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逆天神题Top10

合集下载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10道题(2)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10道题(2)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10道题(2)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10道题(2)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不断成为社会焦点,民众的心里预设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从前人们默认食物是安全的,不安全的食物乃异类,非充足证据而不轻信;而现在,很多人默认食物是危险的,任何人说“某物含毒”,都极易引起共鸣。

一种“反权威”的立场,使得官方鉴定机构处境尴尬,民众不再信任乃至排斥其履职。

但在民间鉴定发育不彰的环境下,那种“高傲的不信任”奢侈且危险。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A.食品安全问题亟须得到有效解决B.出台完善的食品安全保障法刻不容缓C.重新建立民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至关重要D.食品安全保障部门应切实担起保障食品安全的责任科学回避个人化的东西,这种倾向常常被归结为科学家所应具备的________。

科学家们深知,要探寻自然界的原因和结果,就必须________个人的感觉及经验。

A.客观吸取B.冷静排除C.理性借助D.自信忽略如果有人朝你开枪,最好的办法就是跳进泳池,只要半米多深的水,就能把子弹的速度降到非致命的程度。

类似现象在宇宙中也会发生。

对那些运动速度直逼光速的粒子,充斥在宇宙中的微波背景辐射就犹如一片稠密的海洋。

一个粒子只要在其中穿行几亿光年,它的速度就会大幅度下降。

根据上述文字能够推出的是:()A.稠密的海洋可以减轻粒子的穿行速度B.跳进泳池能够抵御子弹的致命袭击C.微波辐射能缓冲穿行其间粒子的速度D.在宇宙中穿行,粒子速度会大幅下降丑是一种文化现象,被文化所规定。

文化世界以多种方式呈现,其中之一是感性形象。

美学就是从感性形象方面去把握文化的,从美学角度看,美是高于正常的理想形象,丑是低于正常的畸形形象。

一旦确立了正常的标准,美与丑随之产生出来。

俯仰历史,具体的正常、美、丑不断地被构建起来,又不断地被解构消逝。

虽然具体的正常、美、丑不断变化且呈现多样性,但在不同之中又有共同的规定。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前言语理解与表达必做题.doc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前言语理解与表达必做题.doc

2020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前言语理解与表达必做题第二部分言理解与表达 ( 共 40 ,参考限 35 分 ) 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

根据目要求,在四个中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21当每个人放任路口一个位的行,有一天你我将面的,也就是整个城市交通的式复 ; 今天你了路口减速避人行横道的菱形志,明天也就会成似杭州“ 心斑事件”的当事人⋯⋯从某种水准上来,所有的惨都是由一步一步的 ______、懈怠、麻木日月累起来的 ______。

依次填人划横部分最恰当的一是() 。

A. 偶然而不忽B. 崩熟无睹幸C.冲形同虚放任D.地雷置之不理抑参考答案: B参考解析:根据第二空“ 菱形志⋯⋯”不能填“形同虚”,排除 C。

再看第一空“整个城市交通”,突出的是系地复,故排除“偶然”。

最后看第三空,“一步一步的⋯⋯”后面三个表状,“懈怠、麻木”都是形容,由最开始的“ 幸”开始,符合人的心理展向。

故 B。

22 一帆的旅途只能就______的思,而人生中的 ______从来都是了簸与坎坷之后才赫然出。

依次填入划横部分最恰当的一是() 。

A. 墨守成规捷径B. 一成不变捷径C.画地为牢道路D.中规中矩道路参考答案: A参考解析:本题从第二空选择作答会比较容易。

从“颠簸与坎坷之后才赫然出现”可知应选“捷径”,因为道路是从来就有的,不用经历颠簸与坎坷,由此排除C、D项。

“墨守成规”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一成不变”指一经形成,不再改变。

题中大意是一帆风顺的旅途,因为没有经历过坎坷所以思维不易产生改变,只会沿着原来的思路走,故用“墨守成规”更合适。

故选A。

23 人文教育的重要目的在于使学生经由大学教育,能够______纯粹功利的职业取向,狭隘的专业意识,从细小的专业分支中走出来。

依次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抵制扭转B. 制止克服C.抵制克服D.制止扭转参考答案: C参考解析:词语常用的搭配:制止——行为,扭转——局面,抵制——思潮 ( 功利的职业取向 ) ,克服——困难 ( 狭隘的专业意识 ) 。

