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页岩顺向坡水化后对基坑支护的影响

合集下载

泥页岩水化对岩石力学强度的影响

泥页岩水化对岩石力学强度的影响
性力 学公 式 , 这 时沿 着 垂 直 向直 径 产 生 几乎 均 匀 的
1 实 验 原 理
1 . 1 泥 页岩 的单轴 抗压 试验 原 理
水平 向的拉应 力 , 这些 应力 的平 均值 为 :
2P ,、
岩石 的抗压强度就是岩石 试件在单轴压力 下达到 破坏的极限值 , 它在数值上等于破坏时的最大压应力 。 试验 结果 按 下式计 算抗 压 强度 :
R 。= P / A ( 1 )
O " a
( 4)
式中: P一 作用载荷 , MN;D一 圆 柱 形 试 件 的 直 径, I " 1 1 ; L一 圆柱形试 件 的长度 , m。
在水 平 向 直 径 平 面 内 , 产 生 最 大 的 压 应 力 为 ( 在 圆柱形 的 中心处 )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3— 2 3
( 5)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 目( 5 1 1 3 4 0 0 4 ) 作者简介 : 李 海旭( 1 9 8 4一) , 男, 满族 , 河北隆化人 , 西南石油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 研究 方 向为井壁稳定 。

离 子抑 制效 果更 明显 。
詈= £ △ t , L △ = t ・ A

8 ,
、 ( 2 )
, 、

泊松 比为 :
△d ・f
0 ‘
1 . 2 泥 页岩 的抗拉试 验 原理
本实验利用 巴西劈裂法测定岩石 的抗拉强度。
其 基本 原理 是在 圆柱 体 试 件 的 直径 方 向上 , 施 加 相 对 的线性 载 荷 , 使 之 沿 试 件直 径 方 向破 坏 。根 据 弹

水化作用对南海东部泥页岩地层井壁坍塌的影响分析

水化作用对南海东部泥页岩地层井壁坍塌的影响分析

吸水对其抗 压强度 、弹性模量等 力学参数的影响规律 ,根 据 Mo r o l l. uo a C mb准则计算 了泥 页岩 水化后 井壁坍 塌压力随 井眼
钻 开 时间 的 变 化规 律 。 这 对 解 决 该 海域 泥 页岩 地 层 井壁 坍 塌 问题 有 较 大的 指 导 意 义 。 关 键 词 : 南海 东部 ;泥 页 岩 ;井壁 稳 定 ; 水化 ;坍 塌 压 力 中图 分 类 号 :T 2 E1 文 献标 识 码 :A DOI 0 9 9 .s. 0 —3 62 1. .9 : . 6  ̄i n1 82 3 . 20 0 8 13 s 0 0 2
c e c e to h l h o g a o a o y t ssh sb e ee mi ae . n a d t n t e i f e c fs a e h d a i n o c a i a a o 衢 i n fs a e t u h lb r t r e t a e n d t r n t d I d i o . h l n e o h l y r t n me h n c l . r i n u o p r mee s s c s o r s i n sr n t n l si o u u a e n a ay e . i al , a e n t eM o rCo l mb f i r r e i n a tr , u h a mp e so te g h a d e a t m d l s sb e n l z d F n l b s d o h - u o a l ec i r , c c h y h u t o t e c a g fc l p ep e s r t i fe h h l o mi n i p n d h sb e ee mi a e . h e e r h r s l r e h h n e o o l s r s u ewi t a h me a rt e s ae f r t m o so e e a e n d t r n t d T e r s a c e u t a ev r s y sg i c n o v e s a ec l p ep o l m i g o . i n f a t o s l et h l o l s r b e i t s e i n i t h a n h r Ke r s e se at f o t i aS a s ae we l o e sa i t h d a i n c l p e r s u e y wo d : a tr p r o u h Ch n e ; h l; l r tb ly; y n S b i r t ; ol s e sr o a p

