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用政策概述

合集下载

企业信用政策研究

企业信用政策研究

企业信用政策研究摘要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和灵魂,没有信用就不可能有现代市场经济。

随从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信用开始在我国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作用。

毫无疑问,企业信用是社会信用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信用发展过程中,企业信用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信用信用政策信用管理AbstractCredit is the basis and soul of modern market economy. There is impossible to have the modern market economy without credit in our society. With the transition of our country economic system which from planned economy to market economy, credit started plays an increasingly irreplaceable role in our country's resource allocation process. No doubt, the enterprise credit is the main part of social credit, and the credit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credit is the key.Abstract: credit credit policy credit management一、引言一、引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信用对经济运行产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信用活动决定经济活动已成为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

信用政策管理

信用政策管理

信用政策管理概述信用政策管理是指企业为了规范与客户、供应商和其他合作伙伴的信用交易而制定的一系列准则和规定的管理工作。

通过信用政策管理,企业可以确保商业交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信用风险,提升企业的信誉度和竞争力。

信用政策管理的目标1.保护企业利益:信用政策管理旨在通过对信用交易进行细致的管理,减少企业面临的风险,保护企业的利益。

通过建立明确的交易条件和信用额度,企业可以更好地控制和管理与合作伙伴的信用交易。

2.提升企业信誉度:通过良好的信用政策管理,企业可以树立良好的商业信誉度。

合作伙伴对企业的信任度提高,进而增加合作机会和商业合作伙伴的数量。

3.激励合作伙伴:通过建立透明、公正的信用政策管理,企业可以激励合作伙伴履行合同义务,并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这样可以促进合作伙伴与企业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

信用政策管理的内容1.信用评估和授信:企业应对合作伙伴进行信用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给予授信。

信用评估包括对合作伙伴的资信状况、经营状况以及历史交易记录的分析和评估。

基于这些评估结果,企业可以决定是否建立合作关系,并制定相应的授信额度和信用条件。

2.信用额度管理:企业应为每个合作伙伴设定信用额度,即允许其在一定期限内购买产品或服务的最大金额。

信用额度的设定应根据合作伙伴的信用评估结果、交易历史以及企业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来确定。

同时,企业还可以根据合作伙伴的交易表现和信用评估结果对信用额度进行调整。

3.交易条件管理:企业应制定详细的交易条件,包括价格、付款方式、交货期限等。

这些交易条件应根据合作伙伴的信用状况和企业自身的需求来确定,以保证交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风险管理和监控:企业应建立风险管理和监控机制,定期评估和监控合作伙伴的信用状况和交易表现。

如果发现合作伙伴存在信用风险或违约行为,企业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包括调整信用额度、限制交易或终止合作关系等,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信用政策管理的实施步骤1.制定信用政策:企业应制定明确的信用政策,明确信用评估的标准和程序,以及授信和调整信用额度的规定。

浅析企业信用政策的选择及评价

浅析企业信用政策的选择及评价

浅析企业信用政策的选择及评价1. 引言企业信用政策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建立和完善信用管理制度,加强对企业信用风险的监测和控制,提升企业信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一系列措施。

企业信用政策的选择和评价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企业信用政策的选择和评价两个方面进行浅析。

2. 企业信用政策的选择2.1 内外部因素的考虑企业在选择信用政策时需要综合考虑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包括企业自身的实力和信用状况,以及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市场定位等;而外部因素包括行业竞争状况、法律法规的要求、市场需求的变化等。

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市场环境选择适合的信用政策。

2.2 信用政策的类型企业信用政策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信用担保、信用保险、信用评级等。

不同的信用政策适用于不同的企业和特定的经营环境。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经济条件选择适合的信用政策。

2.3 效果评估和调整选择信用政策后,企业应对其效果进行评估。

评估可以通过比较企业的信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变化等指标进行。

如果评估结果不理想,企业需要及时调整信用政策,以求取得更好的效果。

3. 企业信用政策的评价3.1 评价指标的选择企业信用政策的评价需要确定评价指标。

常见的评价指标包括企业的信用风险程度、企业的信用水平、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等。

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是进行科学评估的前提。

3.2 评价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见的评价方法包括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

