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护理

合集下载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护理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护理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河南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柳晨随着神经血管内介入技术的发展,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已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一种有效的新方法,该方法具有创伤小,病人痛苦小,见效快,并发症少的特点[1]。

我院自2010-10以来共完成3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介入治疗,进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共植入支架38枚,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45~76岁,平均55岁。

其中脑梗死19例,TIA患者13例。

有高血压史者26例,合并糖尿病9例。

行脑血管造影证实为有症状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

1.2 治疗方法1.2.1术前准备:术前6h禁食禁水;做碘过敏试验;双侧腹股沟区和会阴部备皮;完善常规检查,包括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检查,凝血功能、血液生化全项、免疫8项等检查;术前3~5天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即阿司匹林肠溶片300mg,1/d,及氯吡格雷片75mg,1/d;术前备好必要的导管、器材、脑保护装置及术中用药,对于因担心、惧怕手术而焦虑、失眠或情绪激动的患者可在术前适当给予安定针10mg肌肉注射。

1.2.1 方法; 常规消毒铺巾,局麻下行右侧股动脉穿刺,置入动脉鞘,全身肝素化,先行全脑血管造影,通过测量靶选择适合病变狭窄长度和直径的球囊和支架,置入导引导管,颈内动脉狭窄病灶远端放置保护伞,做球囊颈扩张后,支架直接定位于狭窄段并释放,再次造影确认支架张开良好。

术毕,撤出保护伞、导管、导丝,局部加压包扎,带导管鞘回病房,3~6h后拔出动脉鞘。

2 结果32例颈内动脉狭窄患者共植入支架38枚,手术均成功,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明显改善,所有患者中出现术后穿刺口出血2例,脑血管痉挛3例,下肢动脉血栓形成1例,均及时发现并处理后治愈出院。

3.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3.1穿刺部位出血因术前常规使用抗凝药,术中全身肝素化,穿刺点易出血及形成血肿「2」。

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后的护理

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后的护理
(7):28-33.
参 考 文 献 Eli 邓卓霞 ,唐小岚 ,周 富玲 ,等.个 体化护 理干 预对鼻咽癌 患者生
收 稿 日期 2013—04—28 (编 辑 紫 苏)
颈 动脉狭窄血管 内支架植入术后 的护理
丁 晴 金 平 韩 玉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六安 市.全方位护理对鼻咽癌患者放疗致 口腔黏膜反应 的效果 分析 [J).护士进修杂志 ,2011,26(9):843—844.
[3] 吴艳云 ,林丽 ,吴关华.肿瘤化疗 患者焦虑 因素 的分析 (J).中 国 实 用 护 理 杂 志 ,2006,22(8A):17—18.
[4] Grandallm,Lammersc,Sendersc,eta1.Initial validation 0f a nu—
1 临床 资料
言 ,详尽地介绍 。细心观察 患者 的心 理表现 ,针对 性地 消除
1.1 一般 资料 57例患 者中 ,男 39例 ,女 18例 ,年龄 42~ 患者 的疑虑 和不 安 ,动员 家庭 支持 系统 ,安 抚、稳定 患 者情
74岁 ,平均 年龄 64岁 ,患 者均 为症 状性颈动脉狭窄 。其中短 绪 ,减轻患者 的心理负担 ,更好地配合术后治疗。
颈动 脉狭 窄 是 短 暂性 脑 缺 血 发作 和脑 卒 中 的重 要 原 假性动脉瘤 2例 ,颈动脉窦反应 4例 ,脑高灌注综合征 2例 ,
因[1]。随着材料科学的进步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Carotid ar- 血管痉挛 2例 。术后随访 3~24个月 ,因再 发脑卒 中 ,明确
tery stent,CAS)在颈动 脉狭 窄血 管内介入 治疗 因创 伤小 、效 支架处再狭窄 1例 。
摘要 目的 :探讨 颈动脉狭窄血管 内支架植入术 后并 发症 的发 生原 因及护理 对策 。方 法:对 57例颈动脉支架 植入 术患者的资料进行 回顾性分析 。结果 :57例患者均成功实施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临床症状 明显改善 。结论 :加强颈动 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并发症 的病情 观察及 周密细致 的护理是 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支架植入 术后护 理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 编号:1001—7585(2013)19—2628—03

