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谷胱甘肽还原酶的生物学特性及功能_林源秀

合集下载

植物中的谷胱甘肽还原酶的作用

植物中的谷胱甘肽还原酶的作用

植物中的谷胱甘肽还原酶是一种重要的酶类,在保持植物
正常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主要参与细胞内
氧化还原过程,并维持细胞内稳定性。

具体来说,谷胱甘肽还原酶是一种黄素蛋白氧化还原酶,
它借助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酯(NADPH)提供电子,进
而将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还原为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从而维持植物体内GSH/GSSG的比例。

这个过程对于提高植物
对非生物胁迫的耐受性至关重要,因为植物体内的谷胱甘肽
含量及其氧化还原状态与其对非生物胁迫的忍耐性紧密相关。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
咨询植物学专家。

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抗氧化美白

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抗氧化美白

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抗氧化美白谷胱甘肽(GSH)是植物、动物、真菌以及一些细菌和古生菌中重要的抗氧化剂,可防止自由基、过氧化物、脂质过氧化物和重金属等活性氧对重要细胞成分的损伤,在生物体内有着重要的作用。

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是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结合,含有巯基的的三肽,具有抗氧化作用和整合解毒作用。

机体新陈代代谢产生的过多自由基会损伤生物膜,侵袭生命大分子,加快机体衰老,并诱发肿瘤或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

谷胱甘肽在人体内的生化防御体系起重要作用,具有多方面的生理功能。

它的主要生理作用是能够清除掉人体内的自由基,做为体内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保护许多蛋白质和酶等分子中的巯基。

GSH的结构中含有一个活泼的巯基-SH,易被氧化脱氢,这一特异结构使其成为体内主要的自由基清除剂。

例如当细胞内生成少量H2O2时,GSH在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作用下,把H2O2还原成H2O,其自身被氧化为GSSG,GSSG由存在于肝脏和红细胞中的谷胱甘肽还原酶作用下,接受H还原成GSH,使体内自由基的清除反应能够持续进行。

谷胱甘肽不仅能消除人体自由基,还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

谷胱甘肽维护健康,抗衰老,在老人迟缓化的细胞上所发挥的功效比年轻人大。

谷胱甘肽还可以保护血红蛋白不受过氧化氢氧化、自由基等氧化从而使它持续正常发挥运输氧的能力。

红细胞中部分血红蛋白在过氧化氢等氧化剂的作用下,其中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使血红蛋白转变为高铁血红蛋白,从而失去了带氧能力。

