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勘探的基本方法参考资料
油气勘探的方法

油气勘探的方法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命脉,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石油天然气需求的第二大国,为此石油天然气工业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石油天然气油气工业是由油气勘探→油气开发→油气储运→油气炼制→油气化工→油气销售等构成。
油气勘探作为第一步,对整个油气工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油气勘探基本可以分为4种类型:第一,地质调查技术,包括:地面地质踏勘、油气资源遥感、非地震物化探、地震勘探;第二,直接接触油气层,在井中进行探测,即井筒技术,包括钻井、录井、测井、测试、试采等;第三,实验室分析与模拟技术,主要是利用各种分析仪器,测试手段和模拟装置,取得各种资料和数据;第四,地质综合研究技术,它通过利用上述3种技术手段获得的信息和解释成果进行综合研究,最终目标是对勘探对象与勘探目标进行系统化、定量化的综合评价,直接为勘探部署决策服务,这类技术包括盆地分析模拟、含油气系统研究、区带及圈闭评价、油气藏描述等。
一、油气地质调查地面地质测量是最古老的地质调查技术。
主要是通过野外地质露头的观察、油气苗的研究,结合地质浅钻和构造剖面井等手段,查明生油层和储油层的地质特征,落实圈闭的构造形态和含油气情况。
我国早期发现的几个主要油田,如老君庙油田、克拉玛依油田等都与地面地质调查紧密相关。
油气苗调查是是石油工业发展初期的主要勘探手段。
石油与天然气在地表的出露(露头)被称为油气苗。
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形成的油气藏,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又可以被破坏,使集中起来的石油再一次分散,部分出露地面形成“油气苗”,部分则运移到别处形成“次生油藏”,部分甚至完全暴露地面逸散。
油气苗的存在为下一个地区下一步油气资源评价和区域勘探提供了可靠依据。
油气苗找油也是最直观的标志,延长、老君庙、独山子、圣灯山均因为位于油气苗附近而得以发现。
遥感对地观测,获取地表空间信息的一种先进科学技术,具有宏观、准确、综合地进行动态观测和监测的能力。
油气勘探的方法

油气勘探的方法油气勘探是指通过地质勘探和工程技术手段,寻找、评价和开发地下油气资源的过程。
由于油气资源的分布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油气勘探方法的选择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油气勘探方法,并对其原理和应用进行阐述。
1.地质勘探方法地质勘探是油气勘探的基础,通过对沉积岩、构造构造、地球物理等地质信息的综合研究,确定潜在的油气储集层,并进行油气资源量的评估。
常见的地质勘探方法包括地表地质调查、地质测量、地相学研究等。
地表地质调查是通过野外工作,对地表的地层、构造和沉积特征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初步确定潜在的油气资源区域。
地质测量包括地面地震勘探、测井、地磁测量等。
地震勘探是通过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和反射,获取油气储集层的地质信息。
测井是通过将探测仪器下入井孔中,测量储层含油气的情况,从而确定储量和品质。
地磁测量是通过对地球磁场的测量,获取地下构造的信息,从而找到油气藏的迹象。
地相学研究是通过对岩石的颗粒组成、沉积环境、古地理等进行研究,从而确定储层类型和油气运移途径。
它通过对地层中的微观组分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有助于确定油气勘探区的目标地层。
2.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地球物理勘探是指通过地球物理探测仪器对地下油气资源进行探测和评价的方法。
