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砖混结构房屋墙体裂缝原因分析与处理
建筑工程砖混结构墙体变形裂缝及处理方法

浅析建筑工程砖混结构墙体变形裂缝及处理方法摘要:影响建筑物出现裂缝的原因很多,成因也比较复杂,本文对常见的建筑裂缝作初步分析探讨。
砌体结构的墙体裂缝虽然较难避免,但只要设计合理,选材恰当,严格施工管理,建筑物的裂缝基本上是可以控制的。
关键词:砖混结构;裂缝;防治;温度;【中图分类号】tu746.3一、裂缝的成因及主要控制措施1.1 温度裂缝温度裂缝与建筑物体型、材料性能、施工质量等多种因素有关,但主要还是由于温差变化而产生的。
砌体结构建筑物一般主要由钢筋混凝土和砖砌体两类材料组成,这两类材料在相同温度条件下,砖墙与混凝土的膨胀系数相差几乎一倍。
当外界太阳辐射温度升高时,混凝土屋盖变形大,墙体变形相对较小,导致砖砌体和混凝土屋盖之间产生拉应力和剪应力而造成裂缝。
其次,在混凝土浇筑后的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产生大量的水化热,会导致内部温度急剧上升,形成内外较大温差,使混凝土表面产生拉应力形成裂缝。
温度裂缝是造成墙体早期开裂的主要原因,且有明显的规律,即两端多中间少、顶层多底层少、阳面多阴面少。
常见的温度裂缝往往出现在混凝土平屋盖的顶层两端墙体和山墙上,如门窗洞边的正八字斜裂缝、山墙上部的斜裂缝等。
目前对温度裂缝旳主要控制措施是:(1)屋面设置保温层、隔热层、隔热板、防辐射层,以减小温差。
(2)根据房屋的楼盖、屋盖的类型及有无保温层等因素选择设置合适的伸缩缝。
(3)采用装配式有檩体系钢筋混凝土屋盖和瓦材屋盖、木屋盖、轻钢屋盖。
(4)设置分隔缝或滑动层。
(5)在温度应力、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应在板的表面双向配置防裂构造钢筋,配筋率不宜小于0.10%,间距不宜大于200 mm。
1.2. 干缩裂缝砌体结构常使用多种建材,而它们的性能有时又会有较大差异。
如目前农村中还较多使用的烧结粘土砖,它的干缩变形很小,但砌体在潮湿情况下会产生较大的湿胀,这种湿胀却是不可逆的变形。
又如混凝土砌块的干缩率对干缩变形的影响很大,而轻骨料块体的干缩变形影响更大等。
砖混结构墙体裂缝的成因及处理方法

砖混结构墙体裂缝的成因及处理方法本文根据本人多年来对砌体结构房屋在施工和监理中的经验及观察,对砖混结构墙体出现的裂缝存在不同部位和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
其主要对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砌体裂缝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算例,对开裂砌体的加固的处理提出了采用夹板墙的处理方法,此种方法即保持原墙体的外观又提高了墙体的承载力、抗剪切能力和抗震能力。
近年来,多层砖混砌体房屋的墙体裂缝问题不断发生,(既有老旧房屋也有新建房屋)。
由于引起墙体裂缝的原因很多,但对墙体的强度(抗剪、抗压、抗折)检验也很困难,效果也并不理想。
本文就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的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砌体裂缝进行了理论推导和分析,给出了砌体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合理可行的加固方法。
1.墙体裂缝的原因分析墙体出现的裂缝的形式多种多样,从裂缝形式上可分析为斜裂缝、竖向裂缝、水平裂缝,这些裂缝的出现原因很复杂,但大体上有以下几方面:1.1砌体本身存在质量问题砌体是砖块和砂浆而成的复合体,砖砌体的强度取决于砖和砂浆的质量,也取决于砌筑质量及砂浆的饱满程度。
砌体在受力过程中,砖和砂浆同时受到压、拉、弯、剪的受力状态。
砌体的受压破坏实际上是砖块折断,砖与砂浆脱开形成了失稳而导致出现砌体的裂缝、开展脱落。
1.2地基不均匀沉降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砌体的裂缝是比较严重的,在出现裂缝后进行加固和修复也是比较困难的。
出现这方面的原因有以下两个:a.地质勘察失误;b.房屋结构体形复杂、布局不合规范,没有设置沉降缝或设置不合理等。
