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学佛的误区 胡小林
胡小林老师:走出学佛的误区

我今天来到马来西亚,其实跟大家要分享的是什么?我跟着师父这两年,我们爷俩见面的时间不多,得的利益很大。我特别愿意把我得的利益跟大家分享。我看了师父身边这些弟子,我也接触了很多学佛的人,有两个问题是至关重要的,也是今天晚上我想跟大家汇报的。
我当时学佛的时候,我看到印光法师的文钞,包括师父的讲记,这个公式说的很清楚,“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下面的问题是你有没有诚敬心。我当时真的没有诚敬心,我从新加坡回来,师父让我读《无量寿经》,头晕脑胀,一个哈涕接着一个哈涕,硬着头皮读,我真觉得没意思,磕磕巴巴,抱着这本经书四十八品,一读读两个小时、三个小时,字又不明白,发音又不懂,真是特别的苦恼,觉得就像受罪一样。读到一千遍,现在知道了,脑子好用了,身体健康了,像刚才我们员工问这些问题,“善护口业,不讥他过”,你能够给他们破迷解悟。
师父说:“连我让你看看黄念祖老居士写的《无量寿经》白话文,你都给我说:‘师父,我不看,我除了看你,我谁都不看;我还让你看一看我最近讲的《妄尽还源观》,你也不看,你比我还强?’”
Hale Waihona Puke 他说:“我给李炳南老居士学佛的时候,我是百分之九十的专一,一门深入,我还有百分之十的夹杂,你连这个百分之十都没有。”
师父说:“你要真听话,我就给你讲,《无量寿经》读三千遍。”
我一听:“什么,三千遍?”一天读一遍,读十年。你今年多大岁数了?
“五十二岁,读到六十二,你心就定了,定了就能开悟,不要多。”这是第一句话,读《无量寿经》三千遍。
我说:“那光读经行吗?”
他说:“第二件事,不用脑子思考问题、不用嘴说话的时候,一句佛号念到底,能念多少念多少。念佛的时候计数也好,想佛像也好,都可以。怎么摄心,怎么能够专注,你就怎么干。”
胡小林老师学习传统文化的体会与收获

胡小林老师学习传统文化的体会与收获学习传统文化的体会与收获尊敬的诸位法师、尊敬的胡老师、尊敬的诸位学长、尊敬的诸位前辈:大家下午好!我们今天真的很有幸请到来自中国北京成功的企业家胡小林先生。
胡老师今天要和我们分享的是他是如何在学习和真正落实中华传统文化和大乘佛法而改变了自已的人生观和企业观。
胡小林老师1955年出生于中国北京,1974年到农村插队,然后1977年在中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年考取了合肥工业大学,于1981年考取了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在研究所工作之后移民加拿大,1993年在北京经商从事房地产的开发,2000年成立了北京汇通汇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2001年作为企业家代表担任北京市领导科学学会副秘书长一职。
2006年接触中国传统文化之后,胡老师开始在企业落实《弟子规》,并以《弟子规》为标准管理企业,经历了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工程建设的全面停顿以及2009年的经融危机。
胡老师企业的业绩不但没有下滑,反而逐年上升,企业各项指标也愈来愈健康。
胡老师以力行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在华人世界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他多次受邀到中国各地包括香港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地分享在企业中落实传统文化的心得。