常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包括地震勘探、重力勘探、电磁勘探等。
地震勘探是指利用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和反射,获取地下油气资源的地质构造和储量分布情况的方法。
它通过在地面或井孔中放置震源和接收器,记录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路径和速度,从而获取地层的地质结构和储量信息。
重力勘探是通过测量地球重力场的变化,了解地下储层密度分布和变化情况的方法。
地下的油气储集层通常具有比周围岩石更高的密度,通过测量地球重力场的变化,可以推测出潜在的油气储集层的位置和形态。
电磁勘探是通过测量地下岩石的电导率和磁导率,判断是否存在含油气的储层的方法。
电磁勘探常用的仪器有磁法、电法和电磁法等。
其中电磁法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测量地下岩石对电磁场的响应,判断是否存在含油气的储层。
8-2油气勘探方法

三、非地震物探技术 非地震物探是重力、磁力、电法勘探 的总称。主要以岩石密度差、磁性差、电 性差为依据,通过在地表或地表上空的地 球重力场、电场、磁场特性的变化,来达 到反映地下地质特征的目的。
三、非地震物探技术 非地震物探技术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①反映地壳深部结构及其特点; ②反映基底顶面深度与起伏状态,以及基底 断裂与岩性; ③在条件有利情况下,反映沉积盖层的构造 特征。
(3)直接寻找油气藏。一般油田上方的地温异常比不含油气的 构造中要高,如前喀尔巴阡带的浜别斯坳陷中,深1000~ 1500m的含油构造比“空”构造的温度高5~10℃。这种现象不 仅在背斜油藏存在,在克拉斯诺达尔边区的宽沟油田内,岩性遮 挡油藏中也同样发现热异常现象。
六、井筒技术
(一) 钻井法
钻井技术是发现油气田最直接的勘探技术,按照勘探阶 段的区别和研究目的的不同,探井可以分为科学探索井、参 数井、预探井、评价井(包括滚动评价井)等类型。 (1)科学探索井
观察、丈量主要的沉积地层剖面,从地表露头和其它施工 坑道、钻孔取样进行分析鉴定,重点解决地层时代、生储油条 件; 进行油气苗调查,确定其产层,取得油气分析数据,以便 分析油气苗的成因和油源; 确定盆地边界,并有针对性地收集有关资料,了解盆地的 地质结构、区域构造轮廓与大断裂展布; 通过地面地质调查了解地面地理条件,为部署物化探做准 备。
2、油气化探的主要方法
根据取样位置分为:空中化探、近地表化探和井中化探。
空中化探主要研究大气层中的气体成分组成和含量,特别 是烃类物质的变化规律。
近地表化探则以地壳表层为对象,通常只限于侵蚀面以 上的地质空间范围,可以用来进行有利含油气区带预测和圈 闭含油气性评价。 井中化探主要研究储层地球化学特征,以直接地球化学 指标进行生油岩和储层评价,及时发现和预测油气层及油气 性质,为合理选择试油层位,并为近地表化探服务。
油气勘探方法与原理

4.1 油气勘探方法与原理•引言•一、地质法•二、地球物理法•三、地球化学法•四、钻井法•小结世界油油气苗阶段引言气勘探史背斜构造理论阶段隐蔽油气藏理论阶段美国地质学家怀特于美国地质学家怀特于186118611861年提出年提出美国石油地质学家莱复生于美国石油地质学家莱复生于196619661966年提出年提出•油气勘探工作就是要寻找油气存在的标志,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工作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油气存在的标志可分为直接标志和间接标志在的标志可分为直接标志和间接标志。
引言•直接标志主要有直接标志主要有::油气苗油气苗、、井下含油显示、荧光显示荧光显示、、气测异常等气测异常等;;•间接标志也称地质环境标志间接标志也称地质环境标志,,主要有主要有::生油岩体生油岩体、、圈闭圈闭、、生物礁相带生物礁相带、、水文地质及水化学标志质及水化学标志、、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标志标志、、有利成油带等有利成油带等。
