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作品欣赏大全
田英章春花秋月楷书书法作品欣赏

田英章春花秋月楷书书法作品欣赏一、田英章楷书简介田英章,字存青、存卿,1950年生于天津,书法研究生。
他的楷书以欧体为根基,兼收赵体等众家之长,字体端庄秀丽、结构严谨、笔画精到。
1. 整体布局2. 笔法特点- 笔画形态- 每一笔画都极具功力。
横画平稳,起笔、行笔、收笔的动作清晰可辨。
例如“春”字的三横,长短不一却排列有序,起笔轻顿,行笔稳健,收笔利落。
竖画挺拔,像“秋”字中的竖画,犹如立柱,笔直而有力,给人以刚正不阿之感。
撇捺舒展,“花”字的撇捺如同鸟之双翼,舒展而富有弹性,既增加了字的稳定性,又展现出灵动之美。
- 用笔力度- 从作品中可以看出,田英章在书写时对用笔力度的把握非常精准。
笔画粗细变化得当,在一些笔画的转折处,如“月”字的横折钩,通过提按的变化,使笔画既有骨力又不失圆润。
重笔之处,如“秋”字的捺画,沉稳厚重,能够体现出字体的扎实根基;轻笔之处,如一些笔画的起笔或牵丝,轻盈灵动,使整个字富有节奏感。
3. 结构特征- 遵循楷书结构的基本规律,重心平稳。
以“春”字为例,上半部分的三个横画与日字底的重心在一条垂直线上,整个字看起来稳稳当当。
比例协调,像“花”字,草字头与下面的化字部分比例恰当,既不会头重脚轻,也不会上轻下重。
对称与呼应关系处理得十分巧妙,“月”字左右对称,内部两横之间相互呼应,使整个字充满了一种内在的和谐之美。
4. 艺术美感- 端庄之美- 作品整体呈现出一种端庄大气的美感。
这种端庄源于其严谨的结构、规整的布局和精到的笔法。
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精心雕琢的艺术品,站得稳,立得住,给人以威严、庄重的感觉,符合传统书法对楷书美学的基本要求。
- 典雅之美。
国展中获奖的褚体楷书作品

国展中获奖的褚体楷书作品
1. 《行书帖》,这是一幅褚体楷书作品,以行书的方式书写,展现了褚遂良独特的笔法和书写风格。
它在国展中获得了金奖,被誉为褚体楷书的经典之作。
2. 《千字文》,这幅作品是以褚体楷书的方式书写的《千字文》,展现了褚遂良精湛的笔法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
它在国展中获得了银奖,被视为褚体楷书的代表作之一。
3. 《山水诗》,这是一幅结合褚体楷书和山水画的作品,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学和绘画艺术的精髓。
它在国展中获得了铜奖,被赞誉为褚体楷书与山水画结合的杰作。
4. 《碑帖》,这幅作品是以褚体楷书的方式书写的碑帖,展现了褚遂良对碑刻文化的研究和理解。
它在国展中获得了优秀奖,被认为是褚体楷书在碑帖领域的重要贡献。
这些获奖作品不仅展示了褚遂良的卓越书法技艺,还体现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创新精神。
它们在国展中获奖,不仅
是对褚遂良个人的认可,也是对褚体楷书这一字体风格的推崇和传承。
最好学的楷书作品欣赏

最好学的楷书作品欣赏
最好学的楷书作品欣赏,明清时期是楷书、草书发展到顶峰的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书法家,无数宝贵的作品流传至今,下面我将
介绍几经典楷书作品。
首先是王羲之的《何香凝碑》,这是一副非常精致细腻的楷书,
选笔有力、留白大气、篆刻考究;从字形上看,它是一种小楷,虽然
字只有一两横,但它的特点在于字体规范、按照标准来写,富有文采。
此外,王羲之的《中兴帖》也十分精致,他的楷书体式不大,行道沉稳,留白有致,个中灵动飘逸,书数文采高雅。
再来看李时珍的《衡阳县志书法帖》,这是一副极其优美的楷书,它用笔轻柔而有力,字体规范完满,字形精致,个中灵动自如,文采
之髓溢于笔端,可谓惊人。
同为明朝书法家,米芾的楷书也极具特点,他的《正统道藏·宝
彝真经大辞典》十分精美,笔划流畅,字形清晰,个中灵动,书数恢宏,所以曾被誉为“浓熟深秀”。
总而言之,这些楷书作品堪称古今中外书法艺术发展史上的佳作,其精致的技巧令人叹为观止,是任何人研究楷书学习的经典作品。
古代经典书法小楷合集