还原型谷胱甘肽既能直接与过氧化氢等氧化剂结合,生成水和氧化型谷胱甘肽,也能够将高铁血红蛋白还原为血红蛋白。

人体红细胞中谷胱甘肽的含量很多,这对保护红细胞膜上蛋白质的巯基处于还原状态,防止溶血具有重要意义。

谷胱甘肽保护酶分子中-SH基,有利于酶活性的发挥,并且能恢复已被破坏的酶分子中-SH基的活性功能,使酶重新恢复活性。

谷胱甘肽还可以抑制乙醇侵害肝脏所产生的脂肪肝。

谷胱甘肽简介

谷胱甘肽简介

另外,维生素C也是体内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由于维生素C能 可逆地加氢或脱氢,故维生素C在体内许多氧化还原反应中有重 要作用。例如,许多酶的活性基团是巯基(—SH),维生素C 能够维持—SH处于还原状态而保持酶的活性;维生素C可以使 氧化型谷胱甘肽转变为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使机体代谢 产生的过氧化氢(H2O2)还原;维生素C还可保护维生素A、E 及某些B族维生素免受氧化。因此,运用谷胱甘肽时,与维生素 C并用,能够提高其功效。 目前,人工已研制开发出了谷胱甘肽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 除利用其巯基以螯合重金属、氟化物、芥子气等毒素中毒外, 还用在肝炎、溶血性疾病以及角膜炎、白内障和视网膜疾病 等,作为辅助治疗的药物。
谷胱甘肽有还原型(G-SH)和氧化型(G-S-S-G)两种形式, 在生理条件下以还原型谷胱甘肽占绝大多数。谷胱甘肽还原酶催 化两型间的互变。该酶的辅酶为磷酸糖旁路代谢提供的 NADPH。 谷胱甘肽的另一主要生理作用是做为体内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 它能够清除掉人体内的自由基,清洁和净化人体内环境污染,从 而增进了人的身心健康。由于还原型谷胱甘肽本身易受某些物质 氧化,所以它在体内能够保护许多蛋白质和酶等分子中的巯基不 被如自由基等有害物质氧化,从而让蛋白质和酶等分子发挥其生 理功能。人体红细胞中谷胱甘肽的含量很多,这对保护红细胞膜 上蛋白质的巯基处于还原状态,防止溶血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还 可以保护血红蛋白不受过氧化氢氧化、自由基等氧化从而使它持 续正常在发挥运输氧的能力。红细胞中部分血红蛋白在过氧化氢 等氧化剂的作用下,其中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使血红蛋白转变 为高铁血红蛋白,从而失去了带氧能力。还原型谷胱甘肽既能直 接与过氧化氢等氧化剂结合,生成水和氧化型谷胱甘肽,也能够 将高铁血红蛋白还原为血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等症状, 有强有力的保护作用。谷胱甘肽能与进入人体的有毒化合物、重 金属离子或致癌物质等相结合,并促进其排出体外,起到中和解 毒作用。 谷胱甘肽可阻止氧化血红蛋白,保护巯基酶分子中-SH基,有利 于酶活性的发挥,并且能恢复已被破坏的酶分子中-SH基的活性 功能,使酶重新恢复活性。谷胱甘肽还可以抑制乙醇侵害肝脏所 产生的脂肪肝。 谷胱甘肽在人体内的生化防御体系起重要作用,具有多方面的生 理功能。谷胱甘肽可作为治疗白内障药剂的主要成分。近年来, 西方科学家,尤其是日本学者发现谷胱甘肽也具有抑制艾滋病毒 的功能。谷胱甘肽是孕妇的必需营养补充剂,它关系到婴儿的体 内发育生长。研究表明,有些孕妇身体虚弱缺乏蛋白质,主要是 缺乏谷胱甘肽。

谷胱甘肽代谢通路对植物抗氧化应激能力的影响研究

谷胱甘肽代谢通路对植物抗氧化应激能力的影响研究

谷胱甘肽代谢通路对植物抗氧化应激能力的影响研究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的加剧,植物面临越来越多的氧化应激。

氧化应激是指体内产生的过量氧自由基和其他类似化学物质对细胞膜、核酸和蛋白质等分子结构的破坏和损伤的过程。

这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使得植物在生存的过程中更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和环境压力的攻击。

因此,研究植物的抗氧化应激能力已成为当前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了谷胱甘肽代谢通路对植物抗氧化应激能力的影响。

谷胱甘肽是一种三肽分子,包括天冬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

它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可以将体内的氧自由基和其他有害分子有效地清除。

在植物遭受外界危害时,谷胱甘肽代谢通路能够通过调节谷胱甘肽代谢酶的活性和基因表达来提高植物的抗氧化能力。

谷胱甘肽代谢通路的发现是由于人们对降解和合成谷胱甘肽的酶进行研究而得到的。

降解谷胱甘肽的过程包括先将谷胱甘肽转化为谷氨酸和环己基磺酸,然后再将环己基磺酸降解为半胱氨酸和甘氨酸。

而合成谷胱甘肽的过程则与这个过程相反,首先合成半胱氨酸和甘氨酸,并将它们合成谷胱甘肽。

研究表明,在植物体内,这个代谢通路是非常复杂的,需要多种酶的协同作用。

谷胱甘肽代谢通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植物的抗氧化应激能力。

首先,在植物细胞质中,谷胱甘肽能够与超氧阴离子和其他自由基反应,并将它们转化为较安全的化合物。

其次,在植物细胞核中,谷胱甘肽代谢酶也能够通过影响基因表达来调节植物的抗氧化应激能力。

最后,在植物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中,谷胱甘肽代谢通路也能够通过影响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产生的游离基的数量来调节植物的抗氧化应激能力。