•地质法是油气勘探工作中贯彻始终的基本工作方法作方法,,其研究内容十分广泛其研究内容十分广泛,,不仅包括油气地质勘探中的一切基本问题,如:地面露头区岩性头区岩性、、地层地层、、构造构造、、含油气性研究含油气性研究、、井一、地质法下地质研究下地质研究,,以及地球物理以及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方法成果解释的地质依据等法成果解释的地质依据等,,而且还研究区域和局部的油气藏形成条件,如生油层条件如生油层条件、、储油条件储油条件、、运移条件运移条件、、圈闭及保存条件圈闭及保存条件,,以确定油气藏是否存在及远景评价。
•地质法发展起了野外地质调查技术地质法发展起了野外地质调查技术、、油气地质专题研究技术等质专题研究技术等。
野外地质调查技术在新疆三塘湖盆地在新疆三塘湖盆地,,有一个含油构造名为“拯陆背斜拯陆背斜””,纪念新疆石油地质调查处查处106106106地质队队长遭遇强寒流遇难地质队队长遭遇强寒流遇难。
一、地质法寻找油气田定盆地查凹陷确定古湖泊确定古湖泊、、古海洋的范围查明生油凹陷的位置野外地质调一、地质法的四大步骤找圈闭探油气寻找地质圈闭钻探油气田查技术野外地质调查技野外地步骤步骤11:普查步骤步骤22:详查步骤步骤33:细测搞清一个地区的地层状况发现地质圈闭和调查其他地质构造状况一、地质法术质调查五项任务发现和调查油气苗状况采集样品提出有利的找油地区及可供钻探的地质圈闭•地球物理勘探法是根据地质学和物理学的原理地球物理勘探法是根据地质学和物理学的原理,,利用电子学和信息论等领域的新技术建立起来的一种间接寻找油气的方法一种间接寻找油气的方法。
油气勘探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油气勘探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油气勘探的主要方法包括:
1. 地质调查:通过地质调查和野外地质工作,包括地质剖面的观察、岩石和矿物的采样和分析等,来确定潜在的油气藏的地质特征和状况。
2. 海底地球物理勘探:使用声波、电磁波等方法,对海底岩石和沉积物进行探测,以获得油气的地质特征,并预测油气藏的分布和储量。
3. 陆地地球物理勘探:使用声波、重力、磁力等方法,对陆地岩石和地下构造进行探测,以获得油气的地质特征,并寻找潜在的油气藏位置。
4. 地震勘探:通过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和反射特性,确定地下岩石和构造的分布情况,以寻找油气藏的位置和预测其储量。
5. 钻探勘探:通过钻探技术,将钻井管逐层穿过地下岩石,获取岩心样品和地下流体样品,以确定地下的岩石类型、含油气层的位置和特征。
6. 地球化学勘探:通过采集地下岩石和流体样品,进行化学分析,以确定地下流体的成分、含油气层的存在和特征,预测油气藏的储量和品质等。
7. 经济地质学:通过对地质条件和勘探成本的综合分析,预测油气勘探的经济
效益,优化勘探方案和决策。
这些方法通常会结合运用,以获得更准确和全面的油气勘探结果。
油气勘探的方法

油气勘探的方法油气勘探是指寻找和发现油气资源的过程,对于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油气勘探的方法有多种,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
1.地质勘探方法地质勘探是油气勘探的基础,通过对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岩石性质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和分析,确定油气资源的潜在分布区域。
地质勘探的方法主要包括:(1)地表地质勘探:通过地质地貌、地层剖面等地表特征进行勘探,如地质地貌调查、岩石采样和地表地层测量等。
(2)地震勘探: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特性,通过观测和分析地震波的反射、折射和散射等现象,得出地下油气资源的存在和分布情况。
(3)地球物理勘探:包括重力勘探、电磁勘探、磁力勘探等方法,通过观测地球物理场的变化,推断地下油气的存在状态和分布特征。
2.钻探勘探方法钻探勘探是指通过在地下进行钻孔,并获取钻孔岩心、钻井液、气体等样品,来研究地下结构、岩性、流体性质等信息,进而判断地下是否有可商业开采的油气储层。
钻探勘探的方法主要包括:(1)地表钻探:通过在地面上钻探井眼,获取地下岩石样品和地层信息,如常见的地层钻孔、取心钻探、岩心分析等。
