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传动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液压传动实验报告

液压传动实验报告

液压传动实验报告液压传动实验报告引言:液压传动是一种将液体作为传动介质的传动方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液压传动系统的实际操作,了解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并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探讨液压传动的优缺点以及应用前景。

实验目的:1. 理解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2. 掌握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和调试方法;3. 通过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分析液压传动的性能特点。

实验设备和材料:1. 液压泵:用于产生液压动力;2. 液压缸:用于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3. 油箱:用于储存液压油;4. 液压管路:连接各个液压元件的管道;5. 流量计:用于测量液压泵的流量;6. 压力表:用于测量液压系统的压力;7. 液压油:作为传动介质。

实验步骤:1. 搭建液压传动系统:根据实验要求,将液压泵、液压缸、油箱等元件按照一定的布局进行连接。

2. 调试液压传动系统:打开油箱,检查液压泵和液压缸的连接是否正确,确保系统无泄漏。

然后,启动液压泵,观察液压缸的运动情况。

3. 测量液压泵的流量:将流量计连接到液压泵的出口处,记录流量计的读数。

通过改变液压泵的转速,测量不同工况下的流量。

4. 测量液压系统的压力:将压力表连接到液压系统的关键部位,记录压力表的读数。

通过改变液压泵的转速和液压缸的负载,测量不同工况下的压力。

5.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流量-转速曲线和压力-负载曲线,并进行数据分析,探讨液压传动系统的性能特点。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液压传动系统的流量-转速曲线和压力-负载曲线。

从流量-转速曲线可以看出,随着转速的增加,流量也相应增加,但增速逐渐减小。

这是因为液压泵在高转速下,容积效率逐渐降低,导致流量增加的速度减慢。

而从压力-负载曲线可以看出,随着负载的增加,压力也相应增加,但增加速度逐渐减小。

这是因为液压系统在高负载下,泄漏损失和内部摩擦损失逐渐增加,导致压力增加的速度减慢。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液压传动认知实验报告

液压传动认知实验报告

液压传动认知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探究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加深对液压传动的认识。

实验原理液压传动是利用液体介质传递能量的一种传动方式。

在液压传动中,液压源产生油液经过泵送到系统中的执行器,通过液压缸或液压马达等执行器对外做功,将能量传递给被驱动机构,实现机械部件的运动。

实验设备和材料1. 液压泵2. 液压缸3. 液压油4. 压力表5. 运动传动部件实验过程1. 连接液压泵、液压缸和压力表,保证泵能够提供足够的压力,并能够读取压力表的数据。

2. 将液压泵加油,并确保泵已经达到工作要求。

3. 开启液压泵,观察液压缸工作的情况。

4. 调节液压泵的压力,观察液压缸的受力情况,并记录压力表的读数。

5. 更换不同大小的工作台头,观察液压缸的工作情况,并记录压力表的读数。

6. 分析实验数据,并总结液压传动的特点和应用。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果:1. 液压泵提供的压力越高,液压缸的工作能力越强。

2. 更换较大的工作台头会导致液压缸需要更高的压力才能够产生相同的推力。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液压传动具有较大的输出力和输出扭矩,可以满足大部分机械系统需要。

2. 液压传动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输出力和输出扭矩的变化能够较快地响应输入信号的变化。

3. 液压传动具有传递能量平稳、无冲击的特点,运行平稳可靠。

4. 液压传动的能源消耗相对较低,节能效果良好。

5. 液压传动应用广泛,在机械制造、冶金、石油等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液压传动认知实验,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了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液压传动的优势使其在工程上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满足各类机械系统的需求,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液压传动的合理调节和维护对于保证系统正常运行至关重要,需要在实际应用中加以注意。

参考资料- 张立华, 刘庆东. 液压传动与控制[M]. 黄冈: 黄冈师范学院出版社, 2002.- 李云东, 张韶骏. 液压传动及控制[M].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6.。

液压传动全实验报告

液压传动全实验报告

液压传动与控制实验报告院系班级学号姓名完成时间指导教师一、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动总流伯努利方程液体流动时的机械能,以位能、压力能和动能三种形式出现,这三种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换,在无流动能量损失的理想情况下,它们三者总和是一定的。