除此之外,谷胱甘肽代谢通路还能够影响植物的土壤营养吸收和代谢。

研究表明,在土壤中缺乏硒元素时,植物内谷胱甘肽代谢通路的活性会增加,以提高植物对硒元素的吸收和利用。

因此,研究谷胱甘肽代谢通路对土壤中微量元素吸收的影响,对于植物的育种和培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谷胱甘肽还原酶

☆谷胱甘肽还原酶

☆谷胱甘肽还原酶1.引言1.1 概述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R)是一种重要的酶类,在细胞内起到调节氧化还原平衡的关键作用。

它参与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的还原反应,将氧化的谷胱甘肽还原为还原态的谷胱甘肽,从而维持细胞内的氧化还原状态。

谷胱甘肽是一种三肽,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组成。

它在细胞内广泛存在,是细胞内主要的非酶性抗氧化剂。

谷胱甘肽通过捕捉自由基、分解过氧化物和还原其他抗氧化剂等多种方式发挥抗氧化作用,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损伤。

谷胱甘肽的还原状态由谷胱甘肽还原酶维持。

谷胱甘肽还原酶是一种呈二聚体结构的酶,在细胞内广泛分布,特别是在线粒体和细胞核中表达量较高。

该酶能够将氧化的谷胱甘肽还原为还原态,从而使谷胱甘肽保持充足的还原状态,维持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平衡。

谷胱甘肽还原酶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功能。

它参与多种代谢途径,如抗氧化防御、细胞凋亡、DNA修复和细胞周期调控等。

在机体受到氧化应激或其他损伤时,谷胱甘肽还原酶能够迅速调节谷胱甘肽的还原状态,提供足够的抗氧化能力,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损伤。

随着对谷胱甘肽还原酶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它在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重要性。

一些研究已经表明,谷胱甘肽还原酶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如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肿瘤等。

因此,进一步研究谷胱甘肽还原酶的功能和调控机制,对于揭示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并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谷胱甘肽还原酶作为细胞内氧化还原平衡调控的重要参与者,通过调节谷胱甘肽的还原状态,在维持细胞内氧化还原平衡和抵御氧化应激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对谷胱甘肽还原酶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功能和调控机制,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文章结构的部分是指文章整体的组织和布局方式。

在这一部分,您可以介绍您文章的整体框架和逻辑顺序,以及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谷胱甘肽还原酶在植物防御中的研究进展

谷胱甘肽还原酶在植物防御中的研究进展

谷胱甘肽还原酶在植物防御中的研究进展
裴冬丽
【期刊名称】《中国农学通报》
【年(卷),期】2012(28)18
【摘要】植物谷胱甘肽转移酶(glutathione transferase,GSTs)在防御反应中参与重要作用,深入了解植物GSTs在抗性反应中的功能和作用机理,将为广谱和持久抗性的作物育种提供实践和理论依据。

本研究归纳了植物GSTs的分类和结构,总结了植物GSTs的基本功能,分析了其在抗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植物GSTs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

【总页数】4页(P185-188)
【关键词】谷胱甘肽转移酶;生物胁迫;非生物胁迫;植物防御
【作者】裴冬丽
【作者单位】商丘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植物与微生物互作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6.5
【相关文献】
1.植物防御与昆虫反防御的规律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J], 周国娜;陈晨
2.植物亚硝基谷胱甘肽还原酶在胁迫反应中的作用研究 [J], 夏金婵
3.昆虫唾液介导的植物与植食性昆虫防御与反防御研究进展 [J], 侯子强;林金盛;马林;曲绍轩;李辉平;蒋宁;侯立娟;骆昕
4.昆虫唾液介导的植物与植食性昆虫防御与反防御研究进展 [J], 侯子强;林金盛;马林;曲绍轩;李辉平;蒋宁;侯立娟;骆昕
5.植物腺毛中防御物质的合成与调控及转运研究进展 [J], 王露;赵天祎;蔡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钙对玉米幼苗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钙对玉米幼苗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钙对玉米幼苗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郭丽红;陈善娜;龚明
【期刊名称】《植物生理学通讯》
【年(卷),期】2002(38)2
【摘要】CaCl2 浸种或酶提取液中加入CaCl2 均可显著提高两品种玉米幼苗中谷胱甘肽还原酶 (GR)活性 ,且不同钙盐对GR的激活效应基本相同。

