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卫生信息资源概述.doc

第1章卫生信息资源概述.doc
第1章卫生信息资源概述.doc

第一章卫生信息资源概述

第一节卫生信息资源

一、卫生信息资源的含义

信息与物质、能量一起被认为是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并构成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基本资源体系。学术界普遍认为,信息一方面是宇宙间的普遍现象,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另一方面它又是信息资源的源泉。但并非所有的信息都是信息资源,只有经过人类的加工组织与开发利用的信息才能成为信息资源。从这一角度出发,卫生信息资源是在医药卫生信息活动领域中经过人类开发与组织的信息的集合。

二、卫生信息资源的类型

按照不同的标准与范围,信息资源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卫生信息资源就是信息资源按专业(学科)划分出来的一个门类。依现实信息资源的载体分,可将卫生信息资源分为载体信息资源、文献信息资源、实物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四种类型。结合卫生信息资源管理的实际,在现实的卫生信息资源体系中,人们常见和常用的卫生信息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型:

(一)卫生文献信息资源

是以文献为载体的信息资源。文献信息资源依据其记录方式和载体材料又可分为刻写型、印刷型、缩微型、机读型、声像型等五大类。其中刻写型卫生信息资源主要是指医卫专业人员的手稿、手写纸质病历、手工登记资料、原始档案等;印刷型的卫生文献信息资源主要包括医卫图书、报刊、特种文献资料(医学科技报告、医学会议文献、医学学位论文资料、医卫技术标准资料、医卫专利文献、政府及官方出版物等)、图片等。

(二)卫生数据资源

卫生数据资源主要包括:

1.各类公司研制与开发并形成市场化运作的数据库(知识库)资源。如: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医院知识仓库、MEDLINE、OVID、ProQuest、Springer、Elsevier、Kluwer等。

2.公共卫生领域中各类疾病预防、职业健康保健、疾病监测的数据采集、登记、存储、统计分析与检索及其管理资料。

3.卫生系统领域的各类统计资料。

在卫生数据资源中,既包括有结构化的事实性报表数据,还包括许多非结构化的数据,如医学影像数据等。

(三)卫生信息网络与系统资源

卫生信息网络资源主要包括:

1.为实现卫生信息资源快捷有效地传输而建立的各种网络(局域网、广域网)。

2.从Internet网络上可以查找到的卫生资源包括:①非正式出版的信息,如电子邮件、专题讨论小组和论坛、电子会议、电子布告板新闻等工具上的信息;

②正式出版信息。包括网络数据库及电子出版物等。

卫生信息系统资源主要是指为实现卫生信息化而建立的各类与人、财、物有关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及其相关设备。

(四)卫生组织机构信息资源

主要是指医疗卫生领域各种学术团体和教育机构、企业和商业部门、国际组织和政府机构、行业协会等介绍和贯彻其宗旨、研究开发的信息资源、或其产品、服务、成果的描述性信息。各类卫生组织机构作为信息源将在本章第三节介绍。

(五)卫生专业人员与信息管理人员的智力资源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所拥有的智慧、经验与知识是卫生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常在交流、口述与讨论中传递丰富的卫生信息。卫生信息管理人员主要包括信息资源服务规划与管理者、统计人员、流行病专业研究人员、医务人员、系统开发管理与维护人员、数据收集与处理人员、文献资料与档案管理人员等。卫生信息专业人员与信息管理人员既是卫生信息资源的生产者,又是卫生信息资

源的开发利用者。

三、卫生信息资源的特征

卫生信息资源除具有信息资源的一般性特征外,还具有许多自身个性特征。

(一)专业性

卫生信息资源是人类在医卫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从普遍意义上来看,所有专业性信息资源所提供的信息必须具有真实性(准确性),卫生信息资源尤其如此。从卫生信息资源管理的实践来看,确保所使用的卫生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它直接关系到卫生决策的成败。信息是决策的基础,信息失真,决策必定失误,为此还将会付出惨重甚至危及生命的代价。其次,它关系到信息价值的大小。再次,卫生信息资源的真实性还关系到整个卫生服务功能的发挥和卫生服务的最终效果。因此,为保证卫生信息资源的真实性以便有效地利用,首先要搞好卫生信息资源的收集工作,严格做好各种原始记录和统计分析。第二,要对许多重要的卫生信息进行认真细致的加工整理和筛选工作,防止加工中的变异和人为臆断,剔除不真实的信息。第三,要尽可能地减少传递中的失真,并注意培养卫生信息工作人员的鉴别能力、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高度的责任感。

(二)时效性

卫生信息资源的时效性是指从卫生信息源发送的信息,经过接收、加工、传递、利用的时间间隔期及其效率。卫生信息从发送到利用与更新的时间越短、传递速度越快、使用越及时、更新与使用程度越高,那么时效性就越强。

强调卫生信息资源的时效性是因为:只有及时获取、掌握时效性强的信息资源,才能使人们的主观认识跟上客观卫生事业的发展形势,明了卫生事业发展变化的趋势和特征。只有及时获取和利用时效性强的卫生信息资源,才能做出迅速的判断和正确的决策,取得工作主动权。只有获取时效性强的卫生信息资源,才能提高卫生信息的价值。

(三)系统性

卫生信息资源的系统性,首先是指它不是零星的、个别的、紊乱的,而是由若干个具有特定内容和同类性质的卫生信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形成的一连

串的卫生信息。其次是指卫生信息资源的全面性,它要从多方面完整地反映卫生活动的变化和特征,从而可对卫生活动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再次是指包含反映卫生活动变化和特征的卫生信息具有连续性,而且它的发送、收集、加工、传递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

(四)共享性

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的利用表现为占有和消耗。当物质资源或能源资源量一定时,各利用者在资源利用上总是存在着明显的竞争关系。而信息资源的利用不存在这种竞争关系。人们可以在同等环境条件下共享某种信息资源。卫生信息资源在很大范围内也具有共享性特征,即人们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共享一部分公开的卫生信息资源。

第二节生物医学核心信息资源网络

生物医学科学在不断专业化,又不断相互交叉渗透的综合化过程中发展前进,其知识结构非常复杂而精巧。如上文所述的各种类型信息资源长期以来以多种载体形式揭示着生物医学的复杂知识结构。Internet建立起一个生物医学信息资源的网络,英国人称之为“组织医学网络信息”(Organizing Medical Network Information),来揭示日益发展日益复杂的生物医学知识及其结构。这一虚拟网络强化与扩展了原有的纸质信息网络。

一、生物医学核心信息资源网络图

结合多年从事网络卫生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经验与体会,我们勾画出由生物医学信息搜索引擎、信息资源主题目录、学科导航站点、及机构资源、期刊资源等等构成的生物医学信息网络示意图。这个网络图能够帮助我们比较清醒地认识并高效地在生物医学信息海洋中航行。对这个网络图涉及到的主要信息资源的揭示也将构成本教材的主框架。

生物医学信息网络示意图

核心信息源

1.Nature 出版集团期刊数十种

2.Cell 出版社期刊十余种

基础医学学科

3.Science (杂志)

4.美国实验生物学会联合会(FSAEB )加盟学会出版刊数十种

5.Proc Nat Acad Sci USA 美国科学院院报

6.各国医学院、研究所、专业学协会杂志、指南、标准、教育资源、数据库、知识库

7.世界卫生组织(WHO )九种连续出版物、专题报告、指南、多种数据库 预防医学学科 8.美国卫生研究院(NIH )各种研究所、

中心、图书馆出版杂志、多项研究报告(发

表于国际顶级杂志)、指南(Consensus

Statements )、多种数据库、Medlineplus

数百个主题信息资源等等

生物医学信息 资源搜索引擎 信息资源 导航站点 9.美国疾病防控中心(CDC )三种杂志、

HugeNet 、预防指南、多种数据库、知识

10.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 )多项文件、

新闻、专题报告、数据库、知识库

11.中国及其它各国卫生部、公共管理部

门、药管局等指南、标准、指导文件、数

据库

12.New Engl J Med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13.JAMA (美国医学会杂志)等AMA (美

国医学会)主办的十余种综合与专科杂志

https://www.360docs.net/doc/4d18388930.html,ncet (柳叶刀)出版集团多种杂志

15.Brit Med J (英国医学杂志)出版集团

几十种杂志

临床医学学科 16.AHA (美国心脏协会)五种心血管系

世界顶级杂志

Am Cancer Soc (美国癌症学会)

Am Diabetes Assoc (美国糖尿病协会)

……

17.国际知名出版社不断更新的多种生物

医学专业核心权威著作与期刊

…… (#17由Brandon-Hill 核心书刊目录优选推荐)

二、核心资源网络图的主要构成成分

核心资源网络图构成成分主要有搜索引擎,主题指南,学科导航,重要卫生组织机构如政府机构、医疗机构、知名学会协会等信息资源,还有权威图书,核心期刊,重要讲义等等。本章第三节、第四节将分别介绍卫生组织机构作为信息源,第二章及以后各章将按学科揭示这些主要构成成分。这里仅概述搜索引擎、主题指南、学科导航目录作为信息源及其对信息资源的索引揭示作用。

