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简介以及解说

合集下载

延安市概况

延安市概况

延安概况延安市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1997年1月撤地设市,下辖13个县区、163个乡镇、3376个村委会。

土地总面积3.7万平方千米,总人口205.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5.2万人。

平均海拔1000米,年均无霜期180天,年均气温9.2℃,年均降水量500毫米。

一、历史沿革延安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夏朝时延安属雍州之域,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白狄、晋、魏、秦国所有,秦汉归上郡所辖,魏晋南北朝时期先后被纳入前秦、后秦、大夏的版图。

隋朝始设延安郡,唐宋后为延州或延安府。

延安一直是汉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的交融地,很早就成为陕北地区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

1935年10月至1947年3月,延安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领导全国人民夺取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培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在延安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一页。

二、自然和人文资源延安地下地上资源十分丰富。

土地面积辽阔,人均达27亩,发展林果业、畜牧业和设施农业前景广阔。

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地下矿藏10多种,其中石油储量7.5亿吨,煤炭71亿吨,天然气33亿立方米,紫砂陶土5000多万吨。

森林总面积2769.7万亩,木材蓄积量4520万立方米,林草覆盖率42.9%。

自然景观和人文旅游资源独具特色,以中华民族圣地黄帝陵、中国革命圣地延安、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为主体的旅游资源驰名中外。

市内现有枣园、杨家岭、王家坪等革命旧址350多处,珍藏文物3万多件,历史照片近万张,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

延安民间文化积淀深厚,社火、灯会、转九曲等民间文艺活动和信天游、农民画、剪纸等民间艺术具有浓郁的黄土风情。

三、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近年来,我市坚持实施“开放带动、城市带动、产业支撑”的发展战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都有了较快发展。

200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42.76亿元,比上年增长13.9%;财政总收入37.29亿元,增长35.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0.12亿元,增长49.5%;非公有制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达到30%以上。

延安介绍50字左右

延安介绍50字左右

延安介绍50字左右
【最新版】
目录
1.延安的历史背景
2.延安的地理位置和气候
3.延安的旅游资源
4.延安的红色文化
5.延安的现代发展
正文
延安,位于陕西省北部,是我国革命历史的重要根据地,被誉为“革命圣地”。

它的地理位置独特,地处黄河中游,是我国黄土高原的中心区域。

延安的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温差较大。

延安的旅游资源丰富,有宝塔山、清凉山、南泥湾等著名景点。

其中,宝塔山是延安的标志性景点,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象征。

清凉山则是延安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延安的红色文化是其最独特的旅游资源。

作为中国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延安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历程,留下了大量的革命遗址和红色故事。

如今,延安的红色旅游已经成为了全国乃至全世界游客的热门选择。

虽然延安以红色文化闻名,但其现代发展并未停滞。

近年来,延安致力于发展现代产业,特别是新能源、装备制造等产业。

同时,延安也积极发展教育事业,延安大学等高校为当地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总的来说,延安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独特文化魅力的城市,无论是其丰富的旅游资源,还是其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都使得延安成为了全国乃至全世界游客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革命圣地延安的介绍

革命圣地延安的介绍

革命圣地延安的介绍延安,这座位于中国陕北地区的小城,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一直被称为中国革命的圣地。

这个名字,在中国人的心中,已经成为一种象征,一种对革命岁月的怀念和敬意。

在这座城市里,曾经有一群年轻的志士革命者,他们为了实现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聚集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延安的革命圣地之称,源于这里曾经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央革命根据地。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延安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里是中国革命的指挥中心,也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后方大本营。

在这座城市里,毛泽东等革命领袖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进行着艰苦卓越的斗争,为中国的独立和民族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延安的革命圣地之称,并不仅仅是因为这里曾经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央革命根据地,更重要的是这里孕育了一种特殊的精神氛围。

在这里,人们不畏困难,不怕牺牲,坚定信念,顽强奋斗。

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定决心,也为中国革命树立了榜样。

延安的革命圣地之称,也与这里的革命文化密不可分。

在这座城市里,人们创造了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歌颂了革命的伟大,讴歌了人民的英雄。

延安的文艺工作者,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斗争精神和革命情怀,他们的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

延安的革命圣地之称,也与这里的纪念碑碑林密不可分。

在这座城市里,人们用石头和铜铸造了无数的纪念碑,用来纪念革命的烈士和英雄。

这些纪念碑,见证了中国革命的历史,也见证了中国人民的奋斗和牺牲。

它们不仅是革命精神的象征,更是人民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

延安的革命圣地之称,是对这座城市和这个时代的最好赞美。

在这里,人们追求真理,追求正义,追求自由和平等。

在这里,人们团结一心,奋发向前,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延安的革命圣地,不仅是中国革命的象征,更是人类进步的象征。