水化对泥页岩力学性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水化对泥页岩力学性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第5卷 第1期1999年3月地质力学学报JOU RNAL O F GEOM ECHAN I CSV o l .5 N o.1M ar.1999文章编号:100626616(1999)0120065270收稿日期:1998203212作者简介:路保平(19622),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石油大学博士研究生,多年来一直从事石油钻采科研及生产管理工作。

水化对泥页岩力学性质影响的实验研究路保平1,林永学2,张传进21中国新星石油公司开发部,北京 100083;2中国新星石油公司石油钻井研究所,山东 德州 2530051摘 要:在井眼失稳机理分析的基础上,经室内实验得出泥页岩水化后岩石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

页岩水化前后坍塌压力对比结果表明,水化使泥页岩的坍塌压力持续升高,证实了泥页岩地层在钻遇初期稳定、裸眼一段时间后出现失稳。

关键词:井眼稳定;坍塌压力;水化试验;钻井液;分类号:TU 456 文献标识码:B泥页岩不仅具有岩石的共同特点,而且具有独特的水化性,因此成为井眼稳定研究的一个焦点。

泥页岩水化引起岩石力学参数发生变化,岩石力学参数的变化反过来引起岩石受力状态发生变化,岩石逐步遭破坏而出现井眼失稳。

因此,在研究影响井眼稳定的力学因素时,必须研究水化对岩石力学参数的影响规律。

1 井壁坍塌压力计算井壁周围的应力状态可以用以下力学模型求解:在无限大平面上,一圆孔受到均匀的内压,而在这个平面的无限远处受到两水平地应力(最大水平地应力ΡH 和最小水平地应力Ρh )的作用,垂直方向受上覆岩层压力。

依据文献[1~3]提供的方法可得到井壁坍塌压力的计算公式,用当量钻井液密度表示为:Θm =Γ(3ΡH -Ρh )-2C K +ΑP p (K 2-1)(K 2+Γ)H ×100(1) 式中:C 为岩石内聚力 M Pa ;K =co t 2(45°-Υ 2);Υ为内摩擦角 (°);H 为井深 m ;Θm 为坍塌压力当量钻井液密度 g ・c m -3;Γ为应力非线性修正系数;Α为毕奥特系数;P p 为地层孔隙压力 M Pa ;ΡH 和Ρh 分别为最大、最小水平地应力 M Pa可见坍塌压力当量钻井液密度除与岩石所受应力及地层孔隙压力有关外,还与岩石的力学参数有关。

泥岩地层井壁稳定性研究

泥岩地层井壁稳定性研究
UΗ 1- 2Λ 5E 1- 2Λ 5 1 + + 2 ( 1- Λ) rE 5r 2 ( 1- Λ) r 5r 2 ( 1- Λ) r
52U Η + 5r2 × 5 2U r + 5r5Η
( 1- 2Λ) 5E 5 Ur 3- 4Λ + = 0 2 ( 1- Λ) rE 5r 2 ( 1- Λ) r2 5Η
5 Ur 5r 5Η
r
( 3) ( 4) ( 5)
UΗ Ur 1 5 +
z= Ε
5 Uz 5z
3 刘向君, 1969 年生; 1995 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工程系, 获工学博士学位; 现在西南石油学院完井中心工作。 地址:
( 637001) 四川省南充市。 电话: ( 0817) 2224433 转 2910。
( 1) ( 2)
可见, 在柱坐标系下, 从静力学出发建立的平衡 方程与无水化过程时的平衡方程形式完全相同。 但 这里的径向应力 ( Ρr ) 、 周向应力 ( ΡΗ) 、 剪切应力 ( ΣrΗ) 包括钻开地层由于载荷不平衡引起的应力和水化膨 胀应力两部分。 几何方程为: Ε r=
= Ε Η
r
及 P ierre 页岩岩心, 对泥页岩在不同水活度溶液中 的膨胀动力学过程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 实验证 明: 材料的膨胀百分比与材料所吸收的水分重量百 分比成正比; 实验也证明, 页岩水化可以用扩散吸附 过程加以描述。Yew C H 等首先利用泥页岩地层的 这一实验结果, 提出了一种计算井眼周围水化应力 分布的模型。 本文将以均匀各向同性的线—弹性力 学井壁稳定性模型为基础和出发点, 引用 Yew C H
( 7) w = f ( ∃w ) = k 1 ・∃w + k 2 ∃w Ε 其中, ∃w ( r , t ) 是指径向剖面上随时间而变化的吸 附水增量。 已知任意时刻地层含水量的分布 w ( r ,