1. 搜索引擎

注:1-17所包含内容互相交叉渗透。1-6除提供基础医学学科资源外,亦提供预防与临床医学学科资源;7-11除提供预防医学学科资源外,亦提供基础与临床医学学科资源;12-17除提供临床医学学科资源外,亦提供基础与预防医学学科资源。

搜索引擎使用自动索引软件来发现、收集并标引网页,建立数据库;以Web 形式提供给用户一个检索界面,供用户输入检索关键词、词组或短语等检索项;代替用户在数据库中找出与提问相匹配的记录;返回结果,按一定的相关度排序输出。因此又称网络资源的关键词索引,强调的是检索功能,而非主题指南那样的导引、浏览。搜索引擎适合于检索特定的信息及较为专深、具体或类属不明确的课题,信息量大且新,速度快,但检索结果准确性差别较大。第二章仅推荐四种国际认知度较高、生物医学专指性较强的引擎。。

2. 主题指南

主题指南由信息管理专业人员在广泛搜集网络资源及有关加工整理基础上,按照某种主题分类体系编制的一种可供检索的等级结构式目录。在每个类目及子类下提供相应的网络资源站点地址,并给以简单的描述,使用户通过浏览该目录,在目录体系的导引下,发展检索到有关的信息。因此也叫目录型检索工具。此类检索工具比较适合于查找综合性、概括性的主题概念,或是对检索要求较高的课题,检索质量较高,但内容少,收录不全面,新颖性不够。

3. 学科导航

学科导航是图书馆从协调整个网络资源的角度出发,对Internet上的相关学术资源进行搜索、评价、分类、组织和有序化整理,并对其进行简要的内容揭示,建立分类目录式资源组织体系、动态链接、学科资源数据库和检索平台,发布于网上,为用户提供网络学科信息资源导引和检索系统的导航系统。提供其它网络站点和网络数据库的入口,以及其它各类大型图书馆OPAC及其虚拟馆藏的链接点。

仅以信息资源导航站点栏为例,美国Kansas大学医学院Genetics Education Center网页,详尽介绍有关遗传学研究进展、教育资源、各种研究项目与活动等;英国Surgical-tutor网站,为本科生与研究生外科考试准备了整套教育资源、外科学世界名著、经过精选的期刊论文详细摘要、40几个专题的辅导讲义、几十套多选题,放射学、病例影像、幻灯片文库等等,图文并茂;链接瑞典Karolinska 学院循证医学(EBM)与临床指南网页,我们可立即利用EBM专供讲义、各国的标准、指南,还有美、英、法国多个重要数据库,……。

上述三种工具在功能与内容方面有交叉渗透。例如英国的Intute可归入生物

医学信息资源搜索引擎,但它对于许多学科或主题与精选出若干站点。Surgical-tutor虽为外科学教育网站,它还推荐不少综合性医学信息搜索工具。

第三节卫生保健组织作为信息源

一、卫生保健组织及其职能

卫生保健组织是指所有以促进、恢复和维护健康为基本目标的组织,是卫生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传统的卫生组织,如医院、诊所、预防保健机构、医药科研机构、药厂等,也包括卫生行政组织,甚至包括广义的健康相关组织。卫生组织是卫生信息资源的制造者、是卫生信息的主要来源。国际性卫生组织和机构、卫生行政组织和职能部门、社会专职的卫生信息服务机构都蕴藏着大量权威优质的信息。虽然不同国家卫生保健组织体系各有特点,但其职能基本相同,信息资源涵盖内容基本相似。不同卫生组织所提供的信息的内容、类型与特点总是紧紧围绕特定组织的宗旨与目标、服务于特定组织的职能与任务的。中国卫生组织结构设置框架如图1-1所示。

图1-1 中国卫生组织结构

卫生组织职能包括:

(一)卫生行政组织职能

卫生行政组织是国家行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建立起来的国家行政组织之一。国家的卫生行政组织是在卫生工作方面行使国家政权的公务机关,概括说,其主要职责是负责贯彻实施政府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主管全国和地方卫生工作,编制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制定医药卫生法规并对卫生法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

卫生部是全国最高卫生行政机关,它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实施党和政府的卫生工作方针,负责组织、领导全国和地方的卫生事业管理工作。

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主要工作职能是:贯彻政府有关卫生工作方面的各项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调查、了解卫生工作实际,总结、交流和推广各地的经验;因地制宜制定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卫生区域发展规划和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并监督实施;依法实施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监督和管理各种疾病的预防控制等等。

(二)卫生专业组织及其职能

卫生专业组织主要包括医疗机构、卫生防疫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基层卫生机构、医学科研机构和医药院校。

1.医药卫生科学研究机构

医药卫生科学研究机构的基本任务是贯彻国家有关发展科学技术的方针政策和卫生工作方针,出成果,出人才。

(1)结合现状及发展趋势开展医学科研

(2)培养医药卫生科研、管理人才

(3)推进医药卫生科学技术体制改革

(4)开展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

除独立的研究机构外,还有一些研究机构附设于医学院校、医院、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妇幼保健院等单位、从事医学科学研究工作,它是利用所在单位已有的科研能力,充分发挥医疗、教学人员专业特长的多快好省的一种组织形式。

2.疾病防控机构

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旨在对传染性疾病,流行性疾病,急性突发事件的重点监测,并对这些疾病集合国家力量或地方力量,在国家范围内或地区范围内及时应对,并彻底加以控制,从而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又分不

同的级别,分别承担不同的职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总的职能有:(1)疾病预防与控制:包括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寄生虫病和地方病预防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包括突发事件应急准备、突发事件报告与预警、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突发事件评估。

(3)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包括公共卫生信息平台的建设、信息系统的管理、信息的利用和服务。

(4)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

(5)实验室检测与评价;

(6)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包括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健康教育资料的开发与制作、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的实施、健康教育效果评估。

(7)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包括技术支持、技术指导、开发与应用研究。 3.医学教育机构及其基本职能

医学教育机构如独立设置的各级各类医学院校与综合大学的医学院、医学部等,在医学教育、医学科学研究及医疗卫生保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医学教育机构的基本职能是:

(1)医学教育:医学教育分为三阶段即在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医学教育。医学教育机构在三个阶段的教育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此三阶段的教育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与临床技能、具备较好的医学交流技能、信息获取与管理技能、批判性思维能力较强的合格的医生。

(2)医学科研:医科大学按研究工作与教学工作的比例侧重可分为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及教学型大学。

(3)医学临床:医学教育机构多设附属医院,附属医院除担当各层次医学生的临床教学与实习指导的工作,还是医学临床实践、医疗服务的主要力量之一。

4.医疗机构及卫生保健机构

医疗机构是指为病伤人员诊断治疗的机构。按其主要功能可分为:以诊疗疾病为中心的机构,如医院、门诊部、诊所、医务室等;以预防疾病为主体的机构,如妇幼保健院、结核病防治所;以康复疗养为重点的机构,如理疗疗养院(所)。此外,还有急救中心。担负着对群众和特定的人群进行医疗保健、防病治病及妇

幼保健等基本职能。

(三)卫生群众组织及其功能

卫生群众组织指与卫生有关的各种非政府组织,包括学会、协会、研究会及基金会等等,属于学术性、公益性、非营利性的组织。医学学会协会的主要职能主要包括:以多种形式促进生物医学基础与临床研究;为会员提供包括网站、杂论坛等交流平台促进信息交流;继续医学教育;病人教育;等等。

二、卫生组织机构的信息资源类型与特点

(一)卫生组织机构的信息资源类型

1、新闻和时事发布:

网上卫生管理组织的新闻等动态信息(News, News Releases, Events, Fact Sheets )是卫生管理组织的信息“窗口”。一般在主页面或首页予以揭示。与其它网页该类信息缺乏可靠性不同,卫生管理组织的新闻信息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一方面它报道卫生领域新信息如学科最新进展,另一方面它也是卫生管理组织的管理职能实施的一种手段,卫生管理组织利用这类栏目,公布自己的管理资讯。该信息按内容可分为以下几类:管理机构或相关学术或研究机构的会议资讯、重要的卫生医疗活动信息、机构的专题论坛、机构的信息通报、疾病暴发和疫情、医疗卫生统计信息、医疗保健资讯及倡议、政府/组织/机构的卫生保健举措、以及组织管理性事务通告如人力资源的调配和资金的使用、政府/组织/机构新政策法规通告。卫生管理组织的这类信息和其它网站的这类信息一样,也缺乏系统性、有序性,主要起到时事发布的作用,但有的管理组织网页的新闻中也不乏对学术研究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2.政策与管理信息

卫生管理机构的这类信息较其它卫生学术机构更具有政策性和指导性意义,是医疗卫生从业人员必须予以重视并遵守的。如美国卫生与人类服务部发布的政策与管理类信息中包括医疗卫生标准、有关法律和法规、政策与指南以及公告等。国家卫生部(https://www.360docs.net/doc/4d18388930.html,/)网页上发布1、2两项各类权威信息很多,对卫生专业人员同样有很大指导意义。

