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语下册第二单元复习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导案学第【单元导读】一组在祖国西部广袤的土地上,有高原,雪山,草原,戈壁……西部,祖国版图上神奇的土地!历史上曾经有过鼎盛辉煌,也曾有过闭塞落后。

今天,西部历史又掀开了崭新的一页,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建设者们挥洒青春和汗水,奉献着智慧和才干,使西部又焕发出勃勃生机!本组教材就是围绕“走进西部”这一专题编写的,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神奇的西部,反映西部的昨天和今天。

《草原》描绘了内蒙古大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

《丝绸之路》再现了发生在两千多年前这条伟大之路上中西方文化交流、商贸往来的生动一幕,表明了这条交通要道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重大作用,作者的民族自豪感洋溢在字里行间,引起读者对昔日西部繁荣昌盛景象的瞎想。

《白杨》通过父子两代人的交谈,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热情讴歌了一代又一代献身边疆的建设者们。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报道了一支最能吃苦、最能打硬仗、攻克了世界第一高原隧道难关的筑路大军,他们昂扬的斗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学法提示:◆本组课文既然是围绕“走进西部”这一专题编排的,同学们首先就应该多方面搜集有关西部的资料,增加对西部的了解。

这也是理解本组课文的一个重要前提。

◆要认真领会本单元课文的基本阅读方法:1.要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和难理解的句子。

2.初读课文时,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如本文的主要内容、写作顺序、语言上的特点及写作特色等。

写景文章的写作顺序主要有四种:①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②按空间变换顺序来写;③按景物类别来写;④按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写。

弄清文章写作顺序能帮助我们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3.要边读边做批注。

一般来说,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①随感式:即捕捉自己在读文过程中的感觉、感想、感悟,以及引发的共鸣并手记录在旁。

②质疑式:即把不理解或难以理解的词语、句子等用相关符号标出,或与作者有不同见解便在旁注明自己的观点。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第二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第二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第二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复习识字、课文、诗文、规范表达等基础知识,巩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

•能力目标: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阅读、写作和表达,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潜力,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课文理解、规范表达、词语辨析。

•难点:阅读理解,表达能力培养。

三、教学准备
•课本、教学课件、复习资料等教学资源。

•黑板、彩色粉笔、课堂互动小道具等教学辅助工具。

四、教学过程
1. 复习导入
•利用课件或黑板上展示生动的图片或者一段情节,引起学生兴趣。

•回顾上一单元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阅读课文
•小组合作阅读课文,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逐段解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内容。

3. 词语辨析
•联想词语辨析,帮助学生灵活运用词汇。

4. 诗文赏析
•听课文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分析诗歌内涵,引导学生自由表达情感。

5. 书面表达
•布置作文题目,指导学生展开思路,规范表达。

6. 温故知新
•总结本次复习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五、教学反馈与展望
•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

•展望下一次学习计划,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六、教学总结
本次复习教学设计主要围绕课文复述、诗文欣赏、词语辨析和书面表达展开,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希望学生在本次复习中有所收获,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复习知识清单教学设计-第二单元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复习知识清单教学设计-第二单元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复习知识清单教学设计-第二单元一、教学目标•了解第二单元的主题和内容。

•复习和巩固第二单元的重点知识和技能。

•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段落和重难点句子。

•能够准确地朗读课文,并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能够理解课文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三、教学内容1.课文内容复习–复述课文的大意–解释生字生词–进行课文的分析和理解2.文言文阅读–练习阅读文言文课文–理解古代汉语的用法和表达方式–分析文言文课文的意义3.课文的注释和背诵–熟记课文的重点内容–注重课文的情感表达和语言美感四、教学方法•教师讲解相结合•视频讲解与互动•分组合作学习•复述练习和语言表达训练五、教学过程设计1.开场热身–播放与第二单元相关的视频,引起学生兴趣–谈论与第二单元主题相关的话题,激发学生思考2.主体教学–教师讲解第二单元的重点内容并进行讲解–学生小组合作分析课文内容,讨论理解课文–学生个人朗读课文,纠正语音语调错误3.拓展延伸–学生分组进行文言文课文阅读讨论–学生进行课文情感表达练习4.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学生互相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六、教学评估•学生在课后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学生进行课文的默写练习•教师进行课文意义的提问和学生回答评价七、教学反思•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下一步的指导和改进措施通过对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复习知识清单教学设计的详细规划和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第二单元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并提高他们的语文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日积月累导学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日积月累导学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日积月累导学案日积月累导学案一、导入掌握知识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进行练习和积累,就像是日积月累一样。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学习一些与日积月累有关的成语和诗歌,培养学习的耐心和毅力。

