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TS装置控制器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FACTS

几种FACTS控制器
1.静止无功补偿器SVC
SVC 是一种静止的并联无功发生或者吸收装 置,它包括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CR、晶闸管 投切电抗器TSR、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以 及它们之或与机械投切并联电容器MSC/电 抗器MSR构成的某种组合体。 SVC不仅用于输电网以提高传输可控性、系 统稳定性和输送容量,还广泛应用于配电 网用以提高供电可靠性、降低线损和改善 电能质量。
FACTS的技术特点
• • • • • 利用FACTS元件可以快速、平滑地调节系统参数,从而灵 活、迅速地改变系统的潮流分布。 FACTS元件具有快速可控的特点,对提高系统的暂态稳定 性有十分显著的作用。 FACTS元件可以断续或连续地调节控制参数,可以用来调 节系统阻尼,抑制振荡,改善系统的动态稳定性。 电子开关理论上可以无限次操作而无机械磨损,因而提高 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FACTS技术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输电线路和设备,以增加 FACTS元件的方法,在现有电力系统内逐步实施。
几种FACTS控制器
5.晶闸管控制的移相器TCPST
TCPST是一种采用晶闸管开关调节、能提供快速可 变相角的晶闸管控制移相器。其单相结构如图5所 示,每相包括一个并联和一个串联的变压器,并 联绕组的原边连接到另外两相,产生一个相位与 控制相电压垂直的电压相量,通过电力电子电路 进行适当调节(即改变极性和幅值等)后叠加到控制 相电压上,从而达到可控移相的目的。TCPST通过 调节相位能够有效的控制电网的潮流,提高暂态 和中长期稳定性,阻尼功率振荡。
FACTS技术基本概念
• 交流输电系统的电力电子装置,其中“柔性”是指 对电压电流的可控性;如装置与系统并联可以对系 统电压和无功功率进行控制,装置与系统串联可以 对电流和潮流进行控制; • FACTS通过增加输电网络的传输容量,从而提高输电 网络的价值,FACTS控制装置动作速度快,因而能够 扩大输电网络的安全运行区域; • 在电力电子装置最早用于直流输电系统中并实现了 对输送功率的快速控制,由此人们想在交流系统中 加装电力电子装置,寻求对潮流的可控,以获得最 大的安全裕度和最小的输电成本,FACTS技术应运而 生。
浅谈灵活交流输电系统(FACTS)控制技术的发展和现状

浅谈灵活交流输电系统(FACTS)控制技术的发展和现状【摘要】对灵活交流输电系统(FACTS)的概念和作用进行了概述,详细讨论了FACTS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几种FACTS控制器的原理、优点、缺点以及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情况,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FACTS;电网;控制器;补偿器1.前言灵活交流输电系统(FACTS)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新技术,FACTS以其特有的大功率、高速、精确连续的控制技术,通过改变高压输电网的参数(相角、电压、线路阻抗)及网络结构对输电线路进行直接控制,它代替了传统的机械、电子及电磁的控制手段,使交流输电系统的功率有高度的可控性,降低了系统网损和发电成本,大幅度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FACTS控制技术的发展FACTS的概念是由美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力专家Hingorani 1986最初提出的。
FACTS控制技术经数十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实现的功能也日趋强大,FACTS家族也由最初的几种发展到现在的数十种。
最初,FACTS控制技术主要采用反并联晶闸管控制结构,这种技术的应用主要有静止无功补偿器(SVC)、可控串联补偿器(TCSC)、可控移相器(TCPS)等。
随后,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进步,出现了基于GTO 电压源换流器(VSC)的新一代FACTS控制器,主要有串联潮流控制器(SPFC)、静止移相器(SPS)、高级无功发生器(ASVG)、静态同步补偿器(STATCOM)、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等,以及最新一代新型控制器:线间潮流控制器(IPFC)、广义统一潮流控制器(GUPFC)和可转换静止补偿器(CSC)等。