2009年受邀凤凰卫视做专访节目,为他作了两次专辑《锵锵三人行》。
在个人生活中他也积极落实佛法与《弟子规》。
近年来,胡老师不遗余力地追随净空老法师,弘扬大乘佛法与中华传统文化。
除了学习和力行《弟子规》和《了凡四训》的心得以外,胡老师的演讲题目还包括《如何深入学习经典》、《净业三福之孝亲尊师》、《学习印光大师十念法》等主题报告。
他的演讲真实、生动、感人肺腑,非常有摄受力,深受大众的欢迎。
下面我们以真诚恭敬的心情请胡老师为我们开讲。
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今天跟大家见面,分享自己个人和在企业当中学习《弟子规》的一些体会。
大家对我赞美有加实在是过分,其实我不值得,我没有做得那么好。
我想今天大家来到这儿,花了这么多的时间,走了这么远的路程,到这儿来听我给大家汇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体会。
修学六和敬四众同修分享-感别人的恩 改自己的过是修六和敬的关键(胡小林先生)

什麼叫自度度他?就是你為了修六和敬,我們現在胡妮妮阿姨提出來要修六和敬,因為世界有災難,只要有四個人的和合僧團,世界就能免於災難。她是為了度別人,拯救世界,提出這麼一個,發這麼一個大願,是從度他開始。但是度他必須得從度自己開始,你看,改正過錯,修清淨心,這不是改正自己的事嗎?這不是自己的修行嗎?自度就能度他,自他不二。你修清淨心,你改正過錯,你向自性靠攏,你向這個一靠攏的過程,你肯定能去西方,自己得度!因為你清淨心,自性,惠能大師在見性的時候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你修清淨心,改正過錯,把不清淨的心改到清淨,改到自性,那你就跟淨土相應了。今天師父講,「心淨則國土淨」,那你自己就得度了,你就到西方作佛了。同時如果有四個人都修這清淨心,都向自性靠攏,那這個世界有得救了,你看,自他不二。所以佛法它的魅力就在這,自己一定能成就,同時還能成就世界。所以六和敬是關乎自己的修學。我覺得有一個誤區,就是說,好像修六和敬,我要跟別人和,我要委屈自己,遷就別人,不是!修六和敬是拯救自己的第一步,是為了自己。正是因為為了自己,你才能為了別人;正是為了別人,你才要為自己,自他不二。
就是說,師父講六和敬,他把空間留給別人,他就跟別人和了,你應該讓!航空公司說安全帶指示燈熄滅了才能解開安全帶,他老人家等安全指示燈熄滅了,他才解開,他就跟航空公司和了,跟人家的制度和了,跟國家的制度和了。所以你說師父苦不苦?真苦,那麼熱的天,他以苦為師。你說他以戒為師沒有?他真以戒為師,他不到指示燈熄滅,他就不解開。其實解開有問題嗎?沒什麼問題,它都停了,但是人家要求,他就做到,不讓人家起煩惱,跟航空公司的那些工作人員就和。所以我修學跟著師父,聽師父經教到今天三年半的時間,覺得受益很多。
關於六和敬這件事,我也沒認真考慮過,是這次大會邀請我們來,我自己才認真考慮,就是怎麼才能達到六和敬,也在這兩天認真想。我這邊就想起了,師父曾經在澳大利亞跟國際和平會議那些代表們談話的時候,老人家的一段開示。他說現今世界上的衝突,就是民族衝突、宗教衝突、國家衝突,這些衝突是有原因的,衝突從哪開始?他說是從家庭開始,家庭兩口子住在一起都不和,他出門就不能跟別人和。所以社會跟世界的衝突源於家庭的不和。師父最後又補充了一句,說到究竟處,所謂家庭不和都不究竟,最大的衝突是我們的習性跟自性的衝突。
中国传统文化带动经济良性发展的经验分享

中国传统文化带动经济良性发展的经验分享——学习《弟子规》之生活启示大家好!我叫胡小林,是北京汇通汇丽公司的董事长。