1.3温度变化温度变化是砌体出现裂缝普遍存在和形成的主要原因。
砖砌体和混凝土楼屋盖组成的砖混房屋是一个空间结构。
而砖砂浆、混凝土的材料线膨胀系数差别较大,因此在温度变化时,各构件都发生温度变形,由于变形不协调,相互之间又有约束而产生内应力。
当构件中的制约而产生的拉应力超过砌体的极限抗拉强度时,砌体某一位置就被拉开出现裂缝。
1.4设计及使用方面的问题经常出现的设计问题是:荷载漏算,构件承载力和失稳验算失误,构造措施不当等。
砖混结构房屋墙体产生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责任 编辑 : 王明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
2 7— 8
一
位 会 出现 斜 裂 缝 。 1 . 5由于气温变化引起 的裂缝 当温 度 超 过 成 形 温 度 时 ,因钢 筋 混凝 土 线
膨 胀系数 是砖砌体 的 2 倍 ,两者变形产生 剪 . 4 切力并造成裂缝 , 且大多在顶部两端 , 往下逐 渐 减少 ; 当房屋过长时 , 骤然 降温会使墙体在 薄弱 部位 、 错层 、 楼梯问处产生垂直裂缝 。 1 . 6由于墙体经历 吸水 、 冰冻 、 解的反 复 融 过程或受长期 风化造成 承载力逐渐下降 ,其墙 体裂缝 与强度不 足时相似 。 2 混结构房屋墙体产生结构裂缝的防治 砖 2I .勘察要准确 , 严禁不做勘探仅凭对基槽 察看或参考附近勘探资料 ,这种现象在乡镇 比 较突出。 2 设 置沉降缝 是消除过大 不均匀沉 降对 . 2
而形成 。 裂缝 、 斜 水平裂缝 、 向裂缝 , 竖 少数呈不 规 则形状裂缝大多为底层斜 裂缝或 窗角水 平裂 缝 并且往上数量逐渐减少 , 裂缝走 向与地 基沉 降量大小基本对称 ,裂缝上升指 向沉 降较 大的 侧。 在房屋顶部受力不均匀沉降的影 响 , 底层 房屋可能产生水平 、 垂直裂缝 ; 空间刚度弱的部
房 屋造 成 危 害 的有 效 措 施 , 置 位 置 如 下 : 设 a. 建筑平面的转折部位
铺设钢筋 , 前者不仅利于施工而且美 观 。 21 .O整体式屋盖和墙体之间可设置滑移层 ( 加设 油站) 虫 口 或缓冲层( 顶板 和圈梁间用砌 如在 块过 渡)减 弱屋盖对 墙体 的水 平推力 , 层圈 , 顶 梁应和屋盖分开浇筑 ,顶层墙体 宜采用塑性较 好 的砂浆砌筑 ,屋盖四角檐 口下一 定高度的砌 体 内配置适量 的转角水平拉筋。 21 认 真做好勘探工作 , .1 严禁 未做 勘探就 进行设计 、 施工 , 计时应根据勘探 资料 , 设 进行 合理布局和选型 , 在土质变化、 载变化 较大的 荷 部位合理设置沉降缝 , 工时重 视软 弱地 基、 施 湿 陷性黄土地基等特殊地基 的处理 。 综上所述 , 砖混结构房屋墙体裂缝 控制 在 当 中, 以预防为主 , 设计 、 工人员应 增强预 防 施 意识 , 按照规范操作 , 确保 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少 裂缝 的产 生。 作 者简介 : 王玉坤( 9 3 , , 疆人 , 17 ~)男 新 大 学本科 , 工程师 , 国家一级 房建建造 师, 施工管 理 , 目管 理 。 项
砖混结构墙体裂缝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砖混结构墙体裂缝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作者:马亚峰来源:《科技视界》 2013年第28期马亚峰(周口现代城建设有限公司,河南周口 466000)目前,砖混结构的住宅楼出现各种形式的裂缝很多,其裂缝程度轻重不一,差别很大。
轻则影响房屋的正常使用和美观,严重的将形成结构安全隐患,甚至发生质量事故。
1 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1.1设计原因1)基础刚度和强度设计不足,甚至基础纵横墙未能贯通封闭,形成整体,从而造成结构整体刚度较差,导致弯曲变形过大;2)门窗洞口设计过宽,房屋整体刚度和强度下降,洞口处应力集中,变形加大;3)建筑物设计过长,内纵墙过少,伸缩缝设置不当,在垂直荷载作用下,整体弯曲变形过大,产生墙体裂缝;4)电线管和其他管线暗埋在墙体中,过分集中,处理不当,造成局部墙体强度减弱,产生裂缝。
