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俄物理奥林匹克(理论部分)竞赛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5第32届全国高中物理竞赛预赛试题解析(解析版)

2015第32届全国高中物理竞赛预赛试题解析(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有的小题有多项符合题意.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前面的英文字母写在每小题后面的方括号内。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 2014年3月8日凌晨2点40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77-200飞机与管制中心失去联系。

2014年3月24日晚,初步确定失事地点位于南纬31°52’、东经115°52’的澳大利亚西南城市珀斯附近的海域。

有一颗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每天上午同一时间在该区域正上方对海面拍照,则A.该卫星一定是地球同步卫星B.该卫星轨道平面与南纬31°52’所确定的平面共面C.该卫星运行周期一定是地球自转周期的整数倍D.地球自转周期一定是该卫星运行周期的整数倍【参照答案】D2. 23892U(铀核)衰变为22288Rn(氡核)要经过A.8次α衰变,16次β衰变B.3次α衰变,4次β衰变C.4次α衰变,16次β衰变D.4次α衰变,4次β衰变【参照答案】D【名师解析】由(238-222)÷4=4可知,23892U(铀核)衰变为22288Rn(氡核)要经过4次α衰变。

经过4次α衰变,电荷数减少8,而实际上电荷数减少了92-88=4,所以经过了4次β衰变,电荷数增加了4,选项D正确。

3.如图,一半径为R 的固定的光滑绝缘圆环,位于竖直平面内;环上有两个相同的带电小球a 和b (可视为质点),只能在环上移动。

静止时两小球之间的距离为R 。

现用外力缓慢推左球a 使其到达圆环最低点c ,然后撤除外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左球a 到达c 点的过程中,圆环对b 球的支持力变大B .在左球a 到达c 点的过程中,外力做正功,电势能增加C .在左球a 到达c 点的过程中,a 、b 两球的重力势能之和不变D .撤除外力后,a 、b 两球在轨道上运动过程中系统的能量守恒 【参照答案】BD 【名师解析】在左球a 到达c 点的过程中,b 球向上移动,重力与库仑力的夹角增大,其合力减小,由平衡条件可知,圆环对b 球的支持力变小,选项A 错误。

俄罗斯物理竞赛题选

俄罗斯物理竞赛题选

09-15全俄物理奥林匹克理论部分题选1、起重机用绳索缓慢地从水中将圆木提起来。

绳索吊在圆木的一段,圆木可以看作密度一定的细圆柱。

圆木的质量为m ,长度为L 。

水和木头的密度之比43γ=。

重力加速度为g ⑴起重机至少要做多少功W ,才能将圆木完全拉出水面?⑵画出绳索的张力T 与圆木的上端被拉出水面的高度h 的关系图像。

⑶起重机将圆木从一个倾斜角提到另一个倾斜角,使得其上端升高5Lh ∆=。

这期间,它做的功h W 等于多少?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接线端C 和D 之间的电压15CD U =V 。

已知R >>r 。

⑴求在A 和B 之间连接的理想电压表的示数。

⑵如果在A 和B 之间连接的是理想电流表,标出在每个电阻上以及电流表上的电流方向。

3、理论家巴格想要喝茶。

他拿了一把带有小温度计的隔热的茶壶,并接上电源。

温度计的示数为T0=20℃。

经过t1=1min,水被加热到T1=40℃,他往茶壶里又注入了一些水。

在t2=3.5min 的时刻,水的温度达到了T2=50℃。

巴格不再往茶壶里注水了。

又过了5分钟,水烧开了。

图为茶壶里水的温度在加热和注水的过程中的变化图像。

注入的水的温度T x等于多少?假设水是快速混合均匀的,温度计表示水温的当前值。

4、据说人们在斯涅尔的档案中发现一幅画有光路图的画,如图所示。

随着时间的经过,墨水褪色了,只能看到入射光线和三个点:薄透镜的右焦点F,入射光线A’A被折射的点A,以及透镜的左焦平面上的点B。

根据所给数据,还原透镜的位置、它的主光轴、以及经过折射后的光线。

5、蹦极者质量为m=70kg,从平台上跳到湖中。

他的脚上系着长度为L,劲度系数为k的皮筋。

皮筋的另一端系在平台上。

他距离水面的高度h=90m,到达水面时速度为0,加速度a0=2g (注:即此时所受合力大小为2mg)。

设重力加速度g=10m/s2,皮筋满足胡克定律。

人的身高以及空气阻力等能量损失可以忽略。

请求出:⑴皮筋未伸长状态下的长度L和劲度系数k;⑵当人吊在皮筋上不动时,皮筋的伸长量;⑶人下降的最大速度v max;6、#在一次物理竞赛的实验部分上,选手们被要求计算出位于长度为L=20cm的空圆筒两头的两面凸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