定量评价通过数据分析和统计来评估企业的信用政策;而定性评价则通过专家判断和综合分析评估企业的信用政策。

3.3 评价结果的应用评价结果的应用是评价的最终目的。

企业可以根据评价结果对自身的信用政策进行调整和优化,提升自身的信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评价结果也可以作为企业对内和对外交流的重要参考依据。

4. 结论企业信用政策的选择和评价是企业经营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选择适合的信用政策可以提升企业的信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而科学评价企业信用政策可以帮助企业发现问题和改进。

信用政策_信用管理_[共7页]

信用政策_信用管理_[共7页]

91 企业信用管理第三章图3-10 信用管理系统流程三、信用政策(一)信用政策概念信用政策是企业根据自身状况和经济环境制定的关于企业信用管理目标、组织机构、信用额度、信用流程、信用报告、收账政策、信用考核等内容的总称。

在上述内容中,信用额度、信用标准、信用条件、收账政策等构成了狭义的信用政策,一般也称为赊销政策。

由信用管理部门和公司的信用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制定信用政策。

(二)信用政策类型信用政策分为宽松型、紧缩型和平衡型等类型。

1.紧缩型政策不愿承担任何风险,只向财务状况毋容怀疑且付款及时的客户赊销。

逾期账款风险几乎为零,但企业的发展受到制约,在市场越来越向买方倾斜的情况下,有失去重要客户的风险。

2.平衡型政策愿意承担自认为能够控制的风险。

除上述客户外,也接受向付款经常拖期但最终会付款的客户进行赊销。

存在一定的逾期账款甚至坏账风险,但比宽松型要小得多。

平衡型希望在风险控制和企业发展之间找到平衡。

3.宽松型政策基本上向所有客户进行赊销,无论风险大小。

企业发展迅速但逾期账款和坏账风险很大,如果碰到某一大客户出现坏账,其危害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

企业信用政策应配合企业的经营活动。

当销售萎靡不振时,需要实施宽松型信用政策;当销售过度高涨时,需要实施紧缩型信用政策。

具体的信用政策选择的使用情况如表3-7所示。

92信用管理表3-7 信用政策选择考虑因素 紧缩型 平衡型 宽松型 宏观经济状况 恶化 一般 稳定增长 客户行业状况 萧条 一般 稳定增长 平均收账期 较长 一般 很短 产品市场 持久需求 一般 产品寿命短销售利润率 较低 一般 很高 财务实力 较弱 一般 较强 原材料供应 不足 一般 充分 市场竞争 几乎没有 一般 激烈 熟练工人 有限 一般 充分 是否愿意承担风险 不愿意 不承担大风险 愿意 企业发展速度寻求缓慢增长正常增长即可追求快速增长(三)信用政策内容企业信用政策汇集在信用管理手册,一般包括以下内容:信用管理的目的、政策目标、整体信用条件、信用管理流程、信用调查和评估、债权保障、贸易程序、应收账款管理和追收、信用管理责任和义务、各部门关系、政策报告、信用管理业绩评估、年度、季度、月度计划等信用内容。

企业信用政策研究综述

企业信用政策研究综述

企业信用政策研究综述一、研究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

有信则存,无信不立。

历史和现实证明,市场经济越发达就愈要求诚实守信,这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础和标志。

由于竞争加剧和环境动荡,企业要想长久立足市场而不败,就必须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信用政策。

企业信用政策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信用管理政策并能持之以恒地加以执行,可以大大减少企业呆账及坏账机率的发生,促进销售的顺利完成,提高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和利用效率。

二、文献综述企业在制定信用政策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因此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就这一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系统的探讨与研究: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院的李晓丽在2011年发表的《企业信用政策的缺失与完善途径研究》一文中介绍,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信用销售已然成为企业抢夺客户资源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必然选择。

然而,信用销售是一把双刃剑,其在扩大销售规模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来自于客户的信用风险——应收账款的居高不下所导致坏账的产生及资金周转的困难。