二、学习成语在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一些与日积月累相关的成语,如:1. 积少成多:积累少量的东西,最后可以成为很多。

2. 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道一方面,不知道另外一方面。

3. 缺一不可:缺少其中某个方面,就不会完整。

4. 亡羊补牢:羊丢了,赶紧修补圈,可以防止其他羊跑掉。

5.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机会错过了就再也等不到了。

三、学习诗歌1. 诗歌《勤能补拙》勤能补拙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意思是通过勤奋努力来补足自己的不足。

我们一起读一读这篇诗歌。

勤能补拙,笨可能变灵巧。

读书百遍,行笔有神功。

积薪少少,成焰终可以升。

通过读书和写字,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水平,变得聪明有才华。

就像积薪一样,少量的积累,最终可以成为大火。

2. 诗歌《成语的故事》成语是我们汉语语言中的精髓,它们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故事背景。

我们一起读一读这篇诗歌。

看成语,找故事,一语千金背后藏。

捉住成语的神韵,就能品味绚丽堂皇。

成语虽然只有短短的几个字,但背后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通过学习成语的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的意义。

四、运用成语和诗歌1. 每天坚持读一首诗歌,体会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2. 经常使用成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阅读的习惯,每天至少读一段文字,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文化素养。

五、总结通过学习成语和诗歌,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和永不放弃的精神。

要坚持日积月累,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只有持之以恒地学习,我们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让我们一起努力吧!六、活动展开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成语和诗歌,我们可以开展以下活动:1. 成语接龙游戏:将课堂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轮流说出与上一个成语相连的成语,直到有小组无法接出新的成语为止。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第二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第二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第二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技能目标•复习五年级下册第一、第二单元的课文知识,并能够正确理解和表达。

•能够在阅读课文时,准确把握语言的语调和情感。

•能够正确运用课文中的句型和词汇进行表达。

2.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增强对优秀文学作品的热爱和向往。

•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交流讨论中培养学生的审辨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复习第一、第二单元的词汇和句型。

•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

•能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展开讨论。

2. 教学难点•能够准确理解和表达课文中的语感和情感。

•能够较为自如地运用课文中的句型和词汇进行表达。

三、教学准备•复印课文材料及相关练习题。

•图书、图片等辅助教材。

•PPT或黑板等教学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通过提问或展示图片等方式,复习第一、第二单元的主要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和讨论•解读课文中较难理解的词汇和句型,让学生互相解释,共同理解。

•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展开讨论,促进思维的交流。

3. 听、说、读、写训练•听:播放课文录音,要求学生跟读。

•说: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思想,并展示自己的见解。

•读:让学生轮流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正确运用。

•写: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书面表达。

4.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引导学生自我检查。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出问题和建议。

五、课堂延伸•可以设计一些拓展练习或小组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可以设计一些角色扮演或小故事串联,让学生通过生动的方式加深印象。

六、板书设计•主要板书内容:第一、第二单元复习。

•根据教学内容,绘制相关的图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七、教学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查漏补缺,为接下来的教学工作做好准备。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复习第一、第二单元的内容,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

姚村镇寨底学区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

姚村镇寨底学区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

姚村镇寨底学区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主备人:桑建军复审人:使用人:教研组长:第二单元第5课古诗词三首学习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正确读写“牧童、蓑衣、鸡笼”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默写《牧童》。