Ca2 +专一螯合剂EGTA浸种或加入到酶提取液中则可显著抑制GR活性 ,表明GR活性至少部分受Ca2 +调控。

【总页数】3页(P115-117)
【关键词】谷胱甘肽还原酶;钙;玉米;EGTA;幼苗;酶活性
【作者】郭丽红;陈善娜;龚明
【作者单位】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物系;云南大学生物系;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6.5;S513
【相关文献】
1.氯化钙浸利对玉米幼苗抗逆性的影响及其与谷胱甘肽还原酶的关系 [J],
2.干旱诱导玉米幼苗中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J], 郭丽红;陈雪;王德斌
3.NaCl胁迫对玉米幼苗中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J], 郭丽红;陈善娜;龚明
4.钙对玉米种子活力和萌发过程中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J], 郭丽红;陈善娜;龚明
5.氯化钙浸种对玉米幼苗抗逆性的影响及其与谷胱甘肽还原酶的关系 [J], 郭丽红;陈善娜;龚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谷胱甘肽还原酶32

谷胱甘肽还原酶32

谷胱甘肽还原酶321.引言1.1 概述概述谷胱甘肽还原酶32(glutathione reductase 32,简称GR32)是一种重要的酶类分子,在细胞内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该酶通过催化谷胱甘肽(glutathione,简称GSH)的还原反应,将氧化的谷胱甘肽(GSSG)还原为还原态的谷胱甘肽(GSH),从而维持细胞内环境的氧化还原平衡。

同时,GR32还具有调节细胞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过程的功能。

随着对GR32的研究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GR32在生物学及医学领域的重要性。

GR32不仅参与细胞内氧化还原平衡的调节,还与机体的抗氧化防御系统密切相关。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GR32的异常表达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如肿瘤、神经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因此,对GR32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揭示疾病的机制,并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靶点。

