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儿童歌曲演唱》课程教学大纲
儿童歌曲弹唱课程标准

儿童歌曲弹唱课程标准儿童歌曲弹唱》是一门学前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幼儿教师开展幼儿音乐活动所必备的专业技能。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分为8学时,每周授课2学时。
先修课程为钢琴弹奏基础,后续课程为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和儿童文学。
课程设计思路包括明确教学目的、因材施教、全面关心学生成长、学术交流、教材选择和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方面,除了必须掌握各类技术训练和音乐训练外,还必须重视“配弹”简易伴奏的教学和弹伴奏能力的训练,使之适应培养全面音乐素质的人才需要。
本课程的目标是为人才培养目标提供支撑,培养学生掌握幼儿教师开展幼儿音乐活动所必备的专业技能:音乐的知识、能力、素质。
其课程三大目标为:熟识乐谱、键盘乐理知识;掌握钢琴弹奏及儿歌弹唱的基本技法知识;掌握儿童歌曲即兴伴奏的理论知识及幼儿音乐教学的方法知识。
同时,学生还需具备熟练的钢琴弹奏与弹唱能力,钢琴即兴伴奏的编配能力,良好的音乐感、节奏感及音乐理解力、表现力,开展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及良好的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
合作人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
本课程制定时间为2013年12月,所属院系部为___,隶属于___。
1.正确的弹奏姿势、严格的读谱惯和练琴方法(10分)2.手臂放松、手指初步独立、非连音、跳音、连音、双音、三和弦的弹奏方法(30分)3.正确掌握音乐的节奏、分句,并能倾听和辨别自己的弹奏,注意培养音乐表现力(30分)4.左手分解和弦、半分解和弦、柱式和弦不同伴奏音型的弹奏技巧(20分)5.儿童歌曲弹唱能力(10分)总分100分。
3.素质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和人生态度,以及良好的音乐审美素质和人文艺术修养。
同时,我们希望学生能够拥有乐观、大方的健康人格,耐心细致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以及良好的创新素质和团队合作意识。
五、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研究常用的大小调音阶和练曲,达到《拜厄钢琴基础教程》第96首或相当于此练曲的程度,以及能够弹唱简单的幼儿歌曲。
学前教育大学唱歌课堂教案

课程名称:学前教育专业唱歌课课程教材:《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课时: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唱歌技巧,如呼吸控制、音准把握、节奏感等。
2. 培养学生对儿童歌曲的演唱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3. 提高学生对儿童音乐教育的认识,为将来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1.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唱歌技巧。
2. 学习一首新的儿童歌曲《小星星》。
3. 分析歌曲的特点,引导学生如何正确演唱。
4. 练习合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讨论如何将唱歌融入学前教育中,提高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互动,询问学生上节课学习的唱歌技巧。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3. 引入本节课的内容,宣布学习一首新的儿童歌曲《小星星》。
二、新歌学习(15分钟)1. 教师播放《小星星》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注意呼吸控制和音准。
3. 分析歌曲的结构,讲解歌词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主题。
4. 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逐步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三、合唱练习(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演唱错误。
3. 组织学生进行合唱比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育实践讨论(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唱歌融入学前教育中。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3. 讨论如何在幼儿园开展音乐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唱歌技巧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进行点评和鼓励。
3.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本节课学习的唱歌技巧,并练习演唱《小星星》。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包括发言、演唱、讨论等。
2. 学生演唱技巧的掌握程度,如呼吸控制、音准、节奏感等。
3. 学生对学前教育中唱歌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幼儿学前教育儿歌弹唱教案

适用对象
本教案适用于3-6岁幼儿,无论是 否有音乐基础均可参与。
课时安排
建议每周安排1-2次课程,每次课 程时长30分钟左右。根据幼儿掌握 情况,可适当调整课时和进度。源自02基础知识与技能准备
音乐基础知识
音符和节拍
学习五线谱和简谱的音符表示方 法,理解全音符、二分音符、四 分音符等时值概念,掌握基本的
04
教学过程实施与管理
热身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播放经典儿歌,让幼儿跟随音乐 舞动身体,感受音乐节奏和旋律。
利用幼儿喜欢的游戏或故事,引 入儿歌主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鼓励幼儿自由表达对儿歌的感受 和理解,增强互动和参与感。
