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国考浅谈言语理解与表达中标点符号的用法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技巧:让问号来帮助你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技巧:让问号来帮助你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
它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
在行测考试中如果善于运用标点符号,可以快速帮助大家解题。
华图教研中心老师现在就和大家谈谈标点符号之问号在主旨概括题中的运用。
对于问号大家都很熟悉,问号一般用于一句话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
常见的问句有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在行测的考试中,多见设问句,设问句的作用是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也可以加强作者想表达的思想,因而设问中的答句往往是文段的重点所在。
现结合真题具体来说明:例1:文艺批评的诸多缺陷是缺乏理论勇气的表现。
批评之所以失语和缺位,是因为背后没有了可适用的足够强大的新理论和精神来支撑,心中也就无话可说。
什么是健康的文艺批评?标准有许多。
其中最重要的标准是一条,就是能宽容、理性地对待与自己文化主张不一样的文化实践。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宽容、理性是文艺批评中最重要的理论标准B.文艺批评失语和缺位是由于缺乏理论勇气造成的C.健康的文艺批评必须要有足够强大的新方法、新理论来支撑D.健康的文艺批评必须能宽容、理性地对待不同的文化主张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D。
文段首先指出文艺批评存在缺陷的原因,然后用一个设问句,自问自答的提出健康的文艺批评的标准。
如果大家能快速的发现这个问号,将快速地帮助大家解题。
在设问句中,答句是重点,文段的重点是在说健康的文艺批评标准是宽容、理性地对待与自己文化主张不一样的文化实践。
看选项,D项是文段主旨的同义替换。
而A项中“最重要的理论标准”文中没有提及,B项阐释的是原因,不是文段重点所在,C项论说的主体及表述都是对的,但不是设问中答句的内容,不是重点,亦不是正确的答案。
例2:一粒种子能长成参天大树,一颗鱼卵能变成千斤大鱼。
它们的体积增大了千百倍,需要很多的有机物质来组成。
言语理解态度观点题中的标点符号

《言语理解态度观点题中的标点符号》一、引言在语言交流中,标点符号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它们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地表达思想,传达情感,甚至改变整个句子的意义。
对于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言语理解态度观点题中的标点符号,探讨它们的作用和影响。
二、逗号我们来谈谈逗号。
逗号常常被用来分隔并列的词、短语或句子。
它能够让句子更加清晰明了,增强语气,使句子更具节奏感。
在表示观点时,逗号能够使得不同的观点更加突出,让整个句子更加生动。
三、句号句号是最常见的标点符号之一,它表示一个完整的句子结束。
在言语理解中,句号的使用非常重要,它能够让我们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帮助我们合理地停顿和思考。
四、问号和感叹号问号和感叹号分别表示疑问和感叹。
在观点题中,问号能够使得问题更加明确,促使读者深入思考;而感叹号则能够增强情感色彩,使得观点更加鲜明。
在表达观点时,问号和感叹号的使用可以使得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五、冒号冒号常被用来引出列表、解释或强调。
在表达观点时,冒号能够使得观点更加具体,清晰地展示作者的立场和态度。
它还可以引出例证,使得观点更加有说服力。
六、总结标点符号在言语理解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它们能够使得句子更加清晰,观点更加突出,情感更加丰富。
正确地理解和使用标点符号对于表达观点是非常关键的。
在写作时,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标点符号的作用,使得观点更加生动、有力。
七、个人观点在我的个人理解中,标点符号是言语表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能够使得整个文章更具有表现力和说服力。
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观点、态度和情感,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我们的观点。
标点符号在言语理解态度观点题中的作用不容小觑。
通过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我们能够更好地表达观点,使得文章更加生动、有力。
在写作中,我们应该重视标点符号的作用,合理地运用它们,以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以上就是本文关于言语理解态度观点题中的标点符号的探讨,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标点符号的用法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来源:/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标点符号的用法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标点符号的用法欢迎加入2015年安徽国考笔试1群:3414335481、句号句号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陈述句完了之后的停顿。
