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电影简史

合集下载

(完整版)中外电影发展史重点梳理

(完整版)中外电影发展史重点梳理

(完整版)中外电影发展史重点梳理中外电影史外国电影一、电影的诞生1829年,比利时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托提出了“视觉滞留”的原理。

1878年,英国摄影师爱德华·穆布里奇拍出表现物体连续运动的一组照片。

1894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在他的机械师协助下制作出了“电影视镜”。

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用他们发明的“活动电影机”首次售票公映了他们的电影。

这一天被公认为电影的诞生日。

二、电影艺术的形成与发展继卢米埃尔之后,法国人乔治·梅里爱把魔术表演剧院改造成摄影棚,进行魔术电影实验。

1903年,美国导演埃德温·鲍特拍摄了《火车大劫案》,由此,电影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叙事体。

1915年,美国导演大卫·格里菲斯拍摄了《一个国家的诞生》,标志着电影艺术的初步形成。

1927年10月6日公映的美国电影《爵士歌手》是有声电影开端的标志。

1935年美国电影《浮华世家》是第一部用彩色胶片拍摄的彩色电影。

20世纪70年代以后,高科技开始影响和改变着电影的面貌。

第一章法国电影第一节法国的印象派和先锋派电影一、印象派电影代表作:路易·德吕克、谢尔曼·杜拉克《西班牙的节日》印象派电影的特点:不注重影片的外在故事情节,而善于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着重创造气氛,用环境衬托人物的心理和命运;追求造型美,追求新奇的视觉形象和新颖的拍摄角度。

二、先锋派电影先锋派电影的特点:1、在反对商业电影的口号下,力图否定电影的大众化性质,使电影成为只能供少数人观赏的、无功利目的的艺术品。

2、借用现代派文艺的各种主张和手法。

先锋派电影的理论主张:1、反对叙事,主张非情节化、非戏剧化,要求以抽象的图形、唯美的形式、孤立的形象和空洞的抒情作为影片的全部内容。

2、倡导通过联想的绝对自由来达到“电影诗”的境界,排斥任何真实、任何理性的含义,需要的只是纯粹的运动、节奏和情绪。

3、描写充满潜意识活动的非理性世界。

中外电影史电影发展历程

中外电影史电影发展历程

中外电影史电影发展历程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中外电影史中国电影艺术发展史上篇一、绪论中国电影史与世界电影史有某些共同的发展规律,但更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其一,中国电影史与所处的社会环境、政治斗争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一点它比外国电影史显得更加突出。

其二,中国电影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受着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审美心理习惯的影响,它与传统的戏剧、文学、绘画等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中国电影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外来技术手段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

其三,作为综合艺术的中国电影,各个艺术部门发展是不平衡的,这与中国工业技术落后和电影家的电影观念不同有关。

开创期的中国电影(1896——1931)一、早期电影发展1、1896年,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这是中国第一次放映电影2、1905年,任景丰请谭鑫培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无声影片,我国最早的戏曲片《定军山》3、张石川“处处为兴是尚”《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掷果缘》是中国现存最早较完整的故事片;《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片。

他的一部分片子是宣传改良的社会片,如《孤儿救祖记》、《玉梨魂》等,有一定暴露意义;而相当一部分则是以迎合小市民口味,投机牟利为目的的言情、滑稽故事片,如《滑稽大王游华记》等;他还编导了《火烧红莲寺》连集片,点燃了20年代后期武侠神怪片之火。

郑正秋主张戏剧是改革社会,教化观众的工具是中国最早的电影编剧和导演之一,是中国电影事业的拓荒者之一。

1913年应张石川之邀编导了《难夫难妻》,因主张教化社会,编写了《孤儿救祖记》,获得成功。

九一八事变后,认识到“电影是负着时代前驱的责任”,希望电影界叫出“反帝、反封、反资”的口号来。

这时期他编导了具有进步意义的《自由之花》、《春水秋波》、《姊妹花》等片,其中1933年摄制的〈姊妹花〉成绩最佳,标志了他思想、艺术发展的高峰,成为他后期代表作。

中外电影史整理.