深基坑工程中地下水位变化对支护结构的影响研究

深基坑工程中地下水位变化对支护结构的影响研究

深基坑工程中地下水位变化对支护结构的影响研究深基坑工程是指深于一般土建工程的基坑工程,常见于高层建筑、地下室等工程中。

在深基坑工程中,地下水位的变化对支护结构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地下水位变化对支护结构的影响、分析工程案例以及提出建议等方面进行研究。

首先,地下水位变化对深基坑工程中的支护结构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当地下水位上升时,会给基坑周边土体带来较大的水压力,增大土体的重力和活动性,使土体的稳定性变差。

特别是在泥质土和黏土中,由于水分的存在,土体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会随之减小,导致土体的抗剪强度下降,从而给支护结构带来不利影响。

其次,地下水位的变化还会导致基坑周边土体的塌陷和沉降。

当地下水位下降时,土体会由于减少的水压力而产生膨胀,导致基坑周边土体的塌陷和沉降现象。

这会使得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变差,增加工程施工的风险。

再次,地下水位变化还会对深基坑工程中的支护结构造成变形和破坏。

当地下水位上升时,水的渗透性会增大,进一步破坏土体的稳定性。

特别是在支护结构的关键部位,如拱顶和拱脚处,如果不能有效抵抗地下水的冲击,将导致支护结构的变形和破坏。

综上所述,地下水位变化对深基坑工程中的支护结构是具有明显影响的。

为了减轻和控制这种影响,建议在深基坑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应采取以下措施:1.合理设计基坑支护结构,考虑到周围土体的稳定性和变形特性。

根据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确定合适的支护结构类型和参数。

2.在施工过程中,及时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并随时调整施工方案和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对于地下水位上升较快的情况,可以采取加强支护结构、增加支撑点等方式来增强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3.加强地下水的排水和控制,尽量减少地下水位的上升或下降。

可以采用泵水、引水渠道等方式来降低地下水位,减轻对支护结构的影响。

4.加强与周围环境的交流与沟通,了解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等情况,避免地下水位变化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减轻地下水位变化对支护结构的影响,提高深基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水泥土挡墙渗透系数对基坑渗流的影响

水泥土挡墙渗透系数对基坑渗流的影响

水泥土挡墙渗透系数对基坑渗流的影响吴依涵;陈四利【摘要】为了研究水泥土材料在基坑工程中作为竖向止水帷幕与支护结构时的抗渗性能、力学性能以及位移变化,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使用ABAQUS软件对基坑中的水泥土挡土墙进行了相关模拟计算.讨论了水泥土挡土墙不同的渗透系数以及渗透系数随时间变化对水泥土挡墙中的流速、应力、位移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水泥土的渗透系数逐渐减小时,挡土墙内的最大Mises应力随着渗透系数的减小而线性降低,不同方向的最大位移均出现在同样的位置.挡土墙底部位置渗流速度最大.当水泥土的渗透系数为常数时,首先渗流速度随渗透时间的增长而增加,当渗流速度增长到一定值后保持不变;当渗透系数随时间减小时,渗流速度随渗透时间的增长而减小.该分析结果对水泥土在基坑工程应用以及基坑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期刊名称】《低温建筑技术》【年(卷),期】2015(037)002【总页数】3页(P70-72)【关键词】水泥土;挡土墙;渗流;数值模拟;时间效应【作者】吴依涵;陈四利【作者单位】沈阳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沈阳110870;沈阳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沈阳1108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476.4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的空间被不断开发。