1.2 材料原因1)砌体用砖是脆性材料,其极限应变很小,他的抗拉强度很低,且一般墙体多为无筋砌体,抗裂性能极差,由于砌体内部应力分布不均匀,因此,在应力集中区域易产生裂缝;2)砖块与砌筑砂浆的离散性较大,使砌体强度均匀性差;3)砖块在干燥的自然条件下,其收缩变形较大,导致墙体开裂。
1.3施工原因1)施工速度过快,砌体强度尚未达到设计强度,且地基快速变形,土应力调整滞后,使地基土过早产生不均匀沉降,导致砌体内部产生过大的应力和应变,形成潜在的裂缝基因;2)砌筑砂浆强度不符合要求,如砂子含泥量较大,级配不均匀,施工配合比不准,计量不严格等造成砂浆强度不高,形成潜在的裂缝基因;3)砂浆搅拌不均,和易性差,灰缝不饱满,水平灰缝厚度不均匀,造成砌体强度下降;4)施工工艺不当,砌体施工缝处留直槎,甚至阴槎;浇筑构造柱混凝土时,未对墙体有效保护,由于混凝土流动产生的侧压力,使墙体倾斜,形成水平裂缝。
1.4地基不均匀沉降原因1)房屋长高比较大,中间沉降较多,使建筑物产生整体弯曲,在前后墙檐部产生八字形裂缝,有时,两端沉降较大,产生倒八字形裂缝;2)建筑地基范围内,土层分布不均,或局部有软土、深坑、墓穴、旧房基础、古河道等,如处理不当,将会产生局部下沉,造成墙体裂缝;3)建筑立面有错层或立面布置复杂,上部荷载分布不均,也易造成不均匀沉降;4)地基反力对簿弱墙段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首层窗下墙体,由于目前窗口留置过大,造成窗间墙刚度降低,弯曲变形增大,引起墙体出现垂直裂缝。
砖混结构墙体裂缝原因分析防治

砖混结构墙体裂缝原因分析及防治概述砖混结构住宅体系是一种传统的住宅结构体系,该体系的墙体由粘土砖与砂浆砌筑而成。
粘土砖的特点是抗压能力强,抗拉、抗弯、抗剪能力弱。
常见的砖混结构墙体裂缝大致分两种。
一种是由于温度应力引起的墙体裂缝,另一种是因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墙体裂缝。
本文通过工程实践和调查研究,总结分析砖混墙体裂缝的成因及性质,提出相应防治措施。
关键词:建筑物墙体裂缝温度裂缝斜向裂缝水平裂缝原因分析防治措施修复方法二、裂缝产生的部位及特征1、温度应力引起的裂缝温度应力引起的墙体裂缝主要发生在建筑物顶层,有时还会延伸到下一层墙体,但裂缝宽度与长度较顶层小。
裂缝一般分为斜向裂缝与水平裂缝,斜向裂缝在内外纵、横墙上均可出现,在同一道墙体上呈八字形排列,裂缝的部位不同,其起点和走向也不同。
以东、西为长向,南、北为短向。
纵墙发生的斜向裂缝,一般发生在东西山墙两端1-2间范围内,严重的可发展到房屋1/3长度范围内,且西端的裂缝较东端的裂缝长且宽;横墙发生的斜向裂缝,通常南侧的裂缝较北侧的裂缝长且宽;水平裂缝一般发生在顶层圈梁下二至三皮砖的灰缝位置,裂缝通常沿外墙顶部断续分布,两端较严重,在转角处,纵横墙水平裂缝相交形成包角裂缝(如图3.1 a﹑b﹑c﹑d)。
此外,在女儿墙的根部和平屋顶交接处也会产生水平裂缝。
2、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墙体裂缝常表现为纵墙两端的斜向裂缝,这类裂缝多数通过窗口的两个对角,向沉降较大的方向倾斜,并由下向上发展。
裂缝多发生在墙体下部,向上逐渐减少,裂缝宽度下大上小。
常常在房屋建成不久出现,数量及宽度随时间逐渐发展(图3.2 a)。
其次表现为窗间墙水平裂缝,一般在窗间墙的上下对角出现沉降大的一边裂缝在下,沉降小的一边裂缝在上(图3.2 b)。
还会表现为房屋底层窗台下竖直裂缝,一般出现在底层窗台及窗台下的墙体,上大下小(图3.2 c)三、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1) 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构件在温度变化时变形值与温度、长度及材料种类有关,可以表示为:δ l =l(t2 - t1)(3-1)其中 l —构件长度(t2 - t1)—温度差—砌体材料的线膨胀系数混凝土构件的线膨胀系数为10×10-6/℃,而砖砌体的线胀系数= 5×10-6/℃。
砖混结构墙体裂缝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Caweoin r 嵋 篮 硼■ i h h sdo t 囵团图蓬豳 ■ iN Tng ds ■ n e cl aP ● o e u c 墨 ‘自 一
砖混结构墙体裂缝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朱 同பைடு நூலகம்照
