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室医院感染管理考核标准

合集下载

血透室医院感染考核标准

血透室医院感染考核标准
分析满意度调查结果,针对问题和不 足进行改进,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医 疗服务质量。
医务人员满意度调查
对医务人员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他们对血透室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满意度和反馈。
分析医务人员满意度调查结果,针对问题和不足进行改进,以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
质量持续改进报告及实施情况
定期编写质量持续改进报告,总结并 分析血透室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存在 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和实施 计划。
医务人员手卫生及防护措施
手卫生规范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确保医务 人员手部清洁卫生。
防护用品
为医务人员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 ,如手套、口罩、隔离衣等。
个人卫生习惯
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培养,避免带 菌操作和交叉感染。
医疗废弃物处理及转运
废弃物分类
对医疗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避免交叉污染。
转运规范
严格执行转运规范,确保医疗废弃物安全转运至指定地点。
05
血透室医院感染控制效果 考核标准
感染率及发病率统计
01
统计并分析血透室患者的感染率 和发病率,以评估血透室医院感 染控制的效果。
02
对比不同时间段(如年度、季度 、月度)的感染率和发病率数据 ,以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 点。
患者满意度调查
设计并实施针对患者的满意度调查, 了解患者对血透室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的满意度和反馈。
组织架构及人员配备
明确血透室医院感染管理的组织 架构及各级人员的职责和任务。
配备具有医院感染管理资质的专 职人员,负责血透室的医院感染
管理工作。
定期召开医院感染管理会议,对 血透室的医院感染工作进行总结
和评估。
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
制定完善的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包括血透室的清洁、消毒、隔离等方面的规定 。

血透室院感标准

血透室院感标准

血透室院感标准
标题:血透室院感标准
引言概述:血透室院感标准是指在血液透析治疗中,为预防院内感染而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和措施。

遵守院感标准可以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一、院感标准的建立
1.1 制定院感标准的背景和意义
1.2 院感标准的相关法规和规定
1.3 院感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二、院感标准的实施
2.1 院感标准的培训和宣传
2.2 院感标准的执行和监督
2.3 院感标准的评估和改进
三、院感标准的具体内容
3.1 感染控制和预防
3.2 消毒和洗手规范
3.3 医疗废物处理和管理
四、院感标准的效果评估
4.1 院感标准的实施效果
4.2 院感标准的感染率监测
4.3 院感标准的改进和优化
五、院感标准的持续改进
5.1 定期评估和更新院感标准
5.2 不断提升院感标准的执行水平
5.3 加强院感标准的宣传和培训
结语:血透室院感标准的建立和实施对于提高患者治疗质量、降低院内感染风险至关重要。

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院感标准,不断优化和改进标准,确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血液透析室病区安全管理与消毒隔离质量考核标准

血液透析室病区安全管理与消毒隔离质量考核标准
现场查看 询问护士
2、给药、上机、脱水量等的设定均由双人核 对;上机后在规定时间内责护必须严格按照透 析室“八对”内容进行双核对并签名
2
3、执行口头医嘱,护士复述一遍,医师核对 无误后执行;执行后 6 小时内完善记录
3
感染控制(20 分)
1、护士知晓血透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消毒 隔离制度、透析液及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制 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
2
一项不符合 要求扣 1 分
查看记录
2、监测结果符合有关要求。对不合格情况有 处理措施及记录
3
突发院感 事件上报 处置
(5 分)
1、护士知晓停电停水、设备故障等的紧急预 案,有演练资料
2
一项不符合 要求扣 1-2 分
询问护士 查看记录
2、发现院感病例及时报告,护士了解院感暴 发预案及报告要求
3
询问护士
2
现场查看
5、新入或转入的患者,必须完善乙型肝炎病 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及艾滋病病毒 感染等相关检查;维持血液透析病人应每半年 复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指标
2
现场查看 查看资料
6、每次透析结束后,对透析单元内的透析机 等设备设施表面、物品表面用适宜的消毒剂进 行擦拭消毒有记录,被血液、体液及分泌物污 染时应及时清洁消毒。对透析单元地面进行清 洁,地面有血液、体液及分泌物污染时及时清 洁并使用消毒液擦拭
5
一项不符合 要求扣 1 分
询问护士
危化品
管理
(6 分)
1、危化品周围无易燃、易爆物品,储存环境 安全,符合要求
2
一项不符合 要求扣 1 分
现场查看
2、危化品上锁管理,专人管理,出入库登记、使用记录齐全,账物相符