(2)海洋钻探:在海洋上通过海底钻探船或平台钻探,获取海底沉积物和油气资源信息,如海洋岩心钻探、多波束测深等。
(3)非常规钻探:针对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的需要,如页岩气、煤层气等,采用特殊的钻井技术和装备进行勘探。
3.地球化学勘探方法地球化学勘探是利用地下油气资源与地球化学元素的关系,通过分析和对比不同地区、不同环境样品中的地球化学元素及其同位素含量的差异,来判断地下是否存在油气资源。
地球化学勘探的方法主要包括:(1)地面地球化学勘探:通过采集地表植物、土壤、水体、气体等样品,分析其中的有机、无机元素含量,确定潜在油气资源的存在和分布。
(2)气象地球化学勘探:通过对大气中沉积物、雨水等样品的采集和分析,判断地下油气资源来源和分布状态。
(3)水文地球化学勘探:通过对地下水中溶解物、降水中溶解有机物等样品的分析,推断地下油气资源的潜在存在。
油气勘探的理论与方法

油气勘探的理论与方法油气勘探是指在地质构造或沉积盆地中寻找和发现富含可开采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行为。
它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过程,需要运用一系列的理论和方法。
下面将对油气勘探中常用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探讨。
一、油气勘探理论:1.岩石学理论:岩石学理论是通过对沉积岩和岩石储集层的研究,了解岩石的组成、结构和物理性质等方面的信息。
岩石学理论可以指导勘探人员确定油气的成藏条件,寻找与储集层相关的地质特征,如孔隙度、渗透率、储层位移等。
2.地球物理学理论:地球物理学理论是通过应用物理和数学方法,研究地球的物理性质、地质构造和岩石储集层等方面的信息。
地球物理学理论可以通过地震勘探、地热勘探和地电勘探等手段,获取油气藏地下结构和地层特征的信息,以及预测油气藏的分布和储量。
3.地质学理论:地质学理论是对地球历史演变和地理环境等方面的研究。
在油气勘探中,地质学理论可以帮助勘探人员识别和解释地质构造和地层特征,了解油气形成的地质背景,从而确定油气贮藏的可能性和方向。
二、油气勘探方法:1.地质调查:地质调查是通过实地观察和采样,了解地质构造、地层特征和其中一地区的地质背景等方面的信息。
地质调查可以帮助勘探人员确定勘探区域的潜力和优势,以及油气形成的地质环境,为后续的勘探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2.遥感探测:遥感探测是利用航空或航天平台上的遥感器,在地表获取图像和数据。
遥感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大范围的地表信息,包括地形、沉积物、地表水等,为油气勘探提供广泛而有效的数据。
3.井地震勘探:井地震勘探是利用井内地震波在地下储集层中的传播和反射规律,获取地下储集层的地质信息和石油、天然气的分布情况。
井地震勘探可以精确测定地震速度、波幅、波形等参数,从而确定储层的储量、孔隙度等关键评价指标。
5.地应力测定:地应力测定是通过实地测量和计算,确定地壳中的地应力状态。
地应力测定可以帮助勘探人员了解地下的构造特征,如断层带、构造应力场等,从而为油气的寻找和评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油气勘探方法与原理

油气勘探方法与原理油气勘探是指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寻找和确定地下油气资源的过程。
油气勘探的方法主要包括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和钻探勘探等。
地质勘探是油气勘探的基础,它通过对地质构造、岩石特征、沉积环境等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潜在油气藏的分布范围和赋存条件。
地质勘探主要包括物探地质、结构地质和沉积地质等方面的工作。
物探地质是利用地壳上地下物质的物理性质(如密度、磁性、放射性等)进行勘探的方法,如重磁测勘探、地形地貌勘探等。
结构地质是研究地壳构造和断层构造特征的勘探方法,它通过测量和分析地质构造的形态、变形和发育规律,揭示油气藏形成的地质背景,为油气勘探提供依据。