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号。
句号的形式为“。
”。
句号还有一种形式,即一个小圆点“.”,一般在科技文献中使用。
句子无论长短,只要结构完整,意思独立的陈述句,句后都应用句号停顿。
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有强调意味的陈述句,有时独词句无主句。
表示陈述语气时也用句号。
请把门关上。
今天我们必须回去。
下课了。
2、问号问号用在一句话未尾,表示疑问的语气。
反问句和设问句都是无疑而问。
前者只问不答,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里;后者自问自答,以期引起读者注意,但二者均是疑问语气,因而句末都用问号。
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完整的意思,因而只在句未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用逗号;但有时为了强调各选项的独立性,也可以在各项之后都用问号。
有些表示委婉语气的祈使句,句末也可用问号。
例如:你来一下好不好?有的问句,主语和谓语倒置,应注意把问号放在句末。
例如:怎么啦,你?有的句子里虽含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样等),但并非真正发问,而是表达一个陈述语气,因而应用句号。
例如:我没什么,可不知道人家怎么想。
3、感叹号感叹号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末了的停顿。
倒装性的感叹句,感叹号要打在全句末尾。
4、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复句中,分句内部或分句之间,经常用逗号。
句子主语(复杂短语作主语)较长,或主语虽短,但需强调时,或主语后带有语气词时,主语后面要用逗号。
例如:这巨大的打击和难言的悲痛,几乎把吴吉昌击倒了。
句子宾语较长时,前面用逗号。
例如:我记得,她那时还是个不懂事的小姑娘。
更多信息查看:宣城人事考试网、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2015国考浅谈言语理解与表达中标点符号的用法

2015国考浅谈言语理解与表达中标点符号的用法【导读】2014国考浅谈言语理解与表达中标点符号的用法,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有效的复习此模块,特地为大家整理了言语理解与表达中关于常见标点符号的用处。
推荐:华图内部教案全面升级抢购中包邮仅39.9元可抢华图千元大礼包 Q群:84482807在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中,对于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的能力要求未做变动,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有效的复习此模块,特地为大家整理了言语理解与表达中关于常见标点符号的用处。
标点符号是可以帮助作者确切地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重要辅助工具,同时,也可以帮助考生快速、准确的理解文段意思。
因此,考生在阅读文段的过程中,不仅要阅读文字的有效信息,还要有意识的观察文段中出现的标点符号。
接下来针对行测考试中言语部分的不同题型来告诉大家一些具有提示性作用标点符号的具体应用。
大家首先要明确哪些标点符号是具有提示作用的。
类似逗号,句号这种比较平凡的标点符号对我们做题的来说作用不大,不具备提示作。
在这里要为大家介绍几个具有提示性作用的标点符号:1、冒号、破折号:具有解释说明的作用;2、分号、顿号:引导并列关系;3、双引号:援引观点、强调特称、反语讽刺;4、问号:设问有问有答可以引出话题,反问问中有答可以表达作者的态度和倾向性,疑问表达不确定性,可能带有倾向性。
针对以上几种标点符号,考生应多加注意。
接下来将就标点符号在不同题型中的应用,为大家做简单的讲解。
【例题1】有些日本人认为不应该纠缠于中日间过去的鸡毛蒜皮的陈年旧帐,要放眼中日友好的巨大利益,他们中一些“杰出的”代表还根据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模式提出了一个中日关系新思维理论。
这个所谓的新思维认为,如果早在20世纪就建立起日本人设计的“大东亚共荣圈”,将会给亚洲人民带来巨大福祉。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作者对“他们”的态度是( )。
解读公务员考试中巧用标点符号法,迅速解答主旨题

解读公务员考试中巧用标点符号法,迅速解答主旨题小伙伴们,相信大家一定都知道在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一模块,主旨概括题有多重要。
主旨概括题是每年国家公务员以及省公务员考试当中的必考题目,它在言语模块中的地位不容小觑。
主旨概括题的解题技巧全面且覆盖面广。
而就这些技巧而言,有些是宏观层面的,有些则是微观层面的,宏观我们主要从行文脉络上来给大家介绍,而微观当然是关联词。
除此之外,还给大家穿插了很多分析文段的技法,这其中就有一个看似不起眼但对于解决题目着实有效的技法,那就是标点符号法。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如何根据标点符号法,巧解主旨概括题。
这里面说到的标点符号其实只有一种那就是问号。
但是问号这里分为了疑问、设问和反问三种形式。
也就是说每一类问号它的解题要点都不同。
首先我们来看表示疑问的问号。
大家都知道疑问表示的是一种不确定性,可能性。
那么如果文段当中作者用一个疑问句来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我们怎么判断作者的主旨呢?很简单,我们只要选择一个与作者说法对应的表示一种可能性、不确定性的选项就可以了。