古代经典书法小楷合集在中国古代,小楷是文人士大夫科举从政、治学为文的基本手段,也是一种最为常用和实用的字体,因此,历代书家中,善小楷的大家很多,下面是从各朝代中选出了一些书法史上最为经典的作品,供大家欣赏。
汉晋南北朝钟繇《宣示表》钟繇(151—230),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省长葛县)人,出生于汉末名士之家,官至太傅。
他同汉末张芝、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合称书中“四贤”。
书法各体兼备,完成了古隶向楷书的转变,创立了楷书这一新的书体,在书法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
作品中尤以《宣示表》最能体现其小楷的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
此帖章法纵紧横疏,气势开阔,每行字的大小、轻重、正欹、宽窄,错落有致,极尽自然之趣,体现出一种雄浑厚朴、沉着高古的艺术风格。
王羲之《乐毅论》王羲之(303 —361 ),字逸少,东晋大书法家,官至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
其小楷主要取法钟繇,而在完善楷书、丰富笔法、美化字形等方面又取得了新的成就,其代表作有《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像赞》《孝女曹娥碑》等。
《乐毅论》基本摆脱了隶书的痕迹,具备了完备的楷书法则。
用笔沉着内敛,扎实劲健;点的姿态生动,细腻圆润。
在整体风格上呈现出端庄沉着、圆润峻拔、动静有致的中和之美、雍容之美。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王献之(344 —386 ),字子敬,王羲之第七子,善书又与其父一脉相承,并称“二王”,有小楷作品《洛神赋十三行》传世。
王献之的《洛神赋》将楷书艺术推向一个新高峰,被后世尊称为“天下小楷第一”“小楷极则”,标志着楷书艺术的完全成熟。
从温润细腻、峻拔流美的气格来看,《洛神赋》颇得其父心法要诀,但又灵性颖出,创变有成,更讲求作品的遒丽、峻逸、疏朗之美,已经是完全成熟的楷书之作。
隋唐欧阳询《心经》欧阳询(557 —641 ),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
初学二王,又远承魏、晋、六朝隶书、楷书的特点,用笔险劲,法度严谨,独树一格,被誉为欧体。
他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初唐四家。
王世旺楷书作品欣赏

王世旺楷书作品欣赏王世旺,楷书《爱莲说》,作品尺寸:138×35cm王世旺,楷书《爱莲说》,作品尺寸:66×69cm王世旺,楷书《春夜宴桃李园序》,作品尺寸:34×34cm王世旺,楷书《春夜宴桃李园序》,作品尺寸:34×34cm王世旺,楷书《东(岳)狱大帝宝训。
》,作品尺寸:34×34cm王世旺,楷书,吴均《与朱元恩书》,作品尺寸:138×35cm王世旺,楷书,唐代常建诗《题破山寺后禅院》,作品尺寸:69×35cm王世旺,楷书,杜甫诗《望岳》,作品尺寸:69×35cm王世旺,楷书,禅诗二首,作品尺寸:69×35cm书法空间签约书画名家——王世旺王世旺,1963年出生,湖北监利人,湖北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并入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学习结业,参加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创作培训班学习结业。
系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荆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监利县书法家协会会员,古道风书法社社员。
五岁秉承其父教诲,练习书法。
自二十岁始,临习欧体二十余年,后来改习颜体至今。
其间对隶书、魏碑、行书都有涉猎。
现在主攻颜体楷书。
自1988起,先后参加全国各类书法大赛,或获得奖项,或作品入展。
如2005年“湖北省首届企业家书法篆刻展”书法作品入展,2007年“湖北省首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书法作品入展,2008年,“中国?芮城首届永乐宫国际书画艺术节”书法作品入选,2008年“第五届新世纪全国教师三笔字书法作品大赛”、毛笔书法作品获二等奖,2010年“湖北省乡镇书法篆刻展”书法作品入展,2012年“荆州市屈原杯书法大赛”金奖, 2013年“梅花报春第四届全国诗书画印四绝大赛”获“书法创作一等奖”,2016年入选湖北省第八届书法篆刻作品展,2016年12月在湖北省第二届中小学师生书法大赛中,分别获教师组硬笔书法二等奖、教师组软笔书法二等奖。
等等。
颜体楷书古诗词作品十六首

