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练习题

合集下载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练习题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练习题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练习题1、如图,点O是正六边形的对称中心,如果用一副三角板的角,借助点O(使该角的顶点落在点O 处),把这个正六边形的面积n等分,那么n的所有可能取值的个数是()A. 4 B. 5 C. 6 D. 72、某公园计划砌一个形状如图(1)所示的喷水池,后来有人建议改为图(2)的形状,且外圆的直径不变,喷水池边沿的宽度、高度不变,你认为砌喷水池的边沿()A.图(1)需要的材料多B.图(2)需要的材料多C.图(1)、图(2)需要的材料一样多D.无法确定3、如图,在△ABC中,∠C=90°,∠B=28°,以C为圆心,CA为半径的圆交AB于点D,交BC于点E,则弧AD的度数为()A.28° B.34° C.56°D.62°4、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圆只有一条对称轴B.圆的对称轴不止一条,但只有有限条C.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每条直径都是它的对称轴D.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每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5、下列三个命题:①圆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②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③相等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其中是真命题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①③D.①②③6、在一个地球仪的赤道上用铁丝打一个箍,现将铁丝箍半径增大1米,需增加m米长的铁丝,假设地球的赤道上也有一个铁箍,同样半径增大1米,需增加n米长的铁丝,则m与n的大小关系是()A.m>n B.m<n C.m=n D.不能确定7、我们知道沿直线前进的自行车车轮上的点既随着自行车作向前的直线运动,又以车轴为圆心作圆周运动,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这个点的运动轨迹,会发现这个点在我们眼前划出了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其实,很早以前人们就对沿直线前进的马车车轮上的点的轨迹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有人认为这个轨迹是一段段周而复始的圆弧,也有人认为这个轨迹是一段段的抛物线.你认为呢?摆线(Cycloid):当一个圆沿一条定直线作无滑动的滚动时,动圆圆周上一个定点的轨迹叫做摆线.定直线称为基线,动圆称为母圆,该定点称为摆点:现做一个小实验,取两枚相同的硬币并排排列,如果我们让右侧的硬币绕左侧硬币作无滑动的滚动,那么:(1)当右侧硬币上接触点A的运动轨迹大致是什么形状?(2)当右侧硬币转到左侧时,硬币面上的图案向还是向下?(3)当右侧硬币转回原地时,硬币自身转动了几圈?()A.一条围绕于硬币的封闭曲线;向上;1圈 B.一条摆线;向上;1圈C.一条围绕于硬币的封闭曲线;向上;2圈 D.一条摆线;向下;2圈8、如图,甲顺着大半圆从A地到B地,乙顺着两个小半圆从A地到B地,设甲、乙走过的路程分别为a、b,则()A.a=b B.a<b C.a>b D.不能确定9、如图,在Rt△ABC中,∠ACB=90度.点P是半圆弧AC的中点,连接BP交AC于点D,若半圆弧的圆心为O,点D、点E关于圆心O对称.则图中的两个阴影部分的面积S1,S2之间的关系是()A.S1<S2 B.S1>S2 C.S1=S2 D.不确定10、如图,��方形ABCD的边长为2,将长为2的线段QR的两端放在正方形的相邻的两边上同时滑动.如果点Q从点A出发,沿图中所示方向按A⇒B⇒C⇒D⇒A滑动到A止,同时点R从点B出发,沿图中所示方向按B⇒C⇒D⇒A⇒B滑动到B止,在这个过程中,线段QR的中点M所经过的路线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A.2 B. 4﹣π C.π D.π﹣111、如图所示,△ABC中,∠B=90°,AB=21,BC=20.若有一半径为10的圆分别与AB、BC相切,则下列何种方法可找到此圆的圆心()A.∠B的角平分线与AC的交点 B.AB的中垂线与BC中垂线的交点C.∠B的角平分线与AB中垂线的交点 D.∠B的角平分线与BC中垂线的交点12、从一个n边形的同一个顶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顶点与其余各顶点,若把这个多边形分割成6个三角形,则n的值是()A.6 B. 7 C.8 D.9 13、如图,正三角形ABC内接于半径为2cm的圆,则AB所对弧的长为()A.B.C.D.或14、在四个命题:(1)各边相等的圆内接多边形是正多边形;(2)各边相等的圆外切多边形是正多边形;(3)各角相等的圆内接多边形是正多边形;(4)各角相等的圆外切多边形是正多边形,其中正确的个数为()A.1 B.2 C.3 D.415、正六边形的内切圆与外接圆面积之比是()A.B.C.D.16、圆内接正三角形的边心距与半径的比是().A.2:1 B.1:2C.D.17、用48米长的竹篱笆在空地上,围成一个绿化场地,现有两种设计方案,一种是围成正方形的场地;另一种是围成圆形场地.