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你知道吗

合集下载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探讨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探讨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肝脏炎症性疾病,长期潜伏、持续进展,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有2亿至3亿人患有慢性乙型肝炎,每年有超过100万人死亡与此相关的疾病。

随着干扰素α和核苷类似物治疗的开展,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取得了长足进步。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nterferon-α-2a)是一种通过使机体免疫应答系统恢复对HBV的防御和清除功能而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

恩替卡韦是一种核苷类似物,通过抑制HBV的DNA合成来达到治疗慢性乙肝疾病的效果。

目前,临床研究表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良好的效果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各个方面对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探讨进行综述。

一、联合治疗的机制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和恩替卡韦是两种通过不同机制对乙型肝炎病毒进行干预的药物。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通过调节宿主免疫系统,增强宿主的抗病毒能力,同时也通过抑制HBV的DNA合成,达到清除HBV的效果。

而恩替卡韦主要通过抑制HBV的DNA合成,从而达到控制HBV感染的目的。

将二者联合应用可以产生协同效应,有效地控制HBV的复制和传播,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二、临床疗效多项临床研究表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肝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药治疗。

一项研究报道,联合治疗组的HBsAg清除率明显高于单药治疗组,而且联合治疗在治疗结束后的远期疗效也更加显著。

另一项研究显示,联合治疗组的ALT水平恢复正常的时间明显缩短,且临床症状的改善也更为显著,表明联合应用可以更快地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和生活质量。

三、安全性对于药物治疗而言,安全性是患者和医生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联合治疗的安全性是一项重要的研究方向。

目前的临床研究表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恩替卡韦的安全性良好。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莫亚艳【摘要】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普通干扰素治疗,治疗组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HBV DNA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ALT复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10例(35.7%),治疗组出现12例(42.9%),对比差异不大,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确切,能够提高HBV DNA转阴率和HBeAg血清转换率,促进ALT指标恢复,实现持久免疫应答,是治疗慢乙肝的一种有效方法.【期刊名称】《黑龙江医药科学》【年(卷),期】2016(039)003【总页数】2页(P118,120)【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转阴率;不良反应【作者】莫亚艳【作者单位】云南个旧市传染病医院,云南个旧66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2.6+2慢性乙型肝炎属于全球性的传染病,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区,已经成为一项公共卫生问题[1]。

为了进一步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01~2015-01我院收治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8例。

其中,对照组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26~65岁,平均(48.5±1.7)岁。

治疗组中男19例,女9例;年龄24~68岁,平均(47.3±2.1)岁。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诊断标准(1)依据《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2],患者HBV DNA和HBeAg均为阳性,ALT指标明显升高。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观察比较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120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扰素组、阿德福韦酯组以及联合组,每组40例。

干扰素组患者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进行治疗,阿德福韦酯组患者应用阿德福韦酯进行治疗,联合组患者联合应用上述两种药物进行治疗。

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12w、治疗后24w以及治疗后48w的HBVDNA阴转率、HBsAg清除率。

结果干扰素组与阿德福韦酯组患者治疗后12w、治疗后24w以及治疗后48w的HBVDNA阴转率、HBsAg清除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12w、治疗后24w以及治疗后48w的HBVDNA阴转率、HBsAg清除率显著高于干扰素组与阿德福韦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进行推广并广泛应用。

【关键词】:慢性HBeAg乙型肝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阿德福韦酯;联合用药;临床疗效The clinical effect of polyethylene glycol interferon α-2A combined with Adefuweizhi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HBeAg negative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olyethylene glycol interferon α-2a combined with Adefuweizhi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with HBeAg negative. Methods 120 patients with HBeAg negative chronic hepatitis B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6 to July 2017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interferon group, the adefovir group and the combined group, each group of 40 cases. Interferon gro up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polyethylene glycol interferon α-2a, Adefuweizhi group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Adefuweizhi, and combined group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the above two drugs. The negative rate of HBVDNA and removal rate of HBsAg were compared in three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with 12W, 24W after treatment and 48w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atients with interferon group and Adefuweizhi group after 12 W, 24 W after treatment, and 48 W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HBVDNA negative rate and HBsAg clearance rate(P > 0.05); The negative rate of HBVDNA andthe removal rate of HBsAg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combined group of 12 W after treatment, 24 W after treatment, and 48 W after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分析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分析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分析[摘要]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效果。