言语理解与表达

言语理解与表达

行测高分冲刺练习题—言语理解与表达(共15题,参考时限10分钟)1、历史走向大众,国学受到热捧,是我们继承优良传统的良好契机。

但那些靠耸人听闻来扬名、谋私的手段,那些将严肃历史肆意娱乐化解读的做法,其结果只能败坏学风,误导受众,把方兴未艾的传统文化热引向歧路。

历史和典籍当然要走向大众,但人文精神和道德底线必须坚守。

任何媚俗化、低俗化、恶俗化地娱乐历史的行为都是要不得的,以钓名谋利为宗旨的商业炒作更应刹车。

面对商品时代复杂多变的大众文化消费,真正有使命感的文化,理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历史的职责。

对“历史娱乐化”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娱乐化”是指那些靠耸人听闻来扬名、谋私,将严肃历史肆意娱乐化解读的做法。

B.“历史娱乐化”只能败坏学风,误导受众,把方兴未艾的传统文化热引向歧路。

C.历史走向大众,国学受到热捧是我们继承优良传统的良好契机,任何娱乐历史的做法和大众文化消费,都是要不得的。

D.真正有使命感的文化人,要坚守人文精神和道德底线,杜绝将历史肆意娱乐化,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历史的职责。

2、城市宾馆、博物馆、影剧院门口“衣冠不整者禁止入”的告示牌;听证会上不曾见到农民工的身影;金融系统对贷款人担保或抵押的限定,限制小额存款的规定,巨额的择校费把穷人及其子女挡在门外。

这段话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A.当前中国经济领域广泛存在社会排斥现象B.当前中国在公共领域广泛存在排斥穷人现象C.公平社会绝对不能排斥穷人D.社会不公平最终将导致社会不稳定3、食品安全不仅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还涉及工商、卫生、农业、质量检验检疫等部门的职责,“九龙治水”极易造成“”,一项论责任要各方分担、利益却与其他部门无涉的工作,常常会由于缺少强力的调配、精确的协调和统一的部署,失去推动力。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各自为政B.一盘散沙C.群龙无首D.敷衍了事4、由于近年来黄河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 1972 年以来,黄河有21个年份出现断流;1997 年,黄河断流226天,断流河段一直延伸到,长达704公里。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片段阅读解题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片段阅读解题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片段阅读解题技巧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片段阅读解题技巧一、片段阅读六大迷惑性选项解答片段阅读细节题,除了可以从题干入手之外,还可以直接从选项入手,留意一些具有明显错误或迷惑性的选项,有助于考生快速确定正确选项。