我五十一岁时,经历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接触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弟子规》,接触《弟子规》以后,我在公司的运作实践上有些体会,有些故事是我自己亲身经历的,想跟大家分享,希望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为什么我会学《弟子规》?为什么我会对《弟子规》感兴趣?为什么我会觉得《弟子规》真是好东西?因为通过学习《弟子规》,我确实得到了实际的利益,感觉到很快乐,也感觉到从来没有过的幸福!一、不堪回首的往事首先要给大家报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我自身从很严重的疾病到心里障碍,最后摆脱这种病魔,转而走上一个心理非常健康的道路。
这个过程确实是得力于传统文化教育——《弟子规》。
(一)不断向外追寻幸福,内心却愈觉空虚我出生于高官家庭,祖上积德,福气很大,我生意做得特别好,我的产品在北京,每年大概有一亿六、七千万的生意额。
同时我又考上研究生,又有幸福家庭,有两个儿子,在一般人看来,应该是个幸福的人,有钱、有家、有势,又有生意,出门可以坐头等舱,度假可以住豪华的酒店,公司有司机、秘书,家里有三个阿姨,但是我一点都不幸福,我肯空虚。
我回想我这一生,从一九七四年农村插队开始(就是指城市知识青年统一安排下放到农村去,从事农业劳动)我就不断向外追求幸福。
什么是当时的幸福?只要能回城就是幸福,哪怕让我到公共汽车上卖票,哪怕让我到北京二商局菜市场卖菜,也比在农村强。
一九七六年可以回城了,回城之后,我被分配到了通县法院刑庭当速记员。
我向往能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不甘心当个速记员,我觉得特别不幸福。
然后国家回复高考,就觉得上大学是最幸福的人。
后来考上大学,上了大学找了对象。
毕业后为了能在北京跟自己心爱的人成家立业,就去考研究生,其实我对研究生并没有什么兴趣,就是想回北京过日子。
当时的幸福又发生变化,不是上大学,是要回北京过日子。
到了一九八五年,那时候资产阶级的风气吹进来,没钱真苦,研究生一个月三十六块钱,住在筒子楼里头,拿那煤油灯做饭,然后又有了小孩,当时就觉得没钱真不幸福。
12-46-45讲记材料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四十五集)2008/8/10香港佛陀教育協會檔名:12-46-45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
請看「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六大段「起六觀」,最後的一段,第六小段「主伴互現帝網觀」。
這段主要跟我們講主伴互現,見到法界重重無盡的現象。
賢首國師用帝網來形容,帝就是帝釋天,釋提桓因宮殿裡面的羅網,用這個來做比喻,顯示出重重無盡。
我們把文念一段:【謂以自為主。
望他為伴。
或以一法為主。
一切法為伴。
或以一身為主。
一切身為伴。
隨舉一法即主伴齊收。
重重無盡。
】前面我們學過了『以自為主,望他為伴』,自他不二,這在佛法裡面能夠看到真正的平等。
佛法裡面講主,一個主,這個不是唯一,不是獨一,而是任一,任何一個人都可以為主,其他都是伴。
所以,我們在這個大宇宙裡面,或者是任何團體裡面,地位是平等的,這是大乘法的境界。
今天我們來學第二句,『或以一法為主,一切法為伴』,這一點也非常重要。
中國自古以來,五千年以來,「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你看看這是講法,哪一法為主?教育,中國確實是把教育擺在第一。
