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思考与练习

合集下载

第三章【思考与练习】及答案

第三章【思考与练习】及答案

【思考与练习】一、判断题1、各组名称和各组分配次数是分配数列的两个要素。

( )2、单项数列只有一栏数值。

()3、单项数列和组距数列,其分组方法均对总体按某标志分组。

()4、连续型变量只能进行组距式分组。

()5、简单表就是将总体各单位按一个标志分组所形成的统计表。

()答案:1、√2.×3.√4.√5.×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A.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B.企业按工业总产值分组C.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D.企业按资金占用额分组2、下列属于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是()。

A.工人按政治面貌分组B.工人按年龄分组C.工人按性别分组D.工人按民族分组3、变量数列中各种频率的总和是()。

A.大于100%B.小于100%C.等于100%D.不等于100%4、在编制等距数列时,如果全距等于52,组数为6,则组距为()。

A.8.6 B.8 C.6 D.95、某变量数列,如第一组为75以下、第二组为75-85、第三组为85-95、第四组为95以上,则数据()。

A.85在第一组B.75在第二组C.95在第三组D.85在第二组6、某小组5个学生的统计课考试成绩分别为80分、70分、62分、86分和76分,这5个数字是()。

A.标志B.标志值C.变量D.指标7、说明统计表名称的词句,在统计表中成为()。

A.横行标题B.纵栏标题C.总标题D.指标数值8、统计表的纵栏标题是用来说明()。

A.统计表的名称B.各组的名称C.统计指标的名称D.指标数值9、在填列统计表时,若某项统计数据免填,其符号为()。

A.…B.×C.-D.010、区分简单表与分组表是看()。

A.对总体是否分组B.对总体按几个标志分组C.宾词部分有几栏数值答案:1.C;2.B;3.C;4.D;5.B;6.B;7.C;8.C;9.B;10.A三、多项选择题1、对统计调查所搜集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是因为这些原始资料是()。

A.零碎的B.系统的C.分散的D.具体的2、统计分组的关键()。

医学统计学李晓松主编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附录第3章思考与练习答案.doc

医学统计学李晓松主编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附录第3章思考与练习答案.doc

第三章实验研究设计【思考与练习】一、思考题1. 实验设计根据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哪几类?2. 实验研究中,随机化的目的是什么?3. 什么是配对设计?它有何优缺点?4. 什么是交叉设计?它有何优缺点?5. 临床试验中使用安慰剂的目的是什么?二、案例辨析题“三联药物治疗士兵消化性溃疡”一文中,对2000~2006年在某卫生所采用三联药物治疗的3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分析。

内镜检测结果显示,痊愈13人,显效14人,进步7人,无效4人,有效率达89.5%。

据此认为该三联疗法的疗效较好,且由于其价格适中,可在部队卫生所中推广。

该结论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三、最佳选择题1. 实验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是A. 处理因素、实验效应、实验场所B. 处理因素、实验效应、受试对象C. 受试对象、研究人员、处理因素D. 受试对象、干扰因素、处理因素E. 处理因素、实验效应、研究人员2. 实验设计的三个基本原则是A. 随机化、对照、重复B. 随机化、对照、盲法C. 随机化、重复、盲法D. 均衡、对照、重复E. 盲法、对照、重复3. 实验组与对照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A. 处理因素B. 观察指标C. 抽样误差D. 观察时间E. 纳入、排除受试对象的标准4. 为了解某疗法对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疗效,用12头健康雌性良种幼猪建立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再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仅实验组给予该疗法治疗,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治疗。

7天后观察两组幼猪的存活情况。

该研究采用的是A. 空白对照B. 安慰剂对照C. 实验对照D. 标准对照E. 自身对照5. 观察指标应具有A. 灵敏性、特异性、准确度、精密度、客观性B. 灵敏性、变异性、准确度、精密度、客观性C. 灵敏性、特异性、变异性、均衡性、稳定性D. 特异性、准确度、稳定性、均衡性、客观性E. 灵敏性、变异性、准确度、精密度、均衡性6. 比较两种疗法对乳腺癌的疗效,若两组患者的乳腺癌分期构成不同可造成A. 选择性偏倚B. 测量性偏倚C. 混杂性偏倚D. 信息偏倚E. 失访性偏倚7. 将两个或多个处理因素的各水平进行组合,对各种可能的组合都进行实验,该实验设计方案是A. 随机区组设计B. 完全随机设计C. 析因设计D. 配对设计E. 交叉设计8. 在某临床试验中,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试验药+对照药的模拟剂,对照给予对照药+试验药的模拟剂,整个过程中受试对象和研究者均不知道受试对象的分组。