分步骤教授弹唱技巧
01
介绍弹唱的基本知识和 技巧,如手指的放置、 弹奏的力度和节奏等。
幼儿学前教育儿歌弹唱教案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基础知识与技能准备 • 教学内容与方法设计 • 教学过程实施与管理 • 评价与反馈机制建立 • 资源拓展与延伸活动建议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儿歌在幼儿教育中重要性
01
02
03
语言发展
儿歌语言简练、押韵,有 助于幼儿语言发展和词汇 积累。
情感表达
儿歌往往包含丰富的情感, 有助于幼儿学会表达情感, 培养同理心。
和弦与转位
学习和弦的构成和弹奏方法,掌 握三和弦及其转位的弹奏技巧。
歌曲演唱方法与技巧
发声与气息
情感与表现力
学习正确的发声方法,掌握腹式呼吸 技巧,训练气息的控制和运用。
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学习运用声音 和表情传达歌曲的意境和情感。
咬字与吐字
练习清晰的咬字和准确的吐字方法, 提高歌词的表达能力。
学前教育《儿童歌曲演唱》课程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儿童歌曲演唱》课程教学大纲儿童歌曲演唱》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1.课程的性质与地位声乐基础》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科目之一,旨在训练学生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技巧和歌唱基础理论知识。
本课程适用于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的学生。
2.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1)教学目的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技巧,能准确演唱一般儿歌及基础性声乐作品,具备一定的演唱表演能力,以胜任幼儿园及中小学声乐教学等文艺工作。
2)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应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鼓励不同流派的交流研究。
既重视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又注重歌曲内容尽可能完美表达。
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运用启发式教学,尽可能结合艺术实践,鼓励学生进行艺术与舞台实践,提高演唱表演能力。
3.课程体系与教学时数安排本课程为三个学期,分三个阶段,共76学时。
每学期每周2学时。
具体分配是:1学期28学时;2学期32学时;3学期16学时。
1-3学期每学期均采用集体课(每班人数不得超过40人)的授课方式。
4.教学与考试方式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讲座、教学实践、教学见等为辅,注重促进学生专业素质的全面发展。
期末考试采用每位学生单独上台观摩的形式,并制定评分标准,所有担任本课程的专任老师统一打分。
二、课程内容第一阶段:儿童歌曲(幼儿园小班歌曲)的研究及演唱教学要求:在大一学年的第一学期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声乐基础知识,可以准确识别乐谱并独立完成儿童歌曲的演唱,同时可以按照教师的指导为歌曲编配相应的舞蹈动作。
教学重点和难点:1.要求有正确的歌唱姿势、积极的歌唱心理状态,逐步培养良好的歌唱惯。
2.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
3.以自然声区为基础。
4.力求做到音高准确、节奏清晰流畅。
5.用普通话歌唱,吐字基本清楚。
6.曲目数量:幼儿园小班必唱歌曲目13首、选唱曲目不少于15首(选唱曲目由指导教师从指定教材中选择)。
《声乐基础与幼儿歌曲演唱》教学大纲(5学期)

《声乐基础与幼儿歌曲演唱》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声乐基础与幼儿歌曲演唱》2.课程编号:3.课程类别:专业必修4.课程类型:B 类(理论+实践)5.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6.总学时:170学时(其中理论84学时,实践86学时)7.总学分:10分二、本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声乐基础与幼儿歌曲演唱》是培养全科型幼儿教师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专业技能课。
本课程的作用和任务在于了解声乐基础知识,理解歌唱发声原理,掌握歌唱的基本技能技巧,掌握一定数量的幼儿歌曲曲目及儿歌演唱能力,提高学前专业学生从事实践教学的能力,为培养专业化的幼儿教师、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课时安排为五个学期,共170学时。
每学期每周2学时,每学期总计34学时。
每学期采用集体课与小组课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教学。
课时具体分配如下:第一、二学期1.第一章音的基本概念(2学时)第一节音及音高教学内容:乐音的基础知识、音的产生、物理属性、分类、音名、唱名、音级、音组的概念,音、音名与唱名以及音级、音组的方法。
教学要求:理解音的产生、物理属性、分类,掌握音名、唱名、音级、音组的概念。
教学重点:音、音名与唱名以及音级、音组的分类、方法、原则。
教学难点:音、音名与唱名以及音级、音组分类的基本步骤。
第二节音律教学内容:分音列、三种律制、自然半音、全音、变化半音、全音。
教学要求:理解分音列、三种律制,自然半音、全音;变化半音、全音。
能够掌握八度内音阶上行或下行各音绝对高度的准确性的视唱。
教学重点:自然半音、全音、变化半音、全音的分类方法。
教学难点:自然半音、全音;变化半音、全音的分类步骤。
2.第二章声乐作品记谱法及视唱(2学时)第一节简谱记谱法、五线谱记谱法,乐谱的规范写法教学内容:简谱记谱法、五线谱记谱法及规范写法。
教学要求:学习简谱记谱法、五线谱记谱法的特点及规范写法;掌握两种记谱法的转换。
实训教学大纲