你看從前的家庭,過去家庭是大家庭,五代同堂、六代同堂,不分家的,人丁興旺,這一個家族差不多將近上千人,那是個大社會。
這麼多人住在一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四十五集)2008/8/10 香港佛陀起,如何能做到和睦相處,平等對待?這是大學問!做到這兩點,最重要的條件是家教,家教後面的支柱就是家道、家規,或者我們講家訓,這是老祖宗世世代代相傳的,現在講制度,這家裡頭有制度,所以它一點都不亂。
古時候是齊家就能治國,你能治好一個家,你就有治國的能力,國不過是家擴大而已。
所以我們從這個地方想,讀這一句裡面想「一法為主,一切法為伴」,你真正把這個主抓到了。
教學,這家教,講家教,家教是教學,教學也要有主、也要有伴。
主是什麼?主是倫理,倫理講了五個,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這五樁事情哪個是主?「父子有親」,在家庭裡面它是主;在國家裡面,國家是「君臣有義」,是這個為主,其他的是伴;經商,像公司,公司裡面老闆是主,員工是伴,主伴圓融,主伴是一家。
走出学佛的误区 胡小林

走出学佛的误区 -胡小林老师讲述【节选】马来西亚庐江文化教育中心启用典礼—《弟子规》学而时习之成果的启示胡小林先生主讲(第一集)我学习《弟子规》已经有两年的历史,我今天来到这里向大家汇报,我其实我讲不出什么更多的道理,我也没什么太多的文化,我也不是学这个专业的,字也认识不多。
我没学习传统文化之前,这个宋朝和唐朝,哪个在前,哪个在后,我都不知道。
我为什么学传统文化?就是净空老教授跟我说的要得真实利益,这一辈子别白过,要过幸福的人生,它能给你带来健康的身体、发达的事业、幸福的家庭。
这个东西是我们人之所求的,也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目的。
我学《弟子规》在这里向大家分享的,第一件事就是学《弟子规》是有误区的。
我刚开始学《弟子规》,我没学《弟子规》之前,就是一个普通人,就是一个生意人,你说贪瞋痴慢,你说自私自利这是很正常的,做买卖为自己着想,为利益着想。
学了《弟子规》之后,学了很多条条框框,学了很多规矩,学了很多这个该做、那个不该做。
我学完之后,不是对我自己,我是对别人,其实说这《弟子规》之后,变成了一个更有力的批评别人的工具,更有力的长养贡高我慢的基地,更有力的跟别人对立的一个工具箱。
我这次在青岛向大家汇报自己改过的过程,「如何走出学习《弟子规》的误区」,我给大家举的第一个例子,是2007年的春节,大年初一我回到家里头,因为我跟我的爸爸妈妈不一起住,他老俩口说我们每年过节,初一中午都要回家吃饭。
那个时候我看完周泳杉老师健康饮食的盘,回家以后一看,过年,年年有余,桌上放着鱼、放着肉,我就特别不高兴。
爸爸都八十二岁,妈妈都七十六岁。
我上来就拉开脸就说,「你们就吃吧!吃吃吃,南北极都快融化,您那三寸的舌头,就这么短短那么一点,你们至于吗?没吃进去之前,你们不知道什么味道,你们吃到肚子里头、烂在肚子里头,也不知道什么味道,就为了这三寸不烂之舌就杀生,你们就不给孙子们留点东西吗?这都什么时候,地球马上就要濒临灭亡,咱们还吃!」当时我爸爸气得直哆嗦,老人家八十二岁,2007年。
胡小林老师公司内部讲课为什么要学《弟子规》第一集-文字版

胡小林老师公司内部讲课为什么要学《弟子规》第一集文字版好长时间没跟大家见面了,马上旺季就要开始了,你们总经理说要跟大家见个面,给大家鼓鼓劲儿。
我们今天有很多新员工,大家希望我讲一讲,有认识的一些老朋友。
我想讲点什么呢?我想讲几个决定。