变频器技术与应用第3章 思考与练习解答

变频器技术与应用第3章 思考与练习解答

思考与练习1.交-直-交变频器的主电路包括那些组成部分?并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答:交-直-交变频器的主电路由整流电路、中间电路、逆变电路三部分组成。

整流电路:把从电网接入幅值和频率都恒定的交流电压信号,经由整流器转换为直流电压;中间电路:整流器输出电压含有频率为电源频率6倍的纹波,中间电路的滤波电路能减少电压和电流的波动,还可以避免变频器被雷击时二极管被烧坏。

在直流回路中的制动电阻或反馈通道吸收电动机的再生电能,能使电动机快速制动。

逆变电路:能把直流电源逆变成交流电源,驱动电动机实现变速。

2.说明可控整流电路和不可控整流电路的组成和原理有什么区别。

答:不可控整流电路使用的器件为电力二极管,三相桥式整流电路共有6个整流二极管,其中3个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在一起,称为共阴极组;另外3个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在一起,称为共阳极组。

在接入电源、、工作期间,每等份时间段内,在共阴极组中二极管阳极电位最高的优先导通,在共阳极组中二极管阴极电位最低的优先导通。

同一时刻每组各一个二极管同时导通,其余四个反向截止。

在自然换相点各二极管换相导通或截止。

在每个周期内,每个二极管导通1/3周期,即导通角为120°,极性始终上正下负,为脉动直流电压。

负载电阻上输出的平均电压为输入相电压的2.34倍,不可改变。

可控整流电路:三相桥式整流电路中的二极管换为晶闸管(又称可控硅),就成为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

当闸管阳极和阴极承受正向电压且门极和阴极两端加正向触发电压时才能导通,所以晶闸管可控整流电路输出电压的平均值可随门极控制电压信号的变化连续可调,负载上平均电压的平均值电压可被晶闸管触发延迟角调控。

3.中间电路有哪些形式?并说明各形式的功能。

答: 中间电路有哪些形式有滤波电路、制动电路。

滤波电路分为电压型可以可使直流母线电压基本保持恒定,能有效的减小受负载变动造成的影响;电流型电流基本不受负载的影响。

制动电路:分为动力制动、反馈制动、直流制动三种方式。

第三章 计划(习题答案)

第三章  计划(习题答案)

C. 组织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
D. 组织中的工作设计
4.当环境存在较高程度的不确定性时,(B)就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A.具体性计划 B.指导性计划
C.战略性计划 D.战术性计划。
5.战略性计划通常查由(C )来制定的。
A.基层管理者 B.中层管理者
C.高层管理者
D.所有管理者
6.关键路线是 PERT 网络中(B)的事件和活动的序列。
期望时间(周) 10 6 14 6 3 3 5 5 4 3 1
紧前事件 — A B C C C D,E,F G D I,H J
36 36
40 46
4
D
I
3
49 49
00
10 10
16 16
6
30 30
33
5
36
41
41
46 46
1
J
10
6
14
3
5
5
0
A
B
C
E
G
H
3
50 50
K
3
5
F
33 36
关键线路是 A—B—C—D—G—H—J—K,这幢办公室楼所需要 50 周的时间。
2.某项工程的各工作及其持续时间如下表所示
工作名称
工作持续时间(天)
A
15
B
15Βιβλιοθήκη C14D10
E
6
F
6
G
1
紧前工作 — A A B,C B D D
H
30
I
8
要求:绘制网络图,确定关键路线,计算工程完工期。
E,G F,H
关键路线:ABDGHI 工程完工期:15+15+10+1+30+8=79 天