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130例慢性乙肝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编号后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辅助恩替卡韋治疗,两组患者接受相同的治疗时间,通过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率以及丙氨酸转氨酶水平(ALT)、HBeAg转阴率以及HBV-DNA转阴率,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85%;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5.38%,较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P<0.05);治疗后观察患者ALT水平为(157.47±14.52)U/L低于对照组(211.42±14.67)U/L(t=14.329,P<0.05);观察组的HBV-DNA转阴率以及HBeAg转阴率分别为87.69%,83.0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3.08%,47.69%,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4、6.72,P<0.05)。

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效果良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同时显著提高患者的肝功能以及临床治疗有效率。

[关键词] 二醇干扰素;慢性乙肝;恩替卡韦[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pegylated interferon α - 2A combined with entecavir in the treatmentof chronic hepatitis B. method It is convenient to select 130 cases of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June 2018to June 2019, randomly number them according to the admission sequence, and then pide them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 pegyla ted interferon α - 2A treatment,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 entecavir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drug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receive the same treatment time, and the clinicaltreatment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is compared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clinical treatment was 93.85%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75.38% in thecontrol group, 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χ2 = 6.27, P < 0.05). After treatment, the ALT level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57.47 ± 14.52) U / L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211.42 ± 14.67) U / L (t = 14.329, P < 0.05); The negative rates of HBV-DNA and HBeA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87.69% and 83.08%,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control group (43.08% and 47.69%).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 2 = 5.44 and 6.72, P < 0.05). Conclusion pegylated interferon α - 2A combined with entecavir has a good clinical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which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liver function andclinical treatment efficiency.[Key words] interferon glycol; chronic hepatitis B; entecavir乙肝在临床上是指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造成以肝脏损伤为主的全身性传染性疾病[1]。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在慢性乙肝治疗中应用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在慢性乙肝治疗中应用

・121・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年4月第21卷第7期•基层临床•聚乙二醇干扰素a -2a 在慢性乙肝治疗中应用王建军 李盼盼郭胜强(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人民医院感染科尉氏475500)摘要: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a -2a 在慢性乙肝洽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7月收洽的慢性乙肝患者12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交替分组法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65例。

对照&患者予以替诺福韦酯口服洽疗,观察组患者 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聚乙二醇干扰素a -2a 皮下注射洽疗。

比较两组洽疗效果(乙肝e 抗原转阴率、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转阴率)、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逶明质酸、N 型胶原蛋白、层粘连蛋白)及不良反应。

结果:洽疗6个月后,观察组乙肝e 抗原转阴率、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V0.05);洽疗6个月后,两组逶明质酸、N 型胶原蛋白、层粘连蛋白 均较洽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V0.05);洽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31%,与对照组的7.8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a -2a 洽疗慢性乙肝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肝纤维化程度,且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聚乙二醇干扰素a -2a ;替诺福韦酯;肝纤维化指标中图分类号:R512.62 文献标识码:B 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性乙肝)是乙型肝炎病毒(HBV )感染后导致肝脏慢性损伤的感染性疾病,治 愈率较低,且可进展为肝硬化、肝恶性肿瘤等,威胁患者生命健康。

目前临床治疗慢性乙肝以抗病毒药 物为主,其中替诺福韦酯为世卫组织建议用药,可抑 制核苷酸类逆转录,但有文献指出单用该药治疗的疗效较低叫有研究报道,聚乙二醇干扰素a-2a 为大 分子干扰素,能通过调节机体免疫机制,对病毒复制起到抑制作用叫鉴于此,本研究就聚乙二醇干扰素a-2a 在慢性乙肝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阿德福韦酯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治疗慢性乙肝的效果

阿德福韦酯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治疗慢性乙肝的效果

阿德福韦酯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治疗慢性乙肝的效果邵春芝;韩鹏;宋薇【摘要】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对慢性乙肝的治疗效果。

方法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的107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和观察组(加用阿德福韦酯片),比较两组治疗24周及48周后肝功能指标及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24、48周后,观察组HBV-DNA转阴率(52.63%、92.98%)、HBeAg转阴率(35.09%、68.42%)、HBsAg转阴率(31.58%、54.39%)均明显优于对照组(36.0%、82.0%;20.0%、40.0%;18.0%、36.0%)(P均<0.05),两组ALT 复常率无明显差异(59.65% vs 56.0%;89.47% vs 88.0%;)(P>0.05);两组肝功能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30%vs 28.0%)。