下面对应用较广的部分FACTS控制器进行比较和说明。
(1)SVC、ASVG静止无功补偿器(SVC)可应用于输电系统补偿和负荷补偿,从SVC实际投入运行来看,SVC主要作用是为系统提供无功支持从而来抑制闪变和维持系统电压恒定,提高输电能力和系统安全。
FACTS控制器探讨

这 一点来说 ,T T O S A C M是 真正 意义 上 的无 功 发 生 , 就 像 发 电机 一 样 可 以直 接 给 系 统注 入 无 它
图 3 统一 串联型 F C 控制器 AT S
功 功率 , 但其 容 量受 到 很 大 限制 。S A C M 是 TT O F CS A T 技术 中用 得较 多 的装 置 之 一 , 期 主 要 初 用 在 钢铁 企 业 , 已有 相 当一 部分 在 电 网 中使 现 用, 国外 有相对 较成 熟 的技术 , 国 内仍处 于示 在
一
串 联 组 合 F C 控 制 器 和 串 联 一并 联 组 合 AT S
s tc, y e ̄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 sr 技术是利用现代电力电子 技术与传统的潮流控制技术( 如阻抗控制, 功角控制 等) 相结合的产物。它用可靠性很高的大功率可控 电 力电子器件替代传统的机械型高压开关, 并辅以相应
F C S( l il a e a v cr n r s i i A T Fe be l r te u et t nm s o x tni r a sn
能量传输方 向的关系, 可以将 F C 控制器分为 : AT S
串联 型 F C 控制 器 、 AT S 并联 型 F C 控 制 器 、 AT S 串联
的储能元件 , 电力系统 中影响潮 流分布 的三个 主要 使 参数(电压 、 线路阻抗及功角)可按照系统的需要迅速
F C 控 制器 。下 面 主 要 对 第 二 种 分 类 方 法 进 行 AT S
叙述 。
2 1 串联型 F C 控 制器 . AT S
串联 型 F C S控制 器直接 与 输 电系统 串联 , AT 它 相 当于 一个可 变阻 抗 , 改变 阻抗 , 通过 改变 注入输 电 线路 电压 的大小 , 即便 是 有 数倍 的 电流 通 过控 制 器
设计中的重点难点关键技术问题的把握控制相应措施

设计中的重点、难点及关键技术问题的把握控制及相应措施在本项目的设计重点问题的决策上,充分听取甲方意见,在规范许可范围内尽量满足甲方要求,做到:分析问题不主观、解决问题不拖延、修改方案不厌烦、承担责任不推诿。
公司成立了专门针对本次项目的项目小组,在设计的重点问题中集合各个专业,会同甲方,施工方等进行磋商力求设计出高质高量的工程项目设计。
针对本项目的难点技术:1)与甲方、施工方紧密配合,因地制宜分析、修改、补充设计,提出合理化建议。
作为施工预先控制,现场人员将及时协助甲方、监理、施工单位,制定、审查施工方案,尤其在土方造型,苗木种植等难点和部位一定到场协助。
而且,从保证质量的前提出发,尽量提供在类似工程中的有效经验,为加快施工进度提供技术服务。
2)施工期间与监理和施工单位搞好团结协作,在不违反国家规范,不降低工程标准,不影响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积极采纳合理化建议,努力降低工程造价,配合各方做好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投资控制。
3)不按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的,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向甲方反馈,若遇影响工程的重大技术问题及时向甲方提交备忘录。
4)施工交底前,作好全部设计工作的完善和修改工作,并派出项目负责人、项目主管经理及各专业负责人参加交底。
设计施工交底包括对施工图设计交底、加工及安装技术交底,负责将设计内容、设计意图、设计中技术要点向甲方和施工方作详尽介绍,并认真听取甲方及施工方对设计提出的问题,作好记录,并做出合理准确答复,形成纪要。
5)变更设计(a).施工阶段发生的变更设计及设计原则、工程规模、设计标准等较重大的设计变更,必须经过甲方、工程监理方、设计方、施工方四主方召开会议讨论研究,做出决议,进行变更设计。
上述情况的变更若属设计方或甲方原因,我院将免费对图纸进行修改。
我院所发出的变更通知单均加盖出图专用章。
(b).施工阶段发生的变更设计,涉及到因设备或选材等变更及因局部问题需对施工图进行少量变更和修改时,由设计、监理、施工、甲方四方用施工洽商的方式解决。
FACTS技术

每一种可选择的方案都有它技术和经济 方面的优点、限制和缺点,对这两种方 案进行全面的比较已超出了本文的范围。 然而,为满足输电所需的高额定容量, 并考虑到GTO晶闸管可利用的kV和kA额 定值,第一种方案是最合适的。因此, 过去在开发TVA的STATCOM和AEP的 UPFC时采用了具有多重开关级别的多重 6脉波桥。正弦电压波形是通过作为磁接 口的连接变压器而获得的,磁接口为各6 脉波桥的输出电压提供适当的移相,其 概念性示意图如图4所示.