伯努利方程表明了流动液体的能量守恒定律。

对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动的理想情况,总流伯努利方程可表示为:2211122212p P z z C g 2g g 2gαυαυ++=++=ρρ (C 为常数)对实际液体要考虑流动时水头损失,此时方程变为:2211122212f12p p z z h g 2g g 2g-αυαυ++=+++ρρ2f1h -为1、2两个过流断面间单位重量流体的水头损失。

在国际单位制中,上述各量的单位为:z 1、z 2 (m) ;1p 、2p (Pa) ; 3 (kg /m )ρ ; g 2(m /s ) ;1υ、2υ (m / s ) ; f12h - (m) ;12 αα、(动能修正系数,无量纲)一) 实验目的1.验证流体恒定流动时的总流伯努利方程;2.进一步掌握有压管流中,流动液体能量转换特性;3.掌握流速、流量、压强等动水力学水流要素的实际量测技能。

二)实验原理实际流体在做稳定管流时的总流伯努利方程为:表示所选定的两个过流断面之间的单位重量流体的水头损失。

选测压点⑴~⒁,从相应各测压管的水面读数测得值,并分别计算各测点速度水头,并将各过流断面处的与相加,据此,可在管流轴线图上方绘制出测压管水头线P-P和总水头线E-E。

三)实验方法和步骤1.选择实验管B上的⑴~⒁十四个过流断面,每个过流断面对应有一根测压管。

2.开启水泵。

使恒压水箱溢流杯溢流,关闭节流阀31后,检查所有测压管水面是否平齐(以工作台面为基准)。

如不平,则应仔细检查,找出故障原因(连通管受阻、漏气、有气泡) ,并加以排除,直至所有测压管水面平齐。

3.打开节流阀31,观察测压管○1~○14的水位变化趋势,观察流量增大或减小时测压管水位如何变化。

液压传动实验报告

液压传动实验报告

液压传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研究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特性和性能,并对液压传动系统进行实验验证,以提高对液压传动的认识和理解。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1. 液压传动系统实验装置:包括液压泵、液压缸、液压控制阀、液压储油箱等;2. 传感器:用于测量流量、压力等参数的传感器;3. 数据采集设备:用于采集并记录实验数据;4. 计算机:用于存储和分析实验数据。

三、实验原理及步骤1. 实验原理液压传动是利用液体的流动和压力传递动力的一种传动方式。

通过控制液压系统中流体的流动和压力,实现力的传递和控制。

2. 实验步骤本次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a. 搭建液压传动系统:根据实验要求,搭建液压传动系统,包括液压泵、液压缸、液压控制阀等。

b. 进行系统检漏:确保液压传动系统的密封性和可靠性,排除系统中可能存在的漏油问题。

c. 测量液压传动系统参数:利用传感器对液压传动系统中的流量、压力等参数进行测量,并记录实验数据。

d. 进行系统性能测试:通过控制液压传动系统中的阀门和泵的工作状态,进行系统性能测试,如力的传递、速度的调节、动力输出等。

e. 分析实验数据:将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探讨液压传动系统的特性和性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过程获得的数据可以计算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效率、力的传递比例以及系统的响应时间等指标,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评估和改进液压传动系统的性能。

五、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测量,对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同时也发现了液压传动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液压传动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六、参考文献[1] XX. 液压传动系统原理与设计[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2] XX. 液压与气动技术[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七、致谢在此,特别感谢实验设备的提供和实验指导老师的辛勤工作,使本次实验得以圆满完成。

液压传动实验报告

液压传动实验报告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项目实训报告书实训项目 液压传动认识安装及调试姓 名 学 号 院 系物流工程系专 业自动化指导教师※※※※※※※※※※※※※※※2015级学《液压与气压传动》项目实训2015年 3 月 13 日注意事项1因实验元器件结构和用材的特殊性,在实验的过程中务必注意稳拿轻放防止碰撞;在回路实验过程中确认安装稳妥无误后才能进行加压实验。

2做实验之前必须熟悉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和动作的条件,掌握快速组合的方法,绝对禁止强行拆卸,不能强行旋扭各种元件的手柄,以免造成人为损坏。

⒊实验中的行程开关为感应式,开关头部距离感应金属约4mm之内即可感应信号。

5严禁带负载启动(要将溢流阀旋松),以免造成安全事故。

⒌学生做实验时,系统压力不得超过额定压力1MPa。

⒍学生做实验之前一定要了解本实验系统的操作规程,在实验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切勿盲目进行实验。