中外电影史整理.

第一章电影起源时期(1815-1895年)一、电影的发明1、电影是西方(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

2、灯影戏:是用光源照射在一种剪纸之类的物象上,投影在一定的空间上,产生活动的影像。

法国著名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在《世界电影史》中说,“电影的前驱”就是“皮影戏与幻灯”。

3、灯影戏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唐宋),(13世纪)以后,被带入波斯、阿拉伯和东南亚等国。

(清代乾隆)年间,盛行于中欧一带。

4、1872年,(英国人慕布里奇)曾经用24架照相机搞了一个拍摄(奔马)的试验,成为电影史上非常著名的例子。

5、(1894年),(爱迪生)发明了“电影视镜”。

6、电影视镜:象一只大柜子,上面装有放大镜,里面装有50英尺的凿孔胶片,首尾相椄,绕在一组小滑轮上,马达开动,胶片就渐渐移动,画面循环出现。

传入中国后,被称为“西洋镜”。

7、爱迪生对于世界电影的贡献表现在什么地方?(1)他使电影技术趋于完善化。

(2)他运用“电影视镜”拍摄了一些娱乐性的舞台化影片,开创了戏剧电影的先河。

二、电影的诞生1、路易.卢米埃尔和奥古斯特.卢米埃尔1894年底研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比较完善的电影放映机,成为真正电影的发明者和创始人。

2、卢米埃尔兄弟运用“电影活动镜”拍摄了50多部短片,它们大致有几种题材?(1)反映工厂生活的题材。

如《工厂的大门》。

(2)表现家庭生活的影片。

如《婴儿的午餐》。

(3)拍摄社会生活和自然风光的影片。

如《火车到站》、《水浇园丁》。

3、卢米埃尔兄弟对世界电影的贡献是什么?(1)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电影活动镜”,是在世界电影史上最终完成了电影的发明。

(2)卢米埃尔兄弟的影片,现实主义地表现了人们的生活。

(3)训练和培养了电影史上第一批摄影师。

卢米埃尔兄弟被公认为“电影之父”。

(4)创造了移动摄影。

第二章电影艺术形成时期(1890-1907年)一、梅里爱和“戏剧电影”1、法国人乔治.梅里爱是(世界电影的先驱)。

中外电影史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中外电影史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中外电影史知识点总结考虑到之前文豪上传的版本五万字背起来难度太大,所以根据该版本结合老师画的重点整理出了这个精简版,希望能帮到大家,祝考试顺利^ _^——————————————分割线—————————————————第一章世界电影艺术发展概述电影诞生于1895年12月28 日,(特点:是科学技术的产物。

)1927年《爵士歌王》(第一部有声电影)1931年3月《歌女红牡丹》(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第二章法国电影法国电影艺术的先驱者:卢米埃尔兄弟&梅里爱第一部电影作品——卢米埃尔兄弟《工厂大门》P12~13卢米埃尔兄弟被称为“世界电影之父”,著名影片包括《工厂大门》、《火车到站》、《婴儿午餐》、《水浇园丁》、《烧草的妇女们》、《出港的船》。

特点:·大都是由一个固定视点的单镜头拍摄而成·物体与人物时远时近,不同景别的视觉变化,形成了纵深的场面调度。

(“长镜头”的拍摄方法,即固定视点的单镜头拍摄下来的一个时间和空间的连续体。

)·卢米埃尔兄弟已经很恰当地规定了影片的真正领域。

小说、戏剧主要是表达人类的心灵。

至于电影,它所表现的乃是生活的动态、自然界和它的现象、人群和人们的变动。

凡是运动的东西都在电影机的拍摄范围之内。

电影机的镜头是向世界开放的”。

梅斯吉希·体现了电影与生俱来的记录的本性。

梅里爱1902年《月球旅行记》1905年《太空旅行记》意义:摄影机始终静止地面对舞台空间,缺乏运动感;演员保持着舞台表演的意识……受到戏剧舞台观念的束缚A.奠定了乔治·梅里爱在电影史上的地位:首位电影技术探索者B.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剧情影片的某些规范:历尽磨难的主人公尖锐的矛盾冲突生动曲折的情节评价梅里爱:将科学与魔术、现实与幻觉结合起来,创造了一个充满魁力的光怪陆离的幻想世界。