2011年全俄物理奥林匹克理论部分

2011年全俄物理奥林匹克理论部分

2011年全俄物理奥林匹克(理论部分)九年级问题9-1 下滑梯一个小物块从滑梯上的某点M无初速释放。

在点O处脱离滑梯,然后在点A 处着地,如图1所示。

通过作图和计算,找出滑梯上释放物体的点M。

点M距离地面多少个长度单位?这里,图是按照比例尺画的,长度单位并不知道实际代表多少。

问题9-2 滑块和小山一个小滑块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滑动,碰到了光滑的小山,它也放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如图2所示)。

当滑块离开小山时,我们发现滑块和小山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滑动的速率相等。

⑴求滑块和小山的质量之比的可能取值。

⑵求滑块滑到山顶时的重力势能与其初始动能之比的最大值。

注:滑块上山、下山时不离开山面。

图2 图3问题9-3循环热交换有两个不导热的容器里都装有水。

第一个容器里的水的总热容量为c 1,温度为t 1;第二个容器里的水的总热容量为c 2,温度为t 2。

在第二个容器的水里面放一个铁块,热容量为c ,如图3所示。

把铁块从第二个容器里拿出来放到第一个容器里,达到热平衡后放回到第二个容器里,如此往复。

热容量的比值c 1:c 2:c =4:5:1。

不计和周围环境的热交换。

⑴进行n 次这样的循环后,温差21()n t t 变为原来的1N,其中N ≥25。

求n 的最小值。

⑵经过足够多次的循环后,容器中的水的温度变为多少?问题9-4 导线正方体在一个导线正方体的7条棱上分别焊接有相同的电阻器,阻值均为R ,如图4所示。

其他棱上的导线的电阻可以忽略。

在A 和B 两个接线端之间施加电压U 。

⑴求AB 两端之间的电流强度I AB 和阻值R AB 。

⑵正方体的哪条棱的电流强度最大,等于多少?⑶哪些电阻的热功率最大,等于多少?⑷如果电压U 是加在A 和C 两端的,求电流强度I AC 和阻值R AC 。

图4问题9-5复合圆柱复合圆柱由两段连接起来的圆柱形水管组成,将其固定住,使得其对称轴竖直。

可以在底下放一块铁片,将底下的口完全堵上。

为了使铁片处于堵住水管的位置,需要从下面对其施加的力0F F ≥。

2015年全俄物理奥林匹克(理论部分)竞赛试题及答案

2015年全俄物理奥林匹克(理论部分)竞赛试题及答案

2015年全俄物理奥林匹克(理论部分)竞赛试题及答案九年级问题9-1 加速行驶司机在路边安放了平板电脑,它可以显示火车在相邻两根电线杆之间的路段的平均速度。

任意两根相邻的电线杆之间的距离都相等。

火车从“新别墅”站出发匀加速行驶。

过一段时间,司机看到电脑显示速度v1=20千米/时。

在下一根电线杆处,速度为v2=30千米/时。

那么,火车在两个路段的交界处的瞬时速度等于多少?图1 图2问题9-2 按下再释放将小车通过硬棒连接到墙上。

在它的挡板上连着弹簧,弹簧的另一头连着重物(如图2所示)。

一开始,弹簧处于未形变状态。

在木块上朝着小车的方向施加一段时间的水平恒力F。

当施力停止后,木块在挡板和车尾之间振动了一段时间,直至回到起始点。

小车对木块的摩擦力等于f。

轮轴里的摩擦力忽略不计。

⑴当力F停止施加的一瞬间,小车对硬棒的压力N等于多少?⑵求小车对硬棒的压力的最大值N max。

问题9-3 冰箱的热在炎热的夏日,室温为t0=30℃。

实验员格鲁克注意到冰箱的发动机运行的时间等于休息的时间的2倍。

为了使得冰箱更好地运行,实验员将冰箱内的温度调节器调整了Δθ=9℃。

结果,休息的时间等于运行的时间的2倍了。

请求出:⑴在实验中,冰箱两次设置的温度t1和t2分别等于多少?⑵需要将冰箱内的温度调节器设置为多少度(记为t m),才能使得发动机连续工作而不休息?⑶需要将冰箱内的温度调节器设置为多少度(记为t3),才能使得发动机切换状态的频率最高?注:温度调节器使得冰箱内的温度保持在一个小区间Δ2tt±之间。

