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合并会计一企业合并的账务处理
公司合并的帐务处理

企业吸收合并的账务处理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兼并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的通知财会字〔1997〕30号附件:企业兼并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为了促进企业结构调整,规范企业兼并的会计处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的财务制度,制定本规定。
一、被兼并企业的帐务处理(一)财产清查的处理经批准被兼并的企业,应对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投资以及其他资产进行全面清查登记,编造财产清册,同时对各项资产损失以及债权债务进行全面核对查实。
对财产清查过程中发现的资产盘盈、盘亏、毁损、报废等,应当分别下列情况进行处理:1.盘亏、毁损的各种材料物资,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贷记“原材料”、“产成品”、“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等科目。
盘盈的各种材料等,借记“原材料”等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
原材料等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企业,还应同时结转材料成本差异。
2.盘亏的固定资产,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累计折旧”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报废和毁损的固定资产应转入清理,按固定资产净值,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按已提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固定资产原价,贷记“固定资产”科目;清理过程中发生的清理收入和残料价值,借记“银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发生的清理费用,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收益,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处理固定资产净收益”科目;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损失,区别情况处理:属于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属于正常的处理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盘盈的固定资产,按重置完全价值,借记“固定资产”科目,按新旧程度估计的折旧额,贷记“累计折旧”科目,按重置完全价值减去估计折旧后的净值,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科目。
企业合并的账务处理

企业合并的账务处理企业合并的账务处理企业合并的账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以下简称企业合并准则)是中国第一个正式颁发的企业合并准则,较之以前的各种规定,它更加系统、全面地规范了中国企业合并行为的会计处理方式,使企业在处理合并业务所涉及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时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除《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以外,与企业合并有关的事项还分别在《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以下简称长期股权投资准则)以及《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以下简称合并财务报表准则)中有所涉及。
其中,企业合并准则规范了企业合并的确认和初始计量,长期股权投资准则对企业合并中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进行了规范,企业合并的信息披露则是通过合并财务报表准则予以规范。
在对企业合并进行会计处理时,应注意以下几大问题:一、企业合并的判断标准(一)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判断同一控制下的企、I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一年以上(含一年)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
“同一方”是指对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实施最终控制的投资者:“相同的多方”是指根据投资者之问的协议约定,在对被投资单位的生产经营决策行使表决权时发表一致意见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投资者。
在判断企业合并是否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时应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综合考虑构成企业合并交易的各方面情况。
