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电影史 第12次课 第六章 英国电影.共34页

合集下载

中外电影史

中外电影史

二、中国电影名家名作
第一代导演:他们是中国民族电影的开拓者,他们的成就主要体现在 无声默片时代,代表人物由张石川、郑正秋、杨小仲、邵醉翁等 第二代导演:第一代导演的学生辈,主要活动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 的有声电影时代。代表人物:程步高、蔡楚生、史东山、费穆、孙瑜、 沈西苓等。 第三代导演:与第二代是师生关系,主要成就在20世界五、六十年代, 代表了新中国电影的发展方向。代表人物:成荫、水华、凌子风、谢 晋、王炎等 第四代导演:大多数毕业于文革之前的北京电影学院,但他们的电影 生涯却是在文革之后开始的。由于是科班出生,他们的电影由极强的 政治性和散文诗化的特点。代表人物有谢飞、郑洞天、吴天明、张暖 忻、黄健中、滕文骥等。 第五代导演:他们是1982年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本科生。代表人物由 陈凯歌、张艺谋、吴子牛、田壮壮、黄建新等。 第六代导演:一般指生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中后期,在80年 代末至90年代进入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高等院校,接收过 正规影视教育的青年导演,其中还有一部分热爱电影的自由职业者。 代表导演张元、王小帅、娄烨、路学长、管虎、贾樟柯、李欣、宁浩 等。 其他的著名导演还有: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顾长卫《孔雀》、 《立春》
电影
第一节 电影通论
电影的基本概念 电影 具有物质和美学两个层面的含义,是以电影技术为手段 ,根据 “视觉暂留”原理,运用照相、录音等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及声 音摄录在胶片上。通过放映,在荧幕上制造出活动影像和声音,并以 此表现一定的内容的技术。影像具有逼真性、假定性、复制性、幻觉 性、符号性等多重含义,同时在更广泛的层面上融汇了人的感性和理 性,并以多种艺术形式和多种学科紧密联系,在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 有着重要的作用。 电影的诞生 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奥古斯特。卢米埃尔第一次放映世界上最 早的几部影片《墙》、《过车进站》、《工厂大门》、《婴儿喝汤》、 《水浇园丁》等,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第二节 外国电影史 类型电影 西方具有代表性的电影类型有:西部片、歌舞片、恐怖片、强盗片、 科幻片等。

中外电影史完整版.ppt

中外电影史完整版.ppt

3.从剧作方面看,在“十七年”那种政治气 氛下,是没有条件去深入探讨电影的各种 艺术形式问题的。剧作单一。
到了60年代,从1961年6月“文艺工作座 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到1963年12月毛 主席发表关于文学艺术的第一个批示下达,
这期间电影创作有很大发展。,艺术上主 要特点是强烈要求创新。
《上海姑娘》是北影厂第一部反映现实生 活的彩色故事片。是成荫为首的主创人员 在苏联学习一年之后,受到意大利新现实 主义影片及苏联描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的 影片的影响,而做的使电影不仅适宜表现 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和波澜壮阔的历史画 卷,更适宜表现普通人日常生活的一次有 益的尝试。
影片有丰富的人物心理描写,清新、淡雅 的风格。
并且在色彩、环境、服装、道具方面有看 头有嚼头。
彩色音乐故事片《刘三姐》是编剧乔羽、 导演苏里根据少数民族地区流传着的歌仙 刘三姐的民间传说创作的。影片将人物、 山歌与优美的山水结合在一起,使整部影 片人美、歌美、风光美。在第二届百花奖 中荣获最佳电影摄影、最佳电影音乐、最 佳电影美术和最佳配角奖。
2.艺术上的大胆突破
重新将镜头的焦点对准了人。在英雄人物 形象塑造方面,不仅写出了英雄人物的英 雄行为,而且写出了他的成长,他的内心 世界,它的优点和缺点,使英雄人物成为 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
总之,中国电影从一度离开人,写政策和策 略,写重大事件又回到了写人,写人情人 性,使电影艺术家重新显示了各自的艺术 才能和个性,使得电影艺术重新获得了感 人的力量。
《南征北战》开创了史诗式的战争片的先 例,以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和众多的人物 群像为主要表现手段,形成了史诗性和纪 实性的独特风格。
1956年前后中国电影的第二次发展,带来 了不同于之前和之后的独有的艺术特点, 如果我们用四个字来概括的话就是:大胆 突破。