山东英才学院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实训教学大纲所属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实训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名称幼儿歌曲演唱实训教务处制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演唱实训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113005实训性质:专业课实训总学时:48学时实训总学分:2(总学分:3学分)实训总周数:32周实训学期:第三、四学期适用专业及年级:本科学前教育13级先修课程:乐理与视唱一、实训总体目标与任务(一)实训总体目标《幼儿歌曲演唱实训》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适用于本科二年级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
是训练学生掌握科学发声方法进行歌唱,运用人声进行艺术表现的一门学科。
该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声乐演唱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理解掌握一般声乐作品的内容风格,并具有一定的范唱能力,能胜任幼儿园音乐课教学和课外儿童声乐活动辅导工作。
(二)实训任务本课采用集体课形式。
以教师讲述、示范,让学生进行发声和演唱体验,先是全体,后是小组,最后是个人,相互结合,交替进行。
主要任务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幼儿歌曲歌唱方法和技能技巧,掌握一定的声乐实践经验,通过艺术的感染,使学生掌握声乐演唱技巧并具备少儿声乐教学的能力,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幼儿歌曲演唱》根据孩子们幼儿阶段的生活、学习、动的特征来进行。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都要考虑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殊性及实用性。
通过课堂教师示范讲解及学生学唱、表演结合起来的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深化课程教学改革,运用合理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任课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
以使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实训项目安排四、实训内容及学时项目一:演唱发声方法训练(共12学时)【实训目的】通过学习《幼儿歌曲演唱》的有关理论(各种唱法及特征、发展进程等)、发声方法(歌唱状态和姿势、正确的呼吸、喉头位置与打开喉咙等)。
培养学生掌握分辨声音的能力,从而调整自己的声音,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幼儿歌曲弹唱》课程标准

《幼儿歌曲弹唱》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目标《幼儿歌曲弹唱》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幼儿歌曲的弹唱技巧,提高其音乐素养和教学能力。
本课程具有实践性和综合性强的特点,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能够掌握幼儿歌曲的弹唱技巧,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和教学能力,为将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与要求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应掌握钢琴弹奏的基本技巧,包括手型、指法、节奏等;熟悉幼儿歌曲的曲式结构、旋律特点等;能够独立识谱,掌握幼儿歌曲的弹奏技巧。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学生应能够熟练掌握幼儿歌曲的弹唱技巧,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和教学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幼儿、热爱音乐教育事业的情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价值观。
三、课程内容与安排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钢琴弹奏基础知识、幼儿歌曲弹奏技巧、幼儿歌曲演唱技巧等。
具体安排如下:1. 第一阶段:钢琴弹奏基础知识(包括手型、指法、节奏等),共计20学时;2. 第二阶段:幼儿歌曲弹奏技巧(包括识谱、和弦连接、伴奏音型等),共计30学时;3. 第三阶段:幼儿歌曲演唱技巧(包括发声、气息、音准等),共计20学时;4. 第四阶段:实践操作与考核,共计10学时。
每个阶段都设有不同的任务和要求,通过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学生应能够熟练掌握幼儿歌曲的弹唱技巧,并能够在实践中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理论讲授、示范演示、实践操作、小组合作等。
通过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五、教学评价与考核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实践操作等;期末考试采用现场演唱和弹奏的形式,考察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教学效果。
通过教学评价和考核,可以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加以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
六、课程资源与保障为保障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需要做好课程资源与保障工作。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同伴互动
鼓励孩子们互相学习,分享音乐经验和技巧。小组合作,共 同完成音乐作品或表演,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家庭参与
家长可以参与到孩子的音乐学习中,共同欣赏音乐,创作音 乐,鼓励孩子在家中练习和表演。
师生交流
教师应鼓励孩子们积极表达自己的音乐感受和想法,并耐心 倾听他们的意见,提供有效的反馈和指导。
常见问题解答
本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家长和老师们可能会遇到一些疑问,例如:如何培养 孩子的音乐兴趣?如何引导孩子进行音乐创作?如何选择适合孩子的乐器?