在上市公司年报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种提示,例如: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关于2021年期初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及其金额调整的报告》中指出,合并方本公司与被合并方兴中制药、云健制药以及金殿制药在合并前后均受云南医药集团的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
因此,本年报表合并范围新增3家子公司均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判断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公司合并账务处理会计分录

公司合并账务处理会计分录摘要:一、引言二、公司合并的定义和目的三、公司合并账务处理的会计分录1.长期股权投资的增加2.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少3.投资收益的确认4.库存股的处理5.商誉的确认与处理四、公司合并账务处理的实际案例分析五、总结正文:一、引言公司合并作为企业进行战略调整、扩大市场份额、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方式,在实际操作中需要遵循相应的会计准则进行账务处理。
本文将重点介绍公司合并账务处理的会计分录。
二、公司合并的定义和目的公司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法人企业合并成为一个新的法人企业,原有企业法人资格消失,新企业取得法人资格的过程。
其目的主要在于实现规模经济、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
三、公司合并账务处理的会计分录1.长期股权投资的增加在合并过程中,母公司对子公司投资,需要将投资款项记入长期股权投资账户,同时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借:长期股权投资贷:银行存款等2.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少在合并过程中,母公司支付给子公司的对价,需要将支付款项记入长期股权投资账户,同时贷记现金等科目。
借:长期股权投资贷:现金等3.投资收益的确认合并后,母公司需要确认对子公司投资所取得的投资收益,将其记入投资收益账户。
借:投资收益贷:长期股权投资4.库存股的处理在合并过程中,如果母公司持有的子公司股份超过50%,需要将这部分股份确认为库存股,并将其从长期股权投资中扣除。
借:库存股贷:长期股权投资5.商誉的确认与处理合并过程中,如果母公司支付的对价超过子公司的净资产,需要确认商誉。
商誉的金额为支付对价与子公司净资产的差额。
借:商誉贷:长期股权投资四、公司合并账务处理的实际案例分析以A 公司收购B 公司为例,A 公司支付对价1000 万元,取得B 公司80% 的股份。
B 公司净资产为800 万元,其中无形资产(商誉)为200 万元。
1.A 公司支付对价:借:长期股权投资——B 公司贷:银行存款2.确认B 公司净资产:借:长期股权投资——B 公司贷:投资收益3.确认商誉:借:商誉贷:长期股权投资——B 公司4.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借:长期股权投资——B 公司贷:库存股五、总结公司合并账务处理涉及长期股权投资的增加、减少,投资收益的确认,库存股的处理以及商誉的确认与处理。
公司合并账务处理会计分录

公司合并账务处理会计分录在公司合并过程中,会计分录的准确记录和处理对于保证财务报告的客观真实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公司合并账务处理会计分录的相关内容。
1. 合并前的账务处理在公司合并之前,各合并方需要按照原有的会计准则和政策进行账务处理。
合并前的账务处理包括各合并方独立核算、确认利润和损失、确认资产和负债等环节。
对于持有被合并方股权的合并方,需要进行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
2. 合并时的资产与负债的处理在合并时,需要将各合并方的资产和负债进行合并处理。
合并时的会计分录应准确反映出各合并方的净资产。
合并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资产的评估和确认:对于合并方的资产,应进行充分的评估,并进行准确确认。
评估的方法可以选择市价法、实际成本法或净财产重估法等。
(2) 负债的确认和计量:对于合并方的负债,应进行准确确认和计量。
负债的确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准则进行核实,并计入合并后的资产负债表中。
(3) 资产减值准备的处理:在合并时,如果合并方的资产存在减值的情况,需要按照相关准则进行准确的资产减值准备处理。
3. 合并时的成本处理在公司合并时,需要对合并成本进行准确记录和计算。
合并成本包括以现金或其他企业支付的股份、为了获得被合并方控制权而支付的资产或股份等。
合并时的会计处理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合并成本的确认和计量:对于支付的现金或其他资产,需要按照公允价值进行确认和计量。
对于支付的股份,需要按照合并比例进行确认和计量。
(2) 资本公积的处理:对于合并方支付的超过被合并方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金额,应予以资本公积的处理。
(3) 合并时的关联交易处理:如果在合并过程中存在关联交易,需要按照相关准则进行准确的处理和披露。
4. 合并后的账务处理在公司合并完成后,需要对合并后的账务进行准确处理。
合并后的账务处理包括确认合并方的股权投资、确认合并方的净利润和损失、确认合并方的资产和负债等环节。
对于合并方持有的被合并方股份,需要进行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
企业合并被投资单位的账务处理流程