现请你选择,围成(圆形、正方形两者选一)场地面积较大.18、如图,两个半径都是4cm的圆外切于点C,一只蚂蚁由点A开始依ABCDEFCGA的顺序沿着圆周上的8段长度相等的路径绕行,蚂蚁在这8段路径上不断地爬行,直到行走2006πcm后才停下来,请问这只蚂蚁停在哪一个点?答:停在点.19、两同心圆的圆心为O,大圆半径为3,小圆半径为1,大圆的直径与小圆相交于B、C两点,分别以B、C为圆心、以2为半径作半圆(如图所示),则阴影部分面积为____平方单位.20、如图,一个人握着板子的一端,另一端放在圆柱上,某人沿水平方向推动板子带动圆柱向前滚动,假设滚动时圆柱与地面无滑动,板子与圆柱也没有滑动.已知板子上的点B(直线与圆柱的横截面的切点)与手握板子处的点C间的距离BC的长为Lm,当手握板子处的点C随着圆柱的滚动运动到板子与圆柱横截面的切点时,人前进了____m.21、从一个边数为五的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连接这点与其余各顶点,将该多边形分割成____个三角形.22、如图①是半径为1的圆,在其中挖去2个半径为的圆得到图②,挖去22个半径为()2的圆得到图③…,则第n(n>1)个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23、在一块空旷的草地上有一木桩,桩上拴着一条长3米的绳子,绳子的另一端拴着一只羊,则这只羊吃草的最大面积是____米2.24、如图是比例尺为1:200的铅球场地的示意图,铅球投掷圈的直径为2.135m,体育课上,某生推出的铅球落在投掷区的点A处,他的铅球成绩约为____m(精确到0.1m).25、如图所示,①中多边形(边数为12)是由正三角形“扩展”而来的,②中多边形是由正方形“扩展”而来的,…,依此类推,则由正n边形“扩展”而来的多边形的边数为____.26、凸n边形的对角线的条数记作a n(n≥4),例如:a4=2,那么:①a5=____;②a6﹣a5=____;③a n+1﹣a n=____.(n≥4,用n含的代数式表示)27、正n边形的中心角的度数是_______.28、请你在如图所示的12×12的网格图形中任意画一个圆,则所画的圆最多能经过169个格点中的____个格点.29、平面内有四个点A、O、B、C,其中∠AOB=1200,∠ACB=600,AO=BO=2,则满足题意的OC长度为整数的值可以是.30、如图,在正八边形ABCDEFGH中,四边形BCFG的面积为20cm2,则正八边形的面积为cm2.31、正六边形的内切圆半径与外接圆半径的比等于_________.32、边长为2的正方形的外接圆的面积等于________.33、某公司计划砌一个形状如图1所示的喷水池,经人建议人为如图2所示的形状,且外圆的半径不变,只是担心原来准备好的材料不够,请你比较两种方案,哪一种需要的材料多?34、如何在操场上画出一个很大的圆?说一说你的方法.作图说明:已知点AB=4cm,到点A的距离小于2cm,到点B的距离小于3cm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35、同学们,你们会用画多边形的对角线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吗?比如,学校举办足球赛,共有5个班级的足球队参加比赛,每个队都要和其他各队比赛一场,根据积分排列名次.问学校一共要安排多少场比赛?我们画出5个点,每个点各代表一个足球队,两个队之间比赛一场就用一条线段把它们连接起来.由于每个队都要与其他各队比赛一场,这样每个点与另外4个点都会有一条线段连接(如右图).现在我们只要数一数五边形的边数和它的对角线条数就可以了.由图可知,五边形的边数和对角线条数都是5,所以学校一共要安排10场比赛.同学们,请用类似的方法来解决下面的问题:姣姣、林林、可可、飞飞、红红和娜娜六人参加一次会议,见面时他们相互握手问好.已知姣姣已握了5次手,林林已握了4次手,可可已握了3次手,飞飞已握了2次手,红红握手1次,请推算出娜娜目前已和哪几个人握了手.36、如图,两个大小相同的大圆,其中一个大圆内有10个小圆,另一个大圆内有2个小圆,你认为大圆内的10个小圆的周长之和与另一个大圆内的2个小圆的周长之和哪一个大?请你猜一猜,并用学过的知识和数学方法验证你的猜想.37、把一个多边形沿着几条直线剪开,分割成若干个多边形.分割后的多边形的边数总和比原多边形的边数多13条,内角和是原多边形内角和的1.3倍.求:(1)原来的多边形是几边形?(2)把原来的多边形分割成了多少个多边形?38、图中字母表示为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从属关系,则字母所代表的图形为:正方形为____,菱形为____,矩形为____,平行四边形为____,四边形为____.39、一共有几个圆:天文台的墙上有很多图形,如图所示的可能是一些卫星的轨道图的一部分.请问:图中一共有几个圆?40、如图,半圆O的直径AB=8,半径OC⊥AB,D为弧AC上一点,DE⊥OC,DF⊥OA,垂足分别为E、F,求EF的长.41、图1、图2是两张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方格纸,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A和点B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在图1中画出△ABC,使△ABC为直角三角形(点C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画出一个即可);(2)在图2中画出△ABD,使△ABD为等腰三角形(点D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画出一个即可).。