针对这些问题,课程将提供详细的解答和建议,帮助家长和老师们更好地理 解和实施音乐教育。
总结与展望
未来展望
音乐教育发展前景广阔,应不断探索创新 教学模式,培养更具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 儿童。
合唱训练
合唱训练能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学 习与他人协调配合,并增强他们的音乐表 现力。
儿童律动训练
协调与节奏
律动训练帮助儿童发展协调性,增强对音 乐节奏的感知。
创造力和表现力
律动训练鼓励儿童发挥创造力,并通过身 体动作表达情感。
身体素质和健康
律动训练促进儿童的身体健康,增强体能 和协调能力。
儿童乐器演奏
准备各种类型的乐器,包括打 击乐、键盘乐器、弦乐器等, 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学习需 求。
3 3. 多媒体设备
4 4. 教学辅助材料
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音乐、视 频等素材,丰富教学内容,提 高教学效率。
准备教学所需的图片、卡片、 模型等辅助材料,帮助儿童理 解音乐概念和知识。
教学环境要求
空间布局
教室应宽敞明亮,通风良好,可方便学生自由活动。 应设置专 门的音乐区域,配备钢琴、打击乐器等音乐教学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歌曲演唱》
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专业)
一、课程说明
1、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声乐基础》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之一。
它是训练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的发声方法、技巧和歌唱基础理论知识的专业必修科。
本课程适用于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的学生。
2、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1)教学目的
本课程从学前教育专业出发,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技巧,能准确演唱一般儿歌及基础性声乐作品,有一定的演唱表演能力,使其胜任幼儿园及中小学声乐教学等文艺工作。
(2)教学基本要求
教学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鼓励不同流派的交流学习。
既重视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又注重歌曲内容尽可能完美表达。
教师应按照大纲规定,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运用启发式教学,尽可能使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进行艺术与舞台实践,提高学生的演唱表演能力。
3、课程体系与教学时数安排
本课程课时安排为三个学期,分三个阶段,共76学时。
每学期每周2学时。
具体分配是:1学期28学时;2学期32学时;3学期16学时。
1-3学期每学期均采用集体课(每班人数不得超过40人)
的授课方式。
4、教学与考试方式
课程采用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讲座、教学实践、教学见习等为辅的多种教学方式,注重促进学生专业素质的全面发展。
本课程期末考试采用每位学生单独上台观摩的形式,并制定评分标准,所有担任本课程的专任老师统一打分。
二、课程内容
第一阶段:
儿童歌曲(幼儿园小班歌曲)的学习及演唱
教学要求:在大一学年的第一学期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声乐基础知识,可以准确识别乐谱并独立完成儿童歌曲的演唱,同时可以按照教师的指导为歌曲编配相应的舞蹈动作。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要求有正确的歌唱姿势、积极的歌唱心理状态,逐步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