企业合并被投资单位的账务处理流程《企业合并被投资单位的账务处理流程:一场财务的“大融合”之旅在企业合并被投资单位这个事儿中,账务处理就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每个步骤都得踩在点子上,不然就会乱成一团。
下面我就来唠唠这其中的弯弯绕绕。
首先呢,就像是见新伙伴前得了解下基本情况一样,咱得对被投资单位的账务来一次大摸底。
这就像是翻箱倒柜找宝藏,要清楚它的资产有多少、负债是啥样的,可不能有啥遗漏或者错误估计。
这时候就要发挥审计的威力啦,审计人员就好比财务界的“福尔摩斯”,仔细检查每一个角落,从账本的数字到会计凭证背后的小故事,全都查个底儿朝天。
然后呢,当确定了这些基本财务状况后,重头戏就来了,要将被投资单位的资产和负债整合到合并报表里。
这就像是把新伙伴的行李放进大家共用的储物间,不过这得按规矩来。
比如说,对于资产,那些能确定价值的还好说,可要是碰上无形资产啥的,就有点头疼喽。
像被投资单位的商誉,这可是个很玄乎的东西,到底值多少呢?得通过复杂的计算来确定,感觉就像在猜一个神秘的宝藏数字。
在做账务处理时,权益法和成本法这两位“会计老友”就得来显显神通。
要是之前用权益法核算,账面上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可是跟着人家的所有者权益变动一路“弯弯绕”的。
现在要合并了,就得把这些账目调整得合理又合规,就好像把一段歪七扭八的铁丝给捋直咯。
成本法相对简单些,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要把初始投资成本、分红等各类事项好好梳理清楚。
而在处理过程中,那些抵消分录简直就是会计人的“脑筋急转弯”。
比如说,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和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要相互抵消,这就像两个人互相给对方的钱,在大账里不能重复计算呀。
还有内部交易的抵消,这更复杂了,比如说母公司卖给子公司一批货,子公司当宝贝搁在仓库没卖出去呢,这利润可不能重复计算,就得做个抵消分录把这部分多余的利润给“抹掉”,这就好像两个人在抢功劳,财务得站出来说:“嘿,别瞎争,咱们得按事实来。
”这个账务处理流程还讲究时效性和准确性。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

3.合并费用的会计处理
第 10 页
— 10 —
二、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具体会计处理
例题三解析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贷: 应付债券——面值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银行存款
35 000 000 100 000 30 000 000 5 000 000 100 000
3.合并费用的会计处理
第 11 页
— 11 —
二、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具体会计处理
(接上)例题三解析
或拆分为以下两笔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贷:应付债券——面值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借: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贷:银行存款
35 000 000 30 000 000 5 000 000
100 000 100 000
高级财务会计
第2 页
— 2—
一、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原则
1.合并方取得的净资产或 股权——按账面价值入账。
3.差额的处理。合并方取得 的净资产或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 价值与所支付的合并对价的账面 价值(或发行股份面值总额)之 间的差额,应当调整(增方支付的合并 对价——按账面价值转账。
4.合并费用的处理。 合并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审 计费用、评估费用、法律服务费等各 项直接相关费用,应当于发生时计入 当期损益。
第3 页
— 3—
1.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
二、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具体会计处理
同一控制下企业的吸收合并是指合并方在合并后取得对被合并方生产经营决 策的控制权,被合并方在企业合并后解散。合并方在合并日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
企业合并被投资单位的账务处理流程

企业合并被投资单位的账务处理流程《企业合并被投资单位的账务处理流程》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合并成为企业间常见的一种经济活动。
在进行企业合并过程中,被投资单位的账务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企业合并中被投资单位的账务处理流程,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二、企业合并类型及账务处理原则1. 企业合并类型(1)吸收合并:指一家企业完全吸收另一家企业,合并后只有一家企业的存在。
(2)新设合并:指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企业合并成立一家新的企业。
(3)控股合并:指一家企业通过投资收购另一家企业的大部分股权,从而实现对被投资企业的控制。
2. 账务处理原则(1)统一会计政策:企业合并过程中,应确保被投资单位的会计政策与投资方一致。
(2)公允价值计量:企业合并中的资产、负债应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3)合并差额处理:企业合并产生的合并差额,应根据合并类型进行相应的处理。