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轴对称图形的认识轴对称图形的认识教学⽬标1、通过剪⼀剪的实际操作,体会到轴对称图形的主要特点。

2、在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础上,能正确判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轴对称图形,并找到对称轴。

3、通过剪、画、说找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的观察、分析、综合、抽象和空间想象能⼒。

4、通过对实物及相关图⽚的欣赏,感受到数学与现实⽣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对称美。

教学重难点能辨认对称图形,并能找出对称轴。

教、学具准备课件、学⽣每⼈⼀张的彩纸、⼀把剪⼑、⼀把尺⼦、以及长⽅形、正⽅形、圆形图⽚各⼀张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森林⾥有⼀只可爱的⼩蜻蜓,⼀天,它遇到了⼀只蝴蝶,就对蝴蝶说:“我们是⼀家⼈。

”蝴蝶就觉得奇怪了,于是就说:“我是蝴蝶,你是蜻蜓,我们怎么会是⼀家⼈呢?”⼩蜻蜓笑了笑说:“在森林⾥还有很多⼩动物和我们是⼀家⼈呢!”这不,你们瞧,⼩蜻蜓都找来了谁?CAI出⽰:蜜蜂、七星瓢⾍、青蛙。

⼩朋友们想⼀想:⼩蜻蜓为什么会说他们是⼀家⼈呢?请⼤家仔细观察每个⼩动物的左边和右边,你能发现什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像这样的两边形状、⼤⼩、颜⾊以及花纹都⼀模⼀样的这种现象,在数学⾥叫做“对称”。

(板书)⼆、⾃主探索,初步感知1、今天⽼师也带来了⼀些美丽的对称图形,⼤家先来猜猜看⽼师剪的是什么?出⽰:⾐服、松树、蝴蝶、枫叶、五⾓星⼩朋友们仔细看看,这些对称图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每个对称图形上都有⼀条直直的折痕线,我们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对称轴”。

因为这些图形都有对称轴,所以这些图形也就叫做“轴对称图形”,今天我们就⼀起来认识它。

(完整课题:轴对称图形的认识)2、请⼤家再仔细观察,像这样的轴对称图形,你还能发现什么?⼀个图形沿着⼀条直线(对称轴)对折,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3、那你们在⽣活中还见到过其它的轴对称图形吗?三、欣赏⽣活中的对称图形蝴蝶、蜻蜓等因为有了对称的翅膀才能⾃由的飞翔,我们的服装因为对称显得⼤⽅典雅。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 轴对称再认识(二)|北师大版 (7)【精品】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 轴对称再认识(二)|北师大版 (7)【精品】