当冰箱内的温度达到Δ2tt+时,发动机开始运行;降到Δ2tt-时,发动机休息。

考虑:(a)冰箱从外界吸收热量的功率和冰箱内与外界环境的温度差成正比,在整个区间Δ2tt±内保持恒定;(b)冰箱内的发动机的散热功率不取决于温度;(c)室温的变化可以忽略。

问题9-4 非理想二极管在图3的电路图中,有三个相同的电阻R1=R2=R3=R和三个相同的二极管D1、D2、D3。

2015年第32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理论考试试题及答

2015年第32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理论考试试题及答


yA (t = 0) − yB (t = 0) = L 利用⑥式,⑤式在碰撞后的瞬间成为 VAy ≡ VAy (t = VBy (t = 0) = 0) ≡ VBy
由①②⑦式得
VAy = VBy = − m vy 2M

⑦ ⑧
由①②③式得 m ( v0 − v x ) M VBx = 0 利用⑧⑨⑩式,碰撞后系统的动能为 = VAx ⑨ ⑩
参考答案: (1)图中 X 和 Y 代表的核素分别为 15 O 和 13C (2)一个循环所有的核反应方程式依循换次序为
① ②
p + 12 C → 13 N
13
N → C + e +ν e
13 +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p + 13 C → 14 N p + 14 N → 15 O
15
O → N + e +ν e

评分参考:第(1)问 4 分,X 和 Y 正确,各 2 分;第(2)问 6 分,②③④⑤⑥⑦式各 1 分;第 (3)问 5 分,⑧式 2 分,⑨式 3 分。 评析: 根据《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的近代物理部分,考纲要求如下: “原子核的尺度数量 级 天然放射性现象 原子核的衰变 半衰期 放射线的探测 质子的发现 中子的发现 原子 核的组成 核反应方程 质能关系式 裂变和聚变 质量亏损” ,基本与高中选修 3-5 要求一致。 但是作为一个不经常出现的考点,很多考生会忽视这一部分,导致面对本题时感到无所适从。这 充分说明,在竞赛考试前的最后一轮复习时,按照考纲逐条过关是很有必要的。
第 1 页,共 19 页
2015 年第 32 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理论考试试题与答案解析

2015年第32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5年第32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 32 届全国中学生物理比赛初赛试卷1~5678总分910111213141516本卷共 16 题,满分 200 分.得阅卷复一、选择题.此题共 5 小题,每题 6 分.在分核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项切合题意,有的小题有多项切合题意。

把切合题意的选项前面的英文字母写在每题后边的方括号内.所有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 分.1.2014 年 3 月 8 日清晨 2 点 40 分,马来西亚航空企业一架波音777-200 飞机与管束中心失掉联系.2014 年 3 月 24 日晚,初步确立出事地址位于南纬31o52′、东经 115 o 52′的澳大利亚西南城市珀斯邻近的海疆.有一颗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每日上午同一时辰在该地区正上方对海面摄影,则A.该卫星必定是地球同步卫星B.该卫星轨道平面与南纬31 o 52′所确立的平面共面C.该卫星运转周期必定是地球自转周期的整数倍D.地球自转周期必定是该卫星运转周期的整数倍2.23892U (铀核)衰变成22288Rn(氡核)要经过A.8 次α衰变, 16 次β衰变B.3 次α衰变, 4 次β衰变C.4 次α衰变, 16 次β衰变D. 4 次α衰变, 4 次β衰变3.如图,一半径为 R 的固定的圆滑绝缘圆环,位于竖直平面内;环上有两个相同的带电小球 a 和 b(可视为质点),只好在环上挪动,静止时两小球之间的距离为 R。

现用外力迟缓推左球 a 使其抵达圆环最低点 c,而后撤掉外力.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在左球 a 抵达 c 点的过程中,圆环对 b 球的支持力变大B.在左球 a 抵达 c 点的过程中,外力做正功,电势能增添。