迷惑性选项主要有以下六种类型。

1、绝对化。

选项中含有过于绝对语气的词语,往往不是正确选项。

正确选项一般倾向于选择一些含蓄的、委婉的说法。

绝对化的词语包括:最、一定、必须、根本原因、全部、所有、都、关键等等,带有这类词语的选项一定要慎选,回到去原文中对比一下。

2、无中生有。

即文段并没有提及的概念或话题,却在选项中出现。

这类选项是典型的无关选项,一定慎选。

3、偷换概念。

把材料中的一个概念或者一个表述在选项中偷换掉。

比如材料中说的是“信息技术”,原文的主题是和技术有关的,选项却偷换成“信息文化”.4、混淆时态。

把材料中的时态刻意混淆。

注意选项中出现的“目前、已经、现在、目前、将来”等表示时态的词语。

5、正话反说。

是指选项的设置和原材料作者的意思正好相反。

6、强加因果。

材料中两者间没有引起与被引起的逻辑关系,选项中却强加上了,或两者之间确实存在某种因果关系,但需要一个条件,而选项忽略了这个条件,这就成为强加因果的选项。

改善幅度最大,而最消极悲观的被调查者不仅从一开始便更倾向于选择较不健康的饮食,而且在运用各种手段加以干预后,改善的情况也不理想。

研究者指出,自控能力是令乐观者更易成功戒除抽烟、喝酒和暴饮暴食等坏习惯的关键。

对这段文字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饮食结构取决于人的情绪的好坏B.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很难通过干预而改善C.积极乐观的人更容易改善不良饮食习惯D.悲观者的自控能力无法通过干预而改善【解析】此题为细节题,重点考察考生查找细节的能力。

A项中饮食结构与人情绪好坏之间的条件关系属无中生有;B项内容表述过于绝对,文段中明确表示饮食习惯难以通过干预而改善的群体为消极悲观者;D项亦程度过重,文段中为“改善的情况不理想”而非“无法改善”.C项内容对应首尾句。

行政能力测试言语理解与表达(精选)48页文档

行政能力测试言语理解与表达(精选)48页文档
行政能力测试言语理解与表达(精选)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一提到“地沟油”,人们都_______,往往第一反应是地沟油是一种质量极差、极不卫生的非食用油。

那么可不可以让地沟油_______呢?如果放宽思路就会发现,地沟油还是有用武之地的。

A.咬牙切齿物尽其用B.痛心疾首点铁成金C.深恶痛绝变废为宝D.众口一词脱胎换骨正确答案:C解析:第一空,“质量极差、极不卫生”提示此处所填词语应表达人们对地沟油强烈的抵制态度。

“众口一词”指说法一致。

填入不合语境.排除D。

“咬牙切齿”形容极端愤恨或仇视。

用于描述人们对“地沟油”的态度不恰当.排除A。

第二空,“点铁成金”比喻把不好的或平凡的事物改变成很好的事物;“变废为宝”指废物的重新利用。

地沟油作为一种垃圾,对其的再次利用选“变废为宝”更恰当。

故本题选C。

2.中国历史上传统手工艺的发展,是在_______地认识和了解从自然界获取的材料之物理与物性的基础上进行的。

对材料物性的认识与实践是中国人的_______,_______运用材料的物理和物性的知识,才能使传统手工艺及其产品适用于不同的社会生活需求。

A.有效发现充分B.深入发明灵活C.正确创造合理D.科学发展准确正确答案:B解析:第二空,“对材料物性的认识与实践”并非一种“发展”,且填入句子不通顺,排除D。

第一空。

与“有效”“正确”相比,“深入”暗含的渐进性与“传统手工艺的发展”表达的过程性更相符。

且第三空填入“灵活”亦与后文对应恰当。

故本题选B。

3.自然界中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作为电影艺术中的动物更强调个性。

正如电影一贯塑造典型人物形象一样,以动物为主角的影片在_______动物充满神秘色彩的生活的同时,格外注重突出不同种类中每个动物的性格特征,_______地刻画典型的动物形象。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呈现不遗余力B.展示入木三分C.记录浓墨重彩D.描绘活灵活现正确答案:A解析:第一空,“影片”不是纪录片,不会“记录”动物生活,排除C。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10题答案(1)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10题答案(1)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10题答案(1)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10题答案(1)【答案与解析】1、【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最后一句,有多少文章真正具有批判性和反思精神呢?这值得艺术理论界认真思考,是文段主旨句,也就是说艺术理论界要思考如何进行艺术批评,B为同意替换项。

2、【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题干的意思是说要对这些人员有新的工作安排,安置体现了这个意思。