企业如何在收益与风险之间寻找到适合自身的平衡点就成企业能否健康持久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加强企业信用管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作为指导信用管理的企业信用政策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哈尔滨师范大学财务处的马勇在2012年第6期的《边疆经济与文化》上发表的《论企业信用政策》中提到,应收账款的安全与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可用资源、损益情况、现金流量。

我国目前现状看,很多应收账款都不是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主动采取信用政策的结果,因三角债问题而上法庭甚至导致企业破产的现象屡见不鲜。

建立主动的有效的信用政策,加强资金周转,减少三角债,理当成为企业理财的重中之重。

福建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的程珊发表的《企业信用政策对经营性现金流量的影响分析》文章中认为,企业所采用的信用政策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而采用或松或紧哪种偏向的政策,受企业所在行业、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产品生命周期、企业生产规模等因素影响。

信用政策包括的各项内容。

信用政策包括的各项内容。

信用政策包括的各项内容。

信用政策是指国家或企业制定的有关信用管理的政策,其包括的各项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用管理目标
信用政策的首要任务是为了规范市场行为,促进经济发展。

其次,还包括了建设信用社会、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目标。

二、信用评级标准
信用政策对企业、个人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并给出相应的信用等级。

评估标准包括信用历史、财务状况、行业背景、管理能力等多个方面。

三、信用奖惩措施
信用政策通过制定相应的信用奖惩措施,激励好的信用行为,惩罚不良信用行为。

例如,给予信用评级较高的企业优惠政策,对失信企业进行处罚等。

四、信用信息公示
信用政策要求公开信用信息,让企业、个人在市场上的信用状况得到公开、公正的评估。

这有利于建设诚信社会,提高市场透明度。

五、信用管理机构
信用政策需要建立相应的信用管理机构,负责制定信用政策、评估信用等级、实施信用奖惩等。

同时,也需要配备专业的信用管理人员,提高信用管理水平。

六、信用管理技术
信用政策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在信用评估、信用信息管理等方面进行支持。

例如,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信用评估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信用政策包括的内容非常丰富,旨在规范市场行为,提高信用水平,建设诚信社会。

第一章 企业信用管理政策《企业信用管理》PPT课件

第一章 企业信用管理政策《企业信用管理》PPT课件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企业信用管理工作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企业信用管理工 作中的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企业信用管理工作均 有指导作用,其中起到直接指导作用的是诚 信价值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企业信用管理工作中的体现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观)在企 业信用管理目标中的体现
(三)企业信用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
2.企业信用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 形成企业信用管理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
(1)企业信用管理相关的制度建设基础薄 (2)企业信用管理价值观引导弱化 (3)企业信用管理意识淡漠
二、 企业信用管理概念与现状
(三)企业信用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
3.提升企业信用管理工作水平,解决企业信 用管理问题的对策 具体内容包括:
第一节 企业信用管理理论基础及概念
二、 企业信用管理概念与现状
(一)企业信用管理理论基础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信用管理活
动均是市场经济活动。从经济学角度看, 企业信用管理的理论基础包括市场经济的 信息不对称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博弈论 等。
二、 企业信用管理概念与现状
(三)企业信用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
在不同经营规模的企业中,小微企业与大中 型企业一样,需要建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诚信观)为指引的企业信用工作管理目 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观)对信用 管理工作人员能否科学、客观地分析与提升 企业的信用管理水平发挥关键作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企业信用管理工作中的体现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观)在企 业信用管理流程中的体现
企业信用管理
第一章 企业信用管理概述
第一节 企业信用管理理论基础及概念
一、信用内涵
本书认为信用是不同所有者之间的商品和 货币资金的借贷以及赊销预付等行为。信 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所形成的货币(或 商品)借贷关系或债权债务关系。在商品货 币关系基础上产生的信用,不是一般的借 贷,而是货币或商品有条件——偿还和付 息——的让渡这种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企业的信用政策

企业的信用政策

企业的信用政策信用政策就是应收账款的管理政策,是指企业为对应收账款投资进行规划与控制而确立的基本原则与行为规范,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

1.信用标准。

信用标准是企业提供商业信用时要求客户所应具备的最低条件,通常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表示。

