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 中国哲学经典导读
中国古代哲学名著导读论文

浅谈《孙子兵法》(金融42班王宝强2141804050)【摘要】《孙子兵法》这本书在历经历史沧桑之后,不仅没有被逐渐遗忘,反而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
在现代,孙子兵法的作用远远不再局限于一本军事著作的范畴,它还被广泛运用于政治斗争、商业竞争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我们办起事来多几分智慧,少走些弯路。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这本书开阔思路、启迪心灵的作用也许更有意义。
【关键词】经营管理;孙子兵法;五字诀;一法通,万法通;经济金融;企业管理【正文】上完这期的中国古代哲学名著导读选修课,自己对《论语》、《中庸》、《大学》、《庄子》、《墨子》、《心经》、《孙子兵法》、《传习录》等名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先贤们的思想也有一些初步的了解,虽然有一些的文章确实晦涩难懂,但是自己能够有一些体会。
但是我感觉自己对《孙子兵法》还是比较了解,所以接下来讲一下自己对它的理解。
《孙子兵法》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兵家的必读经典,有的人认为它讲述的是冷兵器时代战争的内容,在现在我们研究它已经并无意义,但是我认为不是这样。
所谓一法通,万法通。
大道如一,《孙子兵法》的内涵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失去其价值。
《孙子兵法》着重强调“将”的作用,在经济、管理方面都有不可小视的指导作用。
《孙子兵法》的名言“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 (《形篇》)对企业管理者同样十分适用。
“修道”,就是树立为社会、为民众服务的宗旨,生产高质量的产品,使企业在民众中有良好的信誉。
“保法”,就是要健全企业的规章制度。
孙子的“法”包括“曲制、官道、主用”等项:“曲制”,是组织编制,运用于企业就是把全企业分成很多部门、车间、作业组等;“官道”,是指管理者的职责范围、上下隶属关系,如总经理之下有分管生产、营销等等的副经理,各副经理之下又有许多科长;“主用”,运用于企业是指行政、采购、生产、广告等费用的管理以及有关的各种财务制度。
一个企业把这些规章制度健全起来,就能如孙子所说的“治众如治寡” (《势篇》) , 把企业管理得有条不紊,秩序井然,运转迅速。
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的学习心得

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的学习心得(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规章制度、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励志名言、好词好句、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documents,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more.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的学习心得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的学习心得范文5篇读书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乐趣,正所谓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世界。
智慧树知到《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2019见面课答案

见面课:易经的智慧1、1.礼具有如下特点( )A:历史性B:规范性C:社会性D:先在性正确答案:历史性,规范性,社会性,先在性2、审辨式思维主要包括( )A:博学之B:审问之C:慎思之D:明辨之 /笃行之正确答案: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3、克己复礼的根据在于人的限制性A:对B:错正确答案:对见面课:孔子的智慧1、“论语”就是整理、撰次的对话,《论语》一书即是对话集。
“论语”就是整理、撰次的对话,《论语》一书即是对话集。