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肝效果优于单纯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期刊名称】《中国卫生产业》【年(卷),期】2014(000)031【总页数】2页(P111-112)【关键词】慢性乙肝;阿德福韦酯;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作者】邵春芝;韩鹏;宋薇【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感染科,山东青岛 266300;山东省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感染科,山东青岛 266300;山东省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感染科,山东青岛 266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21.62慢性乙肝目前已是全球性公共问题,疾病的初治主要是应用干扰素或核苷(酸)类似物单药治疗,但干扰素单药应答率往往较低,核苷(酸)类似物则易产生耐药,随着研究的进展,近年来,联合用药方案成为慢性乙肝治疗中的热点[1],为探讨的核苷类似物阿德福韦酯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治疗慢性乙肝的效果,特对我院收治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目的:評估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符合干扰素适应证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0例,观察治疗结束和随访结束对药物的应答情况。

结果:30例达到持续病毒学应答率为36%。

结论:干扰素为免疫调节剂,能有效诱导宿主的免疫反应,聚乙二醇干扰素与普通干扰素相比,有更加持久的血药浓度,用药简单、方便,从而改善患者的依从性,更好地达到疗效。

标签: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感染HBV,其中有3.5亿人为慢性HBV 感染者,我国更是属于高流行区,一般人群的HBeAg阳性率为9.09℅[1]。

而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中,最常用的是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

核苷类似物用药时间长,长期治疗会导致HBV患者耐药比例增加,使大部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能获得应答,停药后也不能持续应答。

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由于疗程确定,治疗后能获得持续有效的反应,为广大医师提供了一个更有优势的选择,也避免了乙型肝炎患者陷入终身治疗的心理和财力负担[2]。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只有完全足够强的HBV特异性免疫应答才能控制或彻底清除病毒,从而阻断疾病进展。

干扰素为免疫调节剂,能有效诱导宿主的免疫反应。

本文应用长效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6年3月~2007年10月本院收治的患者30例,符合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标准,平均年龄18~65岁,所有患者的ALT水平为正常值上限的1.3~5.0倍,血清HBV DNA≥105拷贝/ml,其中基因型B及C型各15例。

其他排除标准为合并感染HCV、HDV或HIV,有肝细胞肝肿瘤史及同其他原因的肝脏疾病。

1.2 检测方法本院应用PCR法检测HBV DNA水平,正常值为<500拷贝/ml;应用免疫测定法检测HBeAg和抗HBe;基因分型采用Innolipa检测法。

聚乙二醇干扰素a-2a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肝功能及肝纤

聚乙二醇干扰素a-2a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肝功能及肝纤

◊药物与临床◊聚乙二醇干扰素a-2a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的影响李哲成1,陈朝霞2,吴昭颐3,吴雅莉4,邹震5(1.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湖南长沙410013;2.湖南省肿瘤医院检验科,湖南长沙410006;3.湖南省人民医院普外科,湖南长沙410005;4.湖南省妇幼保健院临床药学部,湖南长沙410008;5.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骨伤一科,湖南长沙410006)摘要: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x-2a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的影响。

方法将7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

全部病人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采用聚乙二醇干 扰素<x-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病人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程度。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为88. 57%,对照组为62. 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 6. 293,P < 0.05);两组治疗后总胆红素(TBU)、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 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均显著降低(P <0. 05);观察组治疗后AST、ALT、TBU、GGT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 5.410、7.084、7.414、2.460,P <0. 05);两组治疗后透明质酸酶(HA)、n型前胶原(P C H I)、层连黏蛋白(LN)、IV 型肽原(IV-C)均显著降低(P <0.05);观察组治疗后HA、PCIH、LN、]V-C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14. 194、3.666、3.896、4.362,户<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全身或局部不良反应。

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〇1-2£1联合恩替卡韦 能显著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肝功能,逆转肝纤维化进程。