管理会计白玉芳第三章本量利分析思考题和练习试题参考答案解析

管理会计白玉芳第三章本量利分析思考题和练习试题参考答案解析

第三章本量利分析思考与练习题答案一、思考题:1、什么是本量利分析?其基本公式如何表达?它具有什么用途?答:本量利分析是“成本—业务量—利润分析”的简称,它是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研究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成本、业务量、利润等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专门技术方法。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即:销售收入总额-(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利润或销售单价×销售量-(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利润设销售单价为p,销售量为x,固定成本总额为a,单位变动成本为b,利润为P。

则将这些符号代入上述方程式,则为: px-(a+bx)=P本量利分析作为一种定量分析的方法,是企业预测和决策常用的基本方法。

可用于保本点预测分析、目标销售量或目标销售额的预测分析、利润预测分析及利润的敏感性分析、生产决策和定价决策、不确定性分析、经营风险分析、全面预算编制、责任会计与业绩评价等。

2、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包括哪些内容?答:本量利分析一般有以下几方面的假设:1.成本性态分析假设本量利分析必须在成本性态分析已经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即假设本量利分析所涉及的成本因素已经区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类,相关的成本性态模型已经形成。

2.线性假设假定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的产销业务量范围内,总成本性态模型表现为线性方程式(y=a+bx);同时,在相关范围内,单价也保持不变,使得销售收入函数也是一个线性方程式(y=px)。

此外,总成本函数和收入函数均以同一产销业务量为自变量。

3.产销平衡和品种结构不变假设假设企业只安排一种产品的生产,生产出来的产品均能通过市场实现销售,并且自动实现产销平衡。

对于生产多种产品的企业,在总产销量发生变化时,各种产品的销售额在全部产品总销售额中所占比重不变。

这种假设可使分析人员将注意力集中于单价、成本以及业务量对利润的影响上。

3、什么是贡献毛益?贡献毛益的实质是什么?答:贡献毛益,也称边际贡献、创利额,是指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余额。

第三章 练习与思考

第三章 练习与思考

一、名词解释:音素音位音节音位变体非音质音位区别特征语流音变音步二、填空或简答:1、画一张元音舌位图,用国际音标标出八个基本元音。

2、按语音特征用国际音标注出相应的音素:1)双唇浊鼻音2)舌尖前浊擦音3)舌面后送气清塞音4)后低不圆唇元音5)前半高不圆唇元音6)后半低圆唇元音3、描写下列音素的语音特征:1)[ɕ] 2)[tʂʰ] 3)[l] 4)[ɤ]5)[ɛ] 6)[y]4、列出现代汉语普通话辅音音位的至少四对区别特征并各举一对对立音位。

5、以下是某一种语言音系的全部辅音音位,试设立一套区别特征,列表给出所有音位的区别特征。

/p//b//t//d//k//g//m//n//ŋ//f//v//s//z//ʃ//ʒ//Ɵ//ð//j//w//h/6、寻找适当的英语单词实例,证明英语中下列音位具有对立关系。

(例:/p/-/b/对立,证明其对立关系的最小对立对有pit/bit;rapid/rabid;cap/cab等)1)/p/-/f/ 2)/s/-/z/ 3)/m/-/n/ 4)/b/-/v/7、用国际音标注出下列汉字的音节形式,并分析它们的音节构造。

8、用国际音标给英语单词splendid和translatable注音,并说明它们各自包含哪几个音节。

9、下面是一种语言里的若干个词,请问:[t]和[tʰ]两个音素在分布上是什么关系?能否归纳为一个音位?为什么?1)Čitatʰ2)makton 3)nahatʰ4)tinan 5)čitam 6)inatʰ7)pototo 8)mutʰ10、下列都是日语中不同的词的语音形式:tatami tegami naʦu kata totemo ʦukue ato ʦuʦumo tatemono otoko teʦudau maʦu te ʧit tomoda ut ʧizu 试回答以下问题:1)说明[t][ʦ][ʧ]三个音素的分布条件。

2)在上述材料范围内,[t][ʦ][ʧ]是否有可能归纳为一个音位?为什么?11、下面是某一种汉语方言的语流音变的四个代表性实例,试简要说明它们各自的音变特点。

《统计学原理》(财经版、黄立华)第三章思考与练习答案

《统计学原理》(财经版、黄立华)第三章思考与练习答案

思考与练习(第三章)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A )。

A.工人按性别分组B.教师按年龄分组C.学生按成绩分组D.商业按销售额分组2.下面属于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是(B )。