A:对B:错正确答案:对2、《论语》是经过整理、撰次的对话录,涉及孔子与弟子、弟子与再传弟子的对话等,故而《论语》没有统一的作者。
A:对B:错正确答案:对见面课:佛教的智慧1、哲学有自己所研究的具体问题和具体方法。
A:对B:错正确答案:对2、哲学为我们提供了一成不变的真理。
A:对B:错正确答案:错见面课:道家的智慧1、“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出自哪部兵书A:《司马法》B:《孙膑兵法》C:《吴起兵法》D:《孙子兵法》正确答案:《司马法》2、“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出自以下哪部书A:《老子》B:《论语》C:《司马法》D:《孙子兵法》正确答案:《老子》3、“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深刻道出了治军的特殊要求和自身规律。
A:对B:错正确答案:对4、《孙子兵法》代表了逐于气力乱世中兵学的形态、特点和成就。
A:对B:错。
郭齐勇《中国哲学史》-第4章 孙 子[视频讲解]【圣才出品】
![郭齐勇《中国哲学史》-第4章 孙 子[视频讲解]【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2367ff86aaea998fcd220e5a.png)
第4章孙子[视频讲解]4.1 复习笔记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人,生卒年月不详,约与孔子同时。
一、经之以五事,较之以计1.五事(1)道:战争的正义性,人心的向背,百姓民众支持与否,是否与君上同心并有牺牲精神。
①“道”作为“经”的五事之首,尤显重要。
在这里,狭义的“道”指政治,特别是百姓与国君愿望的一致,因为战争总是一定政治的继续,战争必须依赖民众进行。
②广义的“道”,则指整个战争的规律,包括战争与自然条件,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联系和战争自身的规律,以及在把握这一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的战略战术原则。
(2)天:自然气候条件,昼夜、晴雨、寒热、四时的变化。
(3)地:自然地理条件,路程、地形、地势、地貌等。
(4)将:将帅的指挥才能、智慧谋略,信义、慈爱、果敢、严明等品质。
(5)法:组织编制、管理、职责、军需供应等规章制度和军纪。
2.七因素在五方面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分析七因素,才可以判断战争的胜负:主上是否合乎贤明,将帅是否有才,是否占有天时地利,法令是否贯彻,军队实力强否,士卒训练如何,赏罚是否分明,等等。
(1)审慎分析客观条件。
这是善用兵者之道,取胜之道的首要条件。
要作十分周密、万无一失的部署,使己方立于不败之地,而不放过使敌失败的机会。
(2)将帅的指导作用。
准确地判断敌情,相应制定御敌用兵之计,包括计算地形险陋,道路的远近等,是上将军必须把握的原则。
(3)“知胜之道”“安国全军之道”。
“知胜之道”即有判断能力,能判明敌我情况,知道能打胜就打,不能打胜就不打的。
对于战争一定要持负责、审慎、警惕的态度,这是安定国家和保全军队的根本。
(4)孙子还指出用兵之道的奇妙、灵活、辩证,把战争看作是动态的、不停地运动变化的过程。
用兵是神奇的行动,随机应变,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5)“势”,有位势、动势、能量、物质的运动等含义。
这里强调在战略上任势、造势,形成巨大的势能,以猛烈的冲击速度和强大的攻击力打击敌人。
李零:《孙子》的斗争哲学

李零:《孙子》的斗争哲学《孙子》很短,只有约6000字,但叙述简练,道理深刻,常读常新,每次读,都有新的收获。
我读《孙子》,不止一遍,而是很多遍。
最初接触《孙子》,到底在什么时候?现在回想起来,还是上初中那阵儿。
当时,我在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内的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郭化若将军写的《今译新编孙子兵法》(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这书还在手上。
他是把《孙子》十三篇打乱了读,重新编排,让我觉得很刺激。
高中时,我又从我的同学张进京家找到两本很有用的书,一本是宋本《十一家注孙子》的排印本(上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年),一本是杨炳安先生的《孙子集校》(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他爸爸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的主任,家里有不少书。