颜体楷书古诗词作品十六首“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的这首诗充满了春日清晨的生机。
颜体楷书来书写它,让这份生机多了些稳重。
颜体的横画细而竖画粗,在写“春”字的时候,那三横就像春天轻柔的微风,而粗壮的“日”字部分,仿佛是春天里那一轮暖阳。
每一个字都像是被精心雕琢的艺术品,体现出颜体楷书严谨的结构特点。
这种严谨与诗中对春天早晨那种随意而又美好的描绘形成了一种有趣的对比,就好像是一个穿着正装的人在花园里欢快地跳舞。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的这首诗有着无限的哲理和壮阔的胸怀。
颜体楷书书写此诗时,那雄浑的笔画正好和诗中的壮志相呼应。
比如“楼”字,笔画繁多,但在颜体笔下却显得条理清晰,就像鹳雀楼本身一样,稳稳地矗立在那里。
颜体楷书的大气磅礴让这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仿佛看到诗人站在楼上,迎着风,胸怀天下的豪迈模样,而那些字就是他豪迈情怀的忠实记录者。
王维的“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用颜体楷书书写,字里行间都透着一种深情。
颜体字的圆润与刚劲在这首诗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红”字的绞丝旁,笔画的转折处圆润而流畅,如同相思之情的细腻与连绵不断。
而整个字又有着颜体特有的稳重感,就像这份相思是深深扎根在心中,不会轻易被风吹走。
这种书法风格和诗中的情感相得益彰,让人在欣赏书法的同时,更能深刻地体会到相思的那种刻骨铭心。
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充满了一种轻快的活力。
颜体楷书虽然以端庄著称,但在书写这首诗时,却也能体现出这种活力。
颜体的笔画在书写过程中,有一种内在的韵律感。
就像“彩”字,那丰富的笔画变化就像是彩云的斑斓色彩。
这种韵律感和诗中的轻快节奏相呼应,尽管字体是楷书,但依然能让人感受到诗人顺流而下的那种畅快淋漓。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笔下的庐山瀑布气势恢宏。
颜体楷书书写此诗时,那磅礴的气势从字里行间散发出来。
颜体的大字结构开阔,笔画粗壮有力。
“瀑”字的写法,左边的三点水如同瀑布飞溅的水花,右边的部分则像那瀑布的主体,汹涌而下。
45幅魏碑楷书常用字帖欣赏,笔姿厚重雄健挺拔,学魏碑的首选帖

45幅魏碑楷书常用字帖欣赏,笔姿厚重雄健挺拔,学魏碑的首选帖魏碑楷书字确实很美,大气、古朴,瘦硬。
不好普及的是一来笔画翻折太频繁,费时,二来棱角太多,不中庸,不合道。
对于魏碑而言,艺术家和欣赏者往往尚奇尚新。
作为刀痕累累、方峻奇谲的魏碑体一扫钟王的温润、蕴藉的书风,当然会引起书坛的震撼。
若是二者调个个儿,钟王体更是让书家趋之若鹜,因为用笔钟王体要比魏碑体丰富得多。
但是作为一种新的字体,使书坛增辉,其价值不可低估。
魏碑楷书是我国楷书发展较早的书体,到了唐代魏碑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这里我们必须明白一个事实,不是隋唐以来淡忘了魏碑,是淘汰了魏碑,是书法升级到唐楷。
魏碑不是经典,是民间的有个性的书法。
有的专家说是楷书的过渡书体,是半成品。
说魏碑是经典,是清人挖的坑,隋唐离北魏较近他们都摈弃魏碑。
说明他不是经典,是清人变法成瘾,变法社会制度,也变乱书法。
看了好多人写魏碑,剑拔弩张,粗野,一笔分成好几笔描,方笔多得很,不喜欢。
魏碑里也有舒展大方文静俊秀的,方圆结合。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就是著名书法家杜毓成的魏楷字帖《赤壁赋》,希望荧屏前的您能够喜欢。
45幅魏碑楷书常用字帖欣赏:书者介绍:杜毓成,西安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字石移,斋号大容堂,天津市人,1950年生于西安。
历任陕西书法家协会会员,西安市职工书法协会常务理事;杜毓成自幼喜好书法,初学魏碑及习龙门四品,转习《张猛龙碑》《郑文公碑》及南北朝墓志,继攻行草取法米芾、王铎诸家。
所作落笔奔放,沉着痛快,富有表现力。
书风追求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书体风格多变皆成自家面目,主体风格雄强厚穆,磅礴大气,为三秦黄土书风的代表书家。
临摹精品最美12幅小楷欣赏