3.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通过古诗词的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学习重难点: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体会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完成导学案一、二。

第二课时学习《牧童》、《舟过安仁》。

第三课时学习《清平乐·村居》;达标检测;课堂小结。

一、课前预习1.了解诗人生平,搜集与诗词有关的信息。

2.自由读全诗,借助拼音读诗句,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3.在小组内练习诵读全诗,边读边画出诗歌的节奏。

4.自学生字词语。

5.借助工具书、注释与同学合作,初步理解诗歌大意。

圈点勾画,标出疑难词句。

6.诵读全诗,发挥想象,这三首诗词中,你听到了哪些动听的声音,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悟到了哪些美好的情感?7.资料链接:词:文体名称,诗歌的一种。

古代的词,都合乐唱歌,故唐、五代时多称“曲”、“杂曲”或“曲子词”。

词体萌芽于隋唐之际,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

句子长短不一,故也称长短句。

词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为上、下阕。

词的曲调名称叫“词牌”。

二、预习交流、检测1.自己读,小组间赛读。

且读且评,读出韵律节奏。

提示“乐”、“亡”、“剥”、“遮”的读音。

2.比较下面多音字的读音:快乐.---清平乐.剥.落---剥.皮剥.莲蓬亡.羊补牢---亡.赖3.师生互动交流对词语及诗词大意的理解及疑难的词句。

4.自己再次诵读全诗,发挥想象,这三首古诗词中,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体会到怎样的乐趣?指名生配乐朗读,其他同学可闭起眼睛听读,想象画面。

交流听后所感,师生互动评议。

5.抄写生字。

教师示范“蓑”写法。

三、导学流程(一)导入新课。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

第1课草原(课时一)第1课草原(课时二)12 34第2课丝绸之路第3课白杨(课时一)第3课白杨(课时二)第4课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第5课古诗词三首课型:探究、展示设计: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默写《牧童》。

2.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3.通过古诗词的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学习重难点: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体会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自主预习1.了解诗人生平,搜集与诗词有关的信息。

2.练习诵读全诗,边读边画出诗歌的节奏。

3.借助工具书、注释,初步理解诗歌大意。

圈点勾画,标出疑难词句。

4.比较下面多音字的读音:快乐.---清平乐.剥.落---剥.皮剥.莲蓬亡.羊补牢---亡.赖合作探究1、品读《牧童》,享受童趣:理解诗句的意思:2、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牧童?想象一下,牧童会是怎样归来呢?诗人又想借这个小牧童表达什么呢?3、如此悠闲、自在、轻松的牧童,谁能将他读出来?诵读古诗,感受意境。

4、学习《舟过安仁》,合作探究: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古诗。

5、学习《清平乐·村居》(1)自由轻声的读这首词,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画面?(2)上片的“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醉里”是说谁醉?是作者还是老夫妻?谁能有条理地说说?(3)那对白发翁媪在交谈些什么?(4)读了这首词,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到怎样的乐趣?(四)达标检测。

1.《牧童》的作者是,字。

《舟过安仁》的作者是代诗人。

2.解释词语。

横:弄:篙:棹:亡赖:3.根据课文填空。

(1)联系《牧童》一诗填空。

诗中有景——这景是,诗中有情——这情是。

诗中有人——这人是,诗中有声——这声是。

4、把诗句补充完整,让我们认识更多的“小儿”。

A.,飞入菜花无处寻。

B.儿童散学归来早,。

C.蓬头稚子学垂纶,。

(三)拓展延伸。

拓展阅读杨万里其他写儿童生活的诗:《稚子弄冰》、《桑茶坑道中》、《闲居初夏午睡起》,大体了解诗的意思,并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背诵下来。