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走神经 兴奋 性增 加 而导致 心率 和血 压下 降, 情况往往很 紧急 。在 进行 扩张前如果 心率低 于 7 分 , 07 欠/ 预先静脉 给予 阿托品 提 升 至 8 / 以 上 。巡 台 护 士 一 人 备 0次 分 好抢 救药 物 阿托品 0 5—1 g 异 丙 肾上 . m、 腺素 5 ml 巴胺 2 4 m 备 用。另 、 多 0~ 0 g 人密切 观察 患者 意识 、 表情 、 监护 仪 看 上心率 、 血压 、 氧饱 和度 , 向术 者及 时报告
结 果
液体 ( 常规尼莫通原液 4 /'时) ml, J  ̄ 及静 脉 输液 , 看静脉 穿刺 部位管 道是 否通 畅 、 查
认 真 观 察 穿 刺 肢 体 的血 运 情 况 、 股 沟穿 腹 刺敷料处有无渗血或皮下血肿 、 摸双足背 动 脉 搏 动 情 况 及 皮 肤 的颜 色 、 度 。观 察 温 患者尿袋 中尿量 、 色并记 录 , 切 观察 尿 密
04. 9 25护 理 源自di 1 . 9 9 j i n 10 —64 . 0 2 o:0 3 6 /.s . 07 s 1x 2 1 .
管 、 动 脉 支 架 , 手 术 包 、 术 用 药 。 同 颈 及 手 时检查各种仪器 。 术 中护 理 : ) 除 患 者 紧 张 情 绪 : (解 1 患
如 血 管 痉 挛 、 块 “ 逸 ” 损 伤 血 管 及 外 斑 逃 、 挂 在 支 架 上 不 能 顺 利 取 , 此 , 术 中护 因 对
术 后 护理 : ) 术 顺 利 完 成 准 备 回 病 (手 1
房前 , 先告知患者和家属术后患者术后 绝 对 卧床 1 , 天 穿刺侧肢制动 6~8小时 , 不 要弯 曲。嘱患者尽 可能多饮 水 , 尽早将 造 影剂排 除体外 , 减少对 肾功能 的损 害。患 者可进食 , 以软或半流食为宜 , 后 2 术 4小 时最好不进食 牛奶 , 以免产生涨气等不适 感觉 。() 2将患 者安 置安 静 、 洁、 适 的 清 舒

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护理

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护理

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护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缺血性卒中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约有1/3的患者可发展为脑梗死。

随着神经血管内介入技术的发展,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已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一种有效的新方法[1]。

具有创伤小、痛苦小、见效快、并发症少的特点[2]。

我科于2006-2010年已施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28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本组28例中,男18例,女l0例,年龄48岁~70岁,平均59岁。

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反复TIA发作、肢体语言功能不同程度障碍等。

28例患者均行脑血管造影(DSA)检查明确颈内动脉狭窄程度50%~90%。

方法:患者仰卧于DSA床上,常规局麻下行右侧股动脉穿刺,置入8F动脉鞘,引入6F导引导管于患侧颈动脉,选用微导丝从导引导管内送入,先将微导丝通过狭窄部位到达颈动脉远端正常血管内5cm以上,在微导丝的支撑和导引下将支架缓慢送入狭窄血管,跨狭窄部位置,缓慢扩张球囊至推荐的最大压力,使支架与血管内壁紧密贴合,然后回抽球囊内的造影剂,造影证实血管成形满意后,将球囊缓慢回撤,释放支架。

2结果本组28例病人,所有支架置入均获成功,造影显示管腔扩张满意。

无死亡病例及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

2例支架置入后出现心率减慢,经使用阿托品针静脉注射后好转。

所有病人均坚持按医嘱正规服药,未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均痊愈出院。

3护理3.1术前护理心理护理:该技术是一项新的技术,且费用较高。

一方面患者和家属对此技术缺乏了解,易产生疑虑和恐惧心理。

另一方面又担心治疗效果不佳而产生心理压力[3]。

护理人员应主动全面了解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心理状况,让患者及家属了解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的过程,消除顾虑增强治疗信心,取得理解和配合。

术前准备:做好血、尿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等检查;双侧腹股沟区、会阴区备皮;遵医嘱做好各种药物试验,包括碘、抗炎药物过敏试验;术前3d遵医嘱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及肠溶阿司匹林口服,术前8h禁食禁水;术前30min肌肉注射鲁米那。