A.工人按政治面貌分组B.工人按年龄分组C.工人按性质分组D.工人按民族分组3.变量数列中各组变量值在决定总体数量大小时所起的作用就其实质而言(C )。

A.与比重、频率或比率大小无关B.与次数或频数大小有关C.与比重、频率或比率大小有关D.与次数或频数大小有关,与比重、频率或比率大小无关4.组距式变量数列的全距等于(D )。

A.最大组的上限与最小组的上限之差B.最大组的下限与最小组的下限之差C.最大组的下限与最小组的上限之差D.最大组的上限与最小组的下限之差5.对于越高越好的现象按连续型变量分组,如第一组为60以下,第二组为60~70,第三组为70~80,第四组为80以上,则数据(A )。

A.70在第三组B.60在第一组C.80在第三组D.70在第二组6.按连续型变量分组,其第一组为开口组,上限为1000.已知相邻组的组中值为1250,则该组组中值为(C )。

A.1000B.500C.750D.8507.对连续性变量分组( B )。

A.要用单项式分组B.要用组距式分组C.单项式或组距式分组都可以D.要用等距式分组8.划分连续性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必须(AB )。

A.重叠B.相等C.不相等D.间断9.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C )。

A.划分分组界限B.确定组数C.选择分组标志D.划定分组形式10.次数分配中,靠近中间的变量值分布的次数少,靠近两端的变量值分布的次数多,这种分布的类型是( B )。

A.钟型分布B.U型分布C.J型分布D.洛伦茨分布11.对总体进行分组时,采用等距数列还是异距数列,决定于( A )。

A.次数的多少B.变量的大小C.组数的多少D.现象的性质和研究的目的12.区分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根据是( C )。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课后思考与练习答案详解(全一册)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课后思考与练习答案详解(全一册)

第一章第2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思考与练习答案:
1.略 2.(1)√ (2)× (3)× (4)√
第二章第一节 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 思考与练习答案:
林奈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达尔文
生物分类系统
哈维
物种起源与生物进化的理论
沃森和克里克
血液循环
第二章第二节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思考与练
习答案
1.李时珍在研究药物时,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观察法。 2.科学家在发现维生素C的过程中,采用的方法主要 是实验法。这位科学家要研究的问题用一句话可以 表述为:橘子和柠檬对治疗坏血病是否有效。3.不 同意。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对照实验证明这个说法
第五章第二节呼吸作用思考与练习答案: 1.这种说法没道理。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 因为没有阳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生活的植物细胞都能
进行呼吸作用,并且所有的活细胞都是时刻进行着呼吸作 用的,因此,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绿色植物都时刻进行 着呼吸作用。 2.蔬菜堆里的蔬菜进行着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 释放能量,一部分能量以热量的形式释放出来,使得蔬菜 堆发热。 3.略
一个动物细胞分为两个动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分裂过 程中,细胞中央还形成了新的细胞壁,使一个植物细 胞成为两个植物细胞。2.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分裂进 行繁殖;多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分裂是新个体有小长大,
使生物体内衰老死亡细胞不断更新,保证生物体的正 常生命活动,同时,细胞分裂也与新个体的产生有关
。所以无论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细胞分 裂都具有重要意义。
后,A瓶中的肉块没有生出蛆,也没有腐烂。B瓶中 的肉块生出蛆,发出难闻的气味,且腐烂了。
对实验结果的解释:腐肉生蛆,是因为肉被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思考与练习
一、名词解释
外部性;正外部性;负外部性;代际外部性;公共外部性;双向外部性;不可分的外部性;寻租;设租;科斯第一定理;科斯第二定理;科斯第三定理
二、单项选择题
1.科斯定理最早是在以下哪一篇文章中提出来的()
A.《社会成本问题》B.《企业的性质》
C.《社会成本问题的注释》D.《联邦通讯委员会》
2.经济主体的行为对这一区域内的所有消费者或生产者的福利都造成了影响的外部性是()。

A.代内外部性B.代际外部性
C.私人外部性D.公共外部性
3.在研究垄断的社会成本问题中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寻租理论的是()A.哈伯格B.莱本斯坦
C.塔洛克D.巴格瓦蒂
4.“在交易费用大于零的世界,产权的不同界定将对资源配置的效率产生影响。