沉积地质是研究地下岩石、土壤和沉积物的堆积和变化规律的勘探方法,它通过对岩石特征、沉积环境和岩石组成的研究,推测和确定油气藏的赋存条件与类型。
地球物理勘探是指利用物理现象和方法,对地下油气资源进行勘探的方法。
它主要包括地震勘探、电法勘探、重力勘探、磁法勘探和电磁法勘探等。
地震勘探是指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特点,通过记录和分析地震波的反射、折射和干涉等现象,推断地下岩石的性质和构造,找寻油气藏的方法。
电法勘探是指利用地下岩石的电导率和电阻率差异,通过测量和记录地下电场和电流分布的方法,推断油气藏的存在和分布情况。
重力勘探是通过测量和分析地球重力场的变化,确定地下岩石密度和构造特征,进而找寻潜在的油气藏。
磁法勘探是利用地下岩石的磁性差异,通过测量和分析地磁场的变化,找到潜在的油气藏。
电磁法勘探是利用地下岩石的电磁性质,通过测量和分析地下电磁场的变化,确定油气藏的赋存情况。
地球化学勘探是通过对地下岩石和岩层中油气组分和特征的研究,确定油气藏的存在和分布。
地球化学勘探主要包括沉积地球化学、岩石地球化学和生物地球化学等方面。
沉积地球化学是通过分析和研究沉积物中的有机质和地球化学特征,推断油气藏类型和赋存在地层中的位置和性质。
岩石地球化学是通过分析地下岩石和岩层中的油气组分及其变化规律,确定油气藏的类型和开发潜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气田勘探2009-11-27 15:03名词解释现代油气勘探:是在油气田形成模式与分布规律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进行资料的采集、处理与综合分析,判断油气田形成的基本条件是否存在,不断缩小勘探靶区,最终发现和探明油气田复式油气聚集带:是指位于同一构造单元之上,彼此具有相同的成藏地质背景和密切成因联系的若干个油气藏的集合,其中以一种油气藏类型为主,而以其它类型油气藏为辅,具有成群成带分布的特点,在平面上和剖面上构成了不同层系、不同类型油气藏叠加连片的含油气带。
低熟油气:系指所有非干酪根晚期热降解成因的各类低温早熟的非常规油气。
油气化探:主要是通过油气在扩散和运移过程中所引起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规律,即油气藏与周围介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利用地球化学异常来进行油气勘探调查,确定勘探目标和层位的一种油气勘探方法。
综合录井技术:是在钻井过程中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分析技术,通过在钻台上、钻井液循环通道上、钻具等相关部位安装一定的采集仪器,来获得工程信息、钻井液循环动态信息、钻井液性质信息、气测信息和随钻测量信息等,进而达到发现油气层、评价油气层和实时钻井监控目的的一项随钻技术。
非地震地质调查技术:是指除地震勘探技术以外的其他所有地质调查技术,包括地面测量、油气资源遥感、非地震物探、地球化学勘探等油气显示:是指石油、天然气及其石油沥青矿物在地表的天然露头和钻井的人工露头。
直接油气显示主要包括地面油气苗、井下油气显示、荧光显示、气测异常显示等。
含油岩石:是指被液态原油浸染的岩石。
含沥青岩石:是指在岩石孔隙中充填有分散固态沥青的岩石。
泥火山:地下聚集的高压气体沿断层和裂隙伴随水、粘土、沙粒和岩块一起喷出地表,井形成锥形堆积体,这便是泥火山油矿物:石油氧化或热变质过程所衍生山的一系列有机矿物叫石油沥青矿物,简称油矿物气测录井:用精密的色谱气测仪器或其他仪器直接检测钻井液中可燃气体含量的方法检测叫气测录井。
勘探程序:我们将油气田勘探各阶段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工作的先后次序称为勘探程序区域勘探:是指在一个大区域、含油气盆地或坳陷内,从基本石油地质调查开始直到优选出有利的生油凹陷的过程,是整个勘探工作中的第一步大区勘探:是指从众多盆地的地质调查开始,通过科学探索井钻探,优选出有利含油气盆地的过程。
勘探对象是盆地。
盆地勘探:是在一个含油气盆地内部通过进一步的普查工作,识别和划分出含油气系统,直到优选出有利含油气凹陷的全过程。
勘探对象是含油气系统和凹陷。