三、企业合并被投资单位的账务处理流程1. 准备阶段(1)了解被投资单位的财务状况,包括资产、负债、收入、支出等情况。
(2)协商确定合并方案,包括合并类型、合并比例等。
(3)统一会计政策,确保被投资单位的会计政策与投资方一致。
2. 合并阶段(1)签订合并协议,明确合并各方权益。
(2)进行资产评估,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
(3)编制合并报表,反映合并后的财务状况。
3. 账务处理阶段(1)吸收合并①将被投资单位的资产、负债纳入投资方会计报表。
②计算合并差额,确认为商誉或计入损益。
③将被投资单位的净资产调整为投资方的账面价值。
(2)新设合并①新设一家企业,将各合并方的资产、负债纳入新企业。
②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原则,计算合并差额,确认为商誉或计入损益。
③将合并各方原持有的股权投资转为长期股权投资。
(3)控股合并①将被投资单位的资产、负债纳入投资方会计报表。
②计算合并差额,确认为商誉或计入损益。
③投资方原持有的股权投资转为长期股权投资。
4. 合并后续阶段(1)调整被投资单位的财务报表,使其符合投资方的会计政策。
公司合并账务处理会计分录

公司合并账务处理会计分录1. 引言随着企业的发展,合并成为了一种常见的业务活动。
在公司合并过程中,账务处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详细介绍公司合并账务处理的会计分录,并提供一些示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2. 公司合并的背景公司合并是指两个或多个公司通过合并形成一个新的公司。
在合并过程中,涉及到各种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等方面的调整。
会计分录是记录这些调整的重要工具。
3. 合并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公司合并账务处理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合并过程的顺利进行。
这些准备工作包括:3.1. 评估资产和负债合并前,需要对合并公司的资产和负债进行评估。
评估的目的是确定各项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以便在会计分录中进行调整。
3.2. 确定合并比例确定合并比例是合并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合并比例决定了合并后各方的权益份额。
在会计分录中,合并比例将用于计算合并后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3.3. 确定合并日合并日是指合并公司正式合并的日期。
在会计分录中,合并日将用于确定合并的起始点,并记录相关的调整。
4. 合并账务处理会计分录的示例下面是一些公司合并账务处理的会计分录示例:4.1. 资产和负债调整•合并前,公司A的账面价值为100,000,公允价值为120,000。
合并后,将资产调整为公允价值:–借:固定资产(公司A) 20,000–贷:资产公允价值调整 20,000•合并前,公司B的账面价值为80,000,公允价值为100,000。
合并后,将负债调整为公允价值:–借:负债公允价值调整 20,000–贷:负债(公司B) 20,0004.2. 所有者权益调整•合并前,公司A的所有者权益为50,000,公司B的所有者权益为30,000。
合并后,根据合并比例调整所有者权益:–借:所有者权益(公司A) 35,000–借:所有者权益(公司B) 21,000–贷:合并差异 14,0004.3. 收入和费用调整•合并前,公司A的收入为10,000,公司B的收入为8,0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言:第六章是从单一企业的业务角度出发,来考虑企业发生合并相关业务之后,我们如何编写会计分录,如何登记相应的账簿。
第七章、第八章涉及的内容是企业发生合并之后,企业应如何从企业集团的角度来考虑编制合并报表。
第一节企业合并会计概述一、企业合并的意义及其原因(一)企业合并的意义企业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题的交易或事项。
通俗地说,企业合并,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通过联合形成一个新的企业;或者一个企业通过购买股份等方式,将另一个或另几个企业置于本企业控制之下,使之成为本企业的一部分或者子公司的行为。
(二)企业合并的原因企业合并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
与内部扩展相比,外部扩展的企业合并具有如下优点:第一,成本低。
这种成本包括业务发生成本和会计核算成本。
第二,风险小。
通过企业内部特殊联系可以降低整个企业在运行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
第三,速度快。
第四,影响增大,地位提高。
正因为如此,许多企业都通过企业合并来扩大其生产经营规模。
二、企业合并的方式企业合并的方式,主要有吸收合并、新设合并和控股合并。
(一)吸收合并吸收合并,又称兼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合并成为一个单一的企业,其中一个企业保留法人资格,其他企业的法人资格随着合并而注销。
吸收合并的最大特点是通过合并会使得被合并企业丧失法人资格,吸收合并的结果是多家企业变成一家企业。
(二)新设合并新设合并,又称“创立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协议合并组成一个新的企业。
(三)控股合并控股合并,是指企业通过收购其他企业的股份或相互交换股票取得对方股份,达到对其他企业进行控制的一种合并形式。
控股合并的最大特点是能够保留原有企业的状态,能够使得控股方的规模有所壮大。