如客户达不到信用标准,则不能享受企业的信用或只能享受较低的信用优惠。

信用标准必须合理,如果过高会使企业客户减少,这虽然有利于减少坏账损失及收账费用,但也可能会造成销售下降、库存增加,企业的竞争力受到削弱。

相反,如果企业放宽信用标准,虽然有利于扩大销售收入,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但同时也会导致坏账损失风险和收账费用增加。

因此,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适当的信用标准。

企业在设定某一顾客的信用标准时,往往先要评估它赖账的可能性。

这可以通过“5C”系统来完成。

所谓“5C”系统,就是评估顾客信用的五个方面,即品质(Character)、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抵押(Collateral)和条件(Conditions)。

(1)品质。

品质就是客户的信誉,即客户履行其偿债义务的可能性。

它是信用评价体系中的首要因素。

企业必须设法了解客户过去的付款记录,看其是否具有按期如数付款的一贯做法、与其他供货企业的关系是否良好。

(2)能力。

能力是指客户的偿债能力,即其流动资产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与流动负债的比例。

同时,还应注意客户流动资产的质量,看是否有存货过多、过时或质量下降,而影响其变现能力和支付能力的情况。

(3)资本。

资本是指客户的财务实力和财务状况,表明客户可能偿还债务的背景指标主要是根据有关的财务比率来测定客户净资产的大小及其获利的可能性。

(4)抵押品。

抵押是指顾客拒付款项或无力支付款项时能被用作抵押的资产。

这对于不知底细或信用状况有争议的顾客尤为重要。

一旦收不到这些客户的款项,便以抵押品抵补。

如果这些顾客能够提供足够的抵押资产,就可以考虑向他们提供相应的交易信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客户提供的审核过的财务报表所显示的有形资产值的10%作为客 户的最高信用销售授信额度;
以资信评估公司所公布的客户有形资产的10%作为客户的最高信用 销售授信额度;
以客户从其他机构得到的有担保(抵押)的信用额度的50% 作为客 户的最高信用销售授信额度
以其他供应商给予客户的信用销售额度作为参考,结合本企业实际 情况,找出一个合适的值作为客户最高的信用销售授信额度
❖ 合理的授信期限应当着眼于使企业的总收益达到最大
授信政策——授信期限
授信政策——现金折扣
❖ 现金折扣是企业对客户在商品价格上所做的扣减,向客户提供这种价格 上的优惠,主要目的是在于吸引客户为享受优惠而提前付款,缩短企业 的平均收款期。 另一方面通过此招揽客户。
❖ 方式:
对给付现金的客户以价格上的折扣,以鼓励客户同企业进行现金交易; 在信用销售方式下,对于在规定的短时间内付款的客户,给予发票金额的折扣,以鼓
❖ 企业信用销售产生的应收账款被认为是被客户占用的企业资 金,企业不能持有超出自己实力水平的应收账款。
❖ 企业要根据企业自身的资金、生产和库存的实际情况,确定 企业当前的最佳授信额度,确定企业应收账款的加持有度。
授信政策——授信额度
授信政策——授信额度
企业信用销售个体授信额度的确定
通常用“信用销售额度审核点”来控制客户一定时间内的 最高信用销售授信额度
对违约客户的处置办法 对商账追收活动范围和深度的限制 授权企业信用管理部门如何处置失信违约客户
企业信用政策
授信政策 ❖ 授信标准 ❖ 授信额度 ❖ 授信期限 ❖ 现金折扣
收账政策 ❖ 合同期内的应收账款管理 ❖ 收账诊断 ❖ 商账内勤催收 ❖ 委托第三方商账追收 ❖ 追账成本控制 ❖ 采用法律手段
向谁授?
授信政策——授信标准
❖ 企业采用信用销售手段对客户进行授信时,对客户资信情况 的最低标准。