本文将从谷胱甘肽还原酶32的定义和功能入手,介绍其在生物学中的重要性,探讨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通过对谷胱甘肽还原酶32的了解和研究进展的总结,旨在促进对GR32的更深入的认识,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的发展。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阐述谷胱甘肽还原酶32的相关内容:1. 引言1.1 概述- 介绍谷胱甘肽还原酶32是一种什么样的酶以及它的作用1.2 文章结构- 阐述本文将按照什么样的结构进行论述谷胱甘肽还原酶32的相关内容1.3 目的- 说明撰写本文的目的和意义2. 正文2.1 谷胱甘肽还原酶32的定义和功能- 解释谷胱甘肽还原酶32的定义和它在细胞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2.2 谷胱甘肽还原酶32的生物学重要性- 探讨谷胱甘肽还原酶32在生物体中的重要性和它在维持细胞稳态和应对氧化应激等方面的作用3. 结论3.1 对谷胱甘肽还原酶32的认识和研究进展- 总结已有关于谷胱甘肽还原酶32的研究成果和对其认识的进展3.2 谷胱甘肽还原酶32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探讨谷胱甘肽还原酶32在生物医学领域的潜在应用前景和研究展望通过以上结构的论述,本文将全面介绍谷胱甘肽还原酶32的定义、功能、生物学重要性,并对其认识、研究进展和生物医学应用前景进行综合阐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20 ; 接受日期: 20130225 收稿日期: 2012*
植 物 中 的 谷 胱 甘 肽 还 原 酶 ( glutathione GR: EC1. 6. 4. 2 ) 利 用 NADPH ( reduced reductase, form of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 ) 作为唯一还原力和电子供体, 催化氧化型谷胱甘肽 ( oxidized glutathione disulfide, GSSG ) 生成还原型谷
[1 ]
GSH) , 胱甘肽( reduced glutathione, 对维持细胞内高 [1 , 2 ] GSH / GSSG 比率有重要作用 . 同时, GR 作为抗 氧化酶类, 通过参与植物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 ( ascorbate- glutathione cycle, AsAGSH cycle ) , 并与
联系人
Tel: 13608264028 ; Email: htang@ sicau. edu. cn Tel: 13608264028 ;
Received: December 20 , 2012 ; Accepted: February 25 , 2013
*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htang@ sicau. edu. cn
第6 期
林源秀等: 植物谷胱甘肽还原酶的生物学特性及功能
535
SOD ) 、 超氧化物歧化酶 ( superoxide dismutase, 抗坏 APX ) 以及磷 血酸过氧化物酶 ( ascorbate peroxidase, 酸戊 糖 途 径 的 关 键 酶—葡 萄 糖 6 磷 酸 脱 氢 酶 ( 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G6PDH ) 相互作 . 此 用( Fig. 1 ) , 共同清除植物体内多余的 ROS 叶绿体 GR 还对植物体内另一种抗氧化剂—抗 外, AsA ) 的再生有重要作用 . 坏血酸 ( ascorbic acid, 本文参考国内外文献, 对 GR 生物学特性, 酶基因缺 失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 同时对已报道的 GR 进 行系统进化分析, 以期更清楚地阐述 GR 的作用机 制、 进化过程、 表达调控途径及其与植物各种环境胁 , 迫的关系 为今后该酶研究提供参考.
Fig. 1 system
The role of GR enzyme in plant ROS scavenging Diagrammatic summary indicates the network of
和缬氨酸( Val) . 另外, 大多数植物叶绿体 GR 比胞 质 GR 在氨基酸序列 N 端多一段富含丝氨酸 ( Ser ) 和苏氨酸( Thr) 的转运肽序列, 该序列约 60 个氨基 酸组成, 在不同物种中差异较大. 但是在三角褐指 藻叶绿体 GR 氨基酸序列中未发现转运肽 ( Fig. 2 ) , 这说明在藻类植物中, 叶绿体 GR 和胞质 GR 被分 隔在不同的细胞区域中, 并且不能跨膜运输. 另外, ILPN]DG 在胞质 GR 中存在约 5 个氨基酸残基( [ [ TS] [ KQ] ) 的胞质 GR 特殊结构域, 这与 Tahmasebi 等 研究结果一致. 推测是由于叶绿体和胞质 GR 在进化过程中功能域的选择进化所导致 . 比对结果 植物来源的 GR 比来自大肠杆菌、 酵母、 人 还显示, 类的 GR 氨基酸序列 C 末端多出 18 ~ 36 个氨基酸, 尽管有关这段序列的功能研究还未见报道 , 但已有 其可能与植物在逆境条件下形成不同的 学者推测, GR 同工酶有关[12]. 1. 3 植物 GR 同工酶类 目前, 植物中已检测出多种形式的 GR 同工酶 类型. 豌豆中至少有 8 种 GR 同工酶, 定位于叶绿
[5 ] [3 , 4 ]
类型的 GR 无论是核苷酸还是氨基酸序列差异明 显. 高等植物的叶绿体 Gr 基因在结构上包含 10 个 [10 ] 外显子, 而胞质 Gr 基因包含 16 个外显子 . 胞质 Gr 基因 5' 端有 1 段含有增强子的非编码的内含子 [11 ] 区, 而叶绿体 Gr 基因中则没有这段序列 . 利用从 NCBI ( 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http: / / www. ncbi. nlm. nih. gov ) 数据库中得到的拟 南芥、 大 麦、 毛 果 杨、 三角褐指藻的叶绿体和胞质 GR 氨基酸 全 长 序 列, 大 肠 杆 菌、 酵母以及人类的 GR 氨基酸全长序列, 分别代表了单 / 双子叶植物、 木本植物、 藻类植物的叶绿体和胞质 GR, 细菌、 真 GR. DNAman 菌以及哺乳类动物的 利用 软件进行 7 种来源的 结果发现 ( Fig. 2 ) , 蛋白质多序列比对, GR 均包含 1 个 Rossman 结构域、 1 个活性部位、 1个 NADP ( nicotinamide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 ) 结合位点以及 1 个 FAD( flavin adenine dinucleotide) 结合位点. 其活性部位中被 4 个氨基酸残基分隔开 的半胱 氨 酸 残 基 ( Cys ) ( GGTCV[I / L]RGCVPKK [ I / L] LVY) 高度保守, 且第 6 位的氨基酸在叶绿体 GR 中为亮氨酸( Leu ) , 质体中为异亮氨酸 ( Ile ) , 而 藻类植物的第 6 位和第 7 位氨基酸均与细菌、 真菌 以及人类的 GR 氨基酸相同, 分别为天冬氨酸( Asp)