一般来讲,取得被购买企业超过50%的有表决权的股份时,就可认为已经形成控股。
三、企业合并会计的产生企业合并会计是对企业合并的过程和结果进行会计核算的程序和方法,它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企业合并本身的账务处理;二是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
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包括控制权取得日的合并财务报表编制和控制权取得日后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
四、企业合并会计的核算方法通常有两种核算基本方法:一种是购买法;另一种是权益结合法。
所谓购买法,顾名思义,就是将企业合并视为某企业购买其他企业净资产的一项交易的企业合并会计核算的方法。
在购买法下,一个企业在购买其他企业时应当按取得成本予以入账。
采用购买法进行核算,一般按照如下程序和原则进行:第一,对所购企业的资产、负债进行确认和估价。
在吸收合并采用购买法进行核算时,首先要对被购买企业的资产和负债项目进行确认,对各种资产进行重新估价,确定其公允价值。
第二,确定购买成本。
购买企业应当根据产权转让价格和支付方式确定购买成本。
如果买方用现金购买,其购买成本即为其实际支付的款项;如果买方以增发股票换取被购买企业的产权,则其购买成本为所发行股票的公允价值;如果购买企业以其发行的债券来支付,则其取得成本为债券的面值。
除此之外,在合并过程中,购买企业还会发生与合并直接有关的其他费用,比如法律费用、佣金等,对此也应当计入购买成本。
第三,比较购买成本和被购买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
如果购买成本大于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则其差额即为商誉;如果购买成本小于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则其差额就是负商誉。
对于负商誉,通常有两种会计处理方法:第一种方法,是直接冲减非流动资产的公允价值。
第二种方法,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权益结合法又成“权益法”,是指将企业合并视为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企业,通过股票的交换,使股权融为一体,实现双方股权结合的企业合并的会计核算方法。
采用权益结合法进行企业合并的账务处理,其基本原则归纳起来就是一条,即所有参与合并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都以账面价值转入合并后的企业。
第二节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账务处理一、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依据会计准则,企业合并按照控制对象,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一)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
(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指在合并前后不存在同一方或多方控制的情况下,一个企业购买另一个或多个企业股权或净资产的行为。
二、合并方与合并日的确定(一)合并方的确定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取得其他参与合并控制权的一方为合并方;其他参与合并企业则为被合并方。
(二)合并日的确定购买日是指购买方实际取得对被购买方控制权的日期。
三、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特点及核算方法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类似权益结合法的核算方法。
权益结合法视企业合并为企业资源的联合,即按原有账面价值入账。
会计准则还规定:对于同一控制下的合并,合并方在合并日取得资产和负债的入账价值,应当按照被合并方额的原账面价值确认;合并方确认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所放弃净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以及发行权益性证券方式确认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与发行股份面值之间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
四、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的账务处理【例6—1】A、B公司均为C公司的子公司,A公司于2007年1月1日完成对B公司的兼并,合并日A公司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见表6-1。
B公司资产及负债的账面价值见表6—2表6—2 单位:元项目账面价值资产: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净额)存货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固定资产——房屋(净值)固定资产——设备(净值)100 000 300 000 400 000 100 000 600 000 500 000合计 2 000 000 负债:应付账款应付票据200 000 300 000合计500 000净资产 1 500 0001.若A公司以现金1200000元兼并B公司,其支付的现金小于B公司的净资产总额,则B公司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按其账面价值转为A公司的相应项目,支付的现金小于B公司的净资产总额的差额确认为A公司的资本公积。