当时,为了读《孙子》,我还从空军学院借了不少书,主要是军事教材一类。
我有个亲戚在空军学院。
这是开始读。
插队,1968—1970年,我在内蒙古又一次读《孙子》,手头书太少,思胜于学。
我是把精力放在义理和结构上,就像小时候玩玩具,拆了装,装了拆,近乎游戏。
1971—1975年,我回了老家。
1974年,偶然在北京买到一本1974年2期的《文物》杂志,上面有银雀山汉简《孙子兵法》出土的简报。
这一发现,对我是个不小的刺激,心里充满神秘感和探索的冲动,很想知道西汉古本和今本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1975年,我陪父亲看书,才在首都图书馆看到文物出版社刚刚出版的线装大字本《银雀山汉墓竹简》〔壹〕(北京:文物出版社,1975年)和陆达节的《孙子考》(重庆:军用图书社,1940年)。
北大图书馆,我也跑过,主要是查哈佛燕京学社的《引得》,从类书辑古书引文。
1976年,我写过篇文章,是对线装大字本《银雀山汉墓竹简》〔壹〕中《孙子兵法》上编整理工作的几点意见,文章由刘仰峤同志(刘青峰教授之父)转给夏鼐先生。
1977年1月下旬,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把我的文章寄给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
5月1日,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给我写了感谢信(写于4月8日),并送我一本普及本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年10月)。
智慧树知到《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章节测试答案(0002)

智慧树知到《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伏羲氏对周易的主要功绩是A:河图B:洛书C:先天八卦D:后天八卦正确答案:先天八卦2、周文王对周易的主要功绩,错误的是A:先天八卦B:后天八卦C:撰写卦爻辞D:发明六十四卦正确答案:先天八卦3、孔子对周易的主要功绩是A:撰写卦辞B:撰写爻辞C:撰写易传D:发明六十四卦正确答案:撰写易传4、《易传》中,哪一个传主要讲形象思维A:文言传B:象传C:系辞传D:说卦传正确答案:象传5、乾卦中,九五爻的位置是A:只有正B:只有中C:中而不正D:既中又正正确答案:既中又正6、易经中最好的卦是A:乾卦B:坤卦C:泰卦D:离卦正确答案:泰卦7、乾卦九四爻辞说,“或跃在渊,无咎”,其中,或代表了一种什么思想:A:边防巡逻B:有些人C:可有可无D:相时而动正确答案:相时而动8、坤卦六二爻辞说,“直方大,不习无不利”,与下面哪句话思想更加接近:A:女子无才便是德B:为学日益,为道日损C:知识便是美德D: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正确答案:为学日益,为道日损9、周朝崇尚的颜色是A:黑色B:红色C:白色D:蓝色正确答案:红色10、在八卦中,兑卦象征的女性是A:母亲B:长女C:中女D:少女正确答案:少女第二章1、道家思想产生的职业渊源是A:司马B:礼官C:祭司D:史官正确答案:史官2、以下说法可以概括道家宗旨的是A:和静清寂B:恭宽敏惠C:清虚卑弱D:仁义礼智正确答案:清虚卑弱3、在《道德经》中,下列选项不属于“反”所具有的含义是A:相反相成B:反向思维C:祸福相依D:道法自然正确答案:道法自然4、下列不属于“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观点是A:水柔弱而不争强B:水善于处下而不争上C:水可以洗净自己的污浊D:水不与其他事物争地正确答案:水可以洗净自己的污浊5、“大国者下流”一文中,“下流”的含义是A:指地位微贱的人B:卑鄙龌龊之意C:处在水的下游D:比喻众恶所归的地方正确答案:处在水的下游6、下列不属于《道德经》中对于“道”的观点的是A:弱者,道之用B:道可道,非常道C:忠恕之道D:天之道,利而不害正确答案:忠恕之道7、游击战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所体现出的道家智慧是A:为而不争B:上善若水C:哀兵必胜D:柔弱胜刚强正确答案:柔弱胜刚强8、下列选项中属于对《道德经》评价的是A:“帝王之上师臣民之极宝”B: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C: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D:“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