让我们怀念这个伟大的时代,怀念这座革命的圣地,让我们继续努力,为实现更加美好的社会而奋斗。

延安简介

延安简介

延安简介延安市,位于陕西省北部,北连榆林市,南接关中咸阳、铜川、渭南三市,东隔黄河与山西省临汾、吕梁市相望,西依子午岭与甘肃省庆阳市为邻,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黄帝的陵墓和中国革命圣地的所在地。

辖1区、12县,122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

总面积367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19.81万人,2012年生产总值1271.02亿元。

【地势】延安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黄土高原沟壑区,平均海拔1200米,地貌以黄土塬、梁、峁、沟壑为主。

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面积约占72%;南部黄土高原沟壑区,面积约占19%;东南部黄河沿岸、黄龙山和子午岭一带为石质低山丘陵区,面积约占9%。

【河流】境内河流均属黄河水系,有黄河、洛河、延河、清涧河、仕望河及汾川河等主干河流,以及特殊地理环境造就的密如蛛网的季节性河系网。

【气候】属内陆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北部属半干旱地区,南部属半湿润地区,南北差异显著,年均气温7.7℃~10.6℃。

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冰雹,冬、春易旱,且有风沙、寒潮侵袭,年均降水量490~660毫米。

【交通】以航空、铁路、公路为主的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G210、G309国道穿境而过,包茂高速南北纵贯,青兰高速东西横穿,全市形成南北、东西5个高速大通道,延吴线延(安)志(丹)吴(起)、延安~延川、白水~黄龙、黄陵~延安段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中。

截止2013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16755.938公里,其中国道910.535公里,省道977.299公里,县道1860.321公里,乡道2083.327公里,专用公路81.086公里,村道10843.37公里;按技术等级分类,高速公路537.05公里,一级公路4.45公里,二级公路1524.899公里,三级公路2701.4公里,四级公路11478公里,等外公路810.459公里,公路网密度42.48公里/百平方公里。

新机场开工建设,西(安)延(安)铁路复线建成。

延安介绍词

延安介绍词

延安介绍词
嘿,朋友们!今天来给你们讲讲延安呀!
延安,那可是个特别有魅力的地方。

我记得我第一次去延安的时候,一下车就被那独特的氛围吸引住了。

走在延安的街道上,感觉时光都仿佛倒流了。

那里的建筑有着浓厚的历史气息,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去参观枣园。

哇,一进去就感觉进入了一个绿色的世界。

那些枣树长得可茂盛啦,一颗颗大枣挂在枝头,看着就特别诱人。

我当时就想啊,这要是能摘几个尝尝该多好。

在园子里漫步,能感受到一种宁静和祥和。

仿佛能看到当年毛主席他们在这里工作、生活的场景。

还有杨家岭呢,那里有很多窑洞。

看着那些窑洞,我就在想,以前的人们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为了我们的美好生活而奋斗啊。

真的特别让人敬佩。

延安的美食也不少哦!我吃过那里的羊肉面,那味道,啧啧,可真是绝了!面条筋道,羊肉鲜嫩多汁,吃一碗下去,整个人都热乎乎的,特别满足。

还有延安的小米,熬成粥那叫一个香啊。

在延安,人们都特别热情好客。

我在一家小店买东西的时候,老板特别热情地和我聊天,给我介绍延安的各种特色。

让我一下子就对这个地方更有好感了。

总之,延安就是这样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

它既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又有热情的人民和美味的食物。

如果你还没有去过延安,那一定要找个机会去感受一下哦,相信你一定会爱上它的!就像我一样,对延安有着深深的眷恋和喜爱呀!好了,今天就给你们介绍到这里啦,下次再和你们分享更多有趣的地方哟!。

延安

延安
延安,位于陕西北部,地处黄河中游,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和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这里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森林、煤炭、石油等。历史上,延安经历了多次变革,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革命时期,延安成为中共中央的所在地,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这里不仅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也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的诞生地。延安的革命旧址和领袖故居,如枣园历史。此外,延安还拥有众多的旅游景点,如宝塔、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如今,延安已经成为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精神支柱,其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不可估量。