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的护理

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的护理
小结颈动脉支架植入术作为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介入手术能有效解决颈动脉狭窄但颈部解剖较为复杂神经细胞受损的不可逆性导致该手术存在一定风险性因此细致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能够极大降低手术风险系数促进患者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医学前 沿 2 0 1 5年 1 期
认真详细倾听患者主诉 , 同时观察 和记 录患者是 否发生尿路刺激 生上述症状及时告知医生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症状 , 对 患者尿p H 值 进行监测 , 同时查 看尿液 性质 、 量 以及颜 色 总而言之 ,针对 于造 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 出血性膀 胱炎患者 而 等。 维持患者水 电解质平衡尤为重要。 可间断给予患者呋塞米 , 告 言 , 和 巨细胞病 毒感染有着 直接关 系 , 做好相关 的护理工作能够 知患者每小时内排尿 1 次, 从而 防止膀胱 内药物潴 留。 在对患者进 避免 、 降低 出血性膀胱炎 的发生率。 行美 司钠静脉输注时需在环磷 酰胺后Q 0 h 、 Q 4 h 、 Q8 h 各一次 , 用量 参考文献: 为环磷酰胺 的2 0 %, 在对患者进行环磷酰胺输注时应用 1 次。 除上 【 1 】 刘蓓 , 吴晓雄 , 王 志红 , 刘周 阳, 曹永彬 , 徐 丽昕, 闫蓓 . 造血 干细胞 述之外 , 还应 当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指 导 , 告知多食易 消化 、 清淡 移植后 出血性膀胱 炎的相 关因素分析【 l 】 . 中华损伤与修 复杂 志( 电 且 营养 较为丰富 的食物 , 为充分达到排 尿 自净 的 目的 , 可告 知多 子版) , 2 0 1 3 , 0 3 ( 2 ) : 3 2 6 - 3 3 1 . 饮水或汤类食物。使患者深刻 了解和意识到排尿的重要性 。 【 2 1 牛晓敏, 许 晓军, 郭子 文, 何慧清, 邱 大发 , 林淑华, 任 志娟, 黎伟超 . 3 . 2 出血性膀胱炎处理措施 膀胱 内灌注粒 细胞 一巨噬 细胞 集落刺激 因子预 防造血干 细胞 移 患者若是发生 出血性膀胱炎 , 应当静脉滴注前列腺素E 1 脂微 植后 出血性膀胱 炎发 生Ⅱ 1 . 中国组织工程研 究与临床康 复, 2 0 1 4 , 2 7 球 制剂 , l 0 次, 对 于尿 急 、 尿 频患者应 当加大 补液 , 排尿 量为 ( 4 ) : 5 2 2 9 - 5 2 3 3 . 4 0 0 0 ml / d 时可鼓励 患者每1 h 排尿 。 对 于有 血块形成 的患者需要对 【 3 】 曾韫璨, 高力, 陈幸华, 陈榜 霞, 高蕾, 张诚, 王庆余, 彭贤责, 孙爱华, 尿道膀胱进行 冲洗 , 冲洗液采用生理盐 水 , 做好尿道 的清洁工作 , 张 曦 . 造 血 干 细 胞 移 植 后 出血 性 膀 胱 炎的 临床 研 究 卟 国 际检 验 待 患者症状改善后拔 除尿管。 医 学杂 志 , 2 0 1 3 , 1 1 ( 2 ) : 1 1 4 9 - 1 1 5 0 + 1 1 5 3 . 为进一步缓解患者症状 , 可给予 止血敏 、 维 生素K1 、 蛇毒血凝 酶、 【 4 1 侯彩妍, 徐 丽丽, 吴琼, 刘娜, 杨帆, 王 国权 .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合 并 山莨菪 碱止血镇痛 。对患者血常规进行监测 , 避免 出现重度感染 出血性 膀胱 炎感 染病 因分析 与护 理 Ⅱ 】 .中华 医院感 染学 杂志, 情 况。针对于发生 移植 物抗宿主病 的患者需要使用激 素进行 冲 2 0 1 3 , 1 1 ( 2 ) : 2 5 9 1 — 2 5 9 2 洗, 对免疫抑制剂剂量进行全面调整。 【 5 ] 谢颖. 造 血 干 细胞 移植 术后 迟 发 性 出血 性 膀 胱 炎 的病 因 学研 究 3 . 3 对患者出血情 况进行全面观察 『 D 1 . 苏 州 大学, 2 0 1 4 . 0 5 ( 3 ) : 1 4 7 — 1 5 3 . 患者若是血红蛋 白在6 0 g / L 以下或血小板少 于2 0×1 0 9 L 一 1 以 6 】 李红梅, 董 惠娟 , 王洁, 王筱 慧. 造血 干细胞 移植 术后 出血性膀 胱 及 出 血倾 向 , 及 时 给予 新鲜 血 小 板 和 红 细 胞 输 人 。对 患 者 的 出血 【