五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导学案

五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导学案
(4)他的演技已达到出神入化的()
界了。
(5)虽然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但腊月天气,也毕()冷飕飕的。
爱惜 珍惜
(6)我们要()公园里的花草树木,不要随便采摘。
(7)今天的幸福生活来得不容易,我们要好好()。
慈祥 慈爱
(8)外祖父的脸上露出了()的笑容。
(9)望着妈妈()的目光,我感到了母爱的温暖。
4、照样子,用加点词写句子。
(1)梅花的可贵在于: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2)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5、按要求写句子。
(1)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缩写句子:
(2)太阳光照射着树林。
扩写句子:
6、读下面的诗句,说说它们的作者及朝代,并体会外祖父的心情。
2、诗人张籍那浓厚的思乡之情,都藏在“
”这句诗中。
四、拓展延伸。(课外链接,提高能力。)
快乐阅读杂诗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1、诗中“绮”字按音序查字法,先
查音序,再查音节;按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再查画,组词()。
2、反复读诗,试着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君:(2)自:
( ) ( ) ( )
2、为下面的字找一个“形近字”“或音近字”并组词。
缕()愁()侨()
__()__()__)
梳()衰()呜()
__()__()__()
3、选字或词填空。
竟竞境
(1)想不到外袓父()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2)同学们齐心协力,终于取得了智力()赛的“团体冠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复习导学案
走近中国古典名著
【复习目标】
1.掌握文中生字词。

2.能初步了解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主要人物的特点。

【复习重难点】
能初步了解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主要人物的特点。

【学法指导】
自主复习,操作实践
【复习流程】
课前复习→交流展示→教师讲解→个人实践→过关检测
【课前复习】
一、默写5-8课生字词并纠错。

内容提示:语文教科书后面写字表和词语表有关第二单元的内容。

二、概括5-8课课文主要内容,说说人物特征;
三、列举5-8课人物及事例,感知人物的形象;
一、导入复习。

古人云“温故而知新”,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复习
1.第二单元都有哪些课文呢?
5.草船借箭
6.景阳冈
7.猴王出世
8.红楼春趣
2.这单元的内容都有什么共同点呢?对,它们都是古典名著。

这就是本单元的人文主题:走近中国古典名著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什么?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这节课我们一起归纳、整理把落实语文要素作为重点。

二、复习本单元学习内容。

同学们,课前大家都复习了吧!你是怎么复习的,来分享一下你的复习方法。

1.默写5-8课生字词并纠错。

2.概括5-8课课文主要内容,说说人物特征;
3.列举5-8课人物及事例,感知人物的形象。

学贵有法,贵在得法。

接下来,我们要做几个活动。

“万丈高楼平地起”,语文学习中“字词”是“基石”,我们必须得夯实。

【课堂活动】
活动一:生字词语我夯实!
请同学们拿出你默写的生字词。

写字表:妒忌曹督委鲁遮寨擂呐插冈饥碟斤俺榜杖申兼勿拖悉坠膛截
词语表:妒忌委托照办预计紧急军令状探听私自布置调度呐喊神机妙算半夜三更寻思耻笑胸膛武艺
交流下哪些生字词你写错了?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哪些字的写法?
对,同学们一定要注意这几个字的写法。

请同学们把这几个字再次默写一遍。

本单元那些字容易读错呢?我们一起来读读。

活动二:作者出处我了解!
这4篇课文,作者分别是谁,选自哪本书?你了解吗?
课题作者出处
5.草船借箭罗贯中《三国演义》
6.景阳冈施耐庵《水浒传》
7.猴王出世吴承恩《西游记》
8.红楼春趣曹雪芹《红楼梦》
活动三:主要内容我知道!
同学们,这4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你能用简洁的话概括下来吗?对,要抓住人物、事件来概括。

5.草船借箭讲述了诸葛亮巧施妙计向曹操“借箭”的故事。

6.景阳冈记述了武松打虎的故事。

7.猴王出世主要写了一块仙石孕育出的石猴发现了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

8.红楼春趣讲述了贾宝玉等人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

活动四:人物特点我知晓!
同学们,每篇文章作者都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匠心独运,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

