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_运动的快慢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3节 运动的快慢 (共24张PPT)

【理解与运用】
1. 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
VS t
可知,物体的( )
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以上说法都对 (点拨:隐含了v一定)
2. 一个物体沿平直的高速公路运动,在10s 内通过 60m的路程,通过前一半路程用了4s,那么该物体在 前、后半程内的平均速度分别是( )
运动的快慢
情景创设
如图所示是“森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景:比赛开始 前一阶段,“观众”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快。判断依据是什么? 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判定最先到达 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你同意“裁判员”的观点吗?
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课件展示】:下图是甲伦敦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起跑6秒后的 情景,谁运动的快?你是依据什么判断的?下图乙是决赛成绩表, 谁运动的快?依据又是什么的?
➢常见的运动都是变速运动。
物体做变速运动时,速度有时快, 有时慢,怎样描述它的运动情况呢?
➢变速运动比较复杂,如果只是做粗略研究,
也可以用公式
来计算它的速
度。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平均速度。
说到某一物 体的平均速度, 一定要指明是在 哪段路程内的平 均速度。
自行车运动员做 变速运动
【强调】
1.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掌握其不变性,理解并牢 记匀速直线运动概念。
v/(m/s)
t/s
• 【拓展】-----生活中的物理 • 例:交通标志牌的意义 • (以小轿车的限速为例) • 表示该路段允许通过的最大速度是
120Km/h; • 从该标志牌处到徐州还有 100Km
• 【活学活用】
• 在不违反交通的情况下,上图中的轿车从 此刻到达徐州至少需要多少min?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的快慢教学课件

看图 第二:看点,找出各点对应的时间t和路程s;
第三:计算,用图像上两点之间的路程s和时间t,
s-t图
算出速度v。
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课本练习
4、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G 11次高速列车运行时刻表(2011)如下表所示。
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列车由北京南站驶往上海虹桥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列车在哪个路段运行得最快?在哪个路段运行得最慢?
基本概念
定义: 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对于A、D来说,物理学采用“单位时间内的路程”(统一标准) 来比较二者运动的快慢,即比较A和D“一秒内通过路程”的多少, 本质上是“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的快慢课 件
速度的定义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两种方法:“相同时间比较路程”和“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物理学中采用了前一种,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时间,再进行比较。
机械运动的分类
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研究其它复杂运动的基础。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即路 程与时间成正比;速度大小不随路程和时间变化。
机械运动
曲线运动 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的快慢课 件
3m-1m
v=
=1m/s
3s-1s
路程-时间图像
如何看懂“路程-时间”图像?
如果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 图像,则表示物体静止。
任取两段相等的时间,发现 经过的路程是一样的,所以 物体做匀速运动。
结论:如果s-t 图像是一条 倾斜的直线,则物体做匀速 直线运动。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运动的快慢课件(28页)

【例题】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 一种运动情势的是( B )
课堂练习 1、一个人骑自行车前进,开始以2m/s的速度匀速走了 40m,然后又以5m/s的速度匀速走了50m,则他在整 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 ) A.3m/s B.7m/s C.3.5m/s D.2.5m/s
2、羚羊跑的速度是20m/s,一短跑运动员5S内跑完了 50m的路程,汽车的速度是54km/h,三者速度从大到小
A.
B.
C.
D.
【例题】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 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C )
A.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B.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C.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D.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 程相等
走多少m?
课堂小结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2、速度 (1)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
ν=s/t 1m/s=3.6km/h (2)瞬时速度:一个瞬间的速度大小。
平均速度:一段路程的速度。
3、关于速度的两种图像:
(1)、描述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图,称之为v-t图; (2)、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图,用s-t图来表示。
6、某物体作直线运动的情况如图,物体在OA段
的速度为v1,物体在BC段的速度为v2.
(1)请你根据图象分析,v1 大于
v2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此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v= 2.5 m/s.
7、一列长180m的列车匀速通过长900m的 隧道,测得列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72s.求: (1)列车运行的速度. (2)列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时间.