( 徽 省 铜 陵 市 重点 工程 建设 局 , 徽 铜 陵 2 4 0 ) 安 安 4 0 0
一
匐翻
一
一
中 国新技术新产品
一1 9 8—
摘
要 : 据 多年 的设 计 和现 场施 工 经验 , 者分析 丁砖 混 结构 墙体 开 裂原 因, 根 笔 并针 对性 的提 出 了相 应 的预 防措 施 , 供 参考 。 仅
关键 词 : 混 结构 ; 砖 温度 裂缝 ; 沉降 裂缝 ; 构裂缝 结 1前言 由于砖混结 构存 在结构 整体 刚度不强 、 抗 震性 能差 、 体强度 较低 、 砌 结构 自重 大 、 砂浆 和 砖石 之间的粘结力较差 、 拉 、 弯和抗剪 强度 抗 抗
则 因沉 降差而产生竖 向裂缝 。当纵 横墙交点处 3 2沉 降型裂缝预防措施 沉降过 大 , 在窗 台下角形 成上宽 下窄 的竖 缝 , 则 根据此类裂缝成 因 , 建筑设计和施工过 在 有时还有 沿窗 台下角 的水平缝 。因为在墙体在 程 中 , 应结合地基 基础的具体情 况 , 以下预 做好 门窗周 围容易形成应 力集中现 象 ,故此类 裂缝 防措施 。 较低 、 延性差 、 抗侧力 性 能差等 缺点 , 围条 般从在 门窗对 角突破 , 图 l 再外 如 ㈣所示 。 地质勘查报告要 详细 , 结构设计 时 , 要严格 件 的影响下 , 结构墙体很容 易出现裂缝 , 也是 这 2. .2裂缝成 因 2 按 照规范进行 设计。当房屋建 于土质差别较大 砖混 结构 中的难 点和 “
墙体出现裂缝的原因及主要防治措施

墙体出现裂缝的原因及主要防治措施□摘要:在砌体结构工程中,墙体裂缝这一现象普遍存在,轻者影响美观和使用,重者减少建造物的寿命,甚至造成建造物的倾覆或崩塌, 因此必须引起参建各方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墙体裂缝原因防治口正文:砌体结构建造是量大面广的建造结构形式,为广阔城市和农村所普遍采纳,但是砖砌体的抗拉、抗剪能力比较低,容易在局部产生裂缝,严峻影响建造物的整体性和使用功能,甚至危及结构安全。
砖混结构墙体裂缝主要有温差裂缝、地基不均匀沉落产生的裂缝以及结构裂缝三类。
为此,在举行工程设计、施工及使用时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裂缝的产生和进展。
口近年来,砖混结构多层住所工程屡屡发生墙体裂缝。
裂缝位置走向不一。
有的裂缝由小变大,进展很快;有的裂缝,进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增大,给住户心理造成很大压力,因此分析产生裂缝的原因并做好预防措施,是工程技术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
1.经常出现的墙体裂缝种类口L1歪向裂缝。
目前绝大多数的新建房屋多为平顶建造,这类建造中的墙体裂缝大部分集中在建造物顶层纵墙的两端(普通在1〜2 开间的范围内),严峻者会进展至房屋两端1/3纵长范围内,且沿建造物两端大、中间小。
特殊是在建造物较长而未设置伸缩缝时,顶层端跨内纵墙会出现歪向裂缝。
1.2垂直裂缝。
垂直裂缝又叫竖向裂缝,主要有底层窗下墙的垂直上下方向的裂缝、过梁端部的垂直裂缝,建造剖面上有错层的墙体裂缝等几种类型。
口1.3水平裂缝。
在建造设计时,假如对温度变化对墙体的影响考虑不脚,屋面不在同一高度或错层时,常会出现这种裂缝。
这种裂缝最常见的是出现在女儿墙的根部,有时发生在屋面板与女儿墙交接处, 有时出现在顶层圈梁下2皮砖的灰缝处,圈梁施工采纳硬架支撑时易出现这种裂缝。
口L 4女儿墙裂缝。
采纳砖砌女儿墙时,不论女儿墙长短,在转角处均会出现裂缝。
若女儿墙较长时,还会在其它地方出现裂缝,女儿墙裂缝的出现会导致防水层的破坏,影响建造物的使用。
口1.5混合裂缝。
砖混结构墙体裂缝处理的成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砖混结构墙体裂缝处理的成因分析与防治措施提纲:1. 砖混结构墙体裂缝的成因分析2. 墙体裂缝的分类及对砖混结构的影响3. 预防砖混结构墙体裂缝的措施4. 处理砖混结构墙体裂缝的方法5. 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一、砖混结构墙体裂缝的成因分析砖混结构墙体裂缝的成因有多种,包括结构本身的问题、外界因素的影响等。
其中,一些常见的原因如下:1. 建筑物基础沉降或下沉。