3.专题概述

这是卫生组织机构主要一类信息资源之一。如世卫组织的网站上“Health Topics”栏目中提供了各卫生专题的综述性知识。美国卫生与人类服务部网站上提供有:疾病(心脏病、癌症、AIDS和糖尿病)、精神卫生、防治、遗传学、临床试验等概述;食品与药物安全和食补等概述;保健方法概述;家庭与儿童照护概述;如何面对灾害和紧急事件的概述;如何面对衰老的概述;有关男女老幼孤残等特殊人群的概述等。

4.出版物

许多机构和组织都主持出版了出版物,这些出版物中大部分为电子期刊,如WHO出版的世界卫生组织通报,该通报将研究结果和政策相关讨论并排放在一起,目的是以可得的最佳证据为基础提供公共卫生政策和实践指导,同时也鼓励科学调查与帮助人口更健康生活的技能之间更密切联系。医学学会协会常编辑出版相应学科的图书和期刊。许多医学学会和协会都有自己相应的机关刊物,这些刊物体现了所属学会的学科性质和工作范围,为促进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5.书目数据库和全文信息检索系统

在国际互联网上,大量的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经过数字化处理并借助网络进行交流,构成网上一类重要的对学术和科研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信息资源―书目数据库和规范出版的全文信息检索系统。数据库包括含有医学专业的综合性或学科专业性数据库;包括全文数据库和参考数据库;包括收费数据库和免费数据库;包括集成的电子图书。它们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原纸版信息,并沿袭了原纸版文献长期形成的一整套严格的科学的审查出版机制,这就为可靠性提供了保证。机构来源的如世卫组织的WHO Library & Information Networks for Knowledge Database (WHOLIS),卫生管理组织的信息检索系统典型事例有世卫组织的WHOSIS、美国疾病防控中心的CDC WONDER等,信息服务机构的全文数据库如维普数据库等。

6.网络工具书与资源导航

权威机构如NIH等都提供电子版的网络工具书,如辞典与百科全书:包括在线字典、词典、百科全书、名录、指南、手册等。资源导航:包括垂直性学科门户和主题性指南、资源列表和网站链接等;包括以数据库查询形式提供的导航系

统。

7. 医学教育与继续医学教育信息

为教学和自学服务的教育教学资料等构成了医学教育机构教学资源的主体,如图书讲义、多媒体资源包括图像资料、可以免费在线播放和下载播放的音频资料、视频资料。此外教育机构还提供有教育教学科研信息、课程信息/精品课信息、图书馆实验室信息、教师信息、教学招生申请信息、教学科研活动信息、校园文化相关信息等等。医学机构特别是学会协会常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尤其是学会会员,提供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相关的继续医学教育。这种继续医学教育,以自学为主,注重先进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提供继续医学教育阅读资料如讲义、教材、手册及图谱等等,并辅以教育学习结果测评方法信息。另外,本学科的相关标准、规范、指南等也是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8.病人教育信息

以病人及病人家属为对象,为其提供健康及疾病的相关知识,并针对不同层次的病人施予不同的教育。一般病人教育资源以“为病人”或“为非专业人员”形式表达。此类信息常出现在研究机构如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及学会的网站上。

9.科研资助和求职信息

许多大型的医学学协会都为用户提供科研资助和求职信息,以促进医学教育、科研、医疗卫生的发展和医学人才的培养。有的学协会还为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医疗人员提供专门的资助。

除上述主要信息外,基金资助和相关研究工具如软件等其它类信息。

(二)卫生组织机构信息资源特点

卫生组织特别是卫生管理组织信息资源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

1.全面

全面性指信息资源能够全面地表达一个主题观点的特性。卫生管理组织的信息资源由于其代表政府行使卫生管理职能,因此决定了其收录范围一般都能够涵盖与其相关的思想和事实,这一点在发达国家的卫生信息管理组织的网站中体现得尤其明显。以美国卫生与人类服务部为例,HHS公开信息资源目前几乎均可通过Internet在WWW上获得。登录HHS主页、“HHS Agencies' (又叫做Operating

Divisions (OPDIVs), https://www.360docs.net/doc/4d18388930.html,/agencies/)各分机构主页、“HHS Information and Hotline Directory ”(https://www.360docs.net/doc/4d18388930.html,/about/referlst.html)各服务项目和信息中心主页、以及“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Manual”数据库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4d18388930.html,/su_docs/aces/aaces002.html)中有关HHS的信息,可见HHS信息资源囊括了全美国卫生服务的方方面面。卫生管理组织信息资源的全面性还体现在其全面的交流性,即针对管理范畴的语言无障碍性,如世卫组织的工作及网站以英、中、法、俄、西班牙、阿拉伯六种语言进行交流,当然以英文为主。

2. 可信

卫生管理组织能够保证其信息资源的内容符合被人们认为是正确的道理和标准,因为信息资源的作者或是来自权威机构,或是知名专家、学者,作者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所描述信息的真实性;信息往往经过同行专家评议,且有一定范围的相关联的资源。一般学术性资源还给出引用文献来源,这既表示对原作者的尊重,也便于信息使用者作深入的研究。鉴于信息作者的可靠性,所以语义表述更是清晰无误,不会有语法、拼写和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虽然各国卫生管理组织都是为本国政府服务的机构,但其信息内容基本上不体现显见的政治、宗教倾向或个人偏见,其宗旨是为人群健康而施行管理职能,当然也不带有商业色彩。

3. 权威

卫生管理组织的信息资源一般都具有较大的影响程度,因为:资源有较强的背景,有政府和知名的专家、学者支持,信息符合版权要求,出处确凿。信息作者的电子邮件地址公开且可靠。卫生管理组织的政策措施、法规条例、指南准则都将影响到其所属政府行政管辖范畴,对其管辖范畴具有指导和管理作用,故其信息资源也具有相应的权威性。

4. 内容独特

卫生组织中卫生行政组织信息资源在整个网络信息资源中,具有其它类信息资源所不具备的特征,这是由其管理职能决定的。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政府的意志,具有行政的特征,这些行使行政管理职能所需的信息是从别的资源中无法获得的。世卫组织信息资源的主题范围着眼于全球,包括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全球卫生专题信息和管理协调信息。美国卫生与人类服务部的信息资源

则着眼于美国人民的卫生健康,提供卫生管理角度的全方位的信息。信息资源以管理职能为首要体现。

5.链接广泛

卫生管理组织的网络信息资源具有较好的链接性能。网站设计了数量合宜的外部链接和丰富的内部链接,所链接的资源能够保持新颖,且与主题、学科相关性适度。网站的设计一般均体现简洁鲜明的风格,设计利于对内容的理解,且页面构图具有一定的平衡性但不是特别注重审美性。链接合理、有效,学术信息的提供和链接有利于网络信息用户的研究需要。

6. 相对稳定

卫生管理组织的网络信息资源某些性行能和指标具有保持不变的特性。URL 稳定并易记,便于用户顺利地找到该网站。网站提供全天服务,利于用户正常链接网站。由于有雄厚资金和充足的人力作为背景,网站维护极好,不间断地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卫生管理组织网站创建的网络信息资源基本保证了正确、真实、客观、公正,创建者提供网站的背景信息资源,如办站的有关宗旨、指导思想、发展方向、发展动态等,并添加其网络信息资源的附加价值,如描述性介绍等

7. 用户友好

卫生管理组织网站内容与整体设计具有特殊风格和吸引力,版面编排与页面表现简洁美观,检索系统操作使用方便快捷。一般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用户易于接近,便于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结构有条理,逻辑性强,大都具有性能良好的检索系统,能够保证搜索到的结果基本符合用户提问的要求。大部分卫生管理组织网站提供文字、声音和图像等多媒体信息,使广大网络信息用户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并引发读者兴趣去浏览,从而强化了信息内容。

8. 其它特征

卫生管理组织的网络信息开放性较好。这里是指卫生管理组织的信息资源中呈现于网络上的信息一般都是免费提供的,当然那些非公开信息除外。网页内容的更新频度(速度、周期)适宜。网络信息资源的时效性越强,对网络信息用户的越强,但网络信息资源的更新频度也不能过高,这与资源的传播与保存有关。

第四节卫生信息服务机构作为信息源

信息服务机构是实施以信息资源为基础,利用科学技术对信息进行生产、收集、处理、储存、输送、传播、使用并提供信息产品和服务的有关信息管理活动的组织形式。

一、信息服务机构类型及其职能

信息服务机构从性质上看,主要由公益型信息服务机构和产业化信息服务机构共同组成。公益型信息服务机构主要包括各种类型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机构、国家各部门信息中心(所)、地方信息机构以及国有单位信息机构等,以提供无偿信息服务为主,有偿服务为辅,其服务效益主要是社会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并以此为中心拓展社会化服务业务。产业性信息服务机构指以盈利为目的的信息服务经营实体,以商品化数据库生产商为代表,包括商业化的网站、作为信息中介的信息商和决策咨询的咨询机构等。这类信息服务机构依照商业化模式营运,以市场需求信息为产品开发导向。尤其是商品化数据库开发商,以形成品牌优势为战略目标,采取集中技术力量和战略资源竞逐以图书馆为主体的集团用户的市场开发战略。本节主要探讨四种信息服务机构及其职能:

(一)图书馆

传统图书馆是搜集、整理、保管和利用书刊资料为读者服务的文化教育机构。现代图书馆是以现代科技手段为依托,为满足社会信息需求,科学地搜集、整理、加工、存贮、传播和开发利用各种载体文献信息的科学文化教育机构,是社会信息交流系统的组成部分。现代图书馆的职能:

1.传递文献信息的职能信息社会里,人们对信息的需求程度越来越高,图书馆本身收藏有大量的文献资源,因此其传递文献信息的职能就变得十分突出和重要,成为现代图书馆的首要职能。图书馆通过书刊借阅、馆际互借、参考咨询、专题讲座、宣传报道等途径以及计算机网络,将文献信息传递给用户。

2.开发信息资源的职能是图书馆承担各种职能的基础。随着文献数量的不断增长和种类的不断扩大,信息量激增,图书馆通过对信息资源进行选取、整理、分析、综合、指引,形成有秩序、有规律、源源不断的信息流,进行广泛的交流与传递,以便最大限度地为读者所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开发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对到馆的文献进行分类、编目,以便科学,合理流通;第二,对

馆外资源进行搜集、过滤,成为虚拟馆藏,形成更加宽广、快捷的信息通道;第三,建立特色馆藏,并使馆藏文献数字化,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

3.信息资源导航功能近年来图书馆利用其历史悠久、发展完善的信息资源组织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参与到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组织、选择工作中来,不仅为网络信息资源的实践活动提供了科学指导,也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许多图书馆从协调整个网络资源的角度出发,对Internet上的相关学术资源进行搜索、评价、分类、组织和有序化整理,并对其进行简要的内容揭示,建立分类目录式资源组织体系、动态链接、学科资源数据库和检索平台,发布于网上,为用户提供网络学科信息资源导引和检索系统的导航系统。提供其它网络站点和网络数据库的入口,以及其它各类大型图书馆OPAC及其虚拟馆藏的链接点。

4.数字图书馆脱胎于传统图书馆职能的数字图书馆,其所拥有的信息资源经过加工整理,可以通过标题、关键词、作者、内容分类特征等“元数据”进行关联检索,甚至可以进行简单的全文任意词检索,这就使网络信息资源的选择变得更为方便、快捷。因此,与其它网上导航工具相比,具有专业性、易用性、准确性、时效性和经济性。所含内容切合主题,实用价值较高。不足之处是所建立的数据库规模较小,在某些类目下收集的文件数量有限。这类导航数据库多数将收集的专业网站分类组织链接,组成多层次的目录型指示数据库。

(二)情报机构

情报机构是专门收集、分析、储存和传递情报的机构。它主要是为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科学研究提供情报服务的。其主要职能为:

1.信息检索包括利用印刷型文摘、索引和电子版数据库进行检索。信息研究所在我国是最早开展计算机信息检索服务的机构,如国际国内数据库联机检索、CD_ROM数据库检索,涉及的数据库品种多,检索水平较高。

信息分析与研究。是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某些给定的项目或课题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最后形成各种类型的报告,为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学研究提供决策依据。

2.咨询服务例如: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发布我国大学、科研机构等

单位被《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等国际著名检索刊物以及国同内检索刊物收录论文的排名表。

3.科研成果查新科技查新工作是通过一批文献或数据,运用综合分析和对比分析等方法,为评价科技项目的新颖性、先进性、实用性提供科学的文献事实依据的信息服务工作。现在我国国家科研立项、成果鉴定、申报专利、申报国家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等都必须附有相应各级查新单位出具的查新证明。

(三)咨询服务机构

信息咨询服务机构是以知识和技术为手段,以协助客户解决复杂的决策问题为目的向社会提供智力服务的部门。其主要职能是利用知识、技术对信息、数据进行综合加工、创造,输出高附加价值的知识产品。咨询过程的实质就是信息的获取、加工和传输过程,也是集知识、现代技术于一体的智能的再生产过程。它向社会提供的既是信息产品又是智能产品。

(四)数据库业

信息产业作为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基础,正在全世界范围内由先导产业逐渐变为主导产业,并将成为最大的产业。

数据库产业泛指对信息进行搜集、加工和组织成为计算机可读介质,并根据用户需要,通过通信介质或其他现代化手段进一步利用和传递等各种服务的名称。数据库的产生与发展是信息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的推动力量,数据库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发展水平的主要依据。作为一种产业,它包括三大要素:一是数据库。二是数据库生产者(通常包括政府机构、商业/企业、非盈利组织/学会、及综合性组织四类)。三是数据库服务提供商。

数据库产业的职能:对数据库进行增值处理(数据库开发、数据处理、软件开发),并提供检索服务(光盘检索、联机检索、网络检索服务),并可向用户发行CD-ROM产品。数据库的检索服务方式呈现多样化,数据库的商品化形式包括磁介质、软盘、光盘,或者以联机方式为用户提供服务。

在信息资源建设或收藏及开展业务活动方面,各种信息服务机构既有重复又有分工。在卫生信息资源的类型方面,主要区别如下:

(1)图书馆主要进行文献的传递,其资源建设的收藏重点在综合性文献,如普通图书、期刊、会议文献、学位论文、参考工具书等。在服务方面,图书馆主要根据读者需要确定自己的服务项目,以提供无偿服务为主。其服务对象来自社会各个方面。

(2)情报机构通常对文献中所包含的信息进行传递,因此将重点放在专业化文献的收藏,如学术性期刊、会议文献、技术报告、标准、专利文献等。主要对专业人士进行服务。

(3)咨询机构主要是对专业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形成增值信息产品。主要提供某个特定专业、课题、项目的咨询报告。

(4)数据库业(生产商和提供商):其提供的卫生信息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光盘数据库、联机数据库、检索软件,在网络上发布的广告宣传信息、免费资源信息、培训信息。

二、信息服务机构的卫生信息资源特点

相对于组织机构信息资源的特点,信息服务机构的卫生信息资源还具备如下特点:

①各类专题信息资源系统性强;

②各类专门的服务功能性强;

③可交流程度高,网上信息交互性强、反馈及时

④信息资源内容丰富。各类图书馆、信息中心提供的信息是用户获取再生源信息的主要支撑,是用户获取公共信息的重要来源;

⑤资源方便利用。信息服务机构大多设有网上服务;

⑥数字化资源比例高;

⑦与其它站点的广泛链接,起引导作用;

⑧有比较稳定的存取途径和手续。

(赵玉虹,李后卿,熊第志,黄亚明,韩玲革)

《信息安全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信息安全概论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课程性质:学科教育(必修) 总学时:41(授课学时32,实验学时9)学分:2 适用专业: “信息安全概论”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标 “信息安全概论”是学科教育平台必修课,适用所有理工科专业。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认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了解信息安全的相关技术及知识体系,掌握加密、认证、访问控制、防火墙、入侵检测、虚拟专用网、网络攻击等信息安全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培养学生用信息安全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为毕业后从事信息化密码保障工作做准备。 二、教学说明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信息安全概述、网络与系统攻击技术、密码与加密技术、认证技术、访问控制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网络安全协议与虚拟专用网技术、信息安全管理等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涉及知识面较广,与应用联系密切以及知识更新较快等特点,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使用翻转课堂、慕课等学习方式扩充课堂教学内容,使用案例分析与讨论、项目研究等方式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结合信息安全领域的最新技术发展、研究成果和解决方案,对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应用下的信息安全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和讨论。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网络攻击技术以及常见信息安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本课程的先修课为“计算机网络”。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信息安全概述 (一)教学内容 1.信息安全基本概念; 2.OSI安全体系结构; 3.信息安全保障; 4.信息安全领域的研究内容。 (二)教学要求 了解信息技术与产业繁荣与信息安全威胁的挑战;了解产生信息安全问题的技术原因;掌握信息安全及信息系统安全的概念;掌握OSI安全体系结构;掌握信息安全保障思想;了解我国信息安全事业的发展概况;了解信息安全领域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密码与加密技术 (一)教学内容 1.密码学概述; 2.对称密码技术及应用; 3.公钥密码技术及应用; 4.散列函数技术及应用;

《信息检索导论》课后习题答案

《信息组织与检索》作业答案 第一章布尔检索 习题1-2 考虑如下几篇文档: 文档1 breakthrough drug for schizophrenia 文档2 new schizophrenia drug 文档3 new approach for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 文档4 new hopes for schizophrenia patients a. 画出文档集对应的词项—文档矩阵; b. 画出该文档集的倒排索引(参考图1-3中的例子)。 Term-Documentmatrix: 1234 approach0010 breakthrough1000 drug1100 for1011 hopes0001 new0111 of0010 patients0001 schizophrenia1111 treatment0010 Inverted Index: approach -> 3 breakthrough ->1 drug ->1->2 for ->1->3->4 hopes ->4 new ->2->3->4 of ->3 patients ->4 schizophrenia ->1->2->3->4 treatment >3 注意:倒排索引中的词表(dictionary)和每个词项的倒排列表(posting list)需要排序,便