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护理

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护理

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

方法:对45例行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的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加强术中、术后监测和护理,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

结果:全组手术成功率100%,11例患者在术中出现心率减慢,8例患者血压下降,给予提高心率升血压等措施均在1周内症状消失,3例患者术后出现短暂头痛,1例患者术后穿刺部位出现假性动脉瘤,经加强局部压迫后治愈。

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密切监护,术后加强护理对于手术成功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护理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nurse before,during and after stent angloplastyr.Methods:45 symptomatic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patients were performed psychology nurse and preparative before,and observation during and nurse after stent angloplastyr.The syndromes were treated.Result:The successful rate of stent implantation was 100%.There were 11 cases with heart rate slow down during operation,the blood pressure declined in 15 cases.The symptom was cured by elevation heart rate and blood pressure within 1 week.3 patients had transitory headache after stent angloplastyr. 1 patient who had artificial aneurysm at puncture place after stent angloplastyr was cured by local pressure.Conclusions:The preparative before,and observation during and nurse after stent angloplastyr have signification to success.Key words carotid artery stenosis;stent angloplast;nurse脑血管病是造成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是成人致残的主要病因,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占70%~80%,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

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护理

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护理

体质弱 , 抵抗 力低 , 术后应 常规 给予抗生 素预防感染 。 247 出血 为 了 防 止 支 架 表 面 血 栓 形 ..
成 , 后 应 继 续 服 用 氯 比格 雷 ( 立 维 ) 术 波 明显改善 .其 中 4例 因术中支架 释放和 扎 , 保持穿刺部位干燥 , 以防感染。 及 阿 司 匹林 。 后 按 时 查 凝 血 功 能 , 密 术 严 预扩时出现心率减慢至停 搏 。通 过轻拍 233 病 情观察 颈动脉狭窄血管 内支 观察患者皮 肤 、 .. 黏膜有无 出血点 或紫癜 , 患 者 肩 部 嘱 其 咳嗽 后 自行 缓 解 .全 组 无 架 成 形 术 由 于 其 位 置 特 殊 .一 旦 有 斑 块 有无黑便 , 有无牙龈 、 皮下出血倾 向等。 相应近期缺血事件。 脱落, 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 偏瘫 , 即 如 甚 3 出 院指 导 2 护 理体 会 至死 亡 , 故术后病情观察尤为重要。术后 出院后 限制重体力 活动 .避 免颈部 21 心理护理 保 持患者 良好的心理状 2 . 4—4 8h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意识 、 受重压 , 积极 治疗 原发 病 , 制高血 糖 、 控 态, 保证手 术成功 的关键 , 是 由于颈 动脉 瞳孔 、 肢体 活动情 况, 否出现 头痛 、 有 失 高血压 、 高血 脂等 危 险因素 ,戒烟 、 , 酒 支架置人术 是一 项新的治疗 方法 .患 者 语 , 如有 异常及时报 告医生并详 细记录 。 保持情绪稳定 , 大便通畅 。向患者讲解按 对 手 术 过 程 缺 乏 了 解 ,难 免 出 现 不 同 程 观察患者 的 意识 、 瞳孔 、 孔对 光反 射 、 时服用氯 比格雷 ( 用半年 ) 瞳 服 和肠溶 阿司 度 的紧张和焦 虑心理 。我们 针对其不 同 对侧 肢体的活动情 况以便及 时发现 因术 匹林 ( 能耐 受 , 身服用 ) 如 终 等抗血 小板

颈动脉支架手术后注意事项

颈动脉支架手术后注意事项

颈动脉支架手术后注意事项颈动脉支架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手术方法,主要通过在狭窄或闭塞的血管内部植入金属支架,恢复血液流通。

术后需要患者注意一些事项,以促进伤口愈合、预防并发症和保持身体健康。

以下是颈动脉支架手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1. 休息和活动:手术后的第一天需要绝对卧床休息,之后可以逐渐开始少量的活动。

但是要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站立,以免增加颈动脉区域的压力,影响伤口愈合。

2. 定期服药:手术后,医生常常会给患者开具一些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以预防血栓形成。

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服用这些药物,并在用药期间避免同时使用其他抗凝药物。

3. 小心伤口:手术后,颈部会有一个切口,这是手术植入支架的入口。

患者需要保持伤口干净、干燥和避免受到外部伤害,如撞击、摩擦等。

同时,患者应该定期更换伤口敷料,并注意伤口是否有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如有需要及时就医。