梅里爱的影片代表着一个惊奇的孩子眼中所看到的一个充满科学奇迹的世界,是以原始人的那种聪明、细致的天真眼光来观察一个新世界。

中外电影电视简史

中外电影电视简史

中外电影电视简史世界电影艺术的历史发展一、诞生形成期(1895—1927)(一)卢米埃尔的纪实电影在上述的七门艺术中,唯一知道其诞生日的只有电影,它诞生于1895年12月28日。

这一天,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里第一次售票公映了他们制作的《火车到站》、《水浇园丁》、《工厂的大门》等十余部影片,并且取得轰动国际的成功。

在世界电影史上这一天就被定为电影的诞生日。

卢米埃尔的影片明显的特点是纪实性。

由于影片直接地拍摄真实的生活,给观众以身临其境的亲切感。

(二)梅里爱的“戏剧电影”乔治•梅里爱对电影的贡献包括三个方面:首先,他把许多照像特技应用于电影。

其次是特技摄影的发明。

通过“停机再拍”,可以使贵妇突然变成了魔鬼;灰姑娘变成了高贵的公主;老鼠变成了白马。

其中最著名的是《月球旅行记》。

再次是创造了戏剧电影。

他几乎把所有戏剧上的表现手法,诸如剧本、演员、服装、化妆、布景以及场与幕的划分等等,系统地移植到电影制作中来。

他还首创了用人工布景摄制电影。

梅里爱所作的这一切,后来都成为电影技术的基本要素。

但是他对戏剧美学的过于执着,既造就了他的辉煌也使他沦为戏剧美学的俘虏。

(三)蒙太奇的产生蒙太奇的产生才使电影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对蒙太奇贡献最大、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的大卫•格里菲斯和前苏联的谢尔盖•爱森斯坦。

格里菲斯最大的贡献是把影片的基本构成单位由场景改变为镜头,并让摄影机在他的指挥下运动起来,他还创造性地运用特写和“切”以及通过调度镜头,在影片中创造节奏气氛,以利于把情节推向高潮。

格里菲斯首先使蒙太奇成为电影的艺术手段。

他吸收了梅里爱的特技技巧,借鉴了小说家狄更斯的“切回”手法,创造了平行蒙太奇。

这种艺术手法在他的传世之作《一个国家的诞生》一片中得到了更巧妙地运用。

电影史家把这部影片上映的日期(1915年2月8日)当作“好莱坞统治世界的开始”,这部影片被称为美国电影史上的里程碑。

《党同伐异》中,蒙太奇的手法得到了更完善的运用。

中外电影发展史

中外电影发展史

中外电影发展史
电影是一种全球性的艺术形式,它在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产生
了各自的发展历史。

中国电影的起步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最早的电影拍摄是在上海
的一家电影公司。

在此之后,中国电影逐渐发展壮大,创作了许多经
典的电影作品,如《神女》、《霸王别姬》等。

但是,在文化大革命
时期,电影制片业受到了严重的打压,直到70年代末才恢复元气。

与此同时,西方电影的发展历程也十分悠久。

最早的电影拍摄可
以追溯到19世纪末,但正式的电影产业仍需要几十年时间的积累。


国好莱坞可以说是当今电影业最成功的典范,它的发展历经默片、有
声电影、彩色电影和数字电影等时代。

另外,欧洲也是电影的发源地
之一,诸如法国新浪潮、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等电影运动都在欧洲出现
并影响了全球电影。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加速,电影产业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
的文化产业之一,同时也成为了全球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的重要手段。