[11 ]
different metabolites with redox properties for the ROS detoxification. GR catalyzes GSSG into GSH using NADPH, which produced by G6PDH. And together with MDAR ( monodehydroascorbate reductase ) and DHAR ( dehydroascorbate reductase ) , GR provides redox coupling of ascorbate and glutathione,which are antioxidants and play important role in ROS scavenging system[5]
· · 综述
植物谷胱甘肽还原酶的生物学特性及功能
林源秀, 顾欣昕, 汤浩茹
( 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雅安 625014 ) *
GR: EC 1. 6. 4. 2 ) 是 植 物体 内 一 种 重要 的 抗氧化 酶 摘要 谷胱甘肽还原酶 ( glutathione reductase, GSSG ) 还 原 成还 原型谷 类, 其主要的生理功能是将氧化型谷胱甘肽 ( oxidaized glutathione disulfide, GSH) , ROS) 的清除提供还原力, 胱甘肽( reduced glutathione, 从而为活性氧(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保护植物免受伤害. 文中主要从 G r 基因及其氨基酸 序列 的 比较 等 方面 分 析 了 该 酶 的 生 物学 特 性; 又对植物逆境响应, 酶基因的缺失等方面 的研究 进 行综 述, 阐释 了 GR 酶 在 植 物体 内 的作 用 原 理、 在逆境胁迫中抗逆表达调控途径及其作用机制; 并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 行总 结分 析, 探讨 了 GR 酶 可能的起源及系统进化过程, 为今后该酶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谷胱甘肽还原酶; 生物学特性; 表达调控; 进化分析 中图分类号 Q554
Characteristics and Biological Functions of Glutathione Reductase in Plants
LIN YuanXiu,GU XinXin,TANG HaoRu *
( School of Horticulture,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Ya'an 625014 ,Sichuan , China)
I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SN 10077626 CN 113870 / Q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http: / / cjbmb. bjmu. edu. cn Chinese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2013 年 6 月 29 ( 6 ) : 534 ~ 542
Abstract Glutathione reductase ( GR; EC 1. 6. 4. 2 )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bioactive antioxidants in plants,works in the glutathione reducing reaction to generate reduced glutathione ( GSH ) from its oxidized form ( oxidized glutathione,GSSG ) . In this reaction,GR helps scavenging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 ROS) as reducing power and protects plants from ROS damage. In this review ,we focused on GR biological func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by study their distribution and comparing gene and amino acid sequences. In order to make the discussion clearly,we summarized a huge amount of relative research progresses - plants' GR functions in stress conditions and enzymedeficiency researches. As a result,a conclusion on GR functions in plant in vivo was made,particularly on the expression and regulation functions of GR pathway and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of metabolic products. Further,we discussed its possible origins of GR and made a hypothesis on its evolutionary process based on former research results and our theoretical analysis. This review will make a significant reference for further researches on GR. Key words glutathione reductas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expression regulation; evolution analysis 谷胱甘肽是由 γ谷氨酸与半胱氨酸及甘氨酸 GluCysGly ) , 组成的三肽 ( γ是植物体内主要的低 分子量巯基化合物, 对清除活性氧 (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和外源性有害物质及其代谢产物有重 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