于查找。这里我们暂不考虑词的正规化处理(如hopes->hope)。 补充习题1 写出AND查询的伪代码 ●面向过程风格的伪代码: 给定两个指针p1和p2,分别指向两倒排列表list1和list2(链表实现)的首元素;令docId(p1)表示p1所指向的元素的docId查询结果存放在answer列表里。 这里应用了“化归”思想(将新问题转化归为旧问题来解决)。这里,比较两排序列表的首元素,排除较小的docId(不可能有匹配)后,我们构造出新的剩余列表,再次进行两列表的首元素的比较。 While p1 != null AND p2 != null If p1->docId==p2->docId //对两(剩余)列表的首元素进行比较 insert(answer, p1); p1=p1->next;//构造新的剩余列表,迭代执行 p2=p2->next;// Else if p1->docId < p2->docId p1=p1->next;//p1->docId不可能有匹配;构造新的剩余列表 Else p2=p2->next;//p2->docId不可能有匹配;构造新的剩余列表 End ●面向对象风格的伪代码: 注:为一个数据结构(对象)定义方法,通过方法操作自己的内部数据(List对象里隐含包含了一个成员变量,它是真正的链表或变长数组)。 While list1.currentItem() != null AND list2.currentItem() != null If list1.currentItem().getDocId() == list2.currentItem().getDocId() answer.insert(list1.currentItem()); list1.moveToNext(); list2.moveToNext(); Else if list1.currentItem().getDocId() < list2.currentItem().getDocId() list1.moveToNext(); Else list2.moveToNext(); End

信息资源管理概论复习提纲草稿完整版

信息资源管理概论复习 提纲草稿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信息资源管理概论 名词解释 信息:信息是用以消除随机和不确定性的东西。【申农】 信息资源管理:p20 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从技术角度看,信息系统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要素构成,完成组织内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使用和维护等,支持组织的计划、组织、人事和控制。 信息采集:信息资源采集是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或管理工作规划的需要,寻找选择相关信息并加以聚合和集中的过程。 信息组织:利用一定的规则、方法和技术对信息的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进行揭示和描述,并按给定的参数和序列公式排列,使信息从无序集合转换为有序集合的过程。 信息检索:是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求查找相关信息的过程。(广义上的信息检索包括存和取两部分) 信息化:是指人们依靠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等手段,通过提高自身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利用信息资源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乃至人的自身生活方式变革的过程。 电子政务: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割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知识管理:是对一个组织的知识与技能的捕获,然后将这些知识与技能分布到能够帮助组织实现最大产出的任何地方的过程。 填空 1、信息的性质:普遍性、客观性、动态性、可识别性、可传递性、可处理性、可度量性、 可共享性、依附性、时效性。 2、信息资源特征: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稀缺性、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共享性 【最重要】、生产和使用的不可分性、时效性、不同一性、驾驭性。 3、信息资源管理的手段主要有技术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四种。 4、信息资源管理发展的诺兰阶段模型包括初装、蔓延、控制、集成、数据管理、成熟,6 个阶段。 5、在工商领域,最早提出信息资源管理概念的是 6、信息系统学派是西方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研究的主流,主要以 《信息资源管理:概念与案例》1979、《信息资源管理手册:是信息资源管理变为易 事》1982、《公共行政部门的信息资源管理:10年的进展》1985、《信息资源管理》 1982 《信息趋势:从信息资源中获利》(1986与霍顿合着)、《信息管理:过渡期的策略与工 具》 7、1985 史密斯()、梅德利()《信息 资源管理》1987 《信息资源管理》1992 D.胡赛因和.胡赛因 《信息资源管理》1984等为代表。

信息安全概论-张雪锋-习题答案

信息安全概论--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主编:张雪锋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第一章 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信息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的理解。 答:该题为论述题,需要结合实际的信息系统,根据其采取的安全策略和防护措施展开论述。 2、当前信息系统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有哪些? 答:对于信息系统来说,安全威胁可以是针对物理环境、通信链路、网络系统、操作系统、应用系统以及管理系统等方面。通过对已有的信息安全事件进行研究和分析,当前信息系统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包括:信息泄露、破坏信息的完整性、非授权访问(非法使用)、窃听、业务流分析、假冒、网络钓鱼、社会工程攻击、旁路控制、特洛伊木马、抵赖、重放、计算机病毒、人员不慎、媒体废弃、物理侵入、窃取、业务欺骗等。 3、如何认识信息安全“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 答:该题为论述题,可以从人事管理、设备管理、场地管理、存储媒介管理、软件管理、网络管理、密码和密钥管理等方面展开论述。 第二章 1、古典密码技术对现代密码体制的设计有哪些借鉴? 答:一种好的加密法应具有混淆性和扩散性。混淆性意味着加密法应隐藏所有的局部模式,将可能导致破解密钥的提示性信息特征进行隐藏;扩散性要求加密法将密文的不同部分进行混合,使得任何字符都不在原来的位置。古典密码中包含有实现混淆性和扩散性的基本操作:替换和置乱,这些基本操作的实现方式对现代密码体制的设计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2、衡量密码体制安全性的基本准则有哪些? 答:衡量密码体制安全性的基本准则有以下几种: (1)计算安全的:如果破译加密算法所需要的计算能力和计算时间是现实条件所不具备的,那么就认为相应的密码体制是满足计算安全性的。这意味着强力破解证明是安全的。 (2)可证明安全的:如果对一个密码体制的破译依赖于对某一个经过深入研究的数学难题的解决,就认为相应的密码体制是满足可证明安全性的。这意味着理论保证是安全的。 (3)无条件安全的:如果假设攻击者在用于无限计算能力和计算时间的前提下,也无法破译加密算法,就认为相应的密码体制是无条件安全性的。这意味着在极限状态上是安全的。 3、谈谈公钥密码在实现保密通信中的作用。 答:基于对称密码体制的加密系统进行保密通信时,通信双方必须拥有一个共享的秘密密钥来实现对消息的加密和解密,而密钥具有的机密性使得通信双方如何获得一个共同的密钥变得非常困难。而公钥密码体制中的公开密钥可被记录在一个公共数据库里或者以某种可信的方式公开发放,而私有密钥必须由持有者妥善地秘密保存。这样,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某种公开的途径获得一个用户的公开密钥,然后与其进行保密通信,而解密者只能是知道相应私钥的密钥持有者。用户公钥的这种公开性使得公钥体制的密钥分配变得非常简单,目前常用公钥证书的形式发放和传递用户公钥,而私钥的保密专用性决定了它不存在分配的问题,有效

南京大学2015年信息资源管理概论第二次作业DOC

题号:1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3.96 内容: 美国信息政策的制订原则有() A、税收减免 B、有限管制 C、保护知识产权 D、高等教育 正确答案:ABC 题号:2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3.96 内容: 绘制网络图的规则正确的是() A、画出的网络图要符合各项工作之间的先后顺序 B、网络图中箭头表示工作前进的方向,可以有回路 C、必要时可以出现带箭头的虚线 D、每个箭线的箭尾编号要小于箭头编号,可以重复编号 正确答案:AC 题号:3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3.96 内容: 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包括() A、系统的总体规划 B、系统的日常运行管理 C、系统的文档管理 D、系统的安全和保密 正确答案:BCD 题号:4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3.96 内容: 甘特图法的特点是()。 A、可以帮助高层管理人员了解全局 B、不能表示各项活动之间的关系 C、简单、明了 D、不适合于复杂的系统项目 正确答案:ABCD 题号:5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3.96 内容: 光盘检索的特点有()

A、存储量大 B、成本低 C、检索速度快 D、相对固化 正确答案:ABC 题号:6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3.96 内容: 文献的要素包括() A、文献信息 B、文献载体 C、符号系统 D、记录方式 正确答案:ABCD 题号:7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3.96 内容: 专利权包括() A、发明 B、实用新型 C、外观设计 D、商标 正确答案:ABC 题号:8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2.97 内容: 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个联机检索服务机构是Dialog系统。 1、错 2、对 正确答案:2 题号:9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2.97 内容: 造成信息系统安全与保密问题的自然或不可抗拒的因素是误操作。 1、错 2、对 正确答案:1 题号:10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2.97 内容: MARC记录中,留有适当的字符供用户选用的是记录分隔符。 1、错

