.4.1 太阳和太阳辐射
• 粗略估计,太阳向地球输送的热能大约是250亿亿卡/分钟,相当 于燃烧4亿吨烟煤所产生的能量。 地球从月球等其它天体所得的辐射能,仅为太阳的亿分之一; 来自宇宙的辐射能也仅为太阳辐射能的20亿分之一; 从地球内部传到地面的热量,全年才为5.4卡/平方厘米,仅为 来自太阳辐射能的万分之一。 • 地球和大气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 • 要了解大气各层以及地面取得的太阳辐射能的规律,需要首先知 道作为辐射源的太阳进入大气的辐射能谱分布以及地球和大气的 吸收特性。
2. 大气外界太阳光谱及太阳常数
• 太阳常数:在大气上界日地平均距离处,通过与太阳光线垂直的 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总辐射通量密度(包括所有波长)。
Average Solar Radiation on a Sphere
2. 大气外界太阳光谱及太阳常数
• 太阳常数:太阳积分辐射通量密度。 • 1981年,WMO推荐的太阳常数最佳值为:1367±7Wm-2。1994ຫໍສະໝຸດ Sunspot number
1991
Lean et al 1995 Lockwood and Stamper (1999) Hoyt ans Schatten (1993)
Solanki and Fligge 1998
[例题5.2] 计算太阳的有效温度和颜色温度。 太阳的有效温度Te可由太阳常数 S0 = 1367 Wm −2 利用斯蒂芬 – 波尔兹曼定律得到。因为以日核为中心,以太 阳半径R⊙和日地平均距离d0为半径的两个球面上通过的太阳辐射能 量应该相等, 4 2 2
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吸收和散射示意图
5.4.3 太阳的直接辐射
平均而言,每年入射地球的太阳辐射约30 %由地球和大气反射和散射回太空 (地球行星反照率0.3),19 %被大气选择性吸收,51 %被地表吸收。
大气的吸收削弱
1. 地面太阳直接辐射
• 假设:各吸收、散射过程相互独立,则衰减系数为:
k λ = k λ , R + k λ , p + k λ ,O + k λ , v + k λ , a
∞
S0 = ∫ S0,λ d λ
0
= S0 S= S0 d 0 ( d0 / d )
2
2 m
S0表示:大气上界,与日光垂直平面上的太阳积分辐照度。式 中d为日地距离,dm=(d0/d)2为日地距离订正因数,也称为地球轨 道偏心率订正因子。
2. 大气外界太阳光谱及太阳常数
太阳常数的变化
Plot from IPCC TAR
2. 大气外界太阳光谱及太阳常数
• 太阳辐射谱标准 • NASA标准:70年代初,美宇 航局用飞机测量,给出大气上 界太阳辐射谱分布,辐照度(即 太阳常数)为1353 Wm-2 。 • WRC标准:瑞士达佛斯的世界 辐射中心给出的大气上界太阳 谱分布,辐照度(即太阳常数) 为1367 Wm-2 。 • WMO仪器与观测方法委员会 1981年10月决定采用WRC标准。
地球的季節主要受太陽輻射 變動的影響, 影響太陽輻射 強度的因素主要為日照角度 和日照時間. 太陽光斜射時,所照射面積 較直射大,但能量強度較小.