正确答案:“帝王之上师臣民之极宝”9、老子对于鬼神的看法是A:怀疑论B:祭神如神在C:未知生,焉知死D:无神论正确答案:无神论10、下列有关老子所讲“无为”的含义错误的是A:有所不为B:不妄为C:不作为D:不多为正确答案:不作为第三章1、他“是诗人的哲学家,是哲学的诗人,是一个站在远方眺望故乡的人”,“他”指的是谁?A:闻一多B:鲁迅C:孔子D:庄子正确答案:D2、庄子曾担任过的最高官职是A:彭泽令B:太史C:漆园吏D:寺人正确答案:C3、根据课堂内容所讲,庄子的生平可以用哪三个字概括?A:穷、困、衰B:富、骄、博C:困、傲、博D:穷、傲、博正确答案:D4、“劳我以生、息我以死”体现了庄子的什么思想?A:齐生死B:齐万物C:齐是非D:逍遥游正确答案:A5、与“枯鱼之肆”含义相似的成语是A:涸辙之鲋B:相濡以沫C:枯木逢春D:缘木求鱼正确答案:A6、“望洋兴叹”这个成语出自庄子哪一篇文章?A:《逍遥游》B:《大宗师》C:《秋水篇》D:《齐物论》正确答案:C7、“庖丁解牛”出自于庄子的哪一篇文章?A:《逍遥游》B:《养生主》C:《齐物论》D:《秋水篇》正确答案:B8、庄子的整个核心思想是A:道法自然B:厚德载物C:自强不息D:亲和自然正确答案:A9、“庄周梦蝶”出自于A:《齐物论》B:《德充符》C:《人世间》D:《应帝王》正确答案:A10、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直面死亡的哲学家是A:惠子B:孔子C:庄子D:老子正确答案:C第四章1、《论语》记载的是()的对话录?A:孔子言语B:孔门师徒言语行事C:孔门师徒言语D:孔子行事正确答案:B2、轴心时代的说法是由谁提出的?A:黑格尔B:雅斯贝尔斯C:温克尔曼D:赫尔德正确答案:B3、下面哪位是轴心时代我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大哲学家?A:董仲舒B:朱熹C:孔子D:王阳明正确答案:C4、《论语》作为对话录,对话涉及到了A:孔子B:孔子及其弟子C:孔子及其再传弟子D:孔子与弟子、弟子与再传弟子正确答案:D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中哲12:《孙子兵法》中的哲学思想

中哲12:《孙⼦兵法》中的哲学思想《孙⼦兵法》⼜称《孙⼦》、《吴孙⼦》、《孙武兵法》,春秋末期孙武所著。
其军事哲学思想既有战略⽅⾯的计策和谋略,⼜有战术⽅⾯的奇正与虚实。
特别是他重兵慎战的思想主张,体现了道德与智能之间的价值张⼒和艺术平衡。
⼀、战争的艺术∶道德与智慧在当今世界各国,《孙⼦兵法》被公认为'是最富哲理性和发⽣着深远影响的兵法',其中蕴涵着'深邃⽽奥秘的思辨内容,博⼤⽽精深的军事学说内涵.清新⽽鲜明的实践风格,以及辞如珠⽟的⽂学性语⾔'国外许多译本确实将书名译为'战争的艺术'(The Art of War)。
从哲理性⾓度看,战争艺术的最⾼境界是兵不⾎刃,未经交战,⽆须攻城,就获全胜。
'是故百战百胜,⾮善之善也;不战⽽屈⼈之兵,善之善者也。
'要想不战⽽胜,⾮攻⽽取,⾸先必须创造性地协调道德与智能。
韩⾮在《五藏》篇讲过⼀句名⾔∶'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
'他认为,随着世事与时势的历史变迁,⼈们围绕资源和财富的⽣存竞争也不断地转换⽅式。
远古尧舜禅让,是'竞于道德'的楷模;周⽂王起⽤姜太公,是'逐于智谋'的典范;商鞅变法奖励耕战,是'争于⽓⼒'的表率。
韩⾮的这⼀历史发展三段式,虽深刻揭⽰了⽣存竞争⽇趋激烈的发展态势,但也有简单化的思维偏向。
在《孙⼦兵法》⾥,最深邃的思辨内容是在战争之先和战场之外的道德智能较量。
《计篇》⼀开始,孙武就明确指出;'兵者,国之⼤事,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作为国际间的⽣存竞争,战争是⽣死存亡的选择机制,是⾼度组织化的集团⾏为。
因此,要不战⽽胜,战⽽全胜,就必须预先'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索其情'。
其中的'五事'分别指道德、天时、地利、将帅和法度。
'五事'的关键⼜在于君主的道德与将帅的智能∶对君主⽽⾔,只有道德才能抚恤万众,让三军⼼悦诚服,乐于为国家赴汤蹈⽕,死不旋踵。
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

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永久开课版)西安交通大学Coursera分类:历史哲学文学课程语言:中文开课时间:任何时间,自行安排去上课➜课程概述这是一个全球化、信息化、快餐化的时代;全球化拷问着人们的文化根基,信息化拷问着人们的价值信仰,快餐化拷问着人们的经典阅读。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为继承弘扬中华文化传统,我们特意打造这门课,希冀提供一个阅读哲学经典、传承中国文化、铸造民族精神的平台,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本课分十个专题,分别介绍《周易》、孔子《论语》、老子《道德经》,《大学》与《中庸》,《庄子》,《孙子兵法》,《墨经》,《心经》,以及朱熹理学、王阳明《传习录》等著作和人物的思想。