延安市简介

延安市简介

一.延安市简介:延安地处北纬35°21′~37°31′,东经107°41′~110°31′之间,北连榆林市,南接关中咸阳、铜川、渭南三市,东隔黄河与山西省临汾市、吕梁市相望,西依子午岭与甘肃省庆阳市为邻。

延安古称延州,历来是陕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

城区处于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三山鼎峙,延河、汾川河二水交汇之处的位置,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有“塞上咽喉”、“军事重镇”之称,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

延安之名,始出于隋。

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二.延安市城市性质:中国革命圣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面向全国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延安精神教育基地,以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石化、能源产业为主的陕北现代化中心城市之一。

三.延安市城市规模:中心市区现状人口13万人,近期(2000年)14万人,远期(2010年)17万人。

外围组团(李渠、姚店、河庄坪、万花山、南泥湾)现状2.6万人,近期6万人,远期13万人。

全市近期20万人,远期30万人。

中心市区现状10.2平方公里,近期14平方公里,远期15.5平方公里。

外围组团近期6平方公里,远期14.3平方公里。

全市建设用地近期20平方公里,远期29.8平方公里。

四.延安市总体布局中心市区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分为8个功能区,即中心街商贸区、东关商贸、居住、无污染工业综合发展区,南关行政办公区;七里铺对外交通区;高坡居住区;杜甫川文教科研区;北关文教区;西北川文物保护区。

现中心广场扩大为科技广场;王家坪建成革命纪念广场;旧机场区中心布置世纪广场;火车站前形成交通广场。

外围组团分担城市部分职能,拟定为:姚店工业区、李渠仓储区、河庄坪油田服务基地、万花山旅游度假区、南泥湾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区。

规划市中心区的主要发展方向是旧机场及其以东和火车站以南,杜甫川向西作适当发展。

五.延安市道路交通:①对外交通:保留东关原地运司车站用地,发展火车站对外交通设施用地,重点布置李渠货运交通用地,加强新机场与市区交通联系。

介绍延安PPT

介绍延安PPT
延 安 中 国 革 命 圣 地 —
延安
延安位于陕西北部,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是中华民族 的发祥地,她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延安地处黄河中游,陕北高原南部,东隔黄河,与山西 省相望,西以子午岭为界,与甘肃省接壤;北靠本省愉林地 区;南接我省渭南,铜川,咸阳三市.地理位置为东经107度41分 至东经 110 度 31 分 . 北纬 35 度 21 分至北纬 37 度 31 分之间 , 市区南 北直线距离 239.12 千米 , 东西间距 257.85公里 . 本地区有很 好的植被覆盖 , 延安有 森林 2769.9 万亩 . 森林覆盖率为 42.9%,有天然草场1856.9万亩,中草药品种约500余种.全市 已探明 矿产10多种,其中煤炭储量71亿吨,石油4.3亿吨,天 然气储量 33 亿立方米 , 紫沙陶土 5000 多万吨 . 总面积 3703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18.7009万人,其中城市人 口 59.64 万人 , 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 55.5 人 . 平均海拔 1000 米 , 平均降水量 500 毫米 , 无霜期平均 170 天 , 在气候上 属于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
延安的革命历史
• 延安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由民族英雄 刘志丹、谢子长先创立的陕北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央红 军长途征战的落脚点。从1935年到1948年,延安是中 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十三 年间,这里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整风运动、大 生产运动、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 的重大事件。特别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培育的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的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已经 成为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 精神支柱。1982年延安市被国务院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 。1996年11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延安地区,设立地级 延安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延安市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介于北纬35°21′~37°31′,东经107°41′~110°31′之间。

北接榆林市,南连咸阳、铜川、渭南市,东隔黄河与山西省临汾、吕梁地区相望,西依子午岭与甘肃省庆。

阳地区为邻全市总面积37037平方公里,共辖1区12县、196个乡镇、3426个行政村,总人口193.88万,其中农业人口154.1万,人口密度52/平方公里。

属内陆干旱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均无霜期170天,年均气温7.7℃—10.6℃,年均日照数2300—2700小时,年均降水量500毫米左右。

历史沿革延安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轩辕黄帝的陵寝就安卧在延安境内的桥山之巅,被炎黄子孙尊称为“人文初祖”。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延安以其“边陲之郡”、“五路襟喉”的特殊战略地位,吴起、蒙恬、范仲淹、沈括等许多中国古代名将在此大展文韬武略,上演了一幕幕金戈铁马的悲壮史剧。

二十世纪上半叶,延安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民族英雄刘志丹、谢子长创立的陕北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央红军长途征战的落脚点。