外国电影史全书整理

外国电影史全书整理
外国电影史
2021/6/16
1
第一章 电影的诞生
2021/6/16
2
• 1.电影的起源 • 2.卢米埃尔兄弟的“活动电影” • 3.乔治梅里埃的“银幕戏剧” • 4.欧洲的两种倾向
2021/6/16
3
第一节 电影的起源
•1.1 视觉滞留
影像在视网膜的短暂停留;实际上起作用的是心理认同
•1.2 摄影术
• 卢强调再现生活,追求自然的抓取,倾向自然,模拟现实,真实记录,是再现主义; 仅仅将电影当做记录现实的工具;电影纪录片的先驱
• 梅里爱强调生活在现,热衷于模拟表现,通过一系列幻想和浪漫来表现生活;倾向技 术、改变现实,是表现主义;认为电影可创造艺术;电影故事片的先驱
2021/6/16
10
第四节 欧洲的两种学派
• 《火车大劫案》:是一部以真实自然环境作为叙事背景,以强盗抢劫火车上旅客 的钱财最终被警察追击而受到惩罚的故事作为依托,突出表现了一个具有强烈而 紧张的外部动作和冲突的作品。
• 分镜头记录P24-25
2021/6/16
16Leabharlann •《火车大劫案》的评价在画面内部信息的组织上,在镜头与镜头之间时空交错切换技巧的表现上,创造 性地发展了电影叙事的流畅性和连贯性
2021/6/16
26
• 1.法国印象主义心理叙事和超现实主义倾向的各种流派
• 2.德国表现主义和现实主义倾向的美学追求
• 3.前苏联蒙太奇学派的理论与实践的美学探索
• 4.20年代记录主义电影的发展
2021/6/16
27
•从1917年到1928年,在欧洲电影美学的探索中出现了众多的电影流派,构 成了一个极为复杂的电影文化现象,汇集成一个空前的电影美学运动,他们 不以商业为目的,而主要是对默片时代电影美学形态和表现功能进行各具风 格的探索和实践。

中外电影史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中外电影史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填空:2*5 判断对错:2*5 名词解释:6*5 简答:10*3 论述:20*1 第一章电影的产生书本P2~11了解即可电影是通过摄影机或其他视听信息记录手段,将活动影像记录在胶片或其他载体上,然后通过放映机或其他放映设备,将这些活动影像映射于银幕或其他观赏载体上的过程。

——源自人类的“木乃伊”情节诞生日:电影是1895年12月28 日诞生的,至今已有117年的历史。

第一部有声电影出现——1927年《爵士歌王》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1931年3月《歌女红牡丹》电影与其它艺术形式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是科学技术的产物。

因此,电影在诞生之前经历了漫长的孕育过程。

电影诞生的三大技术基础——诡盘、幻灯、照相术一、光影原理的发现首先,光影理论对电影的产生起到了一种奠基的作用。

历史渊源:早在2100年前(西汉),我国便开始运用简单的光学原理,作光影投射,映显物相。

皮影戏——“影戏之原出于汉武帝”,武帝之“李夫人亡,齐人少翁言能致其魂,少翁夜为云帷,张灯烛,帝坐他帐,自帷中望见之,由是世间有影戏。

”后人据此发展了皮影戏。

幻灯机——此后,中国的皮影戏在元清两代传到欧亚大陆,法国人将其改制成法国灯影。

在18世纪,有了幻灯机,人们把画到玻璃上的彩图投影到幕布上。

幻灯可谓是电影放映机的老祖宗,而真正活动影像的产生还是20世纪前夜的事。

二、电影活动机的发明在19世纪30年代进入电影的发明与实验阶段。

我们目前所观赏的电影,是以每秒24格画面匀速转动而成。

这些运动的画面是依靠我们肉眼的一种幻觉——滞留性而造成的。

人眼在某个视像消失后,仍可使该物象在视网膜上滞留0、1~0、4秒左右,这就是物理学著名的“视觉暂留”原理。

(生理上的视觉暂留和心理上的心理认同两种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幻盘——1825年,幻盘出现(欧洲)。