Sun-Earth relationship
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日射必 须经过较厚的大气才能到达较 高纬度地区(光程)。 地球自转轴和绕日轨道有23.5度的夹角,6月北 半球较倾向太阳,接收较多的日射,白天较长, 故天气较暖,十二月则相反。
σ Te ⋅ 4 π Re = S0 ⋅ 4 π d 0
根据R⊙、d0和σ 的数值,得出太阳的有效温度Te = 5777 K。 太阳的颜色温度Tc可根据维恩定律,由太阳光谱中的最强波长 λmax=0.48µm计算得到,
2898 = Tc = 6037 K 0.48
Te 与Tc 值不一致,说明太阳并非严格的绝对黑体。
• 大气上界太阳辐射日总量
• Qd 随纬度的变化是决定地球上 各纬度间气候差异的基本因素。 • S0 '的日变化与Qd 的年变化,使 得气温也具有日变化与年变化。 • 气温并非简单地取决于S0'和Qd
5.4.3 太阳的直接辐射
• 由于太阳离地球较远,在地面上观测到太阳的视角仅为0.5°,因 此太阳直接辐射可以认为是一种平行光辐射。 • 由于大气中的各种气体成份会吸收和散射部分太阳辐射的能量, 造成了太阳直接辐射的衰减(也称削弱、消光)。
2.大气外界太阳光谱及太阳常数
太阳光谱(solar spectrum) :由极为宽阔的连续谱以及数以万计的 夫琅和费吸收线和发射线组成。 T = 5777 K 99.9% 的能量集中在IR、VIS和UV。 地面观测波段约为0.295~2.5微米。 作用:可以探测太阳大气特征和现象的产生机制与演变规律, 可以认证谱线和确认元素的丰度,研究地球气候等。
T ∫−ω0 d S0 (sin ϕ sin δ + cos ϕ cos δ cos ω ) 2 π d ω
ω0
Qd
T 2 d m S0 (ω0 sin ϕ sin δ + cos ϕ cos δ cos ω0 ) π
取T = 86400 秒,太阳常数单位为Wm-2 ,Qd单位为Jm-2d-1。
2. 水平面上太阳辐射通量的计算
太陽黑子是太陽光球上的臨時現象,它們在可見光下呈現比周圍 區域黑暗的斑點。它們是由高密度的磁性活動抑制了對流的激烈 活動造成的,在表面形成溫度降低的區域。雖然它們的溫度仍然 大約有3000-4500K ,但是與周圍5,780K的物質對比之下,使它 們清楚的顯視為黑點,因為黑體(光球非常近似於黑體)的熱強度(I) 與溫度(T)的四次方成正比。如果將黑子與周圍的光球隔離開來, 黑子會比一個電弧更為明亮。當它們在太陽表面橫越移動時,會 膨脹和收縮,直徑可以達到80,000公里,因此在地球上不用望遠 鏡也可以直接看見 。 激烈的磁場活動顯示,太陽黑子會導致次一級的活動,像是冕圈 和再聯結事件。大多數的閃焰和日冕物質拋射都起源於可見到黑 子群存在的磁場活動區域。相似的現象也在一些有著星斑的恆星 上被直接觀測到。 太阳黑子很少单独活动,常是成群出现。黑子的活动周期为11.2 年,活躍時会对地球的磁场產生影響,主要是使地球南北极和赤 道的大气环流作经向流动,从而造成恶劣天气,使气候转冷。嚴 重時會對各类电子产品和电器造成损害。
太阳极紫外辐射图象
一架喷气客机从 巨大的太阳背景 中飞过, 由Thierry Lagault摄于法国 巴黎近郊。
1994年发生的日全食,照片摄于智利。图中可见因月球表面折射产生的贝丽珠。
• 太阳的结构
日珥_1979年12月19日NASA拍,它跨越太阳表面588,000千米
SOHO5卫星拍摄
2. 大气外界太阳光谱及太阳常数
美国斯密逊天体物理观象台 The Smithsonian Astrophysical Observatory (SAO)
2. 大气外界太阳光谱及太阳常数
• 观测简史 • 目前,在高山上进行的长期测量,仍是测算大气外界太阳辐射光 谱的主要手段。借助高空观测弥补紫外和红外波段的测量。
Variability due to orbit
F(t)=S (ro/r)2 cos qo ro=mean distance qo=solar zenith angle Eccentricity, e= 0.017 Major axis ~ro(1+e) Minor axis~ ro(1-e) Variation =((1+e)/(1-e))2 ~7% Solar zenith angle cos qo = sin y sin d + cos y cos d cos h Where y= latitude d = solar declination h= hour an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