由于城市地面空间有限,发展地下空间成为必然的趋势。

在进行地下工程建设时,经常会遇到地下水。

地下水会造成建筑物和地下设施的变形;当地下水位较高时,会发生基坑涌水、渗透破坏、等工程问题[1]。

止水帷幕能有效阻止基坑外部水向坑内的渗透,防止渗透破坏的发生。

水泥土是一种较廉价且性能良好的新型建筑材料,通过搅拌、加固形成的水泥土防渗墙具有水稳定性、整体性和一定的强度。

因此采用水泥土这种材料作为竖向止水帷幕可以有效地防止基坑的渗透破坏。

近年来,陈四利、宁宝宽[2]等学者对水泥土的力学性能、渗透特性、强度特征等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冻融循环、酸碱腐蚀等环境侵蚀对水泥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相应的试验研究。

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影响及其防护措施研究

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影响及其防护措施研究

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影响及其防护措施研究在岩土工程领域中,地下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它的存在和变化可能对工程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施工过程产生显著的影响。

为了确保岩土工程的顺利进行和长期稳定,深入研究地下水对其的影响,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至关重要。

一、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影响(一)对岩土物理性质的影响地下水的存在会改变岩土的物理性质。

首先,它会增加岩土的含水量,从而影响其重度和孔隙比。

含水量的增加通常会导致重度增大,孔隙比减小。

这可能会使岩土的承载能力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建筑物的基础设计和稳定性。

其次,地下水会影响岩土的渗透性。

渗透性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地下水在岩土中的流动速度和方向,对于工程中的排水设计和防渗措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此外,地下水还会影响岩土的饱和度。

饱和度的变化会影响岩土的力学性能,如抗剪强度等。

(二)对岩土力学性质的影响地下水对岩土的力学性质有着显著的影响。

例如,它会降低岩土的抗剪强度。

当岩土中的孔隙被水填充时,孔隙水压力会增加,有效应力减小,从而导致抗剪强度降低。

这对于边坡稳定性和地基承载力的评估是一个关键因素。

另外,地下水的存在还可能引起岩土的膨胀和收缩。

一些特殊类型的岩土,如膨胀土,在遇水时会发生显著的体积膨胀,而失水时则会收缩。

这种体积变化可能导致建筑物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和开裂。

(三)对工程施工的影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地下水可能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例如,在基坑开挖时,如果没有有效地控制地下水,可能会出现涌水、流沙等现象,严重威胁施工安全和进度。

此外,地下水还可能对施工材料产生腐蚀作用,降低工程结构的耐久性。

比如,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下水的侵蚀可能导致钢筋锈蚀,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四)对工程稳定性的影响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边坡工程中,地下水的渗流可能导致边坡失稳。

水的渗透力会增加下滑力,同时降低岩土的抗剪强度,从而增加滑坡的风险。

对于隧道工程,地下水的存在可能导致围岩压力增大,引发塌方等事故。

基坑施工中泥岩浸水强度变化的研究

基坑施工中泥岩浸水强度变化的研究

基坑施工中泥岩浸水强度变化的研究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加强对高边坡、深基坑的开挖支护,已经成为当前工程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性技术问题。

泥岩在浸水之后,其强度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这将对深基坑与高边坡的支护带来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对南宁地区的泥岩为例,对泥岩浸水之后的强度变化进行说明。

关键词:泥岩浸水强度;基坑边坡支护0、前言这些年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取得快速发展,与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施工难度不断增加,尤其是基坑施工期间,当遇到泥岩浸水后,会对基坑及整个工程对安全造成极大影响。