五年上《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上第二单元《轴对称和平移》的第二节《轴对称再认识(二)》2、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的结构特点《轴对称再认识(二)》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学生在第一学段已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和经验基础。

关于这部分知识,要使学生能识别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及某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或补全轴对称图形,,让学生在折纸、画图等活动中,学会利用找关键点的方法画轴对称图形,为后面学习平移、旋转设计图形等知识积累感性经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3、学情分析(1)学生的认知基础在日常生活中,轴对称现象对于孩子说并不陌生,自然界中具有轴对称性质事物很多,学生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2)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学生们对学过的一些平面图形所具有的轴对称特征有一定的了解,已经形成了初步的空间观念。

(3)学生学习新知遇到的困难不能准确利用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把轴对称图形补充完整,往往出现轴两侧图形的端点到轴的距离不等的现象。

4、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包括核心素养):借助方格纸,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或画出某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积累图形运动的思维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轴对称图形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

5、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经历画图的过程,掌握画图的方法。

6、教学方法(体现出个性化的教学)鉴于教材特点和学生模仿能力强,思维信赖于具体直观形象的特点,我选用的是引导发现教学法,充分运用电教媒体,在演示、操作、观察、练习等师生的共同活动引导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动手、动口、动脑积极思维,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另外,在教学中我还注意利用图片的不同颜色的对比启发学生,运用iPad和PPT提高教学效率,动态演出直观生动的教学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应用意识。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学案及答案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学案及答案

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第一课时 5.1 轴对称现象一、学习目标:1、经历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实例和典型图案的过程,认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与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

2、会找出简单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了解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联系与区别。

二、学习重点:通过对现实生活实例和典型图案的观察与分析,认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会找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三、学习难点:找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与理解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联系与区别(一)预习准备(1)预习书115~117页(2)预习作业:1.如图所示的几个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2.如图所示,下面的5个英文字母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2个 B.3个 C.4个 D.5个3.如图所示的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二)学习过程:1、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_______图形,这条直线叫做_______.2、对称轴是一条_______,有些轴对称图形可能有几条,甚至无数条对称轴.3、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翻折过去,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_______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4、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区别:区别:轴对称是_______图形的位置关系,而轴对称图形是_______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 5.你认识世界上各国的国旗吗?如图7-4所示,观察下面的一些国家的国旗,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甲乙丙丁戊 B.甲乙丁戊 C.甲乙丙戊 D.甲乙戊6.小红将一张正方形的红纸沿对角线对折后,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在这张重叠的纸上剪出一个非常漂亮的图案,她拿出剪出的图案问小冬,打开后的图案的对称轴至少有( )A.0条 B.1条 C.2条 D.无数条7.如图所示,从轴对称的角度来看,你觉得下面哪一个图形比较独特?简单说明你的理由.8.观察如图所示的图案,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在图中画出所有的对称轴.9.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形中,从几何图形的性质考虑哪一个与其他三个不同?•请指出这个图形,并简述你的理由.拓展:1.如图所示,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图形的另一半.回顾小结:1.如果一个图形沿某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

《轴对称图形的认识》教案

《轴对称图形的认识》教案
最后,针对学生们的疑问和不解,我将在课后及时进行解答,鼓励学生主动提问,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同时,我也将不断反思和优化教学方法,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
举例:如心形图案,对称轴并不明显,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到隐藏的对称轴。
(2)判断非轴对称图形:学生在判断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时,可能会对一些非轴对称图形产生误判。教师需通过实例讲解,帮助学生识别非轴对称图形。
举例:如平行四边形,虽然有两对平行边,但并不是轴对称图形,因为沿任何一条直线折叠后,两部分无法完全重合。
1.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观察、分析、操作轴对称图形,使学生能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发展空间想象力。
2.提高学生的几何直观:让学生在识别、判断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培养几何直观能力,学会运用几何图形描述现实世界。
3.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通过探索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3)实际应用中的轴对称图形:学生在应用轴对称图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难以发现轴对称图形的应用。教师需提供丰富的实例,让学生感受轴对称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举例:如剪纸、建筑、家具设计等领域的轴对称图形应用,提高学生对轴对称图形在实际中的认识和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针对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强调,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确保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和理解透彻。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轴对称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2.8 平面图形的旋转-章节测试习题