从1935年到1948年,延安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十三年间,这里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

特别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培育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已经成为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精神支柱。

1982年延安市被国务院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

1996年11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延安地区,设立地级延安市。

人文自然资源延安自然、人文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经济发展潜力。

全市土地总面积5556万亩,人均29亩,且土层深厚、适生作物众多、发展林果业和畜牧业的前景十分广阔。

在广袤黄土的深处,蕴藏了十分丰富的矿产资源。

已探明石油储量4.3亿吨,煤炭储量71亿吨,天然气33立方米,紫砂陶土5000万吨,为延安工业经济的腾飞提供了十分优越的条件。

历史的潮汐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延安丰厚的人文旅游资源,掩映在苍松翠柏中的轩辕黄帝陵,是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民族圣地,雄奇壮美的壶口瀑布,象征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永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北宋时期开凿的清凉山万佛洞和钟山石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特别是历时千年开凿的钟山石窟,专家们称它完全可以和敦煌相媲美。

举世闻名的枣园、杨家岭、王家坪等一大批革命旧址,吸引了国内外的游客。

这一孔孔土窑洞、石窑洞和低矮瓦房,曾是指挥千军马的司令部。

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孕育了韵味淳厚的黄土风情文化。

粗犷豪放的延安腰鼓,高亢激越的陕北民歌,古朴精美的民间剪纸,热烈欢快的陕北大秧歌,无不寄托着延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希冀。

延安精神【延安精神】从1935年红军长征到达陕北至1945年4月中共七大召开10年间,中共中央在延安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由弱到强,为打败国民党军队积累了实力,并形成延安精神。

主要内容包括:爱国主义精神,实事求是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和共产主义理想等,是党的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的结晶,是共产党人理想与品格的体现。

80年代末,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和一些省级延安精神研究会相继成立。

中共陕西省委七届四次全委会1989年12月12日通过了《中共陕西省委关于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的决定》,决定从1990年开始,将每年10月26日定为全省延安精神纪念日(此日即毛泽东给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人民的复电日)。

黄陵祭祖【黄陵祭祖】中华民族最隆重的祭奠祖先活动,分官祭和民祭。

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汉代以来,历代官府于每年清明节,必组织谒祭活动,为官祭。

其时,车水马龙,歌舞管弦,赋辞祭文,以告先祖风调雨顺,世事太平。

另于每年重阳节,民间亦必自发祭拜,或歌功颂德,或祈求太平,为民祭。

秧歌舞【秧歌舞】分为大秧歌、小秧歌两种。

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一种民间舞蹈。

大秧歌从表演形式上可分为两种风格:延安(含甘泉县)以北各县为一派,以"陕北大秧歌"为代表;延安以南各县为一派,以"老秧歌"为代表。

小秧歌又叫小场子秧歌,通常是在扭完大秧歌之后,才入场进行表演。

表演形式亦可分为"踢场子"和"秧歌剧"两类,包括"二人场子"、"多人场子"、"霸王鞭"、"跑红灯"、"跑旱船"、"担花篮"、"跳荷灯"、"推小车"、"花鼓"、"莲花落"、"二鬼打架"、"醉翁背醉婆"、"唱秧歌"等等。