在未来,电影制片业会继续探索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并逐步将影响力
扩散到更广泛的领域和更多的人群中。

中外电影史

中外电影史

1.英国布莱顿学派的代表作是《祖母的放大镜》《中国教会遇袭记》。

2.德国鲍特的代表作《火车大劫案》《一个美国消防员的生活》。

3.格里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

4.抽象电影时代的代表作作是瑞典画家洛特曼的《第一号作品》。

5.早期的的摄影与放映的国家是法国、美国和英国。

6.1895.12.28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放映《火车进站》《工厂大门》(世界第一部电影)《婴儿的午餐》《水浇园丁》。

7.1896.8.11“西洋影戏”在上海徐园的“又一村”放映了中国第一部影片。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景丰拍摄了由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他在其中饰演了黄忠。

8.香港第一部故事片是《庄子试妻》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是《难夫难妻》1921年第一部长篇故事片是《阎瑞生》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武侠片《火烧红莲寺》第一部反帝片《黑籍冤魂》第一部劳工片《劳工之爱情》第一部体育片《三对一》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第一个电影事业家是张石川。

9.中国最早的电影公司是1909年由美籍俄裔电影商本杰明·布拉斯基创办的亚细亚影戏公司,成立在上海香港路5号,这是中国最早的制片公司,也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家由外国人投资创办的电影公司。

1912年转让给美国人依什尔和萨弗,后由张石川担任顾问。

10.中国第一家中资电影机构是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聘请叶向荣为摄影师。

11.中国第一家股份制影片公司明星影片股份公司,1922年3月,由张石川、郑正秋、周剑云、郑鹧鸪、任矜苹创办。

是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经营时间最长、社会影响广泛的民营影片公司。

成立都结束共15年。

12.中国早期最有影响力的影业公司大中华百合影业公司、天一影片公司。

13.天一影片公司由邵氏兄弟(邵醉翁、邵邨人、邵仁枚、邵逸夫)于1925年6月在上海虹口横浜桥成立。

1937年邵氏兄弟结束在上海的制片活动,将全部资金、设备转移至香港,成立了南洋影片公司。

14.明星影片公司代表作《孤儿救祖记》《火烧红莲寺》《十字街头》题材多为家庭伦理、道德教化。

《中外电影简史》课件

《中外电影简史》课件
开始走向成熟。
中国电影的现代化进程
198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开始 进入现代化进程,与国际电影 市场接轨。
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在制作技 术、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等方 面都有了很大的突破和创新。
《红高粱》、《秋菊打官司》 等影片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得重 要奖项,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 奠定了基础。
中国电影的多元化发展
力和内涵。
02
电影对艺术审美的提升
电影作为一种视听艺术,能够通过画面和声音的表现形式,提升观众的
艺术审美水平。
03
电影对艺术创新的推动
电影创作可以探索和实践新的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推动艺术创新和发
展。
电影对科技的影响
电影对科技发展的推动
电影制作需要运用各种科技手段,如摄影、录音、剪辑等,科技 的进步可以提升电影的质量和表现力。
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法国电影简史
法国是电影的发源地,其电影 产业在技术和艺术方面都取得 了重要成就。
德国电影简史
德国电影在表现主义和其他艺 术运动的影响下,产生了许多 优秀的电影作品。
英国电影简史
英国电影在现实主义和艺术电 影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产生 了许多世界著名的电影导演和
作品。
美国电影简史
01
进入21世纪,中国电影市场逐渐 开放,与国际电影市场的交流更
加频繁。
中国电影在类型、风格、题材等 方面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既有商业大片,也有文艺小众片

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上也取得了 不俗的成绩,成为全球电影市场
的重要一环。
03
外国电影简史
欧洲电影简史
欧洲电影简史概述
从电影的起源到现代电影的发 展,欧洲电影在技术和艺术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电影简史(二)二、苏联当代电影的新发展1。

《一个人的遭遇》是导演邦达尔丘克根据肖洛霍夫的小说改编拍摄的。

2。

七八十年代出现的新题材影片有:(1)新探索的战争题材影片,代表作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2)伦理道德题材影片,代表作有《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3。