既有对儒释道经典的介绍,也有对理学、心学思想的阐释,以期以一种更广阔的视角看待中国传统哲学,让学生能够对中国传统哲学有一种全方位的认识。
课程大纲第一章《周易》导读第二章《道德经》导读第三章《论语》导读第四章《大学》《中庸》导读第五章《孙子兵法》导读第六章《墨经》导读第七章《心经》导读第八章《庄子》导读第九章朱熹理学相关著作导读第十章《传习录》导读参考资料张帆主编《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课程团队(1)课程负责人燕连福,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西安交通大学通识类核心课《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责任教授。
全国西方哲学史学会理事,陕西省伦理学会理事,陕西道德文化研究会理事。
负责的课程《中外哲学经典著作导读》2013年被评为中国大学通选课优秀课程,2014年被评为陕西省视频资源共享课。
国家级精品课、国家级视频资源共享课、国家视频公开课的主讲人。
研究方向:中西哲学比较,德法哲学,美国哲学,伦理学。
在《哲学研究》、《世界哲学》、《哲学动态》、《教学与研究》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
主要讲授《周易》哲学、佛教哲学等。
(2)团队成员韩鹏杰,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讲授道家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孙子是什么时期的著名军事家()
A、春秋末期 A、春秋末期- 正确
B、战国初期
C、战国中期
D、
战国后期
2、孙子思想属于哪个思想流派()
A、吴兵学
B、鲁兵学
C、齐兵学 C、齐兵学- 正确
D、楚兵学
3、《孙子兵法》一共有多少篇()
A、六篇
B、七篇
C、十三篇C、十三篇- 正确
D、三十三篇
4、“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一句名言出自下列哪部兵书()
A、《六韬》
B、《孙子兵法》B、《孙子兵法》- 正确
C、《吴子
兵法》D、《鬼谷子》
5、“孙吴之书,家皆有之”一句话出自以下哪部作品()
A、《史记》
B、《庄子》
C、《老子》
D、《韩非子》 D、《韩
非子》- 正确
6、《用间篇》在《孙子兵法》中属于第几篇()
A、第一篇
B、第六篇
C、第七篇
D、第十三篇 D、第十三篇- 正
确
7、下面哪一条不属于孙子提到的用间之法()
A、内间
B、外间B、外间- 正确
C、生间
D、死间
8、下面哪一条用间之法的含义是指今天的侦察兵()
A、乡间
B、生间
C、活间C、活间- 正确
D、外间
9、“故明君贤将,能以()为间者,成大业也”
A、重金
B、上智B、上智- 正确
C、仁
D、圣
10、下面哪一篇所谈之事是一切战争行动的自然起点( )
A、《用间篇》A、《用间篇》- 正确
B、《始计篇》
C、《作战篇》
D、《谋攻篇》
11、《谋攻篇》在次序上属于《孙子兵法》一书第几篇()
A、第三A、第三- 正确
B、第四
C、第五
D、第六
12、下列哪一篇篇后不属于《孙子兵法》的宏观战略部分()
A、始计篇
B、作战篇
C、地形篇C、地形篇- 正确
D、谋攻篇
13、“夫兵者,国之大事”出自下面哪一篇()
A、始计篇A、始计篇- 正确
B、作战篇
C、用间篇
D、虚实篇
14、“兵胜而益强”出自下面哪一篇()
A、始计篇
B、作战篇B、作战篇- 正确
C、谋攻篇
D、虚实篇
15、下列哪一种手段为“不得已”而使用()
A、伐谋
B、伐交
C、伐兵
D、攻城 D、攻城- 正确
16、《兵势篇》在次序上属于《孙子兵法》第几篇()
A、第二
B、第四
C、第六C、第六- 正确
D、第八
17、下列哪一篇不属于《孙子兵法》战术部分()
A、军形篇
B、兵势篇
C、虚实篇
D、火攻篇 D、火攻篇- 正确
18、“神头岭”战役中我方旅长的名字是()
A、陈再道
B、陈望道
C、陈赓C、陈赓- 正确
D、刘伯承
19、诸葛亮在空城计中的对手是()
A、曹操
B、曹真
C、司马昭
D、司马懿 D、司马懿- 正确
20、孙子用哪一种物象来比喻他的战术思想()
A、金
B、木
C、水C、水- 正确
D、火
显示答案揭示答案
您已经使用了2次中的2次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