所以需要对基坑施工中泥岩浸水强度变化进行研究,为深基坑施工的有序进行提供保障。

1、泥岩浸水概述泥岩属于沉积岩中的一种,其中所包含的成分比较多且十分繁杂,其层理不是十分明显,主要构成部分是比较细小的颗粒沉积物。

黑色的泥岩当中常常包含有机物质。

依据泥岩中所包含的物质,对其进行划分,主要有炭质泥岩、钙质粉砂泥岩、水云母泥岩以及铁质泥岩等等。

泥岩在浸泡到水之后,其宏观的裂缝将会出现崩塌软化且扩大增生。

这主要是因为在水的作用下,泥岩的物质构成与微孔隙、微结构三者的改变是密切关联的,其中泥岩的内部出现微孔隙以及微结构的宏观的表现就是发生崩塌软化现象[1]。

在泥岩施工期间具有下面几个特征:第一,雨水就会软化,增加施工的难度;第二,钻齿损耗低;第三,泥岩的整体强度不高,由于石英的含量较高,泥岩单轴抗压强度越大,硅质泥岩强度和其他泥岩相比,强度较大。

2、泥岩遇水软化的性质泥岩遇到水出现软化的现象,在南宁地区较为常见,主要是由于在泥质结构下,胶泥会遇到水之后发生软化。

一旦发生软化就会对基坑施工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造成极大影响,如果处理不好,会对整个工程项目的安全性造成影响。

在遇到水之后,泥岩户迅速软化,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与工程的有序开展。

就泥岩的特性来看,具有遇水软化、颗粒细腻、层理构造的特征,可以看出泥岩的整体特征是不利用工程施工的。

泥岩的可塑性差,且遇水软化,在泥浆的润滑作用下,很容易发生下钻或者施工期间的打滑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泥页岩顺向坡水化后对基坑支护的影响摘要:在基坑失稳机理分析的基础上, 经室内实验及室外实际工作得出泥页岩水化后岩石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及岩石倾角对基坑稳定性的影响表明,泥页岩基坑土层的计算应进行相应调整。

关键词: 基坑支护计算;泥页岩水化;平面滑动;边坡稳定;abstract: based on the pit instability mechanism analysis, obtained the variation of shale rock mechanics parameters and rock inclination affect on the stability of pit shale hydration by indoor experiments and outdoor practical work, it show that the calculation of the soil should be adjusted accordingly.key words: pit support; shale hydration; plane sliding; slope stability前言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建筑已越来越多向地下发展。

地下室的面积越来越大,开挖深度也越来越深,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

但国内现有的理论体系及计算方式,无法根据各种岩层在复杂的地质结构及环境下,准确地计算出基坑的变形结果。

往往计算时是稳定的,但在施工过程中却会出现和基坑设计时计算结果大不一致的情况,导致基坑的安全问题比较突出。

在此,主要探讨一下泥质岩对基坑变形的影响及设计时如何避免。

泥页岩水化对滑动面的影响泥质岩属沉积软质岩,结构面的发展情况为层理、片理、节理裂隙,常见结构有:①泥质结构。

主要由小于4微米的颗粒组成,因而岩石致密均一。

当含粉砂和砂时,则形成各种过渡类型结构,如粉砂泥质结构、砂泥质结构等。

②鲕粒和豆粒结构。

粘土质点围绕核心凝聚而成,直径小于2毫米的称鲕粒,大于2毫米的称豆粒,常见于胶体成因的粘土岩中。

③同生砾屑结构。

粘土物质沉积后,尚未完全固结,受到流水冲刷形成砾屑,又被粘土物质胶结而成。

其岩石工程特征接近均一的各向异性体,其变形及强度特征受层面控制。

我们通常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时,广泛采用的是刚体极限平衡分析法,刚体极限平衡分析法的基本思路是:假定岩土体破坏是由于在滑体内的滑动面上发生滑动而造成的,滑动面上岩土体服从破坏条件,通过考虑由滑动面形成的隔离体的静力平衡来分析边坡的稳定性。

岩土体的破坏条件通常采用mohr-coulomb 准则,即 f t = n s²tanφ+c(1)式中: f t ,n s分别为破坏面上的剪应力与正应力;c,φ为破坏面上的粘聚力与内摩擦角。