初中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3【教学课件】《运动的快慢》

s (1)计算式: v t
方法。
(2)表示物体在某一段路程中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是一种粗略的研究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例7. “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摄影在暗室中进
行。把照相机固定在地面上,快门是常开的,但由于没有光照亮物体,底片
并不感光。光源是一只闪光灯,它每隔0.02s闪亮一次,闪亮的时间很短,只 有大约l/1000s。光源发光时物体被照亮,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分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小案例
平直轨道上平稳运行的列 车近似认为是匀速直线运动。
你还能举出哪些生活中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的例子?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例5.以下物体的运动最接近匀速直线运动的是(C )
A.汽车启动 C.随自动扶梯上楼的顾客 B.列车进站 D.溜冰运动员进入弯道
例9.如图所示,下列图象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D )
A.(1)与(3)
C.(2)与(3)
B.(2)与(4)
D.(1)与(4)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例9.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C ) A.15s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30m B.整个20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2m/s C.物体在20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在0~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
喷气式客机
出膛的子弹
约250
约1000
超音速歼击机
同步卫星
约700
3070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例1.
s v t
s t v 。 可变形为____________ s vt 或 ______________
快与慢课件(嵌有视频) 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A.0~7 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 m/s
B.0~5 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 m/s
C.5 s~7 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 m/s
D.2 s~5 s内,小车运动了2m
4.如图所示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像,下列说法
中不正确的是
( C)
A.甲启动的时刻比乙早 t1
B.当 t = t2 时,两物体相遇
t总
.
s总 650 m
14. 4 m / s
计算天鹅在0—650 m这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 v
t总
45 s
v1 v2 v3
注意: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v
3
例题 小明乘坐上海中心大厦的超高速电梯上升,注意到上升的高
度为559m时,经历时间约为55s。那么,该电梯在上升过程中的平
鹰捕食时:45 m/s ;
民航客机巡航:250 m/s ;
步枪子弹出膛:900 m/s ;
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旋转:3.07×103 m/s ;
光在真空中传播:3×108 m/s。
地铁运行
课堂小结
概念: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速度
快
与
慢
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s
公式: v
t
单位: m/s、 km/h
度是 54 km/h。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C )
A. 汽车,羚羊,运动员
B. 羚羊,汽车,运动员
C. 运动员,汽车,羚羊
D. 运动员,羚羊,汽车
3.对一辆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根据
B.0~5 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 m/s
C.5 s~7 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 m/s
D.2 s~5 s内,小车运动了2m
4.如图所示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像,下列说法
中不正确的是
( C)
A.甲启动的时刻比乙早 t1
B.当 t = t2 时,两物体相遇
t总
.
s总 650 m
14. 4 m / s
计算天鹅在0—650 m这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 v
t总
45 s
v1 v2 v3
注意: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v
3
例题 小明乘坐上海中心大厦的超高速电梯上升,注意到上升的高
度为559m时,经历时间约为55s。那么,该电梯在上升过程中的平
鹰捕食时:45 m/s ;
民航客机巡航:250 m/s ;
步枪子弹出膛:900 m/s ;
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旋转:3.07×103 m/s ;
光在真空中传播:3×108 m/s。
地铁运行
课堂小结
概念: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速度
快
与
慢
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s
公式: v
t
单位: m/s、 km/h
度是 54 km/h。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C )
A. 汽车,羚羊,运动员
B. 羚羊,汽车,运动员
C. 运动员,汽车,羚羊
D. 运动员,羚羊,汽车
3.对一辆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根据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第一章第3节 运动的快慢 (共19张PPT)

3. 单位换算: (1)1 m/s=__3_._6__km/h. (2)10 m/s=__3_6___km/h. (3)72 km/h=__2_0___m/s. (4)54 m/s=_1_9_4_.4__km/h. 知识点2 匀速直线运动 4. (2017雅安)如图1-3-7所示,是甲、乙两物体运动的
s-t图象,甲、乙两物体从同一
地点同时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以甲为参照物,乙是___运_动____ (填“静止” 或“运动”)的;当
时间t=__4__s时,两车相距8 m.
5. (2017青岛)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 的是( C )
6. (2017济宁)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 其s-t 图象如图1-3-8所示. 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 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C ) A. 物体在6 s内运动的路程为15 m B. 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 s内静止 C. 物体在前2 s内和后2 s内的 速度相等 D. 物体在6 s内的平均速度为 2.5 m/s
知识点3 变速运动 【例3】(2017六盘水)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刚在操场 上沿直线跑道跑步,如图1-3-5所示是他们通过的路程 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前2 s内,小刚跑得较快 B. 两人都做变速运动 C.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 全程中,小刚的平均速度大 于小明的平均速度
4. 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
54 km/h=__1_5__m/s;25 m/s=__9_0__km/h;
324 km/h=__9_0__m/s;300 m/s=__1_.8_×__1_公式
可知,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
体,其速度(C )
A. 与路程成正比
B. 与时间成正比
运动的快慢(38张PPT)物理八年级上册

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
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错误的是( )
A.司机相对地面是运动的B.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大于甲车达此处所用时间C.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乙两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C
答案:C解析:A.司机与地面之间有位置的变化,所以司机相对地面是运动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图象可知,当两车通过的路程都为600m时,甲车用的时间为20s,而乙车用的时间大于30s,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乙车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所以乙车做变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符合题意;D.由图象可知,两车在40s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都是1200m,所以两车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同,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1 m/s = 3.6 km/h
匀速直线运动
1.机械运动的分类
二、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做机械运动,按照运动路线的曲直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沿速度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A与B的机械运动有什么差别?