那如果是设问句呢?设问的特点是有问有答,如果作者用设问句来引出自己的观点,那么问题之后一定会有答案,这种情况下答案就是我们要找的重点所在,正确答案就是对原文中作者的回答所做的同义替换。
而反问是无疑而问,表示的是一种确定、肯定的意思,因此,如果文段当中是以反问句引出观点的,那么我们只要用肯定语气的话把作者的观点概括出来就可以了。
说到这里,想必大家要急于通过题目来学会使用这些技巧了。
下面来看几道例题:【例1】从1901年到1961年,诺贝尔文学奖几乎完全为欧美白人垄断;60年代以后亚、非、拉美作家居多数;90年代则完全没有欧美白人作家获奖。
而60年代以后正是欧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
这是否意味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使文学作品失去人文魅力?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A.科技高度发展可能使文学中的人文精神走向浅薄B.不排除技术和科学的干扰,就没有优秀文学作品C.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产生在落后的国家和地区D.科技发展是以文学作品丧失人文魅力为代价的【答案】A【解析】文段前两句客观论述现象,从欧美白人垄断诺贝尔文学奖到90年代的完全没有欧美白人,尾句用疑问句引出自己的观点,作者怀疑是否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使文学作品失去人文魅力,这是一种不确定的语气,因此,选项当中也应是不确定的表述,A项符合。
言语理解题中标点符号的作用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工作暂未开始,吉林华图提醒大家要时刻关注吉林华图官网/,我们将第一时间发布最新公考信息。
在我们日常写作当中最容易忽视的是标点符号,但标点符号在整个文段当中有时起着重要的作用,到言语理解题当中就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利用标点符号,来找到答题的题眼。
比如,冒号、破折号都有解释说明的作用,顿号、分号后的内容一般都是并列关系。
双引号则有援引观点、强调、反讽等作用。
问号可用于提问或者反问,这个句子往往都是文段重点所在。
而在逻辑填空当中我们也可以利用标点符号去寻找在空白处最适合的词语或成语。
例题1.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词典的编纂者不对,他们对词汇的用法做出改动不会是随意的,想必经过了认真的研究推敲。
不过,词典编纂者不能忽视一个基本事实以及由此衍生的基本要求:语言文字是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使用的,具有极为广泛的社会性,因此语言文字的规范工作不能在象牙塔里进行,而一定要走群众路线。
这段话中的“基本要求”指的是( )。
A.词典编纂者不能对词汇的用法随意改动B.词典编纂者应该熟悉词典编纂的具体过程C.语言文字的规范工作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D.语言文字的规范工作应由广大人民群众来决定解析:题干中问的是“基本要求”,在文段中发现“基本要求”后边是个冒号有解释说明的作用,说的是语言文字要有广泛的社会性,所以AB主题不对容易排除,而D选项是偷换概念,文段的内容明显是为群众服务的,不是让群众做决定,所以正确答案为C.例题2.食品安全不仅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还涉及工商、卫生、农业、质量检验检疫等部门的职责,“九龙治水”极易造成“___________”,一项论责任要各方分担、利益却与其他部门无涉的工作,常常会由于缺少强力的调配、精确的协调和统一的部署,失去推动力。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各自为政B.一盘散沙C.群龙无首D.敷衍了事解析:文段中的空白处是一个引号当中的内容,前面是“九龙治水”要与之对应所以正确答案是C,选项。
公务员行测:标点符号有意义

公务员行测:标点符号有意义华图教育李彩风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能够它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
因为句子前后都有停顿,并带有一定的句调,表示相对完整的意义。
句子前后或中间的停顿,在口头语言中,表现出来就是时间间隔,在书面语言中,就用标点符号来表示。
而在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个模块中,既然考查考生对文字的理解与运用的能力,标点符号的巧妙运用也能帮助考生快速理解文段。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中常见几种标点符号标点符号作用分号、顿号引导并列关系冒号、破折号具有解释说明的作用双引号援引观点、强调特称、反语讽刺问号设问引出话题,反问表达态度的倾向性,疑问表达不确定性,可能带有倾向性括号补充说明二、标点符号在真题中的应用1.(2003-国家(A卷)-86.)从1901年到1961年,诺贝尔文学奖几乎完全为欧美白人垄断;60年代以后亚、非、拉美作家居多数;90年代则完全没有欧美白人作家获奖。
而60年代以后正是欧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
这是否意味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使文学作品失去人文魅力?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A.科技高度发展可能使文学中的人文精神走向浅薄B.不排除技术和科学的干扰,就没有优秀文学作品C.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产生在落后的国家和地区D.科技发展是以文学作品丧失人文魅力为代价的【答案】A【解析】文段是一个分总结构,前面列举了现象,最后一句“这是否意味着……”是宏观指代上文的全部内容,因此主旨句在最后一句,作者并没有做任何论断而只是疑问,只有A项用了“可能”一词表示猜测,更加准确的说明科技和人文之间的关系。