第一个决定就是什么呢?可能新来的员工对我们公司近几年的情况不是很了解,我们公司从上到下,从汇通汇利到桂友永欣,在各个方面、各个部门、各项工作上都贯穿落实《弟子规》,我想大家在座的大家都知道这个事儿,是吧。
知道吗大家?知道!谢谢!为什么要落实《弟子规》,大家肯定觉得会有这个问题。
第二个,这个《弟子规》灵不灵,第三个是这个公司落实《弟子规》都做了哪些工作。
为什么要落实《弟子规》呢?这个题目很大,要想说细了不是一个小时两个小时能说细的。
为什么要落实《弟子规》?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呢?其实公司领导的考虑主要是希望大家有一个是非、善恶、利害的标准。
你掌握了这套标准之后,你在社会上、在家庭中、在工作中、在学习中你就有了一套规矩。
这个规矩就能避免你犯错误,用中国的老话说呢叫趋吉避凶,把那个凶险回避,趋向吉祥,吉祥就是幸福,就是好运。
所以我们学《弟子规》的目的,不是公司要给大家灌输《弟子规》,让大家好好干活儿。
当然了,《弟子规》要求我们好好干活。
《弟子规》是做人的教育,好好工作,认真工作,对公司怀有感恩的心,要知足,这都是《弟子规》中的内容。
但是我在公司倡导学习《弟子规》的目的并不是让大家把工作做得更好,不仅仅是为这些。
是希望呢,大家都很年轻,将来的路还很长,你们现在比我的孩子岁数都小,我可以说做为你们的父辈,碰到了这么一个好东西,这个好东西能够帮助我们这一生树立一个正确的目标,这个目标能够导致我们这一生少犯错误,少摔跟头,少走弯路,能够在这一生当中平平安安地顺顺当当地达到我们人生目标。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很多同志会开车,出去每天修这些炉子,交通就有交规,国要有国法,公司有制度。
胡小林老师:走出学佛的误区

摘自胡小林老师在马来西亚庐江文化教育中心的演讲,时间:2009年5月尊敬的净空老教授、尊敬的丹斯里李金友先生、尊敬的各位领导朋友:今天非常高兴来到马来西亚庐江文化教育中心,来给大家做《学〈弟子规〉,改正自己错误的心得》报告。
我记得我第一次碰到师父是二00六年底在新加坡,我去新加坡没有想见师父,无巧不成书,正好师父来到新加坡。
那个时候我不知道顶礼,也不懂这个。
师父老人家自己都不记得了,我就问师父:“你就给我十分钟时间。
”他就在香格里拉酒店的大厅lob by,见九大宗教,给我十分钟时间。
临走的时候我就拽着师父的手:“您说说我修学应该怎么修啊,师父?”不懂,因为我二00六年八月份才看是师父讲的《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我到十二月份,是四个月,我真的不知道怎么修。
我拉着师父的手,我说:“师父,我马上要回国了,您老人家告诉我应该怎么修?”师父说:“你要真听话,我就给你讲,《无量寿经》读三千遍。
”我一听:“什么,三千遍?”一天读一遍,读十年。
你今年多大岁数了?“五十二岁,读到六十二,你心就定了,定了就能开悟,不要多。
”这是第一句话,读《无量寿经》三千遍。
我说:“那光读经行吗?”他说:“第二件事,不用脑子思考问题、不用嘴说话的时候,一句佛号念到底,能念多少念多少。
念佛的时候计数也好,想佛像也好,都可以。
怎么摄心,怎么能够专注,你就怎么干。
”我说:“明白了!”第二件事,念佛。
那时候我不懂念佛的道理。
第三件事师父说:“生活、工作当中落实《弟子规》。
”我说:“这个我明白,这个简单。
”“落实《弟子规》的关键在于改过”。
师父第五件事,最后师父给我告别的时候给我说:“要给世人做好榜样!”就这五件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出学佛的误区 -胡小林老师讲述【节选】马来西亚庐江文化教育中心启用典礼—《弟子规》学而时习之成果的启示胡小林先生主讲(第一集)我学习《弟子规》已经有两年的历史,我今天来到这里向大家汇报,我其实我讲不出什么更多的道理,我也没什么太多的文化,我也不是学这个专业的,字也认识不多。