C.在左球 a 抵达 c 点的过程中, a、b 两球的重力势能之和不变D.撤掉外力后, a、b 两球在轨道上运动过程中系统的能量守恒- 让每一个人同等地提高自我4.如图, O 点是小球平抛运动抛出点;在O 点有一个频闪点光源,闪光频次为30Hz;在抛出点的正前面,竖直搁置一块毛玻璃,小球初速度与毛玻璃平面垂直.在小球抛出时点光源开始闪光.当点光源闪光时,在毛玻璃上有小球的一个投影点.已知图中O点与毛玻璃水平距离L=1 .20 m,测得第一、二个投影点之间的距离为 0.05 m.取重力加快度 g=10m/s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 4m/sB.小球平抛运动过程中,在相等时间内的动量变化不相等C.小球投影点的速度在相等时间内的变化量越来越大D.小球第二、三个投影点之间的距离0.15m5.某同学用电荷量计(能测出一段时间内经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丈量地磁场强度,达成了如下实验:如图,将面积为S,电阻为 "的矩形导线框abcd 沿图示方向水平搁置于地面上某处,将其从图示地点绕东西轴转180o,测得经过线框的电荷量为Q1;将其从图示地点绕东西轴转 90 o ,测得经过线框的电荷量为Q2.该处地磁场的磁感觉强度大小应为A. R Q12Q22B.R Q12Q22C.R Q12Q1Q2 Q22D.S 4S S2- 让每一个人同等地提高自我RQ12 Q1 Q2 Q22S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只需给出结果,不需写出求得结果的过程.得阅卷复6.(10 分 )水平力 F 方向确立,大小随时间的分核变化如图a所示;使劲F拉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小物块,在 F 从 0 开始渐渐增大的过程中,物块的加快度 a 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 b 所示.重力加快度大小为10m/s2。

2015年第32届物理竞赛预赛试卷及答案

2015年第32届物理竞赛预赛试卷及答案

A.该卫星一定是地球同步卫星第32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卷本卷共16题,满分2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5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4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有 的小题有多项符合题意。

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前面的英文字母写在每小题后面的方括号内•全部选对的得 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分.1. 2014年3月8日凌晨2点40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一架波音 777-200飞机与管制中心失去联系. 2014年3月24日晚,初步确定失事地点位于南纬 31(52'、东经115 o 52 '的澳大利亚西南城市珀斯附近的海域•有一颗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每天上午同一时刻在该区域正上方对海面拍照,则 B. 该卫星轨道平面与南纬 31 o 52'所确定的平面共面C.该卫星运行周期一定是地球自转周期的整数倍2382222. 92U (铀核)衰变为 88Rn (氡核)要经过D. 地球自转周期一定是该卫星运行周期的整数倍A. 8次a 衰变,16次B 衰变B. 3次a 衰变,4次B 衰变C. 4次a 衰变,16次B 衰变D. 4次a 衰变,4次B 衰变3.如图,一半径为 R 的固定的光滑绝缘圆环,位于竖直平面内;环上有两个相 同的带电小球a 和b (可视为质点),只能在环上移动,静止时两小球之间的距离 为R 。

现用外力缓慢推左球 a 使其到达圆环最低点 c ,然后撤除外力•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在左球a 到达c 点的过程中,圆环对 b 球的支持力变大 B .在左球a 到达c 点的过程中,外力做正功,电势能增加。

C.在左球a 到达c 点的过程中,a 、b 两球的重力势能之和不变 D.撤除外力后,a 、b 两球在轨道上运动过程中系统的能量守恒 4.如图,O 点是小球平抛运动抛出点;在 O 点有一个频闪点光源,闪光频率 为30Hz ;在抛出点的正前方,竖直放置一块毛玻璃,小球初速度与毛玻璃平 面垂直.在小球抛出时点光源开始闪光.当点光源闪光时,在毛玻璃上有小球 的一个投影点.已知图中O 点与毛玻璃水平距离 L=1 . 20 m ,测得第一、二个投影点之间的距离为 0.05 m .取重力加速度 g=10m/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4m/sB .小球平抛运动过程中,在相等时间内的动量变化不相等C .小球投影点的速度在相等时间内的变化量越来越大 D.小球第二、三个投影点之间的距离 0. 15m5.某同学用电荷量计(能测出一段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测量地磁场强度,完成了如下实验:如图,将面积为 S ,电阻为”的矩形导线框abcd 沿图示方位水平放置于地面上某处,将其从图示位置绕东 西轴转180。