⒎学生实验过程中,发现回路中任何一处有问题时,应立即切断泵站电源,并向指导老师汇报情况,只有当回路释压后才能重新进行实验。

⒏实验完毕后,要清理好元器件,注意搞好元器件的保养和实验台的清洁。

一、液压传动认识实验1实验目的(一)理解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

(二)理解液压系统基本元器件的功能。

(三)理解液压传动的基本形式。

2实验要求由实验教师对以简单液压传动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性能结合实物、剖开的实物、各种阀模型及示教板等进行讲解,充分理解掌握课堂内容和如下内容。

要求同学掌握的内容:理解一般液压系统中传动介质的特点及选用原则;理解一般液压系统中能量转化装置及执行元件的特点;理解液压传动中方向控制、流量控制、压力控制的基本元件及特点理解组合机床的工作原理;理解液压缸压力是如何建立的,缸的运动方向如何控制的。

3实验内容组合机床工作台液压传动系统为例说明其组成。

液压泵3由电动机驱动旋转,从油箱1中吸油,经过滤器2后被液压泵吸入并输出给系统。

当换向阀6阀芯处于图1.2(a)所示位置时,压力油经流量控制阀5、换向阀6和管道进入液压缸7的左腔,推动活塞向右运动。

最新液压传动实验报告.

最新液压传动实验报告.

最新液压传动实验报告.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对液压传动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和分析。

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验证液压传动在不同工况下的效率、稳定性以及响
应速度。

实验设备包括一个闭环液压系统,由液压泵、阀门、执行元件(液压缸)、传感器和控制器组成。

实验过程中,我们首先对系统进行了预热,确保液压油温度稳定在预定范围内,以消除温度对实验结果的潜
在影响。

在效率测试方面,我们通过改变液压泵的流量和压力,记录了系统在
不同负载下的输出功率和能耗。

数据显示,在中等负载下,系统达到
了最高的能量转换效率。

我们还观察到,在高负载或低负载极端条件下,效率有所下降。

稳定性测试主要通过突然改变负载和流量来评估系统对干扰的抵抗能力。

实验结果表明,液压系统能够在短时间内适应这些变化,且在大
部分情况下能够快速恢复到稳定状态。

响应速度测试是通过测量系统从一个稳态转换到另一个稳态所需的时
间来完成的。

我们发现,系统的响应速度受到液压缸尺寸、油液粘度
和控制器设定的影响。

通过优化这些参数,可以显著提高系统的动态
响应。

最后,我们还对液压系统的故障诊断和维护进行了研究。

通过分析液
压油的污染程度、系统的压力和温度监测数据,我们能够预测潜在的
故障并及时进行维护,从而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次实验报告提供了液压传动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数据,为液压系统的优化设计和维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未来的工作将集中在进一步降低能耗、提高系统稳定性和响应速度上。

液压传动实验报告

液压传动实验报告

液压传动实验报告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液压传动实验报告实验课程:液压传动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实验一液压泵拆装一、实验目的液压元件是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液压泵的拆装可加深对泵结构及工作原理的了解。

并能对液压泵的加工及装配工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实验用工具及材料内六角扳手、固定扳手、螺丝刀、各类液压泵、液压阀及其它液压元件三、实验内容及步骤拆解各类液压元件,观察及了解各零件在液压泵中的作用,了解各种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按一定的步骤装配各类液压泵。

四、思考题实验报告作业1.齿轮泵为什么不能输出高压油首先要明白一个原理:压力取决于负载,再次判断你的系统:1.系统空负载2.溢流阀卡死而不能加载3.泵内泄过大,建立不起压力。

齿轮泵由于泄露较大(主要是齿轮泵端面密封长度变短,端面泄露约占齿轮总泄露的75%-80%)同时因存在径向不平衡力,所以一般齿轮泵压力不易提高。

2.叶片泵与齿轮泵相比,有何特点叶片泵本身的缺点就是吸油不良好,没有齿轮泵吸油性好。

但是叶片泵压力要比齿轮泵要高,还有比齿轮泵输出的油液平稳,脉动小。

叶片泵对油的要求也要比齿轮泵要高,一般进口的泵都是用机油的。

齿轮泵、叶片泵、最大的区别是结构特点不一样。

齿轮泵的优点结构简单,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相对于其余两种泵抗污染能力强。

叶片泵的优点结构紧凑,运动平稳,流量均匀,噪音小。

齿轮泵一般应用于工作条件较恶劣的工程机械、矿山机械、起重运输机械、建筑机械、石油机械、农业机械以及其它压力加工设备中。

叶片泵一本应用于机床设备比较广泛。

实验二液压阀拆装一、实验目的液压元件是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液压阀的拆装可加深对阀结构及工作原理的了解。