这一功能上的灵活性,为解决电力工业 面临的诸多问题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UPFC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特性是通过协 调串联和并联变换器产生的电压来确定 的。
3.3 UPFC控制 控制
UPFC具有串联和并联变换器这一结构,为控 制所有的电力传输参数,如输电电压、输电阻 抗和输电相位角等提供了巨大的灵活性。这一 灵活性是由于串联和并联变换器产生的输出电 串联和并联变换器产生的输出电 压其大小和相位角是可控的,并可以提供多种 压其大小和相位角是可控的 运行方式。并联变换器 并联变换器的运行方式既可以是无 并联变换器 无 功控制,也可以是自动电压控制 串联变换器 自动电压控制。串联变换器 功控制 自动电压控制 的运行方式取决于与插入电压相关的相位角, 可以是直接电压插入方式、移相方式、线路阻 电压插入方式、 电压插入方式 移相方式、 抗控制方式或这三种方式的组合(为了实现自 抗控制方式或这三种方式的组合 动潮流控制)。
常控制范围; 2. 通过并联元件设定理想的终端电压(无功功率): 正常控制范围; 3. 不计损耗,设定整个装置的净有功功率为零:装 置原理; 4. 强制限制串联元件插入交流电压的大小:标称额 定值; 5. 强制限制线路侧电压(可以通过限制串联元件插 入交流电压的相位角来实现):最大和最小稳态值; 6. 当有功(无功)潮流不可控时,强制限制串联元 件的交流电流:稳态热定额; 7. 强制限制并联元件的交流电流:稳态热定额; 8. 强制限制串、并联元件之间的有功功率转换:最大 稳态值。
华北电力大学-直流输电与FACTS技术-Ch6FACTS概述

32
直流输电与FACTS技术
§6.5 FACTS控制器的分类(续)
➢ 并联联接的FACTS控制器
静止无功补偿器(SVC) 可控硅控制的电抗器(TCR) 可控硅投切的电抗器(TSR) 可控硅投切的电容器(TSC) 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或SSC) 静止无功发生器(SVG) 静止调相机(STATCON) 静止无功系统(SVS)
27
直流输电与FACTS技术
§6.4 FACTS与HVDC的关系(续)
随着可关断器件耐压和容量的不断提升, HVDC和FACTS之间的界限正在逐渐模糊, 有“交集”: 如:VSC-HVDC
28
直流输电与FACTS技术
§6.5 FACTS控制器的分类
➢IEEE TF提出的分类法
并联型 串联型 串并联型 其它
简单说,FACTS是综合电力电子技术、微 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而形成的 用于控制交流输电的新技术。
定义一:FACTS是利用电力半导体构成的 移向变压器、调压器以及串联补偿电容器 等电力电子装置,通过改变线路阻抗和节 点电压相角以实现对交流潮流的有力控制。 (1986年,Hingorani)
7
直流输电与FACTS技术
§6.1 FACTS的概念(续)
定义二:FACTS是可控硅构成的移相器、 静止无功补偿器、动态制动电阻、可控串 联补偿器、有载调压变压器、故障电流限 制器等装置的总称。(1988年,Hingorani)
定义三:FACTS为包含除高压直流输电 (HVDC)以外的所有应用在输电环节的 电力电子装置的总和。(1994年, Hingorani)
facts装置讲解[研究材料]
![facts装置讲解[研究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d6f0865276c66137ee061965.png)
1.2 次同步振荡的抑制措施
避开谐振点
提高电气阻尼 阻断次同步电气量
阻塞滤波器 旁路滤波器
THANK YOU FOR WATCHING
X '' X L XT
0.135 0.56 0
2.1 晶闸管控制串联电容器(TCSC)
TCSC的晶闸管每半个工频周期导通一次,对次同步电流产生 斩波作用,可以使得装置在次同步频率下呈现感抗和电阻效应,使 系统偏离可能引起机电谐振的自然频率。
2.2. 静止串联同步补偿装置(SSSC)
U1
I
Vind s max
Is min
IL max I L
V car s max Vcar
SSSC的输出电压不受线路电流的影响,在线路电流最大或最小时 仍可以保持额定容性或感性的输出电压,且SSSC可以从容性模式到感性 模式进行平滑的过渡,控制范围较大。
2.2. SSSC的阻抗特性
SSSC在容性补偿时无论Us取何值,补偿线路的总等值阻抗始终为感性 ,不存在SSSC等值容抗与线路阻抗相等的情况,在通常运行的容性区域, 不会发生次同步谐振现象。
1. 次同步振荡产生机理
串联补偿技术
HVDC
峰谷书屋
4
2. FACTS装置抑制次同步振荡机理