4. 饮食调理:术后患者应遵循健康的饮食原则,多摄取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鱼、豆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同时,要限制高脂、高盐和高糖的食物的摄入,以预防血脂异常、高血压和糖尿病等问题的发生。

5. 戒烟和限酒:吸烟会加重动脉硬化,增加血管狭窄和血栓形成的风险。

手术后的患者应立即戒烟,并且要尽量避免饮酒或限制饮酒量,以保持血管的健康。

6. 定期随访: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复诊,接受医生的随访和检查。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药物剂量和给出必要的治疗建议。

同时,患者也需要定期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以监测支架的情况和颈动脉的血流情况。

7. 控制血压和血糖: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导致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的重要原因,术后患者应积极采取控制措施,如合理的饮食调理、药物治疗、定期监测等,以维持血压和血糖的稳定。

8. 应激和情绪调节: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种身体和心理的挑战,可能会引起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问题。

患者应注意与家人和医生的沟通,寻求支持和理解。

此外,可通过参加兴趣班、听音乐、阅读书籍等方式缓解压力、调节情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护理
标签: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护理
颈动脉狭窄是由于颈动脉的粥样硬化斑块导致的颈动脉管腔狭窄的疾病,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颈动脉狭窄大于70%的患者卒中率可高达13%。

近年来,血管内支架置入术(CAS)以其创伤小、痛苦少、易于被患者接受,至今已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1],笔者所在医院自2009年7月-2010年7月行CAS手术患者12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2例患者,男7例,女5例,年龄53~71岁,5例颈动脉狭窄程度>70%,4例60%~69%,3例50%~59%,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8例,顽固性头晕患者3例,多发性脑梗死患者1例。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评估患者的文化水平、心理状态及对该项技术的认识程度,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耐心的讲解并详细解释这种治疗方法的优点、目的,告知操作方法及术中、术后可能发生的问题,增强对手术的信心,消除或减轻其焦虑和恐惧心理,使之理解和配合。

2.2 术前护理遵医嘱口服波利维75 mg/d,拜阿司匹林0.1~0.3 mg/d,共7~10 d。

术前2 h给予尼莫地平50 ml静脉泵入2~3 ml/h。

完成相关辅助检查:心电图、血常规、血凝常规、生化全套、乙肝表面抗原,做碘过敏试验。

双侧腹股沟区备皮,沐浴更衣,并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及术中怎样配合医生。

于手术对侧肢体建立静脉通道(静脉留置针)。

遵医嘱禁食、禁水4~6 h,术前30 min 肌注鲁米那。

2.3 术中护理
2.3.1 遵医嘱调节和记录给药时间、剂量、速度和浓度,根据患者血管情况及时更换所需器械、导管或导丝。

2.3.2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对患者的意识、瞳孔、脉搏、呼吸、血压及肢体活动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因在导管及导丝推送过程中及支架释放中可刺激颈动脉血管发生血管痉挛,造成脑缺血、缺氧;刺激迷走神经兴奋而致心动过缓;可能撕裂血管内膜和斑块使栓子脱落而发生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2]。

如出现头痛、意识障碍、血压下降等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

2.3.3 注意观察患者全身情况,如有无言语沟通沟通障碍、肢体运动及感觉障碍,有无寒战、高热等不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2.3.4 遵医嘱给予输氧和心电监护,保持各管道通畅。

2.4 术后护理
2.4.1 一般护理指导患者术后平卧24 h,手术侧下肢伸直,制动6~12 h,穿刺处加压包扎,局部应用沙袋压迫6 h,防止出血和血肿,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

卧床期间做好皮肤护理,定时帮患者按摩受压部位,协助做好生活护理,嘱患者多饮水,以促进造影剂的排泄,减少对肾功能的损害。

2.4.2 病情观察术后患者在NICU监护24 h,并立即给予心电监护,动态监测24 h生命体征,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肢体活动及语言情况,并与术前比较,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记录。

严密观察股动脉穿刺处有无渗血、肿胀或血肿发生。

绷带加压包扎的松紧度是否适宜,术后2 h内每30 min测足背动脉搏动1次,观察足背动脉有无减弱或消失,皮肤颜色是否苍白及温度是否下降,脚趾活动情况,穿刺侧下肢有无感觉障碍。