广工信息安全概论重点

知识点 信息安全目标 对称加密算法 DES密码算法 公钥密码密钥 RSA 单向散列函数 SHA安全Hash函数 数字签名 SSL记录层协议 计算机病毒特征 身份认证 口令 防火墙 第一章网络信息安全概论 安全机制 安全服务相关的安全机制(8个) 安全管理相关的安全机制(5个) 第二章密码技术 对称加密算法 DES 非对称加密 RSA Diffie-Hellman 数字签名 HASH 公开密钥算法(RSA算法) 第一个完善的公开密钥算法RSA 经受住了多年的密码分析。密码分析者既不能证明但也不能否定RSA的安全性。 其安全性基于大数分解的难度 求一对大素数的乘积很容易但是要做因式分解就难。因此可以把一对大素数的乘积公开作为公钥,而素数作为私钥。 从而从一个公开密钥和密文中恢复出明文的难度等价于分解两个大素数之积。 公开密钥n:两素数p和q的乘积(p,q必须 保密) e:与(p-1)(q-1)互素私钥d:e×d mod [ (p-1)(q-1)]=1(辗转相除法) 等价表示为d=e-1 mod [ (p-1)(q-1)] 加密:c=me mod n 解密:m=cd mod n 例子:p=47 q=71 则n=pq=3337 (p-1)(q-1)=3220 随机选取e=79 则79×d mod 3220=1 d=1019算法公开e和n,保密d,丢弃p和q 这样对于待加密的消息m=688 c=me mod n= 68879 mod 3337=1570 解密: m=cd mod n=15701019 mod 3337=688 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 假设A选择了一个随机数Xa作为Diffiee-Hellman的指数,B选择了另一个随机数Xb。 A和B就可以通过下面的过程进行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并得到共享密钥gXaXb(mod p)。 ①:A→B:gXa(mod p) ②:B→A:gXb (mod p) 数字签名 证明消息确实是由发送者签发的 并且可以用于验证数据或程序的完整性 它和传统的手写签名类似,满足以下条件:收方可以确认或证实签名确实是由发方签名的 签名不可伪造

信息资源管理概论复习提纲(草稿)

信息资源管理概论 名词解释 信息:信息是用以消除随机和不确定性的东西。【申农】 信息资源管理:p20 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从技术角度看,信息系统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要素构成,完成组织内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使用和维护等,支持组织的计划、组织、人事和控制。 信息采集:信息资源采集是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或管理工作规划的需要,寻找选择相关信息并加以聚合和集中的过程。 信息组织:利用一定的规则、方法和技术对信息的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进行揭示和描述,并按给定的参数和序列公式排列,使信息从无序集合转换为有序集合的过程。 信息检索:是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求查找相关信息的过程。(广义上的信息检索包括存和取两部分) 信息化:是指人们依靠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等手段,通过提高自身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利用信息资源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乃至人的自身生活方式变革的过程。 电子政务: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割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知识管理:是对一个组织的知识与技能的捕获,然后将这些知识与技能分布到能够帮助组织实现最大产出的任何地方的过程。 填空 1、信息的性质:普遍性、客观性、动态性、可识别性、可传递性、可处理性、可度量 性、可共享性、依附性、时效性。 2、信息资源特征: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稀缺性、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共享 性【最重要】、生产和使用的不可分性、时效性、不同一性、驾驭性。 3、信息资源管理的手段主要有技术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四种。 4、信息资源管理发展的诺兰阶段模型包括初装、蔓延、控制、集成、数据管理、成 熟,6个阶段。 5、在工商领域,最早提出信息资源管理概念的是梅迪克(W.D.Maedke) 6、信息系统学派是西方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研究的主流,主要以 霍顿(F.W.Horton)《信息资源管理:概念与案例》1979、《信息资源管理手 册:是信息资源管理变为易事》1982、《公共行政部门的信息资源管理:10年的 进展》1985、《信息资源管理》1982

信息管理概论总复习题

1、下面哪项不属于信息资源作为经济资源的共通特性。() A.共享性 B.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 C.稀缺性 D.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 参考答案:A 题目分析:共享性是作为资源独特特性,B是共通特性,C是共通特性,D是共通特性 2、下面的说法哪项是先验信息的含义。() A.事物实际所具有的信息; B.主体在实际观察该事物之前已经具有的关于该事物的信息; C.主体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实际获得的关于该事物的信息; D.事物部结构和外部联系运动的状态。 参考答案:B 题目分析:无 3、下面的说法哪项是语义信息的含义。() A.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 B.认识主体所感知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在含义; C.主体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实际获得的关于该事物的信息; D.认识主体所感知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外在形式。 参考答案:B 题目分析:无 4、下面的说法哪项是语用信息的含义。() A.主体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实际获得的关于该事物的信息; B.认识主体所感知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在含义; C.主体在观察事物之前已经居具有的关于该事物的信息; D.认识主体所感知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效用价值。 参考答案:D 题目分析:无 5、下面的信息类型中,哪项属于一次信息。() A.游记; B.论文; C.文摘; D.述评 参考答案:A 6、下面的信息类型中,哪项属于二次信息。() A.游记; B.论文;

C.文摘; D.述评 参考答案:C 题目分析:无 7、下面的信息类型中,哪项属于三次信息。() A.游记; B.论文; C.文摘; D.述评 参考答案:D 8、信息科学的研究对象是:() A.生物信息; B.全信息; C.经济信息; D.语用信息 参考答案:B 题目分析:无 9、著名的“经济人”理论提出者是:() A.法约尔; B.泰勒 C.梅奥 D.马斯洛 参考答案:B 题目分析:无 10、梅奥提出的管理学思想称为:() A.需求层次理论; B.一般管理理论 C.人际关系理论 D.双因素理论 参考答案:C 题目分析:无 11、施拉姆的循环模式有何特点:() A.没有固定的传播者和受者 B.传播可以是同步的也可以是异步的 C.该模式无法体现出反馈,无法体现互动性D.参与者处在虚拟的空间中 参考答案:A 题目分析:无 12、第二传媒是指: A.报纸 B.杂志 C.广播 D.电视 参考答案:C

《信息安全概论》期末考试押题

1.常见的密码技术与应用 密码学技术主要有对称密码算法、非对称密码算法、数字签名技术、数字证书、信息隐藏技术等,密码学在现代的意义是非常广的,比如公钥密码技术用于数字签名,认证服务,没有它,大家常用的网上支付系统根本无法存在。还有一些重要的用户登录系统啊,手机通信中的信息加密等等,密码学除了军事用途以外,更多地还是应用在金融,网络,通信等领域。 2.对称加密(DES 算法)与非对称加密(RSA 算法) 2.数字证书 定义:数字证书是由权威公正的第三方机构(即CA 中心)签发的证书,它能提供在因特网上进行身份验证的一种权威性电子文档,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交往中用它来证明自己的身份和识别对方的身份。 应用:数字证书广泛应用于收发安全电子邮件、网上银行、网上办公、网上交易、访问安全站点等安全电子事务处理和安全电子交易活动。 分类:根据数字证书的应用分类分为:电子邮件数字证书、服务器证书、客户端个人证书。 原理图: 4.认证的组成与功能 一个认证系统由五部分组成:用户或工作组,特征信息,认证机构,认证机制,访问控制单元。 用户或工作组:指那些想要访问系统资源的用户或工作组。 特征信息:指用户向认证机构提供的用于认证身份的信息。 认证机构:指识别用户并指明用户是否被授权访问系统资源的组织或设备。 认证机制:认证机制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输入组件,传输系统和核实器。 访问控制单元:用户身份信息经核实器分析计算的结果通过传输系统传输到访问控制单元。 5.病毒与蠕虫

6.木马与后门 7.常见的攻击类型与防范 后门攻击,暴力攻击,缓冲区溢出攻击,拒绝服务攻击,中间人攻击,社会工程学攻击,对敏感系统的非授权访问攻击。 对于常见的信息安全攻击的防范主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 (1)物理安全层面对策: 物理安全层面对策的主要目的就是保证系统实体有个安全的物理环境条件:防止网络服务器、打印机、计算机系统等硬件设备和通信链路受到人为破坏、搭线攻击以及自然灾害等;证实用户的使用权限与身份,以抑制一些不法用户进行越权操作;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有一个适合的电磁兼容工作环境;制定比较完备的安全管理制度,防止非法进入计算机机房的各种偷窃、破坏活动的发生。 (2)技术层面对策:综合应用网络访问控制、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信息加密技术、反病毒技术、研发并完善高安全的操作系统等多项措施。(3)管理层面对策: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管理,不仅要看所采用的安全技术和防范措施,而且要看它所采取的管理措施和执行计算机安全保护法律、法规的力度。只有将两者紧密结合,才能使计算机网络安全确实有效。 8.访问控制?访问控制的过程?访问控制中常见的攻击及其原理? 访问控制:是一系列用于保护系统资源的方法和组件,依据一定的规则来决定不同用户对不同资源的操作权限,可以限制对关键资源的访问,避免非法用户的入侵及合法用户误操作对系统资源的破坏。访问控制提供了系统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访问控制的一般过程:主体创建一个访问系统资源的访问请求,然后将这个请求提交给访问监视器。访问监视器通过检查一定的访问策略,决定是否允许这个访问请求。如果主体的访问请求符合访问策略,主体就被授权按照一定的规则访问客体。 常见访问控制攻击与原理 穷举攻击:尝试所有可能的字母组合来满足认证口令,以获取对客体的访问权限。 字典攻击:字典攻击事实上就是穷举攻击的子集。字典攻击并不尝试所有的口令组合,而是从一个列表或字典中尝试那些常用的口令。很容易找到那些常用的用户ID和口令。 欺骗攻击:攻击者放置一个伪造的登陆程序来迷惑用户,骗取用户ID和口令。这种方式看起来就像是正常的登陆屏幕,所以用户很可能提供需要的信息。程序并不会把用户连接到所请求的系统上,而是返回一个登录失败的提示信息。 9.常见防火墙的类型。 硬件防火墙和软件防火墙,包过滤防火墙,状态检测防火墙。 10.入侵检测系统的检测机制及原理?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及其设计准则? 入侵检测系统的检测机制一般可以分为三种:基于异常的检测机制,基于特征的检测机制,以及两者混合的检测机制。