改变系统的运行方式 避开谐振点
串联型FACTS装置 提高电气阻尼
阻断次同步电气量
2. FACTS装置抑制次同步振荡机理
改变系统的运行方式 避开谐振点
串联型FACTS装置
fer f0
XC
60
0.168
Us
U2
耦合 变压器
控制器
逆变 器
电源
SSSC是基于同步电压源的原理,向线路注入一个与线路电流相差90°的可控电压 ,它不再利用电容器或电抗器产生或吸收无功功率来实现无功补偿,而通过产生一个 具有可控幅值和相角、同步、近似正弦的电压差来和系统交换无功功率实现补偿。
第11章 FACTS技术及电力电子电器

二、静止调相器
三 、串补限流器
串补限流器
四、FACTS电器与传统机械式电器 的比较
优点主要有:
1. 动作速度快。机械触点开关的动作时间一般月几十毫秒, 而电力电子开关的动作时间一般仅需几十微秒。 2. 操作频率高,每分钟可动作100次以上。 3. 寿命高,仅有电老化问题而无机械寿命,而后者正是机械 式开关的寿命极限。 4. 无触点和外部放电,可在有机械振动、粉尘和有危险气体 中工作。 5. 操纵功率小,如MOS场效应关的控制几乎不取用信号电流。 6. 可实现模块化,提高质量和可靠性,降低成本。 7.便于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 8. 可实现可控阻抗变换,连续可调,这对于两位式开关是根 本不可能的。
电力电子开关的弱点
1. 电力电子开关的总体价格比相应的传统开关高许多。 2. 电力电子开关在导通后有管压降,因此有一定的功 率损耗,为了散热往往加有大面积的散热体,从而 使开关的体积往往比同容量的有触点电器大许多。 3. 电力电子开关在关断后存在漏电流,不能实现理想 的电隔离。 4. 过载能力低,受工作温度的影响较大,抗干扰能力 较差。 5. 电子电器工作时产生许多谐波分量,是电力系统的 一个谐波污染源。
二、现代电力系统面临的困难
1. 2. 3. 4. 5.
电力系统潮流的实时控制 短路电流水平的配合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问题 电力系统的控制速度 系统电压和无功功率的控制
一般称系统中有规律波动的功率流动为潮流
三、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
四、电力电子技术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1.对输电方式的影响 21世纪将呈现交流、直流两种输电方式 并肩协调运行的良好局面。
各种FACTS控制器
带串补偿的故障电流限制器原理结构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ACTS 装置控制器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问题Key Technologies on Design of FACTS Controller清华大学电机系 王 强 姜齐荣 梁 旭刘文华 王仲鸿 韩英铎 (北京100084)【摘要】 在归纳总结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FACTS装置控制器设计中会遇到的一系列关键性的技术问题,诸如快速信号采集处理、控制的多目标、直流偏磁问题、不对称问题、控制与保护、控制器之间的协调等,做了较全面的综述。
【关键词】 FACTS 控制器设计 直流偏磁Abstract Based on Summation of massive reference ma 2terials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discusses a series of critical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design of FACTS con 2troller ,such as problems of fast signal acquisition ,multi 2target control ,DC magnetization ,unequilibrium ,control and protect ,coordination among controllers etc.K ey w ords FACTS controller design DC Magnetiza 2tion0 前言柔性交流输电技术(FACTS )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新技术,它应用电力电子技术的最新发展成就及现代控制技术实现对交流输电系统参数以至网络结构的灵活快速控制,以期实现输送功率的合理分配,降低功率损耗和发电成本,大幅度提高系统稳定性、可靠性。