圈闭预探:是指经盆地区域勘探优选出的有利含油气凹陷进行勘探,经过圈闭准备到圈闭钻探获得工业油气流的全过程。
区带勘探:是指经盆地勘探优选出的有利含油气凹陷进行勘探,直到优选出有利油气聚集带的全过程。
勘探对象是油气聚集带。
圈闭勘探阶段:就是指在优选出的有利含油气区带进行勘探开始,到发现油气藏的全过程。
因此,圈闭勘探的对象是圈闭油气田评价勘探阶段:是指从圈闭获得工业油气流开始到探明油气田的全过程。
勘探对象是油气藏。
滚动勘探开发的概念:它是通过少数探井和早期储量估算,在对油田有一个整体认识的基础上,将高产富集区块优先投入开发,实行开发的向前延伸;在重点区块突破的同时,在开发中继续深化新层系和新区块的勘探工作,解决油气田评价的遗留问题,实现扩边连片。
这种“勘探中有开发,开发中有勘探”的勘探开发程序,称为滚动勘探开发。
油气资源:油气资源是指已经发现及尚未发现,在目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以提供商业开采及未来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供商业开采的各类各级油气的总称。
常规油气资源:常规油气资源是指那些存在于物性较好的储层中,流体流动性好下,以常规的采油工艺技术,就能开发生产利用的油气资源。
非常规油气资源:在地下的赋存状态和聚集方式与常规油气具有明显差异的用常规的采油工艺技术不能开发利用油气聚集。
资源序列:是指各级油气储量和资源量之间的比例关系,预测储量:该储量是地震详查和其他方法所提供的圈闭内,经过预探井钻探获得工业性油气流、油气层或油气显示后,根据区域地质条件的分析和类比,对有利区域按照容积法估算的储量。
探明储量:是指油气藏评价勘探阶段完成以后,经过油气藏精细描述评价方法,计算出的油气储量。
隐蔽圈闭:是指采用常规的勘探技术和识别方法难于发现的圈闭。
隐蔽圈闭几乎包括了地层、岩性、特殊类型圈闭以及与构造因素有关的复合型圈闭的大多数。
控制储量:指在某一圈闭内预探发现工业性油气流后,以建立探明储量为目的,在评价钻探过程中钻了少量的评价井后计算的储量。
盆地描述:盆地描述是综合应用地面地质调查、物化探、钻井、录井、测井和分析化验等多种资料和信息,详细分析盆地的各种地质特征,建立盆地地质模型,是对盆地特征的综合认识与归纳过程。
概念模型:指对沉积盆地内沉积物理埋藏、有机质热演化、生烃、排驱及运移、聚集、最后形成油气藏等过程可能的成因机理、影响因素、表现结果,通过科学的高度归纳、推断和估计而形成的一套系统思路或概念。
评价井:是在已经证实有工业性油气的构造、断块或其他圈闭上,在地震精查的基础上,为查明油气藏类型、评价油气田规模、生产能力以及经济价值为目的的探井。
预探井:是指在地震详查的基础上,以局部圈闭、新层系或构造带为钻探对象,以揭示圈闭的含油气性,发现油气藏,计算控制储量为目的的探井。
科学勘探的程序:正确处理勘探阶段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工作流程、正确处理勘探对象与勘探技术方法以及勘探任务之间的相互关系,称之为科学的勘探程序。
含油气系统:已发现的具有成因联系的油气藏及相关地质要素的集合体,它包括成熟的烃源岩及其所形成的所有油气藏,并包含油气藏形成时不可缺少的一切地质要素和地质作用。
天然气的油当量:是指原油和天然气燃烧时按产生的相同热量折算而获得的油气量。
1、油气田勘探工作的性质和特点是什么?答:1油气田勘探是一项以寻找、发现和探明油气田为目的的系统工程 2油气田勘探是一种地区性强、探索性强的科学研究活动3 油气田勘探是一项资金密集、技术密集、风险巨大、利润巨大的高科技产业2、勘探家应具备哪些素质?答:1扎实的理论基础与广博的知识面 2优秀的直觉和灵感 3良好的空间感悟能力 4强烈的创造意识与批判精神5、我国油气勘探面临着什么样的挑战?答:⑴石油勘探的主要对象是“低、深、难”:低:指低渗透油藏储量丰度低的油藏,单井产量低;深:领域海,目标变深,探井深度加大;难:隐蔽油气藏工作精细程度加大,前陆盆地油气勘探技术要求高,台盆区碳酸盐岩油气成藏复杂。
⑵油气开发稳产难度加大。
油田总体进入“双高”阶段:采出程度高,以达71%;含水率高,达到83%;油田挖潜难度加大;勘探目标愈来愈复杂,勘探难度加大,老区年均新增可采储量下降,储采平衡系数降低;主力水驱油田逐步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稠油热采进入低效开采阶段,面临转换开发方式,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技术需求;未动用储量品位低、需要低成本钻采技术。