临摹精品最美12幅小楷欣赏古人言“工书者不精小楷,不能称书家。
”懂书法的都知道,写小楷是最见功夫的。
魏晋以来,大凡官方文书、科举试卷、诗文著录、典籍抄本、佛道经卷等,多用小楷写成,小楷在古代文事活动中,起着基础而又举足轻重的作用。
能写一手精美的小楷,成为具备高度文化素养的一个典型标志。
1、钟繇《宣示表》钟繇小楷书法作品《宣示表》局部《宣示表》较钟繇其他作品,无论在笔法或结体上,都更显出一种较为成熟的楷书体态和气息,字体端整古雅,字体宽博而多扁方,充分表现了魏晋时代正走向成熟的楷书的艺术特征。
钟繇小楷书法作品《宣示表》局部传说王导东渡时将《宣示表》缝入衣带携走,后来传给了王羲之,王羲之后来又将它传给王修,王修便带着它入土为安,从此不见天日。
之后传下来的是王羲之的临摹本。
2、钟繇《贺捷表》《贺捷表》是钟繇的代表作之一,又名《戎路表》、《戎辂表》,内容为得知蜀将关羽被杀的喜讯时写的贺捷表奏,此系最能代表钟书面貌的一帖。
3、王羲之《乐毅论》如果说三国时期钟繇的小楷是楷书的萌芽期,那么到晋代王羲之的《乐毅论》,楷书就已经到了成熟期,《乐毅论》笔笔精到,无一笔含糊,楷法成熟,释智永认为《乐毅论》为王羲之正书第一。
《乐毅论》局部据说唐太宗最为宝重的书迹是王羲之的《兰亭序》与《乐毅论》。
当年唐太宗还将最初的《乐毅论》摹拓分别赐给了长孙无忌、房玄龄、高士廉、侯君集、魏徵、杨师道六人,摹本的传布范围也只限于皇亲国戚或近侍大臣,世人罕见其貌。
《乐毅论》局部4、王羲之《黄庭经》王羲之《黄庭经》局部《黄庭经》通篇章法和《乐毅论》相似,有纵行无横列,纵行清晰,但并不十分规直,随字赋形不拘高矮宽窄,字与字的联结错落有致。
王羲之小楷书法作品《黄庭经》局部对比的形式因素在《黄庭经》中表现得十分丰富,这使得《黄庭经》比之《乐毅论》更多了一些“今意”。
如果说《乐毅论》是古朴与妍丽兼美的话,那么,《黄庭经》已是劲媚秀雅甚于拙朴古雅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楷书作品欣赏大全
楷书也叫“真书”“正书”,是从隶书演变而来的。
从字形上可分为大楷、中楷、小楷,从风格上可分为魏碑与唐碑。
历代有很多楷书大家,著名的
有智永、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频等。
智永《真草千字文》
《真草千字文》是隋代的大书法家智永和尚的传世真迹。
智永是“书圣”王羲之的七世孙,他的书法用笔得王氏真传。
智永练字非常勤苦,又
以王羲之书法作为学习对象,因此,熟能生巧,在楷书和草书艺术上都取
得了很高成就。
《真草千字文》以它精熟道美的楷书书法深受后代学书者
的喜爱。
其特点是:
1.常以尖锋人纸,略带侧锋,运笔保持中锋,转折处以提转为主,兼
有顿折。
用笔熟练自如,曲折婉转,含蓄而富于变化,笔画遒劲美丽。
2.字形以方为基础,而以圆浑为主。
结体严谨规整,松紧相宜。
字与
字看上去相互区别,个个独立,实则气脉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