置于合适恰当的地方,是安置区别于别的词语的最大特点。

3、【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道路,达到同一个目的地;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表演得同样精彩。

比喻不同的做法或说话取得同样的效果;不谋而合:没有经过商量而见解一致。

大同小异: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大部分相同,小部分略有差异。

符合句意的是“异曲同工”。

依据“初始条件的极其细微的改变”可知后一空处“偏差”一词较为贴切。

4、【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关键句“但近年来,这种情况发生了很大改变。

”,说明了历史学研究方法逐步由不规范到规范的转变过程。

5、【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原文:有人说城市的个性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和文化的背景的凝结,一旦形成便很难更改,而岁月的变迁只磨损她的容颜而不会消蚀她的魅力。

我认为这话既对也不对。

中国城市的个性既是中国人文化的突出表现,也是历史内涵所赋予的时代特征,更重要的是城市的经济发展,人文环境,精神风貌,城市建筑,发展规划,民族风情以及市民素质等所独具的特色。

我总觉得我们在如何打造一个具有独特魅力和个性的城市时,没有走出概念上的误区,认为通过修建几条整洁的街道或什么广场甚至是有划时代标志的建筑物就能塑造出城市的个性,殊不知,这种个性消殆在人云亦云的大众文化之中。

其结果是彻底丧失了城市的个性。

当我们用感性的目光去观察中国的城市时,我们的城市都很美丽,也充满了独特的个性魅力。

而当我们用理性的眼光去审视中国的城市时,才能感觉到只有当人与城市处于一种水ru交融的状态时,城市的个性魅力才会真正的流光溢彩。

2022-2023年公务员(国考)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高分题库附精品答案

2022-2023年公务员(国考)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高分题库附精品答案

2022-2023年公务员(国考)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高分题库附精品答案单选题(共20题)1、一位长者对一个青年人说:“批评和侮辱,跟泥巴没什么两样。

你看,我大衣上的泥点,是刚过马路溅上的。

当时擦一定会很糟,所以就等到泥巴干了再去处理。

”但是,任何比喻都是蹩脚的,假如泥点变成了油漆,大衣变成了玻璃,再依据上面比喻中的逻辑,就适得其反。

生活给我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逻辑,它们互不相同,也许还会打架。

而我们奉行什么样的逻辑,全取决于自己。

A.异杂逻辑B.批评与侮辱C.事物具有辩证性D.生活中的逻辑不是单一的【答案】 A2、旅游商品,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出于非商业性目的而购买的实物性商品,它不包含维持旅游活动所必需的生活用品。

A.小王在尼泊尔买了 100个手链、200条围巾准备放到自己在北京经营的店铺里销售B.到欧洲出差的张小姐利用闲暇时间在英国某古董商店购买了一套精美茶具C.某夫妇为了国庆假期的海南五日游到超市购买了一瓶防晒霜和两副墨镜D.李女士在泰国旅游时从小商贩那里得到了很多关于当地美食娱乐方面的信息【答案】 B3、网络日志对于 ( ) 相当于菠萝对于 ( )A.网络--苹果B.电脑--香蕉C.博客--凤梨D.写手--水果【答案】 C4、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关化学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亚硝酸钠有较强毒性,但可以用于腌肉B.碳酸氢钠可以作为制作饼干、糕点、馒头、面包的膨松剂C.无色酚酞试液遇氢氧化钙显蓝色D.氧化镁有高度耐火绝缘性能【答案】 C5、2013年1-4月,该市电影院线平均每场电影观众人数最少的月份是()。

A.1月B.2月C.3月D.4月【答案】 C6、下列人物与荣誉称号对应正确的是:A.拉齐尼巴依卡——脱贫攻坚楷模B.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C.吴孟超——两弹一星元勋D.彭士禄——中国核能之父【答案】 B7、有一些带有色眼镜看中国崛起的别有用心者,恶毒________“中国威胁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考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逆天神题Top10在国考行测试卷中,将近30%的题目是言语理解与表达题。