并能对液压阀的加工及装配工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实验用工具及材料内六角扳手、固定扳手、螺丝刀、各类液压泵、液压阀及其它液压元件三、实验内容及步骤拆解各类液压元件,观察及了解各零件在液压阀中的作用,了解各种液压阀的工作原理,按一定的步骤装配各类液压阀。

液压传动实习报告范本

液压传动实习报告范本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液压传动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提高学生对液压传动技术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实际操作能力,我们于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在XX液压有限公司进行了液压传动实习。

二、实习目的1. 了解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组成及工作过程;2. 掌握液压元件的识别、安装、调试及故障排除方法;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实际操作能力;4. 增强学生对液压传动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认识。

三、实习内容1. 液压传动基本原理液压传动是一种利用液体作为工作介质,通过密闭的容积传递能量和运动的方式。

其主要工作原理包括:(1)能量转换:将机械能转换为液体压力能,再将液体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2)流量控制:通过调节流量,实现对执行元件速度的控制;(3)压力控制:通过调节压力,实现对执行元件输出力的控制;(4)方向控制:通过改变液体流动方向,实现对执行元件运动方向的控制。

2. 液压元件识别与安装液压元件包括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和工作介质。

实习过程中,我们对以下元件进行了识别和安装:(1)动力元件:液压泵,如齿轮泵、叶片泵等;(2)执行元件:液压缸、液压马达等;(3)控制元件:压力阀、流量阀、方向阀等;(4)辅助元件:油箱、油管、滤清器、密封件等;(5)工作介质:液压油。

3. 液压系统调试与故障排除实习过程中,我们对液压系统进行了调试和故障排除。

具体内容包括:(1)液压系统调试:根据设计要求,对液压系统进行参数调整,确保系统正常运行;(2)故障排除:分析液压系统故障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排除。

4. 液压传动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液压传动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1)工程机械: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等;(2)汽车制造: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等;(3)航空航天:飞机起落架、液压伺服系统等;(4)机床设备: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

四、实习收获1. 通过实习,我们对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组成及工作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2. 掌握了液压元件的识别、安装、调试及故障排除方法;3. 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4. 认识到液压传动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液压元件模型拆装实验
1.实验目的
(1)熟悉液压泵、液压阀等的结构组成;
(2)掌握各液压泵以及液压阀的工作原理及其作用和特点;
2.实验器材
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等各种液压泵;直动式溢流阀、直动式顺序阀、先导式溢流阀、先导式减压阀、节流阀、调速阀、电磁换向阀、手动换向阀、行程阀等各种液压阀;固定扳手、活动扳手、内六角扳手、卡钳、十字起、一字起。

3.实验内容
(一)外啮合齿轮泵拆装分析
(1)结构组成
泵体、前、后泵盖、主动轴、从动轴、齿轮
(2)工作原理
两啮合的轮齿将泵体、前后盖板和齿轮包围的密闭容积分成两部分,轮齿进入啮合的一侧密闭容积减小,经压油口排油,退出啮合的一侧密闭容积增大,经吸油口吸油。

(3)拆装步骤
拆除螺栓——取出定位销——打开泵盖——取出齿轮和轴——分离齿轮和轴
(4)主要零件分析
齿轮:一对几何参数完全相同的齿轮、齿宽为B、齿数为z
主动轴:对齿轮起定位作用,将电能转化能机械能
(5)职能符号
(二)先导式溢流阀拆装分析
(1)结构组成
先导阀(阀芯、调压弹簧、调节杆、调节螺母)、主阀(阀芯、阀体、复位弹簧、阻尼孔)
(2)工作原理
液体压力达到先导阀的调定压力时,先导阀阀芯打开,液流流过主阀中的阻尼孔,使主阀上下两端形成压差,主阀阀口开启,开始溢流,此时液流阀进口压力基本上为定值。