战争电影大致经历了哪三个阶段?(1)第一代战争片产生在大战结束后不久的年代,代表作有《攻克柏林》。

(2)第二代战争片产生于五十年代中期,代表作有《雁南飞》、《第四十一》。

(3)第三代战争片产生于六十年代后期,代表作有《莫斯科保卫战》、《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4。

根据瓦西里耶夫的小说改编拍摄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5。

六十年代以来的苏联电影有什么样的鲜明艺术特色?(1)题材的深化与开拓。

(2)风格样式的多样化。

(3)着重揭示主人公的精神世界,注意表现主人公的个人生活。

6。

论述苏联“战争伤痕文艺”代表作《雁南飞》的艺术成就。

《雁南飞》是被认为苏联“战争伤痕文艺”的早期作品,是五十年代后期苏联影片打破旧传统的第一部最重要的创新之作。

(1)在主题上,影片揭示了战争中人的遭遇、命运和不幸,强烈地控诉了法西斯侵略战争破坏了人类的幸福生活,给人们心灵上带来了巨大的创伤。

(2)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五十年代前期的苏联影片塑造的英雄人物形象都是卫国英雄,而《雁南飞》的男女主人公是普通人、小人物,(薇罗尼卡是个中学生,鲍里斯是个普通工人。

)(3)在结构上,该片虽然基本上也属于戏剧式结构,但它以比较多的篇幅表现女主人公的内心矛盾。

(4)在镜头运用上,该片只有381个镜头,运用了不少非常出色的长镜头。

(5)影片用视觉形象来表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获得了极大成功。

如鲍里斯在前线战场上中弹身亡那场戏。

这场戏没有一句对话,但通过画面,通过这个主观镜头表现了鲍里斯临死时的内心世界。

这一表现手法已载入苏联与世界电影史册,并在苏联以及其他国家后来的一些影片中得到了借鉴运用。

7.论述梁赞诺夫和他的爱情喜剧三部曲。

(1)他的喜剧影片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一是具有敏锐的社会意识,并且把多种样式影片的手法揉合到自己的喜剧片中,成为影片中有机的组成部分。

二是有细腻的人性刻画,人物性格经常发生异化。

三是假定性与真实的社会生活环境密切地联系起来。

(2)七八十年代拍摄的《命运的嘲弄》、《办公室的故事》和《两个人的车站》被苏联观众誉为“激动人心的爱情三部曲”。

(3)《命运的嘲弄》这部影片,通过这个恋爱故事也轻微地嘲讽了城市建设的模式化。

影片虽然以室内剧的形式展开,场景很少,主要的故事都发生在女主人公娜佳的屋子里,但并不使人感到单调枯燥;主人公之间关系的变化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对话机智幽默。

(4)《办公室的故事》以一个机关办公室发生的故事,提示出苏联社会上存在着几方面的现象。

影片刻画那个女局长的形象十分真实可信,她的性格发展合乎生活逻辑。

(5)《两个人的车站》是以悲喜剧样式,跨越时空的现代时和过去时交叉,在挖掘普通苏联人的心灵深处的善与恶,刻画人物的独特性和道德观念上,非常深刻、精彩。

(6)梁赞诺夫创作的爱情喜剧三部曲,都是表现中年人的爱情,他以善良的愿望祝愿孤独的中年男女获得美好的爱情。

善于从一般日常生活,甚至锁碎细节中发现有代表性的问题并加工提炼,高度概括,通过电影运用丰富而独特的艺术手法向广大群众反映出来。

影片的语言诙谐、简洁,富有寓意。

梁赞诺夫不愧为是现实主义的喜剧大师。

第七章中国电影一、早期的中国电影1.电影诞生于(1895)年,(1896)年就从西方传入中国。

2.(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景丰)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戏曲短片(《定军山》)。