⑶瓶颈技术制约着勘探开发的发展。
在物探、测井、钻井、采油工艺、地面工艺等技术领域还有很多重大关键技术等待突破。
⑷投资成本越来越大。
6.世界油气勘探理论发展经历了哪几个主要发展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 (一)原始找油理论阶段 (二)圈闭找油理论阶段(三)盆地找油理论阶段3、21世纪世界油气勘探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是什么?答:世界油气勘探呈现出新的特点,表现在:①在长期勘探的老盆地中,新发现的油田规模降低、油藏类型更加复杂;②世界油气新发现中,天然气的比例增大;③新发现的探明储量中,海相含油气盆地居多;④未勘探的内陆盆地,远景级别下降,风险性增大。
综观21世纪世界油气勘探发展的基本趋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勘探的深度由中浅层向深层发展;②勘探目标由构造油藏向隐蔽的地层、岩性油藏发展;③勘探领域从陆地和浅海向深海发展;④从只注重常规油气的勘探开发,开始注重非常规油气的勘探开发。
26.区带勘探工作部署过程中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答:1、从区带形成的地质背景出发,系统研究区带构造与沉积特征2、以建立区带成藏模式为中心,重点研究油气运聚和保存条件3、重视各种类型的储盖组合,正确选择勘探目的层28.在圈闭预探阶段应遵循哪些主要部署原则?答:1、着眼三级构造为突破口,迅速突破出油关。
2.提高圈闭准备质量,保证预探的顺利进行3.合理部署预探井,高效发现油气田4、我国油气地质特征有哪些?答:⑴我国石油可采资源主要集中在中新生代盆地。
多数盆地经历过强烈的构造活动,东部盆地破碎严重,西部盆地变形强烈,石油地质条件十分复杂。
⑵大部分油田为地质、地表条件比较复杂的中小型油气田,其中,44%为低渗、特低渗和稠油油藏;70%以上的油气资源分布在高原、山地、沙漠、黄土塬和海洋覆盖区。
勘探开发技术要求高,工作难度大。
⑶待发现的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和海上,我国东部是主要的产油区,油气勘探程度较高,资源还有较大潜力;新区新领域主要分布在准噶尔、塔里木、鄂尔多斯、柴达木和渤海.南海海域,共有待发现石油可采储量为56×108t,占全国的65%;待发现油气资源多分布在经济欠发达的边缘地区。
10.油气勘探技术主要包括几大类,各类的主要特点分别是什么?答:油气勘探技术基本上可分为五大类:第一类为地面地质调查技术,即在地面、近地表或空中进行,它包括地面地质踏勘、油气资源遥感、非地震物化探、地震勘探;第二类直接接触油气层,在井中进行探测,称为井筒技术,包括钻井、录井、测井、测试、试采等;第三类是实验室分析与模拟技术,主要是利用各种分这三类技术基本上都是以采集各种数据和信息为主要方法。
第四类是地质综合研究技术,它通过利用上述三种技术手段获得的信息和解释成果进行综合研究,其最终目标是对勘探对象与勘探目标进行系统化、定量化的综合评价,直接为勘探部署决策服务,这类技术包括盆地评价技术、区带评价技术、圈闭评价技术、油气藏描述技术等;第五类是计算机应用技术。
8.“源控论”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它对于指导油气勘探有何意义?答:陆相盆地油气分布源控理论的基本思想是:有效的烃源岩分布区基本控制了油气田的大致分布范围。
14 断陷盆地中,一个完整的含油气系统应包括哪些复式油气聚集区带?其主要油气藏类型分别是什么?答:一个完整的成油体系应包括五个环状复式油气聚集区带,其主要油气藏类型分别是:①凹外带:上第三系超覆油气藏,披覆背斜油气藏,残丘型古潜山油气藏;②凹边带:下第三系超覆油气藏,不整合油气藏,披覆背斜油气藏,前震旦系、古生代、中生代断块型古潜山油气藏;③洼侧带:滚动背斜油气藏,断块油气藏,水下扇岩性油气藏,与古隆起有关的断鼻油气藏;④洼陷带:深水浊积扇、深水浊积水道、前三角洲倾斜层、滑塌浊积透镜体等岩性油气藏;⑤中央隆起带:由底辟控制的背斜、断块及岩性油气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