我没学习传统文化之前,这个宋朝和唐朝,哪个在前,哪个在后,我都不知道。
我为什么学传统文化?就是净空老教授跟我说的要得真实利益,这一辈子别白过,要过幸福的人生,它能给你带来健康的身体、发达的事业、幸福的家庭。
这个东西是我们人之所求的,也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目的。
我学《弟子规》在这里向大家分享的,第一件事就是学《弟子规》是有误区的。
我刚开始学《弟子规》,我没学《弟子规》之前,就是一个普通人,就是一个生意人,你说贪瞋痴慢,你说自私自利这是很正常的,做买卖为自己着想,为利益着想。
学了《弟子规》之后,学了很多条条框框,学了很多规矩,学了很多这个该做、那个不该做。
我学完之后,不是对我自己,我是对别人,其实说这《弟子规》之后,变成了一个更有力的批评别人的工具,更有力的长养贡高我慢的基地,更有力的跟别人对立的一个工具箱。
我这次在青岛向大家汇报自己改过的过程,「如何走出学习《弟子规》的误区」,我给大家举的第一个例子,是2007年的春节,大年初一我回到家里头,因为我跟我的爸爸妈妈不一起住,他老俩口说我们每年过节,初一中午都要回家吃饭。
那个时候我看完周泳杉老师健康饮食的盘,回家以后一看,过年,年年有余,桌上放着鱼、放着肉,我就特别不高兴。
爸爸都八十二岁,妈妈都七十六岁。
我上来就拉开脸就说,「你们就吃吧!吃吃吃,南北极都快融化,您那三寸的舌头,就这么短短那么一点,你们至于吗?没吃进去之前,你们不知道什么味道,你们吃到肚子里头、烂在肚子里头,也不知道什么味道,就为了这三寸不烂之舌就杀生,你们就不给孙子们留点东西吗?这都什么时候,地球马上就要濒临灭亡,咱们还吃!」当时我爸爸气得直哆嗦,老人家八十二岁,2007年。
我妈妈就哭,就安慰我爸爸,「这胡小林着了魔了,老胡,千万别往心里去,现在年轻人都这德性,怪怪的,大年过初一,不让吃肉、不让吃鱼,还数落爸爸妈妈,你别生气,反正吃饭就两个小时,他一会就滚蛋,他回去让他学《弟子规》去吧!咱们过咱们的日子。
」我那顿饭也吃得特别不舒服,其实回去以后也特别后悔,好不容易,你说过春节跟爸爸妈妈在一起。
学《弟子规》,本来应该学得跟别人更容易相处,更让别人喜欢我,让别人认同我,跟别人在一起能够更团结、更和睦、更友善、更亲切。
我怎么学半天就没有达到这个目的?我怎么学半天,我的亲爹亲娘怎么都对我那么反感?到底错在什么地方?这《弟子规》是好东西,它教你处人待事接物,教你与人为善,教你为别人着想,我怎么愈学跟别人愈对立?我甚至连自己的爸爸妈妈我都不能兼容?打那以后,《弟子规》说要孝,我就经常回家看我爸爸妈妈,每次去之前特别高兴,今天落实《弟子规》,看爸爸妈妈。
后来我妈妈的小阿姨、小保姆就跟我说,「大哥,你回来之前先打个电话。
」我说「为什么?」「我们做做准备。
」我说「你们做什么准备?」她说「你可不知道,你一来,就跟日本鬼子进村似的。
奶奶就说,学《弟子规》的回来了,今天中午把冰箱的东西,那个肉、那个鱼都收起来,可不能招他,这可了不得,学《弟子规》。
家里那酒,酒都拿布盖上,别让他看见,那都是贪瞋痴慢。
大哥,以后你别突然回来,你稍微提前半个小时,我们做做准备。
」我听完以后,我心里特不是滋味,我说我怎么学了《弟子规》以后,让人这么反感,给人添了这么大麻烦。
李越老师教我,就说「礼仪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我就说「爸,今儿我得给您鞠个躬,我活了五十二岁,从来没给人鞠过躬,我在庐江学会,这次要跟您鞠躬。
」我爸说「我腰不好,算了,我站不起来。
」我说「爸,你就为了我你得站起来,你得让我落实《弟子规》,我这《弟子规》学了,我不做不行,师父说得真干。