”这是()
A.科斯第一定理B.科斯第二定理
C.波斯纳定理D.科斯第三定理
5.“如果市场交易成本过高而抑制交易,那么,权利应赋予那些最珍视它们的人”,这是()
A.科斯第一定理B.科斯第二定理
C.波斯纳定理D.科斯第三定理
6.“在交易费用大于零的世界,制度安排本身是有成本的。

至于选择何种制度安排取决于制度生产的成本与由此带来的收益的比较。

”这是()
A.科斯第一定理B.科斯第二定理
C.波斯纳定理D.科斯第三定理
7.科斯认为,外部性问题的解决有几种可选的安排()
A.一种B.二种
C.三种D.四种
三、判断说明题
1.政府在解决外部性问题上的唯一作用就是界定产权,因为,有了产权的初始界定,当事人可通过产权交易解决外部性问题。

2.在交易费用为零的世界,产权的不同界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对资源配置产生影响。

3.在交易费用为零时,即使存在垄断,帕雷托最优也是可以实现的。

四、简答题
1.用图说明正外部性为什么会导致资源配置不足?
2.用图说明负外部性为什么会导致资源配置过多?
3.解决外部性的传统思路是什么?如何评价解决外部性的传统思路?
4.用图说明垄断的社会成本有哪些?
5.试用表或图说明科斯第一定理。

6.为什么说科斯第二定理比第一定理更重要?
7.如何理解在交易费用大于零时产权的初始界定会对资源配置效率产生影响?
8.萨缪尔森是怎样批评科斯定理的?如何看待萨缪尔森的批评?
9.产权界定是怎样影响财富分配和资源配置效率的?
10.科斯第二、三定理有哪些意义?
•五、案例分析
1.案例发生在中国中部的一个普通乡村。

A村村民需经常到镇上从事经济活动。

从A 村出发到镇上先经过一条村级公路,到达村口后与一条省级公路相连,沿该公路可直接达到镇上,总里程约3公里。

与之想对应,还有一条小路,是A村村民从本村和B村的田地中走出的一条直达镇上的小路(仅能步行)。

该小路仅1.5公里,在步行条件下走小路和走公路相比可节约一半时间。

由于此原因,在一定条件下需步行时,村民有足够多的激励走小路,所以此小路就有了长达30年的历史。

按道理,B村村民应该会因为自己的田地受到踩踏而反对小路的存在。

然而,实际是,B村村民最多也就是把踩坏的庄稼重新栽种,修整某段小路,但由于A村村民的再次连续经过而使该努力实际没有任何收获。

奇怪的是,B村村民很少因为此与A村村民发生矛盾,唯一能阻挡A村村民的只有雨雪天气造成的泥沙。

因为此时走小路不仅费时,而且会增加洗衣服的成本,公路就成了理性的选择。

显然被踩踏的田地,其本身是具有经济价值的,此部分土地的被破坏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此案例中存在着明显的资源配置效率损失。

问题:(1)在本案例中,B村村民是否可能与A村村民谈判解决外部性问题?(2)在什么条件下或者说在哪些因素发生变化时,有可能促成对上述外部性问题的谈判解?或者其他解决办法?
2.两年前,妻子下岗赋闲,在家闷得慌,从友人家抱回一只小狗作伴,喜其蹦蹦跳跳之态,取名“跳跳”。

跳跳是一只很平民化的叭儿狗,虽非名门之后,但在妻子的悉心调教下,居然也有了几分狗德。

比如,按时如厕,不吃嗟来之食,语不高声,更不狗仗人势地狂吠,等等。

一天,居委会主任送来一纸通令,限期为狗上户口,否则格杀勿论。

妻子一算帐,跳跳的“户口费”比她一个月的下岗生活费还高出一截,自然舍不得这笔钱。

然而接下来,从电视新闻上看到打狗队勇猛捕杀无证狗的镜头,又实在惨不忍睹,妻子一咬牙,为跳跳交了“狗头费”,买得了“生存权”。

此后倒也相安无事。

问题:(1)政府收狗头费的理由何在?(2)解决狗扰民这一事情能否通过居民之间谈判解决?(3)通过政府解决有何代价?(4)收狗头费是不是解决狗扰民的好办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