这是导致墙体裂缝的最普遍原因之一,通常由基础设计不当、没有为土壤性质进行恰当的考虑、施工质量差和地基结构的不稳定等因素导致。
2. 建筑物的结构设计问题。
墙体裂缝还可能由结构设计问题引起,如没有设计适当的支撑和加强结构、没有进行适当的荷载计算和应力分析等。
3. 温度变化等气候因素。
这些因素也会导致砖混结构墙体的裂缝,因为当温度发生变化时,建筑物会出现膨胀和收缩,这些变化将导致相应的应力。
4. 土壤水分的变化。
墙体裂缝还可能由土壤水分的变化引起,如当土壤变干时,可能导致地基沉降和建筑物结构产生不均匀的应力。
二、墙体裂缝的分类及对砖混结构的影响墙体裂缝根据其类型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包括引起塑性变形的裂缝、引起弹性变形的裂缝、引起材料损伤或松散的裂缝等。
砖混结构墙体裂缝对于建筑结构存在潜在的危害,它可能会对整个建筑的稳定性和完整性产生破坏性的影响,例如,装饰层受损、门窗框变形、墙面脱落等等。
在严重的情况下,裂缝还可能导致建筑物的完全崩塌。
三、预防砖混结构墙体裂缝的措施为避免砖混结构墙体裂缝的出现,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检查和维护建筑物的基础。
保持基础的稳定性和完好性,还需要正确地进行设计和施工。
这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定期的维护,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2. 保持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恒定。
通过稳定室内温度和湿度,可以使建筑物避免因为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引起的膨胀和收缩,导致裂缝的产生。
3. 正确设置建筑物的承重结构。
承重结构是连接建筑物与地基的关键部分,必须正确定位、正确设计和安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2-10-15作者简介:刘清阳(1968-),男,山东莒南人,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现主要从事建筑物鉴定与加固研究1文章编号:1003-5990(2003)01-0089-03某砖混结构房屋墙体裂缝原因分析与处理刘清阳1,赵考重1,于奎亮2,袁永升3(1.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014;2.山东鲁班建设集团,山东临沂276000;3.民航山东省管理局,山东济南250104)摘要:通过分析某砖混结构建筑物墙体出现的几种裂缝型式,认为这些裂缝主要是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等原因产生的非受力裂缝,并不危及结构安全,但可降低建筑物的整体性,最后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墙体裂缝;原因分析;加固处理中图分类号:TU746.1 文献标识码:BAnalysis and rein forcement of wall cracks for a masonry buildingLIU Qing -yang 1,Z HAO Kao -zhong 1,YU Ku-i liang 2,et al.(11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Shandong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Engineering,Jinan 250014,China;2.Shandong Luban Constructi on Inc,Linyi 276000,China)Abstract:Based on analysis of several kinds of wall cracks for a masonry building,it is found tha t the unforced cracks are resulted form the foundation asymmetric subsidence,temperature change and concrete