此题中最后一句中的“?”表示一种疑问的意思表示“会不会”,也就是说科学技术的发展可能会使文学作品失去人文魅力。
因此,答案为A。
2.(2012-山东-22)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提出“测定生物大分子质量原始思想”的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比他晚一两个月发明更有效的测定方法的德国化学家米夏埃尔·卡拉斯和弗伦茨·希伦坎普只好望洋兴叹;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首次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两位法国科学家西诺西和蒙塔尼,另一位为“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作出重大贡献的美国科学家盖洛则名落孙山……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公务员申论答题标点符号的运用技巧

公务员申论答题标点符号的运用技巧
(一)标点符号需要独立占格
这是标点符号最基本的格式,不少考生适应于将标点符号点在字的右下角,平时别是很显眼。
但是,考试是有格子的,而标点符号的格式在评分标准中有明确的要求,因此必须适应于将标点符号也当成文字的一具独立部分。
单独占格的标点符号普通有以下几种:逗号、分号、冒号、咨询号、叹号、句号、顿号等。
需要占双格的标点符号普通有如下几种:破折号、省略号、引号、书名号、括号等。
关于双格标点符号,一定要注意即使是多个格子也还是要将其写成一具整体。
但假如遇到以下几种特殊事情,则需要做特殊处理。
(二)标点符号的特殊格式
1、除了《--这三种事情,其他的标点符号包括》()一律别能顶格写,假如在末格写完文字需要除以上三种事情之外的标点符号,就在字的右下角标出;破折号和省略号需要占双格,但假如浮现在最后一具,就只需要占一格即可,别能将其分成两个部分。
2、《这两种事情别能在末格浮现,假如浮现在末格,或者与文字挤在一格,或者移到下一行浮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国考浅谈言语理解与表达中标点符号的用法
【导读】2014国考浅谈言语理解与表达中标点符号的用法,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有效的复习此模块,特地为大家整理了言语理解与表达中关于常见标点符号的用处。
推荐:华图内部教案全面升级抢购中包邮仅39.9元可抢华图千元大礼包 Q群:84482807
在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中,对于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的能力要求未做变动,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有效的复习此模块,特地为大家整理了言语理解与表达中关于常见标点符号的用处。
标点符号是可以帮助作者确切地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重要辅助工具,同时,也可以帮助考生快速、准确的理解文段意思。
因此,考生在阅读文段的过程中,不仅要阅读文字的有效信息,还要有意识的观察文段中出现的标点符号。
接下来针对行测考试中言语部分的不同题型来告诉大家一些具有提示性作用标点符号的具体应用。
大家首先要明确哪些标点符号是具有提示作用的。
类似逗号,句号这种比较平凡的标点符号对我们做题的来说作用不大,不具备提示作。
在这里要为大家介绍几个具有提示性作用的标点符号:
1、冒号、破折号:具有解释说明的作用;
2、分号、顿号:引导并列关系;
3、双引号:援引观点、强调特称、反语讽刺;
4、问号:设问有问有答可以引出话题,反问问中有答可以表达作者的态度和倾向性,疑问表达不确定性,可能带有倾向性。
针对以上几种标点符号,考生应多加注意。
接下来将就标点符号在不同题型中的应用,为大家做简单的讲解。
【例题1】有些日本人认为不应该纠缠于中日间过去的鸡毛蒜皮的陈年旧帐,要放眼中日友好的巨大利益,他们中一些“杰出的”代表还根据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模式提出了一个中日关系新思维理论。
这个所谓的新思维认为,如果早在20世纪就建立起日本人设计的“大东亚共荣圈”,将会给亚洲人民带来巨大福祉。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作者对“他们”的态度是( )。
A.否定
B.肯定
C.未置可否
D.有肯定有否定
【解析】在上述文中双引号表示讽刺意义,由此可以判定作者人为这些日本人并不杰出,因此可以直接锁定答案为A。
【例题2】从1901年到1961年,诺贝尔文学奖几乎完全为欧美白人垄断;60年代后亚、非、拉美作家占多数;90年代则完全没有欧美白人作家获奖。
而60年代以后正是欧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
这是否意味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使文学作品失去人文魅力?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A.科技高度发展可能使文学中的人文精神走向浅薄
B.不排除技术和科学的干扰,就没有优秀文学作品
C.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产生在落后的国家和地区
D.科技发展是以文学作品丧失人文魅力为代价的
【解析】上述文段中作者摆出例子然后以问号结尾,不管是反问还是设问,作者在此都没有给出自己的肯定回答,观察选项,只有A的态度与作者相符,因此答案为A。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