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2.8 平面图形的旋转-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如图,ABCD和DCGH是两块全等的正方形铁皮,要使它们重合,则存在的旋转中心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C【分析】旋转中心即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解答】解:根据旋转中心即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可得要使正方形ABCD和DCGH重合,有3种方法,可以分别绕D,C或CD的中点旋转,即旋转中心有3个.选C.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全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旋转中心即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2.【答题】如图,将30°的直角三角尺ABC绕直角顶点A逆时针旋转到ADE的位置,使B点的对应点D落在BC边上,连接EB、EC,则下列结论:①∠DAC=∠DCA;②ED为AC的垂直平分线;③∠BED=30°;④ED=2AB.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答案】B【分析】先利用旋转的性质得到AB=AC,AC=AE,∠BAC=∠EAC,则可判断为等边三角形,所以则再计算出于是可对①进行判断;接着证明为等边三角形得到加上,则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方法可对②进行判断;然后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DE平分∠AEC,则则可对③进行判断;接下来证明则利用含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得到所以则可对④进行判断.【解答】解:在Rt△ABC中,∵∠ACB=∴∵△ABC绕直角顶点A逆时针旋转到ADE的位置,∴AB=AC,AC=AE,∠BAC=∠EAC,∴△ABD为等边三角形,∴∴∵∴∴∠DAC=∠DCA,所以①正确;∵∴△AEC为等边三角形,∴EA=EC,而DA=DC,∴ED为AC的垂直平分线,所以②正确;∴DE平分∠AEC,∴∴所以③错误;∵,在Rt△AED中,∵∴ED=2AD,∴ED=2AB,所以④正确.选B.方法总结:考查旋转的性质,含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判定等,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对学生要求较高.3.【答题】正五边形绕着它的中心旋转后与它本身重合,最小的旋转角度数是( )A. 36°B. 54°C. 72°D. 108°【答案】C【分析】根据旋转的定义,最小旋转角即为正五边形的中心角.【解答】解:正五边形绕着它的中心旋转后与它本身重合,最小的旋转角度数是=72度.选C.方法总结:旋转对称图形的概念:把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旋转一个角度后,与初始图形重合,这种图形叫做旋转对称图形,这个定点叫做旋转对称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本题考查图形的旋转与重合,理解旋转对称图形的定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4.【答题】如图所示的图案绕旋转中心旋转后能够与自身重合,那么它的旋转角可能是( )A. 60°B. 90°C. 72°D. 120°【答案】C【分析】根据旋转对称图形的概念(把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旋转一个角度后,与初始图形重合,这种图形叫做旋转对称图形,这个定点叫做旋转对称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计算出角度即可.【解答】该图形被平分成五部分,因而每部分被分成的圆心角是72°,并且圆具有旋转不变性,因而旋转72度的整数倍,就可以与自身重合.选C.点评:图形的旋转是图形上的每一点在平面上绕某个固定点旋转固定角度的位置移动.其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5.【答题】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B.C.D.【答案】B【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解答】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不正确;B. 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正确;C. 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不正确;D. 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不正确;选B.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识别.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经过中心对称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这个图形叫做叫做中心对称图形。

二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

二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

二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2、能直观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具准备:课件、剪刀、彩纸、胶水、图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同学们,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剪过一些简单的图形,你还记得是怎样剪的吗?谁来试试看!学生剪纸:蝴蝶、爱心。

师:剪出来的蝴蝶和爱心都很美丽,它们都是对称的。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轴对称图形。

(板书:轴对称图形)二、探索新知:(一)出示主题图,观察发现。

1、师: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的轴对称图形,看,这是我们学校的建筑,它看起来很美丽,谁能发现其中的奥秘?(学生观察,发现它是轴对称的)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引导学生说出沿一条直线对折,图形的两边能够完全重合。