2.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
3.以自然声区为基础。
4.力求做到音高准确、节奏清晰流畅。
5.用普通话歌唱,吐字基本清楚。
6.曲目数量:幼儿园小班必唱歌曲目13首、选唱曲目不少于15首
(选唱曲目由指导教师从指定教材中选择)。
大学一年级1学期参考曲目:
幼儿小班必唱歌曲
1《好孩子要诚实》2《好妈妈》3《划船》4《春天》
5《蝴蝶找花》6《小蜻蜓》7《两只小象》8《小小公鸡》
9《小雨沙沙》10《小猫歌》11《秋天》12《火车呜呜叫》
13《小花伞》
第二阶段:
儿童歌曲演唱能力及弹唱能力的培养
教学要求:在大一学年的第二学期完成教学内容,基于上学期的教学基础上,提高儿歌演唱能力及演唱时舞蹈动作编配的合理性,可以更准确地演唱不同类型的儿童歌曲,加入自弹自唱环节,提高其专业性培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自行为歌曲编配同步舞蹈动作。
2.学生基本上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3.在巩固音准及节奏演唱能力的基础上,适当对歌曲演唱的情绪及舞蹈的合理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4.做到语言清楚、尽量做到字正腔圆。
5. 学生有独立完成歌曲学唱和单手弹奏歌曲主旋律的能力。
6. 曲目数量:完成幼儿中班、大班必唱曲目,共计:34首歌曲,如有需要教师还可以添加若干首教材以外的儿童歌曲来丰富教学内容。
弹唱环节内的曲目由教师自行从必唱曲目中选择若干首进行弹奏,也可由学生根据自身钢琴弹奏能力从必唱曲目中选择弹唱曲目。
本学期弹唱曲目数量不得少于10首歌曲,且一定为本学期必唱曲目中所涉猎的曲目,如有需要教师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添加其它弹唱曲目,此由各教师自行安排。
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参考曲目:
幼儿中班必唱曲目
1《祖国,祖国我们爱你》2《粗心的小画家》3《动物的脚》
4《摘星星》5《一群小鸟多快乐》6《娃哈哈》7《蚂蚁搬家》
8《音阶歌》9《小小音乐家》10《坐井观天》11《小雨滴》
12《拍拍踏踏》13《金孔雀轻轻跳》14《小小猴,真淘气》
15《小虾变成小罗锅》16《鸭妈妈和鸡阿姨》
幼儿大班必唱曲目
1《我是一朵小花》2《小红花》3《秋天多么美》
4《我们大家跳起来》5《小燕子》6《可爱的小乌鸦》
7《雪绒花8《小小葫芦娃》9《春天的孩子》10《小伞花》
11《各族小朋友在一起》12《劳动最光荣》13《我爱雪莲花》
14《小白船》15《剪羊毛》16《铃儿响叮当》17《可爱的家》18《喜羊羊与灰太》
第三阶段:
各国经典儿歌、艺术歌曲的演唱及自我弹唱
教学要求:在前一学年的基础上,提高歌曲演唱的技巧技能的训练,进一步扩展音域及演唱曲目,具备较为准确地声情并茂地演唱不同类型的歌曲,加强专业性培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在较为准确的演唱歌曲旋律及歌词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演唱音域及歌曲类型。
2.能演唱难度较大的儿童歌曲及艺术歌曲。
3.在教师指导下,能声情并茂地塑造较完整的艺术形象及设计与内容相关的舞蹈动作。
4.能自行学习并准确弹奏出各国经典儿歌和简单艺术歌曲的旋律。
5.曲目数量:演唱并可以弹唱(单手或带伴奏双手)3—5首各国经典儿歌及艺术歌曲,如有需要教师还可以自行添加演唱及弹唱曲目,且从参考书目中选曲。
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参考曲目:
1.《故乡的小路》
2.《送别》.
3.《大海啊,故乡》
4.《问》
5.《花非花》
三、参考书目
1.《声乐作品集》中国作品第一、二、三册,人民音乐出版社
2.《中外幼儿歌曲荟萃(210首)》,任秀岭,复旦大学出版社
3.《声乐实用指导》,潘乃宪,人民音乐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