关键词:恩替卡韦;聚乙二醇干扰素ct-2a;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doi : 10. 3969/j. issn. 1009 - 6469.2017.08.037Effect of pegylated interferon a-2a combined with entecavir on hepatic function and hepatic fibrosi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LI Zhecheng1 ,CHEN Zhaoxia2, WU Zhaoyi3, WU Yali4 ,Z0U Zhen5(1. Xiangya Medical College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410013, China ;2. Inspection Department of Hunan Cancer Hospital, Changsha,Hunan 410006 y China ;3. General Surgery Department of Hunan Provincial People r s Hospital, Changsha,Hunan 410005 y China ;4. Department of Clinical Pharmacy,Maternal and ChildHealth Hospital of Hunan Province, Changsha, H unan 41000S y China ;5.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unan Aca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H unan410006, China)通信作者:陈朝霞,女,副主任技师,研究方向:临床生化检验,E-mail:893003891 @ qq. com[13] PARK YJ,KIM JA,S0N EJ,et al. Thyroid nodules with macrocal­cification : sonographic findings predictive of malignancy [ J ]. Yon-sei Med J,2014,55(2) :339-344.[14] KIM I, KIM EK,Y00N JH,et al. Diagnostic role of conventionalultrasonography and shearwave elastography in asymptomatic pa­tients with diffuse thyroid disease : initial experience with 57 pa­tients [ J]. Yonsei Med J,2014,55(1) :247-253.[15] KWAK JY,KIM EK. Ultrasound elastography for thyroid nodules:recent advances[J]. Ultrasonography ,2014 ,33 (2) :75-82. [16]邵军,李祁,曹晖,等.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分类联合声弹性图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C D].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3,10(12) :989-993. [17]杨静洲,黄道中,宋海英,等.甲状腺微小癌的高频超声和弹性成像声像图特征及误诊原因分析[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5,24(1) :28-31,[18] SHWEEL M,MANS0UR E. 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combinedelastosonography scoring and high-resolution ultrasonography forthe differentiation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thyroid nodules [ J ].EurJ Radiol,2013,82(6) :995-1001.[19] RUSS G, ROYER B,BIGORGNE C,et al. Prospective evaluationof 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on 4550 nodules withand without elastography [ J ]. Eur J Endocrinol, 2013,168 (5 ):649-655.[20] KO SY,KIM EK,SUNG JM,et al. 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ultra­sound and ultrasound elastography with respect to physician experi­ence [ J]. Ultrasound Med Biol ,2014 ,40(5) :854-863.(收稿日期=2016-12-28,修回日期:2017-01-17)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pegylated interferon a-2a combined with entecavir on liver function and hepatic fi­brosi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Methods 70 cases of chronic hepatitis B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 = 35) and control group ( n = 35 ).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herapy. The control group used in treatment with entecavir.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pegylated interferon a-2a combined with entecavir. Liver function and liver fibrosis i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88. 57%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62. 86%.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2 = 6. 293 ,P < 0. 05) .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 of total bilirubin(TBil)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 , valley ammonia acyl turn peptidase( GGT)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0.05) , but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5.410,7. 084,7.414,2.460,P <0. 05) . After treatment,hyaluronidase( HA) , type IH collagen( PC IH ), the layer of mucin( LN) and type IV peptide( IV-C)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P < 0. 05 ).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 - 14. 194,3. 666,3. 896,4. 362 ,P < 0. 05 ) . There were no obvious systemic or local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two groups. Conclusion Pegylated interferon a-2a combined with entecavir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liver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and reverse the process of hepatic fibrosis.Key words:Entecavir;Pegylated interferon a-2a;Chronic hepatitis B;Liver fibrosis肝硬化是慢性乙型肝炎长期进展、反复活动 的结果,其主要病理特征包括肝组织纤维化,病毒 不断增殖,肝炎病情不断加重,可引起多种并发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你知道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宜宾 644000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传染病,主要是指慢性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病程超过
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临床有慢性肝炎表现者。

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恶心、腹胀、乏力等,严重者可能出现肝区疼痛、蜘蛛痣、肝掌等。

而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则是指慢性乙
肝病毒检测为阳性,但并不存在临床症状且肝组织学检查正常者。

而人们对于慢性乙型肝炎
的了解往往局限在上文提及的内容,但慢性乙型肝炎最大的危害却是其具有致癌性,在2017
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乙型肝炎
病毒(慢性感染)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1]。

这样看来,慢性乙型肝炎确实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疾病,而因其是一种传染病,就不免会
使一些人感到担忧,如何才能避免感染乙肝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从慢性乙型肝炎的
传染途径开始讨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母婴传播、性传播及血液传播这三种途径进
行传播,HBV病毒是其主要传染源,既然我们已经明确了慢性乙型肝炎的传染途径,就能够
在生活中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

然而,预防的效果并不如我们想象那样理想,感染HBV
病毒的人数依然在增长,但感染HBV病毒后,不同患者的结局与临床类型也是有所区别的,
研究认为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①家族性原因在我国,慢性乙肝高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就是母婴垂直传播。

②婴幼儿时期感染病毒根据研究数据显示,在婴儿时期感染HBV病毒,将有90%-95%的几率转变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儿童时期感染HBV病毒,这个数据大约为20%,都远高于成年人感染HBV病毒后的3%-6%。