contractions.These cracks do not endanger structural safety,but debase the building integrity.Finally,the relevant rein -force ment methods are advanced.Key words:wall cracks;reason analysis;reinforcement 砖混结构的房屋在建筑物中占的比例较大,墙体出现裂缝比较普遍,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等原因产生的非受力裂缝[1]较多,这些裂缝一般不危及结构安全,但这些裂缝在较长时间内还不稳定,降低了结构的抗震能力,在地震时容易引发墙体破坏,甚至倒塌,应进行处理。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分析墙体产生裂缝的原因,并提出处理意见。
1 事故概况某三层沿街房,底层框架结构,2~3层砖混结图1 一层平面图构,总建筑面积为1441m 2,图1为一层平面图。
工程主体工期自10月中旬至当年11月下旬,停工4个第18卷第1期2003年3月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JOURNAL OF S HANDONG UNIVERSITY OF ARC HITECTURE AND E NGINEERING Vol.18No.1Mar.2003月后,次年3月开始墙体抹灰,之后部分抹灰墙面出现裂缝,观察各处裂缝继续发展延伸并有新裂缝产生,同时,抹灰层空鼓。
施工方曾进行整改,将开裂的墙面剔除重做,但收效甚微,整改后的墙面继续开裂、空鼓。
2 现场调查2.1 裂缝调查现场调查,发现墙体裂缝有以下特点:(1)墙面抹灰层裂缝分布比较普遍,大部分是翘角水平缝,裂缝较大的地方,抹灰层与墙体结构剥离,发生空鼓;部分裂缝只出现在墙体单面,或上部、或下部,未发现砖墙开裂。
(2)三层纵墙两端及女儿墙有正/八0字斜裂缝。
(3)女儿墙根部、三层A 轴窗间墙中部及三层楼面交四周外墙有水平缝,裂缝已贯通墙体。
(4)二层、三层外墙构造柱出现多道宽度不等的水平裂缝,三层构造柱裂缝较多。
(5)一层与7)H 轴和13)H 轴柱相连的砖墙上有倒/八0字斜裂缝。
(1)J~9轴交点,2)A~9轴交点,3)H~7轴交点,4)H~13轴交点,5)J~16轴交点,6)A~15轴交点)图2 时间与沉降量关系曲线(1~6号点)2.2 材料调查分别用原位轴压法、回弹法检测砖砌体、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
2.3沉降观测自接受委托到测量工作结束4个月时间,共进行了6次观测,布设了24个观测点,观测频度前2个月每15d 进行一次,后2个月每30d 进行一次,本文仅选用了其中的一部分,见图2。
3 原因分析3.1 基础验算该建筑物基础持力层设在淤泥质粉土层上,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为80kPa,1~4轴与17~19轴间基础为片筏基础,9轴、11轴、15轴横墙及H 轴、J 轴纵墙基础为条形基础,框架柱下独立基础,基础形式复杂。
现场开挖基坑检测基础尺寸及材料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根据地质报告和设计图纸验算,发现A 轴交9轴、11轴、15轴柱下基底尺寸略小,其余基础尺寸满足要求。
分析认为,设计者在进行柱下基础设计时,未考虑相交的砖墙传来的荷载,既未进行独立基础与条形基础基底尺寸叠加。
沉降观测结果说明,该处基础存在沉降,但要说明的是与之相邻的柱间不均匀沉降较小,地基不均匀沉降不是大部分墙上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墙上裂缝的分布特征也说明这一点。
3.2 墙体裂缝将墙体上的裂缝按分布特征分两种情况分析。
3.2.1 水平裂缝水平裂缝主要分布在大部分墙面上、女儿墙根部、三层窗间墙及三层楼面交四周外墙处,这些裂缝有其自身的特点:(1)大部分墙面上的裂缝只是抹灰层开裂,墙体并未开裂;水平裂缝较大的地方,抹灰层空鼓;有的墙面一侧有裂缝,另一侧无裂缝;或上部裂缝多,下部裂缝少;或下部裂缝多,上部裂缝少;裂缝为翘角水平缝,这些特点与墙体受力引起的裂缝不相符;砌体强度检测结果说明,砖墙体抗压承载力满足要求,裂缝不是由于墙体抗压承载力不足引起的。