边坡滑动面的形状可以是平面、圆弧面、对数螺旋面或其他不规则曲面。

在宏观上,泥质页岩最显著特性是由于粘土矿物的定向排列而呈现出的剥裂性。

微观上,它由极细小的鳞片状粘土矿物杂乱分布而成的鳞片构造,由纤维状粘土矿物错综交织而成的毡状构造和由片状粘土矿物定向排列而成的定向构造。

一般当力与层理或节理面平行时,其抗压强度高,抗剪强度较低,其蠕变最大;力与层理或节理面垂直时,则相反。

根据大量的边坡失稳分析、调查、监测证明:泥页岩边坡常沿顺层或软弱夹层作平面滑动。

资料显示:边坡滑动体自重w所产生的侧向滑动力应小于或等于滑动面的抗滑阻力,而当岩层遇雨浸蚀,岩石发生水化,其力学性质会发生急剧恶化。

许多边坡沿平面滑动前,在滑体后部产生张裂缝。

张裂缝可能临时充水达一定高度,沿张裂缝及滑动面产生静水压力u和水的张浮力v,使滑动力突然增大,如图 1,边坡高度为 h;边坡倾角为s ;假定张性断裂走向与边坡面走向平行,裂纹内充水,裂缝深度为 z,水深为zw;滑面倾角为г。

其边坡的安全系数f可表示为[3,4,5]图1注:{为内摩擦角式中:w = γ [( h2-z2 ) cotг- h2 cot s ] / 2a = (h-z) csc гu = γwzw ( h- z ) csc г / 2v = γwzw2 / 2γw 为水的容重。

由于泥页岩具有岩石的共同特点, 而且具有独特的水化性,在基坑开挖土层遇到泥质岩时,基坑的稳定和计算结果经常相左。

因此, 在研究影响基坑稳定的力学因素时, 必须研究水化对岩石力学参数特别是岩石坡面方向的影响规律。

根据国内现有的对泥质岩水化的实验研究结果,我们了解到:泥页岩岩石强度等参数随岩石含水量的增加变化十分显著。

饱和含水量岩样的单轴抗压强度值仅为其干燥状态下的 31.5% , 降低幅度高达 68.5%; 弹性模量的降低幅度也超过50%; 而泊松比则大幅度上升, 上升幅度达375%。

根据现有的钻井工程中井壁的稳定性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知水化对泥页岩岩石内聚力c、内摩擦角φ的影响。

是随r c 的减少, c 逐渐减少, 最大衰减幅度可达50%,而φ值逐渐增加,增加幅度最大为12%。

[2] 因此,我们在涉及泥页岩的基坑计算中需根据岩面的倾角调整内聚力c、内摩擦角φ的取值,计算边坡的安全系数。

工程实例某市一商业广场,由一栋25层办公楼,一栋30层公寓式酒店,5层商业裙楼及两层地下室组成。

设两层地下室,拟建项目总占地面积约为22000m2。

现场地自然地面平均标高约为33.50-38.60m,拟建建筑物±0.00=34.50m。

地下室底板顶埋置深度为-9.30m,相对自然地面开挖深度为8.10m、14.30m(含底板、垫层)。

该建筑场地位于长江ⅲ级阶地。

地势西低东高,地层结构相对稳定,除填土层外,其下为第四系冲洪积沉积物,下伏基岩为志留系泥岩。

下面与基坑支护设计相关地层的岩土设计参数取值如下: [1](1)杂填土(q4ml):杂色,湿,松散,厚0.3~4.5m,均有分布,r=18.5kn/m3,c=8.0kpa,φ=10°。