2、师:如果我们把这座建筑画下来,那么这条直线就像一把刀,沿着这把刀对折,建筑的两侧就会完全重合,这就是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3、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的轴对称图形,谁来发现一下。

(学生举例:中国民间的剪纸艺术、京剧脸谱、英国的国旗等。

)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图片,谁来观察一下这些图形是不是轴对称的。

(出示图片)学生观察并判断,并说说是怎样判断的。

指出这些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图形的两边能够完全重合就是轴对称图形。

并指名说出对称轴在哪里。

(渗透直线的概念)师揭示课题。

(二)动手操作,加深理解。

1、师:同学们已经会判断这些图形是不是轴对称的了,那如果老师想在方格纸上画一个轴对称图形,该怎样画呢?请大家先想一想,再试着画一画。

(学生先思考,再试着画一画。

)谁来汇报一下你是怎样画的?(学生汇报。

)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图形是轴对称的,我们来欣赏一下。

(出示图片)你们能画出对称轴吗?(学生试着画一画)指名汇报。

人教版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技巧及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技巧及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技巧及练习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是某个几何体的展开图,该几何体是()A.三棱柱B.圆锥C.四棱柱D.圆柱【答案】A【解析】【分析】侧面为三个长方形,底边为三角形,故原几何体为三棱柱.【详解】解:观察图形可知,这个几何体是三棱柱.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棱柱的展开图,对三棱柱有充分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2.将如图所示的Rt△ACB绕直角边AC旋转一周,所得几何体的主视图(正视图)是()A.B.C.D.【答案】D【解析】解:Rt△ACB绕直角边AC旋转一周,所得几何体是圆锥,主视图是等腰三角形.故选D.首先判断直角三角形ACB绕直角边AC旋转一周所得到的几何体是圆锥,再找出圆锥的主3.将一副三角板如下图放置,使点A 落在DE 上,若BC DE ,则AFC ∠的度数为( )A .90°B .75°C .105°D .120°【答案】B【解析】【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30E BCE ==︒∠∠,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解AFC ∠的度数.【详解】∵//BC DE∴30E BCE ==︒∠∠∴453075AFC B BCE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板的角度问题,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4.在等腰ABC ∆中,AB AC =,D 、E 分别是BC ,AC 的中点,点P 是线段AD 上的一个动点,当PCE ∆的周长最小时,P 点的位置在ABC ∆的( )A .重心B .内心C .外心D .不能确定【答案】A【解析】【分析】 连接BP ,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D 是BC 的垂直平分线,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答即可.【详解】∵AB=AC,BD=BC,∴AD⊥BC,∴PB=PC,∴PC+PE=PB+PE,+≥,∵PB PE BE∴当B、P、E共线时,PC+PE的值最小,此时BE是△ABC的中线,∵AD也是中线,∴点P是△ABC的重心,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轴对称图形中最短路径问题,三角形的重心定义.5.某包装盒如下图所示,则在下列四种款式的纸片中,可以是该包装盒的展开图的是()A.B.C.D.【答案】A【解析】【分析】将展开图折叠还原成包装盒,即可判断正确选项.解:A、展开图折叠后如下图,与本题中包装盒相同,故本选项正确;B、展开图折叠后如下图,与本题中包装盒不同,故本选项错误;C、展开图折叠后如下图,与本题中包装盒不同,故本选项错误;D、展开图折叠后如下图,与本题中包装盒不同,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了含图案的正方体的展开图,学生要经历一定的实验操作过程,当然学生也可以将操作活动转化为思维活动,在头脑中模拟(想象)折纸、翻转活动,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空间观念.6.下列各图经过折叠后不能围成一个正方体的是()A.B.C.D.【答案】D【解析】【分析】由平面图形的折叠及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特点解题.只要有“田”“凹”“一线超过四个正方形”字格的展开图都不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详解】解:A、是正方体的展开图,不符合题意;B、是正方体的展开图,不符合题意;C、是正方体的展开图,不符合题意;D、不是正方体的展开图,缺少一个底面,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体的展开图,解题时勿忘记四棱柱的特征及正方体展开图的各种情形.7.