❖ 在确保企业销售目标和财务目标的前提下,根据企业现有的 支持信用销售的资金规模和所能承受的风险程度来设立授信 标准,同时考虑预期的DSO和坏账损失率两项因素。
❖ 授信标准是用来衡量和筛选企业信用销售的对象,决定了企 业客户群规模。
企业信用政策评价
❖ 评价原则
成本效益原则 全面客观原则 谨慎性原则 稳定性原则 时效性原则
企业信用政策的评价方法
❖ 收益成本比较法 ❖ DSO法 ❖ 应收账款账龄分析法 ❖ 坏账水平测算法
收益成本比较法
❖ 成本收益指应收账款的成本和给企业带来的收益 收益:信用销售能够给企业创造的收入扣除销售成本的收益增加 额 应收帐款的持有成本包括 ❖ 机会成本 ❖ 管理成本 ❖ 坏账成本 ❖ 收账成本 ❖ 短缺成本——企业持有应收账款水平过低造成的损失
以客户在一定时期内现金、准现金的一定比例和该客户在同样时间 内应付款项的差额(正值)作为客户的最高信用销售授信额度
授信政策——授信期限
❖ 授信期限指企业允许客户从购货到支付货款的时间间隔
信用期限越长,企业背负的成本越大 企业给予的信用期限越长,客户购买商品时所支付的价格就越低,
产品就越有竞争力
企业信用政策的类型
企业信用政策制定的原则
❖ 稳定性原则 ❖ 灵活性原则
企业信用政策制定的影响因素
❖ 外部经济环境因素
宏观经济状况 本行业的信用政策惯例 客户所在行业状况 竞争对手的信用政策 产品市场状况 资金市场状况
企业内部因素
企业自身生产经营能力 产品特点、生产规模 资金实力、销售利润率 平均收账期 原材料供应情况
励客户及早付清货款。
❖ 途径:
折扣期限,客户在多长时间内付清应付帐款便可取得折扣优惠 折扣率,在折扣期见内给予客户多大的折扣
企业信用政策的内容——收账政 策
❖ 收账政策指当客户违反信用条件、拖欠甚至拒付账款时所采 用的收账策略与措施,即企业采取何种合理方法最大限度地 收回被拖欠账款。
❖ 收款政策指企业对应收账款的控制、逾期应收账款的催收和 坏账的处理而制定的政策
企业能够承担的风险和追求的 发展速度等
❖ 企业发展战略因素
试图扩大市场份额时 试图增加企业现金流时
与企业客户相关因素
企业现有客户的数量和质量
授不授?
企业信用政策内容授 怎多 么少 授? ? …….
怎么要回来?
❖ 授信政策
……
❖ 收账政策
企业信用政策的内容——授信政 策
❖ 授信政策
授信标准 授信额度 授信期限 现金折扣
企业信用政策
扩大信用 销售额
增加现金 流量
企业信用政策的定义
❖ 企业信用政策
是指导企业信用管理工作和有关活动的根本依据; 广义的信用政策描述了企业经营所处的状态和目标,确定了企业信
用管了部门的使命。信用政策包括企业信用管理部门的工作目标、 信用管理部门的建立、信用额度的确定、各个有关部门利益的协调、 收账政策的制定、对信用管理部门工作的评价等。 狭义的信用政策专指应收账款管理政策,即在特定的市场环境下, 企业权衡与应收账款有关的效益与成本,为指导企业信用管理部门 处理应收账款所制订的一系列配套措施。
授信政策——授信标准
❖ 授信标准同时涉及收入和成本 ❖ 影响授信标准制定的主要因素
竞争对手情况 客户分析情况 市场战略 库存水平 其他历史经验
授信政策——授信额:对整个客户群的总体授信额度 个体额度:企业对单个客户的授信额度
❖ 原则:使企业净收益达到最大的信用政策就 是最好的
持有应收帐款的成本
持有成本的构成:
短缺成本 — 没有赢得最大销售而产生的损失。与其他四项 成反比关系。
管理成本 — 从应收帐款发生到收回期间所有的与应收帐款 管理系统运行有关的费用。它具有相对固定性 和阶跃性的特点。
机会成本 — 持有应收帐款而丧失的将这比资金投资于其他 赚取收益的项目的机会。是隐含的成本。
收帐成本 — 应收帐款的正常收帐费用和对逾期应收帐款的 催收费用。
坏帐损失 — 它有可能成为最大的持有成本。企业必须尽最 大努力防范其发生。
21
应收帐款的合理持有规模
成本 总成本 机会成本 管理成本 坏帐损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