使电力系统中影响潮流分布的3个主要电气参数:电压、线路阻抗及功率角可按系统的需要迅速调整。
FACTS 装置包括:静止无功补偿器(SVC ),新型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Com ),可控串补(TCSC ),晶闸管控制移相器(TCPAR ),统一潮流控制器(U P 2FC ),晶闸管控制动态掣动(TCDB ),晶闸管切换过压保护(TSOV P ),次同步振荡抑制器(N GH 2SSR )。
FACTS 技术的出现,给研究者研究新的控制器解决新的问题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而在FACTS 装置控制器的设计过程中,有一些关键技术问题具有普遍的理论意义,需要多个学科知识的综合才能解决。
1 非正常运行如何迅速、准确地获取信息合适的反馈量的选取对于FACTS 控制器的设计来说非常重要。
电力系统稳定控制一般需要的信息有δ、ω、P 、Q 、U 、I 、θ(同步信号)。
FACTS 装置的控制反应时间一般在2~3周期级,但许多电力系统参量如有效值、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等,都是以工频周期为基础而定义的。
按传统方法计算上述参量需一个工频周期的采样时间,这将使FACTS 带来的快速好处丧失,无法发挥其在电力系统稳定和振荡中的作用。
例如,清华大学与河南电力工业局联合研制的300kvar StatCom 在控制规律设计过程中用传统的无功功率、电压有效值概念时就遇到了问题。
在用PID 控制时,因为装置的时间常数为513ms ,响应时间也仅为20ms 左右,使用以工频周期为基础而定义的无功进行定无功控制时,测量计算环节至少有20ms 的延时,PID 控制的比例环节的放大倍数必须很小,否则装置容易出现振荡。
这就需要从理论上发展上述有关参量的瞬时值定义。
笔者在任意电压、电流波形的瞬时值概念的基础上,定义了三相瞬时无功,并提出了无需储能元件、由开关元件组成的新型瞬时无功补偿;利用空间矢量在α、β平面上严格地定义了瞬时负序并给出了瞬时负序的计算公式。
一些文献对瞬时有功、瞬时无功的定义也进行了探讨。
FACTS 装置将开关动作引入到以基波为主的电力系统,不可避免带来了谐波,电力系统故障也会带来负序、谐波、衰减的电磁过程(以毫秒计),干扰和延迟了采样工作,决定电力系统稳定问题的是正序基波有功功率的变化,这就要求研究快速、有效的滤波算法,而且要综合考虑数据采样和处理的精度及速度的关系,使其最大限度满足控制的需要。
应从已经证明是鲁棒、可靠的应用中选用成熟的滤波器技术。
有名的数字傅利叶变换(DF T )就是其中之—92— 第32卷中 国 电 力1999年第2期一。
根据傅利叶变换可以很方便地计算出电压或电流的基波分量的有效值,以及计算出有功、无功等电气量。
2 如何解决不对称问题在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中,各种不对称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
许多并联的FACTS 装置是通过小阻抗直接连入系统的,比之发电机,负序电压更易导致装置不能正常工作,因此需要深入分析系统不对称对装置的影响,采取控制和保护措施使系统不对称时装置仍能够安全可靠地工作。
采取不对称控制方法目前应用分两种方式:面向负荷的,逆变器产生与负荷负序电流幅值相同、相位相反的电流,以抵消由于负荷的不对称引入的不对称;面向系统的,逆变器产生与系统电压幅值相同、相位相反的电压,以抵消系统不对称对装置的影响。
有文献提出三相PWM 电压源逆变器通过一个三相变压器与线路串联,通过抵消线间电势的负序分量而达到不平衡补偿。
此法对逆变器的容量要求小,注入的谐波低。
另有文献提出,在一相注入(串联)一校正电势足够将进线的负序电压分量消除。
得到的三相负荷端电势基本上是正序电势,从而平衡。
所说的有源线路调节器的容量很小,对于10%的不平衡来说,典型的情况只需要3%的容量。
也有人提出了利用串联补偿控制方法解决StatCom 在系统不对称条件下的运行问题,通过建立串联补偿装置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各环节的参数设计原则和一种适合于系统不对称控制的快速系统负序电压检测方法。
笔者提出了通过控制StatCom 触发脉冲使其产生与系统电压负序分量大小和相角完全相同的负序电压以抵消系统电压负序分量,从而抑制StatCom 负序电流的方法;以及利用开关函数建立了典型电力电子装置输入、输出特性的开关传递函数矩阵,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典型电力电子装置在系统不对称条件下输入、输出中的非特征谐波分量。