历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与解答

历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与解答

历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与解答第1届〔1967年于波兰的华沙〕【题1】质量M=的小球静置于垂直柱上,柱高h=5m 。

一粒质量m、以速度0=500m/s飞行的子弹水平地穿过球心。

球落在距离柱s =20m 的地面上。

问子弹落在地面何处?子弹动能中有多少转换为热能?解:在所有碰撞情况下,系统的总动量均保持不变:MV mv mv +=0其中v 和V 分别是碰撞后子弹的速度和小球的速 度. 两者的飞行时间都是01.12==ght s 球在这段时间沿水平方向走过20m 的距离,故它在水平方向的速度为:8.1901.120==V 〔m/s 〕 ×v可求出子弹在碰撞后的速度为:v =104m/s子弹也在1.01s 后落地,故它落在与柱的水平距离为S =vt =104=105m 的地面上。

碰撞前子弹的初始动能为=2021mv 1250 J 球在刚碰撞后的动能为=221MV 39.2 J 子弹在刚碰撞后的动能为=221mv 54 J与初始动能相比,两者之差为1250 J -93.2 J =1156.8 J这说明原来动能的92.5%被系统吸收而变为热能。

这种碰撞不是完全非弹性碰撞。

在完全弹性碰撞的情形下,动能是守恒的。

而如果是完全非弹性碰撞,子弹将留在球内。

【题2】右图〔甲〕为无限的电阻网络,其中每个电阻均为r ,求A、B两点间的总电阻。

解:如图〔乙〕所示A、B两点间的总电阻应等于C、D两点间的总电阻与电阻r的并联,再与r串联 图〔甲〕 后的等效电阻。

如果网络是无限的,那么A、B两点间的总电阻应等于C、D两点间的总电阻,设为Rx 。

m M h SsυABr r r r r r r rA Br rrr r r r r CD根据它们的串并联关系有:rR rR r R x xx ++= 图〔乙〕 解上式可得: r R x 251+=【题3】给定两个同样的球,其一放在水平面上,另一个以细线悬挂。

供应两球相同的热量,问两球温度是否趋于相同?说明你的理由〔忽略各种热量损失〕解答:如右图所示,球体受热,体积增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全俄物理奥林匹克(理论部分)竞赛试题及答案九年级问题9-1 加速行驶司机在路边安放了平板电脑,它可以显示火车在相邻两根电线杆之间的路段的平均速度。

任意两根相邻的电线杆之间的距离都相等。

火车从“新别墅”站出发匀加速行驶。

过一段时间,司机看到电脑显示速度v1=20千米/时。

在下一根电线杆处,速度为v2=30千米/时。

那么,火车在两个路段的交界处的瞬时速度等于多少?图1 图2问题9-2 按下再释放将小车通过硬棒连接到墙上。

在它的挡板上连着弹簧,弹簧的另一头连着重物(如图2所示)。

一开始,弹簧处于未形变状态。

在木块上朝着小车的方向施加一段时间的水平恒力F。

当施力停止后,木块在挡板和车尾之间振动了一段时间,直至回到起始点。

小车对木块的摩擦力等于f。

轮轴里的摩擦力忽略不计。

⑴当力F停止施加的一瞬间,小车对硬棒的压力N等于多少?⑵求小车对硬棒的压力的最大值N max。

问题9-3 冰箱的热在炎热的夏日,室温为t0=30℃。

实验员格鲁克注意到冰箱的发动机运行的时间等于休息的时间的2倍。

为了使得冰箱更好地运行,实验员将冰箱内的温度调节器调整了Δθ=9℃。

结果,休息的时间等于运行的时间的2倍了。

请求出:⑴在实验中,冰箱两次设置的温度t1和t2分别等于多少?⑵需要将冰箱内的温度调节器设置为多少度(记为t m),才能使得发动机连续工作而不休息?⑶需要将冰箱内的温度调节器设置为多少度(记为t3),才能使得发动机切换状态的频率最高?注:温度调节器使得冰箱内的温度保持在一个小区间Δ2tt±之间。