血透室院感标准

血透室院感标准

血透室院感标准
标题:血透室院感标准
引言概述:血透室是重要的医疗场所,院感标准的执行对于预防院感疾病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血透室院感标准的相关内容。

一、洁净度要求
1.1 血透室的地面应保持清洁干燥,定期进行地面消毒。

1.2 血透室的墙面和天花板应无明显污渍和霉菌,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1.3 血透室内的器械和设备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无细菌滋生。

二、空气质量要求
2.1 血透室内应保持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

2.2 血透室内的空气净化设备应定期维护和更换滤芯。

2.3 血透室内应避免烟尘、异味等污染物质,确保空气质量清洁。

三、医护人员卫生要求
3.1 医护人员应定期接受院感防控培训,了解院感病原体传播途径。

3.2 医护人员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确保身体健康。

3.3 医护人员在工作时应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具,避免交叉感染。

四、患者隔离要求
4.1 血透室应设立隔离区域,对有传染病史的患者进行隔离治疗。

4.2 患者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避免交叉感染。

4.3 患者在血透室内应佩戴口罩,遵守院感防控规定。

五、废物处理要求
5.1 血透室内产生的医疗废物应按规定分类存放,定期进行无害化处理。

5.2 废物处理区域应与其他区域分开,避免交叉感染。

5.3 废物处理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了解废物处理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结论:血透室院感标准的执行对于预防院感疾病至关重要,医护人员和患者应共同遵守相关规定,确保血透室的洁净度和安全性。

惟独这样,才干有效预防院感病原体的传播,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血透室考核标准

血透室考核标准

5
2.根据科室情况制定相关医院感染控制指标
2.进入血透室应严格洗手、更换工作服、换工作鞋、治疗操作 时戴工作帽、口罩,必要时戴手套。
4
3.血液透析区设非手触式水龙头、流动水洗手设施及干手设施 、备有速干手消毒剂。对不同患者进行操作时,更换手套并洗 4 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扣分理由
4.乙肝、丙肝患者应在隔离透析治疗区进行专机血液透析,隔 离透析区诊疗护理用品、仪器专用,工作人员相对固定。
8.应当根据设备要求定期对水处理设备系统进行冲洗消毒,并 定期进行水质检测。每次冲洗消毒后应当测定管路中消毒液残 4 留,确保安全。
10.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 免疫接种。
4
1.透析用水每月进行细菌监测,细菌数<100cfu/ml,每季度 进行内毒素含量监测,内毒素<0.25EU/ml。采样部位为反渗 水输水管路的末端。每台透析机每年至少监测一次。软水硬度 8 及游离氯监测每周一次;定期对电导率监测并记录;每年做化 三、监测15分 学污染物监测一次。 2.透析液每月进行细菌监测,细菌数<100cfu/ml,每季度进 行内毒素含量监测,内毒素<0.25EU/ml。每台透析机每年至 7 少监测一次。
4
5.(1)新入或转入的患者,要进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
病毒、梅毒螺旋体及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相关检查,并于第3、6
月再次复查相关指标(即0、3、6原则),以后每半年复查一
次。
二、感染控制 (2)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每半年复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指
50分
标及梅毒螺旋体及艾滋病病毒感染,建议定期做肝功酶检查
2
八、突发院感 1.发现院感病例及时报告。
3

血透室院感标准

血透室院感标准

血透室院感标准一、引言院感(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发生的与医疗活动有关的感染,是医院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血透室作为医院中重要的治疗室之一,对于血透患者的安全和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血透室的院感控制,本文将详细介绍血透室院感标准。