踢场子【踢场子】小秧歌的一种。

表演者人数不等,但须是双数,扮演者男持彩扇,女舞彩帕,在器乐鼓点声中成双成对起舞。

你追我赶,男扑女闪,动作刚健洒脱,柔软细腻,既有哑剧之情节,又融舞蹈、戏曲、武术为一体,表现男女青年调情逗趣、追求爱情的情怀。

表演形式有"文场子"、"武场子"和滑稽诙谐的"丑场子",演员按照独特的表演程式,从四个不同方位各表演一次,这叫做"四门"。

表演者多为青年人,也有老者出场献艺,表现出老当益壮的精神风貌。

跑红灯【跑红灯】小秧歌的一种。

主要在灯节之夜表演。

演员人数不限,广场、舞台皆可。

表演者脚下套一木(竹)制圆盘,舞者裙子与圆盘连接,圆盘上装有各色花灯,灯盏为四至八盏,舞者手擎两盏,也有擎一盏拿一把扇子的。

表演形式有"走灯"和"跑灯"两种,队形造型有"双龙摆尾"、"卷白菜心"、"五角星"、"宝塔山"等。

伴奏乐器有唢呐、锣鼓。

演唱时分领唱和合唱,曲调多为陕北民歌调,唱词根据不同情况,即兴编唱。

霸王鞭【霸王鞭】小秧歌的一种。

主要流传于延安市富县张村驿乡和洛川县部分乡镇。

是一种以有节奏地踢打花鞭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

表演者手执长约1.3米、直径约7厘米、涂有各种颜色花节的鞭棍,花鞭上凿有很多空槽,装上数枚铜钱,因形似西楚霸王项羽的钢鞭得名,或称"金钱棍"。

表演时,手脚击鞭,鞭打浑身,全身上下"喳喳"作响,所以有些地方叫它"浑身响"。

后经不断改进,新编霸王鞭表演分为高手鞭、低手鞭和混合鞭三种类型。

前二者是以击胸部上下为区别的。

高手鞭包括有纵马立鞭、弓步担鞭、二起踢鞭、头顶转花、横抛鞭、竖抛鞭、双响鞭、三百六十转身鞭、望月背鞭、对打鞭等10余种动作。

低手鞭包括单踢鞭、双踢鞭、跑马步担鞭、晃身鞭、腰鞭、转踢鞭、连四脚鞭等7个动作。

混合鞭由高、低鞭组合而成。

动作有单踢腿横抛鞭、紧回颈转身鞭、弓步穿插紧打鞭、头顶转花双响鞭等。

混合鞭花样增多,弥补原霸王鞭舞蹈动作单调、缺乏奔放灵活之不足。

新编霸王鞭又因不同演出场地而有不同的表演形式,诸如行进鞭、场子鞭、舞台鞭等。

老秧歌【老秧歌】民间秧歌舞蹈。

流行于延安南部的洛川县、富县、黄陵县及宜川县。

是根据戏曲里的"宫廷歌舞"和流传在民间的秧歌,经过不断提炼、加工逐渐形成的。

老秧歌表演时分男女角。

男角称"耍杂",头戴船形草帽,腰围白裙,手执"莲花灯",引逗包头。

女角称"包头",身穿大襟彩服,腰系开缝彩裙,头戴彩色纸花,黑手帕作发辫。

表演时,以群舞为主,人数不限,男女成双数。

舞时亦必有丑角手执绳甩在前领头,"耍杂"、"包头"排成两行跟随其后出场。

"耍杂"手执莲花灯,"包头"两手提裙角,以腰带肩左右转动相互对唱扭动,变化出各种队形,如"白马分鬃"、"二龙戏珠"、"摆八卦"、"蝎子倒尖尾"等。

表演动作有"双蝴蝶"、"凤凰单展翅"、"碎步"、"沙沙步"等,扭动要求"稳",上身要求"活",无论什么动作,均要求"柔"而"软"。

高潮中,"耍杂"依自己功底深浅,在领"包头"时,表演出诸多高难动作,如"飞脚"、"二起脚"等。

老秧歌表演,以洛川县最为出众,该县因表演风格迥异而分为"京兆秧歌"和"城关秧歌"两派,前者流传洛川县城南京兆乡一带,后者流传县城周围,又称"鬼拉腿秧歌"。

陕北大秧歌【陕北大秧歌】盛行于陕北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

表演时人数不限,少则数十,多达数百。

队形由一撑伞者(称伞头)领头,另有一身挎一串马铃、手执一把蝇甩子者(称马俳子,伞头的保镖)随其后,在锣鼓唢呐声中带领表演者,扭出各种队形,如"卷白菜心"、"十二莲灯"、"十字梅花"、"二龙出水"、"盘龙过街"、"大游四门"、"五马空城"等。

舞蹈动作有"原地扭"、"十字步"、"三步一停"、"抖肩步"、"金鸡独立"、"抬头望月"等。

农历正月初七人日(也叫"人七")过后,开始闹秧歌,俗称"起秧歌",这是一年一度城乡"闹红火"最集中的一段时间,一直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才停止。

凡爱好扭秧歌的城乡群众,自愿参加到秧歌队里。

参加者大多服装随意,腰里扎根红绸子,扮女角的手摇彩扇,或动作划一,或即兴随乐。

秧歌队里一定要有扮天官、春官的,丑角化装成蛮婆、蛮汉、赃官等。

另外有两个扮饰性情暴烈汉子为牌,队尾有一人饰老乞,持一乞棍挑一件破羊皮袄断后。

红军到达延安,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后,经文艺工作者对陕北大秧歌的不断改进,使它在化装、服饰、表演、唱词、动作等方面有所创新,被誉为"新秧歌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