纵观这些真题,部分题目难度较大,引得“无数英雄竞折腰”。

小编将这些传说中的“逆天神题”,做一个汇总并加以解析,包含考点和易错点,希望考生能从中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思路和技巧。

1.互联网并非________、整齐划一的技术革命的产物,而是在各种混乱、争论和复杂的利益纠葛中发展成今天的规模和影响力,正是一个个小的草根网络,最终汇集成一个________的大潮流。

【2009-国考-30】☆☆☆☆☆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一呼百应铺天盖地B.自上而下不可逆转C.有条不紊举世瞩目D.运筹帷幄波涛汹涌【答案】B。

难点:第一空呼应点的寻找。

中公解析:第一空,由语境中的“正是一个个小的草根网络,最终汇集成一个大潮流”可知,互联网并非“自上而下”的,且与“整齐划一”表意一致,填入此处符合语境。

第二空,“不可逆转的大潮流”,搭配恰当且符合语境。

A项中“一呼百应”指一个人呼喊,马上有很多人响应;C项中“有条不紊”形容有条有理,一点不乱;D项中“运筹帷幄”指拟定作战策略,引申为筹划、指挥,含褒义,用于军事、政治等。

三者均不能与后文的“正是一个个小的草根网络,最终汇集成一个大潮流”相对应,与语境不符。

2.在现实生活中,做人的学问往往比做事的学问更具有实用价值、更重要也更难掌握,做事仅靠技术就能_________,做人则是一门弹性极强的艺术,讲求的是无法量化和________的分寸感。

做事学一次即有毕业的可能,做人却要活到老学到老,要一辈子下功夫。

【2010-国考-16】☆☆☆☆☆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独当一面学习B.如鱼得水把握C.游刃有余控制D.臻于佳境复制【答案】D。

难点:第二空所填词语的判定。

解析:根据“做人却要活到老学到老”一句可知,做人是能够学习的,故A项错误。

根据“更难掌握”一句可知,做人是能够把握或控制的,只是难度较大,故B、C项错误。

根据前文语境信息“做人则是一门弹性极强的艺术”、“无法量化”等可知,填入的词应与此意相对应。

“复制”指依照原件制作成同样的,置于此处,“无法复制”符合语境要求。

第一空,“臻于佳境”指达到最佳境界;形容状态极佳或解决问题非常轻松;此处强调做事仅靠技术就能做的很好,置于此处符合语境。

3.不管是无意还是有意,总有些________的“史实”并不真实。

又或者,有些历史真相看起来无可置疑,但在它们背后,却隐藏着另一层真相。

当我们试图从历史中汲取前人经验,为未来提供借鉴时,却发现历史并非全部都是真相,而是被________过的。

【2012-国考-31】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盖棺定论增添B.言之凿凿加减C.铁证如山修饰D.无可厚非篡改【答案】B。

难点:第二空所填词语的筛选。

中公解析:由“‘史实’并不真实”可知,第一空应填入一个表“真实”的词语,据此排除不表真实性的“无可厚非”、“盖棺定论”。

B项的“言之凿凿”与C项“铁证如山”无法通过语境或词语辨析进行排除,只能根据第二空,“加减”和“修饰”两词的辨析。

两词辨析时要联系常识:被“修饰”过的历史往往依然是真相,而被“加减过的”显然已经不是真相了。

且与“却发现历史并非‘全部’都是真相”相对应,选“加减”比“修饰”更符合语境。

4.行业收入差异反映了行业壁垒的存在,其给予社会的直接影响就是个人的价值可能是无用的。

在市场经济社会,最有价值的本是人才,一个人只要有能力,在不同行业都应该能够得到社会的承认,但是在行业壁垒存在的现实中,个人的价值让位于行业的价值,个人的价值由行业的价值体现,而不是由个人体现,当然此种情况下行业的发展也将受到制约。