A车的位置随时间均匀变化,B车的位置随时间不均匀变化。
特别提醒:由于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所以通过不同的路程或在不同的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一般不同。
平均速度用来粗略地描述做变速运动的物体的平均快慢程度,但不能精确地知道它的运动情况,即不知它何时加速,何时减速,何时中途停留。
运动形式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只能表示物体在所求的那段路程中(或这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不能表示运动中任何一段路程(或任何一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
A
B
0
300m
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错误的是( )
A.司机相对地面是运动的B.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大于甲车达此处所用时间C.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乙两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C
答案:C解析:A.司机与地面之间有位置的变化,所以司机相对地面是运动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图象可知,当两车通过的路程都为600m时,甲车用的时间为20s,而乙车用的时间大于30s,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乙车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所以乙车做变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符合题意;D.由图象可知,两车在40s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都是1200m,所以两车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同,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1 m/s = 3.6 km/h
匀速直线运动
1.机械运动的分类
二、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做机械运动,按照运动路线的曲直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沿速度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A与B的机械运动有什么差别?
A车的位置随时间均匀变化,B车的位置随时间不均匀变化。
特别提醒:由于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所以通过不同的路程或在不同的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一般不同。
平均速度用来粗略地描述做变速运动的物体的平均快慢程度,但不能精确地知道它的运动情况,即不知它何时加速,何时减速,何时中途停留。
运动形式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只能表示物体在所求的那段路程中(或这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不能表示运动中任何一段路程(或任何一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
A
B
0
300m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运动的快慢课件图文

对照较简单,本题还告知我们一定不能酒后驾车,因为酒后的反应
时间要加长,容易产生危险。
P22动手动脑学物理
1.也可以用这个方法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如果按照这个规定,
物体通过单位时间所用的时间越短,物体运动得越快;而通过单位
路程所用的时间越长,则物体运动得越慢。但采用这种方法比较起
来很不方便,所以我们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表示物体运动的
40 s内通过的路程是510 m,问汽车在前30 s、后40 s以及全程的平
均速度各是多少?
解析:由 v= 得,
前 30 s 的速度 v 1 = 1 =
1
2
后 40 s 的速度 v 2 = =
2
330m
=11 m/s;
30 s
510m
=12.75 m/s;
40 s
全程的平均速度
v= =
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所用的时间为20 s,求隧道长为多少?
解析:已知v=36 km/h=10 m/s,整个大货车车身在隧道的时间为20
s,
由 v= 可得,大货车在这段时间里通过的路程:
s=vt=10 m/s×20 s=200 m;
因为大货车在这段时间里通过的路程:
s=l隧道+l车,
所以l隧道=s-l车=200 m-10 m=190 m。
全程的平均速度 v 3 = 3 = 6s+7s≈7.69 m/s。
3
3.前 50 m 平均速度 v 1 = 1 =
4.(1)由表可知 s=1 318 km
59
t=4 h 55 min=12 h
全程的平均速度
1 318km
v= = 59 ≈268.07 km/h。
时间要加长,容易产生危险。
P22动手动脑学物理
1.也可以用这个方法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如果按照这个规定,
物体通过单位时间所用的时间越短,物体运动得越快;而通过单位
路程所用的时间越长,则物体运动得越慢。但采用这种方法比较起
来很不方便,所以我们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表示物体运动的
40 s内通过的路程是510 m,问汽车在前30 s、后40 s以及全程的平
均速度各是多少?
解析:由 v= 得,
前 30 s 的速度 v 1 = 1 =
1
2
后 40 s 的速度 v 2 = =
2
330m
=11 m/s;
30 s
510m
=12.75 m/s;
40 s
全程的平均速度
v= =
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所用的时间为20 s,求隧道长为多少?