(3)拆装步骤
去除管口——卸掉调节螺母和调节杆——取出先导阀芯和调压弹簧——打开主阀底部封盖口——取出主阀芯和复位弹簧
(4)主要零件分析
调压弹簧:弹性刚度比较大,起调压作用
复位弹簧:弹性刚度比较小,起主阀复位作用
主阀芯:为滑阀,内有径向孔和轴向孔,用来把进口压力油引入主阀测压面,阻尼孔用来是主阀芯上下两端形成压差
(5)职能符号
(三)先导式减压阀拆装分析
(1)结构组成
先导阀(阀芯、调压弹簧、调节杆、调节螺母)、主阀(阀芯、阀
体、复位弹簧、阻尼孔)
(2)工作原理
(3)拆装步骤
去除管口——卸掉调节螺母和调节杆——取出先导阀芯和调压弹簧——打开主阀底部封盖口——取出主阀芯和复位弹簧
(4)主要零件分析
调压弹簧:弹性刚度比较大,起调压作用
复位弹簧:弹性刚度比较小,起主阀复位作用
主阀芯:为滑阀,内有径向孔和轴向孔,用来把出口压力油引入主阀测压面,阻尼孔用来是主阀芯上下两端形成压差
(5)职能符号
实验二顺序动作回路实验
1.实验目的
(1)了解顺序动作回路的构成和特点。

(2)掌握控制元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掌握顺序动作回路的基本方法和主要参数的调节
(4)通过实际操作实验台,验证顺序动作回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2.实验器材
实验台1台(带变量泵1个、溢流阀1个),单向阀两个,顺序阀两个,油管若干,三
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一个,液压缸两个。

3.实验内容
(1)实现“缸1前进——缸2前进——缸2退回——缸1退回”的顺序动作回路
①.绘出实验原理图
②实验步骤
根据实验原理图依次连接各液压元件,连接完成以后检查,检查无误打开电源,启动泵,控制电路控制面板控制电磁方向阀的通电和失电,实验过程中调节顺序阀的调定压力,仔细观察,通过2-3次调节,使各执行元件按相应顺序动作运动。

③实验分析
写出(动作1、2、3、4)进油路线
动作1进油路线:泵—电磁换向阀左位—液压缸1无杆腔
动作2进油路线:泵—电磁换向阀左位—顺序阀2—液压缸2无杆腔动作3进油路线:泵—电磁换向阀右位—液压缸2有杆腔
动作4进油路线:泵—电磁换向阀右位—顺序阀1—液压缸1有杆腔写出(动作1、2、3、4)回油路线
动作1回油路线:液压缸1有杆腔—单向阀1—电磁换向阀左位—油箱动作2回油路线:液压缸2有杆腔—电磁换向阀左位—油箱
动作3回油路线:液压缸2无杆腔—单向阀2—电磁换向阀右位—油箱动作4回油路线:液压缸1无杆腔—电磁换向阀右位—油箱
④.两个顺序阀的压力如何调节
顺序阀2的调定压力应大于缸1向右运动的的负载压力,小于溢流阀的调定压力;
的调定压力
(2)实现“缸1前进——缸2前进——缸1退回——缸2退回”的顺序动作回路
①.绘出实验原理图
②实验步骤
根据实验原理图依次连接各液压元件,连接完成以后检查,检查无误打开电源,启动泵,控制电路控制面板控制电磁方向阀的通电和失电,实验过程中调节顺序阀的调定压力,仔细观察,通过2-3次调节,使各执行元件按相应顺序动作运动。

③实验分析
写出(动作1、2、3、4)进油路线
动作1进油路线:泵—电磁换向阀左位—液压缸1无杆腔
动作2进油路线:泵—电磁换向阀左位—顺序阀1—液压缸2无杆腔动作3进油路线:泵—电磁换向阀右位—液压缸1有杆腔
动作4进油路线:泵—电磁换向阀右位—顺序阀2—液压缸1有杆腔写出(动作1、2、3、4)回油路线
动作1回油路线:液压缸1有杆腔—电磁换向阀左位—油箱
动作2回油路线:液压缸2有杆腔—单向阀2—电磁换向阀左位—油箱动作3回油路线:液压缸2无杆腔—电磁换向阀右位—油箱
动作4回油路线:液压缸1无杆腔—单向阀1—电磁换向阀右位—油箱④.两个顺序阀的压力如何调节
的调定压力;
顺序阀2的调定压力应大于缸1向左运动的的负载压力,小于溢流阀的调定压力
实验三回路创新实验
1.实验目的
(1)了解液压基本回路的构成和特点。