他们都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让我们从具体的描写中再次感悟。

首先看《草船借箭》中的主要人物。

从哪些语句能看出人物的什么特点呢?
周瑜:心胸狭窄妒忌心强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

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

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

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到了第三天,看他怎么办!”
“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曹操:谨慎多疑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

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


鲁肃:忠厚老实信守承诺
鲁肃答应了。

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

诸葛亮:神机妙算足智多谋
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

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

我自有妙用。

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

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

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请你一起去取箭。

”“谢谢曹丞相的箭!”
小结:抓住人物的言行描写,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6.景阳冈
通过武松喝酒和酒家的语言描写了解到其性格特点:豪放、倔强
通过武松打虎的动作描写体会到武松的形象特点:机智勇敢、顽强、无所畏惧
(1)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

那大虫却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

(2)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

(3)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武松:豪爽勇武机敏
7.猴王出世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一句中,描写动作的词语有瞑蹲纵跳。

从中能感受到石猴勇敢无畏、敏捷灵巧、本领高强的特点和敢做敢为的性格。

①石猴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
②众猴把他围住,问道:“里面怎么样?水有多深?”石猴道:“没水!没水!”
③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进来!”
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
8.红楼春趣
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便落下来了。

急的宝玉头上出汗,众人又笑。

宝玉恨的掷在地下,指着风筝道:“若不是个美人,我一顿脚跺个稀烂。


宝玉:率直可爱
宝玉又兴头起来,也打发个小丫头子家去,说:“把昨儿赖大娘送我的那个大鱼取来。

”小丫头子去了半天,空手回来,笑道:“晴姑娘昨儿放走了。

”宝玉道:“我还没放一遭儿呢。

”探春笑道:“横竖是给你放晦气罢了。

”宝玉道:
“也罢。

再把那个大螃蟹拿来罢。

”丫头去了,同了几个人扛了一个美人并籰子来,说道:“袭姑娘说,昨儿把螃蟹给了三爷了。

这一个是林大娘才送来的,放这一个罢。

”宝玉细看了一回,只见这美人做的十分精致,心中欢喜,便命叫放起来。

宝玉:心地善良、待人宽厚、有情有义
黛玉听说,用手帕垫着手,顿了一顿,果然风紧力大;接过籰子来,随着风筝的势将籰子一松,只听一阵豁刺刺响,登时籰子线尽。

黛玉因让众人来放。

众人都笑道:“各人都有,你先请罢。

”黛玉笑道:“这一放虽有趣,只是不忍。


黛玉:娇柔体弱多愁善感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

作家像雕塑家一样精雕细刻,抓住细节描绘出一个个经典的人物形象。

复习了本单元的四篇课文,更激起了我们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欲望。

那怎样来读四大名著呢?
二、拓展。

活动五:拓展阅读有方法!
1.遇到难理解的语句,不用反复琢磨,可以联系上下文猜测语句的意思。

2.查找有关人物的资料,结合看过的电影、电视剧,帮助理解文章。

以《三国演义》为例,了解作品内容,梳理重要人物及事件,从不同的角度欣赏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

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书语言生动、场面宏大、个性鲜明,塑造出诸葛亮、周瑜、曹操、刘备、关羽、张飞等许多不朽的历史人物形象,其出色的文学成就,使它的影响事实上已深入到中国文学、艺术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下面请同学们猜猜他是谁?出示诸葛亮的图片。

关于诸葛亮你知道他的哪些事件?
诸葛亮
事迹:三顾茅庐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永安托孤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其中标红事件几乎是家喻户晓)
性格特点:谨慎,谦虚,智慧,有才能,执法如山
再次出示周瑜、刘备、曹操、关羽图像。

他们都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呢?同学们可以像刚才那样打开《三国演义》,找出关于他们的重要事件,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来体会不同人物的形象。

相信通过你的阅读实践,你会对书中的人物有更全面的了解。

【推荐作业】
1.摘选文中好句好段积累背诵;
2.推荐阅读四大名著,准备好召开一个四大名著故事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