解析:已知v=36 km/h=10 m/s,整个大货车车身在隧道的时间为20
s,
由 v= 可得,大货车在这段时间里通过的路程:
s=vt=10 m/s×20 s=200 m;
因为大货车在这段时间里通过的路程:
s=l隧道+l车,
所以l隧道=s-l车=200 m-10 m=190 m。
全程的平均速度 v 3 = 3 = 6s+7s≈7.69 m/s。
3
3.前 50 m 平均速度 v 1 = 1 =
4.(1)由表可知 s=1 318 km
59
t=4 h 55 min=12 h
全程的平均速度
1 318km
v= = 59 ≈268.07 km/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例6. 巧选参照物,简化解题过程
一队士兵以V1=2m/s的速度匀速前进, 队伍长L=1200米;通讯员骑马以 V2=10m/s的速度匀速从队尾奔向队首传 达命令,到达队首后立即掉头以原速返 回,求通讯员往返一次用了多长的时间。
8、如图是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的人运动时的路程随 时间变化的图线。根据图线回答下列问题:
再见
5、一辆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在第1h内 通过的路程是80km,在第2h内通过的路程是 80km,在第3h内通过的路程还是80km,小 华说该汽车在这3h内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小明则认为汽车在这3h内不一定做匀速直线 运动,他们谁说得对?谈谈你的看法。
▪小明说得对,虽然每个小时都是通过了 80km,但是每个小时里面的每一分钟通过 的距离是可以不相同的,也就是说前十几分 钟可以快一点,后二三十分钟开慢一点,总 之一个小时内通过80km就可以。
二.速度
(1)物理意义及定义: 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s (2)公式:
——路程——米(m)
v s t ——时间——秒(s)
t
v ——速度——米每秒(m/s)
s vt t s
求路程
v 求时间
(3)单位:
m 国际单位: / s或m s1 读作“米每秒”
想想议议,回答下面问题: 辨 析:
注意:同一照片中两个球之间的时间间隔相同 1、哪个球运动的时间比较长? 2、哪个小球运动的速度(即运动快慢)基本保持不变? 3、哪个小球的运动越来越快?
(友情提示:两种比较快慢的方法)
你发现了什么?
机械运动
曲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2.匀速直线运动
6、小明跟爸爸坐火车去旅游,为了测定火车行 驶中的平均速度采用了如下方法:从听到车轮 与钢轨连接处发生第一次碰撞起计数,结果在 1min内听到了25次碰击声,爸爸告诉小明钢轨 每一根长25 m ,则这段时间内火车行驶的速度 是多大?
解:s=25m ×(25-1)=600m t=1min=60s v=s/t=600m/60s =10m/s
超音速歼击机 大于700m/s
同步卫星 轨道速度
约1000m/s 第一宇宙速度 7900m/s
3070m/s
真空中光速
3×108m/s
例3 火车的速度是72km/h,汽车的速度 是30m/s,是火车快还是汽车快?
方法一:
72km/h=
72×
1km 1h
=
72×
1000 3600
m s
=20m/s
(30m/s > 20m/s,汽车快)
2v1 2v2
:
5、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 他们的运动时间之比为2:3,运动路程 之比为3:1,则甲乙两物体运动速度之 比为( )
A.1:2 B.2:1 C.9:2
D.2:9
达标自测 1、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 运动快慢 的物理量。 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min内通过的路 程是 120m,则它的速度为 2 m/s,其物理意义 为 1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米 。
解 :北京到上海的距离为S=1463km 火车的速度 为v=104km/h
则火车从北京到上海所用的时间大约是
t = s/v =1463km/(104km/h)=14h
答: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大约要用14h
实际问题中所说的速度一般都指的是平均速度
中国“子弹头”列车的科学名称是“动车组”。如图 所示,这种新型列车在动力、材料和内部结构上都 使用了最新的机车技术,投入使用的CRH—Z型电 力动车组,最高时速可达250km/h,以北京—上海 为例,从北京9:36发车,16:36到达上海,全程
k 常用单位: m/ h或km h1读作“千米每时”
换算关系: 1 m/s = 3.6 km/h
1m / s 1m 1/1000km 3.6km/ h 1s 1/ 3600h
解释:汽车的速度是15m/s,它表示 ___汽_车__每__秒__钟_通__过__的__路_程__是__1_5_m_____。
即学即练
一列长200m的火车通过隧道用了90s。已知火车做匀 速直线运动,速度为36km/h,求这个隧道的长度。
S道 S
S车
v=36km/h=10m/s S=vt=10m/s×90s=900m
S道=S-S车=900m-200m=700m 答:这个隧道的长度为700m。
辨 析 :
汽车和过山车的运动路线有什么不同呢?