嘱患者咳嗽或排便时用手按压伤口处,以防出血。

2.4.3 抗凝药物的应用为防止支架表面血栓形成,术后应继续服用波利维75 mg/d,连续8周,或者给予肝素100~150 mg加入生理盐水50 ml(2 ml/h)持续泵入,连续5~7 d,终生口服阿司匹林。

术后按时查血凝常规,严密观察患者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或紫癜,有无黑便,牙龈出血及皮下出血倾向,告知患者抗凝治疗的重要性,学会自我观察,按时服药。

2.4.4 预防感染,根据医嘱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4.5 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2.4.5.1 过度灌注综合症过度灌注综合征是支架植入术后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头痛、局部性和(或)全身性癫痫,严重者可出现治疗侧脑出血。

主要是由于颅内血管长期处于低血流量灌注的情况,且颅内没有足够的代偿,血管自主调节功能受损,支架置入后大量的血液涌入,造成过度突破而至脑出血[3],所以术后控制性低血压十分重要,一般控制血压在110~140 mm Hg/70~90 mm Hg之间,必要时可静脉输注血管解痉剂尼莫地平。

2.4.5.2 心率下降和术后低血压这是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后容易出现的并发症,主要是支架释放时,刺激颈动脉窦,导致迷走神经增加,大量传入冲动到达孤束核后,迷走神经张力增加,导致心动过缓,心输出量下降,血压下降[4]。

心率在50次/min以上不需处理,当心率下降至50次/min以下时使用阿托品或异丙肾纠正,血压下降可用多巴胺、扩容等措施。

2.4.5.3 血管痉挛手术可能引起血管痉挛,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改变,有无头晕、恶心及肢体麻木无力,如果出现上述表现考虑脑血管痉挛可能,及时报告医生。

为防止血管痉挛,术前2 h起,静脉泵入尼莫地平,根据血压调整用
量,一般维持在110~120 mm Hg/70~80 mm Hg水平,利用其降压和扩张非缺血性动脉的作用,还可以防止高灌注综合征的发生。

2.4.5.4 再度狭窄一般发生于术后1年,发生率为6.2%,主要是由于受刺激后的内皮和平滑肌细胞过度增生所致,狭窄超过支架管径的50%定义为再狭窄[5]。

年龄>75岁、女性、高血糖和CEA史是CAS远期再狭窄的危险因素[6],所以术前术后抗凝治疗十分重要,特别是支架植入后要常规服用抗血小板制剂。

2.4.5.5 栓子脱落术中栓子脱落是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可发生在术中的每个阶段,尤其是在输送导管,保护装置及球囊预扩张时[7],应严密监测患者神经功能变化情况,发现患者言语不清、失语、偏瘫等,应立即报告医师,行CT及脑血管造影,确诊后立即给予溶栓、解痉、脑保护治疗。

为有效降低栓子脱落,术前规范化给药和术中规范化操作是十分必要的,包括全身肝素化、不间断给导管冲水和排除空气等[8]。

近年来,发展的脑保护装置可明显降低脑栓塞的发生率。

3 出院健康宣教
出院后3~4周内限制重体力活动,以后也应避免剧烈活动,防止球囊或钢圈脱落移位。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兴奋以及情绪波动过大等。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科学饮食,劳逸结合。

向患者说明抗凝治疗的重要性,嘱其遵医服药,并教会患者自己观察有无出血倾向。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作为一项新技术已逐步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护理工作中只要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中、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以及并发症的早期发现、及时处理是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的成功保障。

护士要加强业务学习,掌握相关知识,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手术成功率,使脑卒中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 黄平,刘玉春,武文娟,等.1例高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围手术期及康复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6):54.
[2] 林秀兰.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3,17(9):1029-1030.
[3] 李慎茂,凌峰,廖中荣,等.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治疗并发症的临床分析[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5,2(1):56-61.
[4] 曹铭华,江顺福,吴明超,等.颈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植入术15例分析[J].江西医药,2010,45(8):791.
[5] 温宏峰,李继来.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疗效分析[J].中国卒中杂志,2009,4(1):32-33.
[6] Khan M A,Liu M W,Chio F L,et al.Predictors of restenosis after successful carotid artery stenting[J]. Am J Cardiol,2003,92(7):895-897.
[7] 郝强,李慎茂,焦力群,等.高位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疗效分析[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0,7(7):363-364.
[8] Cremonesi A,Manetti R,Setacci F,et al.Protected Carotid Stenting:Clinical advantages and complications of embolic protection devices in 442 consecutive patients[J].Stroke,2003,34(8):1936-19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