同时,由于进入行业的机制并不是自由竞争,行业收入差异还将让人们看到公平的缺失和缺位——那些没有能力但有关系进入高收入行业者,他们仅仅因为能够进入而成为了更有价值的人。

【2012-国考-59】☆☆☆☆☆这段文字旨在说明:A.行业壁垒的存在体现了用人机制的不公B.个人价值的高低不应该由行业价值来评估C.行业收入差异使人们对个人价值的评判发生扭曲D.行业壁垒使得真正的人才往往被拒之门外【答案】C。

难点:并列结构的判定。

解析: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

文段中有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同时”,可见前后两部分为并列结构。

前半部分主要观点为“行业收入差异反映了行业壁垒的存在,其给予社会的直接影响就是个人的价值可能是无用的”,后半部分主要观点为“行业收入差异还将让人们看到公平的缺失和缺位”,概括归纳两部分观点,可知文段主要论述的即是“行业收入差异使人们对个人价值的评判发生扭曲”。

A、B、D项主题词错误。

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5.呈现大自然多样性的热带森林是许多动物最后的栖息地,它们的存在对人类来说极其重要。

面对热带森林被严重破坏的状况,人们很容易忘记,这是温带地区大部分森林已经遭遇过的:在已开发地区,大量原始森林消失了;在开发区,尤其在严重降雨区,一旦那些山坡的植物被冲坏,就会引起诸如洪水和泥土坍塌等问题,多数植物种类分布广泛,能够承受局部砍伐并幸存下来,但也有些种类分布范围很狭窄。

过量砍伐会使之永远消失。

【2010-国考-23】☆☆☆☆☆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图是:A.呼吁重视与加强对温带森林的保护B.说明温带森林实际上更易遭到破坏C.分析乱砍滥发森林的严重后果D.强调森林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答案】A。

难点:总分结构的判定。

解析:本题属于意图判断题。

文段首句就提到热带森林的存在对人类的重要性。

接着又列举了温带森林遭到破坏造成的严重危害,就是想通过这些严重后果警醒人类要重视对森林的保护,意识到森林对人类的重要性。

B、C项只是文段中的一部分,作用是辅证作者的论述重点,并非作者说话的目的和意图。

D项表述主体有误,并非加强对温带森林的保护,而是应该加强对整个森林的保护。

6.在美国,学术界、工业界、主管部门和多数消费者倾向于认为用豆浆代替牛奶是一种更健康的选择。

不过,绝大多数西方人很不喜欢豆味,所以美国的豆浆有一步去除或掩盖豆味的操作,而中国人就会觉得这样一点儿豆浆味也没有。

对奶味的偏好和对豆味的排斥,是豆浆在西方不够受欢迎的主要原因。

此外,豆浆在保存过程中比牛奶容易发生聚集下沉,这也给豆浆成为牛奶那样的方便食品带来了难度。

保存难度高,加上市场需求量不是那么大,导致美国豆浆的价格远远高于牛奶。

【2011-国考-48】☆☆☆☆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A.对比中国人和西方人对豆浆口味的不同喜好B.剖析豆浆在美国市场上价格偏高的原因C.探究豆浆在西方市场不受欢迎的根本原因D.指出豆浆打入美国市场所必需的技术手段【答案】B。

难点:分总结构的判定。

解析:文段为分总结构,前三句先指出对豆味的排斥使豆浆在西方不受欢迎,因而市场需求量不大;第四句接着说明豆浆保存难度大;末句进行总结,正是由于前述两个原因,才导致美国豆浆的价格远远高于牛奶。

由此可知,文段的主旨就在于剖析豆浆在美国价格偏高的原因,即B项。

本题易误选C。

文段主要针对的是美国的情况,C项的“西方市场”范围过大,且“主要原因”不代表“根本原因”。

7.有些被宣称为“清热下火”的凉茶,其实连茶的“远亲”都算不上,它们不含通常的“茶叶”,只是含些中草药提取液。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人体的许多症状跟中医所说的“热”、“火”类似,而这些症状,有许多是会自然减退的,不管喝凉茶还是白水,一段时间后都会减轻。