」我爸说「那我怎么做?」我说「你站起来扶着板凳,我给你鞠一躬,三个躬。
」「儿子就一个!你时间太长我受不了。
」我这躬一下去,给我爸吓一跳,我这一弯腰给我爸吓一跳,差点没摔倒。
他说「儿子就到这,就到这吧!你的功课完了吗?」我说「还差俩。
」「下次下次。
」这跟大家讲的真实的事,学《弟子规》就学成这样,你给人添多大麻烦,你这《弟子规》是为别人学的吗?是完全为自己学的,完全是另外一个自私自利,另外一个贪瞋痴慢,另外一个与人对立的工具和标准,这个《弟子规》学得肯定不对。
因为《弟子规》学习完了之后,应该更招人喜欢、更招人的爱、更招人的关心。
我不是,我学了《弟子规》以后,家里人的压力更大,见我更紧张。
我原来是做生意,贪钱、贪名闻利养。
现在不贪合同了,挣钱不挣钱无所谓,为什么?因为我不感兴趣,我现在我感兴趣《弟子规》,我觉得该学《弟子规》,我认为《弟子规》重要,我认为后半生要跟《弟子规》交朋友。
大家听这几个「我」,没有离开我,完全是为自己的喜怒哀乐学《弟子规》。
所以贪心没变,自私自利没变,是非人我没变,名闻利养没变,而是内容变了,换汤不换药。
把《弟子规》变成另外一个满足自私自利,与人对立,批评别人、控制别人、反对别人的工具,这是一个我特别痛苦的误区,我是到去年的年底十月份之后,我才慢慢、慢慢走出这个误区。
学《弟子规》学错了,这样做是不对的。
我有个儿子跟我在一起,老二,九岁,他妈妈特别爱干净,一个礼拜,小孩活动多,身上容易出汗也脏,给孩子泡两个澡,放一池子水。
你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洗澡吗?趁我不在家的时候洗。
为什么?躲着我,因为他们一洗澡,我就跟他们说「孩子这一辈子用多少水,可是定数,你可想明白,你是他亲娘亲妈,他这一辈子用一百吨水,如果十八岁以前全用完了,他就活到十八岁。
」我的夫人特生气,「行了!闭上你那乌鸦嘴吧你,家里这点事全让你给方完了,倒霉跟着你,洗个澡挨你这顿数。
你自己是不泡澡,你没学《弟子规》的时候,你泡澡你干嘛来着,你都泡了五十年,你儿子才泡两年,你就不让人家泡!」所以你说我觉得特别矛盾,不说看着她这么浪费水,我觉得没必要;你说说了家里又闹矛盾,怎么好?老说智慧能够解决问题,老说智慧能把问题给解决得圆满,而且没有后遗症。
老说「菩萨所在之处,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我怎么所在之处除了让人家讨厌,就是躲着我,我这也学佛,也学《弟子规》,我怎么就那么不招人待见?「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师父跟我说。
师父当时跟我说这句话,我觉得特别虚伪,什么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明明是他们做得不对,我干嘛要求我?我哪点错了?你说吃肉对吗?地球变暖,环境付出这么大的代价。
北京缺水,我让他们节约水有什么错?怎么叫行有不得?我这个要求、我这个想法、我这个目的达不到,我就要求我自己,我就要检讨我自己,我就要问我自己,为什么不能达到劝化别人的目的?后来净空老和尚就跟我讲,「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你承认不承认,只有智慧才能解决你的问题?」「这个我承认。
」「智慧从哪里来?」我说「智慧从哪里来?从清净心来,清净心起作用就是智慧;相反清净心的反面是染污心,染污心起作用就是烦恼、就是障碍。
」那你这个心今天出不来智慧,说明你的心不清净,说明你的心是染污的心,染污的心起作用就是对立、就是是非、就是名闻利养、就是贪瞋痴慢、就是是非人我。