二、血透室院感控制标准1. 空气质量控制(1)血透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确保室内空气流通。

(2)空气过滤器应定期更换,确保过滤效果达标。

(3)血透室内禁止吸烟,确保空气质量无污染。

2. 消毒措施(1)血透室内的工作台、患者床位等应定期进行消毒,消毒剂应符合卫生部门规定。

(2)使用消毒剂时,应确保其浓度和接触时间符合要求。

(3)定期对血透室内的空调、洗手间等设施进行消毒。

3. 洗手卫生(1)血透室内应设有洗手池,并配备洗手液、洗手液消毒剂和干手纸等卫生用品。

(2)医护人员在进入血透室前应进行手部消毒,并佩戴洗手液消毒剂。

4. 废物处理(1)血透室内的废物应分类采集,确保医疗废物、感染性废物等的正确处理。

(2)废物采集容器应定期更换,并严格按照像关规定进行处理。

5. 医护人员培训(1)血透室的医护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院感控制的重要性和相关操作规程。

(2)定期组织院感控制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院感控制意识和技能。

6. 患者隔离(1)对于患有传染病的血透患者,应进行单独隔离治疗,避免交叉感染。

(2)隔离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设施和消毒措施,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7. 设备维护(1)血透室内的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2)设备维护记录应详细记录,包括维护时间、维护内容等。

8. 患者教育(1)血透室的患者应接受相关的院感控制教育,了解如何预防院感。

(2)提供患者教育手册、宣传资料等,匡助患者正确理解和执行院感控制措施。

9. 监测与评估(1)定期对血透室的院感控制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2)建立院感控制的指标体系,对血透室的院感控制工作进行定量评估。

血透室医院感染监测及报告制度

血透室医院感染监测及报告制度

血透室医院感染监测及报告制度
1、科室每月进行环境卫生监测:要求透析用水、透析液细菌总数
<100 cfu/ml,内毒素 <0.25EU/ML,透析治疗室和透析准备室空气
培养细菌数应<500cfu/m3,透析单元内物品表面细菌数<10cfu/cm2
医务人员手表面细菌数 <10cfu/cm2,保留原始记录,建立登记表。

2、透析患者传染病病原微生物监测:对于第一次透析的新入院患者或由其他中心转入的患者必须在治疗前进行乙肝、丙肝、梅毒及艾
滋病感染的相关检查,保留原始记录,建立登记本,对长期透析的
患者应该至少每6个月复查1次,保留原始记录,登记检查结果。

如有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出现乙肝、丙肝阳性,应立即对密切接触者
进行乙肝、丙肝标志物检测。

3、导管感染监测:建立导管感染登记本,每月登记本月留置长期导管患者例数、临时导管例数、导管感染发生率,记录导管感染患者
的姓名、临床表现、血培养结果、治疗方案。

确诊导管感染病例在
24小时内上报院感科。

分析导管感染可能原因,进行整改。

4、医务人员感染监测:医务人员应定期进行乙肝和丙肝标志物监测,对于乙肝阴性的工作人员建议注射乙肝疫苗。

血透室发现新发的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或其他传染病应按照国家有
关传染病报告制度报告相关部门。

血透室院感质控评价标准

血透室院感质控评价标准

血透室院感质控评价标准引言概述:血透室是重要的医疗场所,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至关重要。

院感质控评价标准是血透室管理的重要指导,通过科学的评价标准可以提高血透室的管理水平,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一、设施环境1.1、设施干净整洁:血透室应保持干净整洁,定期进行清洁消毒,确保无尘无菌。

1.2、设施通风良好:血透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保持空气清新,减少院感传播风险。

1.3、设施布局合理:血透室内设施布局应合理,便于医护人员操作,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二、医护人员2.1、医护人员培训:血透室医护人员应接受规范的培训,了解院感防控知识和操作规范。

2.2、医护人员健康状况:医护人员应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定期体检,确保不患有传染病。