③缺乏防范意识乙肝疫苗能够阻断乙肝
病毒的垂直传播,但由于经济原因或是个人意识,部分人群未能完善疫苗接种,这就导致了
疾病的传播。

④既往有其他肝病史患者本身存在酒精肝、脂肪肝、血吸虫病及疟疾等,一
旦感染HBV病毒,不但容易发展为慢性乙肝,且预后效果较差。

⑤免疫功能较差者本身患
有肾病、肿瘤、白血病及艾滋病的患者感染HBV病毒后容易发展为慢性乙肝[2-3]。

临床上针对慢性肝炎的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治疗的前提是进行准确的诊断,临床上针
对慢性乙肝的诊断需要结合一系列临床检验进行,主要包括常规肝功能检测、乙肝两对半检
测及HBV DNA检测等,根据检验结果与正常值的对比能够反映患者的病情。

在病情确诊后,
就需要对患者进行治疗干预,临床上治疗慢性乙肝的原则是三分药治,七分调理,也就是常
规应用药物治疗之外,需要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与充分休息。

治疗慢性乙肝需要根据患者的
个体情况针对性用药,其中乙肝病毒复制明显的患者需要应用抗病毒药物,有免疫功能紊乱
的需要使用调整免疫功能的药物,有肝细胞损伤的患者需要应用保护肝细胞的药物。

除了西
医治疗外,还可能采用中医治疗的方式,通过辨证施治能够逐渐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
患者的免疫力,促进免疫系统对病毒进行清除,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近年来,在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中,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乙肝疫苗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选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每次180μg进行肌注,每周1次,而乙肝疫苗需要进行多次注射,选用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20μg进行肌注,时间分别为第0、2、6、10、14、18及22周,共计肌注7次,以第48周作为观察及治疗的最后时间。

从临床治疗结果上看,
患者的HBV 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及ALT复常率明显高于单纯意义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的患者,而在肝功能方面,联合用药的患者较单独用药患者更优[4]。

多年来,国内外学者一直致力于研究治疗慢性乙肝的有效方法,而就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联合用药与长期用药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的耐受性也较高。

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a是聚乙二醇与干扰素α-2a结合形成的一种长效干扰素,能够与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触发细胞内复杂的信号传递途径并迅速激活基因转录,能够调节各种生物效应,对感染
细胞内的病毒复制起到抑制作用,阻碍病毒增殖,起到免疫调节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聚
乙二醇干扰素α-2a的血浓度较高,代谢物可以通过肝肾代谢排出体外,同时,静脉注射给药后,其终末半衰期为60-80小时,远远长于干扰素的半衰期,如果皮下注射则半衰期更长。

这也是临床用药中长期给药的原因之一,使用48周后的峰谷比约为1.5-2.0。

本品的血清浓
度能够维持1周(168小时)。

乙肝疫苗属于特异性免疫刺激剂,在预防接种中,接种3针
后就能够达到较高的抗体效果,而作为治疗药物,则需要注射7针,通过旁路激活处于免疫
耐受状态的免疫细胞,从而打破机体的免疫耐受,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能够调节机体免
疫力,增加机体的抵抗力,从而起到避免病情恶化的作用。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目的调节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抵抗病毒、清除病毒的目的,同时,联合用药能够避免单一用药可能产生的病毒变异及耐药增加的情况。

综上,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传染病,可以通过母婴传播、性传播及血液传播
等方式传播,并且是癌症的高危因素之一,需要临床上足够的重视。

目前,治疗慢性乙肝主
要依靠药物治疗,其中聚乙二醇干扰α-2a联合乙肝疫苗能够起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通过本文,相信你已经了解,慢性乙肝并没有想象中可怕,积极接受治疗是能够有效控制病情的。

参考文献:
[1]嵇玮嘉,颜学兵.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
果及安全性比较[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9,35(2):78-83.
[2] 熊晓晴,文小静.乙肝疫苗联合干扰素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老年患者治疗中的价值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4):3193-3194.
[3] 刘江福,林琪,王星,等.NAs联合乙肝疫苗提高CHB经治患者HBsAg清除率的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3):62-64.
[4] 肖作汉,孟冈,王立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
肝炎疗效系统评价[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5,18(1):24-29.
作者简介:王成军出生:1979年 11月 13日籍惯:四川.江安民族:汉族职称:主治
学历:本科主要从事感染性疾病包括严重细菌性感染、传染性肝炎、艾滋病及艾滋病机会性
感染等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