3 变压器直流偏磁导致装置过电流问题电压型自换向逆变器的输出中含有的直流分量会导致变压器直流偏磁,最坏情况下会由于饱和而过流。
日本的新信浓变电站的50MVA StatCom 在系统发生扰动时,StatCom 的变压器受相邻的一个大变压器激励发生直流偏磁。
东京电力公司开发了一新型防直流偏磁控制系统,根据在逆变器输出检测到的电势直流分量,进行快速磁通矫正。
但在头两年运行中仍因直流偏磁导致装置退出运行。
对其退出原因分析如下:过压退出原因———80MVA 的电容器投入66kV 母线造成母线电压波形畸变,StatCom 受其影响进入“封锁状态”进而重启,直流电压过电压继电器发现直流电压超过设定值将装置跳掉。
对付措施是将过压整定值由120%调为135%。
重启失败引起退出原因———1000MVA 变压器投入运行导致500kV 母线电压畸变,并涉及到50Mvar StatCom 相连的66kV 母线,引起StatCom 的输出变压器直流偏磁(DC Magnetization ),防止直流偏磁控制起作用,但却无法完全抑制直流偏磁。
过流导致门极封锁,StatCom 在500ms 后重新开启触发脉冲。
然而波形畸变尚未消除,再次过流使装置退出。
为此增加了一套波形畸变检测电路,只有在系统波形不畸变的情况下,重启动功能才能起作用。
第2年的过流引起退出原因———相邻的1000MVA 大变压器投入系统引起过流,通过检测逆变器的变压器原边、副边电流差来抑制直流偏磁的功能不足以对付附近大变压器投入引起的直流偏磁,原有的抑制直流偏磁的功能只能对付由于脉冲发生器长期偏差引起的正负不平衡、投入大变压器引起的直流分量,而对投入变压器引起的谐波分量无能为力。
现在日本人称,可以采用一种新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但具体做法言之不详。
最近,我们对封锁脉冲后出现的过压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并给出了解决办法。
其主要结论是:不考虑变压器磁饱和时封锁脉冲,电容器电压只与系统电压、封锁初始时的电容电压和电感电流有关。
考虑变压器磁路饱和时封锁脉冲,与变压器的连接方式有关。
激磁电流感应出的主磁通为平顶波,可分解为基波和一系列奇次谐波磁通。
如果n 次谐波电流不能流通,而磁路中n 次谐波磁通可以流通,变压器的空载输出电压中将含有n 次谐波电压,其幅值与磁通的含量有关;如果变压器n 次谐波磁通、电流都可以流通,那么n 次谐波电流感应的磁通可以抵消原来的n 次谐波磁通,从而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中的谐波含量降低;如果变压器中n 次谐波磁通不能流通,变压器空载输出电压中将不含n 次谐波电压。
当StatCom 变压器和系统变压器采用三相三线的Y/Y 接法时,StatCom 线电压中17次以下谐波电压互相抵消,激磁回路中没有17次以下的谐波电流,所以相电压中每个绕组的空载电压可能含有17—3— 1999年第2期中 国 电 力第32卷次以下的谐波分量。
对300kvar StatCom的实测结果证明了这点,副边电压出现高次谐波(3、5、7、9等次),3次谐波电压幅值达到基波幅值的163%,5次达基波的45%,7次达基波的17%,与基波电压叠加出现基波电压3倍以上的电压峰值,实测电容电压达到1680V(基波时为520V);当StatCom与系统连接采用三相四线制时,相电压的3次谐波电压经中线和系统构成回路,产生3次谐波电流,抵消原有谐波磁通,使StatCom变压器副边输出电压中基本不含3次谐波,峰值从1680V降为840V。
最终,我们在300kvar StatCom上采用了直流侧并联电阻的方法,为谐波激磁电流提供通路,通过激磁电流的畸变来纠正磁通和电压的畸变,使谐波电压大大下降,封锁脉冲后实测电容电压为590V,GTO 可以承受。
电弧炉的电流含有快速、不规则变化的无功功率和高次谐波,从而引起电压闪变。
日本东芝公司开发了容量为5MVA的闪变抑制装置,可与SVC 相结合,构成混合系统。
大容量SVC补偿大部分无功功率和高次谐波。
它含有抑制变压器直流侧偏磁回路。
该回路可通过检测变换器各桥输出电流的直流量,调节GTO的关断时间来消除变压器的直流偏磁。
4 控制如何与保护相结合按设计,StatCom只能运行在系统三相对称的情况下或轻微不对称的情况下。
一旦系统的负序电压超过一定水平,StatCom就会因GTO过电流而无法正常工作。
原保护方式设定为:如果发现某桥臂有故障,封锁所有桥臂GTO的触发脉冲后装置跳闸,同时给出故障桥臂的故障信息。
因此,如果在StatCom一定电距离内系统发生不对称故障,Stat2 Com中的GTO将出现过电流,装置保护使StatCom 退出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