我就问老和尚,「那什么是染污的心?」老和尚说当前在这个娑婆世界,芸芸众生最大的染污心,就是自私自利,你心里有自私自利,这个心就不是清净心,就是染污的心。
这个染污的心起作用,就是跟别人对立,就是跟别人合不来。
所以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一点都不虚伪,你自己的心清净不清净?这个事你能求谁?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
你胡小林的心不清净,你蒸桑拿能蒸清净吗?你打高尔夫能打清净吗?不行!这要自己练,要在自己的心里头把自私自利放下,你的心就清净;你的心清净,这个清净心起作用就是智慧;你有了智慧,就能把问题解决圆满。
所以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一点都不虚伪。
我们处人待事接物,在社会上工作、学习、生活,为什么达不到自己的目的?出发点很好,为别人着想,劝别人的道理都是对的,为什么总是达不到目的?为什么总不能得到别人的认同?为什么别人总不给你鼓掌,总不给你竖大拇指,而往往背后老说你的坏话?因为你没有智慧,因为你的心不清净,产生不了智慧,因为你的心是染污的,因为你有自私自利。
所以放下自私自利,把自己放下,拓宽心量为别人着想,把爱请回到这心里,爱的起用、爱心的起用就产生智慧,左右逢源,头头是道。
这是我六个月到八个月以来的真实体会,非常非常喜悦,就是要把自己放下,就是要念念处处为别人着想。
先从哪做起?先从爸爸妈妈,先从家人。
因为我们有血缘,我们有感情,跟他们在一起,找到把别人装到心里这种感觉。
我们真的心里不装爸爸妈妈,大家说真的吗?真的。
我们往往老是习惯于自己的生活方式,自己的成见、自己的概念、自己的语言、自己的习气,很少把别人放到心里。
《弟子规》之所以伟大,它教导我们放下自己是有次第的,从哪开始放下自己?从跟爸爸妈妈相处放下自己。
这个最容易放,因为你们是一家人,因为爸爸妈妈从小照顾你,你受恩于他们,他们对你有恩情,你们是同一个家庭,这个把别人装进来最容易,这是一层楼。
然后「出则悌」,把兄弟、把表兄表弟、同事朋友,跟你有缘分的人再装进来,这就是二层楼。
到了三层楼,就是把「凡是人,皆须爱」,所有的人,马来西亚的人、美国人都爱。
从佛法上来讲第四层楼,是众生就得爱,众缘和合而生的这些产物都要爱,这当中包括山河大地,包括花草树木,包括蚂蚁蚊虫都要爱。
这个爱从哪个根产生的?从把爸爸妈妈的爱恢复产生的,从把爸爸妈妈装到自己心里产生的。
没有这个根,你说我爱同事,你说我爱国家,你说我爱山河大地那是假的。
所以净空老教授把这把钥匙交给我,我就想我就要爱别人,爱心起作用就产生智慧。
我这次慢慢、慢慢试着,再跟爸爸妈妈相处,我原来跟爸爸妈妈相处很简单,就是给钱,房子是我买的,阿姨是我请的,司机是我请的,车子也是我买的,所有的物业管理费,所有的费用花销,都是我出的。
这种简单的物质上的给予,不等于孝,师父说孝做到圆满,养其心、养其志,除了养其身之外。
我跟着爸爸妈妈在一起,我就不再关心给他们什么物质,不再因为我给他们物质,就代替我对他们的关心。
我爸爸眼睛不好,我就老想着我爸爸眼睛不好,我怎么关心我爸爸这种心情就起不来?我怎么就没有觉得眼睛不好,因为我眼睛好,我没有觉得眼睛不好是一种什么感觉,这种感觉找不回来。
然后我就试着用老花镜再涂上颜色,看看眼睛不好什么样。
我记得那天上午做完这件事情之后,我那中午饭就吃不下去,原来爸爸的眼睛是这样的,这么痛苦,迷迷糊糊,扣子都系不好,暖壶倒水都倒在外边。
所以这种感受不是用钱能代替的,这种感受当中没有自己,情同身受。
我说我应该做点什么,我中午饭真吃不下去,原来我特别心安理得,我给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