当冰箱内的温度达到Δ2tt+时,发动机开始运行;降到Δ2tt-时,发动机休息。

考虑:(a)冰箱从外界吸收热量的功率和冰箱内与外界环境的温度差成正比,在整个区间Δ2tt±内保持恒定;(b)冰箱内的发动机的散热功率不取决于温度;(c)室温的变化可以忽略。

问题9-4 非理想二极管在图3的电路图中,有三个相同的电阻R1=R2=R3=R和三个相同的二极管D1、D2、D3。

二极管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如图4所示。

求经过电流表I A的电流强度与A和B之间的电压之间的关系。

电流表是理想的。

画图表示I A与U AB的关系,并标出特殊点的电压和电流的值(例如最大值,最小值,拐角处)。

图3 图4 图5问题9-5 两座楼1大耳猴切布拉什卡和鳄鱼盖纳在春天来到岛上的友谊营地。

岛坐落在赤道上。

在营地上建有两座100层的楼(都是长方体形状),一座位于另一座的正东方。

楼体互相平行,且与赤道垂直(如图5所示)。

切布拉什卡在西边的楼里住下,而盖纳则在东边的楼的第10层里。

他们的窗户面对彼此。

在春分的那天,3月21日,太阳透过盖那的窗户照射了T1=2小时,而透过切布拉什卡的窗户照射了T2=4小时。

⑴切布拉什卡住在几楼?⑵当切布拉什卡看到盖纳的楼的窗户开始变成金色时,是几点?⑶切布拉什卡看到盖纳的楼的窗户处于金色的状态持续多长时间?注:当窗户反射阳光时,看起来会变成金色。

不考虑多次反射。

在12点钟时,太阳位于最高点。

1译者注:尚未找到本题原标题的准确翻译法,此为权宜之计。

十年级问题10-1 弹性系统如图6所示,光滑的水平面上放有这样结构的物体(这是从上方看到的样子)。

劲度系数为k1的弹簧的一端连接在重物m上,另一端连接在木棒Π上。

劲度系数为k2的弹簧的一端被固定住,另一端也连接在木棒Π上。

在木棒上施加恒力F,无论发生什么,其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

一开始,将重物m固定住,然后无推动地释放。

⑴求重物的最大速度;⑵求第一根弹簧长度最短时的伸长量。

假设弹簧和木棒的质量忽略不计,弹簧自然状态的长度相等,释放重物时弹簧的张力也相等,适当地施加力F使得木棒的运动方式是平移(而不发生旋转),没有摩擦力。

图6问题10-2 行星探测着陆器在一颗外系行星的表面着陆。

在着陆的过程中,我们通过测量画出了行星上大气压强p关于与行星表面的距离z的关系图(在一张单独的纸上)。

在高度z1=5千米处,温度为T1=250K。

求行星表面的温度T0。

假设行星的半径R>>z1。

行星上的大气层由二氧化碳组成。

注:交卷时需要把这张单独的纸一并交上去。

问题10-3 热电力学两个圆盘分别均匀带电q和-q,它们可以在长的既不导电又不导热的圆柱里无摩擦地水平滑动,如图7所示。

两个圆盘之间的距离远小于它们的半径。

在圆盘之间有一定量的氦气,在圆盘后面没有气体,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突然使带电量减半,然后等待系统再次处于平衡状态。