(2)粘土(q3pl+al):黄褐~红褐色,硬塑,厚1.0~8.8m,均有分布。

r=19.2kn/m3,c=35kpa,φ=17°。

(3)残积土(q2el):黄褐~棕红色,硬塑、厚0.5~2.1m,偶有缺失。

r=19.1kn/m3,c=20kpa,φ=15°。

(4-1)强风化泥页岩(s):褐黄、灰白色,坚硬,岩体破碎, 可见原岩结构,裂隙发育。

强度不高,属软质岩石,岩体基本质量级为ⅴ级。

层厚0.8~3.8m,均有分布。

r=20.0kn/m3,c=50kpa,φ=20°。

(4-2)中风化泥页岩(s):褐黄、灰绿、灰白色,泥质胶结,裂隙发育。

岩层倾角50~70°;岩体较完整,多沿层面断裂,锤击声沉闷,易断,失水后易开裂,属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级别为ⅳ级。

层厚4.6~13.0m,未揭穿,均有分布。

r=20.0kn/m3,c=120kpa,φ=30°。

拟建场区地下水为:杂填土中的上层滞水,无统一的自由水面;水位随季节变化幅度较大。

施工设计中我们在部分区段采用了放坡+土钉挂网喷砼处理,进行整体稳定性分析时采用圆弧滑动面法,按计算下滑力t、抗滑力r 和抗滑稳定安全系数khd。

抗滑稳定安全系数khd对于重要性等级为一级的基坑取值不小于1.30。

[5,6]下面是二个开挖深度不同的坡段运用计算软件得出的整体稳定性结果计算图:图2图3通过图3可以看出区段开挖深度为13.75米,基坑开挖方向和岩层坡面垂直。

图2开挖深度为8.6米,开挖方向和岩层坡面同向。

计算时未考虑坡面走向,土层计算参数取值相同,其中强风化泥页岩c=50kpa、φ=20度,中风化泥页c=120kpa、φ=30度。

重要性等级为一级,计算时稳定性全部满足要求。

当基坑开挖至底板标高,正秋汛季节,垫层封底施工未及时进行,连续一个多星期的大雨,造成图2计算坡段顺向坡面中风化泥页岩沿岩石坡面滑动,引起整个坡体下滑,坍塌面积为300㎡。

事后,我们通过系数折减,重新计算了图5所示的坡面,如下图4所示:发现在强风化岩层的c、φ值折减至c=20kpa、φ=15度,中风化岩层的c、φ值折减至c=42kpa、φ=17度时,第8、9层滑动面失稳,计算结果和实际岩层变形区相似,由此可见,岩层的走向、特别是泥页岩水化后岩层的走向和基坑的稳定关系极大。

结论及建议(1)当基坑开挖暴露土层中有泥质岩岩层时,必须考虑水化对泥页岩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 一般规律是随含水量增加, 泊松比l、内摩擦角φ增加, 而单轴抗压强度r c、弹性模量e、内聚力c 减小。

(2)水化时间越长,泥页岩坍塌压力随之呈动态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具有高初始强度、低坍塌压力的泥页岩, 随水化发展会逐步转变为低强度、高坍塌压力, 因此及时的封闭暴露岩层可以有效地控制泥页岩的吸水量与吸水进程, 使基坑边坡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

(3)由于坍塌压力呈动态规律变化, 基坑设计时应调整内聚力c、内摩擦角φ的取值,特别是基坑开挖方向和泥页岩岩面走向一致时,建议c值以建议值的30%计算,φ值以建议值的50%计算。

(4)该项计算还须进一步完善计算方法, 便于实际边坡工程稳定性分析时应用,确保现场生产作业的安全。

参考文献[1]岩土力学参数优选理论及应用刘汉东、姜彤、黄志全、马莎黄河水利出版社 (2006-08)[2]水化对泥页岩力学性质影响的实验研究路保平林永学张传进地质力学学报1999.(3)[3]平面滑动边坡稳定性的解析计算蒋斌松蔡美峰都浩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1)[4]土工计算机分析[m]. 龚晓南.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215~222[5]计算土力学张锋、叶冠林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7-10)[6]基坑工程技术规程 db42/159-2004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