(2)掌握液压元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学会选用相应元件,并自行设计不同回路
(4)通过实际操作实验台,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2.实验仪器
实验台1台(带变量泵1个、溢流阀1个),普通单向阀3个,液控单向阀1个,行程阀2个,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3个,两位三通换向阀1个,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个,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3个,顺序阀2个,先导式溢流阀1个,直动式溢流阀2个,先导式减压阀1个,压力继电器1个,节流阀1个,调速阀2个,油管若干,接近开关4个。

3.实验内容(任选其二)
(1)设计多级调压基本回路
a .绘出实验原理图
b .实验步骤
根据实验原理图依次连接各液压元件,连接完成以后检查,检查无误打开电源,启动泵,通过控制电路控制面板控制电磁方向阀的通电和
失电,实验过程中调节各溢流阀的调定压力,仔细观察,通过2-3次调节,最终达到多级调压回路所达到的调压要求。

c 溢流阀调定压力设置
直动式溢流阀2和3是先导式溢流阀1的远程阀,主要通过三位四通电磁铁的得电失电来选择哪个远程阀进行远程控制。

要使远程阀实现远程控制,溢流阀2和溢流阀3的调定压力必须要小于先导式溢流阀1的调定压力。

d 压力分析
当3YA失电,1YA得电,2YA失电,泵出口压力由远程阀2控制;当3YA失电,1失电2YA得电,3YA失电,泵出口压力由远程阀3控制;当3YA失电,1YA失电,2YA失电,泵出口压力由阀1控制;当3YA得失电,1YA失电,2YA失电,泵卸荷。

(2)设计顺序动作回路(1234按顺序进行循环动作)
a .绘出实验原理图
b 实验步骤
根据实验原理图依次连接各液压元件,连接完成以后检查,检查无误打开电源,启动泵,控制电路控制面板控制电磁方向阀的通电和失电,实验过程中调节顺序阀的调定压力,仔细观察,通过2-3次调节,使各执行元件按相应顺序动作运动。

c 实验分析
(动作1、2、3、4)进油路线
动作1进油路线:泵—电磁换向阀左位—液压缸1无杆腔
动作2进油路线:泵—电磁换向阀左位—顺序阀2—液压缸2无杆腔动作3进油路线:泵—电磁换向阀右位—液压缸2有杆腔
动作4进油路线:泵—电磁换向阀右位—顺序阀1—液压缸1有杆腔(动作1、2、3、4)回油路线
动作1回油路线:液压缸1有杆腔—单向阀1—电磁换向阀左位—油箱动作2回油路线:液压缸2有杆腔—电磁换向阀左位—油箱
动作3回油路线:液压缸2无杆腔—单向阀2—电磁换向阀右位—油箱动作4回油路线:液压缸1无杆腔—电磁换向阀右位—油箱
d.两个顺序阀的压力调节分析
顺序阀2的调定压力应大于缸1向右运动的的负载压力,小于溢流阀的调定压力;
顺序阀1的调定压力应大于缸2向左运动的的负载压力,小于溢流阀的调定压力
e 动作分析
按下启动按钮,电磁铁1Y得电,此时缸1伸出,进行动作1,当活塞杆伸出到最右端,液压缸左腔压力升高,当压力升高到一定值时,此时打开顺序阀2,液压油进入到缸2左腔,缸2进行动作2,当缸2活塞杆上的行程块碰到接近开关L2时,L2使电磁铁1Y失电,2Y得电,电磁换向阀进行换向,液压油进入到缸2的右腔,缸2进行动作3,当缸2活塞杆运行到最左端,压力升高,当压力达到一定值,打开顺序阀1,液压油进入缸1的右腔,缸1进行动作4,当缸2活塞杆的行程块碰到接近开关L1时,L1使1Y得电,2Y失电,此时进行动作1,。

如此进行1234动作循
环。

3 设计速度换接回路(快进—工进—快退—停止)
a .绘出实验原理图
b 实验步骤
根据实验原理图依次连接各液压元件,连接完成以后检查,检查无误打开电源,启动泵,控制电路控制面板控制电磁方向阀的通电和失电.。

c 电磁铁动作表
d 回路分析
按下启动按钮,使1YA得电,2YA得电,3YA失电,此时液压缸差动快进,当通过电路控制面板使2YA失电时,此时液压缸进行工进,此时液压回路为回油路节流调速回路,节流阀起节流调速作用,溢流阀开始溢流。

当通过控制面板使1YA失电,2YA得电,此时液压缸快退,当1YA,2YA都失电,3YA得电,液压缸停止动作,泵卸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