如下图,将直角三角形绕一条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后形成的几何体不可能是()A.B.C.D.【答案】C【解析】【分析】分三种情况讨论,即可得到直角三角形绕一条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后形成的几何体.【详解】解:将直角三角形绕较长直角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后形成的几何体为:将直角三角形绕较短直角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后形成的几何体为:将直角三角形绕斜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后形成的几何体为: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面动成体,点、线、面、体组成几何图形,点、线、面、体的运动组成了多姿多彩的图形世界.8.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将其折成正方体后,则“扫”的对面是()A.黑B.除C.恶D.☆【答案】B【解析】【分析】正方体的空间图形,从相对面入手,分析及解答问题.【详解】解:将其折成正方体后,则“扫”的对面是除.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体的相对面的问题.能够根据正方体及其表面展开图的特点,找到相对的面是解题的关键.9.如图,一个正六棱柱的表面展开后恰好放入一个矩形内,把其中一部分图形挪动了位置,发现矩形的长留出5cm ,宽留出1,cm 则该六棱柱的侧面积是( )A .210824(3) cm -B .()2108123cm -C .()254243cm -D .()254123cm -【答案】A【解析】【分析】 设正六棱柱的底面边长为acm ,高为hcm ,分别表示出挪动前后所在矩形的长与宽,由题意列出方程求出a =2,h =9−23,再根据六棱柱的侧面积是6ah 求解.【详解】解:设正六棱柱的底面边长为acm ,高为hcm ,如图,正六边形边长AB =acm 时,由正六边形的性质可知∠BAD =30°,∴BD =12a cm ,AD =32a cm , ∴AC =2AD =3a cm ,∴挪动前所在矩形的长为(2h +3a )cm ,宽为(4a +12a )cm , 挪动后所在矩形的长为(h +2a 3a )cm ,宽为4acm , 由题意得:(2h +3)−(h +2a 3a )=5,(4a +12a )−4a =1, ∴a =2,h =9−23∴该六棱柱的侧面积是6ah =6×2×(9−232108(3) cm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几何体的展开图,正六棱柱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能够求出正六棱柱的高与底面边长是解题的关键.10.一个立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如图所示,将其折叠成立方体后,“你”字对面的字是()A.中B.考C.顺D.利【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祝”与“考”是相对面,“你”与“顺”是相对面,“中”与“立”是相对面.故选C.考点:正方体展开图.11.如图,小慧从A处出发沿北偏东60°方向行走至B处,又沿北偏西20°方向行走至C 处,此时需要将方向调整到与出发时一致,则方向的调整应为()A.左转80°B.右转80°C.左转100°D.右转100°【答案】B【解析】【分析】如图,延长AB到D,过C作CE//AD,由题意可得∠A=60°,∠1=20°,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2,∠3=∠1+∠2,进而可得答案.【详解】如图,延长AB到D,过C作CE//AD,∵此时需要将方向调整到与出发时一致,∴此时沿CE方向行走,∵从A处出发沿北偏东60°方向行走至B处,又沿北偏西20°方向行走至C处,∴∠A=60°,∠1=20°,AM ∥BN ,CE ∥AB ,∴∠A=∠2=60°,∠1+∠2=∠3∴∠3=∠1+∠2=20°+60°=80°,∴应右转8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向角有关的知识及平行线的性质,解答时要注意以北方为参照方向,进行角度调整.12.如图,AB CD ∥,BF 平分ABE ∠,且BF DE ,则ABE ∠与D ∠的关系是( )A .2ABE D ∠=∠B .180ABE D ∠+∠=︒C .90ABED ∠=∠=︒D .3ABE D ∠=∠【答案】A【解析】【分析】 延长DE 交AB 的延长线于G ,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D G ∠=∠,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G ABF ∠=∠,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解答.【详解】证明:如图,延长DE 交AB 的延长线于G ,//AB CD ,D G ∴∠=∠,//BF DE ,G ABF ∴∠=∠,D ABF ∴∠=∠, BF 平分ABE ∠,22ABE ABF D ∴∠=∠=∠,即2ABE D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熟记性质并作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13.如图,ABC ∆为等边三角形,点P 从A 出发,沿A B C A →→→作匀速运动,则线段AP 的长度y 与运动时间x 之间的函数关系大致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点P 从点A 运动到点B 时以及从点C 运动到点A 时是一条线段,故可排除选项C 与D ;点P 从点B 运动到点C 时,y 是x 的二次函数,并且有最小值,故选项B 符合题意,选项A 不合题意.