另一方面,在理论上完全可能有中草药的某些成分正好对某些症状有效,所以不少人喝了凉茶,觉得清了“热”、下了“火”,这并不奇怪。

但是,这样一种“有效”却符合大众的思维方式,但凡质疑这些功效的言论都会招来大量消费者“现身说法”的攻击,也就成了顺理成章之事。

【2011-国考-65】☆☆☆☆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乱喝凉茶可能会对健康不利B.很多消费者并不了解凉茶的实质C.某些凉茶“清热下火”的功能值得怀疑D.凉茶中真正发挥功效的是中草药成分【答案】B。

难点:转折结构重点部分的同义转述。

解析:本题属于意图判断题。

文段首先指出有些凉茶并不含“茶叶”,只是含一些中草药提取液。

接下来文段分两种情况说明凉茶在“清热下火”方面是“有作用”的,但这种“有作用”一是有些症状会自然减退,另一方面是因为凉茶中的中草药成分起了作用。

但消费者认为这都是凉茶本身在起作用。

也就是说,消费者对凉茶的实质是不了解的。

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A项在文段中没有相关依据。

C项,文段已对凉茶“清热下火”的功能做出了分析,故C项“怀疑”不准确。

D项只是文段部分内容的概括。

8.有人说,经济领域与道德领域的规则不一样,经济领域强调的是"经济人"角色,以取得更大、更多的利润为做事原则;而道德领域则要求奉献、利他、互助等。

其实,经济领域固然有供求信号、等价交换、产权明晰、利润最大化等规则,但既然它是人们的社会活动,道德原则也会每时每刻渗透其中,两者难以清晰地割裂开来。

【2010-国考-30】☆☆☆☆这段文字意在强调:A.市场经济中伦理道德的作用是必然存在的B.社会性是经济领域和道德领域的共同属性C.社会活动中各领域的价值观念在相互渗透D.在社会活动中需兼顾经济原则与道德原则【答案】A。

难点:转折结构重点部分的同义转述。

解析:本题是态度观点类的题目。

经济领域、道德领域、社会活动三者的关系是本文的关键所在,文段的重点在最后一句话“其实……”。

这句话的逻辑是“经济领域是社会活动”+“社会活动都有道德原则渗透其中”=>“经济领域有道德原则渗透其中”,所以A正确。

B、C、D明显与文意不符。

9.苏州曾经是经济兴盛、文化发达、人才荟萃之地。

明末清初以后,苏州士绅除少数人发生身份和观念转化外,多数人的传统观念仍根深蒂固。

而作为社会主流的士绅观念和意识往往通过各种渠道浸润展延,严重影响一般民众,正因如此。

晚清苏州民风靡弱闲散,生活节奏缓慢,缺乏早期现代化必需的紧迫感与开拓精神。

清末及民国初期,苏州人很少愿意将资本投入到现代实业中,以至于苏州钱庄吸收的存款在当地难以消纳,不得不转向外埠寻求出路。

【2012-国考-49】☆☆☆☆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A.清末苏州资金消纳的途径与方式B.苏州民众在士绅观念影响下的转变C.民国初期苏州实业发展衰落的原因D.士绅观念制约了近代苏州的现代化进程【答案】D。

难点:因果结构的判定。

中公解析:文段中有明显的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正因如此”,可见前文说“苏州士绅观念影响了一般民众”,而这个原因导致的结果是“晚清苏州民风靡弱闲散,生活节奏缓慢,缺乏早期现代化必需的紧迫感与开拓精神”,该句即为文段的主旨句。

之后又举了“现代实业”的例子对主旨句加以强化论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