通过水泥实验分析,现场所使用的墙体抹面水泥,安定性不合格,收缩性大,与合格水泥比较,实验观察这种水泥与砖墙体粘结力差,易剥离;另外,现场拌制砂浆时,水泥用量和水灰比也大于施工配比,砂浆收缩增大;在抹面砂浆自重、收缩力、与墙体间粘结力及周围约束的共同作用下,产生水平裂缝。
因此,水泥质量不合格、砂浆收缩大是墙面出现水平裂缝的主要原因。
水泥用量、水灰比、墙面的潮湿程度、墙面尺寸、90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3年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等因素造成裂缝出现位置的不确定。
(2)该建筑物原设计二层、屋面结构为预制混凝土楼板,三层为整浇混凝土,层层设圈梁。
温度变化时,由于混凝土受温度影响变形大,砌体变形小,二者变形不一致,在混凝土与砖砌体交界处产生裂缝;屋面与墙体间的温差也促进了裂缝的产生。
因此,女儿墙根部、三层楼面交四周外墙处的水平裂缝主要是温度裂缝[2]。
(3)三层窗间墙顶支撑屋面混凝土大梁,屋面梁的收缩变形使三层外纵墙承受平面外水平力的作用,砖墙体平面外抗弯能力差,首先在最薄弱截面窗间墙产生水平开裂,混凝土收缩与温度影响共同造成窗间墙开裂。
3.2.2斜裂缝墙体上的斜裂缝有正/八0字形和倒/八0字形。
正/八0字斜裂缝位于三层两端的纵墙上,由屋面圈梁底斜向端部构造柱;倒/八0字斜裂缝位于一层与7)H轴和13)H轴柱相连的墙体上,从上向下偏离柱子。
三层两端纵墙的斜裂缝是温度裂缝[2]。
一方面屋面板底有圈梁,端部墙体有构造柱,受热膨胀时,柱向上伸长(下有地基约束),梁向外墙伸长(内约束大于外端),于是在墙体端部产生竖、横向拉应力,合力为主拉应力,当合力大于砖砌体抵抗强度时,墙体开裂;另一方面,屋面与墙体之间的温差也是引起三层纵墙产生裂缝的原因。
一层与7)H轴和13)H轴柱相连的墙体上斜裂缝主要是地基存在不均匀沉降,裂缝指向沉降大的一侧,沉降观测结果说明,该处框架柱沉降量大于9轴、15轴墙体,沉降差分别为2.9mm、4.5mm。
3.3构造柱水平裂缝构造柱与墙体成为一体,构造柱水平开裂要有力的作用,砖墙体和钢筋不收缩,混凝土收缩。
构造柱混凝土收缩变形时,受墙体和钢筋的约束,构造柱产生拉力,当拉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构造柱水平开裂;底层框架柱没有开裂,主要是柱不受墙体约束,且轴向压力大。
二层、三层、屋面结构有差异,三层为整浇楼面,楼层间变形不一致产生的水平作用,也是二层、三层构造柱出现较多裂缝的原因。
4处理意见(1)大部分墙体裂缝只是抹灰层开裂,墙体并未开裂,修复时可仅做面层处理。
对有较大裂缝和空鼓的内墙墙面及外墙的内墙面剔除重做,要求原墙面剔除后,选用安定性合格、收缩性小的水泥配置砂浆,严格控制施工配比,采取增强墙面与抹灰层粘结力的措施(如浇水湿润墙面、涂刷界面剂),重新抹面。
(2)出现裂缝的构造柱用环氧树脂进行裂缝封闭,防止钢筋锈蚀,影响结构的耐久性。
(3)由于构造柱水平裂缝较多,起不到加强建筑物整体性的作用,应考虑增加构造措施,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抗震性。
对外墙的外墙面采用敷设钢丝网处理,要求剔除墙体抹灰层,清扫干净后,铺设钢丝网,用长120mm钢钉固定,钢钉与钢丝网间绑扎,最后用水湿润墙面,刷素水泥浆一道,再按原墙面做法施工。
(4)对比沉降观测结果,基础不均匀沉降量未超出规范要求,可暂不对基础处理,但应做进一步观测,确定是否地基加固。
5结束语(1)该工程墙体裂缝成因复杂,种类较多,强化现场施工管理,严格材料进场,严格施工要求,对避免裂缝产生有直接作用;楼层结构设计不尽合理,个别框架柱基底尺寸偏小,也对裂缝的产生起到促进作用。
(2)按上述要求墙体处理后,未再形成前述新的裂缝。
半年后沉降观测结果说明,基础沉降已基本稳定,不均匀沉降减小,可不进行地基加固处理。
参考文献:[1]GB50292)1999,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S].[2]江见鲸,龚晓南,王元清.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58-64.91第1期刘清阳等:某砖混结构房屋墙体裂缝原因分析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