【详解】根据题意得,点P 从点A 运动到点B 时以及从点C 运动到点A 时是一条线段,故选项C 与选项D 不合题意;点P 从点B 运动到点C 时,y 是x 的二次函数,并且有最小值,∴选项B 符合题意,选项A 不合题意.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通过分类讨论,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y 与x 的函数关系,然后根据二次函数和一次函数图象与性质解决问题.14.如图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请问展开前与“我”字相对的面上的字是( )A .是B .好C .朋D .友【答案】A【解析】【分析】 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根据这一特点作答.【详解】解: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我”与“是”是相对面,“们”与“朋”是相对面,“好”与“友”是相对面.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注意正方体的空间图形,从相对面入手,分析及解答问题.15.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如图放置,∠COD=28°,则∠AOB 的度数为( )A .152°B .148°C .136°D .144°【答案】A【解析】【分析】 根据三角板的性质得90AOD BOC ∠=∠=︒,再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62AOC BOD ==︒∠∠,即可求出∠AOB 的度数.【详解】∵这是一副三角板∴90AOD BOC ∠=∠=︒∵28COD =︒∠∴62AOC BOD ==︒∠∠∴62+28+62=152AOB AOC COD BOD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板的度数问题,掌握三角板的性质、同角的余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16.如图,把一块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放在直尺的对边上.如果∠1=20°,那么∠2的度数是( )A .30°B .25°C .20°D .15°【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可知∠1+∠2+45°=90°,∴∠2=90°﹣∠1﹣45°=25°,17.如图,一副三角尺按不同的位置摆放,下列摆放方式中∠α与∠β互余的是( ) A .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和邻补角的定义对各小题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详解】A 、图中∠α+∠β=180°﹣90°=90°,∠α与∠β互余,故本选项正确;B 、图中∠α=∠β,不一定互余,故本选项错误;C 、图中∠α+∠β=180°﹣45°+180°﹣45°=270°,不是互余关系,故本选项错误;D 、图中∠α+∠β=180°,互为补角,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余角和补角,熟记概念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8.如图,DE∥BC,BE平分∠ABC,若∠1=70°,则∠CBE的度数为()A.20°B.35°C.55°D.70°【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1=∠ABC=70°,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答案.【详解】∵DE∥BC,∴∠1=∠ABC=70°,∵BE平分∠ABC,∴1352CBE ABC∠=∠=︒,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9.如图是画有一条对角线的平行四边形纸片ABCD,用此纸片可以围成一个无上下底面的三棱柱纸筒,则所围成的三棱柱纸筒可能是()A.B. C.D.【答案】C【解析】【分析】由三棱柱侧面展开图示是长方形,但只需将平行四边线变形成一个长方形,再根据长方形围成的三棱柱不能为斜的进行判断即可.【详解】因为三棱柱侧面展开图示是长方形,所以平行四边形要变形成一个长方形,如图所示:又因为长方形围成的三棱柱不是斜的,所以排除A、B、D,只有C符合.故选:C.【点睛】考查了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三棱柱的展示图形,解题关键是抓住三棱柱侧面展开图示是长方形和长方形围成的三棱柱不能为斜的.∠=∠的图形的个数是()20.如图,一副三角尺按不同的位置摆放,摆放位置中αβA.1B.2C.3D.4【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直角三角板可得第一个图形∠β=45°,进而可得∠α=45°;根据余角和补角的性质可得第二个图形、第四个图形中∠α=∠β,第三个图形∠α和∠β互补.【详解】根据角的和差关系可得第一个图形∠α=∠β=45°,根据等角的补角相等可得第二个图形∠α=∠β,第三个图形∠α+∠β=180°,不相等,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第四个图形∠α=∠β,因此∠α=∠β的图形个数共有3个,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余角和补角,关键是掌握余角和补角的性质: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