利用该原理,将两个分散的形象组合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诡盘——1832年,“诡盘”出现,法拉第轮在能够转动的活动视盘上画上一连串的图象,而当视盘转动起来时那些呆滞的、无生命的图象便运动起来,活灵活现。

中外电影史 第12次课 第六章 英国电影

中外电影史 第12次课 第六章 英国电影

(5)评价:
以格里尔逊为领袖的英国纪录电影运动,创立了一种 纪录电影的创作样态。这些作品关注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 以公共利益为目的,参与到各种服务性事业中去,发挥了纪 录电影记录现实、服务公众的效用。
3、自由电影运动
(1)英国的“自由电影运动”是英国纪录电影传统与现 实主义传统的重叠。它又被称为“厨房水槽电影”,这是因 为这些电影的题材往往取自卑微琐碎的日常生活。但从某种 角度看(如发生的年代,其艺术革新意味,其“愤怒青年” 特征等)却相当于英国的法国“新浪潮”。其主要导演有林 赛·安德森、卡莱尔运动是以格里尔逊为核心的。格里 尔逊作为电影导演,只拍出一部《飘网渔船》(1929)。这部 影片明显表现出格里尔逊受苏联蒙太奇手法的影响。他快速 地剪辑鱼船的各个部位,微微仰拍的影像效果使得片中的一 般工人显得形象高大。
(2)英国纪录片学派一方面十分强调影片的社会意义, 认为电影是一种直接的宣传手段;另一方面又非常注意在 再现真实生活场面时进行艺术加工。在他们看来,电影艺 术意味着用电影的艺术手段(画面构图、蒙太奇、音画配 合等)来创造性地处理真实生活场面。
(4)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由于经济和政治的原因, 纪录片和运用纪录片手法拍摄的故事片成为电影的主流。 纪录片与故事片的相互渗透是战时英国电影的一个重要特 点。此后,运用纪录手法便逐渐形成了英国故事影片的一 种民族风格。
这种风格对战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的兴起也 有一定影响。战后欧洲大陆电影界很流行的所谓故事片中 的纪录手法,即导源于此。这种做法后来发展成为一种很 有影响的电影创作理论,对50年代英国的“自由电影”等 电影流派 产生了重要影响。
4、1990年以来的英国电影
(1)喜剧的、国际化的、好莱坞式的 《四个婚礼一个葬礼》 《恋爱中的莎士比亚》 《布朗夫人》——《国王的演讲》

《中外电影简史》课件

《中外电影简史》课件
开始走向成熟。
中国电影的现代化进程
198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开始 进入现代化进程,与国际电影 市场接轨。
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在制作技 术、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等方 面都有了很大的突破和创新。
《红高粱》、《秋菊打官司》 等影片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得重 要奖项,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 奠定了基础。
中国电影的多元化发展
力和内涵。
02
电影对艺术审美的提升
电影作为一种视听艺术,能够通过画面和声音的表现形式,提升观众的
艺术审美水平。
03
电影对艺术创新的推动
电影创作可以探索和实践新的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推动艺术创新和发
展。
电影对科技的影响
电影对科技发展的推动
电影制作需要运用各种科技手段,如摄影、录音、剪辑等,科技 的进步可以提升电影的质量和表现力。
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法国电影简史
法国是电影的发源地,其电影 产业在技术和艺术方面都取得 了重要成就。
德国电影简史
德国电影在表现主义和其他艺 术运动的影响下,产生了许多 优秀的电影作品。
英国电影简史
英国电影在现实主义和艺术电 影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产生 了许多世界著名的电影导演和
作品。
美国电影简史
01
进入21世纪,中国电影市场逐渐 开放,与国际电影市场的交流更
加频繁。
中国电影在类型、风格、题材等 方面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既有商业大片,也有文艺小众片

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上也取得了 不俗的成绩,成为全球电影市场
的重要一环。
03
外国电影简史
欧洲电影简史
欧洲电影简史概述
从电影的起源到现代电影的发 展,欧洲电影在技术和艺术方

中外电影史 第12次课 第六章 英国电影.