信息资源管理概论答题纸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信息资源管理概论”课程重考试卷 一简答题 (共8题,总分值64 ) 1. 简述信息的依附性。(8 分) 答:信息必须依附。信息于一定的载体而存在。同一个信息可以依付不同的载体。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或传播出去,供更多的人分享。因此,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也同时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播和可转换等特点。 2.简述元数据的作用。(8 分) 答:元数据是描述信息资源或数据等对象的数据,其使用目的在于:识别资源;评价资源;追踪资源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化;实现简单高效地管理大量网络化数据;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发现、查找、一体化组织和对使用资源的有效管理。 3.简述系统评价应遵循的原则。(8 分) 答:1.综合性原则2.指导性原则3.可行性原则4.相关性原则 4.简述信息技术四基元。(8 分) 答:感测技术——感觉器官功能的延长。 通信技术——传导神经网络功能的延长。 计算机和智能技术——思维器官功能的延长。 控制技术——效应器官功能的延长。 信息技术四基元和谐有机地合作,共同完成扩展人的智力功能的任务。 5.简述专利文献的特点。(8 分) 答:(1)数量巨大、内容广博。目前,世界上约有90个国家、地区、国际性专利组织用大约30种官方文字出版专利文献,其数量占世界每年400万件科技出版物的1/4。而且,每年仍以100多万件的速度递增。专利文献几乎涵盖人类生产活动的全部技术领域。 (2)集技术、法律、经济信息于一体。专利文献记载技术解决方案,确定专利权保护范围,披露专利权人、注册证书所有人权利变更等法律信息。同时,依据专利申请、授权的地域分布,可分析专利技术销售规模、潜在市场、经济效益及国际间的竞争范围。是一种独一无二的综合科技信息源。 (3)反映新的科技信息。首先,大多数国家专利局采用先申请制原则,致使申请人在发明完成之后尽早提交申请,以防他人捷足先登。其次,由于新颖性是专利性的首要条件,因此,发明创造多以专利文献而非其他科技文献形式公布与众。第三,20世纪70年代初专利申请早期公开制度的推行,更加速了科技信息向社会的传播速度。 (4)格式统一、形式规范。各国出版的专利说明书文件结构一致:均包括扉页、权利要求、说明书、附图等几部分内容。扉页采用国际通用的INID代码标识著录项目,引导读者了解、寻找发明人、申请人、请求保护的国家、专利权的授予等有关信息。权利要求说明技术特征,表述请求保护的范围。说明书清楚、完整地描述发明创造内容。附图用于对文字说明的补充。更重要的是,专利文献均采用或标注国际专利分类划分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从而使各国的发明创造融为一体,成为便于检索的、系统化的科技信息资源。 6.简述企业信息化概念的外延。(8 分) 答:企业信息化指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并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去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及时的为企业的“三层决策”(战术层、战略层、决策层)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对需求作出迅速的反应,其本质是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1)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是管理和运行模式,而不是计算机网络技术本身,其中计算机网络技术仅仅是企业信息化的实现手段。(2)企业信息化的概念是发展的,它随着管理理念、实现手段等因素的发展而发展。(3)企业信息化是一项集成技术;(4)企业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5)企业信息化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7.谈谈信息资源选择时信息质量的重要性。(8 分) 答:在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愈益重要的角色。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意义在于:通过不断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各领域,可以有效减少物质与能量的消耗,扩大物质与能量的作用,从而极大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信息资源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核心资源。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包括资料、数据、技术、消息、信誉、形象等在内的信息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和无形资产,在财富创造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不仅如此,信息还为实现供需双方的有效对接搭建了平台。企业通过互联网获得全球的市场信息,包括技术、产品、需求等,使新产品的开发从掌握市场信息、确定产品概念到开发、设计、制造同步进行,大大缩短了开发周

《信息管理概论》期末复习

《信息管理概论》期末复习

————————————————————————————————作者:————————————————————————————————日期:

单选题 1、CPU是指(控制器和运算器合称) 2、从信息实体中直接抽取未加规范化的能代表该信息主题概念的若干词作为主题标识,称为抽词标引 3、存放的是有关主题的数据库或服务器地址,并指引用户到特定地址获取所需信息的网络组织方式是(网络信息指引库) 4、第二传媒是指:广播 5、定题信息服务是从检索方式划分角度来对信息服务进行的类型划分。 6、管理智能说的代表人物是(霍顿) 7、根据规范化的主题词表即一种语词型人工语言将主题概念转化为主题标识,称为(赋词标引) 8、根据专门的分类表将主题概念转化为主题标识,这时的主题标识以分类号或代码的形式出现称为分类标引 9、回溯检索服务是从(检索方式划分)角度来对信息服务进行的类型划分。 10、1C是指那种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 11、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如下选项哪项属于系统软件。(Windows XP) 12、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如下选项哪项属于应用软件。(Excel) 13、计算机检索服务是从(检索手段划分)角度来对信息服务进行的类型划分。 14、计算机诞生的标志是(ENIAC在费城面世) 15、晶体管计算机使用的存储器是(磁芯和磁盘) 16、集成电路计算机使用的逻辑元件是集成电路) 17、将数据、程序和各种操作信息直接转换成计算机能接收到的电信号的硬件系统是(输入设备) 18、将计算机运行的结果由电信号转换成人们能够识别的语言、文字、声音等形式的部件是:(输出设备) 19、联机检索服务是从(检索手段划分)角度来对信息服务进行的类型划分。 20、迈克尔哈默博士提出的理论称为(企业再造理论) 21、三维结构理论的提出者是(卢泰宏) 22、数据经过加工成为:(信息) 23、申农-韦弗的数学模式有何缺点:(该模式无法体现出反馈,无法体现互动性) 24、施拉姆的循环模式有何特点:(没有固定的传播者和受者) 25、网络信息传播的基本模式是:(网状模式) 26、下面的描述,哪一项不是宏观层次信息管理的研究内容:(它关注信息从搜集到信息的组织、加工、整理,进而进行分析与预测的过程;) 27、下面的描述,哪一项是微观层次信息管理的研究内容:(它关注信息从搜集到信息的组织、加工、整理,进而进行分析与预测的过程;) 28、下面的描述,哪一项是中观层次信息管理的研究内容(它关心的核心问题是规划与运营好企业内部的信息资源;) 29、信息管理起源于三个不同领域,下面的这些领域哪个不是其起源的领域(政府行政管理领域) 30、信息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全信息;) 31、信息单元、数据依据逻辑方法再现和重组的过程是一个序化增值的过程是信息组织的哪项功能:(增值优化功能) 32、信息过程说的代表人物是(泰勒) 33、需求层次理论的提出者是(马斯洛) 34、.以下关于信息管理活动各个时期的特点描述,哪一项属于近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的特点:(信息资源类型多样化,报纸与杂志等新型载体大量涌现。) 35、以下关于信息管理活动各个时期的特点描述,哪一项属于古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的特点:(信息管理的对象主要是纸质的手抄本和印刷本;) 36、以下关于信息管理活动各个时期的特点描述,哪一项属于现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的特点:(信息管理的机构除了图书馆意外,还有各种功能与目的皆不同的信息管理机构,如咨询公司、企业管理公司等;) 37、下面几个概念中,涵盖的范围最小的概念是(智能) 38、下面的说法哪项是先验信息的含义。(主体在实际观察该事物之前已经具有的关于该事物的信息;) 39、下面的说法哪项是实得信息的含义(主体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实际获得的关于该事物的信息;)