2.3、医护人员手卫生: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洗手消毒频繁,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三、器械设备3.1、器械消毒灭菌:血透室使用的器械设备应定期进行消毒灭菌,确保无菌操作。

3.2、器械检修维护:器械设备应定期检修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转,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院感。

3.3、器械存放管理:器械设备应按照规定存放管理,避免受潮污染,影响使用效果。

四、感染防控4.1、传染病防控:血透室应建立传染病防控机制,对于可能感染传染病的患者进行隔离治疗。

4.2、废物处理:废物处理应符合规范,避免感染源的传播,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4.3、感染监测:血透室应建立感染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院感事件,减少感染传播风险。

五、质量评估5.1、质量评估指标:血透室应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对设施环境、医护人员、器械设备、感染防控等方面进行评估。

5.2、质量评估周期:质量评估应定期进行,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提高血透室管理水平。

5.3、质量评估结果应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和医护人员,促进院感质控工作的持续改进。

结语:血透室院感质控评价标准是血透室管理的重要指导,通过严格执行评价标准,可以提高血透室的管理水平,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降低院感传播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医院血透室医院感染管理考核标准


检查内容
分值
扣分标准
扣分
制度及管理要求
1、建筑布局合乎要求,分区明确、流程合理。
2、根据《血透室管理规范》制定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定期组织学习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并有记录。
3、参加全院性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及考试。
3
5
2
无制度扣2分,制度不全扣1分,无活动及记录扣1分,末参加培训和考试一人次扣0.1分
12、消毒剂应现配现用,有记录。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一项不执行发现一次扣0.5分


1、每周对水的硬度、余氯进行监测。
2、每月对透析间空气、透析用水、透析液进
行采样。
3、每季度对治疗室、配液间空气采样。
4、每季度对透析用水、透析液进行内毒素监
测。
5、每半年对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强度进行监
测。
6、每年对透析液进行化学污染物监定。
登记规范。
5、规范使用利器盒。
10
一项末执行扣0.5分




1、初次透析病人必须询问病史,进行乙肝、丙肝、HIV等感染的相关检查,长期透析病人每半年复查一次。
2、透析时规范操作,严格执行手卫生。
3、接触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的物品时应戴手套;禁止徒手分离注射、穿刺器具。
4、发生职业暴露时及时上报。




1、控制透析室非工作人员进入,限制陪护人员。
2、保持各区域环境整洁,每天治疗前后对透析大厅进行开窗通风,每日对治疗室、配液间、透析间、污物间等场进行空气消毒。
3、每天对床单元、地面等进行清洁,遇污染随时消毒;每天对各治疗台面、透析机表面进行消毒液擦拭,遇污染随时进行消毒;抹布、拖把严格分开,用后消毒凉干。
8、严格执行标准预防,连续给不同病人进行治疗时应更换手套,并进行洗手或手消毒。
9、阳性病人的用物应与普通病人分开使用并贴有明显标识;用后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消毒。
10、病人治疗后应对透析管路进行消毒,每天工作前和所有工作结束后对透析机进行预消毒和终末消毒。
11、做好病人间的隔离预防,每透析不同病人更换床单元。
5
一项末执行扣0.5分
4、无菌物品专柜存放,保持清洁干燥,无过期、潮湿包、有标识;打开后24小时内使用,注明打开时间;药物应现配现用。
5、透析液的配制必须现配现用,所有的配制使用物品合乎规范要求。
6、进行各种无菌操作前应洗手、戴口罩,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7、按规范对使用物品选用适宜的消毒灭菌方法;所有治疗用物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7、所有的监测有记录,有不合格原因分析,
资料保存。
10
一项不执行发现一次扣0.5分
一次性用物和医疗废物
1、所有一次性医疗用品必须是医院集中采
购,证件齐全。
2、一次性物品不得重复使用,使用前进行质
量检查,严禁使用不合格产品。
3、医疗垃圾放入专用垃圾桶内,不得与生活
垃圾混放。
4、不得自行处置医疗垃圾,交由专人回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