中外电影史 第12次课 第六章 英国电影.

(3)约翰•格里尔逊(1898— 1972):
英国电影导演。他是英国纪录 电影学派的创始人。英文“纪录电 影”一词便是他发表在《太阳》杂 志上的一篇评论费拉哈迪的影片的 文章中首倡使用的。
1927年,格里尔逊回到英国后 说服帝国市场委员会,设立了电影 部并担任主任。从1930年到1933年, 电影部的成员增至30多人格里尔逊 周围聚集了许多 志同道合的年轻人 形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纪录片创作 运动。
林赛·安德森
(2)英国“自由电影”运动的影片多以中部工业地区为背 景,有意选用黑白胶片,以阴暗的色调表现环境,并起用无 名演员来塑造叛逆的工人阶级青年形象。这些银幕上的“反 '英雄”人物语言粗俗、举止欠雅,处处反传统之道而行之; 他们的遭遇不尽相同,但那种愤懑不平、孤独彷徨的心境却 是其共有的。
(3)“自由电影”运动于1963年达到高潮,随后便因社 会思潮转变以及中坚分子星散而急剧衰落。尽管其存在时 间不长,但它对传统观念的猛烈冲击却在英国电影界产生 了深远影响。此后的电影无论在形式或内容上都突破了过 去的框框,表现方法更加直接坦率,不受拘束了。
2、纪录电影运动
(1)英国的纪录电影运动是以格里尔逊为核心的。格里 尔逊作为电影导演,只拍出一部《飘网渔船》(1929)。这部 影片明显表现出格里尔逊受苏联蒙太奇手法的影响。他快速 地剪辑鱼船的各个部位,微微仰拍的影像效果使得片中的一 般工人显得形象高大。
(2)英国纪录片学派一方面十分强调影片的社会意义, 认为电影是一种直接的宣传手段;另一方面又非常注意在 再现真实生活场面时进行艺术加工。在他们看来,电影艺 术意味着用电影的艺术手段(画面构图、蒙太奇、音画配 合等)来创造性地处理真实生活场面。
第六章 英国电影
一、历史背景

中外电影史

中外电影史

中外电影史一、电影的诞生1829年,比利时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托提出了“视觉滞留”的原理。

1824年,法国物理学家尼赛富尔·涅普斯拍出一幅静物照片,此后照相术迅速发展。

1878年,英国摄影师爱德华·穆布里奇拍出表现物体连续运动的一组照片。

1882年,法国人马莱研制出“摄影枪”,此后他又发明了“软片式连续摄影机”。

1894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在他的机械师协助下制作出了“电影视镜”。

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用他们发明的“活动电影机”首次售票公映了他们的电影。

这一天被公认为电影的诞生日。

二、电影艺术的形成与发展继卢米埃尔之后,法国人乔治·梅里爱把魔术表演剧院改造成摄影棚,进行魔术电影实验。

1903年,美国导演埃德温·鲍特拍摄了《火车大劫案》,由此,电影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叙事体。

1915年,美国导演大卫·格里菲斯拍摄了《一个国家的诞生》,标志着电影艺术的初步形成。

1927年10月6日公映的美国电影《爵士歌手》是有声电影开端的标志。

1935年美国电影《浮华世家》是第一部用彩色胶片拍摄的彩色电影。

20世纪70年代以后,高科技开始影响和改变着电影的面貌。

第一章法国电影第一节法国的印象派和先锋派电影一、印象派电影代表作:路易·德吕克、谢尔曼·杜拉克《西班牙的节日》、阿倍尔·冈斯《车轮》、让·爱浦斯坦《忠诚的心》印象派电影的特点:不注重影片的外在故事情节,而善于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着重创造气氛,用环境衬托人物的心理和命运;追求造型美,追求新奇的视觉形象和新颖的拍摄角度。

二、先锋派电影先锋派电影的特点:1、在反对商业电影的口号下,力图否定电影的大众化性质,使电影成为只能供少数人观赏的、无功利目的的艺术品。

2、借用现代派文艺的各种主张和手法。

先锋派电影的理论主张:1、反对叙事,主张非情节化、非戏剧化,要求以抽象的图形、唯美的形式、孤立的形象和空洞的抒情作为影片的全部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