信息安全概论课后答案

四45五3六57十4十一34十二47没做 “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习题及答案教材:《信息安全概论》段云所,魏仕民,唐礼勇,陈钟,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概述(习题一,p11) 1.信息安全的目标是什么 答:信息安全的目标是保护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抗否认性和可用性;也有观点认为是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即CIA(Confidentiality,Integrity,Avai lability)。 机密性(Confidentiality)是指保证信息不被非授权访问;即使非授权用户得到信息也无法知晓信息内容,因而不能使用 完整性(Integrity)是指维护信息的一致性,即信息在生成、传输、存储和使用过程中不应发生人为或非人为的非授权簒改。 抗否认性(Non-repudiation)是指能保障用户无法在事后否认曾经对信息进行的生成、签发、接收等行为,是针对通信各方信息真实同一性的安全要求。 可用性(Availability)是指保障信息资源随时可提供服务的特性。即授权用户根据需要可以随时访问所需信息。 2.简述信息安全的学科体系。 解:信息安全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多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知识。除了数学、通信、计算机等自然科学外,还涉及法律、心理学等社会科学。 信息安全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安全管理研究等。信息安全研究包括密码研究、安全

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包括安全实现技术、安全平台技术研究;安全管理研究包括安全标准、安全策略、安全测评等。 3. 信息安全的理论、技术和应用是什么关系如何体现 答:信息安全理论为信息安全技术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信息安全技术是信息安全理论的体现,并为信息安全应用提供技术依据。信息安全应用是信息安全理论和技术的具体实践。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安全平台和安全管理来体现。安全理论的研究成果为建设安全平台提供理论依据。安全技术的研究成果直接为平台安全防护和检测提供技术依据。平台安全不仅涉及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和边界安全,还包括用户行为的安全,安全管理包括安全标准、安全策略、安全测评等。这些管理措施作用于安全理论和技术的各个方面。 第二章密码学概论(习题二,p20) 杨越越 1.概念解释: 分组密码、流密码、对称密码、非对称密码 答:分组密码:对明文的加密有两种形式,其中一种是先对明文消息分组,再逐组加密,称之为分组密码. 流密码: 对明文的加密有两种形式,其中一种是对明文按字符逐位 加密,称之为流密. 对称密码:密码系统从原理上分为两大类,即单密钥系统和双密钥系统,单密钥系统又称为对称密码系统或秘密密钥密码系统,单密钥系统的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或者相同,或者实质上等同,即易于从一个密钥得出另一个. 非对称密码:双密钥系统又称为非对称密码系统或公开密码系统.双密钥

高一信息技术 7.1信息资源管理概述教案

7.1 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一般过程,理解信息资源管理活动的普遍性及其重要意义 2、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信息进行分类,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标准化思想 过程与方法: 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充分的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教学内容要够丰富。 二、教学要点: 本课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针对这种情况,采取让学生自学并书写自修笔记的方式做课前准备,在自修笔记中学生会摘录下课文的知识点、自己的体验和感想等等。 三、教学组织: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内容生动有趣,让学生有兴趣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一边思考一边寻求解答。 四、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展示“心系奥运”网站,在”aoyun”站点下存在images,sounds,vedios等文件夹,分别存放着不同类型的文件,图片,声音,视频等,引出信息资源管理。 一、身边的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一方面是人类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对文献、知识和信息管理的延伸和拓展,另一方面则是在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信息已成为重要的经济资源这个背景下所发展起来的信息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 计算机被用于图书馆和情报中心文献信息加工与管理的同时,也被广泛用于公司、企业和其他各类机构的行政记录处理、财务数据处理和经营活动数据处理。最初这种数据处理仅仅是在局部环节和操作层次上,主要目的是用机器代替手工劳动,提高数据处理速度和效率。随着数据量不断增大,内容日益复杂,不仅需要解决大量数据的处理和组织,还需要对数据进行存贮、保护并在需要时取出,这就促使人们以系统思想为指导,全面考虑组织机构各类数据的采集、加工、存贮、检索、传输和利用,以此为契机,管理信息系统(MIS)及其他各类自动化信息系统便应运而生了。 整理课本,作业本,学习资料等; 整理电话号码; 整理电脑中的资源; 整理剪报; 整理网站素材; 整理图书等。

信息资源管理概论

一、简答题(每题8分,共64分) 1、简述信息的依附性。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付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付不同的载体。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或传播出去,供更多的人分享。因此,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也同时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播和可转换等特点。 2、如何理解广义的信息资源? 广义信息资源是信息和它的生产者以及信息技术的集合。 3、简述交流的重要性质。 4、谈谈信息技术的社会特征。 1、信息、物质和能量是构成人类社会资源的三大支柱。 2、信息的一般特征: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共享性、可转换性、可增值性 3、信息的基本容量单位是字节 5、简述文献信息的特点。 文献检索是通过将表示检索要求特征的信息与存贮(记录)在文献数据库中的文献特征信息作相符性比较来实现的。文献特征信息可分为文献内容特征的信息(如分类号、检索词、代码等)和文献外表特征信息(如题名、著者、文献类型、文种、发表时间等)。 6、造成信息系统安全与保密问题的因素是什么? 1、电磁波辐射泄漏2.信息系统网络化造成的泄密3、计算机媒体泄密4.内部工作人员泄密 7、网络信息资源从形式上看有何特点? 1.网络信息资源从形式上看有何特点2、以多媒体为内容特征3、以现代信息技术为纪录手段4、数据结构具通用性、开放性和标准化5、具高度的整合性,便于多种媒体一体化 6、交互性能增强 8、简述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 占性:知识产权是一种民事权利,他同所有权一样,具有排他性和绝对性。 地域性:知识产权作为一种专有权在空间上的效力并不是无限的,而要受到地域的限制,既具有严格的领土性,其效力只限于本国境内。时间性:知识产权不是没有时间限制的永恒权利,尽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受到保护,超过有效期限,这一权利自行消失,成为社会共同财富。 二、论述题(每题12分,共36分) 1、结合实际论述信息化社会的主要特征。 建立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广泛的信息产业拥有高素质的信息人才构建良好的信息环境信息化社会不仅是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而且也是社会管理体制和政策激励的结果。如果没有现代化的市场体制和相关的政策、法规,信息化社会将无法正常运作。 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是相应人才的拥有量。拥有足够数量的、高素质的信息人才是实现信息化社会的保证和原动力,是信息化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 把信息化归纳为"四化"和"四性"。 (1)信息化的"四化": ▲智能化。知识的生产成为主要的生产形式,知识成了创造财富的主要资源。 这种资源可以共享;可以倍增;可以"无限制的"创造。这一过程中,知识取代资本,人力资源比货币资本更为重要。 ▲电子化。光电和网络代替工业时代的机械化生产,人类创造财富的方式不再是工厂化的机器作业。有人称之为"柔性生产"。 ▲全球化。信息技术正在取消时间和距离的概念,信息技术及发展大大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随着因特网的发展和全球通信卫星网的建立,国家概念将受到冲击,各网络之间可以不考虑地理上的联系而重新组合在一起。 ▲非群体化。在信息时代,信息和信息交换遍及各个地方,人们的活动更加个性化。信息交换除了社会之间、群体之间进行外,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换日益增加,以至将成为主流。 (2)信息化的"四性":▲综合性。信息化在技术层面上指的是多种技术综合的产物。它整合了半导体技术、信息传输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和数据压缩技术等;在更高的层次上它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的整合。人们普遍用synergy(协同)一词来表达信息时代的这种综合性。▲竞争性。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进程不同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信息化是通过市场和竞争推动的。政府引导、企业投资、市场竞争是信息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信息管理概论

信息管理概论(本)01 试卷总分:100 1 判断题(共10题,共50分) 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1.(5分) 信息组织是薪资管理的核心环节和重要工作。() √ × 2.(5分) 信息可以加工,同时信息量在加工中会丢失一部分。() √ × 3.(5分) 信息的作用是信息的特征的唯一体现。() √ × 4.(5分)

信息的特征指的是信息区别于其他事物所特有的想象。() √ × 5.(5分) 信息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它与材料和能源一起被看作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 √ × 6.(5分) 管理的基本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 × 7.(5分) 信息交流是组织结构的核心,是组织存在的基础,没有信息交流就没有组织。() √ × 8.(5分) 在信息组织活动中,信息的外在特征和内容特征是两个基础概念。() √ × 9.(5分)

信息技术是各行业信息化的基本前提。() √ × 10.(5分) 信息技术处于信息技术体系的中层,主要是指新材料、新能量技术等。() √ × 不定项选择题(共10题,共50分) 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11.(5分) 我国古代图书整理活动到清朝达到极致,其代表事件就是()的出版。 A、《七略》 B、《四库全书》 C、《汉书·艺文志》 D、《隋书·经籍志》 12.(5分) ()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由它完成运算处理功能,并实施对计算机其他各部件的控制,使计算机各部件协调统一工作。 A、内存 B、中央处理器

C、操作系统 D、键盘 13.(5分) 应用软件是指针对特定用户或者某一特定用途的软件。以下软件属于()应用软件。 A、WindowsNT B、Excel C、WPS D、Unix 14.(5分) 根据信息资源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利用的过程和发挥作用的特点,信息资源的主要功能有()。 A、管理与协调功能 B、文化传播功能 C、选择与决策功能 D、经济功能 15.(5分) Internet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最先进的信息交流手段,对于用户来说,Internet可以提供的基本信息服务有:() A、电子邮件服务 B、电子商务 C、电子公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