这是一部根据(《三国演义》)改编拍摄的戏曲片,由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主演。

3.中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电影剧本是(洪深)的(《申屠氏》),发表于1925年的(《东方》杂志)。

(分镜头剧本)4.幻仙影片公司拍摄了他们的第一部影片(《黑籍冤魂》)(短故事片),是一部揭露洋人用鸦片毒害中国人的影片。

5.中国第一批(长故事片)是:(《阎瑞生》、《海誓》和《红粉骷髅》)。

6.(《海誓》)是中国人用自己摄影机拍摄的第一部影片。

7.我国第一部武侠神怪片是(《火烧红莲寺》),是根据平江向恺然的(《江湖奇侠传》)改编摄制的。

8.孙瑜早期作品有:(《故都春梦》、《野草闲花》)。

9.《野草闲花》是孙瑜受小仲马的(《茶花女》)和美国好莱坞片(《七重天》)的影响而创作的。

10.田汉第一部影片是《到民间去》。

11.(明星影片公司)摄制了中国第一部有声故事片(《歌女红牡丹》)。

二、三十年代的左翼电影1.(1933至1935年底),在上海开展了左翼电影运动。

2.左翼电影运动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开展了左翼电影评论,对消极落后的影片展开了批评,对错误的电影思潮进行了斗争。

(2)介绍了苏联电影理论,传播了苏联电影。

(3)培养了左翼电影人才,建立了一支进步电影队伍,推进了左翼文化运动。

(4)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现实主义的左翼影片,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3.阳翰笙、洪深的(《铁板红泪录》)是(阳翰笙)进入电影界的(第一部作品)。

4.蔡楚生编导的《渔光曲》通过(小猫、小猴)渔民家庭的破产以及他们的遭遇,揭示了造成中国渔业的困境和渔民苦难的原因是(1)军阀混战;(2)盗匪横行;(3)渔业资本家的剥削;(4)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

5.(《渔光曲》)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中,成为我国(第一部)荣获(国际电影节奖)的影片。

6.反映工人生活和斗争题材的影片是(沈西苓)编导的(《女性的呐喊》),表现了(包身工──“罐装了的劳动力”)的非人遭遇,也揭示了她们的觉醒。

7.抗日主题的电影是孙瑜编导的《大路》。

8.论述三十年代表现妇女痛苦生活及其悲惨命运的影片。

(1)吴永刚编导的反映妓女生活的无声故事《神女》,女主角是阮玲玉。

(鲁迅)曾写了(《论人言可畏》)一文,指出玩玲玉的自杀“和新闻记者有关,也是真的。

”(2)(沈西苓)编导的(《船家女》)深刻地揭露了旧社会压迫妇女的罪恶。

(3)由夏衍、张石川编导的《脂粉市场》是以表现职业女觉醒为主题的。

(4)孙师毅、蔡楚生编导的《新女性》(5)郑正秋编导的《姊妹花》(6)孙瑜编导的无声故事片《小玩意》,描写农村中一个手艺人叶大嫂受压迫剥削后觉醒的故事。

9.表现知识分子、知识青年思想状况的影片有:(1)(袁牧之)、应云卫编导的(《桃李劫》),主人公是(陶建平、黎丽琳)。

(2)(《风云儿女》)影片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

10.三十年代左翼电影的特点是什么?(1)题材宽广;(2)现实性、暴露批判性强;(3)塑造了多样化的艺术形象;(4)在艺术风格上,采用了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把电影的蒙太奇的手段与我国传统手法结合。

三、四十年代的进步电影1.(《塞上风云》)是我国第一部号召(各民族团结抗战)的影片。

2.昆仑影业公司的代表作品有:《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三毛流浪记》、《乌鸦与麻雀》。

3.《乌鸦与麻雀》是(郑君里)独立导演的第一部影片。

4.(《三毛流浪记》)是(阳翰笙)根据张乐平(漫画《三毛》)改编的,也是我国第一次把连环漫画搬上银幕。

5.文华影业公司作品有费穆导演的《小城之春》。

6.四十年代进步电影的特点是什么?这一时期的电影有着鲜明的思想内容和较高的艺术水平。

它们真实地反映的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的社会现实,揭露了国民党政府的腐败统治,描写了广大人民的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也表现了他们的觉醒和反抗。