[答疑编号11060101:针对该题提问]合并日,A公司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银行存款100 000应收账款(净额)300 000存货400 000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100 000固定资产——房屋(净值)600 000固定资产——设备(净值)500 000贷:应付账款200 000应付票据300 000资本公积300 000银行存款 1 200 000这样,合并后A公司的股东权益结构为:股本 2 000 000元资本公积8 300 000元盈余公积600 000元未分配利润200 000元股东权益总额 11 100 000元合并后,C公司控制的净资产总额仍然为12300000元。
2.假如若A公司以现金1500000元兼并B公司,其支付的现金等于B公司的净资产总额,则B公司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按其账面价值转为A公司的相应项目。
3.假如若A公司以现金1800000元兼并B公司,其支付的现金大于B公司的净资产总额,则B公司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按其账面价值转为A公司的相应项目,而支付的现金大于B公司的净资产总额的差额冲减A公司的资本公积。
[答疑编号11060102:针对该题提问]合并日,A公司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银行存款100 000应收账款(净额)300 000存货400 000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100 000固定资产——房屋(净值)600 000固定资产——设备(净值)500 000资本公积300 000贷:应付账款200 000应付票据300 000银行存款 1 800 0004.假如合并前A公司资本公积为600000元,而盈余公积为8000000元,合并时A公司支付现金2500000元,则支付的现金与B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1000000元,首先冲减资本公积600000元,不足的部分冲减盈余公积400000元。
(二)以转让非现金资产方式进行吸收合并的账务处理【例6—2】会计分录[答疑编号11060103:针对该题提问]借:银行存款l00 000应收账款(净额)300 000存货400 000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100 000固定资产——房屋(净值)600 000固定资产——设备(净值)500 000贷:应付账款200 000应付票据300 000资本公积300 000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 1 200 0002.若该土地使用权账面价值为1 500 000元,等于B公司的净资产总额,则B公司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按其账面价值转为A公司的相应项目。
3.若该土地使用权账面价值为1 800 000元,大于B公司的净资产总额,则B公司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按其账面价值转为A公司的相应项目,土地使用权账面金额大于B 公司的净资产总额的差额冲减A公司的资本公积。
(三)以承担债务方式进行吸收合并的债务处理【例6—3】会计分录:[答疑编号11060104:针对该题提问]借:银行存款l00 000应收账款(净额) 300 000存货400 000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 100 000固定资产——房屋(净值) 600 000固定资产——设备(净值) 500 000贷:应付账款 1 200 000应付票据300 000资本公积500 000(四)以发行权益性证券方式进行吸收合并的账务处理【例6—4】承【例6—1】,若A公司发行l 200 000股,每股面值为1元,取得B公司的全部净资产。
超过股本部分的金额作为资本公积进行调补。
如果股票发行额增加,资本公积由贷方转移到借方。
五、同一控制下新设合并的账务处理六、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的账务处理只要是统一控制下的合并业务处理,我们作为合并方取得被合并企业资产时,都是按照被合并方净资产账面价值进行入账,所以借方科目的核算是相同的,贷方取决于合并方所放弃资产的账面价值。
七、合并费用的账务处理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合并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包括为进行企业合并而支付的审计费用、评估费用、法律服务费用灯,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为企业合并发行的债券或承担其他债务支付的手续费、佣金等,应当计入所发行债券及其他债务的初始计量金额。
企业合并中发行权益性证券发生的手续费、佣金等费用,应当抵减权益性证券溢价收入,溢价收入不足冲减的,冲减留存收益。
注意:同一控制下的企业账务处理我们采用权益结合法进行处理,而权益结合法的要求是按照账面价值进行核算。
如果发生与合并业务有关的合并费用的话应计入管理费用。
第三节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账务处理一、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特点及核算方法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具有以下两个特点:1.是非关联的企业之间进行的合并;2.合并以市价为基础,交易对价相对公平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