忽略热传递,求气体的温度和圆盘之间的距离会变为原来的几倍。

图7 图8问题10-2行星探测大图问题10-4 墙上有洞三个相同的木块以相同的速度v运动。

将1号与2号木块用长的轻质橡皮筋连接,穿过笨重的墙上的洞,经过轻质滑轮,滑轮连接到3号木块上(如图8所示)。

一开始,橡皮筋没有伸长。

在1号木块与墙发生弹性碰撞之后,当橡皮筋⑴伸到最长;⑵再次处于松弛状态的时候;求三个木块分别的速度。

系统不计摩擦力。

假设在木块再次处于松弛状态之前,2号木块不会碰到滑轮,1号木块不会再次碰到墙。

问题10-5 非线性电路中的一些元件是非线性的,也就是说经过它们的电流并不和电压成正比。

假设我们有一盏白炽灯,经过它的电流I灯与U灯成正比;一根二极管,经过它的电流I管与U管2成正比;以及电压恒定的电源。

以及,灯和二极管还有这样的相同性质:如果连接到电源上作为负载,则散热量会按照最大值进行。

如果将灯和二极管串联接到电源上,那么这一负载的散热功率等于P1=7.2W。

那么,如果将灯和二极管并联接到电源上,功率会等于多少?十一年级问题11-1 振动不导电的半球固定着,上面均匀带有正电荷,其对称轴处于竖直位置。

点O位于球心,在它上面挂有设计好的数学单摆,使用了带电q1的小球,悬挂在长度小于半球的半径的细线上,如图9所示。

小球在其平衡位置(细线处于竖直状态)附近进行的小幅振动的周期等于T。

将小球的带电量变为q2,使得212qq,小球在其新的平衡位置附近进行的小幅振动的周期也等于T。

已知在不带电的碗中单摆的简谐振动周期等于T0=1.0s,求T的数值。

极化电场忽略不计。

图9 图10问题11-2 导电的正方体正方体由六个相同的导电板组成,在中间各挖去一个相同的圆形洞。

在正方体的角上粘有相同的导电小球,上面可以连接导线。

洞的直径使得相邻的两个顶点A和B之间的阻值为R AB=r=32kΩ。

如果在这两个顶点之间通以I=1mA的电流,方向如图10所示,则点M(棱AB的中点)与点C之间的电势差等于U MC=φM-φC=U=2.0V。

求A与C两点之间的阻值R AC。

如果不改变板的厚度,而将板的边长和洞的直径都增加到原来的2倍,阻值R AB和R AC如何变化?问题11-3 反应管有一根两端开口的长管,在其中间处,沿着垂直于其轴的方向固定有薄钨网状的加热器。

系统处于温度t=20℃的空气中,总质量为M=17g。

管一开始以v0=1cm/s的速度沿着轴的方向移动,加热器开始以q=20W的功率进行加热,管开始加速运动。

当加速运动了S=20m后,管的速度等于多少?忽略空气阻力。

管里面的压强认为是恒定的,不计重力和管壁的热传导。

假设空气流过钨网造成的动能变化量与其内能变化相比是很小的。

空气视为摩尔质量是μ=29g/mol 的双原子气体。

问题11-4 宇宙中的物体宇宙中的物体进行匀速直线运动,并发出周期的电磁波。

宇航员发现在观测时间Δt期间,看起来视角变化了一个小角度φ,且电磁波到达的周期从T变成T+ΔT,其中ΔT<<T。

求观测者与物体之间的距离。

电磁波的距离等于光速c。

问题11-5 “毫米级汽车”像蚂蚁一样大小的微型汽车在水平面上沿着焦距为f的凸透镜的主光轴行驶。

在车的顶部放置点光源S,它位于透镜的主光轴上。

汽车作变速运动,使得点光源S的像S1的速度恒定不变,等于v0。

求“汽车”在距离透镜多远的位置处可以进行此运动。

车轮与路面之间的摩擦系数为μ。

若发现有错误之处,请联系译者,邮箱irreplaceability或QQ:42247799,多谢各位。

——申强附往届试题(可扫描二维码):2009~2013年2014年部分答案9-1. u=26km/h。

9-2. ⑴24f N f F=+;⑵max 3N f =。

9-3. ⑴112t =℃,221t =℃;⑵3m t =℃;⑶316.5t =℃。

9-4.0000003,3235,22235,2ABAB A AB ABAB U U U R UI U U U RU U U U R ⎧<⎪⎪⎪=⎨⎪-⎪>⎪⎩如果如果≤≤如果9-5. ⑴70楼;⑵下午4点;⑶约56分钟。

10-1. ⑴1212()k v F mk k k =+;⑵112F x k k =-+。

10-2. 068040T =±K 。

10-3. 温度变为0.7倍,距离变为2.8倍。

10-4. ⑴123v v =-,243v v =,313v v =;⑵113v v =-,253v v =,313v v =-。

10-5. 27.2P =W 。

11-1. 1.73T =s 或0.58s 。

11-2. 36AC R =k Ω,阻值不变。

11-3. 9v =cm/s 。

11-4. 2ΔΔ(Δ)c T tr T ϕ=。

11-5. 320max 0,12gff l f v μ⎧⎫⎛⎫⎪⎪-< ⎪⎨⎬ ⎪⎪⎪⎝⎭⎩⎭≤,或32012gff l f v μ⎛⎫<+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