度。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平均速度。
说到某一物 体的平均速度, 一定要指明是在 哪段路程内的平 均速度。
自行车运动员做 变速运动
14.小聪一家去北京旅游,在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
他看到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
意思是 此路段的最大速度为40km,/h 标志牌上的数字“60km”表
⑴骑车者和跑步者是否同时出发?________(填“是”或 “否”)
⑵跑步者前进200米路程所用的时间为________秒 ⑶骑车者的速度为________米/秒;跑步者的速度为
________米/秒。
例: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
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
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
精选例题四
一列长150m的火车用5min时间匀速通过一座长度为 7350m的大桥,求火车通过大桥时速度为多少千米/时?
S桥 S
S车
已知:S=S桥+S车 =7350m+150m=7500m
t=5min=300s
解:V=
S t
=
7500m 300s
=25m/s =90km/h
答:火车通过大桥时速度为90km/h
➢ 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速度大小经常变化的直线运动。
➢常见的运动都是变速运动。
物体做变速运动时,速度有时快, 有时慢,怎样描述它的运动情况呢?
➢变速运动比较复杂,如果只是做粗略研究,
也可以用公式
v
s t
总路程
总时间 来计算它的速
指示解为:利30用km公/h式。哪v 一 个s的,速可度以比算较出大刘? 翔的运动速度为: t
v1
s t
110m 12.91s
8.52m
/
s
摩托车的速度为:
解题过程要写出 所依据的公式,
v2 30km/ h 8.3m / s
所以刘翔的速度比摩托车大。
把数值和单位代 入时,单位要统 一。结果带单位。
往返一次公用时间为:
答:(1)小车前2s内的速度为1m/s (2)2s、3s、4s和5s时刻小车距离出发点为2m (3)小车后2s内的速度为2m/s (4)整个过程小车在做变速直线运动 (5)小车在7s内通过的路程是6m (6)小车在第2—5s内处于静止状态 (7)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停止运动3s (8)小车后2s内的速度大于前2s内的速度 (9)小车在7s内的平均速度为0.87m/s (10)小车后2s内的速度是前2s内的速度的2倍
1463km,则此动车组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km/h。
解:由根据题意可知动车从北京到上海花费的时间为t=7h
从北京到上海的距离为S=1463km
则动车从北京到上海的平均速度为
v=
s t
=
1463km =209km/h 7h
答:此动机组的平均速度为209km/h
s 4、分析运动图像
s
o 静止
v
速度的大小与路程、时间的选择无关。不能认为速度 与路程成正比,速度与时间值成反比。
小资料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 v/(m·s-1)
蜗牛的爬行
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行
约1.5mm/s 自行车 约5m/s 普通列车 约40m/s
约1.1m/s 高速公路 上的小车
约28m/s
雨燕 最快达 48m/s
小资料
喷气式客机
约250m/s 子弹出膛时
解: 汽车行驶的路程为 S=300km
汽车行驶所花费的时间为
t=t1+t2+t3=2h+1h+1h=4h
则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v=
s t
=
300km 4h
= 75km/h
答:汽车在这过程的平均速度为75km/h。
例2、火车提速后,在北京和上海之间的运营速度为 104km/h,两地之间的铁路线长为1463km,火车从北京 到上海大约要用多少时间?
解: 已知:S=2.07km=2070m t=2min18s=138s
则汽车的速度为:
V=
s_____ t
=__2_0_7__0_m____=____1__5________m/s
138s
答:汽车的速度是15m/s。
4. 一辆汽车从A地到B的距离为300km , 汽车行驶了2h后中途休息了1h,接着汽车再 行驶了1h到达了终点,问汽车在这过程的平 均速度为多少?
v/m/s
思考:此题若换成 6 v-t 图答案又如何? 4
2
o
2
46
8 t/s
▪ 6.某人乘坐出租车在 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 右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 时的车费发票
▪ 的有关内容.求:
▪ (1)出租车行驶的时 间;
物体运动有快有慢,哪些方法可 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1.龟兔赛跑的故事中,判 断乌龟胜利的依据是什么? 2.百米短跑中以什么为标 准来确定冠军的? 3.在路上行驶的小汽车和 自行车,谁运动得快?又 以什么为依据?
……
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