四、袁牧之和《马路天使》1.第一部电影忧伤《桃李劫》。

2.(自编自导)了中国(第一部音乐喜剧片《都市风光》)3.为什么说《马路天使》是三十年代优秀左翼电影之一,被誉为“中国影坛上开放的一朵奇葩”?1)这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影片,它成功地塑造了生活在底层的一群有血有肉的鲜明的艺术形象。

有妓女、小歌女、吹鼓手、报贩、剃头师傅、失业者。

(2)再现了三十年代大都市下层贫苦市民的苦难生活和悲惨遭遇,形象地揭示了旧中国社会的黑暗和罪恶;同时,展现了他们正直善良、团结互助、忠贞友爱、舍己为人、“同甘苦、黄患难”的优秀品德和纯洁心灵。

(3)通过细节揭示了时代信息。

(4)作品风格:是一部悲喜剧影片,悲中有喜,喜中有悲,悲喜交融。

五、蔡楚生和《一江春水向东流》1.他的(《都会的早晨》)、《狂流》、《三个摩登女性》被称之为“具有伟大未来性的萌芽”。

2.《渔光曲》的特点:(1)题材新鲜,最早以渔民生活为题材的影片之一;(2)情节曲折动人;(3)富有艺术美,自然的美、劳动的美、音乐的美。

3.论述《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艺术成就。

(1)从深刻的思想意义上看,虽然写的是一个家庭伦理悲剧,但超越了家庭伦理的悲剧,通过素芬一家的颠沛流离,反映了帝国主义铁蹄下中国人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悲惨命运,深刻地揭露了旧中国尖锐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2)从艺术成就上看,有这几个特点:一是采用多线结构,共三条线索:a素芬婆媳在沦陷区苦受煎熬;b张忠良在国统区腐化堕落;c张忠民等爱国志士坚持敌后抗日游击战。

二是人物形象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a张忠良的堕落;b素芬这个女性的贤妻良母的传统形象。

三是运用中国古典文学创作中的对比、呼应等艺术手法,构成一种深沉的意境,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特色。

(如月亮的多次出现:张、素恋爱时,情定月亮;两人在月亮下分别;张做苦役时想起两人在月亮下的定情;张推开王丽珍,看月亮,犹豫动摇;素遥望月亮,思张,看到乌云,有不祥之感;乌云遮挡月亮,迎来暴风雨,表示张的变心。

)四是描写细腻,尤其注意生活细节的描写。

六、建国十七年的电影(1949-1966年文革爆发)1.(成荫)的(《钢铁战士》)是(新中国)故事片(第一次)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

2.建国十七年电影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在题材上,样式多种多样,其中工农题材和战争题材(军事题材)占较大比重。

(2)在人物塑造上,出现了洋溢着英雄气概和乐观主义的形象,尤其是英雄人物工农兵的形象。

七、新时期的电影1.新时期电影大致经历哪三个阶段及阶段中取得的成就(特点)?A复苏阶段:特点有:(1)揭露林彪、江青反党集团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以及人民的反抗斗争的影片相继问世。

代表作有《巴山夜雨》《泪痕》和《天云山传奇》。

(2)以新思想、新手法表现生活,以及带有明显娱乐性的影片开始露头。

代表作有《瞧这一家子》。

B探索阶段:③特点有:(1)反映新时期人们新生活、新精神面貌的现实主义影片不断涌现,并引导人们对某些社会问题深入思考。

代表作有谢晋执导的《牧马人》。

(2)一批“探索”影片的崛起,使新时期的影坛发生了一次建国以来最大的“地震”。

第五代导演及作品的崛起,他们思考、仿效外国的现代电影创作思潮与手法,探索拍出了一些从内容到形式都颇有新、奇、怪的影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